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1628Y - 空心砌块 - Google Patents

空心砌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31628Y
CN2931628Y CN 200620123998 CN200620123998U CN2931628Y CN 2931628 Y CN2931628 Y CN 2931628Y CN 200620123998 CN200620123998 CN 200620123998 CN 200620123998 U CN200620123998 U CN 200620123998U CN 2931628 Y CN2931628 Y CN 293162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cavity
diapire
building
inter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239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凡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834812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931628(Y)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1239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3162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3162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3162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砌块,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相互连接构成,其间形成空腔。空心砌块还包括底壁,底壁与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的一端连接,使空腔的一端封闭,底壁上还可以设有通孔,空腔内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隔层,将空腔分割为多个,且至少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前侧壁与后侧壁的上部边缘高于左侧壁和后侧壁的上部边缘。左侧壁或右侧壁向外凸起形成插榫,相应的右侧壁或左侧壁向内凹进形成插槽,使相邻的空心砌块的插槽或插榫相互插接。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透气性好,而且方便制作、便于使用,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墙体使用,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物。

Description

空心砌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砌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与商用写字间也都向高层、复合结构发展。为了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在建筑材料行业出现了空心砌块。目前市场中常见的空心砌块其结构大多是四个侧壁,中间形成空腔,有的在空腔内设有加强筋。这种结构的空心砌块强度一般,而且使用很不方便,相邻的砌块间不利于添加粘合剂,砌墙速度慢。为了弥补强度不足,不得不加强侧壁的厚度,增加了重量,而且使空心砌块的保温、隔音及透气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透气性好,而且制作方便、便于使用的空心砌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砌块,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相互连接构成,其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砌块还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与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的一端连接,使空腔的一端封闭。
所述的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
所述的空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隔层,所述的隔层与底壁及侧壁连接,将所述的空腔分割为多个。
所述的隔层有一个,与底壁及前侧壁和后侧壁连接,相应的将空腔分割为两个;且至少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
所述的隔层有两个,分别与底壁及前侧壁和后侧壁连接,相应的将空腔分割为三个;且至少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
所述的隔层包括一个横向隔层,与底壁及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还包括两个纵向隔层,其中一个纵向隔层与底壁及前侧壁和横向隔层连接,另一个纵向隔层与底壁及后侧壁和横向隔层连接,相应的将空腔分割为四个,所述两个纵向隔层交错布置;且至少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
所述的前侧壁与后侧壁的上部边缘高于左侧壁和后侧壁的上部边缘。
所述的横向隔层的上部边缘与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上部边缘平齐,所述的纵向隔层的上部边缘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部边缘平齐。
所述的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通孔;且所述的通孔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圆形。
所述的空腔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圆形。
所述的左侧壁或右侧壁向外凸起形成插榫,相应的右侧壁或左侧壁向内凹进形成插槽,所述的插榫或插槽可与相邻的空心砌块的插槽或插榫相互插接。
所述的插榫和插槽有一组或多组,插榫和插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半圆形或三角形。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心砌块,由于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的一端连接有底壁,使空腔的一端封闭,一方面使空心砌块的强度加强,另一方面方便砌墙,使砌墙的速度加快。
又由于空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隔层,将空腔分割为多个,且至少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一方面使空心砌块的强度加强,另一方面方便在墙内预埋线、管等,还有利于在墙体内敷设钢筋及灌注芯柱等。
又由于前侧壁与后侧壁的上部边缘高于左侧壁和后侧壁的上部边缘,一方面便于相邻砌块间灌注粘合剂、另一方面便于墙体内预埋线、管及敷设钢筋等。
又由于左侧壁或右侧壁向外凸起形成插榫,相应的右侧壁或左侧壁向内凹进形成插槽,相邻的空心砌块的插槽或插榫相互插接,一方面便于使用时相邻的空心砌块容易对齐,砌墙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使墙体的整体强度加强。
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透气性好,而且制作方便、便于使用,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墙体使用,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四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至图20为本实用新型其它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由前侧壁1、后侧壁2、左侧壁3、右侧壁4相互连接构成,其间形成空腔5,所述的空心砌块还包括底壁6,所述底壁6与前侧壁1、后侧壁2、左侧壁3及右侧壁4的一端连接,使空腔5的一端封闭。增加底壁6后,一方面使空心砌块的强度加强,另一方面方便砌墙,使砌墙的速度加快。
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设有通孔7,使空腔5的一端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一方面减轻空心砌块的重量,另一方面方便在墙内预埋线、管等,还有利于在墙体内敷设钢筋及灌注芯柱等。
空腔5内设有两个隔层,隔层与底壁6及前侧壁1和后侧壁2连接,将空腔5分割为三个。三个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只在中间一个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设有通孔7,其它两个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不设通孔,而使空腔5的一端处于全封闭的状态。
前侧壁1、后侧壁2、左侧壁3和后侧壁4的上部边缘,及隔层的上部边缘设计成平齐的结构,结构简单,且便于施工。
具体实施例二如图4、图5、图6所示,由前侧壁1、后侧壁2、左侧壁3、右侧壁4相互连接构成,其间形成空腔5,所述的空心砌块还包括底壁6,所述底壁6与前侧壁1、后侧壁2、左侧壁3及右侧壁4的一端连接,使空腔5的一端封闭。增加底壁6后,一方面使空心砌块的强度加强,另一方面方便砌墙,使砌墙的速度加快。
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设有通孔7,使空腔5的一端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一方面减轻空心砌块的重量,另一方面方便在墙内预埋线、管等,还有利于在墙体内敷设钢筋及灌注芯柱等。
空腔5内设有一个隔层,隔层与底壁6及前侧壁1和后侧壁2连接,将空腔5分割为两个。两个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均设有通孔7。根据使用的需要也可以只在一个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设有通孔7,也可以不设通孔7而使空腔5的一端处于全封闭的状态。
前侧壁1与后侧壁2的上部边缘高于左侧壁3和后侧壁4的上部边缘,空腔5内的隔层的上部边缘也低于前侧壁1与后侧壁2的上部边缘,这样,一方面便于相邻砌块间灌注粘合剂、另一方面便于墙体内预埋线、管及敷设钢筋等。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各个侧壁及隔层的上部边缘设计成平齐的结构,使结构简单。
具体实施例三如图7所示,空腔5内设有两个隔层,分别与底壁6及前侧壁1和后侧壁2连接,相应的将空腔5分割为三个;其中有个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设有通孔7,另一个不设通孔。
具体实施例四如图8、图9所示,空腔5内设有一个横向隔层9,与底壁6及左侧壁3和右侧壁4连接;还设有两个纵向隔层10,其中一个纵向隔层10与底壁6及前侧壁1和横向隔层9连接,另一个纵向隔层10与底壁6及后侧壁2和横向隔层9连接,两个纵向隔层10交错布置;相应的将空腔5分割为四个,且每一个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均设有通孔7,其中一个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均设有两个通孔7。两个纵向隔层10也可以布置在同一个平面上。
前侧壁1与后侧壁2的上部边缘高于左侧壁3和后侧壁4的上部边缘,横向隔层9的上部边缘与前侧壁1和后侧壁2的上部边缘平齐,纵向隔层10的上部边缘与左侧壁3和右侧壁4的上部边缘平齐,既有利于施工,又可以埋设管、线、钢筋等,还使砌块的受力合理。
根据需要空腔5内可以不设隔层,也可以设多个隔层,空腔5对应的底壁6上可以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通孔7;且所述的通孔7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圆形,或其它需要的形状。根据需要也可以不设通孔。图9中所示的通孔7的形状只是代表单个孔的形状,并不一定是每块砌块上有各种形状的通孔,当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有各种形状的通孔。
所述的空腔5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圆形,或其它需要的形状。
左侧壁3或右侧壁4向外凸起形成插榫11,相应的右侧壁4或左侧壁3向内凹进形成插槽12,所述的插榫11或插槽12可与相邻的空心砌块的插槽12或插榫11相互插接。一方面便于使用时相邻的空心砌块容易对齐,砌墙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使墙体的整体强度加强。
所述的插榫11或插槽12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半圆形、三角形等,或其它需要的形状。插榫11或插槽12可以设一组,也可以设多组,根据需要也可以不设插榫和插槽,而采用周边平齐的结构,使结构简单。
具体实施例五如图10所示,空腔5内设有一个横向隔层9,与底壁6及左侧壁3和右侧壁4连接;还设有两个纵向隔层10,其中一个纵向隔层10与底壁6及前侧壁1和横向隔层9连接,另一个纵向隔层10与底壁6及后侧壁2和横向隔层9连接,相应的将空腔5分割为四个,两个纵向隔层10布置在同一平面上;且前侧壁1、后侧壁2、左侧壁3、后侧壁4的上部边缘与空腔5内的隔层的上部边缘平齐,使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具体实施例六如图11所示,空心砌块的空腔5被分割成三个,分别为圆形、三角形、矩形等不同的形状,且空腔5对应的底壁上不设通孔,使空腔5的一端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要。图11中空腔5的形状只是代表单个空腔的形状,并不一定是每块砌块上有各种形状的空腔,当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有各种形状的空腔。
如图12至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其它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要。它们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的上部边缘可以平齐,也可以高度不同,形成的空腔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在空腔中间加隔层,侧壁也可以带有开口等不同的形状,左侧壁及右侧壁可以带插槽、插榫,也可以不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心砌块,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相互连接构成,其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砌块还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与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的一端连接,使空腔的一端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隔层,所述的隔层与底壁及侧壁连接,将所述的空腔分割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层有一个,与底壁及前侧壁和后侧壁连接,相应的将空腔分割为两个;且至少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层有两个,分别与底壁及前侧壁和后侧壁连接,相应的将空腔分割为三个;且至少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层包括一个横向隔层,与底壁及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还包括两个纵向隔层,其中一个纵向隔层与底壁及前侧壁和横向隔层连接,另一个纵向隔层与底壁及后侧壁和横向隔层连接,相应的将空腔分割为四个,所述两个纵向隔层交错布置;且至少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壁与后侧壁的上部边缘高于左侧壁和后侧壁的上部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层的上部边缘与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上部边缘平齐,所述纵向隔层的上部边缘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部边缘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或2任一项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空腔对应的底壁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通孔;且所述的通孔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壁或右侧壁向外凸起形成插榫,相应的右侧壁或左侧壁向内凹进形成插槽,所述的插榫或插槽可与相邻的空心砌块的插槽或插榫相互插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榫和插槽有一组或多组,插榫和插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半圆形或三角形。
CN 200620123998 2006-07-27 2006-07-27 空心砌块 Expired - Lifetime CN293162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3998 CN2931628Y (zh) 2006-07-27 2006-07-27 空心砌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3998 CN2931628Y (zh) 2006-07-27 2006-07-27 空心砌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31628Y true CN2931628Y (zh) 2007-08-08

Family

ID=38348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23998 Expired - Lifetime CN2931628Y (zh) 2006-07-27 2006-07-27 空心砌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3162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8584A (zh) * 2010-04-29 2010-09-01 王智鑫 保温防雷抗震房
CN103797197A (zh) * 2011-08-03 2014-05-14 米兰·凯卡诺维克 预铸整体式墙与楼板的建筑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8584A (zh) * 2010-04-29 2010-09-01 王智鑫 保温防雷抗震房
CN103797197A (zh) * 2011-08-03 2014-05-14 米兰·凯卡诺维克 预铸整体式墙与楼板的建筑结构
CN103797197B (zh) * 2011-08-03 2016-09-07 米兰·凯卡诺维克 预铸整体式墙与楼板的建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5931A (zh) 快速免钉组合式房屋
CN2931628Y (zh) 空心砌块
CN201762866U (zh) 一种四向连锁砌块
CN107355029B (zh) 一种轻质竹木纤维隔墙
CN1858372A (zh) 保温墙体
CN206707058U (zh) 环保混凝土砌块
CN102817424B (zh) 一种中空承重墙
CN203238812U (zh) 清水墙空心砌块隔墙
CN206091050U (zh) 一种复合防火墙板
CN202767330U (zh) 空心砌块
CN204456951U (zh) 一种节能板房体结构
CN202767331U (zh) 空心砌块
CN201184007Y (zh) 楼板
CN205314431U (zh) 一种高性能装饰板材
CN203347087U (zh) 一种波浪形石膏砌块
CN21301478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拼接隔墙
CN203213375U (zh) 清水墙空心砌块
CN217949585U (zh) 一种装饰用劈裂砌块
CN212104782U (zh) 一种环保加气混凝土砌块
CN201148682Y (zh) 砌块
CN215406900U (zh) 轻质墙板
CN201169831Y (zh) 快速免钉组合式房屋
CN207700442U (zh) 新型建筑工程空心砖墙体
CN211774516U (zh) 一种高结合强度防分层的建筑结构
CN216552650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Li Weizhong

Assignor: Zeng Fanyu

Contract record no.: 201299000027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ight hollow block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204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