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76870Y -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76870Y
CN2876870Y CN 200520132572 CN200520132572U CN2876870Y CN 2876870 Y CN2876870 Y CN 2876870Y CN 200520132572 CN200520132572 CN 200520132572 CN 200520132572 U CN200520132572 U CN 200520132572U CN 2876870 Y CN2876870 Y CN 287687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mputing machine
machine body
package assembl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325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信安
郭泽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ZHONG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ZHONG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ZHONG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ZHONG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325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7687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7687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7687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通过由手拆式卡合结构卡合于外壳内部定位凸肋的方式,计算机机体不需要额外的工具,透过人手即可轻松的固设于外壳之内。且不需要额外工具辅助,由人手操作即可以轻易拆卸外壳进行外壳抽换的动作,可以很轻易地更换不同的外壳。再者,计算机机体可在包装出售之时再插入外壳内,避免在系统组装过程中外壳产生损伤。此外,透过简单的外壳更换,即能达到产品外型的变化,即可出售给不同客户。

Description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桌上型计算机主机的外壳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主机的外壳,其整体的设计感以及外观诉求对于计算机主机的销售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因此,若能很轻易地更换计算机主机的外壳,不但能使计算机主机的生产者容易变更计算机主机的外观,促进产品多样性之外,亦可使消费者本身即可自行变换计算机主机的外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然而,综观现有计算机主机,其外壳皆直接安装于计算机主机本体的机架上;且外壳的安装方式不外乎是以螺丝锁固、或是单边螺锁配合卡勾固定的组合结构。外壳不仅需要额外的工具加以拆卸,难以更换之外;且在系统组装完成之时,即需安装外壳以保护内部电子零件,促使外壳容易因外力碰撞而造成损伤,并非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外壳、以及一计算机机体。外壳具有一第一壳体、一内部容室、一开口、一第一内侧面、以及一定位凸肋。定位凸肋是固设在第一内侧面上,而计算机机体可容置于外壳的内部容室内。计算机机体具有一第一板、以及一手拆式卡合结构。手拆式卡合结构是组设在计算机机体的第一板上,并可对应卡固至外壳的定位凸肋。
通过此,计算机机体不需要额外的工具,透过人手即能够可拆卸式地固设在外壳的内部容室内,可以很轻易地更换不同的外壳。再者,计算机机体可在欲包装出售的时再插入入外壳内,避免在系统组装过程中外壳产生损伤。此外,透过简单的外壳更换,即能达到产品外型的变化,即可出售给不同客户,且亦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更可包括一第二内侧面、以及另一定位凸肋,此另一定位凸肋是固设在前述的第二内侧面。而计算机机体更可包括一第二板、以及另一手拆式卡合结构。此另一手拆式卡合结构是组设在前述第二板上,并对应卡固到前述外壳的另一定位凸肋。通过由两组定位凸肋、及手拆式卡合结构的组合,可让计算机机体更牢固的固设在外壳的内部容室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更可包括一第二外壳。第二外壳是包括一第二壳体、一内部容室、一开口、一第三内侧面、以及一定位凸肋。第二外壳的第二壳体是不同于上述外壳的第一壳体,因此第二外壳的内部构造与上述外壳的内部构造大致相同,但在壳体的可视外观上不同。且上述计算机机体的手拆式卡合结构亦可对应卡固于第二外壳的定位凸肋,促使第二外壳亦可提供计算机机体通过由人手以可拆卸式固设于第二外壳的内部容室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手拆式卡合结构具有一弹性组件,此弹性组件一端是组设在手拆式卡合结构上。此弹性组件具有一挡止凸缘、以及一操作部。挡止凸缘是组设在弹性组件上,且朝外对应卡合于上述外壳的定位凸肋,而操作部则组设在弹性组件一侧。前述的弹性组件可为一弹性臂、或其它等效弹性体。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手拆式卡合结构亦具有一弹性组件,此弹性组件一端是组设在前述另一手拆式卡合结构上。此弹性组件具有一挡止凸缘、以及一操作部。挡止凸缘是组设在弹性组件上,且朝外对应卡合于上述外壳的另一定位凸肋,而操作部则组设在弹性组件一侧。前述的弹性组件亦可为一弹性臂、或其它等效弹性体。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更具有一饰板。此饰板可连结于第一内侧面与第二内侧面的间,且隔断外壳的内部容室。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外殻更具有一开口,其是对应计算机机体横截面的外型轮廓,以利计算机机体对应定位、插入固设在外壳的内部容室之内。
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可对应计算机机体散热孔的位置贯设至少一个通孔,以将计算机机体产生的热能、透过外壳的通孔散逸至外部,达成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1     外壳2            内部容室20,40
开口201,401            第一壳体202      定位凸肋21,22,41,42
第一内侧面23            第二内侧面24     通孔25,45
饰板26,46              计算机机体3      横截面30
手拆式卡合结构31,32    弹性组件310      挡止凸缘311
操作部312               单边倾斜面313    第一板33
第二板34                散热孔35         后板36
第二外壳4               第二壳体402      第三内侧面43
第四内侧面4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中显示本实施例是为一种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1,包括一外壳2、以及一计算机机体3。其中,可看出计算机机体3是组装于外壳2内。
请再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外壳2包括一第一壳体202、一内部容室20、一开口201、一第一内侧面23、以及一第二内侧面24。在左边的第一内侧面23、与右边的第二内侧面24,分别各固设有一定位凸肋21,22。
又,第二外壳4包括有一第二壳体402、一内部容室40、一开口401、一第三内侧面43、以及一第四内侧面44。同样的,在左边的第三内侧面43、以及在右边的第四内侧面44,亦分别各固设一定位凸肋41,42。如图2所示,请特别注意第二外壳4的第二壳体402,其外观设计是完全不同于外壳2的第一壳体202。
此外,计算机机体3,包括一第一板33或一第二板34、以及相对应的手拆式卡合结构31,32。手拆式卡合结构31,32分别组设在计算机机体的第一板33、以及其第二板34上,并可分别对应卡固于外壳2的定位凸肋21,22、以及第二外壳4的定位凸肋41,42。
通过此,计算机机体3通过由两边的手拆式卡合结构31,32、即可轻松的固定在外壳2、或第二外壳4之内,且不需要额外工具辅助,由人手操作即可以轻易拆卸外壳进行外壳抽换的动作。
当然,前述的外壳2的第一内侧面23、及第二内侧面24,或第二外壳4的第三内侧面43、及第四内侧面44,其上固设的定位凸肋21,22,41,42,以及相对应第一板33、第二板34的相对应的手拆式卡合结构31,32,亦可为上、下侧面的组合、抑或为上、左侧面的组合、抑或为下、右的侧面组合,亦可仅于其中一侧面设置即可,端视生产厂商的实际需要,另行加以组合搭配,亦可得到相同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外壳2的开口201,与第二外壳4的开口401,其外型轮廓都完全对应计算机机体3的横截面30。因此,在计算机机体3插入外壳2、或第二外壳4的时,能够简单完成定位且顺利插入。
本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机体3,其上更可具有至少一第一板体,可于第一板体的内侧面组设计算机所需主机板、适配卡、电源供应器、光驱、硬盘等相关计算机内部装置。如图2所示,计算机机体3上具有后板36,其是与外壳2的开口201,或第二外壳4的开口401的外型轮廓都完全对应。因此,在计算机机体3插入外壳2或第二外壳4之后,能够简单完成封闭该开口201、401,且在后板36上更可配合需要设置具有插孔的多数的电子连接器。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计算机机体3开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35,外壳2对应散热孔35的开设位置、亦贯设数个通孔25,而第二外壳4对应散热孔35开设位置、亦贯设数个通孔45。促使计算机机体3其内部所产生的热能能够经由散热孔35,透过外壳2的通孔25或第二外壳4的通孔45顺利散发至外部。
请再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显示组设于第一板33上的手拆式卡合结构31。手拆式卡合结构31包括一弹性组件310、一挡止凸缘311、以及一操作部312。弹性组件310是由手拆式卡合结构31前端向后延伸,并朝外凸设有单边倾斜面313的一挡止凸缘311,且在尾端朝外侧形成一操作部312。该挡止凸缘311的单边倾斜面313于计算机机体3从外壳2、4的开口201、401插入时是受定位凸肋21、41的顶推内缩,并通过由挡止凸缘311的弹性组件310的弹性力,于挡止凸缘311通过定位凸肋21、41后,可朝外对应卡合于定位凸肋21、或定位凸肋41,通过此达成计算机机体3与外壳2的组装卡固,防止计算机机体3与外壳2分离。而欲将组装后的计算机机体3与外壳2、4分离时,只须通过由人手施力于操作部312,朝内按压之时,即可解除挡止凸缘311与定位凸肋21、或定位凸肋41的卡合,而可将计算机机体3从外壳2、4的开口201、401往外抽离。
请再参阅图4是图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壳2一般而言是具有四周面与前面板的空心容室矩型体,可以由一体成型制成,而前面板亦可以分开方式组立。例如可以由一饰板26,其是组设在外壳2前端且封闭内部容室20。第二外壳4亦是相同于外壳2结构,第二外壳4亦可以具有一饰板46,其是组设在第二外壳4前端且封闭内部容室40。通过此,外壳2或第二外壳4都可依照需要进行饰板的更换。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外壳,包括一第一壳体、一内部容室、一开口、一第一内侧面、以及一定位凸肋,该定位凸肋是固设于该第一内侧面;以及
一计算机机体,是容设于该内部容室内,该计算机机体包括一第一板、以及一手拆式卡合结构,该手拆式卡合结构是组设于该计算机机体的该第一板上,并对应卡固于该外壳的该定位凸肋、促使该计算机机体可通过由人手以可拆卸式固设于该内部容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外壳更包括一第二内侧面、以及另一定位凸肋,该另一定位凸肋是固设于该第二内侧面,该计算机机体更包括一第二板、以及另一手拆式卡合结构,该另一手拆式卡合结构是组设于该第二板上,并对应卡固于该外壳的该另一定位凸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手拆式卡合结构包括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一端是组设于该手拆式卡合结构,该弹性组件包括一挡止凸缘、以及一操作部,该挡止凸缘是组设于该弹性组件上,且朝外对应卡合于该外壳的该定位凸肋,该操作部是组设于该弹性组件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挡止凸缘是包括一单边倾斜面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外壳更包括一饰板,是组装于该外壳前端并封闭该内部容室。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开口外型轮廓是对应于该计算机机体的横截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计算机机体更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该外壳更贯设有至少一通孔,该外壳的该至少一通孔是对应于该计算机机体的该至少一散热孔的开设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计算机机体更包括有一后板,其是与该外壳的该开口的外型轮廓都完全对应,因此,在该计算机机体插入该外壳后,能够完成封闭该开口。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是包括一第二壳体、一内部容室、一开口、一第三内侧面、以及一定位凸肋,该第二外壳的该定位凸肋是固设于该第三内侧面,该计算机机体的该手拆式卡合结构并对应卡固于该第二外壳的该定位凸肋,促使该第二外壳亦可提供该计算机机体通过由人手以可拆卸式固设于该第二外壳的该内部容室内。
10、一种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外壳,是包括一内部容室、一开口;以及
一计算机机体,其外型轮廓是对应该开口,使该计算机机体可由该开口插入该外壳,供该计算机机体容设于该外壳的该内部容室内。
CN 200520132572 2005-11-10 2005-11-10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7687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32572 CN2876870Y (zh) 2005-11-10 2005-11-10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32572 CN2876870Y (zh) 2005-11-10 2005-11-10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76870Y true CN2876870Y (zh) 2007-03-07

Family

ID=3782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3257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76870Y (zh) 2005-11-10 2005-11-10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7687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980A (zh) * 2020-07-07 2020-10-20 墙小兰 一种用于云端弹性计算的服务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980A (zh) * 2020-07-07 2020-10-20 墙小兰 一种用于云端弹性计算的服务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00980B (zh) * 2020-07-07 2021-04-06 墙小兰 一种用于云端弹性计算的服务器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2066A (zh) 一种硬盘防震及防电磁波结构
CN2886650Y (zh) 扩充卡固定装置
US8144452B2 (en)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all-in-one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US8277178B2 (en) Fan assembly
US8373995B2 (en) Expansion card mounting apparatus
CN203009557U (zh) 旋转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876870Y (zh) 计算机外壳组装结构
CN201247440Y (zh) 电脑盖板组合
CN102129878A (zh)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CN2768073Y (zh) 一种电脑机箱
CN2672724Y (zh) 电脑机壳
CN201163845Y (zh) 电子装置的显示模块
CN2648492Y (zh) 计算机硬盘固定结构
CN2775727Y (zh) 计算机主机外壳结构改良
CN218512878U (zh)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CN2795927Y (zh) 工业计算机主机壳体组合结构
CN2842539Y (zh) 计算机硬盘防震结构
CN2760652Y (zh) 电脑机壳
TW202348109A (zh) 機箱結構及外蓋解鎖模組
CN2643371Y (zh) 有独特主机板结构的电脑机箱
CN217363514U (zh) 连环外壳扣合结构
CN200969713Y (zh) 一种电器的面板与框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574092Y (zh) 电脑驱动器无螺丝固定装置
CN2828900Y (zh) 电脑主机机箱结构
CN201274032Y (zh) 电脑机箱的后板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