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18086Y - 一种led发光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发光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18086Y
CN2918086Y CN 200620105659 CN200620105659U CN2918086Y CN 2918086 Y CN2918086 Y CN 2918086Y CN 200620105659 CN200620105659 CN 200620105659 CN 200620105659 U CN200620105659 U CN 200620105659U CN 2918086 Y CN2918086 Y CN 291808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penholder
negative
boos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056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积献
陆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BIDA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NINGBO BONDED AREA
Original Assignee
LIBIDA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NINGBO BONDED ARE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BIDA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NINGBO BONDED AREA filed Critical LIBIDA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NINGBO BONDED AREA
Priority to CN 2006201056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1808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1808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1808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发光笔,包括有金属笔杆(1)、笔芯(2)、柱式电池(3)、升压模块(4)、导电弹簧(8)以及分别设在笔杆(1)头部与尾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2),其中,柱式电池(3)电池(3)外围套设有一端与电池(3)负极相接触的导电套(5);第一发光二极管(11)的正极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负极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负极与导电套(5)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个笔杆参与发光回路,增设与电池负极接触的导电套,使两个发光二极管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光回路,从而使分别设置在笔杆两端的两个LED的发光变成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LED发光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照明装置的书写笔,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以LED(发光二极管)为照明光源的LED发光笔。
背景技术
人们有时会需要在暗处书写文字,手中虽有纸笔,却不能如愿以偿,于是,带有照明光源的发光笔应运而生,由于这种发光笔还可以兼做微型手电筒,帮助在暗处寻找物品、看手表或阅读书信等其它用途,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许多以白光LED为照明光源的LED发光笔,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专利号为02200769.5(公告号为CN2520256Y)的《揿动式特软套灯笔》和专利号为03253042.0(公告号为CN2645929Y)的《拉伸笔套的发光笔》都公开有这种发光笔,但由于白光LED的发光电压需要3.6V以上,加上笔杆内空间尺寸有限,因此,这些专利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采用至少三颗串联的纽扣电池作为电源,而难以采用市场上各种型号的干电池、充电电池等普通柱式电池作为电源,而且由于笔杆的直径和长度都有限,无法用三节串联的柱式电池作为电源,因此如何用柱式电池作为LED发光笔的电源成为该行业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已经在先申请有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07778.3(公开号为CN1785691A)的《一种LED发光笔》,就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该LED发光笔是在电池和发光二极管之间通过一内装升压电路的升压模块相电连接,而笔芯则从该升压模块的中央贯穿而过,其中电池为柱式电池。
另一方面,LED发光体除了作为最基本的照明光源,有些因具有闪烁功能可以作为SOS求救信号灯,有些因具有验钞功能而可作为验钞灯,有些带激光则作为激光指示灯,在一些特殊场合和意外环境中,需要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LED发光。而现有的LED发光笔都只有一个发光回路,即发光二极管只能设置在笔杆中的一处,不能多处设置,即现有的技术难以使分别设置在笔杆中上下两端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同时发光,因此,普通的LED发光笔,其LED仅作为照明光源,其自身不具备第二个LED发光体,无法再提供特殊的光源,因而不适于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使分别设置在笔杆中上下两端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同时发光,从而更适于实际应用,且采用普通柱式电池作为电源的LED发光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LED发光笔,包括有金属笔杆及设置在笔杆内的笔芯、位于笔杆内的柱式电池及其内装有升压电路的升压模块、以及设置在笔杆头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柱式电池以其头部正极朝向笔杆头部的方向设置,且在电池外围套设有一端与电池负极相接触的导电套,该导电套与笔杆之间相互绝缘隔离;
在笔杆的尾部还设置有第二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金属笔杆电连接,负极与柱式电池的尾部负极或导电套电连接;
在柱式电池的正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顺次设置有升压模块和导电弹簧;升压模块在远离柱式电池的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负极触头,并与导电弹簧的第二端相接触;升压模块在邻近柱式电池的第二表面上具有输入正极触头和第二负极触头,并分别与柱式电池的正极和所述的导电套电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出正极触头则与金属笔杆电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负极触头与第二负极触头在升压模块内部是电连接在一起的;
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金属笔杆电连接,负极与导电弹簧的第一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的导电套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它可以是封闭式的,也可以是镂空式,也可以是一个支架形式。
而升压模块的输入正极触头与柱式电池的正极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电连接,但因笔杆内纵向空间非常有限,可以设置成如下方式:所述的升压模块邻近柱式电池的第二表面上,升压模块的输入正极触头设置在中央部位,并与柱式电池的正极之间直接接触或者通过一导电弹簧间接接触,升压模块的第二负极触头设置在第二表面的周边部位,并与所述的导电套相接触,这样,电池也可因此被限位在升压模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
位于笔杆头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通常需用于照明,为提高照明亮度,同时,为加强为便于生产制造,并且使发光回路中对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形成良好的接触,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由至少一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负极片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则延伸至其与导电弹簧的第一端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导电弹簧的第一端相接触,这样,多个子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通过印刷电路板而分别与金属笔杆、导电弹簧相接触,从而使发光二极管组也可形成可靠的发光回路,保证了照明的亮度。
同样,第二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提高照明亮度而设置多个子发光二极管,即,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由至少一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负极片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则延伸至其与柱式电池负极相对的表面上并与柱式电池的负极或导电套相接触,这样,多个子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二发光二极管通过印刷电路板而使其正、负极分别与金属笔杆、柱式电池的负极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电接触,节约了笔杆内纵向的空间,且形成可靠的发光回路。
为便于控制上下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所述的升压模块还可以具有一开关,并且该开关的操作部穿过笔杆对应部的孔而外露。
采用同样的设计原理,同样利用升压模块提升电压、通过电池外围的导电套而与电池的负极相电连接,实现位于笔杆上下两端的两个发光二极管能同时发光,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为:该LED发光笔,包括有金属笔杆及设置在笔杆内的笔芯、位于笔杆内的柱式电池及其内装有升压电路的升压模块、以及设置在笔杆头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柱式电池以其头部正极朝向笔杆尾部的方向设置,且在电池外围套设有一端与电池负极相接触的导电套,该导电套与笔杆之间相互绝缘隔离;
在笔杆的尾部还设置有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升压模块即设置在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柱式电池之间;升压模块在远离柱式电池的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负极触头,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升压模块在邻近柱式电池的第二表面上具有输入正极触头和第二负极触头,并分别与柱式电池的正极和所述的导电套电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出正极触头则与金属笔杆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也与金属笔杆电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负极触头与第二负极触头在升压模块内部是电连接在一起的;
在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柱式电池之间则设置有一导电弹簧,该导电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导电弹簧的第二端与柱式电池的尾部负极或导电套电连接。
其中,所述的导电套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它可以是封闭式的,也可以是镂空式,也可以是一个支架形式。
而升压模块的输入正极触头与柱式电池的正极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电连接,但因笔杆内纵向空间非常有限,可以设置成如下方式:所述的升压模块邻近柱式电池的第二表面上,升压模块的输入正极触头设置在中央部位,并与柱式电池的正极之间直接接触或者通过一导电弹簧间接接触,升压模块的第二负极触头设置在周边部位,并与所述的导电套相接触。
位于笔杆头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通常需用于照明,为提高照明亮度,同时,为加强为便于生产制造,并且使发光回路中对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形成良好的接触,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可以为由至少一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负极片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则延伸至其与导电弹簧的第一端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导电弹簧的第一端相接触,这样,多个子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通过印刷电路板而分别与金属笔杆、导电弹簧相接触,从而使发光二极管组也可形成可靠的发光回路,保证了照明的亮度。
同样,第二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提高照明亮度而设置多个子发光二极管,即,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由至少一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负极片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则延伸至其与升压模块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升压模块的第一负极触头相接触,这样,多个子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二发光二极管通过印刷电路板而使其正、负极分别与金属笔杆、柱式电池的负极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电接触,节约了笔杆内纵向的空间,且形成可靠的发光回路。
为便于控制上下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所述的升压模块还可以具有一开关,并且该开关的操作部穿过笔杆对应部的孔而外露。
上述的“电连接”指两者之间直接导电接触或间接导电连接。
而所述的升压模块,可以采用市售的许多升压模块,如深圳市佳信达电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501C的升压模块、深圳联益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Y501的升压模块、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EXX1C的升压模块等等,一节普通柱式电池产生的1.5V电压经这些升压模块,其输出电压能达到5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整个笔杆参与发光回路,即电池的正极输出通过金属笔杆而分别电连接到位于笔杆两端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并且在柱式电池外围增设与电池负极接触的导电套,即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导电弹簧而直接或间接的与导电套发生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则直接或间接的与导电套发生电连接,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光回路,使分别设置在笔杆两端的两个LED的发光变成可能,这样,第一发光二极管可以选用普通的照明光源,第二发光二极管可以选用特殊场合使用的发光体,比如验钞灯,使得LED发光笔变得非常实用;而柱式电池通过升压模块使一节1.5V的普通柱式电池给LED供电变成可能,即只用一节1.5V的普通柱式电池就能使分别设置在笔杆中上下两端的两个白光LED发光;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笔杆内的狭小空间,科学设计发光回路,且同一设计原理,设计有两套柱式电池放置朝向不同的技术方案,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I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III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总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IV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V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总装配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关于升压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以及图10所示,该LED发光笔,包括有金属笔杆1及设置在笔杆1内的笔芯2、位于笔杆1内的柱式电池3及其内装有升压电路的升压模块4、以及设置在笔杆1头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和设置在笔杆1尾部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2;
其中,所述的柱式电池3以其头部正极朝向笔杆1头部的方向设置,且在柱式电池3外围套设有一端与柱式电池3负极相接触的导电套5,该导电套5与笔杆1之间通过绝缘套51而相互绝缘隔离;
在柱式电池3的正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1之间顺次设置有升压模块4和导电弹簧8,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的正极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负极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电连接;
所述升压模块4在远离柱式电池3的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负极触头41,并与导电弹簧8的第二端82相接触;升压模块4在邻近柱式电池3的第二表面上具有输入正极触头43和第二负极触头42,其中,输入正极触头43设置在中央部位,并与柱式电池3的正极之间通过一导电弹簧6间接接触,从而使输入正极触头43与柱式电池3的正极电连接,而第二负极触头42设置在升压模块4第二表面的周边部位,并与所述的导电套5相接触而电连接;升压模块4的输出正极触头44通过导电弹簧7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负极触头41与第二负极触头42在升压模块4内部是电连接在一起的;
所述的升压模块4还具有一开关45,并且该开关45的操作部穿过笔杆1对应部的孔而外露;
该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负极与导电套5电连接,从而与柱式电池3的负极相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为由多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1a、负极片11b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1a延伸至周边并通过触片91与金属笔杆1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11b则延伸至其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相接触;
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2a、负极片12b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2a延伸至周边并通过触片92与金属笔杆1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12b则延伸至其与柱式电池3负极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导电套5相接触,而与柱式电池3负极相电连接。
升压模块4在两个LED光源的发光回路中的连接关系,参见图10,该图中,左边的发光二极管为第二发光二极管12,右边的发光二极管为第一发光二极管11。
实施例二:
如图6~图10所示,该LED发光笔,包括有金属笔杆1及设置在笔杆1内的笔芯2、位于笔杆1内的柱式电池3及其内装有升压电路的升压模块4、以及设置在笔杆1头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和设置在笔杆1尾部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2;
其中,所述的柱式电池3以其头部正极朝向笔杆1尾部的方向设置,且在电池3外围套设有一端与电池3负极相接触的导电套5,该导电套5与笔杆1之间通过绝缘套51而相互绝缘隔离;
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1与柱式电池3之间则设置有一导电弹簧8,该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1的负极电连接,导电弹簧8的第二端82与导电套5电连接;
所述的升压模块4即设置在该第二发光二极管12与柱式电池3之间;升压模块4在远离柱式电池3的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负极触头41,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负极电连接;升压模块4在邻近柱式电池3的第二表面上具有输入正极触头43和第二负极触头42,其中,输入正极触头43设置在升压模块4第二表面的中央部位,并与柱式电池3的正极之间通过一导电弹簧6间接接触,从而使其与柱式电池3的正极相电连接,而升压模块4的第二负极触头42设置在周边部位,并与所述的导电套5相接触,从而和导电套5电连接;升压模块4的输出正极触头44则通过触片93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也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负极触头41与第二负极触头42在升压模块4内部是电连接在一起的;
所述的升压模块4还具有一开关45,并且该开关45的操作部穿过笔杆1对应部的孔而外露。
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为由多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1a、负极片11b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1a延伸至周边并通过触片91与金属笔杆1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11b则延伸至其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相接触;
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2a、负极片12b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2a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1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12b则延伸至其与升压模块4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升压模块4的第一负极触头41相接触。
升压模块4在两个LED光源的发光回路中的连接关系,参见图10,该图中,左边的发光二极管为第二发光二极管12,右边的发光二极管为第一发光二极管11。

Claims (10)

1、一种LED发光笔,包括有金属笔杆(1)及设置在笔杆(1)内的笔芯(2)、位于笔杆(1)内的柱式电池(3)及其内装有升压电路的升压模块(4)、以及设置在笔杆(1)头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柱式电池(3)以其头部正极朝向笔杆(1)头部的方向设置,且在电池(3)外围套设有一端与电池(3)负极相接触的导电套(5),该导电套(5)与笔杆(1)之间相互绝缘隔离;
在笔杆(1)的尾部还设置有第二发光二极管(12),该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负极与柱式电池(3)的尾部负极或导电套(5)电连接;
在柱式电池(3)的正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1)之间顺次设置有升压模块(4)和导电弹簧(8);升压模块(4)在远离柱式电池(3)的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负极触头(41),并与导电弹簧(8)的第二端(82)相接触;升压模块(4)在邻近柱式电池(3)的第二表面上具有输入正极触头(43)和第二负极触头(42),并分别与柱式电池(3)的正极和所述的导电套(5)电连接;升压模块(4)的输出正极触头(44)则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负极触头(41)与第二负极触头(42)在升压模块(4)内部是电连接在一起的;
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的正极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负极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模块(4)邻近柱式电池(3)的第二表面上,升压模块(4)的输入正极触头(43)设置在中央部位,并与柱式电池(3)的正极之间直接接触或者通过一导电弹簧(6)间接接触,升压模块(4)的第二负极触头(42)设置在第二表面的周边部位,并与所述的导电套(5)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为由至少一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1a)、负极片(11b)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1a)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1)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1b1)则延伸至其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2)为由至少一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2a)、负极片(12b)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2a)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1)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12b)则延伸至其与柱式电池(3)负极相对的表面上并与柱式电池(3)的负极或导电套(5)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LED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模块(4)还具有一开关(45),并且该开关(45)的操作部穿过笔杆(1)对应部的孔而外露。
6、一种LED发光笔,包括有金属笔杆(1)及设置在笔杆(1)内的笔芯(2)、位于笔杆(1)内的柱式电池(3)及其内装有升压电路的升压模块(4)、以及设置在笔杆头(1)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柱式电池(3)以其头部正极朝向笔杆(1)尾部的方向设置,且在电池(3)外围套设有一端与电池(3)负极相接触的导电套(5),该导电套(5)与笔杆(1)之间相互绝缘隔离;
在笔杆(1)的尾部还设置有第二发光二极管(12),所述的升压模块(4)即设置在该第二发光二极管(12)与柱式电池(3)之间;升压模块(4)在远离柱式电池(3)的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负极触头(41),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负极电连接;升压模块(4)在邻近柱式电池(3)的第二表面上具有输入正极触头(43)和第二负极触头(42),并分别与柱式电池(3)的正极和所述的导电套(5)电连接;升压模块(4)的输出正极触头(44)则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也与金属笔杆(1)电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负极触头(41)与第二负极触头(42)在升压模块(4)内部是电连接在一起的;
在第一发光二极管(11)与柱式电池(3)之间则设置有一导电弹簧(8),该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1)的负极电连接,导电弹簧(8)的第二端(82)与柱式电池(3)的尾部负极或导电套(5)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模块(4)邻近柱式电池(3)的第二表面上,升压模块(4)的输入正极触头(43)设置在中央部位,并与柱式电池(3)的正极之间直接接触或者通过一导电弹簧(6)间接接触,升压模块(4)的第二负极触头(42)设置在周边部位,并与所述的导电套(5)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1)为由至少一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一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1a)、负极片(11b)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a1)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1)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11b)则延伸至其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导电弹簧(8)的第一端(81)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2)为由至少一个子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各子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被分别焊固在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2a)、负极片(12b)上,该印刷电路板的正极片(12a)延伸至周边并与金属笔杆(1)相接触,而印刷电路板的负极片(12b)则延伸至其与升压模块(4)相对的表面上并与升压模块(4)的第一负极触头(41)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LED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模块(4)还具有一开关(45),并且该开关(45)的操作部穿过笔杆(1)对应部的孔而外露。
CN 200620105659 2006-07-12 2006-07-12 一种led发光笔 Expired - Lifetime CN291808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05659 CN2918086Y (zh) 2006-07-12 2006-07-12 一种led发光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05659 CN2918086Y (zh) 2006-07-12 2006-07-12 一种led发光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18086Y true CN2918086Y (zh) 2007-07-04

Family

ID=3821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05659 Expired - Lifetime CN2918086Y (zh) 2006-07-12 2006-07-12 一种led发光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1808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843A (zh) * 2009-09-28 2011-04-27 李剑 一种多功能电视收音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843A (zh) * 2009-09-28 2011-04-27 李剑 一种多功能电视收音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2907A (zh) 一种led发光笔
CN100515799C (zh) 一种led发光笔
US20100109553A1 (en) Led bulb with zener diode, zener diode assembly or resistor connected in series
CN1276332C (zh) 键盘结构
CN2918086Y (zh) 一种led发光笔
CN1887603A (zh) 一种led发光笔
CN201203011Y (zh) Led照明灯管
CN204437786U (zh) 灯管
CN2506854Y (zh) 发光棒结构
CN1785691A (zh) 一种led发光笔
CN101078466A (zh) 灯笔导电结构
CN202088728U (zh) 一种带有led发光的笔
CN2838974Y (zh) 发光笔夹
CN2793517Y (zh) 一种多颗led手电筒
CN201089298Y (zh) 一种旋动式led发光笔
CN201154612Y (zh) 一种旋转式led发光笔
US8414140B2 (en) Writing instrument providing illumination
CN2830100Y (zh) 一种照明笔
CN2801500Y (zh) 一种led发光笔
CN201102405Y (zh) 带手电的圆珠笔
CN218616009U (zh) 笔灯
CN201382386Y (zh) 一种led灯管
CN2739006Y (zh) Led多功能笔
CN2744923Y (zh) 一种led手电筒
CN201165129Y (zh) 灯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72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