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93667Y - 称重板 - Google Patents

称重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93667Y
CN2893667Y CN 200620056009 CN200620056009U CN2893667Y CN 2893667 Y CN2893667 Y CN 2893667Y CN 200620056009 CN200620056009 CN 200620056009 CN 200620056009 U CN200620056009 U CN 200620056009U CN 2893667 Y CN2893667 Y CN 289366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ing plate
support end
cecutiency
elastic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560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EC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EC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EC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EC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560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9366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9366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9366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Measurement Of Forc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称重板,采用不均匀分布的应变梁设计,从称重板结构设计上避免了偏载的产生,无须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复杂繁琐的偏载补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弹性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应力分布又产生变化而造成偏载重新产生,保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应变梁设于受力面,且对各槽、孔采用密封盖板一一焊接密封,无任何螺纹联接无活动部件,做到了真正的全密封,防潮效果好,大大地延长了称重板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称重板使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称重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对汽车进行动静态称重的电阻应变平板式称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称重板主要是由弹性体、应变片、补偿片、密封材料以及密封盖板等构成。应变片粘贴在处于弹性体与路面接触的支撑面一面的连续均匀分布的应变梁的两个立面,补偿片粘贴在弹性体非受力处,通过惠斯通电桥电连接;通过密封材料将所有电路做防潮防水密封;密封盖板与弹性体通过螺纹联接构成整体称重板;使用时将称重板置于平整的路面上,载荷施加于称重板受力面即上表面,由应变片构成的惠斯通电桥通过称重板受力面和支撑端即与路面接触的下表面形成的剪切力的变化进行测量。但是,载荷在受力面上的位置不会始终相同,由于现有产品结构上的缺陷而导致载荷在受力面居中、偏左和偏右时得到的测量结果有很大偏差。为保证这个偏差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就必须进行调整,即均匀分布的应变梁因为应力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偏载,必须在制造过程中对每台称重板都要进行补偿,补偿的工艺复杂繁琐,而且补偿后在称重板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弹性体受力后应力分布又产生变化而补偿是固定的,偏载问题还会产生。
此外,粘贴应变片的应变梁处于与地面接触的一面,即位于弹性体的下表面,虽然使用了密封材料,但密封盖板和弹性体之间使用的是螺纹联接,并非真正的全封闭,地面的潮气、水汽及积水会一直聚集在称重板底部,而进入称重板内部的潮气和水很难排出去,使得防潮防水效果不好,经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称重板防潮防水问题而导致称重板绝缘电阻下降,最终导致称重板测量精度下降而必须返厂维修。而且,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受力,螺钉容易松动或变形,导致称重板不再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一会影响称重精度,二是在返修时因螺钉变形很难取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称重板,该称重板无须在制造过程中进行补偿即可解决偏载问题,而且提高防潮防水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称重板,包括弹性体1、安装于弹性体上的应变片,所述应变片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连接组成测量电路;所述弹性体包括腹板2、支撑端5,腹板下表面7高于支撑端下表面8,所述腹板与支撑端之间形成应变区3;所述应变区3表面纵向方向设置有连续的长度不等、深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相对于弹性体1纵向方向中心线9对称的应变盲槽或盲孔10,相邻应变盲槽之间形成应变梁11,所述应变片粘贴于所述应变梁11的立面12的表面上。
上述的称重板,所述应变盲槽或盲孔10设置于所述应变区3的上表面。所述应变区3上表面与支撑端5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形成过渡面4,所述腹板2上表面略高于所述过渡面4,形成施加载荷的受力面6。
上述的称重板,所述支撑端5表面纵向设置有走线槽13;优选地,纵向设置于所述支撑端5上表面。还包括密封盖板14,密封盖设于所述应变盲槽或盲孔10、走线槽13上;所述密封盖板14与所述应变盲槽或盲孔10、走线槽13一一对应密封焊接。
还包括保护垫15,粘贴于所述过渡面4之上,遮盖所述密封盖板14。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根据材料力学、弹性力学以及有限元分析计算后,采用不均匀分布的应变梁设计,从称重板结构设计上避免了偏载的产生,无须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复杂繁琐的偏载补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弹性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应力分布又产生变化而造成偏载重新产生,保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因应变梁位于受力面,避免因地表潮气、水汽或积水聚集产生的绝缘电阻下降,同时聚集在称重板受力面的潮气、水汽或积水,因阳光照射、通风等自然条件,很容易被蒸发、排掉,保持其干燥,大大地延长了称重板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称重板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对各槽、孔采用密封盖板一一焊接密封,无任何螺纹联接无活动部件,做到了真正的全密封,进一步提高了防潮性能,基本杜绝因地表潮气、水汽或积水聚集产生的绝缘电阻下降,大大地延长了称重板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称重板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正交视图。
图2是图1的轴测图。
图3是图2隐藏橡胶板后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的横向正交视图。
图5是图4的轴测图。
图中1.弹性体,2.腹板,3.应变区,4.过渡面,5.支撑端,6.受力面,7.腹板下表面,8.支撑端下表面,9.纵向方向中心线,10.应变盲槽,11.应变梁,12.应变梁立面,13.走线槽,14.密封盖板,15.橡胶板,16、应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称重板,请综合参考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弹性体1、应变片、密封盖板14、橡胶板15等。
请参考图4、图5所示,弹性体1根据功能区分为腹板2、应变区3、过渡面4和支撑端5,应变区3上表面与支撑端5上表面为同一平面,称之为过渡面4,腹板2上表面略高于过渡面4形成施加载荷的受力面6,腹板下表面7高于支撑端下表面8,保证在受力面6受力后腹板2有足够的向下变形空间,腹板2与支撑端5之间的区域形成应变区3,根据材料力学、弹性力学以及有限元分析计算后,在保证应力分布均匀的条件下,沿应变区3上表面纵向方向加工有连续的长度不等,深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的但相对于弹性体1纵向方向中心线9对称的一定数量的应变盲槽10,每两个应变盲槽10之间形成一个应变梁11,构成的多个应变梁11因应变盲槽10长度不等而形成连续不均匀分布,应变片即粘贴于应变梁11的两个立面12的表面上,所有应变片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连接组成测量电路。
在支撑端的上表面开设走线槽13,将电路连接的走线纳入其中,既可以保证整体外观的一体化,又能保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潮密封;走线槽也可以开设于其他位置,但设于支撑端的上表面,在工艺上较易实现。使用防潮防水密封材料将所有的应变盲槽10、走线槽13以及其它工艺槽孔全部灌封,然后在各个槽、孔上面分别盖上依各槽、孔形状一致、大小匹配的密封盖板14,并使用激光焊接技术进行焊接,形成真正的全密封,并在过渡面4上再粘贴一层橡胶板保护垫15,提供对密封盖板14的保护,整个称重板结构上无任何螺纹联接,无任何相对活动零部件,实现了一体化结构,有利于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Claims (9)

1、一种称重板,包括弹性体(1)、安装于弹性体上的应变片(16),所述应变片(16)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连接组成测量电路;所述弹性体包括腹板(2)、支撑端(5),腹板下表面(7)略高于支撑端下表面(8),所述腹板与支撑端相接处形成应变区(3);其特征是:所述应变区(3)表面纵向方向设置有连续的长度不等、深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相对于弹性体(1)纵向方向中心线(9)对称的应变盲槽或盲孔(10),相邻应变盲槽之间形成应变梁(11),所述应变片(16)粘贴于所述应变梁(11)的立面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板,其特征是:所述应变盲槽或盲孔(10)设置于所述应变区(3)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板,其特征是:所述应变区(3)上表面与支撑端(5)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形成过渡面(4),所述腹板(2)上表面略高于所述过渡面(4),形成施加载荷的受力面(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板,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端(5)上表面纵向设置有走线槽(1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板,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端(5)表面纵向设置有走线槽(13)。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板,其特征是:还包括密封盖板(14),分别密封盖设于所述应变盲槽或盲孔(10)、走线槽(13)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称重板,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盖板(14)与所述应变盲槽或盲孔(10)、走线槽(13)一一对应密封焊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称重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保护垫(15),粘贴于所述过渡面(4)之上,遮盖所述密封盖板(1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称重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保护垫(15),粘贴于所述过渡面(4)之上,遮盖所述密封盖板(14)。
CN 200620056009 2006-03-13 2006-03-13 称重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366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6009 CN2893667Y (zh) 2006-03-13 2006-03-13 称重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6009 CN2893667Y (zh) 2006-03-13 2006-03-13 称重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93667Y true CN2893667Y (zh) 2007-04-25

Family

ID=3806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560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3667Y (zh) 2006-03-13 2006-03-13 称重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9366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0480A (zh) * 2015-06-12 2018-03-27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0480A (zh) * 2015-06-12 2018-03-27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92057B2 (ja) ロバーバル型ロードセル
CN202720078U (zh) 一种应变式的六维力传感器
CN204556064U (zh) 轮辐梁式传感器
CN201138237Y (zh) 动态汽车衡用称重传感器
CN102230818B (zh) 一种双c型压电式动态轴重传感器
CN110243525A (zh)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
CN2893667Y (zh) 称重板
CN203083677U (zh)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
CN102426049A (zh) 多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
CN203572559U (zh) 称重传感器
CN109520653A (zh) 轴销式单轴径向测力传感器
CN203148625U (zh) 一种用于大应变传感器标定的装置
CN209214817U (zh) 一种轴销式单轴径向测力传感器
CN201837447U (zh) 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
CN113109022B (zh) 波浪载荷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模块
CN207908024U (zh) 一种三梁式称重传感器
CN1204767A (zh) 三维轴承负荷传感器
CN201034707Y (zh) 一种用于超薄人体秤的称重传感器
CN205691224U (zh) 带一体架盘的秤架
CN2932328Y (zh) 自撑桥式称重传感器
CN103557914A (zh) 压力称重传感器
CN113670560A (zh) 一种平尾气动载荷测量装置
CN207540642U (zh) 新型双平行梁式称重传感器
CN203551056U (zh) 压力称重传感器
CN204085647U (zh) 一种薄壁盲孔型柱式称重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