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42480Y - 灯管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灯管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42480Y
CN2842480Y CN 200520122345 CN200520122345U CN2842480Y CN 2842480 Y CN2842480 Y CN 2842480Y CN 200520122345 CN200520122345 CN 200520122345 CN 200520122345 U CN200520122345 U CN 200520122345U CN 2842480 Y CN2842480 Y CN 28424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t tube
magnetic core
secondary coil
coil
alternating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223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景福
徐万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201223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4248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424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424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灯管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三个变压器与两个灯管。第一变压器与第二变压器分别耦接于第一灯管的两端,用以驱动第一灯管发亮。第二变压器与第三变压器分别耦接于第二灯管的两端,用以驱动第二灯管发亮。其中第二变压器具有第一次级线圈与第二次级线圈。第一次级线圈耦接第一灯管的一端,第二次级线圈耦接第二灯管的一端,并且第一次级线圈与第二次级线圈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并旋绕于同一磁芯上。

Description

灯管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管驱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的灯管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尺寸不断地增加,例如大尺寸的液晶电视,其背光模块所需提供的亮度也必须随之增加,才能维持画面的影像品质。因此,为了提高背光模块的发光亮度,除了使用尺寸更大的灯管外,还必须藉由增加灯管的使用数量才能达到所需的亮度。
但在传统多灯管电压供应电路中,变压器推动多根灯管时,多采用三种方式来驱动灯管:(一)灯管串联、(二)灯管并联,及(三)使用多个变压器。然而,第一种做法,即灯管串联,虽然可克服电流平衡问题,但变压器耐压问题不易处理。第二种做法,即灯管并联,需外加平衡电路,但会增加成本。第三种做法,即使用多个变压器,亦会使成本提高且更占用液晶显示器的空间。
因此,于驱动多根大尺寸灯管的条件下,驱动电路如何能使这些灯管彼此间的电流达成平衡并同时兼顾到变压器耐压与绝缘的问题,是目前业界适应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时所急需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管驱动电路,可以解决驱动多根大尺寸灯管的情况下,灯管彼此间的电流不平衡的问题,并可同时兼顾到本身变压器的耐压问题与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灯管驱动电路,其包括第一灯管、第二灯管、第一磁芯、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线圈、第二磁芯、第二初级绕组、第二次级线圈、第三次级线圈、第三磁芯、第三初级绕组与第四次级线圈。第一初级绕组旋绕于第一磁芯上并用以接收第一交流电压。第一次级线圈旋绕于第一磁芯上。第一灯管的一端耦接至第一次级线圈。
第二初级绕组旋绕于第二磁芯上并用以接收第二交流电压。第二交流电压与第一交流电压互为反相。第二次级线圈旋绕于第二磁芯上。第一灯管的另一端耦接至第二次级线圈。第三次级线圈旋绕于第二磁芯上。第二灯管的一端耦接至第三次级线圈。第三初级绕组旋绕于第三磁芯上并用以接收第三交流电压。第三交流电压与第一交流电压为同相。第四次级线圈旋绕于第三磁芯上。第二灯管的另一端耦接至第三次级线圈。
其中,第一初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三初级绕组均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第一次级线圈、第二次级线圈、第三次级线圈与第四次级线圈均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管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灯管驱动电路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灯管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100’:灯管驱动电路
102、102’:变压器
104、104’:灯管
106、106’:磁蕊
108、108’:初级绕组
110、110’:次级绕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管驱动电路的电路图。灯管驱动电路100包括N个变压器102(1)~102(N)与M根灯管104(1)~104(M),N、M为正整数且M-N=1。N个变压器102分别用以产生驱动M根灯管104(1)~104(M)所需的驱动电压。这些灯管104(1)~104(M)用于背光模块(未绘于图1中)中,例如为U字型的冷阴极管灯管。而背光模块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例如液晶电视,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所需的光源。其中,图1中是以N=3,M=2为例绘示。
如上所述,以N=3,M=2为例说明。3个变压器102分别为第一变压器102(1)、第二变压器102(2)与第三变压器102(3)。第一变压器102(1)包括第一磁芯106(1)、第一初级绕组108(1)与第一次级线圈110(1)。第一初级绕组108(1)与第一次级线圈110(1)均旋绕于第一磁芯106(1)上。第一次级线圈110(1)的第一极性端(如图1所标示的,即电流流出端),耦接至第一灯管104(1)的一端。第一初级绕组108(1)用以接收一第一交流电压AC(1),以使第一次级线圈110(1)产生驱动第一灯管104(1)所需的电压。
第二变压器102(2)包括第二磁芯106(2)、第二初级绕组108(2)、第二次级线圈110(2)与第三次级线圈110(3)。此第二初级绕组108(2)、第二次级线圈110(2)与第三次级线圈110(3)均旋绕于第二磁芯106(2)上。第一灯管104(1)的另一端耦接至第二次级线圈110(2)的第一极性端(亦标示于图1上)。而第二灯管104(2)的一端耦接至第三次级线圈110(3)的第一极性端。第二初级绕组108(2)用以接收第二交流电压AC(2)。此第二交流电压AC(2)与第一交流电压AC(1)互为反相,以使第二次级线圈110(2)感应出驱动第一灯管104(1)所需的交流电压及第三次级线圈110(3)感应出驱动第二灯管104(2)时所需的交流电压。且第二次级线圈110(2)所感应的交流电压与第三次级线圈110(3)所感应的交流电压为同相。
第三变压器102(3)包括第三磁芯106(3)、第三初级绕组108(3)与第四次级线圈110(4)。此第三初级绕组108(3)与第四次级线圈110(4)均旋绕于第三磁芯106(3)上。第二灯管104(2)的另一端耦接至第三次级线圈110(4)的第一极性端。第三初级绕组108(3)用以接收一第三交流电压AC(3)。此第三交流电压AC(3)与第一交流电压AC(1)为同相,以使第三次级线圈110(4)产生驱动第二灯管104(2)所需的交流电压。
其中,上述第一交流电压AC(1)、第二交流电压AC(2)与第三交流电压AC(3)的产生方式,可利用全桥式电路或半桥式电路的方式产生,本实施例并不限制这些交流电压AC是以何种型式产生,只要能据以使这些变压器102(1)~102(3)产生驱动灯管104(1)与104(2)所需的电压即可。且上述次级线圈110(1)~110(4)的第二极性端例如均耦接至地,而次级线圈110(1)~110(4)的第一极性端还可分别经由一对应的电容C1~C4耦接至对应的灯管104(1)~104(2)。
上述初级绕组108(1)~108(3)均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而次级线圈106(1)~110(4)亦均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当然,对应于每根灯管104(1)~104(2)彼此间的灯管阻抗略有不同时,会稍微调整这些次级线圈110(1)、110(2)、110(3)与110(4)的绕线数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电流平衡的目的。
进一步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平衡。由于驱动第一灯管104(1)所需的电压是由第一变压器102(1)与第二变压器102(2)所提供,而驱动第二灯管104(2)所需的电压则是由第二变压器102(2)与第三变压器102(3)所提供。而从第二变压器102(2)所示的电路结构来看,第二次级线圈110(2)与第三次级线圈110(3)旋绕于同一磁芯106(2)上,所以第二次级线圈110(2)与第三次级线圈110(3)具有相同的磁路,且又因绕线数相同所以流过第二次级线圈110(2)与第三次级线圈110(3)的电流几乎相同。这代表着,流过第一灯管104(1)的电流I1与第二灯管104(2)的电流I2(如图1所标示)将几乎相同,即电流I1与I2达到平衡。最终,使第一灯管104(1)与第二灯管104(2)所产生的亮度更为接近。
基于上述的结构与精神,可以驱动更多根灯管104并使这些灯管104的电流达到平衡,例如图2所示,其为灯管驱动电路的一例的示意图。灯管驱动电路100包括了5个变压器102(1)~102(5)与4根灯管104(1)~104(4)。除了第一变压器102(1)与102(5)外,其余变压器102(2)与102(4)均具有两个次级线圈110且此两个次级线圈110分别同绕于对应的磁芯106上。如此,使得第一灯管104(1)与第二灯管104(2)藉由第二变压器102(2)中的第二次级线圈110(2)与第三次级线圈110(3)达到电流平衡,而第二灯管104(2)与第三灯管104(3)则藉由第三变压器102(3)中的第四次级线圈110(4)与第五次级线圈110(5)达到电流平衡,以此类推,相邻两灯管104分别藉由对应的次级线圈110达到电流平衡。如此,无论液晶显示面板需使用多少灯管104,当这些灯管104用于背光模块中时,利用上述结构将使背光模块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更为均匀,让液晶显示器所显示影像品质更好。
且利用上述灯管驱动电路100的结构,亦无需额外设计平衡电路于多根灯管104的前后两端,只需藉由驱动灯管104所需的变压器结构,例如上述变压器102(2)的两次级线圈110(2)与110(3),即可让电流达到平衡。如此,因少了这些额外的平衡电路,将可大大降低灯管驱动电路100的制造成本。
此外,于上述变压器102中,例如第二变压器102(2)的次级线圈110(2)与110(3)分别输出同相位的交流电压,故变压器102(2)的安全性更为增加。也就是说,不会因两次级线圈110(2)与110(3)分别输出不同相位的交流电压,使得变压器102(2)有着耐压或绝缘上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接着,灯管驱动电路100于第1、2图中以驱动U型灯管为例说明,当然还可驱动一般长条状的灯管104’。请参照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灯管驱动电路的电路图。灯管驱动电路100’亦包括多个变压器102’(1)~102’(N)与多根灯管104’(1)~104(M),N与M为正整数,而且其结构如同上述灯管驱动电路100,只是将U型灯管104换成长条状的灯管104’而已。因此,操作原理及功效于此便不再多述。其中,图3是以N=7、M=6为例绘示。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披露的灯管驱动电路及其变压器结构,使相邻两灯管分别藉由对应的次级线圈达到电流平衡。如此,无论液晶显示面板需使用多少根灯管,利用上述结构将使背光模块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更为均匀,使液晶显示器所显示影像品质更好且更降低了灯管驱动电路所需的成本。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以一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灯管驱动电路,包括:
至少一第一灯管与一第二灯管;
一第一磁芯;
一第一初级绕组,旋绕于该第一磁芯上并用以接收一第一交流电压;
一第一次级线圈,旋绕于该第一磁芯上,该第一灯管的一端耦接至该第一次级线圈;
一第二磁芯;
一第二初级绕组,旋绕于该第二磁芯上并用以接收一第二交流电压,该第二交流电压与该第一交流电压互为反相;
一第二次级线圈,旋绕于该第二磁芯上,该第一灯管的另一端耦接至该第二次级线圈;
一第三次级线圈,旋绕于该第二磁芯上,该第二灯管的一端耦接至该第三次级线圈;
一第三磁芯;
一第三初级绕组,旋绕于该第三磁芯上并用以接收一第三交流电压,该第三交流电压与该第一交流电压为同相;以及
一第四次级线圈,旋绕于该第三磁芯上,该第二灯管的另一端耦接至该第三次级线圈;
其中,该第一初级绕组、该第二初级绕组与该第三初级绕组均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该第一次级线圈、该第二次级线圈、该第三次级线圈与该第四次级线圈均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驱动电路,其中,该第一灯管与该第二灯管为放电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驱动电路,其中,该第一灯管与该第二灯管为冷阴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驱动电路,其中,该第一灯管与该第二灯管用于一背光模块中,该背光模块用以提供一液晶显示器显示影像时所需的光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驱动电路,其中,该灯管驱动电路还用以驱动一第三灯管,该灯管驱动电路还包括:
一第五次级线圈,旋绕于该第三磁芯上,该第三灯管的一端耦接至该第五次级线圈;
一第四磁芯;
一第四初级线圈,旋绕于该第四磁芯上并用以接收一第四交流电压,该第四交流电压与该第二交流电压为同相;以及
一第六次级线圈,旋绕于该第四磁芯上,该第三灯管的另一端耦接至该第六次级线圈;
其中,该第四初级绕组与第三初级绕组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该第五次级线圈、该第六次级线圈与该第四次级线圈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绕线数。
CN 200520122345 2005-09-16 2005-09-16 灯管驱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248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22345 CN2842480Y (zh) 2005-09-16 2005-09-16 灯管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22345 CN2842480Y (zh) 2005-09-16 2005-09-16 灯管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42480Y true CN2842480Y (zh) 2006-11-29

Family

ID=37446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2234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2480Y (zh) 2005-09-16 2005-09-16 灯管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4248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844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CN101499374B (zh) * 2008-10-28 2012-06-13 东莞创慈磁性元件有限公司 变压器及应用此变压器的多灯管驱动电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844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CN101431844B (zh) * 2007-11-07 2013-04-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
CN101499374B (zh) * 2008-10-28 2012-06-13 东莞创慈磁性元件有限公司 变压器及应用此变压器的多灯管驱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231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48571B (zh) Led驱动电路
US7843143B2 (en) Apparatus for driving lamp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JP5102444B2 (ja) インバータ回路、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CN2842480Y (zh) 灯管驱动电路
CN200969273Y (zh) 绕线架及变压器
CN201611607U (zh) 一种变压器结构
CN2537111Y (zh) 可同时驱动两交直流转换器的变压器
CN201369867Y (zh) 多灯管驱动系统
CN101051560A (zh) 高频高压升压变压器
US7741790B2 (en) Backlight system having a lamp current balance and feedback mechanism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CN200983711Y (zh) 放电灯驱动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200956305Y (zh) 可调整漏电感的变压器
CN101031176A (zh) 光源驱动装置
CN2626023Y (zh) 用于冷阴极管换流器的变压器
CN2807694Y (zh) 灯管电源供应电路及其变压器
CN1607614A (zh) 多灯管驱动电路的变压器及多灯管驱动电路
KR100689989B1 (ko) 냉음극관 병렬구동 장치
CN2816847Y (zh) 多灯管电压供应电路
KR101046067B1 (ko) 멀티 램프 구동 장치
CN1402600A (zh) 多灯管驱动系统
CN101572178B (zh) 双芯变压器和包括该双芯变压器的背光驱动单元
CN2852346Y (zh) 变压器及利用此变压器的灯管电路
CN201100563Y (zh) 灯管模块
CN101051555A (zh) 耐高电压变压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29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