TW200906751A - Glass melting furnace and method for melting glasses - Google Patents

Glass melting furnace and method for melting glass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6751A
TW200906751A TW097117633A TW97117633A TW200906751A TW 200906751 A TW200906751 A TW 200906751A TW 097117633 A TW097117633 A TW 097117633A TW 97117633 A TW97117633 A TW 97117633A TW 200906751 A TW200906751 A TW 2009067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zone
furnace
length
ga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7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02229B (zh
Inventor
Helmut Sorg
Original Assignee
Beteiligungen Sorg Gmbh & Amp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teiligungen Sorg Gmbh & Amp Co Kg filed Critical Beteiligungen Sorg Gmbh & Amp Co Kg
Publication of TW200906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6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2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22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04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in tank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18Stirring devices; Homogenisation
    • C03B5/183Stirring devices; Homogenisation using thermal means, e.g. for creating convection currents
    • C03B5/185Electric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18Stirring devices; Homogenisation
    • C03B5/193Stirring devices; Homogenisation using gas, e.g. bubb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0Bridges, shoes, throats, or other devices for withholding dirt, foam, or ba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25Refining
    • C03B5/2257Refining by thin-layer fi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35Heating the glass
    • C03B5/2353Heating the glass by combustion with pure oxygen or oxygen-enriched air, e.g. using oxy-fuel burners or oxygen l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Description

20090675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玻璃熔爐,其用於熔化玻璃,特別是 鈉鈣玻璃(特別是容器玻璃)、或軋製程序用平板玻璃、 及技術玻璃(特別是硼矽酸鹽玻璃或中性玻璃)之玻璃, 具有槽及具爐冠與內部總長(“ Lg ” )之爐超結構,其全都 具有裝載材料用預熱區(具至少一個廢氣用出口)、燃燒 區(具燃燒器)、底部之高起部分、均化區、底部出口、 及氣體熔化物用垂直通道,俾燃燒器除了連接化石燃料, 亦裝有富氧氧化氣體用氣體供應連接器,及將至少一列噴 氣口裝設在底部之高起部分前之燃燒區中。 【先前技術】 咸知,最近之技藝包含在歐洲專利第0 864 543 B1號 中。此文件含有在將玻璃熔化時發生之完全相反問題的詳 細說明,如裝載材料與玻璃熔化物之不良導熱性造成之不 良熱轉移、因其高黏度造成之熔化物均化困難、在流動路 徑上之長停留時間造成之揮發性玻璃成分蒸發的風險、在 化石燃料燃燒期間無可避免地製造之氮氧化物、及因增加 氧化氣體中之氧含量造成這些氧化物量減少、爐超結構、 玻璃熔化物與燃燒氣體需要高溫、對用於爐構造之礦物材 料造成之熱與化學應力、及因廢氣中污染物造成之環境污 染(特別是來自氮與氧之組合)。一方面增加氧之比例且 降低氧化氣體中之氮量導致危險性氮氧化物之形成減少, 而另一方面如此亦降低燃燒氣體量,使得按特定爐體積降 200906751 低流動速率,並因而減低所需熱轉移速率。總爐表面積亦 爲能源成本之來源,不論是重要組件之導熱或輻射或冷卻 .,這些成本依爐大小而不同。其亦適用於經加熱之外部設 備。 由最新技藝之其他實例得知,此問題之解答亦已知爲 免除超結構中之防輻射壁。歐洲專利第0 864 543 B1號揭 示之爐型,業界已知爲「Bor〇-Oxi熔化器」,數年來已證 明非常成功。然而對能源供應者及爐操作本身,關於能源 消耗比及由能源消耗與廢氣造成之環境污染的法規問題已 遽然緊縮,使得必須重新考慮上述複雜關係。 基於現有之熱利用、對批料之熱轉移、與來自全部裝 設之熱損失的經驗及知識,利用最先進之技術標準發展玻 璃熔爐槪念不僅爲了經濟。目前法規限制已對廢氣中氮氧 化物之准許排放量有明確之限制,而且這些限制未來將進 一步緊縮。除了效率方面,溫室氣體排放更爲重要,而且 由化石燃料燃燒造成之二氧化碳爲此氣體之特定實例。爐 操作者領有許可其可容許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執照,而且如 果實際排放量超過執照許可之量則操作者受罰。 在經化石燃料加熱溶化設施之情形下,已知如果可自 廢氣將熱回收及用於將燃燒空氣預熱,則效率大爲改良。 高程度之熱回收產生高燃燒溫度。將空氣加入燃料造成高 火燄溫度。其爲污染性氮氧化物形成主因之一。已知以再 生系統可達成遠比復熱系統高之空氣預熱溫度。然而氮氧 化物排放量亦較高。 200906751 儘管如此,爲了以復熱加熱製造有效率之熔化設施’ 其依照歐洲專利第0 638 525 B1號發展一種業界已知爲「 LoNOx熔化器」之設施。此技術之重要特點爲具二內部防 輻射壁之燃燒區、將外部熱交換器中之燃燒空氣加熱之熱 回收系統、及在裝載區域中無底部電極的特殊設計。如此 產生可與具再生熱回收之非常有效率設施相比之能源消耗 比。然而此技術有缺點;不僅對燃燒空氣之熱轉移需要熱 交換器,爐亦必須非常長及深,而且超結構及爐冠之設計 複雜。爐槽必須深,此乃因爲,爲了補償在此區域中無底 部電極之效應,必須將底部區域中之熱玻璃熔化物運回裝 載區域。亙爐全長及大表面積之複雜構造造成對環境顯著 較高之熱損失,其無法使用一般之隔熱大幅減少。因此全 部設施之投資及操作成本高。 作爲此解決手段之替代方案(僅解決氮氧化物之排放 量),其可以化石燃料及幾乎純氧或純度至少90%之氧將 爐加熱。以此方法可達成而被當作污染物相對所製造熔化 玻璃量之質量流來引用之氮氧化物排放量之値爲以復熱性 熱回收可達成之程度。此解決手段之另一個缺點爲未改良 經濟性。已知如果改變化石燃料-氧加熱則可減少能源消耗 。然而達成之減少不足以補償製氧之額外成本。因此操作 成本仍高於具氣體-空氣加熱及再生性熱回收之設施。在此 之一個重要因素爲離開燃燒區之廢氣的熱含量。通常含於 這些廢氣之熱未回收,因爲能量直接回到爐中。 爲了解釋部分相反原因及效應,同時遵守且遵循關於 200906751 環境污染及能源損耗之法規,及藉回收熱改良能量平衡, 其已經常提議在外部熱交換器中使用存在於廢氣及燃燒用 氧化氣體中之過量熱,在其進入爐中之前將固體成分(即 批料或裝載材料)預熱。 外部熱交換器爲昂貴之輔助項目,其需要大量維護, 而且亦產生進一步之熱損失,因爲其無可完全地排除熱損 失之隔熱。此外特定批料成分在此預熱期間可能開始熔化 ’而且黏附於熱交換器之表面,及在廢氣與批料間直接接 觸時’不僅某些成分開始熔化,其亦可能發生凝析且特定 批料成分亦可能被氣體帶走,所以廢氣之塵成分可能超過 言午可限制’或者必須裝設昂貴之濾塵器以防止其發生。黏 附·之風險亦因裝載材料中之水(其變成蒸氣)、或存在於 燃燒氣體中之水而增加。 在 HVG-Mitteilung (二 HVG-Newsletter)第 1 524 期,1983 年 8 月之論文 Technical possibilites for using waste gases heat batch and cullet” 中,作者 U. Trappe 敘述例如已知 氣亦可在螺旋輸送器中逆流使用以將裝載材料預熱。 #胃槪要明確地敘述,在使用批料預熱時亦有凝析之風險 ’其可導致批料組成物之變化。 美國專利第5,807,4 1 8號敘述使用外部預熱器,組合氧 H增加之氧化氣體之使用與抽除之燃燒氣體之使用,將 #載材料-玻璃製造原料-與各種氣體(如空氣、氧與化石 $ ~起預熱,其中以—個防輻射壁限制特別小之裝載 °其需要數個氣體用循環迴圈及許多管線。因爲無不 200906751 使熱通過額外管線工程之隔絕材料,而且大體積熱交換器 必定造成燃料燃燒及對環境之熱損失增加,因而過早抽除 %_氣體等於燃燒室之損失來源。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因此爲提供一種玻璃熔爐及操作方法, 其中不使用外部熱交換器而統一部分相反原因及效應,使 得批料成分不開始熔化或彼此黏附或黏附於熱交換器之表 面’而且不發生凝析,同時儘可能地符合關於環境污染及 能量損耗之法規。其亦意圖減少廢氣中夾帶之特定批料霧 末及廢氣中之塵含量,如此亦可影響玻璃品質。此外意圖 在熔化設施中利用主要措施降低氮氧化物之排放量而不危 及效率,且不必提供額外之操作系統、設備或人力。 此目的係依照本發明藉上述熔爐達成,其中: a) 將具底緣之單防輻射壁裝設在預熱區與燃燒區間之裝 載材料上方,使得預熱區之長度“ Lv”限於內部總長 “ Lg”之15至35 %之値,及燃燒區之長度“ Lf”沿伸超 過內部總長“ Lg”之65至85%。 b) 將預熱區設計成僅用於內部裝載材料預熱, c) 氧化氣體用氣體供應具有至少85體積%之氧含量,及 d) 將預熱區中之至少一個廢氣出口直接連接大氣而無熱 交換器。 本發明夕優點= 本發明之目的因此藉玻璃熔爐及操作方法完全達成, 其中不使用外部熱交換器而統一部分相反原因及效應’使 -10- 200906751 得批料成分不開始熔化或彼此黏附或黏附於熱交換器之表 面’而且不發生凝析,同時儘可能地符合關於環境污染及 能量損耗之法規。此外其減少夾帶之特定批料成分及廢氣 之塵含量,使得降低對玻璃品質之影響。此外其在熔化設 施中使用主要措施降低氮氧化物之排放量而不危及效率且 不必提供額外之操作系統、設備或人力。特別地,本發明 顯著地降低基於熔化玻璃噸數之能源消耗比。 關於本發明之其他具體實施例,以下-個別或組合-特 別有利: •將至少一列電極裝設在預熱區之槽底部中, •靠近燃燒器區末端之噴氣口係裝設在底部之高起部分 > r. 刖' •將噴氣口裝設在固定板中,其上表面突出超過槽底部, •將槽底部設計成朝向底部之高起部分向下傾斜, •將槽底部設計成朝向底部之高起部分向上傾斜, •將槽底部分段, •底部之高起部分上方之設計玻璃浴深度“h2”佔槽中在 底部之高起部分正前方之設計玻璃浴深度“ h 1 ”的25 至5 0 %之間, •底部之高起部分後均化區之設計玻璃浴深度“ h 3 ”佔槽 中在底部之高起部分正前方之設計玻璃浴深度“ h Γ的 0.8至2.0倍之間’ .將燃燒器裝設在燃燒區“Bb”中’其在底部之高起部分 前終止, -11 - 200906751 •裝載開口係位於槽與超結構之間,及/或 •底部之高起部分沿流動方向之長度“ L:/’佔內部總長 “ L g ”之0.5至1 5 %之間。 本發明方法之成果: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在具“ Lg”之內部總長、槽、裝載 開口、預熱區、及燃燒區之玻璃熔爐中,由原料熔化玻璃 之方法,特別是鈉鈣玻璃(特別是容器玻璃)、或軋製程 序用平板玻璃、及技術玻璃(特別是硼矽酸鹽玻璃或中性 玻璃)之玻璃,其中將未預熱裝載材料經裝載開口引至玻 璃熔化物上,及在預熱區(其具有總長度“ Lg”之15至 3 5 %之間的長度“ Lv”且以單防輻射壁終止)內加熱,其中 將裝載材料 a) 藉來自燃燒區之燃燒氣體及噴氣口氣體由上加熱,其通 過防輻射壁底下至預熱區中,且經至少一個出口離開預 熱區’及 b) 藉玻璃熔化物部分由下加熱’其係藉噴氣口之動作向上 運輸,然後沿裝載開口之方向回到裝載材料正下方, 藉此,燃燒區中之燃燒器由化石燃料與含至少8 5 %之 氧的氧化氣體製造燃燒氣體’藉此’防輻射壁另一側之燃 燒區具有佔內部總長“Lg”之65至85%之間的長度“Lf” ,及藉此,玻璃熔化物首先流經一列噴氣口,然後通過底 部之高起部分至均化區中。 以下-個別或組合-特別有利 •在必要時藉電極由下方將玻璃熔化物加熱,及/或 -12- 200906751 •亙佔內部總長“ Lg”之0.5至15%之間的長度,將玻璃 熔化物運輸通過底部之高起部分。 以下解釋由上下雙重加熱裝載材料之效果:一方面以 相較於空氣具增加氧含量之氧化氣體燃燒產生較高之火燄 溫度,另一方面廢氣量比及流動速度(如果燃燒室尺寸不 變)降低。其導致其中燃燒區域中之熱轉移(換言之輻射 火燄)相當高,而在遠離火燄之區域(在此爲批料裝載區 域)中實得較低之熱轉移速率的狀況。這是已知提議·•例如 美國專利第5,8 07,41 8號-之原因,其建議使用外部熱交換 器將裝載材料與氣體預熱。本發明之標的爲不同且更有利 之方向,其涉及使用噴氣口與噴氣口氣體。噴氣口氣體在 各入口位置上方之玻璃浴中製造強上升流,藉此增強在裝 載材料下方朝向爐之裝載端移動之回流,而且增加下方之 熔化效果。在其上升期間同時,噴氣口氣體多少高起玻璃 熔化物之溫度,其通常爲在此位置處之最高値。然後吸入 噴氣口氣體且混合燃燒氣體,使得此混合物沿爐之裝載端 方向通過裝載材料之氣體量及流動速度增加,如以上之熔 化效果。此極有效率之熱轉移完全發生於爐內,因此經過 短距離,改良全部玻璃熔化單元之熱平衡,降低建置、操 作及維護成本,而且降低擾流敏感性。其維持低濃度之氮 氧化物。 【實施方式】 在超結構1之裝載端有第一端壁2,在抽取端有第二 端壁3,而且弧形爐冠4在此二壁間沿伸。爐冠4在兩側合 200906751 倂成垂直側壁4a,其中在此僅可見到後壁。在超結構1下 方有槽5,設計成保持及處理玻璃熔化物6,其表面示於位 置6a處。槽5具有槽底部5a,具一列噴口 8之固定板7自 此槽底部5a向上突起。然後槽底部5a分段向上至底部之 高起部分9,及在此底部之高起部分9後爲均化區1〇、底 部出口 11及垂直通道12。 裝載開口 13位於端壁2之下緣下方且在熔化物表面6a 上方’及此裝載開口 13可沿伸跨越槽5之全部寬度。在此 情形未外部預熱而引入之裝載材料14由在線14a上終止之 細黑色模形線表不。爐內此區之長度稱爲裝載長度Lb。 單垂直防輻射壁15之設計及位置特別重要。可具有弧 形底部表面15a之防輻射壁15自爐冠4向下延伸且在裝載 材料14上方終止。底部表面15a之頂端的距離可依爐之大 小選擇爲5 0 0至1 5 〇 〇毫米之間。爲了簡化說明,防輻射壁 1 5係以假想垂直中央面M表示。爐之內部總長l g可高達 2 5米,內部寬度高達1 〇米’但是這些値並非臨界限制。 噴氣口氣體如一串氣泡自噴氣口 8上升,其在玻璃熔 化物ό中造成強烈向上流,特別是恰在玻璃熔化物表面6 a 與裝載材料14下方沿裝載開口 13之方向產生部分玻璃熔 化物ό之強烈返回流。如上所述’在離開玻璃熔化物6後 ’其將經強烈加熱噴氣口氣體抽入且混合燃燒氣體,及強 化燃燒氣體對玻璃熔化物6及對裝載材料1 4之上表面的加 熱效果。 在此爲重要的是’防輻射壁15 (由其中央面Μ表示) 14- 200906751 長 之 熔 直 壁 少 出 送 y 之 20 果 在 在 通 延 65 Lg 內 9 成 距端壁2之內表面2a爲距離Lv,其中距離Lv在內部總 Lg之15至35%之間。如此產生相較於最新技藝爲相當短 預熱區1 6。此外電極1 7可裝設於此預熱區1 6中之玻璃 化物6中,其中這些電極可在槽底部5a中成至少一列垂 地裝設(垂直爐之縱軸),如圖式所示,或者在槽5之側 水平地裝設。預熱區1 6亦有至少一個裝設在側壁4a至 之一的在防輻射壁15下方流動之燃燒及噴氣口氣體用 口 18°因此在相當短之距離內,充分之熱量可自上下傳 至裝載材料14,從而改良熱平衡。 防輻射壁1 5及第二端壁3之內表面3 a相隔距離Lf 而且此空間包含燃燒區1 9。其係標記成裝設在超結構1 相反壁4a且在燃燒器區Bb內等距地分布的兩列燃燒器 。由於燃燒器20及來自燃燒區19之壁表面的輻射之效 ,其將裝載材料1 4與玻璃溶化物6加熱,直到熔化溫度 底部之高起部分9上方達到特定最大値爲止。燃燒氣體 防輻射壁15下方自燃燒區19流入預熱區16中,及自此 過至少一個出口 18到至少一個堆疊(在此未顯示)中。 續以上詳述之長度計算可知,距離Lf佔內部總長Lg之 至8 5 %之間。實際上底部之高起部分的長度U對總長度 之比例係選擇在0.5至1 5 %之間。 作爲一個實例,將七個燃燒器20置於燃燒器區Bb 燃燒區1 9之各側,其中燃燒器區B b在底部之高起部分 前終止,因爲在此上方可得充分之輻射熱。 噴氣口 8及可運用電極17之垂直運輸作用的結果造 -15- 200906751 ,在玻璃熔化物6之表面上產生沿電極17之方向之返回玻 璃流,及自電極17產生沿噴氣口 8之方向的相反底部流。 如以上業已說明,此流動效果增加熱轉移,特別是自玻璃 熔化物6至裝載材料14。 參考玻璃浴深度:hi爲槽底部5a上方之玻璃浴深度 。玻璃浴深度hi可依照槽底部按底部之高起部分高起或降 低而沿槽之長度改變,其中槽底部之任何高起或降低亦可 分段。 如果玻璃熔化物在底部之高起部分9上的玻璃浴深度 h2佔在底部之高起部分9正前方hi的25至50%之間,貝!J 爲有利的。預熱區16中之最大玻璃浴深度高達底部之高起 部分正前方之玻璃浴深度,其中比例可爲8 0至1 〇 〇 %。如 果底部之高起部分9後均化區10中玻璃浴深度h3之選擇 値爲恰在底部之高起部分9前h 1値的〇. 8至2倍,則爲有 利的。 本發明之要點係關於一種玻璃溶爐,其具槽5、及亘 爐冠4與內部總長“ L g ” 、具裝載材料1 4用預熱區1 6、及 具燃燒區19(具燃燒器20與噴氣口 8)之超結構丨。爲了 達成依照本發明之目標’其提議a)將單防輻射壁1 5裝設於 預熱區16與燃燒區19之間’使得此防輻射壁將預熱區16 之長度“ Lv”限於內部總長“ Lg”之15至35%之間,使得 燃燒區19之長度“Lf 爲內部總長“Lg”之65至857之 間,b)預熱區16係設計成使得僅將裝載材料14在爐內預 熱,c)氧化氣體用氣體供應的氧含量爲至少85體積%之氧 -16- 200906751 ,及d)在預熱區16中無熱交換器而將至少一個廢氣用出口 1 8連接大氣。 【圖式簡單說明】 基於以下唯一之圖式敘述本發明之一個實例與使用方 法及其他優點。此圖式顯示沿玻璃熔爐主軸之垂直縱向段 〇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超 結 構 2 端 壁 2a 內 表 面 3 端 壁 3a 內 表 面 4 爐 冠 4 a 側 壁 5 槽 5 a 槽 底 部 6 玻 璃 熔 化 物 6 a 玻 璃 熔 化 物 表 面 7 固 定 板 8 噴 氣 P 9 底 部 之 高 起 部 分 10 均 化 丨品 11 底 部 出 P 12 垂 直 通 道 -17- 200906751 13 裝 載 開 口 14 裝 載 材 料 14a 線 15 防 射 壁 15a 底 部 表 面 16 預 熱 區 17 電 極 18 出 □ 19 燃 燒 丨品- 20 燃 燒 器 Bb 燃 燒 器 丨品. hi 槽 5 之 玻 h2 底 部 之 局 h3 均 化 區 1 Lb 批 料 裝 載 Lf 距 離 Lg 內 部 總 長 LL 底 部 之 筒 Lv 距 離 M 中 央 面 -18-

Claims (1)

  1. 20090675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玻璃熔爐,其用於熔化玻璃,特別是容器玻璃用鈉 鈣玻璃、或軋製程序用平板玻璃、及特別是硼矽酸鹽玻 璃或中性玻璃用技術玻璃,具有槽(5)、及附有爐冠(4) 與內部總長(“ Lg”)之超結構(1),其一起具有裝載材料 (14)用預熱區(16)具有至少一個廢氣用出口(18)、具燃燒 器2 0之燃燒區1 9、延伸跨越槽之全寬的底部之高起部 分(9)、均化區(10)、底部出口(11)、與玻璃熔化物(6)用 垂直通道(12),其中燃燒器(20)除了連接化石燃料亦裝有 富氧氧化氣體用氣體供應連接器,及其中將至少一列噴 氣口(8)裝設在底部之高起部分(9)前之燃燒區中,其特徵 & · 偽 a) 將具底部表面之單防輻射壁(15)裝設於預熱區(16) 與燃燒區(19)之間的裝載材料(14)上方,以將預熱區(16) 之長度(“ Lv” )限於內部總長(“ Lg” )之15至35%間之 値,使得燃燒區(19)之長度(“ Lf” )爲總長度(“ Lg”)之 6 5至8 5 %之間, b) 預熱區(16)係設計成未將裝載材料(14)在外部預 熱, c) 氧化氣體用氣體供應的氧含量爲至少85體積%之 氧,及 d) 無熱交換器而將預熱區(16)中之至少一個廢氣用 出口(1 8)連接大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將至少一列電 -19- 200906751 極(17)裝設於預熱區(16)之槽底部(5 a)。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將噴氣口(8)裝 設於底部之高起部分(9)之前靠近燃燒區(Bb)末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玻璃熔爐,其中將噴氣口(8)裝 設於固定板(7),其上表面向上突起高於槽底部(5a)。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槽底部(5a)朝 向底部之高起部分(9)向下傾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槽底部(5 a)朝 向底部之高起部分(9)向上傾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玻璃熔爐,其中將槽底部 (5a)分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底部之高起部 分(9)上方之設計玻璃浴深度(“ h 2 ”)佔槽(5)中恰在底 部之高起部分(9)前之設計玻璃浴深度(“ hi”)的25至 5 0 %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在底部之高起 部分(9)後均化區(1 0)中,設計玻璃浴深度(“ h3 ”)較恰 在底部之高起部分(9)前之玻璃浴深度(“ Μ ”)大0.8至 2.0 倍。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將燃燒器(20) 裝設在燃燒區(“Bb”)中,其在底部之高起部分(9)前終 止。 i i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裝載開口( 1 3) 係位於槽(5)與超結構(1)之間。 -20- 200906751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熔爐,其中底部之高起部 分(9)沿流動方向之長度佔內部總長(“ l g ”)之〇 · 5至 1 5 %之間。 1 3 . —種在具內部總長(“ Lg ”)、槽(5)、裝載開口( 1 3 )、預 熱區(16)、及燃燒區(19)之玻璃熔爐中,由裝載材料(14) 熔化玻璃之方法’特別是容器玻璃用鈉鈣玻璃、或軋製 程序用平板玻璃、及特別是硼矽酸鹽玻璃或中性玻璃用 技術玻璃’其中將未預熱裝載材料(14)經裝載開口(13) 引至玻璃熔化物(6)上’及在預熱區(16)內加熱經總長度 (“ Lg” )之15至35 %之間且以單防輻射壁(1 5)終止的長 度(“ Lv”),其中將裝載材料(14) a) 藉來自燃燒區(19)之燃燒氣體及噴氣口氣體由上 加熱,其在防輻射壁(15)下方流回預熱區(16)中,且經至 少一個出口(18)離開預熱區(16),及 b) 藉部分玻璃溶化物(6)由下加熱,其係藉噴氣口(8) 向上運輸,然後沿裝載開口( 1 3)之方向立即運回裝載材 料(14)底下,及其中燃燒器(20)由化石燃料與含至少85% 之氧的氧化氣體製造燃燒氣體,及其中防輻射壁(15)另 一側之燃燒區(1 9)具有佔內部總長(“ L g ” )之6 5至8 5 % 間的長度(“ Lf” ),及其中玻璃熔化物(6)首先流經一列 噴氣口(8),然後通過底部之高起部分(9)至均化區(1〇) 中。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方法,其中在必要時藉電極 (1 7 )由下方將玻璃熔化物(6)加熱。 -21- 200906751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方法,其中將玻璃熔化物沿(6) 運輸通過底部之高起部分(9)亙內部總長(“ Lg” )之0.5 至1 5 %間的距離。 ' -22-
TW097117633A 2007-06-12 2008-05-14 玻璃熔爐及熔化玻璃之方法 TWI4022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27044A DE102007027044B3 (de) 2007-06-12 2007-06-12 Glasschmelzofen und Verfahren für das Erschmelzen von Gläse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6751A true TW200906751A (en) 2009-02-16
TWI402229B TWI402229B (zh) 2013-07-21

Family

ID=3956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7633A TWI402229B (zh) 2007-06-12 2008-05-14 玻璃熔爐及熔化玻璃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75427A1 (zh)
EP (1) EP2160364B1 (zh)
JP (1) JP2010528975A (zh)
CN (1) CN101743206B (zh)
AU (1) AU2008261316B2 (zh)
BR (1) BRPI0806251A2 (zh)
DE (1) DE102007027044B3 (zh)
MX (1) MX2009008477A (zh)
PL (1) PL2160364T3 (zh)
RU (1) RU2422386C1 (zh)
TW (1) TWI402229B (zh)
UA (1) UA95702C2 (zh)
WO (1) WO20081516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1103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Hisashi Kobayashi Furnace with multiple heat recovery systems
CN104211280A (zh) * 2014-09-16 2014-12-17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适合于硼硅酸盐玻璃的大型熔窑
DE102015108195B4 (de) * 2015-04-27 2017-05-11 Beteiligungen Sorg Gmbh & Co. Kg Glasschmelzanlage mit einer Schmelzwanne mit U-Flammenbeheizung
CN106702084B (zh) * 2015-11-17 2019-03-26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lf炉电耗的方法
CN105776819B (zh) * 2016-04-27 2018-07-31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熔化率的玻璃池窑
CN106242248B (zh) * 2016-09-09 2019-03-19 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生产系统渐进式设备及渐进式设备的渐进式工艺
FR3066810B1 (fr) 2017-05-23 2019-06-14 Arc France Four combine
US10815142B2 (en) 2018-03-15 2020-10-27 Owens-Brockway Glass Container Inc. Gradient fining tank for refining foamy molten glass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8618A (en) * 1955-03-09 1965-08-03 Harvey L Penberthy Throatless glass furnace
JPS5429317A (en) * 1977-08-09 1979-03-05 Nippon Oxygen Co Ltd Method of melting glass and like
DE3671882D1 (de) * 1986-01-23 1990-07-19 Sorg Gmbh & Co Kg Glasschmelzofen mit verbessertem wirkungsgrad.
DE3718276A1 (de) * 1987-05-30 1988-12-08 Sorg Gmbh & Co Kg Glasschmelzofen
CN1014981B (zh) * 1989-04-07 1991-12-04 索格投资公司 用发生炉煤气的玻璃熔化炉及操纵这种熔化炉的工艺过程
US4973346A (en) * 1989-10-30 1990-11-27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Glassmelting method with reduced nox generation
US5346524A (en) * 1992-09-14 1994-09-13 Schuller International, Inc. Oxygen/fuel firing of furnaces with massive, low velocity, turbulent flames
DE4327237C1 (de) * 1993-08-13 1994-08-25 Sorg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Schmelzen von Glas in einem Wannenofen und Wannenofen hierfür
FR2711981B1 (fr) * 1993-11-02 1996-01-05 Saint Gobain Vitrage Dispositif pour la fusion du verre.
US5807418A (en) * 1996-05-21 1998-09-15 Praxair Technology, Inc. Energy recovery in oxygen-fired glass melting furnaces
DE19710351C1 (de) * 1997-03-13 1998-05-20 Sorg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Glasschmelzofen zum Herstellen von hochschmelzenden Gläsern mit verdampfbaren Komponenten
US6085551A (en) * 1997-03-14 2000-07-11 Beteiligungen Sorg Gmbh & Co. K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high melting point glasses with volatile components
US6044667A (en) * 1997-08-25 2000-04-04 Guardian Fiberglass, Inc. Glass mel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9815326C2 (de) * 1998-04-06 2001-05-03 Sorg Gmbh & Co Kg Glasschmelzofen mit Brennern für fossile Brennstoffe und mit inneren Strahlungsschutzwänd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22386C1 (ru) 2011-06-27
BRPI0806251A2 (pt) 2011-08-30
WO2008151693A1 (de) 2008-12-18
DE102007027044B3 (de) 2008-09-04
PL2160364T3 (pl) 2019-07-31
TWI402229B (zh) 2013-07-21
MX2009008477A (es) 2010-02-18
JP2010528975A (ja) 2010-08-26
US20100175427A1 (en) 2010-07-15
CN101743206A (zh) 2010-06-16
CN101743206B (zh) 2013-01-30
UA95702C2 (ru) 2011-08-25
AU2008261316B2 (en) 2011-05-19
EP2160364A1 (de) 2010-03-10
EP2160364B1 (de) 2018-11-28
AU2008261316A1 (en) 200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2229B (zh) 玻璃熔爐及熔化玻璃之方法
CN100341805C (zh) 使用炉顶安装的氧气燃料烧嘴对玻璃熔炉进行辅助加热的方法
US11919798B2 (en) Gradient fining tank for refining foamy molten glass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920003221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유리 용해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유리 용해로
JP3677217B2 (ja) 溶融帯域にわたる酸素−燃料燃焼および清澄帯域にわたる空気−燃料燃焼を有するガラス溶融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ための炉
KR100856813B1 (ko) 급속 유리 용융 또는 예비-용융
JP5454809B2 (ja) ガラス溶融炉
JP5454808B2 (ja) ガラス溶融炉
KR101395462B1 (ko) 유리제조 물질을 예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454810B2 (ja) ガラス溶融炉
JP5454811B2 (ja) ガラス溶融炉
CN107804969A (zh) 一种全氧燃烧超白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Beerkens Analysis of elementary process steps in industrial glass melting tanks-Some ideas on innovations in industrial glass melting
US20150344345A1 (en) Controlling glassmelting furnace gas circulation
CN101754936A (zh) 玻璃熔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Fadel et al. Design of Industrial Furnace (End Port Glass Type) Prepared by
KR20180081136A (ko) 플로트 유리 제조 방법 및 설비
CN103596887B (zh) 玻璃熔融炉
Hoke Jr et al. A comparison of oxygen-enhanced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O2014205362A1 (en) Controlling glassmelting furnace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