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17321A - Anthrac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for tre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ur disorders - Google Patents

Anthrac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for tre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ur disord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17321A
TW200817321A TW096128678A TW96128678A TW200817321A TW 200817321 A TW200817321 A TW 200817321A TW 096128678 A TW096128678 A TW 096128678A TW 96128678 A TW96128678 A TW 96128678A TW 200817321 A TW200817321 A TW 2008173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compound
unsubstituted
phenyl
alk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8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tthias Gerlach
Eckhard Guenther
Peter Schmidt
Helge Prinz
Konrad Boehm
Eberhard Unger
Original Assignee
Aeterna Zentari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terna Zentaris Gmbh filed Critical Aeterna Zentaris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0817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732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9/00Ketones; Ketenes; Dimeric ketenes; Ketonic chelates
    • C07C49/76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49/794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having unsaturation outside an aromatic ring
    • C07C49/798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having unsaturation outside an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rings other than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9/00Ketones; Ketenes; Dimeric ketenes; Ketonic chelates
    • C07C49/76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49/82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hydroxy groups
    • C07C49/835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hydroxy groups having unsaturation outside an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9/00Ketones; Ketenes; Dimeric ketenes; Ketonic chelates
    • C07C49/76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49/84Ketone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ether groups,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95/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acylated on ring nitrogen atoms
    • C07D295/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acylated on ring nitrogen atoms by radicals derived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sulfur or nitrogen analogues thereof
    • C07D295/182Radicals derived from carboxylic acids
    • C07D295/185Radicals derived from carboxylic acids from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3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3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 C07D333/2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33/30Hetero atoms other than halogen
    • C07D333/32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3/00System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condensed rings
    • C07C2603/0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 C07C2603/04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 C07C2603/2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containing only six-membered rings
    • C07C2603/24Anthracenes; Hydrogenated anthrace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81732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用於治療良性和惡性腫瘤病症之新穎的蒽 衍生物類。該等化合物作爲微管蛋白聚合之抑制劑及/或 作爲以微管爲底質之運動蛋白(特別是趨動蛋白和動力蛋 白)的抑制劑且係適於治療或預防生理及/或病理生理徵 狀及各種不同之腫瘤病症,其中該生理及/或病理生理徵 狀之治療可藉由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及/或抑制以微管爲底 質之運動蛋白。 【先前技術】 對未來數年,預期全球因罹患腫瘤病之人數和與腫瘤 有關之死亡人數將會戲劇性地增加。於200 1年中,全球 約有1千萬人罹患癌症且超過6百萬人死於癌症。腫瘤之 發展係植物界、動物界及人之高等生物的重要疾病。一般 認定之致癌作用的多步驟模式假定個別細胞中多種突變所 累積之結果係使該細胞之增生和分化行爲改變,進而經由 良性中間階段最終達到具有轉移性之惡性狀態。在癌或腫 瘤一詞之背後所隱藏的是超過200種不同之個別疾病所顯 現之臨床圖像。腫瘤病可以良性或惡性之態樣發展。最爲 重要之腫瘤係肺、乳房、胃、頸、前列腺、頭部和頸部、 大腸和小腸、肝及血液系統之腫瘤。對療程、預後及治療 反應存有極大之差異。確認之案例中超過90%係有關固體 腫瘤,且現今特別在進階階段或在轉移中之固體腫瘤係難 -5- 200817321 以治癒或不能治癒。對癌控制之3種柱石仍然是手術切 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縱然有顯著的進展,仍然未 能開發出可顯著延長存活期間或甚至完全治癒廣泛之固體 腫瘤的藥物。對臨床腫瘤治療之耐受性的發展所產生的問 題亦逐漸增加。因此,發明能控制癌之新穎藥物係深具意 義的。 控制腫瘤病之一種可能方法係抑制細胞分裂(有絲分 裂)。迄今,已發現許多抗有絲分裂之作用藥物於臨床腫 瘤上係爲有效。該等作用藥物之實例係用於治療白血病和 Hodgkin氏淋巴瘤之生物鹼長春新鹼和長春花鹼及用於治 療轉移之乳癌、肺癌瘤及卵巢癌瘤之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 (docetaxel) 〇 然而,該等藥物顯現某些嚴重之副作用,諸如例如神 經毒性(QuasthoffS. et al·,J. Neurol. 2002,249: 9-17) 且於某些案例中該等藥物亦導致多重抗藥性(Gottesman M. M. et al·,Nat. Rev. Cancer 2002,2: 48-58; Dumontet C et al. ? J. Clin. Oncol. 1 999,1 7: 1061-1070 ; Sangrajrang S et al.,Chemotherapy 2000, 46: 3 27-3 34 )。 相對上近來之硏究領域係涉及以微管爲底質之運動蛋 白的硏究。該以微管爲底質之運動蛋白包括特別是涉及有 絲分裂和細胞器運送之趨動蛋白(Yildiz A. et al.,Trends Cell Biol· 2005,15·· 112-120)。該趨動蛋白超家族之特 性係詳細描述於Miki Η· et al.之文獻(Pr〇c. Natl. Acad· Sci· USA 200 1, 98: 7004-70 1 1 )中。專注於趨動蛋白、彼 200817321 之多種功能及第一種趨動蛋白抑制劑之進一步相關硏究係 描述於文獻 Hirokawa N. et al·,Exp· Cell Res· 2004,301: 5 0-59 ; Zhu C. et al.? Mol. Biol. Cell 2005? 16: 3187-3199; Sarli V. et al.5 ChemMedChem 2006? 1: 293 -298 中〇
Farid及共同硏究人員揭示藉由競爭性光加成作用將 乙炔加入至對醌之C = C和C = 0鍵中。然而,並未揭示或 建議商業上之應用,特別是作爲藥物(Farid S. et al., Tetrahedron Letters 1 968,9(39): 4147-4150)。 DE 1 02 0 1 22 8描述作爲微管蛋白聚合之新穎抑制劑 的10-亞苄基-9 ( 10H)蒽酮類。 DE 1 02 5 3 720描述作爲微管蛋白聚合之新穎抑制劑 的10-苯基亞胺基-9(10H)蒽酮類。 DE 1 02 53 746描述作爲微管蛋白聚合之新穎抑制劑 的10-亞苄基-1,8-二氯-9 ( 10H)蒽酮類。 WO 2004/007470描述新穎之蒽衍生物類及其於作爲 藥物上之用途。所描述之化合物可藉由抑制微管蛋白聚合 而發生作用。 EP 1 645 556描述芳基哌嗪苯醯胺衍生物類,其係爲 微管蛋白聚合之抑制劑且適於作爲藥劑。 WO 02/060872描述化合物之合成方法,該等化合物 於篩選中之特徵可作爲微管蛋白聚合之有效抑制劑。
Bryce-Smith及共同硏究人員描述藉由光加成作用將 二苯基乙炔、環辛-1,3 -二烯及環辛烯加入至蒽醌中。然 200817321 而’並未揭示或建議商業上之應用,特別是作爲藥物 (Bryce-Smith D. et al.5 Tetrahedron Letters 1 968,9(24): 2863-2866) °
Polman及共同硏究人員描述乙炔之光化學反應。藉 由光加成作用將芳香族酮加入至芳基乙炔中。然而,並未 揭示或建議商業上之應用,特別是作爲藥物(Polman H. et al.,Recueil des T r avaux Chimiques de s P ay s - B as 1 9 7 3, 92(7): 845-8 54 ) ° 【發明內容】 於是,本發明之目標係提供適於治療腫瘤病t新1 1頁_ 物。 於一方面,本發明之目標係令人驚訝地藉由提供式 (I )之新穎蒽衍生物而達成’
R8 X
其中 取代基X係獨立地選自·· “0、s、N R11、N—〇R12及 雙連接氫和羥基”; 取代基 γ係獨立地選自:‘‘〇、S、NR13及N- 200817321 〇 R 1 4,,; 取代基 R1、R2、R3、R4 別係獨立地選自:“氫、未經取卜—及R8彼此各 m ^ ’、 代或經取代之烷基、未經 取代或經取代之環烷基、未經 其 土 取代或經取代之環烷基-烷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環基、 環其户其 土 ^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 土 k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代之苦# ^ _ — 方基、未經取代或經取 ,广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未經取代 或經取代之雜芳基-院基、胺基 未匕取代 基、鹵、_F、 —早烷基月女基、二烷基胺 基、=氟^ r 1經—或多個氟原子取代之烷 基、:CO: ::?、直鏈或支鏈氰基-院基、《'殘
H丨兀氧羰基、羧基_烷基、P 基、I ^ 基丨兀興叛基-烷基、羥 “基、城i氧基、㈣ 氧幾基胺基及院氧_胺基-院基,,;方基基'院 、:代基R9係獨立地選自:“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院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 兀 院基产其# 冗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 兀土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 取代之雜環某户宜 未經取代或經 代或經取代之芳 取代之方基、未經取 兀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某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某p I 雑方基、 《雑方基-k基、—〇Ri5及一NR1 取代基R10係猸丄她、BB * 之燒基、未㈣代; “氫、未經取物 芳基-烷其未f‘㈣代之方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 取代之雜芳基-烷基”; 木匕取代或經 R17彼 取代基 R11、Rl2、Rl3、R14、R15、Rl6 及 200817321 此各引係獨立地選自:“氫、未經取代写 未i取代或經取代之環烷基、未經取# 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環基、 代之雜環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二 或-取代之芳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耳 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烷基”; 唯其排除式(I )所含括之下述化合! (〇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2623 78-52-9之化合物 經取代之烷_、 或經取代之環_ 未經取代或經取 芳基、未經取代 代之雜芳基及未 ]·· (CAS)登記號碼
(ii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1 2 1 747-08-8之化合物 (CAS)登記號碼
(iii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63370-49-0之化合物 (CAS)登記號碼 -10- 200817321 〇/
(iv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CAS)登記號碼 19661-62-2之化合物
(v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CAS)登記號碼 17665-75-7之化合物
(vi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CAS)登記號碼 83498-19-5之化合物 -11 - 200817321
(vii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CAS)登記號碼 42866-43-3之化合物
(viii) Beilstein登記號碼3095926之化合物
;及 (iX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CAS)登記號碼 42866-49-9之化合物 -12- 200817321
與取代基χ有關之該取代“雙連接氫和羥; 當能被理解爲該“H”和“OH”二考皆連接一個 子。 於一較佳體系中,依據式(Σ )和上述之 最初係提供新穎之蒽衍生物, 其中 取代基X係獨立地選自:“〇、s、ΝΗ及 羥基”; 取代基Υ係各別爲“0或S” ;
取代基 Rl、R2、R3、R4、R5、R6、R7 J 爲“氫、氟、氯、溴、碘、羥基、胺基、硝基 基或三氟甲基”; 取代基R9係獨立地選自:“未經取代或經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經取代或,經 基、-OR15 及-NR16R17,,;且 取代基R10係各別爲“氫或烷基”。 於另一較佳體系中,依據式(I )和上述 $ 8最初係提供新穎之蒽衍生物, 其中 ”於本文中 相同之碳原 取代基定義 雙連接氫和 t R8係各別 、氣基、甲 取代之雜環 取代之雜芳 兩個取代基 -13- 200817321 取代基R9係獨立地選自·· “3,4-二甲氧基-苯基、3,4_ —^•經基-苯基、4 -甲氧基-本硫-2-基、硫代嗎琳-4 -基、4-甲 氧基-苯基、4- (4-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2-羥基-3,4-二甲氧基-苯基、4-甲基苯基、4-羥基苯基、苯硫-2_基、 3 -經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2,6 - _^甲氧基-苯基、3,4,5_ 三甲氧基-苯基、羥基、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溴苯 基、4_氟苯基、3-氯苯基、3-溴苯基、3-氟苯基及4-氟-3-羥基-苯基”。 另一較佳體系提供選自下述之新穎的蒽衍生物: 10-[2- ( 3,4 - 一h基-本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 蒽-9-酮(化合物1 ):
10_[2- ( 4 -甲氧基·苯硫-2-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9-酮(化合物2 ):
10- ( 2-側氧基_2_硫代嗎啉_4·基亞乙基)-10H-蒽- 9-酮(化合物3 ):
-14- 200817321 2- ( 10 -羥基-10H -亞蒽-9-基)-1- ( 4 -甲氧基-苯基)- 乙酮(化合物4):
10-{2-[4-(4 -甲氧基-苯基)-喊曉-1-基]-2 -側氧基-亞 乙基卜10H-蒽-9-酮(化合物5 ):
10-[2- ( 3,4-二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9 (10//)-蒽酮(化合物6 ):
10-[2-(4-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9 -酮(化合物7 ): -15- 200817321 ο
10-[2- ( 2-羥基-3,4-二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 基]-10H-蒽-9-酮(化合物8):
10- ( 2-側氧基-2-對甲苯基-亞乙基)-10H-蒽-9-酮 (化合物9 ): 〇
10_[2- ( 4-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9- 酮(化合物10 ): -16- 200817321 ο
10- ( 2-側氧基-2-苯硫-2-基·亞乙基)-10Η-蒽-9-酮 (化合物11 ): 〇
10-[2- ( 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 9-酮(化合物12 ): Ο
10-[2- ( 3-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9 -酮(化合物1 3 ): -17- 200817321 〇
(10-側氧基-10H-亞蒽-9-基)-乙酸 2,6-二甲氧基-苯 酯(化合物14 ):
(10-側氧基-10H-亞蒽-9-基)-乙酸甲酯(化合物 15 ): 〇
10-[2-側氧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亞乙基]-10H-恩-9-嗣(化合物16) · -18- 200817321
(ίο-側氧基-1 〇H-亞蒽-9-基)-乙酸(化合物17)
10-(2·側氧基·2·苯基-亞乙基)-10H -蒽-9-酮(化合 物 1 8 ): 〇
10-[2- ( 4-氯-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1 9 ): -19- 200817321
10-[2- ( 4-溴-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20): Ο
1 0-[2- ( 3-氯-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2 1 ): Ο
10-[2- ( 3-溴-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22): -20- 200817321
10-[2- ( 4-氟-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2 3 ): 〇
10-[2- ( 3-氟-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2 4 ): Ο
1 0-[2- ( 4-氟-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 蒽-9-酮(化合物25): -21 - 200817321 Ο
1- ( 3,4-二羥基-苯基)-2- ( 10-硫代-10Η-亞蒽·9- 基)-乙酮(化合物26):
1- ( 3,4-二羥基-苯基)-2- ( 10-亞胺基-10H·亞蒽- 9- 基)-乙酮(化合物27):
1-(3-羥基-苯基)-2-(10-硫代-1011-亞蒽-9-基)-乙 酮(化合物2 8 ):
1-(3-羥基-苯基)-2-(10-亞胺基-1011-亞蒽-9-基)- -22- 200817321 乙酮(化合物29 )
1- ( 4-氟-3-羥基-苯基)-2- ( 10-硫代-10H-亞蒽- 9- 基)-乙酮(化合物30):
1- ( 4-氟-3-羥基-苯基)-2- ( 10-亞胺基-10H-亞蒽- 9- 基)-乙酮(化合物31):
1,4 - 一^氛-10-[2- ( 3-經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9-酮(化合物32): CI 0
Η -23- 200817321 1,2-二氯-10-[2- ( 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 10H-蒽-9-酮(化合物33 ): CI 0
Η . 3,4 - _*氯-1〇-[2-(3-經基-苯基)-2 -側氧基-亞乙基]_ 10Η-蒽-9-酮(化合物34 ): 〇
Η 1,2 - 一《甲基-1〇-[2· ( 3-經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 基]-10Η-蒽-9-酮(化合物35):
Η 3 -氯-10-[2- ( 3-經基-苯基)-2 -側氧基-亞乙基]-10Η- 蒽-9-酮(化合物36 ) -24- 200817321 〇
3-溴-10-[2-(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11-蒽-9-酮(化合物37): 〇
Η 10-[2- ( 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3 -甲基· 10Η-蒽-9-酮(化合物38):
Η 1,4-二氯-10-[2- ( 3,4-二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 基]-10H-蒽-9-酮(化合物39 ): -25- 200817321
Cl Ο
3,4-二甲基-10-[2- ( 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 基]-1011_蒽-9-酮(化合物40): 〇
Η . 9 2-[2 -氯-10 -硫代-10Η -亞恩-9-基]-1- ( 3-經基-本基)- 乙酮(化合物41 ):
Η 3-氯-10-[2-(3,4-二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Η-蒽-9_酮(化合物42): -26- 200817321 Ο
:及 2-[2-氯-10-亞胺基-10Η_亞蒽-9-基]-1- ( 3-羥基-苯 基)-乙酮(化合物43 ): w
Η 〇 若錯誤之結果係造成上述之化合物的化學名稱與化學 結構並不對應,則對化合物之明確描述,爲避免誤解,各 個化合物之化學結構被認爲具有決定性。 下文中,上述一般式(I)之新穎之蒽衍生物、彼之 兩個較佳一般體系、明確顯示之蒽衍生物化合物1至43、 一般式(II)之蒽衍生物及彼之兩個較佳一般體系係一倂 稱爲“本發明之化合物”。 除非於發明說明或申請專利範圍中另有說明,用於說 明本發明之化合物所使用的表述和用語原則上具有下述之 意義: -27- 200817321 於本文中,“烷基”包括非環之飽和或未飽和烴基,其 可爲支鏈或直鏈且亦可未經取代或經單或多取代,並具有 1至20個碳原子(即Ci-20-院基、C2-20-嫌基及C2-20-炔 基)且較佳地具有1至8個碳原子(即Cu-烷基、c2-8_ 烯基及c2-8-炔基)。此處,烯基具有至少1個C-C雙鍵 且炔基具有至少1個C-C三鍵,該炔基亦可額外具有至少 1個C-C雙鍵。較佳之烷基係甲基、乙基、正丙基、2-丙 基、正丁基、另丁基、特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新戊 基、正己基、2 -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 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丙烯基 (-CH2CH = CH2 ; -CH = CH-CH3 ; -C( = CH2)-CH3 )、丙炔基 (-CH2-C = CH ; -C^C-CHs ) 、丁 烯基、丁炔基、戊烯基、 戊炔基、己烯基、己炔基、庚烯基、庚炔基、辛烯基、辛 二烯基及辛炔基。 於本文中,“環烷基”係指含有1至3個環且具有3至 20個(較佳地3至1 2個)碳原子之環狀非芳香族烴’該 烴可爲飽和或未飽和,特別較佳的是(C3-C8 )-環烷基。 該環烷基亦可爲雙環或多環系統之一部,其中例如該環烷 基係藉由任何可能且所欲之環員與本文所定義之芳基、雜 芳基或雜環基縮合。可經由環烷基之任何可能環員以連接 式(I )和(II )之化合物。較佳之環烷基係環丙基、環丁 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癸基、環己嫌 基、環戊烯基及環辛二烯基。 “雜環基,,表示3至14員(較佳地3、4、5、6、7或8 -28- 200817321 員)環狀有機基,其含有至少丨個(可選擇地2、3、4或 5個)雜原子(特別是氮、氧及/或硫),其中該雜原子係 相同或不同,且該環基係飽和或未飽和(但非爲芳香族) 且可爲未經取代或經單或多取代。該雜環基亦可爲雙環或 多環系統之一部,其中例如該雜環基係藉由任何可能且所 欲之環員與本文所定義之芳基、雜芳基或環烷基縮合。可 經由雜環基之任何可能環員以連接式(〇和(II)之化合 物。較佳之雜原子係氮、氧及硫。較佳之雜環基係四氫呋 喃基、吡咯啶基、咪唑烷基、噻唑烷基、四氫吡喃基、哌 啶基、哌嗪基、嗎啉基、硫代嗎啉基、硫雜吡咯啶基、氧 雜哌嗪基、氧雜哌啶基及噁二唑基。 於本文中,“芳基”係指具有3至14個碳原子(較佳 地5至14個碳原子,特佳地6至14個碳原子)之芳香族 烴,尤其是苯基、萘基及蒽基。該芳基亦可爲雙環或多環 系統之一部,其中例如該芳基係藉由任何可能且所欲之環 員與本文所定義之雜環基、雜芳基或環烷基(例如四氫呋 喃、四氫噻吩、吡咯啶、咪唑烷、噻唑烷、四氫吡喃、二 氫吡喃、哌啶、呋喃、噻吩、咪唑、噻唑、噁唑及異噁 唑)縮合。可經由芳基之任何可能環員以連接式(I )和 (II )之化合物。每個芳基可爲未經取代或經單或多取 代,其中該芳基之取代基可爲相同或不同且可位於該芳基 之任何可能位置上。較佳之芳基係苯基、聯苯基、萘基及 蒽基,且係茚滿基、茚基或丨,2,3,4 -四氫萘基。 “雜芳基,,表示5、6或7員環狀芳香族基,其含有至 -29- 200817321 少1個(可選擇地2、3、4或5個)雜原子(特別是氮、 氧及/或硫),其中該雜原子係相同或不同,且該雜環可 爲未經取代或經單或多取代。對該雜環上之取代,該雜芳 基之取代基可爲相同或不同且可位於該雜芳基之任何可能 位置上。氮原子之數目較佳地係〇、1、2或3且氧和硫原 子之數目較佳地係0或1。該雜芳基亦可爲雙環或多環系 統之一部,其中例如該雜芳基係藉由任何可能且所欲之環 員與本文所定義之雜環基、芳基或環烷基縮合。可經由雜 芳基之任何可能環員以連接式(I )和(II )之化合物。該 雜環亦可爲雙環或多環系統之一部。較佳之雜原子係氮、 氧及硫。較佳之雜芳基係吡咯基、呋喃基、噻嗯基、噻唑 基、異噻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異噁唑基、吡唑基、 咪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噠嗪基、吡 嗪基、三嗪基、酞嗪基、吲哚基、吲唑基、吲嗪基、喹啉 基、異喹啉基、喹噁啉基、喹唑啉基、蝶啶基、咔唑基、 吩嗪基、吩噁嗪基、吩噻嗪基及D丫 0定基。 對本發明之目的,“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 ‘‘烷基-雜環基”、“雜環基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 基,,、“院基-雜芳基”及“雜芳基烷基”表示該烷基、環烷 基、雜環基、芳基及雜芳基係具有上述定義之意義且該環 院基、雜瓌基、芳基及雜芳基係經由烷基(較佳地C^Cs-院基,特佳地Ci-C4-烷基)與式(I )和(II )化合物連 接。 關於“烷基,,、“烯基”及“炔基”,“經取代,,一詞於本文 -30- 200817321 中係被理解爲表不氯係經F、Cl、Br、I、CN、NH2、NH-垸基、NH-環垸基、NH-芳基、NH -雜芳基、NH -芳基-垸 基、NH-雜芳基-烷基、NH-雜環基、NH-烷基- OH、N (烷 基)2、N (芳基-烷基)2、N (雜芳基-烷基)2、N (雜環 基)2、N (烷基- OH) 2、NO、N〇2、SH、S-烷基、S -環烷 基、S-芳基、S-雜芳基、S-芳基-烷基、S-雜芳基-烷基、 S-雜環基、S-烷基-OH、S-烷基-SH、S-烷基、S-S-環烷 基、S-S-芳基、S-S-雜芳基、S-S-芳基·烷基、S-S-雜芳基-烷基、S-S-雜環基、SS -烷基- OH、S-S-烷基-SH、S-S -烷 基-(:(0)^:»_雜環基、〇H、0·烷基、0-環烷基、〇-環烷 基-烷基、〇-芳基、0-雜芳基、0-芳基-烷基、0-雜芳基-烷基、〇-雜環基、0-雜環基-烷基、0-烷基-OH、0-烷基-〇-垸基、〇-S〇2-N(垸基)2、0-S〇2-〇H、0-S〇2-〇 -院基、〇-so2-o-環烷基、o-so2-o-雜環基烷基、o-so2-o-環烷基-烷基、〇-so2-o-烷基雜環基烷基、o_so2-o-芳基、o-so2-〇-雜芳基、〇-so2-o-芳基烷基、0-S02-0-雜芳基-烷基、 o-so2-烷基、o-so2-環烷基、o-so2-雜環基烷基、o-so2-環烷基-烷基、〇-so2-烷基雜環基烷基、o_so2-芳基、0-so2-雜芳基、o-so2-芳基-烷基、o-so2-雜芳基-烷基、〇-c(o)-烷基、o-c(o)-環烷基、o_c(o)_雜環基烷基、〇-c(o)-環烷基-烷基、o-c(o)-烷基雜環基烷基、o_c(o)-芳 基、o-c(o)-雜芳基、o-c(o)-芳基-烷基、O-C(O)-雜芳基-烷基、o-c(o)o-烷基、o-c(o)o-環烷基、o-c(o)o·雜環 基烷基、0-C(0)0-環烷基-烷基、o-c(o)o-烷基雜環基烷 -31 - 200817321 基、o-c(o)o-芳基、o-c(o)o-雜芳基、o-c(o)o-芳基·烷 基、0-C(0)0·雜芳基-烷基、0-C(0)NH-烷基、0-C(0)NH-環烷基、〇-C(0)NH-雜環基烷基、0_C(0)NH-環烷基-烷 基、0-C(0)NH-烷基雜環基烷基、0-C(0)NH-芳基、0-C(0)NH-雜芳基、0-C(0)NH-芳基-烷基、〇-C(0)NH_ 雜芳 基·烷基、〇-C(0)N(烷基)2、0-C(0)N(環烷基)2、0-C(0)N(雜環基烷基)2、0-C(0)N(環烷基-烷基)2、0-C(0)N(烷基雜環基烷基)2、0-C(0)N(芳基)2、0-C(0)N(雜 芳基)2、〇_C(0)N(芳基-烷基)2、0-C(0)N(雜芳基-烷 基)2、0-P(0)(0H)2、0·ρ(0)(0-金屬)2、0-P(0)(0-烷 基)2、0-P(0)(0-環烷基)2、0-P(〇)(0-芳基)2、0-P(0)(0-雜芳基)2、〇-P(〇)(〇-芳基-烷基)2、〇-P(〇)(〇-雜芳基-烷 基)2,o-p(o)(n-烷基)2(n-烷基)2,o-p(o)(n-環烷基)2(N-環 烷基h、〇-P(〇)(N-雜環基烷基)2(N-雜環基-烷基)2、0-P(〇)(N-芳基)2(N-芳基)2、0-Ρ(0)(Ν-雜芳基)2(N-雜芳 基)2、0-Ρ(0)(Ν-芳基-烷基)2(N-芳基-烷基)2、0-Ρ(0)(Ν-雜芳基-烷基)2(N-雜芳基-烷基)2、CHO、C(0)_烷基、 C(S)-烷基、C(O) -芳基、C(S) -芳基、C(O)-芳基-烷基、 c(s)-芳基·烷基、c(o)-雜環基、c(o)-雜芳基、c(0)-雜芳 基-烷基、C(s)-雜環基、co2H、co2-烷基、co2-環基、 co2-雜環基、co2-芳基、co2-雜芳基、co2-芳基-烷基、 C(0)-NH2、C(0)NH-烷基、C(0)NH-芳基、C(0)NH-雜環 基、C(0)NH-烷基-雜環基、C(0)N(烷基)2、C(0)N(芳基-烷基)2、C(0)N(雜芳基-烷基)2、C(0)N(雜環基h、SO-烷 -32- 200817321 基、so2-烷基、so2-芳基、S02-芳基-烷基、s〇2·雜芳其、 S〇2 -雜方基·垸基、SO2NH2、S〇3H、CF3、CH〇、CHS、产 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雜芳基、 雜芳基-烷基、雜環基及/或雜環基-烷基取代,其φφ 代之基係被理解爲表示在不同或相同之原子上,經^纟ρ 二或三)取代之基(例如在相同碳原子上經三取之g, 諸如CF3和-CHzCF3,或在不同之原子上經取代之基,諸 如-CH(0H)-CH = CH-CHC12 )。該多取代可經相同或不同 之取代基。 關於“芳基”、“芳基-烷基”、“烷基-芳基”、“雜芳 基”、“雜芳基-烷基”、“烷基-雜芳基”、“雜環基”、“雜環 基-烷基”、“烷基-雜環基”、“環烷基”、“烷基-環烷基”及 “環烷基-烷基,,,“經取代”一詞於本文中係被理解爲表示該 環系統之一或多個氫原子係經F、C1、Br、1、CN、NH2、 NH-烷基、NH-芳基、NH-雜芳基、NH-芳基-院基、NH-雜 芳基-烷基、NH-雜環基、NH-烷基-OH、N(烷基)2、NC(O) 烷基、N(芳基-烷基)2、N(雜芳基-烷基)2、N(雜環基)2、 N(烷基- 〇H)2、NO、N〇2、SH、S-烷基、S-芳基、S -雜芳 基、S-芳基-烷基、S-雜芳基_烷基、S-雜環基、S-烷基-〇H、S-烷基- SH、OH、0-烷基、〇-環烷基、〇 -環烷基·烷 基、〇-芳基、〇 -雜芳基、〇-芳基-烷基、〇_雜芳基-烷基、 〇 -雜環基、〇 -雜環基-烷基、0_烷基_〇H、0_烷基_0 -烷 基、0-S02-N(烷基)2、〇-S〇2-〇H、0-S02-〇_烷基、〇_s〇2· 0-環烷基、〇-S02-0-雜環基烷基、O-SO2-O-環烷基-烷 -33- 200817321 基、o-so2-o-烷基雜環基烷基、o-so2-o-芳基、o-so2-o-雜芳基、o-so2-o-芳基-烷基、o-so2-o-雜芳基-烷基、0-so2-烷基、o-so2-環烷基、0-S02-雜環基烷基、o-so2-環 垸基-院基、〇-S〇2 -院基雑環基院基、〇-S〇2-方基、〇_ so2-雜芳基、0_S02-芳基-烷基、0-S02-雜芳基-烷基、0-c(0)-烷基、O-C(O)-環烷基、O-C(O)-雜環基烷基、0-c(o)-環烷基-烷基、o-c(o)-烷基雜環基烷基、o-c(o)-芳 基、o-c(o)-雜芳基、o-c(o)-芳基·烷基、o-c(o)-雜芳基-烷基、〇-c(o)o-烷基、o-c(o)o-環烷基、〇-c(o)o-雜環 基烷基、o-c(o)o-環烷基-烷基、o-c(o)o_烷基雜環基烷 基、o-c(o)o-芳基、o-c(o)o-雜芳基、0-C(0)0_芳基-烷 基、0-C(0)0-雜芳基-烷基、〇-C(〇)NH-烷基、0-C(0)NH-環烷基、0-C(0)NH-雜環基烷基、0-C(0)NH-環烷基-烷 基、0-C(0)NH-烷基雜環基烷基、0-C(0)NH_芳基、0-C(0)NH -雜芳基、0-C(0)NH·芳基-院基、〇-C(〇)NH·雜芳 基-院基、〇-C(0)N(院基)2、〇-C(〇)N(環院基)2、0· C(0)N(雜環基烷基h、〇-C(0)N(環烷基-烷基)2、〇_ C(0)N(院基雜環基院基)2、〇-C(0)N(芳基)2、〇_c(〇)N(雜 芳基)2、0-C(0)N(芳基·烷基h、〇_c(〇)N(雜芳基-烷 基)2、0-P(0)(0H)2、0-P(0)(0-金屬)2、〇_p(〇)(〇_ 烷 基)2、0-P(0)(0-環院基)2、0-P(0)(0 -芳基)2、〇·ρ(〇)(〇-雜芳基)2、〇-Ρ(〇)(〇-芳基-院基)2、〇-ρ(〇)(〇 -雜芳基-院 基)2、0-Ρ(0)(Ν-烷基)2(Ν-烷基)2、〇_ρ(〇)(Ν-環烷基)2(Ν_ 環烷基)2、0-Ρ(0)(Ν-雜環基烷基)2(1雜環烷基)2、〇_ -34- 200817321 P(〇)(N-芳基)2(N-芳基)2、0-Ρ(0)(Ν-雜芳基)2(N-雜芳 基 h、〇-P(0)(N-芳基-烷基)2(N-芳基-烷基)2、0-Ρ(0)(Ν-雜芳基-烷基)2(N-雜芳基-烷基)2、CHO、C(O)-烷基、 C(S)-烷基、c(O)-芳基、C(S)-芳基、C(O)-芳基-烷基、 C(S)-芳基-烷基、C(0)_雜環基、C(S)-雜環基、co2h、 C〇2-烷基、C02-芳基-烷基、C(0)-NH2、C(0)NH-烷基、 C(0)NH-芳基、c(0)NH-雜環基、C(0)N(烷基)2、 C(0)N(芳基-烷基)2、C(〇)N(雜芳基-烷基)2、C(0)N(雜環 基)2、SO-院基、S〇2-院基、S〇2-方基、S〇2-芳基-垸基、 s〇2-雜芳基、S〇2-雜芳基-烷基、so2nh2、so3h、cf3、 CHO、CHS、烷基、環烷基、環烷基-烷基、芳基、芳基-院基、雜芳基、雜芳基-烷基、雜環基及/或雜環基-烷基單 或多取代(例如經二、三或四取代),其中經多取代之基 係被理解爲表示在不同或相同之原子上經多(例如二或 三)取代之基(例如在相同碳原子上經三取代之基,諸如 CF3和-CiUF3,或在不同之原子上經取代之基,諸如 'CH(0H).CH = CH.CHC12 )。該多取代可經相同或不同之 取代基。 於本文中,“單烷基胺基,,和“二烷基胺基”係被理解爲 表示〜和二個上述定義之烷基係分別與氮原子連接。經由 該氮原子與式(I )化合物連接。實例係乙基胺基、二甲 s胺基及異丙基乙基胺基。 於本文中,“氰基-烷基,,係被理解爲表示上述定義之 烷基係與氰基連接。經由該氰基與式(I)和(11)化合物 -35- 200817321 連接。實例係甲基氰基和正丙基氰基。 於本文中,“羰基”係被理解爲表示上述定義之烷基、 環院基、環院基-院基、垸基-環院基、芳基、雜芳基、芳 基-院基、院基-芳基、雜芳基-院基、院基-雜芳基、雜環 基、烷基-雜環基及/或雜環基-烷基係與-c(o)-基連接。經 由該-c(o)-基與式(I)和(II)化合物連接。實例係 -C(0)-CH3、-C(0)-CH2CH3、-c(0)-異丙基及—c(0)-tBu (tBu =特丁基)。 於本文中,“羧基”係被理解爲表示上述定義之烷基、 環烷基、環烷基-烷基、烷基-環烷基、芳基、雜芳基、芳 基-烷基、烷基-芳基、雜芳基-烷基、烷基-雜芳基、雜環 基、烷基-雜環基及/或雜環基-烷基係與-C(0)0-基連接。 經由該-C(0)0-基與式(I )和(II )化合物連接。實例 係-c(o)o-ch3 和-c(o)o —苯基。 於本文中,“羧基-烷基”係被理解爲表示上述定義之 羧基係與上述定義之烷基連接。經由該烷基與式(I)和 (II)化合物連接。 於本文中,“烷氧基”係被理解爲表示上述定義之烷基 係與氧原子連接。經由該氧原子與式(I )和(II)化合物 連接。實例係甲氧基、乙氧基及正丙氧基。 於“烷氧羰基”、“芳基·烷氧基”、“雜芳基-烷氧基”、 “院氧羰基胺基”及“烷氧羰基胺基-烷基”中,“烷氧基”係如 上述所定義者。對於“芳基-烷氧基”和“雜芳基-烷氧基”, 經由該氧原子與式(I)和(II )化合物連接。實例係苄氧 -36- 200817321 基和吲哚氧基。 對於“烷氧羰基”,經由-c(0)-基與式(I)和(II)化 合物連接。 對於“烷氧羰基-烷基”,經由上述定義之烷基與式 (I)和(II)化合物連接。 對於“烷氧羰基胺基”,經由胺基與式(I )和(II )化 合物連接。對於“烷氧羰基胺基-烷基”,經由上述定義之 烷基與式(I)和(II)化合物連接。 於本文中,“金屬”包括金屬離子,諸如鈉、鉀、鋰、 鎂、鈣、鋅及錳離子。 於本文中,“鹵”包括鹵原子氟、氯、溴及碘。 若本發明之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不對稱中心,則該化 合物可呈彼之消旋混合物、純對映異構物及/或非對映異 構物或該對映異構物及/或非對映異構物的混合物之型 式,且該對映異構物和非對映異構物可爲該化合物本身及 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該混合物可呈該等立體異構物之任 何所欲之混合比例。 因此,例如藉由習知之方法可將具有一或多個手性 (chirality )中心且爲消旋混合物之本發明之化合物分離 成爲其個別之旋光異構物(即對映異構物或非對映異構 物)。該分離之施行可藉由使用旋光相之管柱分離或自光 學活性溶劑中再結晶析出或使用光學活性酸或鹼或經光學 活性反應劑(諸如例如光學活性醇)衍生化並隨後除去該 反應劑之基。 -37- 200817321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呈雙鍵異構物(如“純”E或Z異構 物)之型式或爲該等雙鍵異構物之混合物之型式。 若爲可能,本發明之化合物可呈互變異構體之型式。 本發明之化合物若含有足夠之鹼性基團(諸如例如伯 胺、仲胺或叔胺)可藉由使用無機酸和有機酸而轉化爲其 生理上可接受之鹽。較佳地,係與氫氯酸、氫溴酸、硫 酸、磷酸、甲烷磺酸、對甲苯磺酸、碳酸、甲酸、乙酸、 三氟乙酸、磺基乙酸、草酸、丙二酸、順式丁烯二酸、琥 珀酸、酒石酸、消旋酸、蘋果酸、雙羥萘酸、扁桃酸、反 式丁烯二酸、乳酸、檸檬酸、谷胺酸或天冬胺酸以形成本 發明之化合物的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所生成之鹽特別係氫 氯酸鹽、氫溴酸鹽、硫酸鹽、硫酸氫鹽、磷酸鹽、甲烷磺 、 酸鹽、甲苯磺.鹽、碳酸鹽、碳酸氫鹽、甲酸鹽、乙酸 鹽、三氟甲烷磺酸鹽、磺基乙酸鹽、草酸鹽、丙二酸鹽、 順式丁烯二酸鹽、琥珀酸鹽、酒石酸鹽、蘋果酸鹽、雙羥 萘酸鹽、扁桃酸鹽、反式丁烯二酸鹽、乳酸鹽、檸檬酸 鹽、谷胺酸鹽及天冬胺酸鹽。對此,本發明之化合物所形 成之鹽的化學計量可爲整數或1之非整數倍數。 本發明之化合物若含有足夠之酸性基團(諸如例如羧 基或磷酸基)可藉由使用無機鹼和有機鹼而轉化爲其生理 上可接受之鹽。適當之無機鹼係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 及氫氧化鈣,且適當之有機鹼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 醇胺、環己胺、二苄基乙二胺及離胺酸。對此,本發明之 化合物所形成之鹽的化學計量可爲整數或1之非整數倍 -38 - 200817321 數。 本發明之式(I)和(II)之化合物若含有能形成配位 化合物之基團可藉由使用過渡金屬而轉化爲配位化合物/ 錯合物。較佳的是與鉑鹽以形成本發明之式(I )和(H) 之化合物的藥學上可接受之配位化合物/錯合物。 對此’本發明之化合物所形成之配位化合物/錯合物 的化學計量可爲整數或作爲配體的本發明之化合物對過渡 金屬之非整數比例。 較佳的是形成本發明之化合物的溶劑化物(特別是水 合物),且形成該溶劑化物可藉由例如自溶劑或水溶液中 結晶析出。對此,1個、2個、3個或任何數目之溶劑分子 或水分子可與本發明之化合物結合以形成溶劑化物或水合 物。 已知化學物形成呈各種不同原子態之固體,其係稱爲 多晶型或變體(modifications )。多晶型物之不同變體的 物理性質可極爲不同。本發明之化合物可呈各種不同之多 晶型,其中某些變體可呈亞穩住(metastable )。 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呈任何前藥(諸如例如酯、碳酸 酯/鹽、氨基甲酸酯/鹽、脲、醯胺或磷酸鹽/酯)之型式, 其中僅藉由代謝釋出真正具有生物活性之型式。 已知化學物於體內係轉化爲代謝物,其若爲適當地亦 可致使產生所欲之生物功效(於某些情況下且甚至以較爲 宣告之型式)。 本發明之化合物的該前藥和代謝物係視爲本發明之一 -39- 200817321 部。 令人驚訝地,現今已能證實使用本發明之化合物於各 種不同的細胞腫瘤模式中之抗增生活性。 再者,可顯示本發明之化合物係微管蛋白聚合之有效 抑制劑及/或以微管爲底質之運動蛋白(例如趨動蛋白和 動力蛋白,特別是有絲分裂之趨動蛋白)之抑制劑。趨動 蛋白之特性已經界定並已經詳細地分類(參閱文獻Miki Η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 1, 98: 7004-70 1 1 ) 且包括例如趨動蛋白超家族(KIF )蛋白、N-l趨動蛋 白、KIF5A、KIF5B、KIF5C、N-2 趨動蛋白、Eg5 (KIF11、KSP ) 、BimC ( KIF8 ) 、N-3 趨動蛋白、 KIF1A、KIF1B、KIF1C、KIF 13 A、KIF 1 3 B、KIF 14、 KIF 1 6A、KIF 1 6B、N-4 趨動蛋白、KIF 3 A、KIF 3 B、 KIF3C、KIF17、N-5 趨動蛋白、KIF4、KIF4A、KIF4B、 KIF21A、KIF21B、N-6 趨動蛋白、KIF 2 3 ( Μ K L P 1、 CHOI ) 、KIF20A ( Rab6-KIF ) 、KIF20B ( KlpMPPl )、 MKLP2、N-7 趨動蛋白、KIFIO(CENP-E) 、N-8 趨動蛋 白、KIF18A 、 KIF18B 、 KIF22 ( Kid ) 、 KIF19A 、 KIF19B、N-9 趨動蛋白、KIF12、N-10 趨動蛋白、KIF15 (Hklp2 ) 、N-l 1 趨動蛋白、KIF24、KIF25(KNSL3)、 KIF26A、KIF26B、M-趨動蛋白、KIF2 A ( KIF2 )、 KIF2B、KIF2C (MCAK) 、C-1 趨動蛋白、KIFC1、C-2 趨 動蛋白、KIFC2、KIFC3、KIF6、KIF7 及 KIF9。 因該令人驚訝的雙重作用機轉,本發明之化合物係特 -40- 200817321 別適於作爲用於治療人體和動物之良性和惡性腫瘤病的藥 物。微管蛋白骨架和運動蛋白係於有絲分裂(即細胞周期 之特定階段)上扮演重要角色。藉由有益地抑制該一或二 者標的,可防止有絲分裂紡鎚體之正確形成並因而防止遺 傳物質分配至子代細胞。遭受未受控制之分裂的腫瘤細胞 之細胞周期被中止。其結果係導致該腫瘤細胞經程式化細 胞死亡過程(即細胞凋亡)而死亡。 藉此,有效地治療腫瘤係可能的且使用本發明之化合 物可克服拮抗習知之腫瘤治療劑的(多重)抗藥性。 進一步,因本發明之化合物的專一性及/或雙重作用 機轉,本發明之化合物係有益地不具有嚴重之副作用(諸 如例如神經毒性)。 另一方面,藉由提供製備本發明之化合物之方法係令 人驚訝地達成本發明之目標。 於本文中,可投服本發明之化合物至所有已知之哺乳 動物(特別是人)體內以進行治療及/或預防。 於另一較佳體系中,提供本發明之化合物以進行上述 之應用,其中該哺乳動物選自:“人、有益動物、家畜、 寵物、牛、乳牛、羊、豬、山羊、馬、小馬、驢、騾 (hinny和mule )、野兔、家兔、貓、狗、天竺鼠、倉 鼠、大鼠及小鼠”且較佳地係人。 另一方面,藉由提供式(II )之蒽衍生物係令人驚言牙 地達成本發明之目標, -41 - 200817321
R19 R20 其中 取代基、V係獨立地選自nm〇R29 雙連接氫和羥基”; 取代基z係獨立地選自:“〇 及 0 R 3 1,,; 、NR30 及 n_ 取代基 R18、 、R20 、 R2! 、 R22 、 R23 R25彼此各別係獨立地選自:“ 及 氫、未t取代或經取代 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夕 取代之 一 取代之k基、未經取代或經取 ί哀烷基-烷基、未經取代或 經取代之雜環基姻…:之雑環基、未經取代或 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_院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二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_院基、胺基、單 基、二院基胺基、鹵、_F、一ci、一^」、經 ^ 土女 原子取代之烷基、=氟甲某 ,、工 B夕個氟 一氟甲基、氰基、直鏈或支鏈氰其 ,、羰基、羧基、—C〇〇H、烷氧羰基、__烷基、:二 羰基j烷基、羥基”完氧基、芳基-烷氧基、苄氧基、= 基-k _基、烷氧羰基胺基及烷氧羰基胺基_烷基,,; 取代基R26係獨立地選自··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烷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院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 -42- 200817321 烷基-烷基、未經取件 代次經取代之雜環基、未經取 取代之雜環基-烷基、未減前& 代或經 ^ 未1工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_前 代或經取代之芳基-烷葚、土— 禾1工取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其、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笮 ^ 《雑方基-烷基、—OR32及一NR33R34,,· 取代基R27保熝丄’ 之烷基去"/、 選自:‘‘氫、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 ^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及未經取代或經 取代之雜方基-院基,,; 取代基^28、!^29、们〇131132、1133及们4彼 此各別係獨立地選自·“ 氫、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烷基、 二取代或經取代之環垸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院 代取代之雜環基、未經取代或經取 或經取代之二 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經取代 ^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及未 糸二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烷基”; 該式(II )化合物可用於製備藥物。 物。本發明亦含括包含至少-種式(11)之蒽衍生物的藥 # ί® &取代基V有關之取代“雙連接氫和羥基,,於本文中係 军爲表示“Η”和“ΟΗ”二者係連接—個相同之碳原子。 於—較佳體系中,提供上^ (11)之意衍生物,其 甲 羥基 取代基V係獨立地選自:“〇、S、ΝΗ 及雙連接氫和 -43- 200817321 取代基Z係各別爲“〇或s” ; 取代基 R18、R19、R20、R21、R22、on K23 、 R24 及 R25係各別爲“氫、氟、氯、溴、碘、芦 匕基、胺基、硝 基、氰基、甲基及三氟甲基”; 取代基R26係獨立地選自:“未經取 一 1t或經取代之雜 環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經取件 似代或經取代之雜 芳基、-OR32 及-NR33R34” ; 取代基R27係各別爲“氫或烷基”; 該式(II )化合物可用於製備藥物。 本發明亦含括包含至少一種式(11)之蒽衍生物及此 一較佳體系的藥物。 於一較佳體系中’提供上述式(U )之蒽衍生物,其 中 取代基R27係獨jx地選自:“3,4 -二甲氧基·苯其、 3,4 -二羥基-苯基、4 -甲氧基-苯硫-2 -基、硫代嗎啉-4 _基、 斗-甲氧基-苯基〜“丨‘甲氧基-苯基彡-哌嗪-^基〜^羥 基-3,4 -二甲氧基-苯基、4 -甲基苯基、4、經基苯基、苯硫_ 2 -基、3 -羥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2,6-二甲氧基-苯基、 3,4,5-三甲氧基-苯基、羥基、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 4 -溴苯基、4 -氟苯基、3 -氯苯基、3 -溴苯基、3_氟苯基及 4-氟-3-羥基苯基”; 該式(II )化合物可用於製備藥物。 本發明亦含括包含至少一種式(II )之惠衍生物及此 一較佳體系的藥物。 -44 - 200817321 一較佳體系提供用於製備藥物之蒽衍生物化合物1至 43 〇 本發明亦含括包含至少一種蒽衍生物化合物1至43 的藥物。 於本文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用於治療及/或預防生 理及/或病理生理徵狀,該生理和病理生理徵狀可藉由抑 制微管蛋白聚合及/或抑制以微管爲底質之運動蛋白而加 以治療。 於一較佳體系中,該以微管爲底質之運動蛋白係選 自:“趨動蛋白、動力蛋白、趨動蛋白超家族(KIF )蛋 白、N-1 趨動蛋白、KIF5A、KIF5B、KIF5C、N-2 趨動蛋 白、Eg5 ( KIF11、KSP ) 、BimC ( KIF8 ) 、N-3 趨動蛋 白、KIF1A、KIF1B、KIF1C、KIF13A、KIF13B、KIF14、 KIF16A、KIF16B、N-4 趨動蛋白、KIF3A、KIF3B、 KIF3C、KIF17、N-5 趨動蛋白、KIF4、KIF4A、KIF4B、 KIF21A、KIF21B、N-6 趨動蛋白、KIF 2 3 ( Μ K L P1、 CHOI ) 、KIF20A(Rab6-KIF) > KIF20B ( KlpMPPl )、 MKLP2、N-7 趨動蛋白、KIF10 (CENP-E) 、N-8 趨動蛋 白、KIF18 A、KIF18B、KIF22 ( Kid ) 、KIF19A、 KIF19B、N-9 趨動蛋白、KIF12、N-10 趨動蛋白、KIF15 (Hklp2 ) 、N-ll 趨動蛋白、KIF24、KIF25 (KNSL3)、 KIF26A、KIF26B、Μ -趨動蛋白、KIF 2 A ( KIF 2 )、 KIF2B、KIF2C (MCAK) 、C-l 趨動蛋白、KIFC1、C-2 趨 動蛋白、KIFC2、 KIFC3、 KIF6、 KIF7 及 KIF9”,且較佳 -45- 200817321 地係選自:“Eg5 ( KIFl 1、KSP ) 、KIF4、KIF4A、 KIF4B 、 KIF10 ( CENP-E )及 KIF23 ( MKLP1 、 CHOI ) ”。 於另一較佳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 防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固體腫瘤、肉瘤、癌瘤、過度增 生疾病、類癌樣瘤、Ewing氏肉瘤、Kaposi氏肉瘤、腦腫 瘤、源自腦及/或神經系統及/或腦脊髓膜之腫瘤( WO 9 9/0 1 7 64 )、神經膠瘤、神經母細胞瘤、胃癌、腎臟 癌、腎細胞癌瘤、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瘤、結締組織腫 瘤、軟組織肉瘤、胰臟腫瘤、肝腫瘤、頭部腫瘤、頸部腫 瘤、食道癌、甲狀腺癌、骨肉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胸腺 瘤、睪九癌、肺癌、枝氣管癌瘤、乳癌、乳房癌瘤、腸 癌、結腸直腸腫瘤、結腸癌瘤、直腸癌瘤、婦科腫瘤、卵 巢腫瘤、子宮癌、子宮頸癌、頸癌瘤、子宮體癌、子宮內 膜上皮癌瘤、子宮內膜癌瘤、膀胱癌、膜性囊癌、皮膚 癌、基底細胞瘤、脊柱膠瘤、黑色素瘤、眼內黑色素瘤、 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及/或淋巴瘤。該等指 徵(indication )亦係生理及/或病理生理徵狀,該生理和 病理生理徵狀可藉由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及/或抑制以微管 爲底質之運動蛋白而加以治療。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藉由提供依據上述各方面、 較佳體系及應用之本發明之化合物係令人驚課地達成本發 明之用於製備藥物之目標,該藥物額外地包含至少一種其 他藥理活性物質。 -46- 200817321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藉由提供依據上述各方面、 較佳體系及應用之本發明之化合物係令人驚訝地達成本發 明之用於製備藥物之目標,且係在至少一種其他藥理活性 物質治療之前及/或期間及/或之後投服該藥物。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藉由提供依據上述各方面、 較佳體系及應用之本發明之化合物係令人驚訝地達成本發 明之用於製備藥物之目標,且係在放射線治療及/或手術 之前及/或期間及/或之後投服該藥物。 對此,於本文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個別成分或與 任何習知之藥理活性物質於組合治療中結合而進行投服。 於一較佳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係用於上述之應用 且該其他藥理活性物質係選自:“DNA拓撲異構酶I及/或 II抑制劑、DNA螯合劑、烷化劑、微管去安定劑、激素及 /或生長因子受體激動劑及/或拮抗劑、訊號轉導抑制劑、 拮抗生長因子及其受體之抗體、激酶抑制劑及抗代謝 物,,。 於一較佳體系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係用於上述之應用 且該其他藥理活性物質係選自:“放線菌素D、胺基乙哌 啶酮、天冬醯胺酶、癌思停(avastin )、硫唑嘌呤、 BCNU (亞硝基脲氮芥)、博萊黴素、二甲磺酸丁酯、碳 鈾、CCNU (氯乙環己亞硝脲)、苯丁酸氮芥、順鉑、L-天冬醯胺酶(col asp ase )、環磷醯胺、阿糖胞苷、放線菌 素 D、柔紅黴素、己烯雌酚、阿黴素(doxorubicin /adriamycin) 、DTIC (氮烯咪胺(dacarbacin))、表紅 -47- 200817321 黴素、爾必得舒(erbitux )、紅羥壬基腺嘌呤、乙炔基雄 二醇、鬼臼亞乙苷、阿糖氟苷磷酸鹽、氟甲睾酮、氟他 胺、吉西他濱 (gemcitabine)、基立克 (Gleevec /Glivec)、賀平癌(herceptin)、六甲基三聚氰胺、經基 脲、己酸經孕酮、伊達比星(idarubicin)、異環磷醯 胺、干擾素、艾瑞莎 (iressa)、伊立替康 (irinotecan ) 、L-天冬醯胺酶、甲醯四氫葉酸、氮芥、乙 酸甲羥孕酮、乙酸甲地孕酮、苯丙胺酸氮芥、美司鈉 (mesna )、氨甲蝶呤、絲裂黴素 C 、米托坦 (mitotane )、二羥基蒽酮、N-亞磷羧基乙醯基-L-天冬胺 酸(PALA )、奧沙利鉑(oxaliplatin )、戊制菌素、普卡 黴素、潑尼松龍 (prednisolone)、 潑尼丰么 (prednisone )、 鹽酸甲基节肼、雷洛昔分 (raloxifen )、納巴黴素、賽氮芥、索拉非尼 (sorafenib )、鏈脲菌素、三苯氧胺、得舒緩 (tarceva)、勉癌易(taxotere)、鬼臼噻吩苷、丙酸举 酮、硫鳥嘌呤、硫替哌、拓撲酶抑制劑、三甲基三聚氯 胺、尿苷、長春花鹼、長春新驗、長舂驗醯胺、長春細負 (vinorelbine) 、2,,2,-二氟去氧胞苷、5-氟去氧尿苷單 磷酸、5-氮胞苷克拉君賓(cladribine) 、5-氟去氧尿甘' 5 -氟尿嘧啶(5 - F U )及6 -氫硫基嘌呤”。 本發明之藥物可以液體、半固體及固體之醫藥型式投 服。在各別之情況下,適當之型式係氣溶膠、粉末、鏖粉 和粉灰、藥片(包括塗覆藥片)、乳化液、泡沬、溶液、 -48 - 200817321 懸浮液、凝膠、軟膏、糊劑、九、錠劑、膠囊或栓劑。 本發明之藥物可以適當之劑型(如溶液、懸浮液、乳 化液、泡沬、軟膏、糊劑或石膏)經上表皮投遞至皮膚 上;可以藥片、錠劑、塗覆藥片、舐劑或漱洗劑經口服和 舌黏膜進行經頰、經舌或舌下投藥;可以藥片、塗覆藥 片、膠囊、溶液、懸浮液或乳化液經胃和腸黏膜進行經腸 投藥;可以栓劑、直腸膠囊或軟膏經直腸黏膜進行經直腸 投藥;可以滴液、軟膏或噴霧經鼻黏膜進行經鼻投藥;可 以氣溶膠或吸入劑經枝氣管和肺泡上皮藉由肺途徑或藉由 吸入進行投藥;可以眼用滴液、眼用軟膏、眼用藥片、板 層或眼洗液經結膜進行經結膜投藥;可以陰道栓劑、軟膏 及沖洗液經生殖器官之黏膜進行陰道內投藥;可以子宮陰 道栓劑經子宮內途徑進行投藥;可以沖洗液、軟膏或探條 經泌尿道進行尿道內投藥;可以注射劑進行動脈內投藥; 可以注射劑或輸注液進行靜脈內投藥;可以注射劑或移植 物進行皮內投藥;可以注射劑或移植物進行皮下投藥;可 以注射劑或移植物進行肌內投藥;可以注射劑或輸注液進 行腹膜內投藥至腹腔內。 可以例如固體劑型(如藥片、膠囊、明膠膠囊、塗覆 藥片、顆粒或粉末)及可飲用之溶液劑型進行口服投藥。 爲口服投藥,上述定義之本發明之新穎化合物可與習知及 慣用之生理上可接受之輔劑和載體(諸如例如阿拉伯樹 膠、滑石、澱粉、糖(諸如例如甘露糖醇)、甲基纖維 素、乳糖、明膠、表面活性劑、硬脂酸鎂、環糊精、水性 -49- 200817321 或非水性載體、稀釋劑、分散劑、乳化劑、潤滑劑、防腐 劑及芳香劑(例如精油))結合。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分 散爲微粒(例如奈米顆粒)組成物。 可以例如藉由無菌水性或油性溶液、懸浮液或乳化液 之靜脈內、皮下或肌內注射劑、藉由使用移植物或藉由使 用軟膏、乳霜或栓劑進行非口服投藥。若爲適當地,亦可 投服緩釋劑型。移植物可包含惰性物質,例如可生物降解 之聚合物或合成矽酮(諸如例如矽酮橡膠)。可藉由例如 陰道環進行陰道內投藥。可藉由例如隔板或其他適當之子 宮內裝置進行子宮內投藥。另外,可進行經皮投藥,特別 是藉由使用適當之調製劑及/或適當之裝置(諸如例如石 膏)。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新穎化合物亦可與其他之藥學活 性化合物結合使用。爲組合治療,可同時或分別投服各別 之活性成分,特別係經相同之途徑(例如口服)或不同之 途徑(例如口服和注射)。該二者化合物可存在於單一劑 量中且可以相同或不同之劑量進行投服。若爲適當地,亦 可使用特定之劑量配方。亦可結合使用多種本發明之新穎 化合物。 取決於指徵類型、病症之嚴重程度、投藥模式及欲被 治療個體之年齢、性別、體重及敏感性,該劑量可於廣範 圍內改變。熟習此技藝之人士當能決定結合之醫藥組成物 中之“藥理上有效量”。可以單一劑量或多個個別劑量進行 投藥。 -50- 200817321 適當 之單 位劑量係例如: ,對每 公. 斤之病 患 體 重 0·丨 001至 100 m i g之活性化合物 (即至少- -種本發明 之 化 合 物 )及適 當地其他藥學活性物質 〇 於是 ,本發明之另一方面包括醫藥組成物, 其 包 含 藥 理 活性量 之至 少一種本發明之 化合物 ( 較佳地 係 化 合 物 1, ‘ 2、3 、4、 5、6、7、8、9 、10、 11 、12、 13 、 14 15 、16、 17、 18 、 19 、 20 、 21 、22、 23 、24、 25 、 26 27 、28、 29、 30 、 31、 32 、 33 、34 、 35 、3 6、 37 38 39、40、41、42及/或43)及若適當地藥學上可接受之載 體及/或輔助劑。 較佳及特佳之醫藥組成物包含至少一種上述之本發明 之較佳化合物。於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中,除了包含至少 一種上述定義之本發明之化合物之外,亦可包含至少一種 上述之其他藥學活性物質。 於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中,至少一種上述定義之本發 明之新穎化合物係呈藥理活性量(較佳地係單位劑量,例 如上述之單位劑量)且較佳地係呈可進行口服投藥之投藥 劑型。 關於包含本發明之化合物的醫藥組成物及本發明之化 合物作爲藥物之用途,可參閱上述有關本發明之新穎化合 物之應用(有關可能用途及投藥部分)。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藉由提供包含藥理活性量之 至少一種上述本發明之較佳化合物及藥理活性量之至少一 種上述定義之其他藥學活性物質的套組係令人驚訝地達成 -51 - 200817321 本 化 合 被 反 發明之目標。 學合成 依據例如下述之反應圖1,可得到式(I)和(II)化 物。於與式(I)不同之式(II)中之基團R18至R3 4 認爲係相似於式(I)中之基團R1至R17。 應圖1
R10 COOH 2 X:0,S, N-R11 或 N-OR12 又
lc R9-Li R9: Aik, Cyc
R8 X R1
起始物1和2係爲可購得者或可藉由本身爲習知之方 -52- 200817321 法加以製備。化合物3係用於製備本發明之式(I )和 (Π)化合物之中間產物。 熟習此技藝之人士基於其專業知識當能熟習若爲適當 欲使用之溶劑和輔助劑及反應參數(諸如反應溫度和時 間)。 本發明之化合物(特別係化合物1至43 )之命名係藉 由使用 AutoNom 2000 軟體(ISIS ™/Draw 2.5 ; MDL)。 所有引述之專利和參考文獻之內容係倂入本文作爲參 考。 本發明將由下述之實施例加以更爲詳細說明,但是本 發明並不限於該實施例。 【實施方式】 I)製備本發明之化合物 實施例1 : l〇-[2- ( 3,4-二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 9-酮(化合物1 )
步驟1 :製備10·側氧基-9 ( 10/〇 -亞蒽乙酸 令9 ( 10//)蒽酮(1〇.〇 g,5丨.5毫莫耳)和二羥乙酸 單水合物(9.2 g,10.0毫莫耳)懸浮於乙醇(150 ml ) -53- 200817321 中。於氮氣下,加熱該反應物至沸騰狀態。於加熱期間, 加入哌啶(6滴),於是該9 ( 1 0//)蒽酮進入溶液中。 經4小時後,反應中止。經冷卻至室溫後,將該反應 混合物倒入至水(400 ml )和6N HC1 ( 10 ml )中並經二 氯甲烷(5 X 5 0 ml )萃取。利用水重覆沖洗結合之有機 相,經Na2S04乾燥並於水泵真空(旋轉式蒸發器)下濃 縮爲小體積(30至40 ml )。 於冰浴中靜置(1小時)下,沉澱出由無色轉變爲微 黃色之10-側氧基-9 ( 10//)-亞蒽乙酸。經抽氣過濾產物 並壓縮濾餅且經冰二氯甲烷(1 00 ml )沖洗。此造成未反 應之9 ( 1 0付)蒽溶解。爲得到更多之酸,再濃縮濾液並 經上述之方法處理。乾燥(藉由使用乾燥槍)淡黃色粉 末,其係未經進一步之純化而用於下述之步驟2中。 產率7.60g(59%)淡黃色固體 熔點 m · p . 1 8 0 - 1 8 2 °C FTIR : 1 684,1 663 cm-1 iH-NMR ( DMSO-d6 ) δ = 8. 1 5-8.07 ( m,2H ) » 7.93-7·91 ( m,1H) ,7.77-7.60 ( m,3H ) ,7.5 2 - 7 · 4 3 ( m, 2H ) ,7.08 ( s,1H )。 步驟2 :製備10-側氧基-9 ( 10/〇 -亞蒽乙醯氯 令10-側氧基-9(10//)-亞蒽乙酸(2.0 g,7.99毫莫 耳)懸浮於亞硫醯氯(30 ml )中。加入Ν,Ν-二甲基甲醯 胺(2滴)並於迴流下加熱該混合物至沸騰狀態達2小時。 -54- 200817321 令該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於水泵真空下除去該亞硫醯氯。 將正己烷(2x30 ml )加入至該殘餘物中並於水泵真空下 除去該正己烷至乾燥狀態。藉此得到之1 0-側氧基-9 (1 〇//)-亞蒽乙醯氯可未經進一步之純化而於步驟3中進 行進一步之反應。 產率 2.0g(93%)黃色固體 熔點 m.p. 1 15°C (分解) FTIR : 1 75 7,1 65 8 cm-1 W-NMR ( DMSO-d6 ) δ 二 8 · 1 5-8.07 ( m,3H ) ,7.93- 7.91(m,lH) ,7.77-7.60 (m,4H) ,7.08(s,lH)。 步驟3a·合成10-[2-(3,4 - _^甲氧基-苯基)-2 -側氧基-亞 乙基]-9 ( 10/ί)-蒽酮(化合物6 )
於冷卻(冰/氯化鈉浴)下,令10-側氧基-9 ( 10//) -亞蒽乙醯氯(2.15 g,8.0毫莫耳)懸浮於1,2-二氯乙烷 (30 ml )中。一次加入無水 A1C13 ( 1.07 g,8毫莫 耳)。於冰浴中攪拌該混合物1 〇分鐘並隨後逐滴加入 1,2-二甲氧基苯(1.11 g,8.00毫莫耳)溶解於1,2-二氯 乙烷(5 ml )中之溶液。該混合物之顏色轉爲暗黑色且該 -55- 200817321 10-[2- ( 3,4-二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_9 (10//)-蒽酮進入溶液中。於冰冷卻(藉由TLC監測, Si02/DCM )下攪拌該混合物。經該反應中止(1至2小 時)後,將該混合物倒入至水(30〇ml )和 6NHC1 (50ml)中並攪拌1〇分鐘,隨後經二氯甲烷(4x50ml) 萃取。利用水重覆沖洗結合之有機相並經硫酸鈉乾燥。於 水泵真空下除去溶劑並藉由矽膠管柱層析(EA/PE,7:3 ) 純化殘餘物,生成黃色固體(〇.97g)之10-[2-(3,4-二甲 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9 (10/〇 -蒽酮(化合物 6 ) 〇 產率:0.97g (理論値之33%)黃色固體
熔點 m.p.l60°C FTIR : 1 6 5 5,1 63 9cm·1 lu -NMR ( DMS0-d6 ) δ = 8.32 ( d, 1 H ); 8.20 (d, 1H ) ;8.14 (d ,1H ); 7.8 1 ( t , 1H ); 7.70 (s, 1H ) ;7.69 (t ,1H ); 7.60 ( d, 1H ); 7.55 (t, 1 Η ); ;7.46-7 f .52 (m , 3H) ;7. 02 (d ,1 H ) ;3.82 (s, 3H ); 3.79 ( s , 3 H ) p p m o 步驟3b : 10-[2- ( 3,4-二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9-酮(化合物1 ) 於-70°C (丙酮/乾冰)下,將l〇-[2- ( 3,4-二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9 ( 10好)-蒽酮(化合物 6, 342mg,1.0毫莫耳)之乾燥二氯甲院(10ml)溶液逐滴 -56- 200817321 加入至5至7倍莫耳量的BBr3之DCM ( 2Gml ’氮氣下) 溶液中。攪拌該混合物24小時,期間令該混合物緩慢回 溫至室溫。將該混合物倒入至過量之水中並劇烈地搖動。 利用乙酸乙酯萃取該混合物並令萃取液經Na2S〇4乾燥且 於水泵真空下經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EA/PE ’ 7:3 ) 純化殘餘物。經濃縮純分級液後’藉由加A己院以結晶析 出10-[2-(354·二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 9- 酮(化合物i,1〇2mg)。
產率:102mg (理論値之30% )黃色無定形粉末 熔點 m · p · 2 1 7 °C FTIR · 3 25 5 ( br ) ,1 63 4cm·1 lH-NMR ( d6-DMSO ) 5 = 8.27 ( d ^ 1H,J=8.21Hz ), 8·19_8·17 ( m,1H ) ,8 · 1 4 - 8. 1 1 ( m,1 H ) ,7.82-7.78 (m,1H ) ,7.68-7.64 ( m,2H ) ,7 · 5 4 - 7 · 4 7 ( m, 3H ) ,7.36-7.33 (m,2H) ,6.78-6.76 (d,lH)。 類似於反應圖1所示之合成途徑’合成下述之式 (I)和(II)化合物: 實施例2 = 10- [2- ( 4 -甲氧基-苯硫-2-基)-2 -側氧基-亞乙基]-10H -蒽一 9-酮(化合物2 ) -57- 200817321
熔點 m . p · 2 0 0 - 2 0 1 °C FTIR : 1 648,1621cm·1 h-NMR ( DMSO-d6 ) δ = 8· 1 8 ( d,1H ) ; 8.12-8.15 (m (m (d 實施 10- (化 1H ) 1H) 7.22 ,2H) ;8.04(d,lH) ;7.83(t,lH) ; 7.65-7.70 ,2H) ; 7.52-7.5 9 ( m ^ 2H ) ; 7.52 ( s ^ 1H ) ; 7.11 ,1H ) ; 3.81 (s,3 H ) ppm。
熔點 m.p.l77-178 °C FTIR : 1 65 9,1 628cm·1 H-NMR ( DMSO-d6 ) 5 = 8.21 ( d ^ 1H) ; 8.17 ( d, ;8.14 ( d,1H ) ; 7.87 ( d,1H ) ; 7.79 ( t, ;7.78(t,lH) ;7.67(t,lH) ;7.64(t,lH); (s,1H ) ; 3·8 5 ( t,1H ) ; 3.51 ( t,1H ) ; 2.6 2 -58- 200817321 (t,1H) ; 2.13 ( t,1H) ppm。 實施例4 : 2- ( 10 -羥基-10H -亞蒽-9-基)-1- ( 4 -甲氧基·苯基)-乙酮 (化合物4)
熔點 m · ρ · 1 6 9 - 1 7 2 °C FTIR : 342 1,1 63 8cm'1 i-NMR ( DMSO-d6 ) δ = 7·98 ( d,2H ) ; 7.9 1 ( d, 1 H ) ;7.46(t,lH) ;7.41(t,lH) ;7.31(t,lH); 7.25(d,lH) ;7.12(s,lH) ;7.08(t,lH) ; 6.9 8 (d,2H) ;6.30(d,lH) ;5.54(d,lH) ;3.82(s, 3 H ) ppm o 實施例5 : l〇_{2-[4- ( 4 -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2_側氧基-亞乙 基卜10H-蒽-9-酮(化合物5 )
-59- 200817321
熔點 m · p · 1 8 9 1 9 0 °C iH-NMR ( DMSO-d6 ) δ = 8· 1 6-8.22 ( m,3H ) ; 7.87 (d,lH) ;7.80(t,lH) ;7.73(t,lH) ;7.65(t, 1H ) ; 7.63 ( t ^ 1H ) ; 7.25(s,1H) ; 6.80 ( m ^ 4H ) ;3.72(m,2H) ;3.67(s,3H) ;3.01(m, 2H ) ; 2.58 ( m,2H ) ppm。 實施例6 : 10-[2-(3,4 -二甲氧基-苯基)-2 -側氧基-亞乙基]-9 (10//)-蒽酮(化合物6)
熔點 m · ρ · 1 6 0 °C FTIR : 1 65 5,1 63 9cm·1 h-NMR ( DMSO-d6 ) δ = 8·32 ( d,1H ) ; 8.20 ( d, 1H ) ; 8·14 ( d,1H) ; 7.81 ( t,1H ) ; 7·70 ( s, 1H ) ; 7.69 ( t,1H ) ; 7.60 ( d,1H ) ; 7.55 ( t, 1 H ) ; 7.46-7.52 ( m,3H ) ; 7.02 ( d,1 H ) ; 3.82 ( s, 3H ) ;3.79(s,3H) ppm。 實施例7 : -60- 200817321 10-[2-(4-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11-蒽-9-酮 (化合物7 )
熔點 m · ρ · 1 2 0 - 1 2 2 °C FTIR : 1 647,1591cm'1 iH-NMR ( DMSO-d6 ) δ = 8·32 ( d,1H ) ; 8.20 ( d, 1H ) ; 8·14 ( d,1H) ; 7.96 ( d,2H ) ; 7.83 ( t, 1 H ) ;7.72(s,lH) ;7.69(t,lH) ; 7.46-7.56 (m, 3H ) ;7.03(d,2H) ; 3.81 (s,3H) ppm。 實施例8 : 10-[2-(2-經基-3,4 - _•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_ 10H-蒽-9-酮(化合物8 )
-61 - 200817321
熔點 m · p · 1 7 6 - 1 7 8 °C FTIR : 3 03 0,1 65 5,1615cm_1 ifi-NMR ( DMSO-d6 ) δ = 8· 12 ( d,1H ) ; 8.00 ( d, 1 H ) ;7.83 ( d ,1H ) ;7.71 ( t , 1H ); 7.55 ( t 1 H ) ;7.48 ( t 1 1H) ;7. .38-7. 44 (m ,2H ) ;7.16 ( d 1 H ) ;6.70 ( d ,1 H ); ;5.22 ( s , 1H ); 5.17( s 1H ) ;3.80 ( s 5 3H ) ;3 . 53 ( s ,3H ) ppm 〇 實施例9 z 10- ( 2-側氧基-2-對甲苯基-亞乙基)-1 OH-蒽-9-酮(化合 物9 ) 〇
熔點 m . ρ · 1 2 9 °C FTIR : 1 645cm'1 iH-NMR ( CDCI3 ) δ = 8·32 ( dd,1H ) ,8.23 ( dd, 1H ), 7.99 ( d ^ 1H) ,7.78 , 7.15 (d ’ 2H ) ,7.72-7.66 (m , 1H ) ,7 •62-7. ,55 ( m ,2H ), 7·44_7·38 ( m , 1H ), 7.30-7.14 (m, 1 H ),: 7.20 j 〔s, 1 H ) ,3 · 1 1 ( s, 3H )。 -62- 200817321 實施例1 〇 : 10-[2· ( 4-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 OH-蒽-9-酮 (化合物1 〇 )
熔點 m.p.21 l-212°c FTIR : 3 3 2 1,1 665,1 63 8cm-1 k-NMR ( CDCI3 ) δ = 8·32 ( dd,1H ) ,8.23 ( dd, 1H) ,7.99 ( d,1H) ,7 · 8 0,6 · 7 7 ( d,2 H ) ,7.72-7.67 (m,1H ) ,7.62-7.56 ( m,2H ) ,7 · 4 4 - 7 · 3 9 ( m, 1 H ) ,7.32-7.29 (m,1H ) ,7.17(s,1H ) ,6.14(s, 1H )。 實施例11 : 10- ( 2-側氧基-2-苯硫-2-基-亞乙基)-10H-蒽-9-酮(化合 物11 )
-63- 200817321
O
熔點 m · p · 1 2 6 °C FTIR : 1 65 8,1 623cm] lH-NMR ( CDCIs ) 6 = 8.32 ( dd ^ 1 1 Η ), 7.97 ( d ,1 Η ) ,7.74-7.68 (m (m , 2H ), 7.48-7 • 44 ( m,2H ) 1H ), 7.1 9 ( s, 1Η) ,6.98-6.96 ( m, 實施例 12 - 10-[2- (3 -羥基 -苯基 )-2 -側氧基- 亞 (化合 物 12 ) ),8.24 ( dd, 2H ) ,7.63-7.58 7.3 9-7.3 5 ( m, H )。 基]-10H-蒽-9-酮 Ά ) ,8. 1 7 ( dd, 1 Η ) ,7.55-7.52 • 3 1 ( m,3Η ), 1Η ) ,7·12 ( s, Η )。 熔點 m · p . 1 8 5 °C FTIR : 1661,1 634cm'1 W-NMR ( CDCI3) 6 = 8.35 ( dd,1] 1 H ) ,7.92 ( d,1 H ) ,7 · 6 5 7 · 6 1 ( m, (m,1H ) ,7.48 ( d,1H ) ,7.39-7 7.26-7.22 ( m ^ 1 H ) ,7.1 8 - 7 · 1 4 ( m, 1H ) ,6.94-6.92 ( m,1H ) ,4.98 ( s,1 實施例13 = -64 - 200817321 10-[2- ( 3-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9-酮 (化合物13)
熔點 m . p . 1 2 9 - 1 3 0 °C FTIR : 1 665cm'1 h-NMR ( CDCI3 ) δ = 8·32 ( dd,1 Η ) ,8.23 ( dd, 1H ) ,7.99 ( d,1H) ,7 · 7 2 - 7 · 6 8 ( m,1 H ) ,7.62-7.58 (m,1H) ,7.54 ( dd,1H) ,7 · 4 6 - 7.4 0 ( m,3 H ), 7·3 1-7.28 ( m,1H ) ,7 · 2 6 - 7 · 2 4 ( m,1 H ) ,7.20 ( s, 1H ) ,7.07-7.04(m,lH) ,3.78(s,3H)。 實施例1 4 : (10-側氧基-10H-亞蒽-9-基)-乙酸 2,6-二甲氧基-苯酯 (化合物14)
熔點 m.p.l72°C -65- 200817321 FTIR : 1722,1 662cm·1 ^-NMR ( CDCIs ) δ = 8.28-8·23 ( m,2H ) ,7.95 (d,1H) ,7.68-7.64 (m,1H) ,7.60-7.54 (m, 3H ) ,7.17 ( t,1H ) ,6.96 ( s,1H ) ,6·65 ( d, 2H ) ,3 · 87 ( s,6H)。 實施例15 : (10-側氧基-1 〇H-亞蒽-9-基)-乙酸甲酯(化合物15 )
熔點 m · p . 1 1 3 °C FTIR : 1721,1661cm·1 iH-NMR ( CDCI3 ) δ = 8·27-8·24 ( m,2H ) ,7.85-7.80 (m,2H ) ,7.66-7.62 ( m,1H ) ,7.6 0 - 7.5 4 ( m, 3H ) ,6_66(s,lH) ,3.79(s,3H)。 實施例16 : 10-[2-側氧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亞乙基]-1011-蒽-9-酮(化合物16) -66- 200817321
熔點 m . p · 1 5 1 -1 5 2 °C FTIR : 1 65 8cm'1 h-NMR ( CDCI3 ) δ = 8·30 ( dd,1H ) ,8.22 ( dd, 1 H ) ,7.98(d,1H) ,7.72-7.60 (m,1H) ,7.49(d, 1H ) ,7.44-7.40 (m,lH) ,7.12(s,lH) ,7.08(s, 2H ) ,3.85 ( s,3H ) ,3.72 ( s,6H )。 實施例1 7 : (10-側氧基-1 OH-亞蒽-9-基)-乙酸(化合物17)
熔點 m · p . 1 8 0 - 1 8 2 °C FTIR : 1 684,1 663 cm·1 h-NMR ( DMSO-d6 ) δ = 8·05-8·03 ( m,2H ) ,7.7 1- 7.69 ( m,1 H ) ,7 · 6 5 - 7.6 3 ( m,2 H ) ,7 · 5 9 - 7 · 5 7 ( d d, 1H ) ,7.50-7.44 (m,2H) ,7.07(s,lH)。 -67- 200817321 實施例1 8 : 10- (2-側氧基-2 -苯基-亞乙基)-10H -蒽-9-嗣(化合物 18 )
熔點 m · ρ · 1 2 8 °C j-NMR^H-NMR ( DMSO-d6 ) δ = 8·33 ( d,1Η ) ,8.20 (d,1H) ,8.13(d,lH) ,7.99(d,2H) ,7.83(t, IH) ,7.74(s,1H) ,7_70(t,lH) ,7.67(t,lH), 7.47-7.56 ( m,5H )。 依據該一般反應圖1可製備化合物19至43。 II) 抑制微管蛋白聚合 a )於活體外試驗中,測試本發明之化合物1、6、7、 9、1 〇、1 2、1 3、1 6及1 8抑制牛微管蛋白聚合之活性(0· M. Bollag et al.? Cancer Res.1 995, 5 5:23 25 -23 3 3 )。於此 試驗中,使用經聚合和解聚循環所純化之微管蛋白,其係 藉由加入GTP及加熱而進行聚合。 表1顯示抑制%値且表2顯示抑制含有3 0%相關蛋白 質(MAPs)之微管蛋白的聚合之EC5Q値。 -68- 200817321 表l 化合物 ΙΟμδ/ιηΙ下之抑制作用[%] 1 98.2,83.0,86.9,79.7 6 68.9,86.1,99.0 7 99·卜 100.0,100.0 9 98.3,99.8,100.0,100.0 10 85.0,94.8,98.4,98.6 12 83·1,95.0,92.7,86.9 13 72·6,85·9,87·3,93.7 16 65.0,65.5,61.9 18 54.9,69.9,79.8,71.0 表2 化合物 EC50『Hg/mLl 1 7· 15/8.02 7 1.38/1.50 9 0.49 10 4.87 b )於活體外試驗中,測試化合物1、2、4及7抑制豬 腦微管蛋白聚合之活性。於此試驗中,使用經聚合和解聚 循環所純化之微管蛋白(文獻Shelanski 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 973,70,765 -768依文獻 Vater et al·,
Acta Histochem. Suppl. 1 98 6,33,1 23 - 1 29加以修改),其 係藉由加入GTP並加熱至37°C而進行聚合。除了微管蛋白 以外,所使用之蛋白質包含約15%之相關蛋白質 (MAPs)。依據文獻 Gas"11 et a1·,J· Mo1· Bio1. 89( 1 974), 7 3 7 - 7 5 5所插述之方法’比濁測定測量値。 -69- 200817321 表3顯示抑制聚合作用之EC 5Q値。 表3 化合物 EC5(^g/mL】 1 3.0 2 2.3 4 1.2 7 0.5 III)抑制趨動蛋白Eg5 於活體外試驗中,檢驗化合物1抑制Eg5之活性 [Kodama, Τ· et al., J.Biochem. 99:1465-1472(1986)]° 此處使用重組之趨動蛋白Eg5 13_ 4 3 7 (表3 )和 Eg5i_4 06 (表 4)。 表4和5顯示本發明之化合物1抑制Eg5之EC50 値。 表4 化合物 EC5(^g/mLl 1 2.37/2.48/1.87/2.02 表5 化合物 Ε€5〇ίμε/ιηί1 1 12.7
IV)抑制趨動蛋白KIF5A 於活體外試驗中,檢驗化合物1抑制KIF5A ATPase -70- 200817321 之活性。此處,使用完全重組之KIF5 A ( Niclas J,Navone F, Hom-Booher N, Vale RD Neuron 1 994, 1 2 :1 05 9- 1 072 ) ° 藉由終點分析以測定可經微管活化之 ATPase的活 性。對微管之微管蛋白的分離和製備,參閱實施例II ) b )之引述文獻。 表6顯示本發明之化合物1抑制KIF5A ATPase之 EC50 値。 表6 化合物 EC5〇bg/mLl 1 21.2 V)對各種不同之腫瘤細胞株之抗增生功效 藉由已建立之腫瘤細胞株所進行之增生試驗中,硏究 本發明之化合物1、 2' 4、 6、 7、 9、 10、 11、 12及13的 抗增生活性(D.A.Scuderio et al.,Cancer Res.1988,48: 4827 -483 3 ) ° 所使用之試驗係測定細胞去氫酶之活性且使測定細胞 存活及間接測定細胞數目成爲可能。 所使用之細胞株係人子宮頸癌細胞株 KB/HeLa (ATCC CCL17 )、卵巢腺癌細胞株 SKOV-3 ( ATCC HTB77 )、人神經膠母細胞瘤細胞株 SF_268 ( NCI 5 03 1 3 8 )及肺癌細胞株 NCI-H460 ( NCI 5 03 473 )。此 外,使用RKOp27細胞系統以硏究藥物之細胞周期專一性 -71 - 200817321 功效(M.Schmidtetal·,0ncogene2000,1 9(20):2423-9 )。 RKO係人結腸癌瘤株,其中使用脫皮素表現系統可誘 導細胞周期抑制劑P27kipl之表現並導致細胞周期特定中 止於G2。 不具有作用專一性之藥物係抑制細胞增生,無論該 RKO細胞是否中止於G1或G2。相對地,當細胞並未中止 且通過細胞周期時,細胞周期專一性藥物(諸如例如微管 蛋白抑制劑)方具有細胞毒性。 表7顯示所述化合物之細胞毒性或生長抑制活性(在 表現或不表現p27kipl之情況下)。當P27kipl係於被誘導 之狀態時,測試化合物並未顯現任何細胞毒性。結果顯示 本發明之化合物對所選用之腫瘤細胞株顯現極爲有效之增 生抑制活性。 表7 化合 KB/HeLa NCI-H460 SF-268 SK-OV-3 RKOP27 RKOP27ind 物 ec5〇 ec5〇 EC50 EC50 EC50 EC5〇 Ιμκ/mL] bg/mLl MmL] MmL] fpg/mLl fug/mL] 1 0.091 0.146 0.076 0.053 0.083 >3.16 2 0.248 0.931 0.331 0.416 0.802 >3.16 4 0.181 0.203 0.227 0.171 0.108 >3.16 6 0.458 0.290 n.d. n.d· 0.240 >3.16 7 0.020 0.025 0.020 0.020 0.027 >3.16 9 0.20 0.11 0.20 0.13 0.09 >3.16 10 2.65 1.34 n.d. n.d. 1.38 >3.16 11 2.65 1.05 n.d. n.d. n.d. >3.16 12 1.40 0.61 2.22 3.03 0.63 >3.16 13 1.89 1.16 n.d. n.d. 1.10 >3.16 -72- 200817321 VI)對各種不同之多重藥物抗藥性(MDR)腫瘤細胞株之 抗增生功效 爲進一步界定,硏究本發明之化合物6和7對多重藥 物抗藥性(MDR )細胞株之功效(其係與非藥物抗性之野 生型細胞株作比較)。
所使用之細胞株係鼠細胞株 L1210 ( ATCC CCL219 )、急性骨髓白血病細胞株 LT12 ( De Vries et al· ; University Rotterdam)及抗藥性細胞株 L1210/VCR (Asta Medica Laboratory)和 LT12/mdr ( De Vries et al. ; University Rotterdam ) ° 亦包括鼠P3 8 8細胞株(由甲基膽蒽所誘導之淋巴贅 瘤)[R. Supino e t al. ; Inst. Nazionale per 1 o Studio e las c ur a die Tumouri; Milan]和抗阿黴素(doxorubicin)之 P 3 8 8細胞株(NSC- 1 23 1 27 )作爲測試系統。 表8顯示對應之XTT數據。 表8 化合 LT12 LT12mdr L1210 L1210VCR P388 P388ADR 物 IC5〇 ic5〇 IC5〇 ic5〇 IC5〇 IC5〇 [με/mLl bg/mLl [με/mLl bg/mLl MmL·] MmL] 6 0.10/ 0.10/ 0.32/ 0.26/ 0.35/ 0.25/ 0.17 0.23 0.35 0.54 0.39 0.49 7 0.015/ 0.015/ 0.016/ 0.017/ 0.014/ 0.016/ / 0.019 0.020 0.017 0.018 0.015 0.018 VII)細胞周期分析 -73- 200817321 細胞周期包含細胞自一個細胞生成下一個細胞之過 程。 於重置期(G0 )和先期合成期(G1 )期間,細胞具 有二倍體染色體(2c)。於合成期(S)中,藉由複製以增加 DNA量。當達到有絲分裂前期(G2M )時(其中細胞具有 染色體之複製互補體(4c)及雙倍量之DNA),該S期終 止。於隨後之短期有絲分裂期(Μ )中,該複製之染色體 係均一地分配至兩個子代細胞中,該各別之子代細胞再次 具有二倍體量之DNA且係進入G01期,其表示細胞周期 可重新開始。 對細胞周期分析,於37°C下令KB/HeLa細胞(ATCC CCL17)與不同濃度(0.1至1000nM)之測試物反應達24 小時。 經與本發明之化合物和所選用之參考物反應後,於細 胞周期之 G2/M期中被中止之細胞%係示於下述之表9 中。使用特定之分析軟體(Mo dF it™ )以分析結果。 表9 化合物 EC5〇[nM] (5〇%細胞於G2/M期中) 1 0.131/0.303 紫杉醇 26.9 -74-

Claims (1)

  1. 20081732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式(I )之蒽衍生物
    其中 取代基X係獨立地選自:“0、S、NR11、N-0R12及 雙連接氫和羥基”; 取代基 Y係獨立地選自·· “〇、S、NR13及N 〇 R 1 4,,; 別係 取代 基、 壤基 代之 經 基、 基、 基、 基、 取代基 Rl、R2、R3、R4、R5、R6、R7 及 R8 彼此各 獨立地選自:“氫、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烷基、未經 或經取代之環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烷基_烷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環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 2完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經取 芳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未經取代 取代之雜芳基侧、胺基、單院基胺基、二院基胺 鹵、-F、-C1、—Br、—〗、經_或多個氟原子取代之烷 二親甲基、氰基、直鏈或支鏈氰基-烷基、羰基、羧 〜COOH、院氧㈣1基院基、㈣_基_院基 ' 經 院氧基、芳基-院氧基、节氧基、雜芳基_院氧基、院 -75- 200817321 氧羰基胺基及烷氧羰基胺基-烷基”; 其、:=代:係獨立地選自··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垸 基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標户M: r , — T工取代之環/兀基、未經取代或經取 院基-院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環基、未經取代或: 取代之耗基-焼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1 代或經取代之芳基_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 :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基、廣15及韻^二·、 二,R1〇係獨立地選自:“氫、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之k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芳其户宜+ - 禾L取代或經取代之 &兀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 取代之雜芳基-院基”; 土及未i取代或經 取代基 RU ' R12、R13、R14、Rls Ri6 及 Μ? :各別係獨立地選自:“氫、未經取代或經 彼 :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院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d兀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 代之雜環基姻、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取:或輕取 或經取代之芳某e 代之方基、未經取代 k基、未經取代或經取 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卿; …方基及未 唯其排除式⑴所含括之下述化合物: (土)Chemical Abstrart · — 2-9之化合物 —Μ登記號碼 -76- 200817321
    Service(CAS)登記號碼 (ii ) Chemical Abstract 1 2 1 747-08_8之化合物
    Service(CAS)登記號碼 (iii ) Chemical Abstract 63 3 70-49-0之化合物 Ο〆
    〇 (iv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CAS)登記號碼 1 9661 -62-2之化合物 -77- 200817321
    (v)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CAS)登記號碼 17665 -7 5 - 7之化合物
    (vi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CAS)登記號碼 83498- 1 9-5之化合物
    (vi i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CAS)登記號碼 42866-43-3之化合物 -78- 200817321
    (viii) Beilstein登記號碼3095926之化合物
    (ix )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CAS)登記號碼 42866-49-9之化合物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式(I )之蒽衍生物,其中 取代基X係獨立地選自:“〇、S、NH及雙連接氫和 羥基”; 取代基Y係各別爲“〇或S” ; 取代基 Rl、R2、R3、R4、R5、R6、R7 及 R8 係各別 爲“氫、氟、氯、溴、碘、羥基、胺基、硝基、氰基、甲 -79- 200817321 基或三氟甲_,,. 取代_ R9係獨立地選自:“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環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 基、-0R15 及-NR16R17” ;且 取代基R10係各別爲“氫或烷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式(I )之蔥衍生物, 其中 取代基R9係獨立地選自:“3,4-二甲氧基-苯基、3,4-二羥基-苯基、4-甲氧基-苯硫-2-基、硫代嗎啉基、4-甲 氧基-苯基、4- (4 -甲氧基-苯基)-哌嗪-卜基、2 -羥基-3,4-二甲氧基-苯基、4 -甲基苯基、4 -羥基苯基、苯硫-2 -基、 3-羥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2,6-二甲氧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羥基、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溴苯 基、4-氟苯基、3-氯苯基、3-溴苯基、3-氟苯基及4-氟_3_ 羥基-苯基”。 4 . 一種蒽衍生物,其係選自: 10-[2- ( 3,4-二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_ 蒽-9-酮(化合物1 )
    10-[2-(4 -甲氧基-苯硫-2 -基)-2 -側氧基-亞乙基] 10H-蒽-9-酮(化合物2 ) -80- 200817321
    2- ( 10-羥基-10H-亞蒽-9-基)-1- ( 4-甲氧基-苯基)- 乙酮(化合物4 )
    10-{2-[4- ( 4 -甲氧基-苯基)-脈曉-1-基]-2-側氧基-亞 乙基}-1〇Η-蒽-9-酮(化合物5 )
    -81 - 200817321 (10//)-蒽酮(化合物6)
    10_[2-(4-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11-蒽-9-酮(化合物7 ) 〇
    10-[2-(2-羥基-3,4-二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 基]-10H-蒽-9-酮(化合物8)
    10- ( 2-側氧基-2-對甲苯基-亞乙基)-10H-蒽-9-酮 (化合物9 ) -82- 200817321 〇
    10-[2- ( 4-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 9-酮(化合物1 〇 ) 〇
    10- ( 2·側氧基-2-苯硫-2-基-亞乙基)-10H-蒽-9-酮 (化合物11 ) 〇
    10-[2- ( 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H-蒽- 9-酮(化合物12) -83- 200817321 Ο
    1〇-[2-(3-甲氧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Η-蒽-9 ·酮(化合物1 3 ) Ο
    (10-側氧基-10H-亞蒽-9-基)-乙酸2,6-二甲氧基-苯 酯(化合物14 )
    (10-側氧基-10H-亞蒽-9-基)-乙酸甲酯(化合物 -84- 15) 200817321 〇
    10-[2-側氧基-2-( 3,4,5-三甲氧基-苯基)-亞乙基]-10H-蒽-9-酮(化合物16 )
    (10-側氧基-10H-亞蒽-9-基)-乙酸(化合物17)
    10- (2 -側氧基-2 -苯基-亞乙基)-10H -恩-9-嗣(化合 物18 ) -85 - 200817321 ο
    10-[2- ( 4-氯-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1 9 ) 〇
    1 0-[2- ( 4·溴-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 〇//-蒽-9-酮 (化合物20) Ο
    10-[2- ( 3-氯-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2 1 ) -86- 200817321 〇
    10-[2- ( 3-溴-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22)
    10-[2-(4-氟-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_蒽-9-酮 (化合物23) Ο
    10-[2- ( 3-氟-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酮 (化合物24) -87- 200817321
    10-[2- ( 4-氟-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蒽-9 -酮(化合物2 5 ) 0
    1· ( 3,4-二羥基-苯基)-2- ( 10-硫代-10H-亞蒽-9- 基)-乙酮(化合物26 )
    1-(3,4-二羥基-苯基)-2-(10-亞胺基-1011-亞蒽-9-基)-乙酮(化合物27) -88- 200817321
    1- ( 3-羥基-苯基)-2- ( 10·硫代-10H-亞蒽-9-基)-乙 酮(化合物2 8 )
    1-(3-羥基-苯基)-2-(10-亞胺基-10H-亞蒽-9-基)- 乙酮(化合物2 9 )
    1- ( 4-氟-3-羥基-苯基)-2- ( 10-硫代-10H-亞蒽- 9- 基)-乙酮(化合物30)
    1- ( 4-氟-3-羥基-苯基)-2· ( 10-亞胺基-10H-亞蒽- 9- 基)-乙酮(化合物31) -89- 200817321
    1 OH 1 OH- 1,4-二氯-10-[2- ( 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蒽-9 -酮(化合物3 2 ) C! Ο
    Η . , 1,2-二氯-10-[2- ( 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蒽-9-酮(化合物33 ) CI 0
    1 OH- 3,4- _*氯-1〇-[2- ( 3 -經基-本基)-2 -側氧基-亞乙基]-蒽-9-酮(化合物34) -90- 200817321 〇
    Η 1,2-二甲基-10-[2-(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 基]-10H-蒽-9-酮(化合物35)
    Η 9 3-氯-10-[2- ( 3-經基-本基)-2-側氧基-亞乙基]-10Η_ 蒽-9-酮(化合物36) Ο
    Η · 3-溴-10-[2-(3-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基]-1011-蒽-9-酮(化合物37) -91 - 200817321 〇
    Η 10-[2-(3-經基-本基)-2 -側氣基-亞乙基]-3-甲某_ 10Η-蒽-9-酮(化合物38 ) 〇
    Η 1,4-二氯-10-[2- ( 3,4-二羥基-苯基)-2-側氧基-亞乙 基]-10Η-蒽-9-酮(化合物39 ) α 〇
    3,4- _^甲基_1〇-[2- ( 3-經基-苯基)-2_側氧基-亞乙 基]-10Η-蒽-9_酮(化合物40) -92- 200817321 〇
    Η . 9 (3-羥基-苯基)- 2·[2-氯-10-硫代·10Η-亞蒽-9-基]-1- 乙酮(化合物41 ) S
    Η 3-氯-10-[2-(3,4-二羥基-苯基)-2 10Η-蒽-9-酮(化合物42) 側氧基-亞乙基]- Ο
    ;及 ]_ 1 - ( 3 -羥基-苯 2-[2-氯-10-亞胺基-10Η-亞蒽-9-基 基)-乙酮(化合物43) -93- 200817321
    Η ο 5 · —種製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蒽衍 生物之方法。 6 · —種醫藥組成物,其包含藥學活性量之至少一種申 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該至少 一種化合物係存在於0.001至100mg單位劑量/kg病患體 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該 醫藥組成物額外包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體及/或輔助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該 醫藥組成物額外包含至少一種其他藥理活性物。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該其 他藥理活性物係選自:“DNA拓撲異構酶I及/或II抑制 劑、DNA螯合劑、烷化劑、微管去安定劑、激素及/或生 長因子受體激動劑及/或拮抗劑、訊號轉導抑制劑、拮抗 生長因子及其受體之抗體、激酶抑制劑及抗代謝物”。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該其 他藥理活性物係選自:“放線菌素D、胺基乙哌啶酮、天 -94- 200817321 冬醯胺酶、癌思停(avastin )、硫唑嘌呤、BCNU (亞硝 基脲氮芥)、博萊黴素、二甲磺酸丁酯、碳鉑、CCNU (氯乙環己亞硝脲)、苯丁酸氮芥、順鉑、L -天冬醯胺酶 (colaspase )、環磷醯胺、阿糖胞苷、放線菌素D、柔紅 黴素、己烯雌酚、阿黴素(doxorubicin/adriamycin )、 DTIC (氮嫌咪胺(dacarbacin ))、表紅黴素、爾必得舒 (e r b i t U X )、紅經壬基腺嚷哈、乙快基雄一*醇、鬼臼亞乙 苷、阿糖氟苷磷酸鹽、氟甲睪酮、氟他胺、吉西他濱 (gemcitabine )、基立克(Gleevec/Glivec )、賀平癌 (herceptin)、六甲基三聚氰胺、經基脲、己酸經孕酮、 伊達比星(idarubicin )、異環磷醯胺、干擾素、艾瑞莎 (iressa )、伊立替康(irinotecan) 、L-天冬醯胺酶、甲 醯四氫葉酸、氮芥、乙酸甲羥孕酮、乙酸甲地孕酮、苯丙 胺酸氮芥、美司鈉(mesna )、氨甲蝶呤、絲裂黴素C、 米托坦(mitotane )、二羥基蒽酮、N-亞磷羧基乙醯基- L-天冬胺酸(PALA )、奧沙利鉛(oxaliplatin )、戊制菌 素、普卡黴素、潑尼松龍(prednisolone)、潑尼松 (prednisone )、 鹽酸甲基节肼、雷洛昔芬 (raloxifen )、納巴黴素、賽氮芥、索拉非尼 (sorafenib )、鏈脲菌素、三苯氧胺、得舒緩 (tarceva)、勉癌易(taxotere)、鬼臼噻吩苷、丙酸睪 酮、硫鳥嘌呤、硫替哌、拓撲酶抑制劑、三甲基三聚氰 胺、尿苷、長春花鹼、長春新鹼、長春鹼醯胺、長春瑞賓 (vinorelbine) 、2’,2’-二氟去氧胞苷、5-氟去氧尿苷單磷 -95- 200817321 酸、5-氮胞苷克拉君賓(cUdribine ) 、5-氟去氧尿苷、5- 氟尿嘧啶(5 - F U )及6 -氫硫基嘌呤”。 12·—種式(n)之蒽衍生物於製備藥物上之用途, R25 V R18
    R19 R20 (II) 其中 取代基V係獨立地選自:“〇、s、NR28、N-OR29及 雙連接氫和羥基”; 取代基Z係獨立地選自:“〇、s、nR3〇及N_ OR3 1,,; 取代基 Ris、R19、R20、R21、R22、R23 R24 及 R25彼此各別係獨立地選自:“氫、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 院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垸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 環烷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環基、未經取代或 經取代之雜環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終 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烷基、未 Μ 一 禾L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 一 ;兀基 ^基、單烷基胺 基、一院基胺基、鹵、—F、—η 、 ΒΓ、―1、經〜或多個氟 原子取代之院基、三氟甲其、翁甘 彌甲基氰基、直鏈或支鏈氰基·烷 基、羰基、羧基、-COOH、g ^ 兀氧羰基、羧基-烷基、烷氧 -96- 200817321 羰基-烷基、羥基、烷氧基、芳基_烷氧基 基-烷氧基、烷氧羰基胺基及烷氧羰基胺基 取代基R2 6係獨立地選自:“未經取 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烷基、未經取 k基_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環基 取代之雜環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代或經取代之芳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_烷基、—〇R32 取代基R27係獨立地選自:“氫、未 之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經 芳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 取代之雜芳基-院基”;且 取代基 R2 8、R29、R30、R31、R32、 此各別係獨立地選自:“氫、未經取代或箱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環烷基、未經取代或 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環基、未 代之雜環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 或經取代之芳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雜芳基-烷基,,。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式(ιι) 製備藥物上之用途,其中 取代基V係獨立地選自:“〇、s、Μ 羥基”; 取代基Z係各別爲“ 〇或gj,,; 、苄氧基、雜芳 •烷基,,; 代或經取代之院 代或經取代之環 、未經取代或經 之方基、未經取 取代之雜芳基、 及〜nr33R34 ”; 經取代或經取代 取代或經取代之 泛未經取代或經 R33及R34彼 g取代之烷基、 :經取代之環烷 經取代或經取 基、未經取代 之雜芳基及未 之葱衍生物於 及雙連接氫和 -97- 200817321 R23 、 R24 及 取代基 R18 、 R19 、 R20 、 R21 、 R22 、 胺基、硝 R25係各別爲“氫、氟、氯、溴、碘、羥基、 基、氰基、甲基及三氟甲基,’; 取代基R26係獨立地選自:“未經取代难 1、取輕取代之雜 環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芳基、未經取代或㉜ Ί 代之雑 芳基、-OR32 及-NR33R34” ;且 取代基R27係各別爲“氫或烷基,’。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之式(In_ 、) Z恩衍生 物於製備藥物上之用途,其中取代基R27係獨立地選自: “3,4-二甲氧基-苯基、3,4-二羥基-苯基、4-甲氧基-苯硫_2_ 基、硫代嗎啉-4 -基、4 -甲氧基·苯基、4- (4 -甲氧其苯 基)-哌嗪-1-基、2 -羥基-3,4-二甲氧基-苯基、4 -甲基苯 基、4 -經基苯基、苯硫-2 -基、3 -羥基苯基、3 -甲氧基-苯 基、2,6 - 一甲氧基-苯基、3,4,5 -二甲氧基-苯基、羥基、甲 氧基、本基、4 -氣苯基、4 -漠苯基、4 -氟苯基、3 -氯苯 基、3-溴苯基、3-氟苯基及4-氟-3-羥基-苯基”。 1 5 · —種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蔥衍生物於製備藥物 上之用途。 1 6 · —種藥物,其包含至少一種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之蒽衍生物或至少一種申請專利範圍第1 2至1 4項中任一 項所述之蒽衍生物。 1 7. —種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蒽衍生物或申請專利 範圍第1 2至1 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蒽衍生物於製備用於治 療或預防生理及/或病理生理徵狀的藥物上之用途’該生 -98- 200817321 理及/或病理生理徵狀可藉由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及/或抑制 以微管爲底質之運動蛋白而加以治療。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用途’其中該以微管爲 底質之運動蛋白係選自:“趨動蛋白、動力蛋白、趨動蛋 白超家族(KIF)蛋白、N-1趨動蛋白、KIF5A、KIF5B、 KIF5C、N-2 趨動蛋白、Eg5 ( KIF11,KSP ) 、BimC (KIF8 ) 、N-3 趨動蛋白、KIF1A、KIF1B、KIF1C、 KIF13A、 KIF13B、 KIF14、 KIF16A、 KIF16B、 N-4 趨動蛋 白、KIF3A、KIF3B、KIF3C、KIF17、N-5 趨動蛋白、 KIF4、KIF4A、KIF4B、KIF21A、KIF21B、N-6 趨動蛋 白、KIF23 ( MKLP1,CHOI ) 、KIF 2 0 A ( Rab 6 - KIF )、 KIF20B ( KlpMPPl ) 、MKLP2、N-7 趨動蛋白、KIF10 (CENP-E ) 、N-8 趨動蛋白、KIF18A、KIF18B、KIF22 (Kid) 、KIF19A、KIF19B、N-9 趨動蛋白、KIF12、N-10 趨動蛋白、KIF15 (Hklp2) 、N-ll 趨動蛋白、KIF24、 KIF25 ( KNSL3 ) 、KIF26A、KIF26B、M-趨動蛋白、 KIF2A ( KIF2 ) 、KIF2B、KIF2C(MCAK) 、C-1 趨動蛋 白、KIFC1、C-2 趨動蛋白、KIFC2、KIFC3、KIF6、KIF7 及 KIF9”,且較佳地係選自:“Eg5 ( KIF11,KSP )、 KIF4、KIF4A、KIF4B、KIF10 ( CENP-E )及 KIF23 (MKLP1,CHOI ),,。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1 3、1 5、1 7及1 8項中任 一項之用途,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惡性腫瘤、良性腫瘤、 固體腫瘤、肉瘤、癌瘤、過度增生疾病、類癌樣瘤、 -99- 200817321 Ewing氏肉瘤、Kaposi氏肉瘤、腦腫瘤、源自腦及/或神 經系統及/或腦脊髓膜之腫瘤、神經膠瘤、神經母細胞 瘤、胃癌、腎臟癌、腎細胞癌瘤、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瘤、結締組織腫瘤、軟組織肉瘤、胰臟腫瘤、肝腫瘤、頭 部腫瘤、頸部腫瘤、食道癌、甲狀腺癌、骨肉瘤、視網膜 母細胞瘤、胸腺瘤、睾九癌、肺癌、枝氣管癌瘤、乳癌、 乳房癌瘤、腸癌、結腸直腸腫瘤、結腸癌瘤、直腸癌瘤、 婦科腫瘤、卵巢腫瘤、子宮癌、子宮頸癌、頸癌瘤、子宮 體癌、子宮內膜上皮癌瘤、子宮內膜癌瘤、膀胱癌、膜性 囊癌、皮膚癌、基底細胞瘤、脊柱膠瘤、黑色素瘤、眼內 黑色素瘤、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及/或淋巴 瘤”。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13、15、17及18項中任 一項之用途,其中該藥物額外包含至少一種其他藥理活性 物。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1 3、1 5、1 7及1 8項中任 一項之用途,其中係於經至少一種其他藥理活性物治療之 前及/或期間及/或之後投服該藥物。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用途,其中該其他藥理 活性物係選自:“DNA拓撲異構酶I及/或II抑制劑、DNA 螯合劑、烷化劑、微管去安定劑、激素及/或生長因子受 體激動劑及/或掊抗劑、訊號轉導抑制劑、拮抗生長因子 及其受體之抗體、激酶抑制劑及抗代謝物”。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用途,其中該其他藥理 -100- 200817321 活性物係選自·· “放線菌素D、胺基乙哌啶酮、天冬醯胺 酶、癌思停(avastin )、硫唑嘌呤、B CNU (亞硝基脲氮 芥)、博萊黴素、二甲磺酸丁酯、碳鉑、CCNU (氯乙環 己亞硝脲)、苯丁酸氮芥、順鉑、L-天冬醯胺酶 (colaspase)、環磷醯胺、阿糖胞苷、放線菌素D、柔紅 黴素、己靖雌酣、阿黴素(doxorubicin/adriamycin)、 DTIC (氮烯咪胺(dacarbacin ))、表紅黴素、爾必得舒 (erbitux )、紅羥壬基腺嘌呤、乙炔基雄二醇、鬼臼亞乙 苷、阿糖氟苷磷酸鹽、氟甲睪酮、氟他胺、吉西他濱 (gemcitabine)、基立克(Gleevec/Glivec )、賀平癌 (herceptin)、六甲基三聚氰胺、羥基脲、己酸羥孕酮、 伊達比星(idarubicin )、異環磷醯胺、干擾素、艾瑞莎 (iressa )、伊立替康(irinotecan) 、L -天冬醯胺酶、甲 醯四氫葉酸、氮芥、乙酸甲羥孕酮、乙酸甲地孕酮、苯丙 胺酸氮芥、美司鈉(mesna )、氨甲蝶呤、絲裂黴素C、 米托坦(mitotane )、二羥基蒽酮、N-亞磷羧基乙醯基-L-天冬胺酸(PALA )、奧沙利鉑(oxaliplatin )、戊制菌 素、普卡黴素、潑尼松龍(prednisolone)、潑尼松 (prednisone )、 鹽酸甲基节肼、雷洛昔芬 (raloxifen )、納巴黴素、賽氮芥、索拉非尼 (sorafenib )、鏈脲菌素、三苯氧胺、得舒緩 (tarceva )、勉癌易(taxotere )、鬼臼噻吩苷、丙酸睪 酮、硫鳥嘌呤、硫替哌、拓撲酶抑制劑、三甲基三聚氰 胺、尿苷、長春花鹼、長春新鹼、長春鹼醯胺、長春瑞賓 -101 - 200817321 (vinorelbine) 、2',2’-二氟去氧胞苷、5-氟去氧尿苷單磷 酸、氮胞苷克拉君賓(eladribine) 、:5-氟去氧尿苷、5_ 氟尿嘧啶(5-FU )及6-氫硫基嘌呤”。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1 3、1 5、1 7及1 8項中任 一項之用途,其中係於經放射線治療及/或手術之前& 期間及/或之後投服該藥物。 25 . —種套組,其包含藥理活性量之至少一 ® # §f # 利範圍第4項之蒽衍生物或至少一種申請專利範®第1 2 至1 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蒽衍生物及藥理活性量之S ^ 甘仙鄕理活 種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 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具瓜# 性物。 -102- 200817321 七、指定代表圖: f 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式(I )
    R9 -4-
TW096128678A 2006-08-04 2007-08-03 Anthrac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for tre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ur disorders TW20081732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3543106P 2006-08-04 2006-08-04
EP06016401A EP1897864A1 (de) 2006-08-07 2006-08-07 Anthracen-Derivate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Behandlung gutartiger und bösartiger Tumorerkrankungen
US89493507P 2007-03-15 2007-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7321A true TW200817321A (en) 2008-04-16

Family

ID=3768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8678A TW200817321A (en) 2006-08-04 2007-08-03 Anthrac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for tre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ur disorders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1897864A1 (zh)
TW (1) TW2008173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1012A (zh) * 2019-08-02 2022-04-22 美国安进公司 作为kif18a抑制剂的吡啶衍生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PR283801A0 (en) * 2001-02-01 2001-03-01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methods
DE10201228A1 (de) * 2002-01-15 2003-07-24 Helge Prinz 10-Benzyliden-9(10H)anthracenone als neue Inhibitoren der Tubulinpolymerisation
CN1668604A (zh) * 2002-07-17 2005-09-14 赞塔里斯有限公司 新颖的蒽衍生物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
DE10253720A1 (de) * 2002-11-19 2004-07-29 Helge Dr. Prinz 10-Phenylimino-9(10H)-anthracenone als neue Inhibitoren der Tubulin-Polymerisation
DE10253746A1 (de) * 2002-11-19 2004-06-03 Helge Dr. Prinz 10-Benzyliden-1,8-dichlor-9(10H)-anthracenone als neue Inhibitoren der Tubulin-Polymerisation
EP1645556A1 (en) * 2004-10-07 2006-04-12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Arylpiperazine-benzoylamide derivatives useful as pharmaceutical agent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1012A (zh) * 2019-08-02 2022-04-22 美国安进公司 作为kif18a抑制剂的吡啶衍生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97864A1 (de)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9837B2 (ja) 化合物、組成物、および使用方法
RU2733750C2 (ru)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карбоксизамещенных (гетеро)ароматических колец, способ их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е
CA2829117C (en) Novel 6-arylamino pyridone carboxamide as mek inhibitors
US10676438B2 (en) KCNQ2-5 channel activator
US9249154B2 (en) Compounds and therapeutic use thereof for protein kinase inhibition
AU2019211383A1 (en) Sulfonamide derivatives for protein degradation
CN105324362A (zh) Ido抑制剂
TW201100411A (en) Pyrimidines as novel therapeutic agents
CN101184395A (zh) 包含二芳基胺的化合物和组合物及其作为类固醇激素核受体调节剂的用途
CN111051300B (zh) 作为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和/或2(hdac1-2)的选择性抑制剂的新杂芳基酰胺衍生物
JP6929857B2 (ja) 6,7,8,9−テトラヒドロ−5H−ピリド[2,3−d]アゼピンドーパミンD3リガンド
JP6155026B2 (ja) プロテインキナーゼ阻害のための新規化合物及びその治療的使用
JP6821680B2 (ja) 1,3,4−チアジアゾール化合物およびがんの治療におけるその使用
CN110461836B (zh) 一种选择性抑制激酶化合物及其用途
TW200904436A (en) Arylamide pyrimidone derivatives
US20080051463A1 (en) Anthracene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for tre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disorders
WO2016140501A1 (en) Pyridine n-oxide for 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inhibitors
TW201823236A (zh) 聯芳組成物和調控激酶級聯之方法
WO2008015265A1 (de) Anthracen-derivate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behandlung gutartiger und bösartiger tumorerkrankungen
CA2903464A1 (en)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other conditions using a transcription factor modulator
EA035899B1 (ru)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диаминопиридина в качестве ингибиторов jak
TW200817321A (en) Anthrac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for tre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ur disorders
CN103204816B (zh) 哌嗪基嘧啶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0902019A (en) Dicyclic heterocyclic compound
WO2022083679A1 (en) Prodrugs for sustained releasing therapeutic agents and uses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