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50611Y -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 Google Patents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50611Y
CN2850611Y CN 200520052323 CN200520052323U CN2850611Y CN 2850611 Y CN2850611 Y CN 2850611Y CN 200520052323 CN200520052323 CN 200520052323 CN 200520052323 U CN200520052323 U CN 200520052323U CN 2850611 Y CN2850611 Y CN 285061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medicine mixing
mixing mouth
syring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523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祥华
彭勋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ovol Medicine Charters Material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Novol Medicine Charters Material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Novol Medicine Charters Material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Novol Medicine Charters Material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0523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5061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5061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5061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由混药嘴(1)、与混药嘴(1)并列设置的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组成,连接座(3)连接混药嘴(1)和灌药通道(2),混药嘴(1)包括针筒(12)、夹紧套(13)和保护膜(14),夹紧套(13)、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构成一整体结构,针筒(12)置于夹紧套(13)内腔的中央,针筒(12)内腔与夹紧套(13)下端所设混药通道(132)相通,保护膜(14)覆设于夹紧套(13)的上端,混药通道(132)的下端或针筒(12)的上端设有可拆式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与输液袋组合,在混合西林瓶包装的药的过程中节约了使用费用、减少药液二次污染、简化了混药过程、混药操作方便轻松且可提高用药安全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用包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大输液软袋包装用硬接口。
背景技术
现有大输液单室软袋接口,只起一进出药的通道的作用。在混合用西林瓶包装的药时须用注射器将药水从输液袋中抽出,将药水注入装粉剂(或水针剂)的西林瓶内,重复上述工作,直到西林瓶内有足够的药液为止。然后将西林瓶反复摇动直到瓶内的药混均为止。再用注射器将瓶内的药抽出注入到袋中,反复几次,直到瓶内的药全部被抽出为止。上述混药过程比较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药液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直接将西林瓶与装药袋连通、在混药过程中节约了使用费用、减少药液二次污染、简化了混药过程、使混药操作方便轻松、且可提高用药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刺穿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它由混药嘴、与混药嘴并列设置的灌药通道和连接座组成,连接座连接混药嘴和灌药通道,所述混药嘴包括针筒、夹紧套和保护膜,夹紧套、灌药通道和连接座构成整体结构,针筒置于夹紧套内腔的中央,针筒内腔与夹紧套下端所设混药通道相通,保护膜覆设于夹紧套的上端,混药通道的下端或针筒的上端设有可拆式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式密封件为易折帽,所述易折帽设置于夹紧套的底部,与混药通道相接,将混药通道的下端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可拆式密封为密封柱,所述密封柱套设于针筒上,将针筒上端密封。
所述针筒可套设于夹紧套所设混药通道内。
所述针筒也可与夹紧套注塑为一整体。
所述夹紧套腔壁上设有夹紧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唇形焊接面。
所述灌药通道上部可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设有压合凸台。或连接环上设有焊接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具有刺穿功能的混药嘴,与大输液软袋组合,在混合西林瓶包装的药时,可直接将西林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硬接口与输液袋连通,在混药过程中不需要一次性注射器及消毒用的棉签,节约了使用费用,减少药液二次污染;同时简化了混药过程,使混药操作方便,轻松。而且,在配好药后,西林瓶可以吊在输液袋上,这样不会出现配完药后,到了输液室不知道配了什么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的大输液软袋包装与原有普通大输液软袋包装生产工艺相近,生产设备相对简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用于大输液软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A-A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A-A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A-A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用于大输液软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A-A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A-A剖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A-A剖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的A-A剖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用于大输液软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用于大输液软袋与西林瓶包装的药混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混药嘴                11、易折帽                    12、针筒
13、夹紧套               131、夹紧凸台                 132、混药通道
14、保护膜               15、密封柱                    2、灌药通道
21、连接环               211、压合凸台                 212、焊接定位槽
3、连接座                31、唇形焊接面
4、组合盖                5、装药袋                     6、西林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它由混药嘴1、与混药嘴1并列设置的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组成,连接座3连接混药嘴1和灌药通道2。混药嘴1包括针筒12、夹紧套13和保护膜14,夹紧套13、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构成一整体结构,针筒1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置于夹紧套13内腔的中央,并套设于夹紧套13所设混药通道132内,针筒12内腔与夹紧套13下端所设混药通道132相通,保护膜14热封于夹紧套13的上端,保护针筒12及夹紧套13内腔在使用前不受污染。在混药通道132的下端或针筒12的上端设有可拆式密封件,本实施例是在夹紧套13的底部设置易折帽11,该易折帽11与混药通道132相接,将混药通道132的下端密封,保证本实用新型与输液袋组合,装药袋5中的药液在使用前完全密封(参见图9);易折帽11与夹紧套13的接合处可设置折痕,使用时可将易折帽11折断,针筒12则可将塞入夹紧套13中的西林瓶6与装药袋5内腔连通(如图28),易折帽11也可为图示以外的易于折断的其它形状。夹紧套13腔壁上可设置夹紧凸台131,将西林瓶6的头部固定于夹紧套13中。灌药通道2的上部设有连接环21,连接环21上设有与组合盖4相配合的压合凸台211。连接座3上设有与袋膜焊合的唇形焊接面31,唇形焊接面31与装药袋5的袋膜焊接于一体,唇形焊接面31可为其它形状的焊接面,只要与膜焊接牢固可靠即可。本实施例用于大输液软袋包装如图9所示,将本实用新型与袋膜焊接于一体后,灌药通道2与装药袋5连通,装药袋5内的药液可通过灌药通道2灌入。灌入药液后,用组合盖4将灌药通道2密封即可。由于易折帽11将针筒12密封,保证了装药袋5中的药液在使用前完全密封。使用时,如图28所示,首先将保护膜14撕掉,将装有药的西林瓶6塞入混药嘴1的夹紧套13中,针筒12将西林瓶6的胶塞刺穿,将易折帽11折断,则装药袋5与西林瓶6中的两种药即可混合在一起。
图3、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可拆式密封件为密封柱15,密封针筒12的不是易折帽11,而是在针筒12上套设有将其上端密封的密封柱15,使用时,首先将保护膜14撕掉,再拔下密封柱15,将装有药的西林瓶6塞入混药嘴1的夹紧套13中,针筒12将西林瓶6的胶塞刺穿,则装药袋5与西林瓶6中的两种药即可混合在一起。
图5、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针筒12与夹紧套13等主体部分为同一材料,且与夹紧套13、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一次整体注塑而成。
图7、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本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密封针筒12的不是易折帽11,而是在针筒12上套设有将其上端密封的密封柱15。
图10、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灌药通道2上的连接环21上无压合凸台211,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大输液软袋组合,连接环21与组合盖4采用焊接密封连接,而不是压合连接。
图12、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本例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密封针筒12的不是易折帽11,而是在针筒12上套设有将其上端密封的密封柱15。
图14、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本例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针筒12与夹紧套13等主体部分为同一材料,且与夹紧套13、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一次整体注塑而成。
图16、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本例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密封针筒12的不是易折帽11,而是在针筒12上套设有将其上端密封的密封柱15。
图19、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本例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灌药通道2上的连接环21上有一与组合盖4相配合的焊接定位槽212,使焊接定位方便可靠。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与大输液软袋组合,连接环21通过焊接定位槽212与组合盖4焊接密封连接。
图21、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本例与实施例9不同的是:密封针筒12的不是易折帽11,而是在针筒12上套设有将其上端密封的密封柱15。
图23、2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1,本例与实施例9不同的是:针筒12与夹紧套13等主体部分为同一材料,且与夹紧套13、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一次整体注塑而成。
图25、2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2,本例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密封针筒12的不是易折帽11,而是在针筒12上套设有将其上端密封的密封柱15。
图9、18、2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与大输液软袋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用于大输液软袋与西林瓶包装的药混药时的结构示意图。首先将保护膜14撕掉,将装有药的西林瓶6塞入混药嘴1的夹紧套13中,针筒12将西林瓶6的胶塞刺穿,将易折帽11折断,将装药袋5高于西林瓶6用手反复挤压装药袋5,直到西林瓶6内的药液足够将瓶内的药混匀。然后将西林瓶6高于装药袋5用手反复挤压装药袋5,直到把瓶内的药液全部抽回到装药袋5内,则混药过程完成,装药袋5与西林瓶6中的两种药混合在一起。混药过程中不需要一次性注射器及消毒用的棉签,节约了使用费用,减少药液二次污染。同时简化了混药过程,使混药操作方便,轻松。配好药后,西林瓶可以吊在输液袋上,这样不会出现配完药后,到了输液室不知道配了什么药,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Claims (10)

1、一种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它由混药嘴(1)、与混药嘴(1)并列设置的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组成,连接座(3)连接混药嘴(1)和灌药通道(2),所述混药嘴(1)包括针筒(12)、夹紧套(13)和保护膜(14),夹紧套(13)、灌药通道(2)和连接座(3)构成一整体结构,针筒(12)置于夹紧套(13)内腔的中央,针筒(12)内腔与夹紧套(13)下端所设混药通道(132)相通,保护膜(14)覆设于夹紧套(13)的上端,混药通道(132)的下端或针筒(12)的上端设有可拆式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密封件为易折帽(11),所述易折帽(11)设置于夹紧套(1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132)相接,将混药通道(132)的下端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密封件为密封柱(15),所述密封柱(15)套设于针筒(12)上,将针筒(12)上端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2)套设于夹紧套(13)所设混药通道(1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套(13)腔壁上设有夹紧凸台(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2)与夹紧套(13)注塑为一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套(13)腔壁上设有夹紧凸台(13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上设有唇形焊接面(3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药通道(2)上部设有连接环(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1)上设有压合凸台(211),或连接环(21)上设有焊接定位槽(212)。
CN 200520052323 2005-11-03 2005-11-03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Expired - Lifetime CN285061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52323 CN2850611Y (zh) 2005-11-03 2005-11-03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52323 CN2850611Y (zh) 2005-11-03 2005-11-03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50611Y true CN2850611Y (zh) 2006-12-27

Family

ID=37584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52323 Expired - Lifetime CN2850611Y (zh) 2005-11-03 2005-11-03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50611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8602A (zh) * 2011-03-01 2011-09-14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料输液软袋的混药接口
CN102499889A (zh) * 2011-10-19 2012-06-20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接式混药嘴
CN102836068A (zh) * 2011-06-22 2012-12-26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输液软袋
WO2013067836A1 (zh) * 2011-11-11 2013-05-16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式混药接口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8602A (zh) * 2011-03-01 2011-09-14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料输液软袋的混药接口
CN102178602B (zh) * 2011-03-01 2013-02-06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料输液软袋的混药接口
CN102836068A (zh) * 2011-06-22 2012-12-26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输液软袋
CN102836068B (zh) * 2011-06-22 2016-05-25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输液软袋
CN102499889A (zh) * 2011-10-19 2012-06-20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接式混药嘴
CN102499889B (zh) * 2011-10-19 2013-07-03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接式混药嘴
WO2013067836A1 (zh) * 2011-11-11 2013-05-16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式混药接口
US9775778B2 (en) 2011-11-11 2017-10-03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Integrated medicine mixing interfa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43445Y (zh) 带简易组合盖和带具有刺穿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输液袋
CN2850611Y (zh)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穿刺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CN2889281Y (zh)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保护套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CN2860480Y (zh) 大输液软袋用硬双口管盖
CN2843483Y (zh) 带输液器和带装药接口的硬双口管输液袋
CN200966757Y (zh) 大输液软袋用带有保护套及保护膜的混药嘴的硬接口
CN2843473Y (zh) 带输液器和带混药嘴的硬接口输液袋
CN2915101Y (zh) 采用带保护套的混药嘴的硬接口输液袋
CN2805771Y (zh) 大输液软袋用带装药接口的硬双口管
CN2915109Y (zh) 带保护袋和混药嘴有刺穿功能的硬接口输液袋包装
CN2860475Y (zh) 带低成本的硬双口管的大输液软袋
CN2880072Y (zh) 带标签和无胶塞组合盖密封装药接口的硬双口管输液袋
CN2880065Y (zh) 带独立标签和单口管用装药接口的输液袋
CN2738816Y (zh) 组合式预灌封注射器
CN2880063Y (zh) 采用带胶塞组合盖和带装药接口的硬双口管输液袋
CN2889277Y (zh) 采用无胶塞组合盖和装药接口的双硬管输液袋
CN201782961U (zh) 硬双接口及具有其的大输液软包装
CN2880070Y (zh) 低成本带胶塞的大输液软袋、瓶包装用焊接式组合盖
CN2889278Y (zh) 带独立标签和带装药接口的双硬口管输液袋
CN2912631Y (zh) 采用带装药接口的硬双口管输液袋
CN2873194Y (zh) 带具有刺穿功能的混药嘴的硬接口输液袋
CN2880067Y (zh) 带独立标签和装药接口的单软管输液袋
CN2889276Y (zh) 采用带胶塞组合盖和装药接口的双硬管输液袋
CN2889280Y (zh) 大输液软袋用带两装药接口的硬口管
CN2880068Y (zh) 带独立标签和带两装药接口的双软管输液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