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6366Y - 防伪包装瓶 - Google Patents

防伪包装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6366Y
CN2866366Y CN 200520036316 CN200520036316U CN2866366Y CN 2866366 Y CN2866366 Y CN 2866366Y CN 200520036316 CN200520036316 CN 200520036316 CN 200520036316 U CN200520036316 U CN 200520036316U CN 2866366 Y CN2866366 Y CN 286636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ttleneck
ring
bottle cap
counterfeit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363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春
彭国昌
邓庆国
皮熙芝
但福君
陈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0363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6636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636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636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包装瓶,它包括瓶体和瓶盖(20),瓶盖(20)插接固定在瓶体的瓶颈(10)上,所述瓶颈(10)上开设有减薄槽(11),所述瓶盖(20)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减薄槽(11)相对的开启缺口(24),瓶盖(20)由沿减薄槽(11)周向可分离对接的上部、下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开启器具可方便地将瓶颈从减薄槽处撬断,使瓶口部位从瓶体上断裂分离,而且只有在该部位被撬断后才能开启包装瓶,使瓶体作为包装只能一次性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防伪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而且消除了使瓶体复原的任何可能,特别适合于用作高档名酒的包装。

Description

防伪包装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包装瓶。
背景技术
为了使包装瓶具有防伪功能,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并不断地予以改进。
目前,最为常见的防伪措施是使用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瓶盖。这种瓶盖是以插接方式安装固定在包装瓶的瓶颈上,瓶盖上沿周向设置有撕裂结构,该撕裂结构使瓶盖形成固定的下部和可转动的上部。在瓶盖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止退齿,瓶盖一旦插入,这些止退齿便卡入开设在瓶颈上的沟槽内,使瓶盖下部固定。当转动瓶盖上部并使撕裂结构断裂后,揭云瓶盖上部使包装瓶开启。这种瓶盖是通过“毁盖”的方式达到防伪作用的,但由于这种瓶盖制作较为容易,自身即容易被伪造或仿冒,因此所能起到的防伪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于是,人们发明了在开瓶时使瓶盖和设置在瓶颈部位上的标识物同时被毁损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包装瓶防伪措施的有效性。譬如,在专利号为03201604.2、授权公告号为CN2584545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即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防伪措施的包装瓶。该防伪瓶包括内盖、外盖和与之扣合连接的带凹槽的瓶颈,凹槽中设有定位柱,定位柱设于凹槽侧面或者凹槽侧面与底面结合处,定位柱插入外盖内壁凹陷处。在该伪防瓶中,所述“定位柱”即起到标识作用,开启包装瓶时,通过转动盖瓶使定位柱从瓶颈部位上折断。该防伪瓶存在下述两方面的缺陷,由于定位柱较为细小,给造假者留下了通过烧结等方式予以复原的可能;在定位柱被折断后,包装瓶仍能正常地使用,即便是换上一个通用的瓶盖,也使消费者在开瓶前无从发现该包装瓶是否属于重复使用。因此,这种防伪瓶所能起到的防伪作用仍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包装瓶,该防伪包装瓶作为包装只能一次性使用,因而具有更加良好的伪防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插接固定在瓶体的瓶颈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上开设有减薄槽;所述瓶盖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减薄槽相对的开启缺口;瓶盖由沿减薄槽周向可分离对接的上部、下部构成。
在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开启器具可方便地将瓶颈从减薄槽处撬断,使瓶口部位从瓶体上断裂分离,而且只有在该部位被撬断后才能开启包装瓶,使瓶体作为包装只能一次性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而且消除了使瓶体复原的任何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能更方便地将瓶口部位撬断,并在减薄槽处形成较为规整的断口,可进一步地在所述减薄槽的槽底或与之相对应的瓶颈内壁上设置压痕或刻痕。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使瓶盖也能起到防伪作用,所述瓶盖的上部由外壳和通过紧配合固定在外壳内的上环组成,在外壳的下部沿周向设置有撕裂结构,该撕裂结构与外壳下端口之间构成可掩盖开启缺口的撕裂条,所述瓶盖的下部为与上环可分离对接的下环;所述开启缺口开设在上环或下环上。即开启时需先破坏撕裂结构,才能使减薄槽暴露出,即通过毁盖、毁瓶的开启方式进一步增强包装瓶的防伪性能。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为避免瓶口部位被撬断时所产生的碎屑落入包装瓶中,并使包装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瓶还包括有在减薄槽之下与瓶颈内壁紧配合的瓶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开启器具可方便地将瓶颈从减薄槽处撬断,使瓶口部位从瓶体上断裂分离,而且只有在该部位被撬断后才能开启包装瓶,使瓶体作为包装只能一次性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而且消除了使瓶体复原的任何可能,特别适合于用作高档名酒的包装。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十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瓶颈部位及瓶盖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瓶颈部位及瓶盖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瓶颈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外瓶盖外罩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瓶塞上塞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瓶塞下塞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瓶盖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瓶盖上环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9是沿图8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中瓶盖下环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11是沿图10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瓶颈10、减薄槽11、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3、开启器具14、瓶盖外罩15、通孔16、凸棱17、环形凸台18、瓶盖20、外壳21、撕裂结构21a、撕裂条21b、上环22、止退齿22a、插板22b、下环23、止退齿23a、缺口23b、止转齿23c、开启缺口24、下塞30、凸环30a、上塞31、凸缘31a、凸环31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20,瓶盖20插接固定在瓶体的瓶颈10上。如图3所示,瓶颈10上开设有减薄槽11。如图1、图2所示,瓶盖20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减薄槽11相对的开启缺口24,瓶盖20由沿减薄槽11的周向可分离对接的上部、下部构成。通过开启器具14可方便地将瓶颈10从减薄槽11处撬断,使瓶口部位从瓶体上断裂分离,而且只有在该部位被撬断后才能开启包装瓶,使瓶体作为包装只能一次性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而且消除了使瓶体复原的任何可能。开启器具14可以作为包装瓶所附带的一个专用开启工具,也可以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如螺丝起子等。为能更方便地将瓶口部位撬断,并在减薄槽11处形成较为规整的断口,还可进一步地在减薄槽11的槽底或与之相对应的瓶颈10的内壁上设置压痕或刻痕。
在所述瓶盖20上还可以采取各种防伪措施。如在瓶盖20的上部、下部的结合部位上粘贴覆盖开启缺口24的防伪标识,或者在瓶盖20上间隔设置两条周向的撕裂结构,该两条撕裂结构形成遮盖开启缺口24的撕裂条,撕去防伪标识或撕裂条后方能使减薄槽11暴露,并使瓶盖20断裂形成上部、下部两个分体。
图2中示出的是瓶盖20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2如示,所述瓶盖20的上部由外壳21和通过紧配合固定在外壳21内的上环22组成。在外壳21的下部沿周向设置有撕裂结构21a,该撕裂结构21a与外壳21下端口之间构成可掩盖开启缺口24的撕裂条21b。瓶盖20的下部为与上环22可分离对接的下环23。开启缺口24开设在上环22或下环23上。
在以上技术措施的基础上,还可将瓶盖20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如下,如图3所示,瓶颈10在减薄槽11之下的部位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3,如图10、图11所示,下环23在与该环形凹槽13径向相对的内壁部位上设置有止退齿23a,止退齿23a由下环23的内壁始倾斜向内、向上延伸,在瓶盖20插入瓶颈10到位后,止退齿23a的后端卡在环形凹槽13的上壁上,使下环23无法再从瓶颈10上退出;如图3所示,瓶颈10在减薄槽11之上的部位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2,如图8、图9所示,上环22在与该环形凹槽12径向相对的内壁部位上设置有止退齿22a,止退齿22a由上环22的内壁始倾斜向内、向上延伸,在瓶盖20插入瓶颈10到位后,止退齿22a的后端卡在环形凹槽12的上壁上,使上环22无法再从瓶颈10上退出。在瓶颈10被撬断后,从瓶体上断裂分离的瓶口部位固定在上环22内,可整体从瓶体上取下。为确保上环22、下环23能分别插接固定在瓶颈10减薄槽11之上、之下的部位上,止退齿22a、23a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分别沿上环22、下环23内壁周向均布。
图8、图10则示出了上环22、下环23之间的一种可分离对接的形式。如该两图所示,上环22的下端具有至少两个向下延伸的插板22b,下环23的上端则开设有与插板22b纵向相对的缺口23b,上环22与下环23通过插板22b、缺口23b可分离对接。在图10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开启缺口24开设在下环23上端部,数量为3个,沿下环23周向间隔设置。
为提高瓶盖20与瓶体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瓶盖20在瓶颈10上发生转动,如图3所示,瓶颈10在两环形凹槽12、13之间形成环形凸台18,该环形凸台18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条沿瓶颈10轴向延伸的凸棱17,下环23在与凸棱17相对的内壁部位上设置有若干个止转齿23c。凸棱17与止转齿23c相配合,使下环23无法在瓶颈10上发生转动。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避免瓶口部位被撬断时所产生的碎屑落入包装瓶中,并使包装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瓶还包括有在减薄槽11之下与瓶颈10内壁紧配合的瓶塞。图2、图5、图6中示出了所述瓶塞的一种优选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瓶塞由下塞30、上塞31组成。如图6所示,下塞30呈管状,其下部外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道凸环30a,各凸环30a沿径向向外延伸且与瓶颈10内壁紧配合。如图5所示,上塞31下部外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道凸环31b,各凸环31b沿径向向外延伸且与上塞31内壁紧配合。如图2、图5所示,上塞31顶部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并遮盖上塞31上端口的凸缘31a。
如图1和图4所示,为方便消费者,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瓶还可配置有开启器具14和瓶盖外罩15。如图1所示,开启器具14具有一宽度较减薄槽11高度略大的片状开启端头,开启包装瓶时,将该开启端头插入减薄槽11内,再拧转开启器具14一定角度使瓶口部位被撬断。瓶盖外罩15可套装在瓶盖20上,能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包装状态下可将开启器具14放置于瓶盖20顶壁与瓶盖外罩15顶壁之间,二是在瓶盖外罩15顶壁上还开设有可供下塞30上部穿过的通孔16,在倒出瓶内被包装物前,可将外罩15套入下环23并遮盖住减薄槽11断口,避免减薄槽11断口割伤开瓶者。
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的封装步骤如下:将瓶塞的下塞30、上塞31以组件的方式插入瓶口内;将瓶盖20插入瓶颈10,由瓶盖20的内顶壁推动瓶塞下行到位,下塞30在减薄槽11之下与瓶颈10内壁紧配合并形成密封;瓶盖20下插到位后,止退齿22a的后端卡在环形凹槽12的上壁上,使上环22无法再从瓶口部位上退出,与此同时,止退齿23a的后端卡在环形凹槽13的上壁上,使下环23无法再从减薄槽11之下的瓶颈10部位上退出,凸棱17与止转齿23c相配合,使下环23无法在瓶颈10上发生转动;将开启器具14放置在瓶盖20的顶壁上,再将瓶盖外罩15向下插入瓶盖20。
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瓶的开启步骤如下:如图1所示,将瓶盖外罩15从瓶盖20上拨出,取出开启器具14;撕开撕裂条21b,使减薄槽11暴露;将开启器具14的开启端头插入减薄槽11内,再拧转开启器具14一定角度使瓶口部位被撬断;将固定在瓶口部位上环22的瓶口部位取下,并将上塞31从下塞30内拨出,再将瓶盖外罩15向下插入套在下环23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瓶的瓶体采用玻璃或其他具有一定脆性的材料(如塑料、陶瓷等)制成。通过在瓶体的瓶颈上设置减薄槽11的方式,并与插接式和可分离成上部、下部两个分体的瓶盖20相配合,使得包装瓶在瓶口部位被撬断后才能开启,使瓶体作为包装只能一次性使用,故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而且消除了使瓶体复原的任何可能,特别适合于用作高档名酒的包装。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12)

1、防伪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20),瓶盖(20)插接固定在瓶体的瓶颈(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10)上开设有减薄槽(11);所述瓶盖(20)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减薄槽(11)相对的开启缺口(24);瓶盖(20)由沿减薄槽(11)周向可分离对接的上部、下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槽(11)的槽底或与之相对应的瓶颈(10)内壁上还设置有压痕或刻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0)的上部由外壳(21)和通过紧配合固定在外壳(21)内的上环(22)组成;在外壳(21)的下部沿周向设置有撕裂结构(21a),该撕裂结构(21a)与外壳(21)下端口之间构成可掩盖开启缺口(24)的撕裂条(21b);所述瓶盖(20)的下部为与上环(22)可分离对接的下环(23);所述开启缺口(24)开设在上环(22)或下环(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10)在减薄槽(11)之下的部位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3);所述下环(23)在与该环形凹槽(13)径向相对的内壁部位上设置有止退齿(23a),止退齿(23a)由下环(23)的内壁始倾斜向内、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10)在减薄槽(11)之上的部位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2);所述上环(22)在与该环形凹槽(12)径向相对的内壁部位上设置有止退齿(22a),止退齿(22a)由上环(22)的内壁始倾斜向内、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齿(22a、23a)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分别沿上环(22)、下环(23)内壁周向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10)在两环形凹槽(12、13)之间形成环形凸台(18),该环形凸台(18)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条沿瓶颈(10)轴向延伸的凸棱(17);所述下环(23)在与凸棱(17)相对的内壁部位上设置有若干个止转齿(23c)。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22)的下端具有至少两个向下延伸的插板(22b),所述下环(23)的上端则开设有与插板(22b)纵向相对的缺口(23b),上环(22)与下环(23)通过插板(22b)、缺口(23b)可分离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包装瓶还包括有在减薄槽(11)之下与瓶颈(10)内壁紧配合的瓶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由下塞(30)、上塞(31)组成;下塞(30)呈管状,其下部外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道凸环(30a),各凸环(30a)沿径向向外延伸且与瓶颈(10)内壁紧配合;上塞(31)下部外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道凸环(31b),各凸环(31b)沿径向向外延伸且与上塞(31)内壁紧配合,上塞(31)顶部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并遮盖上塞(31)上端口的凸缘(31a)。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包装瓶还包括一瓶盖外罩(15),该瓶盖外罩(15)可套装在瓶盖(20)上,其顶壁上还开设有可供下塞(30)上部穿过的通孔(1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包装瓶还配置有开启器具(14),该开启器具(14)具有一宽度较减薄槽(11)高度略大的片状开启端头,且可放置于瓶盖(20)顶壁与瓶盖外罩(15)顶壁之间。
CN 200520036316 2005-11-29 2005-11-29 防伪包装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6636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36316 CN2866366Y (zh) 2005-11-29 2005-11-29 防伪包装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36316 CN2866366Y (zh) 2005-11-29 2005-11-29 防伪包装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6366Y true CN2866366Y (zh) 2007-02-07

Family

ID=37702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3631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66366Y (zh) 2005-11-29 2005-11-29 防伪包装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6636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5528A (zh) * 2012-02-13 2014-12-24 A·雷蒙德公司 用于盖子的锁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5528A (zh) * 2012-02-13 2014-12-24 A·雷蒙德公司 用于盖子的锁定装置
CN104245528B (zh) * 2012-02-13 2016-04-20 A·雷蒙德公司 用于盖子的锁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24053A (zh) 防伪识别装置
CN2866366Y (zh) 防伪包装瓶
CN1785755A (zh) 防伪包装瓶
CN200954911Y (zh) 防伪瓶盖
CN202272311U (zh) 弹性防伪瓶盖
CN2468919Y (zh) 一种酒瓶防伪外包装罐
JP4354211B2 (ja) 注出口のキャップ
CN2923556Y (zh) 防伪酒瓶盖
CN2844034Y (zh) 防伪瓶盖
CN2290559Y (zh) 变槽双开启防伪瓶和螺口横向卡脚防伪盖
CN2213698Y (zh) 铝塑防伪瓶盖
CN2601224Y (zh) 防伪酒瓶盖
CN202414403U (zh) 推倒柱防伪瓶
CN2628449Y (zh) 内推式开口防伪瓶
CN2322911Y (zh) 改进的瓶盖
CN2663333Y (zh) 防伪盖
WO2006079351A1 (fr) Dispositif a boucher pour bouteille
CN2646070Y (zh) 一次性防伪酒瓶盖
RU47333U1 (ru)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укупорки бутылок
CN2753682Y (zh) 易拉盖式防伪瓶盖
CN2259367Y (zh) 自启式一次性防伪瓶盖
CN2578246Y (zh) 可取出溶液试样的容器封装盖
CN2425035Y (zh) 铝塑三重防伪酒瓶盖
CN2223267Y (zh) 酒包装盒
CN2397058Y (zh) 一种新型防伪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