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6107573A - 可变相位和脉动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变相位和脉动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6107573A
CN86107573A CN 86107573 CN86107573A CN86107573A CN 86107573 A CN86107573 A CN 86107573A CN 86107573 CN86107573 CN 86107573 CN 86107573 A CN86107573 A CN 86107573A CN 86107573 A CN86107573 A CN 86107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follower
axle
gear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861075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弗雷德克·迈克尔·斯蒂沃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861075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6107573A/zh
Publication of CN86107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7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它可以使凸轮轴1相对于装在短轴102上的驱动链轮14脉动地改变其定时,它包括随各个装在链轮上的随动件轴103、104旋转的随动件119、110,随动件绕平行于链轮转轴线的轴线旋转。行星齿轮106、108,经太阳轮107将旋转运动同相位地从链轮传递到凸轮轴上。角位可调节的环形凸轮117有内轮廓线,与该线啮合的随动件周期性地将旋转运动传给随动轴,以改变传递到凸轮轴上的运动相位。

Description

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可以使一个从动旋转件相对于驱动旋转件改变旋转定时。
该发明在内燃机上获得了特殊的应用,特别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气门机构。而且,这些装置还可以用于任何被认为是必要的或所希望用的地方,用以改变相关旋转件的相对相位,或用于希望将振荡或重复的往复运动应用于一个或多个相关或无关的构件的场合。
可变的气门定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改进内燃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要提供一种简单、价格便宜且实用的机构,其难点不仅仅要得到良好的发动机性能,且这种装置还应当非常可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单、价格便宜而且是可靠的装置来实现可变气门定时。
按照本发明提出的这种装置,可以对一个从动旋转件相对于驱动旋转件的旋转做到改变其旋转定时,该装置包括一个装在驱动件上与随动件轴一起旋转的随动件,该随动件可绕平行于驱动件旋轴的轴旋转,并且可随驱动件旋转,随动件轴上装有一个传动件,可以在随动件轴不旋转时将旋转运动同相地从驱动件传递到从动件上,设置了控制装置可以将旋转运动通过随动件传到随动件轴上,以改变从动件所传递运动的相位。
为了易于理解,现在借助于实例参照附图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装置,其中:
图1是体现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的具有部分剖面的侧视图,并且装于某一内燃机的凸轮轴驱动装置内;
图2是一个卸下的一部分零件的侧视图,用以表示图1所示装置的一种脉动驱动机构的结构;
图3和图4分别为脉动驱动机构一个主动齿轮和凸轮组件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5和图6分别为振动驱动机构一个从动齿轮和随动件组件的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7和图8分别为脉动驱动机构的一个修正齿轮和凸轮组件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9是体现本发明的第二种装置的具有部分剖面的侧视图,并且装于凸轮轴驱动装置内;
图10是一个侧视图,表示图9所示装置的脉动驱动机构的结构;
图11是体现本发明的第三种装置的具有部分剖面的侧视图,并且装于凸轮轴驱动装置内;
图12是一个侧视图,表示图11所示装置的脉动驱动机构的结构;
图13表示图12所示机构的一个内齿轮构件;
图14表示图11至13装置的一种改型,它适用于同心凸轮轴;
图15表示图14所示具体装置的内齿轮构件;
图16是体现本发明的第四种装置的具有部分剖面的侧视图,并且装于凸轮轴驱动装置内;
图17是一个侧视图,表示图16所示装置脉动驱动机构的结构;
图18是体现本发明的第五种装置的具有部分剖面的侧视图,并且装于凸轮轴驱动装置内;
图19是一个侧视图,表示图18所示装置脉动驱动机构的结构;还有
图20是一个示意图,表示一种体现本发明的从动凸轮装置。
附图内,所有加黑区域表示支承面和(或)装置。
图1至图8表示一种具有两个基本性能的装置,即产生可变脉动运动,并使轴的定时充分可变,或相位改变。
由于上述两个单独的功能彼此没有直接关系,可考虑配置两个单独的装置。但是,这种配置正表明了两种机构的紧凑性和可以装成一个装置的途径。
图1是一个正剖视图,用以表示围绕主凸轮轴驱动链轮14构成的装置,链轮可沿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驱动,为了便于阐述,假定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左端看过去)。
首先参照图1至图8内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为驱动凸轮轴1,装有链轮14,它可转动地装在中间轴2上,中间轴2其一端设在一个支架20内的支承上,另一端则支承在凸轮轴1端面处的中心轴承处。
链轮14作为两个短轴3和4的支承体,也是短轴3′3和4′4的支承体,上述被支承的四轴配置成能作空转,但在链轮14内有固定的关系。
轴3装有一个行星齿轮和一个随动件臂16(见图5),两者均装在轴3上,因此组件3、16、27一起运动。轴4同样地设置有一个行星齿轮25和一个随动件臂17。
轴3′3装有一个固定凸轮22和行星齿轮26,而轴4′4则相应地装有凸轮21和行星齿轮24。轴3′3和4′4上固定有凸轮21和22,与随动件16和17在同一平面内旋转,使凸轮与随动件之间的接触是一种自由转动接触。齿轮26和24均与装在中间轴2上链轮14旁边的一个内齿轮13相啮合,并且面对那里的凸轮轴装置其指示速比为3∶1。但是按照轴3′3和4′4所需的转数,这个速比可以增加或减小。
内齿轮13装在一个固定位置上,因此链轮14沿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转一圈,将使行星齿轮24和26绕齿轮13的内齿圈转动,从而使每个组件4′4、21、24和3′3、22、26转三圈。
两个外行星齿轮25和27均与太阳轮28啮合,太阳轮成为安装在中间轴2上的一个空转支承件15的一部分。但是必要时太阳轮可以是一个单独固定在支承件15上的零件。由凸轮21和22产生的随动件16和17的任何脉动运动将经过行星齿轮25和27传递到太阳轮28上。
支承件15上装有两个短轴5和6,在每个中间短轴上设置有行星齿轮组。轴5装有行星齿轮31和32,而轴6则装有行星齿轮33和34。这两个组件5、31、32和6、33、34均同轴承安装在支承件15内,因此都可作充分的自由转动。齿轮32和34均与太阳轮30啮合,而齿轮31和33则与太阳轮29相啮合。
图1所示装置内速比如下:齿轮29、31、33为3∶1;而齿轮30、32、34则为2∶1。因此,设太阳轮是保持固定的,当支承件15转一圈时,则太阳轮将朝相反于支承件15的旋转方向转半圈。
太阳轮30固定在主凸轮轴1上,或是该凸轮轴的一部分(这种凸轮轴或是用于进气系统或是用于排气系统或是一种为两者所共用的凸轮轴),而且由于轴1旋转形成的任何作用力都会传递到支承件15上;这就是说,要是凸轮轴1是锁定的,则支承件15的旋转只有在太阳轮29作相应的运动时才有可能。
太阳轮29是固定在中间轴2上的,或是该轴的一部分,因此须服从由轴2对其所作的限制和规定。
轴2的控制是通过蜗轮9来进行的,该蜗轮也固定在轴2上,或是该轴的一部分。蜗轮9与蜗杆7相啮合,并有一个适当的速比,其螺旋角为10°或小于10°。由于采用了这样一个较小的螺旋角,蜗杆和螺轮组合就有了自锁的能力。因此,采用一个大致为10°或10°以下的螺旋角,蜗杆和蜗轮传动装置的这种不可逆转特性就可提供一种简易的既能控制轴2又能锁住所述轴的方法。
因此这种简单装置可提供一种可变的作为凸轮轴定时的基准。那就是通过用蜗杆(电动的或非电动的)来使蜗轮旋转(沿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就可使太阳轮29“提前”或“滞后”。要是太阳轮29是在相同于凸轮轴1旋转方向的方向上旋转,则这种旋转将滞后该凸轮轴的定时。但要是太阳轮是在相反于轴旋转的方向上旋转,则这种旋转将滞后该凸轮轴的定时。这种用于凸轮轴1定时的装置可以认为是一种和图1至图8所示的装置的其他部分相分开的机构,并且在必要时其本身就构成一种装置。
凸轮轴1和所有的凸轮轴一样是承受重载的。这种负载是因受多重气门弹簧产生的综合作用力形成的。凸轮轴内这种力很大,因此在上述脉动机构内不再需要设置张力弹性装置,来使上述负载经过支承件15和太阳轮28朝着链轮14传递回来。于是上述负载就传递到两个行星齿轮25和27上。由于动凸轮随动件16和17均固定在轴3和轴4上,或是上述轴的一部分,则来自凸轮轴的阻力反馈就会传到这些零件与凸轮21和22之间的结合面上。因此,在凸轮21和22上,要是根本不存在凸轮型面(例如轮廓线是光滑的,完全是呈圆形的轴),这两个行星轮25和27就会任何旋转能力都没有,也就会容易锁住。这方面可以理解为属于行星齿轮25和27与太阳轮28之间齿面接触方面的问题。链轮14旋转时,行星齿轮25和27就试图绕负有重载的太阳轮28按要求的方式转动。要是随动件16和17相对于没有凸缘特征的凸轮21和22是静止不动的,由于不能再旋转,就会阻止轴3和4旋转。这样又会阻止行星齿轮25和27旋转,但这样还会从链轮14至支承件15形成一个持续的输出。
然而,凸轮21和22是具有以偏心轮廓线为特征的凸缘的。因此,当轴4′4和3′3均由于齿轮24和26绕内齿轮13内侧以某个规定的速比3∶1转动而形成旋转时,这些轮廓线就相对凸轮使随动件作往复运动,使得齿轮25和27有一点摆动。凸轮轴1上的负载将是以保证随动件16和17与凸轮21和22保持紧密的接触。
内齿轮13是固定在支承件12上的,而支承件又是固定在套轴11上,套轴上则装有蜗轮10。因此与内齿轮13相适应的驱动/锁住能力和太阳轮29是相似的。要是启动蜗杆8(沿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就可使内齿轮13沿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旋转,而且行星齿轮24和26与该内齿轮是啮合的,这就意味着这些齿轮可以“提前和(或滞后)”一直到360°,使得由凸轮21和22上的廓线形成的动脉动可以在凸轮轴一转的任何时候得到。因此,要是一个脉动碰巧跟例如一个气门开启凸轮的上死点是一致的,则上述脉动可以“移动”到该凸轮轮廓线的任何一个点上,或是必要时可以移动到凸缘开启段两侧的任何一侧任何一点上。这表示这种脉动可以起作用也可以不起作用。
凸轮21和22将使轴3和4作力量旋转。因此,在所示结构中会产生一个很小的提前量,要是轴3和4经过(25/28/27)旋转过其正常的“锁住”状态,则会有一个附加的旋转脉动地传到太阳轮28上,在随动件16和17回复到其原始位置时就抵销上述情况。但是,要是沿凸轮轴1所装的凸轮是可以瞬间“滞后”的,则所选的轮廓线应更类似于图8所示的轮廓线23。这种凸轮在实际上直至“平坦”段凸轮与随动件16和17接触之前其旋转运动始终有一个连续提前,由凸轮轴1反馈来的阻力在这些随动件一旦失去传动时会使失去提前,可以这样说,这是由于允许齿轮25和27可绕齿轮28“摆动”形成的。但是这种偏振一直持续到凸轮上“平坦”段为止,因此继续提前复原就可再次做到提前凸轮轴1。这种在某一个连续的基准上重复的简单往复动作便形成了实际的脉动运动。
在所述振脉动发生器上可用一组几乎无限多的凸轮轮廓线,还可考虑到提前和(或滞后)的结构形状。此外,可以设置在例如提前16°,使脉动冲量配置成在发动机高速转动时形成重叠,这样的轮廓线可适用于气门工作过程的任一阶段。在发动机低速时可“除去”重叠,以保证有较好的排放性能。
一个凸轮也可设计成具有提前和滞后两种特性,因此可以设置一种理想的适用于气门配气的凸轮的凸轮“廓线”,上述特性与其由挺杆处的一个实际零件形状来形成,还不如通过这种脉动机构来产生。
要是使用两个重叠面,即随动件16和17和凸轮21和22的轮廓是一样的,则可改变内齿轮13的支承件12的位置,而且远离链轮14但由该链轮驱动的支承件15也是可控的,因此可以形成任何轮廓线。
此外,内齿轮13本身就可承受某种可控性的脉动运动;同时可以固定内齿轮13,从而按需要的定时形成一个脉动,但不能移动上述脉动。
如上所述,上述装置的两种功能元件本身就是,或可能是单独的装置。例如动机构可以直接装在凸轮轴上,而该轴定时机构则可装在曲轴上。可以考虑将两种机构的任何一种装在两个轴的任何一个上,由此引起减小最大的链轮尺寸,即采用及一个2∶1减速(这个跨越齿轮31、29、33、32、30、34的速比形成了上述输入对输出的比值)就可减小链轮14的尺寸,因此在车辆总体设计中可以改变造型。
轴3′3和4′4可装置多重凸缘结构的凸轮21和22,由此齿轮24和26每转一圈将形成一个以上的动脉动。还可考虑到一种提前和滞后组合的轮廓线。适用于凸轮21和22的多重凸缘结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界线,即如果该凸轮有两种轮廓线(动作)而不是一个轮廓线,则链轮14每转一圈可望有六个脉动。可以用这种最简单的装置来形成任何次数的脉动,而上述脉动则是在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间隔内设计成任何一种形状的。
还有一种变型未示于图1至图8内,此时可在行星齿轮24与26之间采用一个太阳轮,借此来替换这个大的内齿轮13。
还有一种变型可以通过取代凸轮21和22的曲柄并改变随动件16和17与21、17和22、16的耳轴销座,然后用两个短连杆相接来替换这种直接在凸轮21和22与随动件16和17之间的凸轮接触。这种变型可以产生需要的脉动,但其脉动的性质在各方面应是相同的,并且完全不同于以前所述凸轮形成的脉动。
可以使用任何一种适当的调整装置来替换两个蜗杆和蜗轮装置7、9和8、10,尽管在本发明内试图应用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蜗杆7和8,仍可设想可用机械来控制上述蜗杆,此时可以通过直接连接,例如通过任何一种适当的杆系和(或)绳索机构。此外,还可用标准螺栓式调整装置进行手动调整。
图9和图10表示一种实施本发明结构最简单的脉动发生器,该发生器与其仅仅装在原来设备上,还不如可以作为一种“合乎需要”的装置来供应,或是就加装在装置上。因此这种机构作为一种备用品可以直接经过经纪人来销售并可装到任何现有的凸轮轴端部。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转接器,从而使一部分或一些现有零件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车辆上,上述转换器可以直接固定在普通链轮安装凸缘上。
简化设计结构示于图9和图10上,而且尽管所示的环形凸轮117是可调的,但一种固定的环形凸轮仍可望有利于在大多数发动机上应用,在气门打开或闭合过程中附加一种脉动,脉动无疑是可以改进性能的。但是由于接通环形凸轮117可以提前(滞后)运动,就为进气门和排气门齿轮系之间的重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例如可以适应更多的动作特性。
随动件119和110与环形凸轮117由于凸轮轴的阻力保持牢固的接触。图10内假设顺时针方向旋转是合乎要求的。
环形凸轮117是装在一个支承板116上的,而支承板又固定在一个套轴115上,或是该套轴的一部分。套轴115是固定在一个蜗轮112上或是该蜗轮的一部分,蜗轮本身则与蜗杆11相啮合。
这种装置设置一种旋转组件116、117的装置。任何适当的装置都可被取代,而控制装置则可通过连于发动机需要的微处理机用电子和(或机械)来控制,或用任何一种需要机构,例如一种真空式提前滞后机构,或直接与节气门接合。
随动件119和110均装在轴103和104上,或是上述轴的一部分,而这些轴则装在与太阳轮107啮合的齿轮106和108上,或是上述齿轮的一部分,太阳轮装在凸轮轴1上,或是该轴的一部分。
链轮14通常是由一个带有凸轮轴链轮(未示出)的链形连接器来驱动的,并可形成脉动运动。
链轮每转一圈环形凸轮117产生四个脉动。但这仅是一例,并且几乎可以形成任何次数的脉动,上述脉动是按需成型的。此外,凸轮可以有提前和/或滞后轮廓线。
链轮14和套轴105均支承放置在一个短轴102上,该短轴支在或是凸轮轴1上或是支架113上,或是上述凸轮轴或支架的一部分。在所示情况中,轴102是作为凸轮轴1的一部分示出的。
蜗杆111是装在一个板115上示出的,在图1至图8内,发动机或缸体铸件(支承安装)用件号18表示。
随动件119和110必要时可以设置滚子接触件。
在图1至图8具体装置中,随动件组件的数量可以按需来改变,即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此类组件。至此叙述了所述的各种实施例。
图11至图15表示另一个使用两个随动机构和一个外凸轮的本发明具体装置。
这是一种特别紧凑的发明方案,并且通过采用一个或两个同心轴来产生可控的振动运动。
图11示有一个标准的带有一个延伸轴2的主凸轮轴1,该轴通过放置在支耳18和224内的支承来进行支撑的。放置在延伸轴2上的是呈空转支承接触的两个组件213、215、216和14、220、207、203、206、208、204、205。零件209、211、210、212均装在凸轮轴1、2上,或是上述凸轮轴的一部分。
零件220是一个“套轴”式链轮14的轴套。
组件207、203、206和208、204、205是空转(呈支承放置)“摇臂”装置,它包括随动件207和208,轴203和204和半行星齿轮205和206。零件205和206可以是整体齿轮;但如果上述零件具有足够的齿与半环段209和210有最大的脉动(往复)接触,那就不再需要采用整齿轮了。不过必要时可以使用整齿轮(行星轮和环形件)。
齿段209与存在于半行星齿轮206上的齿啮合,而齿段210则与存在于半行星齿轮205上的齿啮合。
随动件208和207均与凸轮213接触,而凸轮轴1、2上的作用力则使随动件/凸轮保证连续接触。凸轮213可以通过蜗杆和蜗轮组216、217使其旋转(改变位置)。
支架219支承支耳224和蜗杆组件安装板225。
图11至图13表示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形状,指定的由链轮14驱动的旋转运动方向,由图12可知是顺时针方向。
要是链轮如图所示沿顺时针方向驱动,则由于凸轮轴1/2之间的作用力使得随动件107和108均被压成与凸轮213相接触。要是需要附加接触压力,则可在链轮与随动件之间另加弹性装置。这对任何一种在本说明书所提到的随动件来说也是一件有可能实施的事。
这种随动件/凸轮接触在轴203和204上产生了往复动作,因而向前驱动半行星齿轮205和206,这种动作又加速环形段209和210。但是呈波形的凸轮轮廓线与连续阻力在一起可产生一种提前/滞后效应;即可产生一种振动运动。
图14和图15表示一种可能配置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两个同心凸轮轴1和1′1,其上分别设置单独的环形段209、210和221、222。可以设置两组随动件/轴/行星齿轮装置,这些装置跟随一个凸轮213,或在必要时,可以为第二组随动件设置第二凸轮,就一切情况而论,在整个这份说明书内凸轮可以做成固定的或是做成可调的。
对准轴支承对于两个不同的随动件机构可能是异相的,即相互间不一定能配置成180°。此外,每个轴只能用一个随动件和一个环形段。因此,可用若干个环形轴,每个轴设置一个单独的随动件机构,而在必要时还设置单独的凸轮。此外,装置的输出可以与平行工作的轴连接。
图16至图19表示实施本发明的两种其他装置。
两种装置均以蜗杆和蜗轮控制机构为特征。但是,如同所有其他实施结构一样,控制机构可以具有任何适当型式可旋转或可摆动的凸轮,然后可将凸轮锁住在任何位置上。
图16内的凸轮轴1设置有一个曲柄315和一个偏心销或轴313。该凸轮轴和曲柄组件1、315设置有一个配重312。一个延伸轴2也从凸轮轴1的一端延伸出。
销313是以活动接触放置在一个孔内,该孔形成在一个杆306上,而杆又装在一个轴304上。随动件305也装在轴304上,并且整个组件支承放置在支承链轮14上。
随动件305与凸轮309是空转接触的,该随动件是通过套轴303固定在蜗轮307上的。蜗轮307与装在板226上的蜗杆308相啮合,上述板又是支架310的一部分。
要是旋转链轮14,杆306就会碰到销313,而且该销是装在凸轮轴1上的,或是该轴的一部分,阻力就试图向后摆动杆306。但是轴304的另一端具有另一个杆305作为随动件,而反作用则使随动件305压到凸轮309上。
这种作用和反作用情况可保证驱动,而呈波形的凸轮309的表面则可保证脉动运动。
提前(滞后)的可能性描述仅适用于以前的实施例。
组件305、304、306可以装在链轮14所带的支承上作往复运动,并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这类组件。
图18和图19内,图16和图17的外凸轮309由一个环形凸轮416来替换,该凸轮和装在轴422和423上的随动件420和421啮合。带孔杆424和425组成两个摆动或往复运动组件424、423、420和425、422、421。
随动件420和421均因阻力强制性地与环形凸轮416接触,该凸轮装在与蜗杆419相啮合的蜗轮417上。
销426和427均固定在轴1的端部,或是该轴的一部分,而且上述销分别以活动接触放置在杆424和425上的孔内。
组件416、417支承在凸轮轴1上。
图19是沿轴1从右向左的视图,除去轴1,把销426和427仍留在其各自位置上。
可以通过环形凸轮416的滞后段看到链轮,而链轮则还在外面对着环形凸轮416。
由于旋转链轮14,杆424和425就经由销426和427旋转轴1。随动件420和421由于内凸轮416的周缘表面形状将引起在杆424和425内摇动或往复运动动作产生的轴1的脉动运动,这种重复的往复运动形成对轴1的脉动输出运动。
这种装置是很紧凑的,并且可以在合乎要求时以一个固定凸轮作为其特征。
这种装置能使任何一种现有的凸轮轴设置一个脉动发生器;这就是说,可以作为一种“合乎需要”或是现货供应的添加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改进任何一种现有发动机的性能。
借助于这样一种脉动冲量,例如使得工程师在面临下述问题时,例如一台发动机性能很好,但功率输出很坏,就可以做到在不牺牲最高性能的情况下,而提高其最低的功率和(或)效率输出。通过引进脉动运动可以减少或增加两个凸轮轴(进气和排气)之间的重叠量,就如整个说明书所示,可以改变上述重叠量,这样做将在性能或燃油经济性上(或两方面)获得很大的利益。
可以连同这些装置一起使用直接式机械(杆和(或)索等)或电子控制装置,或是在使用一个固定凸轮的情况下,则不需要控制装置。
凸轮轮廓线可以产生任何一种合乎要求形状的脉动冲量。
通过本发明可以做成的变型很多,并且这种基本原理可以应用到凸轮轴或曲轴、链轮或由上述链轮驱动的支承件上。这些变型装置可以连同所示相位变换装置一起使用,或是可以作为相位变换装置的一部分。
图20示出多种可能变型装置中的一个,在该装置内,链轮设置有一个锥齿轮501,该齿轮与一个或一个空转锥齿轮502啮合,而上述锥齿轮则均与一个固定在外型凸轮504上或是该凸轮一部分的锥齿轮503相啮合。该(或这些)空转轮装在一个支承件505上,而支承件又固定在一个由一个蜗杆和蜗轮组件506、507(或是其他一些适当机构)所控制的凸轮轴1上。当空转轮502在一个固定位置上,一直保持到对其重新定位调整以前,由于链轮输出转动致使该凸轮可以朝反向转动。因此,图20所示装置相当于一个“从动”凸轮装置。
这种凸轮,例如还可以设置形成三个相位变换脉动的轮廓线,但是当这种凸轮还在旋转时,对于链轮每转一圈,则会产生六个脉动。配定相位还可以通过移动空转支承件来调整。随动件(偏心件)508、509之间的连接通过一个装在凸轮轴上的曲柄510完成。
一种相似装置可用一个环形凸轮来构成。

Claims (11)

1、一个从动旋转件相对于一个驱动旋转件的旋转可以做到改变其定时的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装在驱动件上可随一个随动件轴旋转的随动件,该随动件可绕一个平行于驱动件转轴的轴旋转,并且可随驱动件旋转,随动件轴装有一个传动件,可以在随动件轴不旋转时将旋转运动同相地从驱动件传递到从动件上,设置了控制装置可以将旋转运动通过随动件传到随动件轴上,以改变传递到从动件运动的相位。
2、按权利要求1的一种装置,其中控制装置把一个脉动旋转运动传给随动件轴,以便在施加于从动件上的旋转运动内产生一个脉动。
3、按权利要求2的一种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具有某种轮廓线的凸轮,与该轮廓线啮合有随动件,借助一个控制轴可使凸轮旋转,还有旋转上述控制轴的装置。
4、按权利要求3的一种装置,其中控制轴是装在主动件上的,用于绕一个平行于主动件转轴的轴旋转,而旋转控制轴的装置则包括一个由驱动轴带有的驱动件和由于旋转主动件形成旋转驱动件的装置。
5、按权利要求4的一种装置,其中控制轴的驱动件是一个与一个固定内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因此该齿轮是依据旋转主动件而旋转的。
6、按权利要求2的一种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固定控制凸轮,而凸轮则有一个轮廓线,与该线啮合的是随动件。
7、按权利要求6的一种装置,其中固定控制凸轮是一个具有一个内凸轮轮廓线的环形凸轮。
8、按权利要求6的一种装置,其中固定控制凸轮是一个具有一个外凸轮轮廓线的凸轮。
9、按权利要求6至8之任一个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调整控制凸轮线主动件转轴线的角度位移用的装置。
10、一种装置对一个从动旋转件相对于一个驱动旋转件的旋转可以做到改变其定时,其情况结合附图基本上如上所述。
11、这里所述的任何新特征或组合特征。
CN 86107573 1986-10-29 1986-10-29 可变相位和脉动传动装置 Pending CN861075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6107573 CN86107573A (zh) 1986-10-29 1986-10-29 可变相位和脉动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6107573 CN86107573A (zh) 1986-10-29 1986-10-29 可变相位和脉动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7573A true CN86107573A (zh) 1988-05-11

Family

ID=480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6107573 Pending CN86107573A (zh) 1986-10-29 1986-10-29 可变相位和脉动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61075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933B (zh) * 2007-06-04 2012-04-04 株式会社电装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933B (zh) * 2007-06-04 2012-04-04 株式会社电装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2824B (zh) 具有能量回收的电动凸轮轴相位器
US4802376A (en) Variable phase and oscillatory drives
CN106195215A (zh) 具有带有弹簧柔度和速度依赖性的带偏心销的分离式环架
US9551244B2 (en) Electric motor driven simple planetary cam phaser
EP2006501A1 (en) Variable cam phaser apparatus
US7353789B2 (en) Angular camshaft position adjustment drive
CN1357079A (zh) 用于发动机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
CN103334807B (zh) 带驱动轴的电动发动机制动执行装置
US20030145816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relative rotary position between a crankshaft and a camshaft
CN102265064B (zh) 无级变速装置
CN106121759A (zh) 用于e-相位器的离轴负载的消隙行星传动机构
CN106837460A (zh) 一种内燃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装置
CN1088792C (zh) 内燃机气门操纵机构
CN1702352A (zh) 无曲轴式往复与旋转动力转换机构及其发动机和压缩机
CN86107573A (zh) 可变相位和脉动传动装置
CN201255213Y (zh) 柴油机链条传动正时系统
CN108625924B (zh) 一种气门正时调节机构
CN201190767Y (zh) 一种用于单向离合器上的减速机构
JP2004346938A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とカムシャフトとの間の相対回転位置を制御調整するための装置
CN86106076A (zh) 摆动驱动装置
CN86210990U (zh) 行星式机械无级变速装置
CN86103823A (zh) 可变旋转传动装置
CN1580494A (zh) 无曲轴式往复与旋转动力转换机构及其发动机和压缩机
CN203347926U (zh) 电动发动机制动气门执行装置
CN203347873U (zh) 电动发动机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