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98912Y - 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98912Y
CN2898912Y CN 200620040350 CN200620040350U CN2898912Y CN 2898912 Y CN2898912 Y CN 2898912Y CN 200620040350 CN200620040350 CN 200620040350 CN 200620040350 U CN200620040350 U CN 200620040350U CN 2898912 Y CN2898912 Y CN 28989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lid
double
notebook
ou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403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da Computer Shanghai Co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0403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989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989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989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可翻折的盖体、固设于盖体内侧面的内屏,以及设置于盖体外侧面一容纳空间内、可相对盖体外侧面滑动且可翻转的外屏。外屏和盖体的边缘分别设置有金属弹片和金手指其中之一。在外屏不使用的情况下,其隐藏于盖体的容纳空间之中;在外屏的使用情况下,其可从容纳空间中抽出或翻开至一临界位置,并翻转一特定角度,使得金属弹片与金手指接触而使外屏通电。本实用新型不但起到防止外屏磨损的作用,而且满足了外屏在节电方面的要求。

Description

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如今,笔记本电脑的用户群可谓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商务用户到现在的家庭用户、个人用户,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笔记本电脑,这就要求笔记本电脑无论在外型上还是功能上,都要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近期,国内外一些厂商纷纷开始研发具有内、外双屏的笔记本电脑,此种笔记本电脑除了具有传统的内置显示屏之外,还在外部增设一小型的液晶屏(外屏)。例如,华硕公司最近公布了一款具有内、外双屏的概念产品,其外屏可以在笔记本合上的时候显示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电子邮件、剩余电量、处理器和Wi-Fi信号,甚至还可以从某些网站获得天气资料显示在外屏上。另外,外屏还可以在播放音乐时如同MP3播放器那样显示歌曲信息。然而,这种外屏结构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液晶屏放置在上盖表面,在来回的移动中容易造成磨损;其次液晶屏过小,实现的功能也比较简单;再者,外屏在电脑处于开机状态时会自动开启(即使用户并不需要使用外屏),在电脑处于待机状态时仍旧会显示,甚至在电脑处于休眠状态时也可能显示,这样必然会额外消耗电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双屏笔记本电脑包括一可翻折的盖体、固设于盖体内侧面的内屏,以及设置于盖体外侧面一容纳空间内、可相对盖体外侧面运动且可翻转的外屏。该外屏具有一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对的背面。外屏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弹片,盖体上与金属弹片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金手指,当外屏被翻转至一临界位置时,金属弹片与金手指接触而使外屏通电。
在外屏不使用的情况下,其隐藏于盖体的容纳空间之中;在外屏的使用情况下,其可从容纳空间中抽出至所述临界位置,并翻转一预定角度,该预定角度在负180度到正180度之间。
所述可相对盖体外侧面运动的外屏其运动方式包括沿盖体外侧面抽出,以及从盖体的容纳空间中翻开。抽出方式包括从上、左、右三个方向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但照顾到外屏的抗磨损性能,也满足了外屏在节电方面的要求;同时独特的外屏翻转式设计方便了用户使用,无论是自用,还是给他人做演示;最后,液晶屏的尺寸设计更加适合用户观看宽屏电影。
【附图说明】
图1A-1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双屏笔记本电脑在开启外屏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弹片和金手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外屏抽出前、后分别处于笔记本电脑中的位置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4A-4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双屏笔记本电脑在开启外屏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A至1D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1包括一可翻折的盖体10,其通过一翻折部11与键盘部分40相连。盖体10的内侧固设有内屏(未图示),该内屏与现有的单屏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屏结构大致相同(长宽比4∶3),故不赘述。盖体10的外侧在远离翻折部11而靠近边缘处设置有一小型液晶屏,或称外屏20,其面积小于内屏的面积。该外屏20被可滑动地嵌入在盖体10的一容纳空间中。当不需要用到该外屏20时,其为隐藏状态,即外屏20被收容于容纳空间中,其背面21显露在外,而其显示面22不外露,藉此可以保护外屏20不受磨损。当需要用到该外屏20时,首先,将该外屏20沿盖体10上的滑道(未图示)朝向边缘抽出至容纳空间以外,在此过程中,外屏20的背面21始终朝外(背离内屏),而其显示面21始终朝向内屏;当滑移到一临界位置时,翻转外屏20,使其显示面22背离内屏而朝向观看者。所述临界位置,是预先设定的,即外屏20沿盖体10滑移直至滑道末端、无法再移动的位置。当电脑1作为演示工具使用时,可将外屏20从临界位置(0度)顺时针翻转至小于正180度的一角度,使得外屏的显示面22和内屏分别朝向观看者和演示者本人,如图1D所示,此时,内屏与外屏显示同样的内容。当电脑1仅供操作者一人使用时,可将外屏20从临界位置(0度)逆时针翻转至大于负180度的一角度,使得外屏的显示面22和内屏均朝向操作者本人(此状态未图示),此时,操作者例如可以通过内屏浏览网页,同时通过外屏观看MTV画面。
请参见图2示,在外屏20的底端放置有一金属弹片23,在盖体10的边缘处设置有一金手指13,当外屏20被翻转至预定角度后,该金属弹片23才会碰触到该金手指13,此时,外屏20才能接电启用。因此,外屏20并不随电脑1的开机而启动,在不使用外屏时,其不耗费电量。
再请参见图3A至3B所示,其显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外屏翻折前、后分别处于笔记本电脑中的位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A中标号b、c分别表示两种外屏可设置的位置。当外屏20’处于盖体10’上的位置b时,其可从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抽离容纳空间至一临界位置b’并翻转至适合观看的角度;当外屏20’处于盖体10’上的位置c时,其可从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抽离容纳空间至一临界位置c’并翻转至适合观看的角度。临界位置b’和c’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均是外屏20’底部的金属弹片和盖体10’边缘的金手指接触的位置。
再请参见图4A至4C所示,其显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外屏翻盖前、后的侧视示意图。该实施例不需要上述实施例中“抽出”外屏的动作,而以翻盖方式取代之。外屏20’’以背面21’’朝外的方式被收容在笔记本电脑盖体10’’的一容纳空间内。使用时,只要将外屏20’’从容纳空间翻开至一临界位置(如180度),使其显示面22’’朝外,再绕一转轴50旋转至适合观看的角度。在临界位置时,外屏20’’上的金属弹片和盖体10’’边缘的金手指接触而使外屏20’’通电。
由于用内屏(大屏幕)看电影一般只能持续2-3小时,而用外屏(小屏幕)看电影可以持续4-6小时,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特定实施例中,在盖体10内加装有具备PMP(移动多媒体)功能的电路和芯片,这样,可以实现不开机情况下借助笔记本电脑强大的电能和更大的影碟空间来播放电影。相应的,该外屏20的尺寸设计为适于观看16∶9显示比例的电影,即外屏的长宽比为16∶9。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外屏20(20’、20”)表面加装触摸屏(未图示),以达到简易控制外屏的目的。在一特定实施例中,该触摸屏为一层导电膜,其可以感应手指触碰的位置,并反馈给电脑。触摸屏的感应和反馈过程为现有技术,无需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但起到防止外屏磨损的作用,而且满足了外屏在节电方面的要求。同时,独特的外屏翻转式设计既方便了同一使用者同时观看两个屏幕,也方便了电脑作为演示时给不同的人从两面观看。最后,液晶屏的尺寸设计更加适合用户观看宽屏电影。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Claims (10)

1.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包括一可翻折的盖体和固设于盖体内侧面的内屏,其特征在于:该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设置于盖体外侧面一容纳空间内、可相对盖体外侧面运动至一临界位置且可翻转的外屏,外屏和盖体的边缘分别设置有金属弹片和金手指其中之一,当外屏运动至上述临界位置时,金属弹片与金手指接触而使外屏通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相对盖体外侧面运动的外屏其运动方式包括从盖体中抽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滑道,外屏沿该滑道在盖体上滑动至所述临界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包括一显示面以及一与显示面相对的背面,在外屏沿盖体滑动至临界位置的过程中,外屏的显示面始终朝向内屏;当到达临界位置后,外屏被翻转至显示面背离内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相对盖体外侧面运动的外屏其运动方式包括从盖体的容纳空间中翻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包括一显示面以及一与显示面相对的背面,在外屏从容纳空间中被翻开至临界位置的过程中,外屏从背面朝外被翻至显示面朝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翻转的角度在负180度到正180度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装有具备移动多媒体功能的电路和芯片,用以控制外屏的显示内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的面积小于内屏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的长宽比为16∶9。
CN 200620040350 2006-03-21 2006-03-21 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89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40350 CN2898912Y (zh) 2006-03-21 2006-03-21 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40350 CN2898912Y (zh) 2006-03-21 2006-03-21 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98912Y true CN2898912Y (zh) 2007-05-09

Family

ID=38074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403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8912Y (zh) 2006-03-21 2006-03-21 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9891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246A (zh) * 2010-03-12 2010-09-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隐藏式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WO2011029394A1 (zh) * 2009-09-11 2011-03-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9394A1 (zh) * 2009-09-11 2011-03-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US9030379B2 (en) 2009-09-11 2015-05-12 Lenovo (Beijing) Co., Lt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portable terminal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01840246A (zh) * 2010-03-12 2010-09-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隐藏式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CN101840246B (zh) * 2010-03-12 2012-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隐藏式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0626B2 (en) Multi-device pairing and combined display
US20180101243A1 (en) Convertible computing device
EP244945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2539803B1 (en) Multi-screen hold and page-flip gesture
CA2788106C (en) Multi-screen pinch and expand gestures
EP2539802B1 (en) Multi-screen hold and tap gesture
US9075522B2 (en) Multi-screen bookmark hold gesture
US8751970B2 (en) Multi-screen synchronous slide gesture
US20060227122A1 (en) Implementing multiple display modes on one display panel
US943621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15377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oth in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nd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US20110209089A1 (en) Multi-screen object-hold and page-change gesture
US20110209101A1 (en) Multi-screen pinch-to-pocket gesture
US9830068B2 (en) Dual configuration computer
CN103383621B (zh) 视图切换方法及装置
CN2898912Y (zh) 具有隐藏式外屏的双屏笔记本电脑
CN203588141U (zh) 一种折叠式的双屏平板电脑
CN201210266Y (zh) 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结构
CN203002657U (zh) 平板电脑屏幕清洁装置
CN2750585Y (zh) 带有折叠显示屏的手机
CN203232357U (zh) 电子组件
CN2862149Y (zh) 电脑系统
CN2672978Y (zh) 手持设备
CN103002077A (zh) 双屏滑盖智能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