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203023U -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203023U
CN85203023U CN 85203023 CN85203023U CN85203023U CN 85203023 U CN85203023 U CN 85203023U CN 85203023 CN85203023 CN 85203023 CN 85203023 U CN85203023 U CN 85203023U CN 85203023 U CN85203023 U CN 85203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sheet
stereocamera
ram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852030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伯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852030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5203023U/zh
Publication of CN85203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203023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在机内直接将同一被摄体两个不同方位的二维图像合成为一合成图像的立体照相机。它有两个摄影镜头,机内有两套不同规格的棱镜。由两摄影镜头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被摄体拍摄的分开的二维图像,经棱镜的两次偏折,通过遮光栅栏的遮光后,先后投影到胶片上,在胶片上获得合成图像。合成图像上的竖条纹画面交替与两不同方位之二维图像上相应位置的画面相同。此合成图像的照片经覆盖透明塑料放大膜后,观看立体效果不需任何工具。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摄影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照相机内直接将左、右摄影镜头所摄画面合成在一张胶片上的立体照相机。
一般立体照相机是利用两个镜头从不同角度对一个景物进行拍照,然后制成两张方位不同的照片,即左、右镜头同时各自拍摄的照片。然后,利用立体观片器,产生立体效果。或将两张方位不同的照片在机外合成为一张由若干竖条纹画面组成的合成照片(此合成照片的竖条纹画面交替相间地对应着两张方位不同的照片之相应部位),然后在合成照片上覆盖一层放大倍率合适的透明塑料竖条园柱镜放大薄膜,来产生立体效果。前者很不方便,需携带立体观片器;而后者机外合成照片的制作难度大,工序多,不适应单件制作。
世界专利W081/03230提出了一种双镜头立体照相机,其物象经棱镜折射在一张照片上曝光为上下画面的体视照片,但仍需经立体观片器观看,才能产生立体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目的是将立体照相中在照相机外合成画面的工序改为在照相机内直接合成。解决的办法,其原理如附图1所示,在左、右摄影镜头〔1、2〕快门之后各装一固定在同一会聚调节机构上的柱形棱镜〔13、14〕,使左、右入射的光线相向出射,在这两柱形棱镜〔13、14〕之间装有夹板夹持的上、下片状棱镜〔15、16〕,使左、右柱形棱镜〔13、14〕出射的光线均向胶片〔12〕方向偏折,并将遮光栅栏板〔33〕固定于片状棱镜〔15、16〕之后,通过固定在滑枕上的遮光栅栏板〔33〕和片状棱镜〔15、16〕同时的向下运动,使胶片(12)覆上形成交错相间的左、右镜头画面曝光带,即合成画面曝光带。
滑枕抬升回原有位置是采用片状棱镜夹板下部设计的夹板滑道,通过滑轮连接滑枕抬升机构来实现的。由于左、右摄影镜头光轴平行,当被摄物的距离改变的时候,左、右柱形棱镜相对于上、下片状棱镜的位置也要作相应的改变,才能使合成在胶片上的左、右画面中心重合,因此设计了一套会聚调节装置,通过左、右柱形棱镜同步前后移动来完成双画面中心的会聚(即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通过在机内直接曝光获得双画面合成照片,省时省工,制作方便,可使立体照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便携式135型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的结构图。
附图3为会聚调节装置结构图。
附图4为快门机构工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5为照相机的机身、滑枕和滑枕滑道压板位置结构图。
附图6为滑枕抬升机构结构简图。
实施例:
1、附图(2)中左摄影镜头(1)、右摄影镜头(2)和取景镜头(3)都固定在镜头支板(4)上,左摄影镜头(1)和右摄影镜头(2)中心线相距65毫米,通过机身(5)与调焦环(6)配合的单头细牙螺纹和调焦环(6)与镜头支板(4)配合的多头细牙螺纹来实现左摄影镜头(1)、右摄影镜头(2)和取景镜头(3)的同步调节。取景棱镜(7)用遮光盒(8)遮蔽,固定在会聚调节座(9)上部的取景棱镜支架〔10〕上,其两腰平面分别与取景镜头(3)主平面和取景磨砂玻璃〔11〕平行。取景棱镜(7)采用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状棱镜,其梯形下底角为45°,且上底长为下底长的二分之一。其工作过程为入射光线透过取景棱镜(7)的一腰平面经三次折射,出射时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射向磨砂玻璃〔11〕处进行对焦。在滑枕〔28〕向下运动,左、右快门叶片〔26、27〕同时开启的过程中,从左摄影镜头(1)和右摄影镜头(2)进来的光线到达胶片〔12〕途中,经过左、右摄影镜头光圈和快门,分别被左、右柱形棱镜〔13、14〕和上、下片状棱镜〔15、16〕进行两次偏折,经遮光栅栏板〔33〕出射在胶片〔12〕上。左、右摄影镜头〔1、2〕和取景镜头(3)的镜头焦距及经棱镜折射后的镜头光心偏移量均相等。左、右两柱形棱镜〔13、14〕相等且其位置对称,高30-40毫米,其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24毫米。两片状棱镜〔15、16〕亦相等,高为10~15毫米,截面也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互相垂直,且中点重合,直角边长38毫米。
附图3是会聚调节装置图。图中旋转连杆〔17〕通过旋转轴〔18〕固定在旋转连杆支座〔19〕上,一端与会聚调节座〔9〕相连,另一端与固定在镜头支板(4)上的旋转连杆滑板〔20〕相接。旋转轴〔18〕到会聚调节座(9)相接之点的距离比旋转轴〔18〕到与旋转连杆滑板〔20〕相接之点的距离为会聚调节量〔△1〕比调焦量〔△f〕与会聚调节量〔△1〕之差。当镜头调焦时,镜头支板(4)的前后移动通过旋转连杆滑板〔20〕带动旋转连杆〔17〕,旋转连杆〔17〕以旋转轴〔18〕为中心旋转,带动与旋转连杆〔17〕另一端相接的会聚调节座(9)沿会聚调节滑轨〔21、22〕前后移动,从而使装在会聚调节座(9)上的左、右柱形棱镜〔13、14〕前后移动,完成左、右镜头画面会聚。
附图4为快门机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中Ⅰ是快门拨叉〔23〕在上位时,快门〔35、36〕在弹簧的作用下紧贴镜头筒〔29、30〕处于静止位置,快门叶片〔26、27〕关闭;Ⅱ是快门拨叉〔23〕在下行过程中将快门拨片〔24、25〕压下,带动快门〔35、36〕旋转,快门叶片〔26、27〕张开;Ⅲ是快门拨叉〔23〕脱离快门拨片〔24、25〕后,快门〔35、36〕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来位置,快门叶片〔26、27〕重新关闭;Ⅳ是照相机在掀片过程中,滑枕抬升机构抬升滑枕〔28〕,带动快门拨叉〔23〕上行,由于镜头筒〔29、30〕对快门〔35、36〕的阻碍,快门拨片〔24、25〕抬起,让快门拨叉〔23〕通过,快门叶片仍处于关闭状态,通过后,快门拨片〔24、25〕在弹簧作用下回复原来位置,快门机构恢复Ⅰ时的状态。
快门拨叉〔23〕被固定在滑枕〔28〕上的片状棱镜夹板〔31、32〕夹固在上下片状棱镜〔15、16〕之间,遮光栅栏板〔33〕固定在片状棱镜〔15、16〕之后,它们都能随滑枕〔28〕沿滑枕滑道〔34〕上下运动。当滑枕〔28〕向下运动时,快门拨叉〔23〕同时打开左、右镜头快门〔35、36〕,使胶片〔12〕曝光。
遮光栅栏板〔33〕的功能是分别对从上、下片状棱镜〔15、16〕射出的光线进行左右相同交错的遮光,起到在滑枕〔28〕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使胶片〔12〕形成符合双画面合成立体照片要求的曝光。遮光栅栏板〔33〕上有两组竖栅栏透光条,每组栅栏高度是片状棱镜〔15、16〕高度的1/3-1/2,并处于对应片状棱镜〔15、16〕的中间位置。两组栅栏之透光条交替出现,第一组栅栏之透光部分正好对着第二组栅栏之不透光部分。透光条之宽为胶片〔12〕上的有效感光画幅的1/1200~1/600。为了不减少通过透光条之光线,遮光栅栏板〔33〕,如采用不透光材料,其厚度不得大于遮光栅栏板〔33〕上透光条的宽度。
在附图5中,滑枕〔28〕的两平面和两侧面分别与滑枕滑道〔34〕和固定在机身(5)上的附有遮光罩插口〔37〕的滑枕滑道压板〔38〕平面配合,并能在其间上下滑动。在滑动过程中的左右摆动不得大于0.01毫米,且随滑枕〔28〕上下运动的遮光栅栏板〔33〕与胶片〔12〕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近,以保证在胶片〔12〕上曝光形成的竖条画纹清晰,符合技术要求。滑枕滑道压板〔38〕上的片门〔39〕之上下各有两条供间接压片用的高筋和片筋。当使胶片〔12〕平整的压片板〔40〕压在高筋上时,压片板〔40〕与片筋之间的间隙为0.2毫米(以一般135胶卷的厚度0.15毫米为标准),其公差只允许负0.02毫米。片门规格为37.5×24毫米,有效感光画幅为36×24毫米。
照完一张照片后,滑枕〔28〕回复原有位置是通过滑枕抬升机构来完成的。如附图6所示,滑枕抬升机构由和掀片扳手〔41〕同轴的鼓轮〔42〕、在鼓轮槽〔43〕上滚动的滚销〔44〕、固定在机身(5)上的销轴〔45〕、抬升杠杆〔46〕和滑轮〔47〕组成。当掀片扳手〔41〕反时针方向旋转时带动鼓轮〔42〕旋转,滚销〔44〕在鼓轮槽〔43〕的作用向下运动,使抬升杠杆〔46〕在销轴〔45〕上旋转,一头压下,另一头抬升,抬升一端的滑轮〔47〕在下片状棱镜夹板〔32〕下部的夹板滑道〔48〕中运动,将滑枕〔28〕抬升。沿园周展开,鼓轮槽〔43〕中心线每半园周为一锯齿形,滚销〔44〕运动至鼓轮槽〔43〕最低处时,掀片扳手〔41〕正好旋转180°,输片齿轮(八齿)正好旋转一圈,胶片〔12〕被拉动一个画幅。由于抬升杠杆〔46〕将滑枕〔28〕抬升至一定位置时,有弹簧勾孔和快门扣眼的滑枕〔28〕被快门扣锁住不能落下,滚销〔44〕处于鼓轮槽〔43〕最低位置被限定,使掀片扳手〔41〕不能继续反时针方向旋转,恰好起到输片齿轮输片一张的作用。当按下快门按钮,则滑枕〔28〕向下滑动,滚销〔44〕沿鼓轮槽〔43〕竖直段上升,回到了鼓轮槽〔43〕最高位置,即掀片前的位置。

Claims (17)

1、一种立体照相机,包括机身、两个摄影镜头筒及其镜头、取景镜头筒及其镜头、左、右摄影镜头光圈、左、右摄影镜头快门、快门按钮、复位计数装置和倒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左、右摄影镜头快门之后各装有一个固定在同一会聚调节机构上的柱形棱镜,在这两柱形棱镜之间有两块夹板,该夹板夹持上、下两片状棱镜,并将遮光栅栏板置于片状棱镜后,片状棱镜、棱镜夹板、遮光栅栏板固定在沿滑枕滑道作竖向运动的滑枕上,片状棱镜夹板下部有一夹板滑道,通过滑轮连接滑枕提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取景镜头和摄影镜头都固定在镜头支板上,取景镜头和左、右摄影镜头的调焦、会聚之同步调节是通过机身与调焦环配合的单头细牙螺纹和调焦环与镜头支板配合的多头细牙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柱形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两片状棱镜的截面为两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互相垂直且中点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遮光栅栏板上有两组竖栅栏透光条,每组栅栏高度是片状棱镜高度的1/3~1/2,并处于对应片状棱镜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栅栏之透光条交错相间,第一组栅栏之透光部份正好对着第二组栅栏之不透光部份,透光条之宽为胶片有效感光画幅宽度的 1/1200 ~ 1/60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左、右镜头中心线相距6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取景棱镜采用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状棱镜,其梯形下底角为45°,上底长为下底长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取景棱镜用遮光盒遮蔽,固定在会聚调节座上部的取景棱镜支架上,其两腰平面分别与取景镜头主平面和取景磨砂玻璃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沿滑道作竖向运动的滑枕滑动时,其左右摆动不得大于0.01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滑枕上有一弹簧勾孔和快门扣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快门拨叉夹在随滑枕上下运动的两片状棱镜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机身上装有一揿片用的掀片扳手轴,轴的下方装有一鼓轮,轮上有一鼓轮槽,沿园周展开,鼓轮槽之中心线每半园周为一锯齿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滑枕提升机构之抬升杠杆的销轴固定在机身上,杠杆一端装有一滑轮,与片状棱镜夹板下部之滑道相连,另一端装有一滚销,与鼓轮槽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会聚调节机构有一旋转连杆,一端与会聚调节座相连,另一端与固定在镜头支板上的旋转连杆滑板相接,旋转连杆上的旋转轴与固定在机身上的旋转连杆支座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旋转连杆上的旋转轴到与会聚调节座相连之点的距离比旋转轴到与旋转连杆滑板相连之点的距离为会聚调节量比调焦量与会聚调节量之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会聚调节座安放在左、右会聚调节滑轨上,其上方装配有一固定取景棱镜之取景棱镜支架。
CN 85203023 1985-07-17 1985-07-17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 Ceased CN85203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203023 CN85203023U (zh) 1985-07-17 1985-07-17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203023 CN85203023U (zh) 1985-07-17 1985-07-17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203023U true CN85203023U (zh) 1986-08-20

Family

ID=479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5203023 Ceased CN85203023U (zh) 1985-07-17 1985-07-17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5203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7803A (zh) * 2012-07-23 2015-04-01 株式会社理光 立体相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7803A (zh) * 2012-07-23 2015-04-01 株式会社理光 立体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60628C (en) Stereoscopic camera
US2562077A (en) Composite stereography
CN1202637A (zh) 立体照相机
US4494864A (en) Apparatus for 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US3101644A (en) Motion picture projector system with 3-dimensional effect
CN85203023U (zh)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
JPS5857727B2 (ja) 同一被写体の複数のフイルム像フレ−ム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85105599A (zh)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机
US5720538A (en) Stereo slide viewer and stereo slide mount
CN1069415C (zh) 实时合成立体与动画摄影方法及装置
US2838975A (en) Means for making stereoscopic pictures
US5947575A (en) Stereo slide viewer and stereo slide mount
CN101834984A (zh) 多镜头扫描式数码成像方法
CN108107538A (zh) 手动聚焦镜头的调焦装置
DE19528661A1 (de) Kombi-Bildteiler
JP2951317B1 (ja) ステレオカメラ
CN2030335U (zh) 双画面直接合成立体照相器
CN2231425Y (zh) 集成立体合成照相机
CN2302537Y (zh) 实时合成立体与动画摄影的装置
CN1089448C (zh) 立体幻灯放映机
CN1177749A (zh) 立体相机
KR100272381B1 (ko) 스테레오카메라
CN214311067U (zh) 一种可实现零畸变的电影镜头
CN2302536Y (zh) 实时合成立体与动画摄影装置
CN2055262U (zh) 立体变异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E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