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9192Y - 墙面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墙面结构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69192Y CN2869192Y CN 200620001146 CN200620001146U CN2869192Y CN 2869192 Y CN2869192 Y CN 2869192Y CN 200620001146 CN200620001146 CN 200620001146 CN 200620001146 U CN200620001146 U CN 200620001146U CN 2869192 Y CN2869192 Y CN 286919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nthetic resin
- powder
- coating
- weight
- plastochondri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面结构体,其是对构成建筑物外墙面的基材依次层压底调整层、中涂层及上涂层的墙面结构体,所述底调整层由含有水泥、合成树脂及轻质粉粒体的底调整涂料形成;所述中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轻质粉粒体及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中层涂料形成;所述上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的上层涂料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墙面结构体是具有稳定隔热性能的墙面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的墙面结构体。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在商业设施、多层住宅、独户住宅等建筑物中通过高隔热化、高气密化来谋求空调费的节约,实现省能的设计盛行。
一般在不实施隔热设计的建筑物中,在冬季采暖时室内的热量从屋顶、地板、窗户、墙壁等部位泄漏,在夏季制冷时,屋外的热量从这些部位浸入。可以说这种热损失的约1/3来自墙面。因此,为了建筑物节能,把室内与室外隔开的外壁的高隔热化是不可少的,在外墙表面上设置隔热性材料的墙面结构已有各种方案提出。
但是,在赋予隔热性的原来墙面结构中,存在经时膨胀、破裂、剥离等缺陷,存在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鉴于该问题进行悉心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依次层压特定的底调整层、中涂层、上涂层,可以得到具有稳定隔热性能的墙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下列特征的墙面结构体。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墙面结构体,其是对构成建筑物外墙面的基材,依次层压底调整层、中涂层、上涂层的墙面结构体,上述底调整层含有水泥、合成树脂及轻质粉粒体,其固体成分重量比例,对水泥100重量份,合成树脂达到1~100重量份、轻质粉粒体1~80重量份,作为上述轻质粉粒体,由以99∶1~10∶90的重量比含有的无机轻质粉粒体与有机轻质粉粒体的底调整涂料形成;上述中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轻质粉粒体及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中层涂料形成;上述上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的上层涂料形成。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墙面结构体,其是对构成建筑物外墙面的基材依次层压底调整层、下涂层、中涂层及上涂层的墙面结构体,上述底调整层含有水泥、合成树脂及轻质粉粒体,其固体成分重量比例,对水泥100重量份,合成树脂达到1~100重量份、轻质粉粒体1~80重量份;作为上述轻质粉粒体,由以99∶1~10∶90的重量比含有的无机轻质粉粒体与有机轻质粉粒体的底调整涂料形成;上述下涂层由以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作为结合材料的下层涂料形成;上述中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轻质粉粒体及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中层涂料形成;上述上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的上层涂料形成。
3.上述本实用新型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上述中涂层含有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轻质粉粒体及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其固体成分重量比,由对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100重量份,轻质粉粒体为0.5~200重量份、红外线反射性粉体达到1~400重量份的中层涂料形成。
4.上述本实用新型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该墙面结构体由上层涂料形成,上述上涂层含有合成树脂、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其固体成分重量比,对合成树脂100重量份,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达到1~200重量份的上层涂料形成。
5.上述本实用新型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上述底调整层中的合成树脂是含腈基的合成树脂。
6.上述本实用新型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上述底调整层中的合成树脂是阳离子性合成树脂。
7.上述本实用新型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上述底调整层中的合成树脂是含腈基阳离子性合成树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墙面结构体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墙面结构体另一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墙面结构体之一例示于图1。图1是墙面结构体的剖面图。在图1中,对基材1依次层压底调整层2、中涂层4及上涂层5。
基材1构成建筑物外墙面。具体的是采用混凝土、灰浆、砖、瓷砖、外墙板等。基材1也可预先具有涂膜层。
底调整层2,由含水泥、合成树脂及轻质粉粒体的底调整涂料形成。该底调整层2,具有使基材1表面平坦化的功能,同时在隔热性、附着性、强度等方面发挥优良的性能。
作为水泥,未作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或市场销售的。例如,可以举出普通波特兰水泥、早强波特兰水泥、超早强波特兰水泥、中热波特兰水泥、耐硫酸盐波特兰水泥及白色波特兰水泥等。
作为合成树脂,可使用能与上述水泥混合的。特别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腈基的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得到的含腈基的合成树脂是优选的。另外,作为合成树脂,阳离子性合成树脂也是合适的。这种阳离子性合成树脂,是具有氨基、铵基、鏻基等阳离子官能基的合成树脂。作为合成树脂,通过使用含该腈基的合成树脂、阳离子性合成树脂,可以提高附着性、强度等性能。特别是当使用含腈基的阳离子性合成树脂时,可以更加提高上述性能。
作为轻质粉粒体,可以使用体积比重0.8或0.8以下(优选0.01~0.5)的粉粒体。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轻质粉粒体,无机轻质粉粒体与有机轻质粉粒体以99∶1~10∶90(优选98∶2~50∶50)的重量比使用。无机轻质粉粒体与有机轻质粉粒体通过以此比例共用,隔热性与强度两者均得到充分提高。具体的作为无机轻质粉粒体,可以举出珠光体、硅质页岩、膨胀蛭石、卷须球(シラスバル-ン)、ALC粉碎物、中孔陶瓷片等。作为有机轻质粉粒体,例如,可以举出中空树脂片、发泡有机树脂粉粒体等。
作为底调整涂料,通过用混合机等把上述水泥、合成树脂及轻质粉粒体均匀混合进行制造。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合任意的添加剂。在底调整层形成时,可根据需要往该混合物中适当加水,均匀混炼成淤浆状组合物也可。
在各成分混合时,其固体成分比例,对水泥100重量份,合成树脂1~100重量份(优选5~50重量份),轻质粉粒体1~80重量份(优选5~60重量份)。底调整涂料中的各成分,通过该比例进行混合,形成隔热性、附着性、强度等各物性具有充分性能的底调整涂料,可以防止涂膜的膨胀、破裂、剥离等。作为底调整涂料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对波特兰水泥100重量份,含阳离子合成树脂乳胶(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pH6,固体成分50重量%)40重量份、珠光体20重量份、中空树脂片3重量份的底调整涂料。
使这种底调整涂料固化可以形成底调整层2。具体地是可以采用泥刀等把底调整涂料涂在基材上的方法。
底调整层2的厚度未作特别限定,但通常为1~20mm左右。
中涂层4,由含有合成树脂、轻质粉粒体及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中涂料形成。该中涂层4,除赋予隔热性功能外,通过与下述上涂层5的相乘作用,具有抑制照射太阳光引起的涂膜温度上升的作用。这种温度上升抑制功能,从防止涂膜的膨胀、剥离等考虑也是有利的作用。
作为中涂料中的合成树脂,优选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该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具有至少1种反应性官能团,在涂膜形成时或涂膜形成后,通过与该反应性官能团反应的官能团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作为该反应性官能团的组合,例如,可以举出羧基与金属离子、羧基与碳二亚胺基、羧基与环氧基、羧基与氮杂环丙烷基、羧基与噁唑啉基、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羰基与酰肼基、环氧基与氨基、烷氧基与烷氧基等。通过中涂料采用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中涂层4的强度、粘接性、水蒸汽透过性等提高。结果是可以提高涂膜的膨胀及剥离等防止效果。
作为中涂料中的轻质粉粒体,可以使用与上述底调整涂料同样的轻质粉粒体,但有机轻质粉粒体是优选的,中空树脂片是特别优选的。
红外线反射性粉体是具有抑制太阳光引起的涂膜蓄热的功能的成分。作为红外线反射性粉体,例如,可以举出铝薄片、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锌、碳酸钙、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铱、氧化铝等,氧化钛、氧化锌等是特别优选的。
中涂料中各成分的固体成分重量比例,对合成树脂(优选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100重量份,轻质粉粒体0.5~200重量份(优选1~100重量份),红外线反射性粉体达到1~400重量份(优选2~200重量份)是优选的。把各成分以这种比例进行混合,隔热性、红外线反射性优良,同时粘接性高,可形成具有充分的涂膜强度的涂膜。作为中涂料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含有同时具有羧基、环氧基的丙烯酸树脂乳胶(固体成分50重量%)200重量份、中空树脂片4重量份、氧化钛25重量份的中涂料。
中涂层4,可适当采用喷涂、辊压、毛刷、泥刀等涂布措施形成。中涂层4的厚度未作特别限定,但通常为0.5~10mm左右。
上涂层5,具有赋予美观性的功能、保护中涂层4的功能,同时具有抑制涂膜温度上升的功能。上涂层5,由含有合成树脂、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的上层涂料形成。
作为上层涂料中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硅树脂、丙烯酸硅树脂、醋酸乙烯树脂、丙烯酸醋酸乙烯树脂、氟树脂等。也可以使用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上层涂料中通过含有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既可以抑制上涂层5蓄积太阳光热量,又可以把上涂层5着色成所希望的颜色。作为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可以使用与中涂层同样的。作为红外线透过性粉体,例如,可以举出苝类颜料、偶氮颜料、黄铅、铁丹、红、钛红、镉红、喹吖酮红、异吲哚满-1-酮、苯并咪唑酮、酞菁绿、酞菁蓝、钴蓝、阴丹士林蓝、群青、深蓝等。
上层涂料中各成分的固体成分重量比例,对合成树脂100重量份,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红外线透过性粉体达到1~200重量份(优选1~100重量份)是优选的。把各成分以这种比例进行混合,可充分抑制涂膜的蓄热,可以充分防止涂膜的破裂、膨胀、剥离等。作为上层涂料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含有丙烯酸硅树脂乳胶(固体成分50重量%)200重量份、氧化钛60重量份、苝红1重量份、苯并咪唑酮黄1重量份、酞菁蓝1重量份的上层涂料。
上涂层5,可适当采用喷涂、辊压、毛刷等涂布措施形成。上涂层5的厚度未作特别限定,但通常为5~200um左右。
图1所示的墙面结构体,是把上述说明的基材1、底调整层2、中涂层4、及上涂层5依次层压而制成的,但在不损伤本实用新型效果的范围内还可在各层之间适当层压与它们不同的层。
例如,如图2所示,在底调整层2与中涂层4之间可以设置下涂层3。通过设置该下涂层3,可以更加确保底调整层2与中涂层4的粘接性。下涂层3优选以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作为结合材料的下涂层涂料形成。作为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可以使用与上述下涂层同样的树脂,作为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同时具有羧基、环氧基的丙烯酸树脂乳胶(固体成分50重量%)等。
下涂层3,可适当采用喷涂、辊压、毛刷等涂布措施形成。下涂层3的厚度未作特别限定,但通常为5~200um左右。
Claims (7)
1、一种墙面结构体,包括构成建筑物外墙面的基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依次层压有底调整层、中涂层及上涂层,所述底调整层含有水泥、合成树脂及轻质粉粒体,其固体成分重量比例,对水泥100重量份,合成树脂1~100重量份、轻质粉粒体1~80重量份,作为上述轻质粉粒体,由以99∶1~10∶90的重量比含有的无机轻质粉粒体与有机轻质粉粒的底调整涂料形成;所述中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轻质粉粒体及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中层涂料形成;所述上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的上层涂料形成。
2、一种墙面结构体,包括构成建筑物外墙面的基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依次层压底调整层、下涂层、中涂层及上涂层的墙面结构体,所述底调整层含有水泥、合成树脂及轻质粉粒体,其固体成分重量比例,对水泥100重量份,合成树脂1~100重量份、轻质粉粒体1~80重量份;作为上述轻质粉粒体,由以99∶1~10∶90的重量比含有的无机轻质粉粒体与有机轻质粉粒体的底调整涂料形成;所述下涂层由以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作为结合材料的下层涂料形成;所述中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轻质粉粒体及红外线反射性粉体的中层涂料形成;所述上涂层由含有合成树脂、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的上层涂料形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涂层含有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轻质粉粒体及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其固体成分重量比,由对交联反应型合成树脂100重量份,轻质粉粒体为0.5~200重量份、红外线反射性粉体达到1~400重量份的中层涂料形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层含有合成树脂、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其固体成分重量比,对合成树脂100重量份,红外线反射性粉体及/或红外线透过性粉体达到1~200重量份的上层涂料形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调整层中的合成树脂是含腈基的合成树脂。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调整层中的合成树脂是阳离子性合成树脂。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墙面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调整层中的合成树脂是含腈基阳离子性合成树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01146 CN2869192Y (zh) | 2006-01-17 | 2006-01-17 | 墙面结构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01146 CN2869192Y (zh) | 2006-01-17 | 2006-01-17 | 墙面结构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69192Y true CN2869192Y (zh) | 2007-02-14 |
Family
ID=37724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001146 Expired - Lifetime CN2869192Y (zh) | 2006-01-17 | 2006-01-17 | 墙面结构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69192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5329A (zh) * | 2010-07-28 | 2012-02-08 | 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 | 层叠体 |
CN105089941A (zh) * | 2015-07-10 | 2015-11-25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产热设备的散热围护结构和风力发电机组 |
-
2006
- 2006-01-17 CN CN 200620001146 patent/CN286919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5329A (zh) * | 2010-07-28 | 2012-02-08 | 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 | 层叠体 |
CN102345329B (zh) * | 2010-07-28 | 2015-04-08 | 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 | 层叠体 |
CN105089941A (zh) * | 2015-07-10 | 2015-11-25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产热设备的散热围护结构和风力发电机组 |
CN105089941B (zh) * | 2015-07-10 | 2017-09-22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产热设备的散热围护结构和风力发电机组 |
US10914538B2 (en) | 2015-07-10 | 2021-02-09 |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 Heat dissipation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heat production device,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et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32520A (en) | Synthetic stucco system | |
CA2158088C (en) | Waterproof lightweight grain-tone decorative panel | |
US6516580B1 (en) | Synthetic stucco system with moisture absorption control | |
JP5049090B2 (ja) | 遮熱断熱積層体 | |
KR101148090B1 (ko) |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차열방수공법 | |
CN201198641Y (zh) | 外隔热装饰加工结构体 | |
EP2928839B1 (en) | White or colored cementitious mixture for manufacture of concrete, mortar and interactive pastes with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 |
US20110281066A1 (en) | Lightweight fire resistant covering for structures | |
JP2006102670A (ja) | 断熱性塗膜の形成方法 | |
CN1250847C (zh) | 保温隔热屋面及其施工工艺 | |
CN110240818A (zh) | 一种反射隔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2869192Y (zh) | 墙面结构体 | |
CN1268817C (zh) | 建筑物保温材料和保温方法 | |
CN109135460A (zh) | 一种高强高耐水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429841B (zh) | 用于形成墙体保温涂层的水性涂料组合物以及含有该保温涂层的墙体反射隔热涂层体系 | |
KR101529694B1 (ko) |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방수 및 단열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방수 및 단열공법 | |
KR102678419B1 (ko) | 수용성 실리콘 도료,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외벽의 오염 방지 및 유지비용 절감 도장방법 | |
JP4895906B2 (ja) | 壁面構造体 | |
CN2821000Y (zh) | 外墙节能隔热保温构造 | |
CN101173549A (zh) | 集装饰、抗裂防水、保温为一体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040259981A1 (en) | Sealant coating for stucco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 |
CN110157262A (zh) | 一种防水隔热涂料 | |
CN2869166Y (zh) | 墙面结构体 | |
CN112125626A (zh) | 一种内墙粉刷材料及其方法 | |
CN103206020B (zh) | 积层结构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1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