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35754Y - 臭氧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臭氧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35754Y
CN2835754Y CN 200520108834 CN200520108834U CN2835754Y CN 2835754 Y CN2835754 Y CN 2835754Y CN 200520108834 CN200520108834 CN 200520108834 CN 200520108834 U CN200520108834 U CN 200520108834U CN 2835754 Y CN2835754 Y CN 28357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zone
mixing battery
hollow out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088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德
宋伟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1088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357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357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357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水龙头,其是在一水龙头的出口端上设置一臭氧供应器,该臭氧供应器包括气水混合管及臭氧产生装置,该气水混合管由进水段、出水段及介于进、出水段之间的径缩喉部构成;而臭氧产生装置可产生臭氧,并通过臭氧输送管而连通至该径缩喉部,使臭氧可由该径缩喉部释入气水混合管内;其中:在气水混合管的出水段内利用一镂空式承座并承接一可自由活动的镂空式搅拌球,使水由径缩喉部向下冲至出水段时,可冲击镂空式搅拌球及承座,并驱使该镂空式搅拌球上下自由滚动,以对水产生较佳的碎解功能,进而增进臭氧与水的溶合度即混合效率,使自来水具有较佳杀菌、消毒且净化水质的臭氧功能。

Description

臭氧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在水龙头的出口端上设置一臭氧(ozone)供应器,以使水龙头的出水能与臭氧溶合而具有臭氧杀菌功能的臭氧水龙头。
背景技术
取自水龙头的自来水则是一常用水源,其虽在自来水厂中已进行消毒净化等水质处理过程,而尚难达成有效杀菌、消毒及净化的功效,致其水质仍无法让使用者完全信赖;又臭氧(ozone)本就具有杀菌、消毒功能,尤其依臭氧特性得知,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25%,故若使臭氧与水有效混合(溶合),即可达成杀菌、消毒且净化水质等臭氧特有功能,使处理过的水质优于处理前,也因此市面上已存在有关臭氧水龙头的设计或同类产品,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48660号「一体前置式臭氧水龙头」新型专利(以下称公告第48660号专利),或公告号第M261283号「臭氧与水自动混合器」新型专利(以下称公告第M261283号专利);其中,就气水混合方式而言,公告号第48660号专利及公告第M261283号专利均是将一臭氧发生器(组件代表符号41/200)产生的臭氧由臭氧输送管输出至一气水混合管(组件代表符号5/10)内,供与该气水混合管内的水混合,且为了使混合臭氧的效果佳,在该气水混合管适当位置上设置一径缩的喉管(组件代表符号51/123),以使臭氧能迅速由该径缩喉管注入该气水混合管内,并和水均匀混合(参考公告号第48660号新型专利说明书),由上可知一具有径缩喉管(组件代表符号51/123)的气水混合管(组件代表符号5/10)则是一气水混合技术领域的习知技术;再就启动方式而言,公告号第48660号专利是利用一般触动开关(组件代表符号44)或红外线感应开关(组件代表符号7),而公告第M261283号专利是利用二导电性接点(组件代表符号20)分别凸露在气水混合管(组件代表符号10)内的混合出水段(组件代表符号124)位置上,以通过水感应而电性导接,然而以上各种启动方式均为习知技术,为所属该项技术中人士所能轻易完成;因此,就目前广泛使用的臭氧水龙头而言,如何有效提升臭氧与水的溶合度(混合效率)始为此类产品的关键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则是针对臭氧与水的溶合度(即混合效率)问题,而提供一种臭氧水龙头,其是在水龙头的出口端上设置一臭氧(ozone)供应器,该臭氧供应器由气水混合管及臭氧产生装置构成,而该气水混合管包括进水段、出水段及进、出水段间一径缩喉部,并在该出水段内设置镂空式承座,且该镂空式承座顶部设有凹面,并承接可自由活动的镂空式搅拌球;使用时,当水通过径缩喉部冲流至出水段时,通过水力可驱使该镂空式搅拌球上下自由滚动,而可对水产生较佳的碎解功能,以增进臭氧与水的溶合度(混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对于所提供的臭氧水龙头,其是在气水混合管的出水段内设置一可自由活动的镂空式搅拌球,而该镂空式搅拌球不但结构简单而可量产化,并以整个镂空球面作为碎解用的接触面,而可对水产生较佳的碎解效果,以增进臭氧与水的溶合度(混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是对于所提供的臭氧水龙头,其是在气水混合管进水段的进水端面处设置一涡流导片,该涡流导片上设有涡旋叶片,以增进水进入气水混合管内进水段及径缩喉部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对于所提供的臭氧水龙头,其中该臭氧产生装置的启动方式可采用二导电性接点(正负极)的水感应开关,且使凸露在气水混合管内面上的二导电性接点以设置在气水混合管内不等高处为佳,并使其一设于进水段上,另一设于出水段上,使二导电性接点之间形成落差,以避免气水混合管内残留水容易促成等高处的二导电性接点形成导通状态的缺点,使开关操作可较为准确,并免除因残留水而延迟臭氧产生装置关闭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臭氧水龙头是在水龙头的出口端上设置一臭氧供应器而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供应器包括外壳、气水混合管、臭氧产生装置、镂空式承座及镂空式搅拌球,其中:
所述的外壳,其内部供容置气水混合管及臭氧产生装置;
所述的气水混合管,其是一头、尾管径渐大而中间管径小的管状体,包括进水段、出水段及介于进、出水段间一径缩喉部,其中,进水段是与水龙头出口端连通,使水由出口端直接流入进水段内;
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可产生臭氧的装置,其所产生的臭氧是通过一输送管连通至气水混合管的径缩喉部,使臭氧可由该径缩喉部处释入气水混合管内;
所述的镂空式承座,是一镂空式架体,固设在气水混合管的出水段的外端部上,使由径缩喉部流入出水段的水可穿过镂空式承座再向外排出;又其顶面形成一圆弧状凹槽面,该凹槽面的圆弧配合搅拌球的圆径,使该搅拌球的部分球面可陷入凹槽面内;
所述的镂空式搅拌球,是一具有镂空状球面的自由活动体,其可在镂空式承座的凹槽面与气水混合管的径缩喉部之间上下自由滚动。
根据上述结构,当水经由气水混合管的进水段、径缩喉部而流至出水段时,可冲流在镂空式搅拌球或镂空式承座上,并可驱使该镂空式搅拌球在镂空式承座顶面的凹槽面与气水混合管的径缩喉部之间上下自由滚动,以对水产生碎解功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增进臭氧与水的溶合度;
2、使开关操作可较为准确,并免除因残留水而延迟臭氧产生装置关闭的困扰。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明确详实,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水混合管与镂空式承座、搅拌球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镂空式承座及搅拌球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水龙头1;出口端10;臭氧(ozone)供应器2;外壳20;气水混合管30;进水段31;出水段32;外端部321;径缩喉部33;连结结构34;臭氧产生装置40;输送管41;逆止阀42;镂空式承座50;凹槽面51;镂空式搅拌球60;碎分端61;涡流导片70;涡旋叶片71;电性导接点80、8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臭氧水龙头是在一水龙头的出口端10上设置一臭氧(ozone)供应器2,该臭氧供应器2主要包括外壳20、气水混合管30及臭氧产生装置40,而气水混合管30及臭氧产生装置40是容置在外壳20内,并可外接外接电源使用,以形成一美观且易组装的组合体;而该气水混合管30一头尾管径渐大中间管径小而如一沙漏状的管体,包括进水段31、出水段32及介于进、出水段31、32之间的径缩喉部33,其中,进水段31是套设在水龙头1出口端10上连结成一体,使水由出口端10直接流入气水混合管30的进水段31内;至于进水段31与水龙头1出口端10间的连结结构34或方式并不限制,可随水龙头1出口端10的不同结构型态,如一般家用常见的内牙水龙头(24mm内牙型水龙头)或外牙水龙头(22mm外牙型水龙头)或13~24mm传统水龙头,而配置相关连结安装用配件,由于该等连结结构34及相关配件为习知技术,且并非本实用新型特征所在,故于此不再赘述。
臭氧产生装置40是可产生臭氧的装置,由于可产生臭氧的装置或技术为习知技术,包括利用尖端放电臭氧产生方式或利用紫外灯管臭氧产生方式等,故于此不赘述臭氧产生装置40的内部详细结构;而该臭氧产生装置40所产生的臭氧是通过输送管41连通至气水混合管30的径缩喉部33,使臭氧可由该径缩喉部33处释入气水混合管30内,而该输送管41上可设置一逆止阀42,以防止气水混合管30内水倒流进入臭氧产生装置40内。
请同时参考图4、5所示,该气水混合管30的出水段32内设有一镂空式承座50及一镂空式搅拌球60,其中,该镂空式承座50是一镂空式架体,其是固设在气水混合管30的出水段32的外端部321上,供由径缩喉部33流入出水段32的水流可穿过镂空式承座50的镂空区而再向外(下)排出;而镂空式承座50的顶面是一圆弧状凹槽面51,该凹槽面51的圆弧是配合搅拌球60的圆径,使该搅拌球60的部分球面可陷入凹槽面51内,以在出水段32的水流通道中形成一完整接触(碎解)面,并可增加搅拌球60在凹槽面51与径缩喉部33之间的活动空间;又镂空式搅拌球60是一自由活动体,具有镂空状球面,当镂空式搅拌球60在出水段32的水流通道中时,不论停留在凹槽面51上或受水流冲激而上下滚动,其整个镂空状球面之内、外面均可与水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而可增进其对水的碎解功效。
在气水混合管30进水段31的上端部311处可设置一涡流导片70,该涡流导片70上设有数个涡旋叶片71,使水龙头出水经过涡流导片70时,可通过涡旋叶片71而增进水进入进水段31及径缩喉部33的速度,以增进水经过径缩喉部33时挟带臭氧的混合力。
使用时,水龙头1打开,水可经由导流片70、气水混合管30的进水段31、径缩喉部33而冲流至出水段32中,而该水流可直接冲打在镂空式承座50的凹槽面51上或镂空式搅拌球60上,并可驱使该镂空式搅拌球60在凹槽面51与径缩喉部33之间上下自由滚动,而由于镂空式搅拌球60及承座50在各镂空处的边缘均形同一碎分端61,尤其该镂空式搅拌球60既具有三度空间的球状镂空面,又可上下自由滚动,使其在单位时间中与水的接触面积及机会大为增加,使该镂空式搅拌球60对水可产生较佳的碎解功效,足以增进臭氧与水的溶合度(混合效率),使自来水具有较佳的杀菌、消毒且净化水质的臭氧功能。
本实用新型臭氧产生装置40或水龙头1的启动方式可利用一般开关或红外线感应开关,或采用二导电性接点(正负极)的水感应开关,其中,若采用二导电性接点(正负极)水感应开关,则凸露在气水混合管30内面上二导电性接点80、81以设置在气水混合管30内不等高处为佳,如:其一可设于进水段31上,另一可设于出水段32上,使二导电性接点80、81之间形成落差,以避免二导电性接点80、81设于气水混合管30内等高处时气水混合管30内残留水容易促成二导电性接点80、81导通并形成(或继续保留)在“开启”状态的缺点,使开关操作可较为准确,而免除因残留水而使臭氧产生装置40延迟关闭的困扰。
气水混合管30的出水段32外端部321的出口端面322上,在其外环缘面上可等距布设数个具适当高度的凹槽面323,以形成数个侧向开口,使该出口端面322纵然被手面不慎盖住时,气水混合管30的出水仍可由凹槽口323(侧向开口)向外侧泄出,使出水不致被全面挡止,以防患产生水倒流现象,使除了逆止阀42外再增加一保护臭氧产生装置40的安全装置。
然而,上述所揭示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非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凡熟悉该项技艺分人士,其所依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范畴,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臭氧水龙头,其是在水龙头的出口端上设置一臭氧供应器而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供应器包括外壳、气水混合管、臭氧产生装置、镂空式承座及镂空式搅拌球,其中:
所述的外壳,其内部供容置气水混合管及臭氧产生装置;
所述的气水混合管,其是一头、尾管径渐大而中间管径小的管状体,包括进水段、出水段及介于进、出水段间一径缩喉部,其中,进水段是与水龙头出口端连通,使水由出口端直接流入进水段内;
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可产生臭氧的装置,其所产生的臭氧是通过一输送管连通至气水混合管的径缩喉部,使臭氧可由该径缩喉部处释入气水混合管内;
所述的镂空式承座,是一镂空式架体,固设在气水混合管的出水段的外端部上,使由径缩喉部流入出水段的水可穿过镂空式承座再向外排出;又其顶面形成一圆弧状凹槽面,该凹槽面的圆弧配合搅拌球的圆径,使该搅拌球的部分球面可陷入凹槽面内;
所述的镂空式搅拌球,是一具有镂空状球面的自由活动体,其可在镂空式承座的凹槽面与气水混合管的径缩喉部之间上下自由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该进水段与水龙头出口端间的连结结构是随水龙头出口端的不同结构型态而配置相关安装用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产生装置的输送管上可设置一逆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该气水混合管进水段的上端部可进一步设置一涡流导片,而该涡流导片上设有数个涡旋叶片,使水先经过该涡流导片再进入进水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产生装置是采用一般开关或红外线感应开关或正负极水感应开关其中一种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水感应开关是将二导电性接点暴露设置在气水混合管内壁上,通过所述的气水混合管内的水而形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臭氧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该二导电性接点分别设置在气水混合管内不等高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臭氧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该二导电性接点中其一可设于气水混合管的进水段内,另一可设于气水混合管的出水段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该气水混合管出水段的出口端面外环缘面上可进一步等距布设数个具适当高度的凹槽面,以在出口端面处形成数个侧向开口。
CN 200520108834 2005-06-07 2005-06-07 臭氧水龙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357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8834 CN2835754Y (zh) 2005-06-07 2005-06-07 臭氧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8834 CN2835754Y (zh) 2005-06-07 2005-06-07 臭氧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35754Y true CN2835754Y (zh) 2006-11-08

Family

ID=3730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0883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35754Y (zh) 2005-06-07 2005-06-07 臭氧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3575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3093B (zh) * 2007-05-11 2010-07-14 王翔世 结合臭氧的水龙头
CN111995038A (zh) * 2020-08-26 2020-11-27 广东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用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3093B (zh) * 2007-05-11 2010-07-14 王翔世 结合臭氧的水龙头
CN111995038A (zh) * 2020-08-26 2020-11-27 广东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用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6474A (zh) 一种用于城市水体中持久性污染物净化的电化学生物浮岛
CN2835754Y (zh) 臭氧水龙头
CN109748429A (zh) 一种转轮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7016611U (zh) 一种水消毒过滤装置
CN202594824U (zh)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紫外联合臭氧高级氧化反应器
CN201756467U (zh) 射流旋流曝气器
KR101736045B1 (ko) 약산성수 생성 마이크로 버블 샤워기
CN206156946U (zh) 一种可移动多功能水体净化装置
CN206444464U (zh) 一种二氧化氯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02355211U (zh) 桶整体及水道臭氧杀菌饮水机
CN200955024Y (zh) 水箱臭氧消毒器
CN114906948B (zh) 一种都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装置
CN1660700A (zh) 等离子体-射流曝气耦合自来水消毒杀菌设备
CN102701456A (zh) 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
CN108409041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多级处理装置
CN104712792A (zh) 一种智能杀菌恒温龙头
CN204918293U (zh) 产生活性高氧及负氢离子的芯片活水机
CN213506328U (zh) 一种高效循环净水装置
CN2492549Y (zh) 气水混合器
CN105668771B (zh) 一种弹簧式曝气器
CN205170585U (zh) 一种节能型污水净化装置
CN205527965U (zh) 一种弹簧式曝气器
CN112960852A (zh) 一种好氧池及运用该好氧池的芬顿工艺
CN206955864U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
CN201420034Y (zh) 一种强磁性水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