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21351Y - 双转臂式风能叶轮 - Google Patents
双转臂式风能叶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921351Y CN2921351Y CNU2006201247905U CN200620124790U CN2921351Y CN 2921351 Y CN2921351 Y CN 2921351Y CN U2006201247905 U CNU2006201247905 U CN U2006201247905U CN 200620124790 U CN200620124790 U CN 200620124790U CN 2921351 Y CN2921351 Y CN 292135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arm
- wind
- pivoted arm
- impe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双转臂式风能叶轮,是可再生能源利用范畴的风能采集装置,用于风力发电以及提供机械动力,为了降低叶轮的安装高度,以及自动适应在不同风向和风速的环境中工作,该叶轮的旋转轴与地面垂直并分为上下两段,下段通过两只轴承安装在底座中。在上段通过两组轴承安装两根处于水平状态、互相垂直但不相交的上、下转臂,每根转臂两侧的外段都固定一只叶片,每只叶片都被相关转臂的中心线分为面积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同转臂上的两只叶片的叶面互相垂直,且被相应的限动臂限制翻动角度为90度。工作时,全部4只叶片一起围绕旋转轴旋转,而两只同转臂上的叶片则在风力的作用下,交替操纵对方使其对向来风,以产生旋转力矩。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能叶轮,主要用于风力发电或提供机械动力。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利用风能的装置是螺旋桨型风能叶轮(为便于区别,简称桨轮,以下同),它的旋转轴线与风向平行,利用风力推动桨轮上的数只桨叶使桨轮旋转,然后通过桨轮的旋转轴对外输出扭矩。由于桨轮的旋转面必须正对风向才能获得较多的风能,所以需要把桨轮安装在一个大于桨轮半径的支架上,才能正常旋转,但是这必然给直接传输动能(不通过电能转化过程)、以及日常的维护和修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另外,桨轮叶片需运用调整“桨距”的方法,达到在不同风速的情况下都能高效率运转的目的;桨轮还需要再增加一套风向感应和伺服系统,以便根据风向的变化,让桨轮的旋转面始终对正风向,否则,在风向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即导致桨轮的效率大幅度下降以至于停止转动;桨轮不仅需要增加上述两套调整装置,而且还要为这两套调整装置提供一定的能源,使它的建造和维持费用高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桨轮需要安置在较高的支架上,以及需要为适应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而设置两套调整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能叶轮,它不仅可以安装在距地面不到1米的高度上,而且也不需要设置上述的两套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叶轮的旋转轴与地面垂直,并分为上下两段,下段通过2个轴承固定在底座中,旋转轴的上段为筒状,用来安装上、下两根转臂,每根转臂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旋转轴的上段,它们的中心线互相垂直,且都与旋转轴的中心线垂直并相交。每根转臂被旋转轴分为长度相等的两侧外段,每侧的外段上固定一只叶片,每只叶片被旋臂的中心线分为面积不等的两部分,面积之比为2∶1,且同一根转臂上的两只叶片的叶面互相垂直;4只叶片的面积和形状相同,在安装4只叶片时必需保证:上转臂的两只叶片面积较大的部分只能向下转动,而下转臂的两只叶片面积较大的部分只能向上转动。在旋转轴的上段还固定4根限动臂,分别限制两只同轴叶片围绕转臂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度,每根限动臂的顶端都安装一只空气式缓冲器,以减缓叶片与限动臂之间的碰撞强度,此外,限动臂还用于传送叶片产生的近一半的旋转力矩。综上所述,同一根转臂上的两只叶片可以通过该转臂同步转动90度,全部4只叶片也可以同时围绕叶轮的旋转轴一起旋转。
无论多大直径的转臂式风能叶轮,都可以安置在离地面不到1米的高度上正常运转,它对不同的风速和风向有自动的适应能力,不存在调整“桨距”或对正风向的问题,只要是在通常的风速范围内,无论是来自那个方向的风,都可以推动该叶轮自动进入正常的旋转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支架高度可以建的很低,不仅缩短了动能输出的传送距离,以及方便日常的维护和修理,还完全省去了为适应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而设置的两套调整装置,减少了建造和维持运转的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双转臂式风能叶轮侧视图。
图2是旋转轴上段拆除顶盖后的俯视图。
图3是双转臂式风能叶轮俯视图。
图中1.叶片a,2.叶片b,3.叶片c,4.叶片d,5.底座,6.旋转轴上段,7.旋转轴顶盖,8.旋转轴下段,9.旋转轴轴承,10.转臂轴承,11.限动臂a,12.限动臂b,13.限动臂c,14.限动臂d,15.空气缓冲器,16.风向箭头,17.上转臂,18.下转臂,19.旋转方向箭头。
具体实施方法
在图1中,双转臂式风能叶轮的旋转轴分为旋转轴上段(6)和下段(8),上段的顶端安装有顶盖(7),可以拆卸,下段通过两只轴承(9)安装在底座(5)之中。上、下两根转臂(图中被遮挡)的中段分别通过各自的两只轴承(10)安装在旋转轴上段,它们的中心线互相垂直,且与旋转轴的中心线垂直并相交。叶片a(1)和c(3)固定在上转臂(17)的两侧外段,它们的叶面互相垂直,叶片a和c被上转臂中心线分为面积不等的两部分,其面积大的部分只能在上转臂以下的空间内转动。叶片b(2)和d(4)固定在下转臂(18)两侧外段,它们的叶面互相垂直,叶片b和d被下转臂中心线分为面积不等的两部分,其面积大的部分只能在下转臂以上的空间内转动。空气缓冲器(15)固定在限动臂d(图中被遮挡)的外端,当叶片d(4)从图中的位置顺时针转动90度时,其面积大的部分即被固定着空气缓冲器(15)的限动臂d限动。4只叶片不仅可以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臂转动90度,同时也可以一起围绕叶轮的旋转轴旋转,如果该叶轮用于发电,则发电机可以安置在底座内。
在图2中,上转臂(17)通过两只轴承(10)安装在旋转轴上段(6)的上部,下转臂(18)通过两只轴承(10)安装在旋转轴上段的下部,它们的中心线互相垂直但不相交,但都与旋转轴的中心线垂直并相交。,
在图3中,限动臂a(11)和限动臂c(13)固定在旋转轴上段(6)的下部,而限动臂b(12)和限动臂d(14)固定在旋转轴上段的上部。另外,固定在上转臂两侧外段的叶片a(1)和c(3)叶面互相垂直,叶片a被限动臂a限动并处于与地面垂直的位置,该空气缓冲器(15)的活塞杆被压缩至活塞筒内。固定在下转臂两侧外段的叶片b(2)和d(4)叶面互相垂直,叶片b被限动臂b限动并处于与地面垂直的位置,该空气缓冲器(15)的活塞杆被压缩至活塞筒内。限动臂c的大部分被叶片c遮挡,限动臂d的外端固定着空气缓冲器(15),它的活塞杆处于伸出位置。
当风(16)从右向左开始吹向双转臂式风能叶轮时,4只叶片和叶轮的运动情况如下:
<1>叶轮转角为0度时(还未开始转动)的下转臂两只叶片d(4)和b(2):此时叶片d处在D方向的位置,无论该叶片的叶面与地面平行、垂直、还是在它所能处的任何角度上,只要风力足够大,由于叶片面积较大部分的舵面效应,该叶片的叶面将被吹至处于水平位置(从D方位向旋转轴看为反时针方向转动),空气阻力最小,与此同时通过下转臂(18)带动处在B方向的叶片b顺时针方向转动(从B方位向旋转轴看),使其叶面处于与地面垂直的位置,叶片b面积较大的部分与限动臂b(12)接触而停止转动,于是该叶片正面对向来风,叶片前的空气压力升高,产生推动叶轮转动的旋转力矩,该力矩通过下转臂和限动臂b共同传递给旋转轴上段(6),叶轮即开始转动,此刻叶片b产生的旋转力矩最大,随着叶轮的继续转动,叶片b的迎风面积逐渐变小,产生的旋转力矩也随之逐步减小。
<2>叶轮转角为90度方位时的下转臂两只叶片d(4)和b(2):此时叶片b处在C方向的位置,在相对气流(叶片在转动时所对应的气流,该气流的方向是风向与旋转相反方向的合方向)的作用下,由于叶片面积较大部分的舵面效应,该叶片的叶面将被吹至处于水平位置(称为“翻转”,从C方位向旋转轴看为反时针方向转动),与此同时通过下转臂(18)带动处在A方向的叶片d使其叶面顺时针方向翻转(从A方位向旋转轴看)处于与地面垂直的位置,叶片d面积较大的部分与限动臂d(14)接触而停止转动,此时由于两只叶片的叶面都与风向基本平行,产生的风向空气阻力很小,并且都不产生旋转力矩;但是,由于两叶片在围绕同轴翻转时,会受到惯性和翻转空气的阻碍,在该两只叶片的整个90度翻转过程的时间段中,叶轮约旋转了20度(例如在A点,叶轮的转角范围约为-10A+10度)。随着叶轮从90度继续再旋转180度,由于叶片b一直处于水平位置,所以产生的空气阻力仍旧很小,而叶片d与地面垂直,其迎风面积经历了一个由0逐渐增大、再逐步减小的过程,它产生的旋转力矩也从0开始逐步增大、然后逐步减小。
<3>叶轮转角为270度时的下转臂两只叶片d(4)和b(2):此时两只叶片的工作情况与<2>所描述的状况相同,只不过两叶片互相调换了位置。
<4>叶轮转角为360度时的下转臂两只叶片d(4)和b(2):此时两只叶片所处的位置与图1所示状况相同,只不过叶轮是处于连续的旋转状态,而两只叶片则互相调换了位置并处于连续的工作状态:即叶片d与地面垂直并产生旋转力矩,叶片b处于水平位置且空气阻力很小。
<5>叶轮转角为0-360度时的上转臂两只叶片c(3)和a(1):该两只叶片的工作情况与<2>-<3>-<4>-<1>所描述的状况相同,只不过该两只叶片围绕上转臂的翻转方向,与下转臂上两只叶片d(4)和b(2)的翻转方向相反,并且叶片a是被限动臂a(11)限动,叶片c是被限动臂c(13)限动。
综上所述,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向叶轮,它都可以连续不断地朝着一个方向旋转,经初步计算,一种大型4叶片双转臂式风能叶轮在7级风力环境中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叶轮直径 | 单只叶片面积(M2) | 转速(转/分) | 输出扭矩(NM/转/分)和适用 |
10 | 21.75 | 10 | (10,965/10/1)风力发电,边远村镇、海岛用电,以及对抽水灌溉、地下建筑、隧道或高大建筑物的通风扇提供动力等 |
长度单位:米M,力单位:牛顿N
Claims (3)
1,一种双转臂式风能叶轮,在一只旋转轴上安装数只叶片,以风力吹动叶片进而推动叶轮旋转,其特征是:旋转轴与地面垂直,分为上段(6)和下段(8)两段,下段通过两只轴承(9)安装在底座(5)中,在上段通过两组轴承(10)安装两根互相垂直但不相交的转臂(17)和(18),两根转臂的中心线都与旋转轴的中心线垂直,在每根转臂的两侧外段上都分别固定一只叶片,在旋转轴的上段还固定4根限动臂a(11)、c(13)、b(12)和d(14),每根限动臂的外端都固定一只空气式缓冲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臂式风能叶轮,其特征是:上转臂(17)的两侧外段分别固定叶片a(1)和c(3),它们的叶面互相垂直,每只叶片都被上转臂的中心线分为面积不等的两部分,面积之比为2∶1,在旋转轴上段(6)的下部固定两跟限动臂a(11)和c(13),叶片a的面积大的部分向下翻转时与限动臂a接触,叶片c的面积大的部分向下翻转时与限动臂c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臂式风能叶轮,其特征是:下转臂(18)的两侧外段分别固定叶片b(2)和d(4),它们的叶面互相垂直,每只叶片都被下转臂的中心线分为面积不等的两部分,面积之比为2∶1,在旋转轴上段(6)的上部固定两跟限动臂b(12)和d(14),叶片b的面积大的部分向上翻转时与限动臂b接触,叶片d的面积大的部分向上翻转时与限动臂d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1247905U CN2921351Y (zh) | 2006-07-07 | 2006-07-07 | 双转臂式风能叶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1247905U CN2921351Y (zh) | 2006-07-07 | 2006-07-07 | 双转臂式风能叶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921351Y true CN2921351Y (zh) | 2007-07-11 |
Family
ID=3825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62012479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21351Y (zh) | 2006-07-07 | 2006-07-07 | 双转臂式风能叶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921351Y (zh) |
-
2006
- 2006-07-07 CN CNU2006201247905U patent/CN292135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2225B (zh) | 升力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结构 | |
US6448669B1 (en) | Wate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
US6191496B1 (en) | Wind turbine system | |
CN101175918A (zh) | 竖直轴风力涡轮机 | |
CN106415004A (zh) | 风力涡轮机 | |
CN103807100A (zh) | 一种展翼变桨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 |
CN201297237Y (zh) | 立轴式涡旋透平螺旋型叶片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3796496U (zh) | 一种大型变桨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 |
CN203098139U (zh) | 一种适用于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双叶轮对转风轮结构 | |
CN1328506C (zh) | 风能发电机 | |
CN104696165A (zh) | 一种展翼减振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 |
US20120163976A1 (en) | Vertical axis turbine blade with adjustable form | |
KR20110005920A (ko) | 터보형 수직축 풍력장치 | |
US9145868B2 (en) | Vertical axis turbine and constructions employing same | |
CN205503356U (zh) |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 | |
CN2921351Y (zh) | 双转臂式风能叶轮 | |
CN103807101B (zh) | 一种大型变桨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 |
KR20110004803A (ko) | 터보형 수직축 풍력장치 | |
CN102493914B (zh) | 升力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辅助风机 | |
WO2015123738A1 (pt) | Aparelho fluidocinético | |
CN200989280Y (zh) | 蝶式风能叶轮 | |
CN113503223A (zh) | 一种聚风装置和聚风装置驱动的设备 | |
CN2869369Y (zh) | 风能叶轮 | |
CN201106524Y (zh) | 垂直轴式大型风电机组 | |
CN105221338A (zh) | 风力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