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2294Y - 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2294Y
CN2862294Y CN 200520112841 CN200520112841U CN2862294Y CN 2862294 Y CN2862294 Y CN 2862294Y CN 200520112841 CN200520112841 CN 200520112841 CN 200520112841 U CN200520112841 U CN 200520112841U CN 2862294 Y CN2862294 Y CN 286229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press
key structure
keycap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128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建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201128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6229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229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229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底座模块、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以及一弹性元件。前述底板模块包括一底板以及一活动板。上述底板具有一第一导槽部以及一第二导槽部。上述活动板具有一第一限位部以及一第二限位部,并可相对于底板运动。前述第一连杆活动地连接键帽与第一导槽部,第二连杆活动地连接键帽与第二导槽部。前述弹性元件连接底板以及第一连杆,并给第一连杆作用一侧向弹力,当按键结构处于一操作状态时,第一限位部抵接第二连杆;当滑动板切换至一收纳状态时,第二限位部推动第二连杆朝按键结构外侧移动,并迫使键帽朝底板方向下降。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按键或键盘以较省力的方式下降,同时可节省空间并可方便收纳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A、图1B,该二图表示一现有按键机构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一现有按键机构主要包括一底板B、一第一连杆L1、一第二连杆L2、一弹性元件E以及一键帽C,其中第一连杆L1具有一第一端L11以及一第二端L12,第二连杆L2具有一第三端L23以及一第四端L24。
前述第一、第二连杆L1、L2通过枢轴H相互枢接,其中第二端L12活动地枢接下方底板B,第三端L23活动地枢接上方键帽C;此外,第一端L11以及第四端L24则分别枢接上方键帽C以及下方底板B。接着请一并参阅图1A及图1B,前述弹性元件E抵接于键帽C及底板B之间,当键帽C未被按压时位处于一第一高度h1,而当键帽C受一外力按压而下降至一第二高度h2时,弹性元件E受到压缩而变形(如图1B所示);当前述外力释放时,弹性元件E可通过本身的弹性迫使键帽C回复至如图1A所示的第一高度h1位置。
由于在传统的按键机构中,弹性元件E主要受到垂直底板方向的压缩而变形,因此在按压键帽C时往往较为费力。有鉴于上述缺点,如何能提供一较为省力同时可节省空间的按键结构开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可在按压键帽时较为省力,同时可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上的键盘,其主要包括一键帽、一底座模块、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以及一弹性元件。前述底板模块包括一底板以及一活动板。上述底板具有一第一导槽部以及一第二导槽部。上述活动板具有一第一限位部以及一第二限位部,并可相对于底板运动。前述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第一端活动地连接键帽,第二端与第一导槽部枢接,并可于第一导槽部内滑动。前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以可连动的方式枢接,其中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第三端活动地连接键帽,第四端枢接第二导槽,并可于第二导槽部内滑动。前述弹性元件连接底板以及第一连杆,并作用一侧向弹力予第一连杆,当按键结构处于一操作状态时,活动板位于一第一位置,此时第一限位部抵接第四端,使得键帽可相对于底板做上下运动;当滑动板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限位部推动第四端朝按键结构外侧移动,并迫使键帽朝底板方向下降,用以使得按键结构由操作状态切换至一收纳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弹性元件为一拉伸弹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连杆具有一枢接部,邻近第二端,且弹性元件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活动端,前述固定端连接底板,活动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枢接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固定端呈勾状,且底板具有一突出部,前述固定端勾住突出部用以和底板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前述键帽受一外力作用而朝底板移动时,第二端于第一导槽部内朝一第一方向滑动,此时弹性元件绕枢接部转动而改变前述侧向弹力的方向。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底板更具有一开孔,且弹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前述开孔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按键结构更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上述电路板具有一开口,对应于前述开孔,弹性元件穿过开口而容置于前述开孔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侧向弹力具有一平行于底板的水平分力及一垂直于底板的垂直分力,其中水平分力大于垂直分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一第一凸块,第二限位部包括一第二凸块,其中第四端位于第一凸块及一第二凸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底板模块、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以及一拉伸弹性元件。上述底板模块具有一第一导槽部、一第二导槽部以及一第一限位部。上述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第一端活动地连接键帽,第二端与第一导槽部枢接,并可于第一导槽部内滑动。上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以可连动的方式枢接,并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其中第三端活动地连接键帽,第四端与第二导槽部枢接,并可于第二导槽部内滑动。前述拉伸弹性元件连接底板及第一连杆,并作用一侧向弹力予第一连杆。当键帽受一外力作用时,第四端抵接第一限位部,且第二端于第一导槽部内朝一第一方向滑动,用以使键帽靠近底板;当外力释放时,前述侧向弹力驱使第二端朝一第二方向滑动,用以使键帽远离底板,其中第二方向相反于第一方向。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底板模块包括一第一底板及一第二底板,第二底板固定于第一底板,其中第一、第二导槽部设置于第一底板,且第一限位部设置于第二底板。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弹性元件为一拉伸弹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连杆具有一枢接部,邻近第二端,且前述弹性元件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活动端,固定端连接底板模块,活动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枢接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底板模块更具有一开孔,前述弹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开孔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按键结构更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键帽与底板模块之间,上述电路板具有一开口,对应于前述开孔,弹性元件穿过上述开口而容置于开孔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侧向弹力具有一平行于底板模块的水平分力以及一垂直于底板模块的垂直分力,其中前述水平分力大于垂直分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枢接部与第一端的距离大于第二端与第一端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可降低按键高度,提高按键质量,且操作轻便。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现有按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A、图3B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处于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以及
图6A、图6B为图5的按键结构处于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该图表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主要包括一底板B、一电路板P、一活动板S、一弹性元件R、一第一连杆L1、一第二连杆L2以及一键帽C,上述电路板P设置于活动板S以及底板B之间。特别地是,前述活动板S与底板B构成一底座模块,其中活动板S可相对于底板B运动,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S1以及一第二限位部S2;如图图2所示,上述第一限位部S1具有一第一凸块S1’,且第二限位部S2具有一第二凸块S2’,当活动板S相对于底板B运动时,可迫使键帽C朝底板B方向下降而由一操作状态切换至一收纳状态。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2以及图3A,前述第一、第二连杆L1、L2通过一枢轴H相互枢接而形成一剪刀状结构,其中第一连杆L1具有一第一端L11以及一第二端L12,第二连杆L2具有一第三端L23以及一第四端L24。如图3A所示,前述第一连杆L1的第一端L11活动地枢接键帽C,第二端L12则与底板B上的一第一导槽部B1枢接,并可在第一导槽部B1内滑动。此外,前述第二连杆L2的第三端L23活动地枢接键帽C,第四端L24则与底板B上的一第二导槽部B2枢接,并可在第二导槽部B2内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R例如为一拉伸弹簧,具有一固定端R1以及一活动端R2,上述固定端R1呈勾状,用以勾住底板B上的一突出部B3进而与底板B相连接,此外活动端R2则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杆L1上的一枢接部L13,其中枢接部L13邻近第二端L12,且枢接部L13与第一端L11的距离大于第二端L12与第一端L11的距离。由于此时弹性元件R受到一些的拉伸(preloading),故可提供一侧向弹力予第一连杆L1,用以将第二端L12限制于第一导槽部B1的底侧(如图3A所示)。
在图3A中,前述底板B上的第一、第二导槽部B1、B2以及突出部B3依序穿过电路板P以及活动板S上的穿孔S’,进而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杆L1、L2以及弹性元件R相连接。特别地是,前述底板B上设有一开孔B’,且在电路板P上设有对应的开口P’,组装时弹性元件R的至少一部分穿过开口P’而容置于开孔B’内,用以降低按键结构在Z轴方向的高度。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3A、图3B,该二图表示按键结构处于操作状态的示意图,此时活动板S位于一第一位置。如图3A所示,当键帽C未受外力按压时,第一连杆L1的第二端L12由于受到弹性元件R的侧向弹力作用而抵接于第一导槽部B1底侧,其中前述侧向弹力具有一平行于底板B的水平分力(X轴方向)及一垂直于底板B的垂直分力(Y轴方向),上述水平分力大于垂直分力。此时,第二连杆L2的第四端L24抵靠于第一凸块S1’与第二导槽部B2底侧之间,用以使得键帽C可维持在一第一高度h1。
再请参阅图3B,当键帽C受到一朝下的外力按压时,键帽C因受到外力作用而由第一高度h1朝底板B方向下降至一第二高度h2,此时第二端L12朝一第一方向A1(X轴方向)滑动,且弹性元件R通过活动端R2绕枢接部L13转动而改变其侧向弹力的方向。由于此时弹性元件R受到进一步地拉伸,故当外力释放时,可通过弹性元件R的侧向弹力作用,使得键帽C自动回复至原先的第一高度h1。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4A以及图4B,当欲使按键结构由操作状态切换至一收纳状态时,可将活动板S相对于底板B由前述第一位置朝一第二方向A2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其中第二方向A2相反于前述第一方向A1。如图4A所示,当活动板S朝按键结构外侧(第二方向A2)移动时,位在活动板S上的第二凸块S2’与第四端L24抵接,并且第二凸块S2’可进一步地推动第四端L24朝第二方向A2移动,进而迫使键帽C由第一高度h1朝底板B方向下降至一第三高度h3(如图4B所示)。特别地是,此时第二端L12持续地抵靠于第一导槽部B1底侧,而弹性元件R并未受到进一步地拉伸。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R主要提供一侧向的弹力予第一连杆L1,因此滑动板S在操作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切换时,都可较传统的按键结构更为省力。其中,第二连杆L2的第四端L24位于第一、第二凸块S1’、S2’之间,当处于操作状态时,第四端L24与第一凸块S1’抵接;当切换至收纳状态时,第四端L24则与第二凸块S2’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滑动块S在移动时不会使弹性元件R受到进一步地拉伸,故可方便使用者操作,同时可增加弹性元件R的使用寿命。
接着请参阅图5,该图表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主要可在一操作状态中使用,包括一第一底板M、一第二底板N、一电路板P、一弹性元件R、一第一连杆L1、一第二连杆L2以及一键帽C,上述电路板P设置于第一底板M以及第二底板N之间。特别地是,前述第一、第二底板M、N相互固接并构成一底座模块,其中在第一底板M上设有第一、第二导槽部M1、M2以及突出部M3,此外在第二底板N上则设有一第一限位部N1,且上述第一限位部N1具有一第一凸块N1’。
再请一并参阅图5以及图6A,前述弹性元件R例如为一拉伸弹簧或其它拉伸弹性元件,具有一固定端R1以及一活动端R2,上述固定端R1呈勾状,用以勾住第一底板M上的一突出部M3进而与第一底板M相连接,此外活动端R2则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杆L1上的一枢接部L13,其中枢接部L13与第一端L11的距离大于第二端L12与第一端L11的距离。由于此时弹性元件R受到一些的拉伸,故可提供一侧向弹力予第一连杆L1,用以将第二端L12限制于第一导槽部M1底侧(如图6A所示),其中前述侧向弹力具有一平行于第一底板M1的水平分力(X轴方向)及一垂直于第一底板M1的垂直分力(Y轴方向),且上述水平分力大于垂直分力。
在图6A中,前述第一底板M上的第一、第二导槽部M1、M2以及突出部M3依序穿过电路板P以及第二底板N上的穿孔N’,进而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杆L1、L2以及弹性元件R相连接。特别地是,前述第一底板M上设有一开孔M’,并且在电路板P上设有对应的开口P’,组装时弹性元件R的至少一部分穿过开口P’而容置于开孔M’内,由此可降低按键结构在Z轴方向的高度。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6A、图6B,该二图表示按键结构处于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当键帽C未受外力按压时,第一连杆L1的第二端L12抵接第一导槽部M1底侧,而第二连杆L2的第四端L24则抵靠于第一凸块S1与第二导槽部M2底侧之间,用以使得键帽C可维持在一第一高度h1。
再请参阅图6B,当键帽C受到一朝下的外力按压时,键帽C因受到外力作用而由第一高度h1朝第一底板M方向下降至一第二高度h2,此时第二端L12朝一第一方向A1(X轴方向)滑动,而弹性元件R则通过活动端R2绕枢接部L13转动而改变其侧向弹力的方向。由于此时弹性元件R受到进一步地拉伸,故当外力释放时,可通过弹性元件R的侧向弹力作用使得键帽C自动回复至原先的第一高度h1。此外,前述第一限位部N1第一、第二导槽部B1、B2以及突出部B3也可视不同的设计需求而选择性地设置于第一底板M或第二底板N上,同样可达到上述的功效。
虽然结合以上详尽的实施例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一些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键帽;一底板模块,包括:
一底板,具有一第一导槽部以及一第二导槽部;一活动板,具有一第一限位部以及一第二限位部,该活动板可选择性地相对于该底板在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二端与该第一导槽部枢接,并可于该第一导槽部内滑动;一第二连杆,与该第一连杆以可连动的方式枢接,该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其中该第三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四端枢接该第二导槽,并可在该第二导槽部内滑动;以及一弹性元件,连接该底板以及该第一连杆,并作用一侧向弹力给该第一连杆;其中,当该按键结构处于一操作状态时,该活动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此时该第一限位部抵接该第四端,且使该键帽呈相对于该底板做上下运动状态;当该滑动板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该第二限位部呈推动该第四端朝该按键结构外侧移动状态,并迫使该键帽朝该底板方向下降,用以使得该按键结构由该操作状态切换至一收纳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拉伸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具有一枢接部,邻近该第二端,且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活动端,该固定端连接该底板,该活动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枢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端呈勾状,且该底板具有一突出部,该固定端勾住该突出部用以和该底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键帽受一外力作用而朝该底板移动时,该第二端于该第一导槽部内朝一第一方向滑动,此时该弹性元件绕该枢接部转动而改变该侧向弹力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还具有一开孔,该弹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该开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该电路板具有一开口,对应于该开孔,该弹性元件穿过该开口而容置于该开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向弹力具有一平行于该底板的水平分力及一垂直于该底板的垂直分力,其中该水平分力大于该垂直分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部包括一第一凸块,该第二限位部包括一第二凸块,该第四端位于该第一、第二凸块之间。
10.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键帽;一底板模块,具有一第一导槽部、一第二导槽部以及一第一限位部;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二端与该第一导槽部枢接,并可在该第一导槽部内滑动;一第二连杆,与该第一连杆以可连动的方式枢接,该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其中该第三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四端与该第二导槽部枢接,并可于该第二导槽部内滑动;以及一拉伸弹性元件,连接该底板模块及该第一连杆,并作用一侧向弹力给该第一连杆;其中,当该键帽受一外力作用时,该第四端抵接该第一限位部,且该第二端呈在该第一导槽部内朝一第一方向滑动状态,以使该键帽靠近该底板模块;当该外力释放时,该侧向弹力呈驱使该第二端朝一第二方向滑动状态,以使该键帽远离该底板模块,且该第二方向为相反于该第一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模块包括一第一底板及一第二底板,该第二底板固定于该第一底板,该第一、第二导槽部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且该第一限位部设置于该第二底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拉伸弹簧。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具有一枢接部,邻近该第二端,且该弹性元件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活动端,该固定端连接该底板模块,该活动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枢接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模块还具有一开孔,该弹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该开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模块之间,该电路板具有一开口,对应于该开孔,该弹性元件穿过该开口而容置于该开孔内。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向弹力具有一平行于该底板模块的水平分力以及一垂直于该底板模块的垂直分力,其中该水平分力大于该垂直分力。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部与该第一端的距离大于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的距离。
CN 200520112841 2005-08-01 2005-08-01 按键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86229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2841 CN2862294Y (zh) 2005-08-01 2005-08-01 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2841 CN2862294Y (zh) 2005-08-01 2005-08-01 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2294Y true CN2862294Y (zh) 2007-01-24

Family

ID=3765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12841 Expired - Lifetime CN2862294Y (zh) 2005-08-01 2005-08-01 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6229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1065A (zh) * 2013-10-24 2014-03-26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磁吸式按键及其键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1065A (zh) * 2013-10-24 2014-03-26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磁吸式按键及其键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2927B2 (en) Keyboards with elevated keys
CN1959884A (zh) 电气开关组件
US20080119248A1 (en) Music control key
CN1834847A (zh) 便携式电脑的触控板装置
CN105914073A (zh) 按键
CN1374673A (zh) 键盘滑动机构
US2012006438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attery latching assembly
US7345253B2 (en) Key structures
CN1909130A (zh) 按键结构
CN2862294Y (zh) 按键结构
CN2793899Y (zh) 输入装置、按键结构及其弹性机构
CN1690907A (zh) 键盘及其升降按键构件和弹性构件
CN1176479C (zh) 可升降式按键装置
CN2715316Y (zh) 键盘及其升降按键构件和弹性构件
US6653585B2 (en) Key switch
CN1815651A (zh) 输入装置、按键结构及其弹性机构
CN1249565C (zh) 可升降式按键及包含此按键的键盘
CN2783509Y (zh) 键盘的剪式支架
CN1913214A (zh) 电池座充器
CN200944621Y (zh) 一种推动式sim卡固定座
CN2518204Y (zh) 可控制按键行程的剪刀式结构按键
CN108182003B (zh) 一种可升降的指点杆组件、键盘和电子装置
CN2879385Y (zh) 一种新型的按键结构
CN2711877Y (zh) 倍宽键结构
CN2831375Y (zh) 键盘按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42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