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35129Y - 瓶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瓶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35129Y
CN2835129Y CN 200520127248 CN200520127248U CN2835129Y CN 2835129 Y CN2835129 Y CN 2835129Y CN 200520127248 CN200520127248 CN 200520127248 CN 200520127248 U CN200520127248 U CN 200520127248U CN 2835129 Y CN2835129 Y CN 28351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ring wall
cap body
center shaft
bottl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272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明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1272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3512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351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351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瓶盖装置,包括一盖本体、一帽体与一遮盖体;所述盖本体具有一嘴部,该嘴部由一中心轴与一筒体设在同心位置而在两者之间构成一通道;所述帽体具有设为同心的内环壁与外环壁,以及一对应该中心轴的中心孔;该帽体与所述嘴部的组合,使该外环壁与内环壁分别位于该筒体的外侧与内侧,并通过设在筒体的外凸缘与外环壁内侧的内凸缘防止帽体脱离嘴部;所述遮盖体可以在套合于该帽体的同时,将帽体下压至下死点而使其内环壁下端缘迫塞于盖本体之通道下端的通孔,同时该中心轴也迫塞于该中心孔,以阻止液体流出;另外,将遮盖体拉起时,则能同时将帽体往上拉动,使内环壁的下端缘脱离通孔,同时中心轴脱离中心孔,因而能让液体经由通道流出。

Description

瓶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于水瓶的瓶盖,特别是一种操作更为简便,且具有良好防渗漏效果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适合于外出携带的水瓶,大多设计为不需要将瓶盖与瓶身分离便能将瓶内的液体倒出,以达到户外使用更为方便的目的。所述不需要将瓶盖与瓶身分离即能倒出瓶内液体的设计,大致上是在瓶盖设置阀门机构,通过操作阀门机构开启或关闭而控制瓶内的液体是否能经由该阀门倒出。
图7与图8显示目前公知的具有阀门的水瓶瓶盖结构,主要包括有一盖本体A与一帽体B,其中,盖本体A上方具有一圆筒形的嘴部A2,嘴部A2外径具有一外凸缘A21,在嘴部A2内以多根肋条连接有位于中央的柱体A1。所述帽体B则在其下方设有分别位于内、外侧且呈同心的内筒体B2与外筒体B1,其中的内筒体B2外径几乎等于嘴部A2的内径;外筒体B1的内径则略大于嘴部A2外径,且在外筒体B1内侧下缘设置内凸缘B11;帽体B的中央则设置一出水孔B3。该帽体B与盖本体A组合的方式是将内筒体B2套入嘴部A2内径,同时将外筒体B1套于嘴部A2外径。当帽体B被往下方压掣后,得以使柱体A1塞入出水孔B3而防止瓶内的水从出水孔渗漏(如图7所示);当需要喝水时,则将帽体B往上方拉起(如图8所示),让柱体A1脱离出水孔B3后,便能将瓶内的液体经由出水孔B3倒出。
前述公知瓶盖的缺点在于:其柱体在塞入出水孔后虽然具有防止瓶内液体流出的功能,但由于帽体的内筒体B2与嘴部A2的内径壁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使用后会弹性疲劳,导致内筒体B2与嘴部A2之间会产生缝隙,从而使瓶内的液体经由该缝隙渗出;特别是帽体往上方拉起时(如图8所示),由于内筒体B2与嘴部A2的接触面更短而更容易造成渗漏现象。
此外,由于其帽体的下端呈外露式的设计,以致于使用者若拉动帽体的力量过大时,也很容易使帽体上的内凸缘越过嘴部的外凸缘而导致帽体从嘴部分离,从而容易使帽体掉落地面而受到污染,更会因此使帽体重新组合回嘴部后产生更大的缝隙,让渗漏情形更为严重。
再者,使用者要喝水时,也必须以手拉动帽体,而帽体又是直接与嘴接触的组件,故十分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公知瓶盖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渗漏,且喝水时必须以手拉动直接和嘴巴接触的帽体而有不卫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渗漏效果更为良好,且使用过程中,需要含入嘴巴的组件不会被手接触的瓶盖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帽体设置两层环壁,利用内环壁的下端缘直接对设于盖体的通孔予以紧密迫塞阻止液体流出;而利用设在外环壁的内凸缘与设在嘴部的筒体的外凸缘,得以在帽体被拉起时,利该内、外凸缘相互卡合而避免帽体脱离盖本体的嘴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提供一具有套合部的遮盖体,通过该遮盖体套合于帽体时,除了使该套合部罩于帽体不受污染外,也可通过该套合部同时将帽体压掣到下死点,进而使帽体的内环壁的下端缘迫塞密合于盖本体的通道下端的通孔,同时中心轴也迫塞于帽体的中心孔,以防止瓶内的液体流出;而当遮盖体被拉起时,则可以利用设在该套合部的凸部带动设于帽体的突出端缘而使帽体同时被拉起,从而使内环壁下端缘解除对通孔的阻塞,以及中心轴解除对中心孔的阻塞而能倒出液体;并藉以避免使用者的手接触需要含入嘴巴的帽体,让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卫生。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盖本体与一帽体,该盖本体具有一嘴部,该嘴部由一中心轴与一筒体设在同心位置而在两者之间构成一通道;所述帽体具有设为同心的内环壁与外环壁,以及一对应该中心轴的中心孔;该帽体与所述嘴部的组合,使该外环壁与内环壁分别位于该筒体的外侧与内侧,并通过设在筒体的外凸缘与外环壁内侧的内凸缘防止帽体脱离嘴部。当帽体下压至下死点时,得以使其内环壁下端缘迫塞于盖本体的通孔,同时该中心轴亦迫塞于帽体的中心孔,以阻止液体流出;而将帽体往上拉起时,则该内环壁的下端缘可脱离通孔,中心轴亦脱离对中心孔的阻塞,因而能让液体经由通道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以设置在瓶体的遮盖体,该遮盖体设有可以罩于前述帽体的圆筒形套合部,并在该套合部内径壁面设置凸部;此外,所述帽体的外径还形成有突出的端缘;通过所述遮盖体在套合于帽体的同时,得以将帽体下压至下死点而使帽体1内环壁下端缘迫塞于盖本体的通孔,以阻止液体流出;另外,将遮盖体拉起时,则能通过该凸部对突出端缘的卡合而同时将帽体往上拉动,使内环壁的下端缘脱离通孔,因而能让液体经由通道流出。
归纳前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并不需要额外增加组件,仅是对于帽体与盖本体做结构上的改变,便能获得更好的防渗漏效果,同时也能避免帽体轻易与盖本体分离所产生的缺点。此外,使用者在操作饮用瓶内饮料的过程中,不会碰触到需要和嘴巴接触的组件,因而本实用新型更符合卫生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盖本体、帽体与瓶体组合关系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盖本体与帽体结构,以及两者间组合关系的实施例立体剖视分解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盖本体与帽体结构的平面剖视分解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盖本体与帽体组合后的结构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遮盖体覆盖于帽体后,同时将帽体下压而关闭盖本体的贯穿孔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6为显示图5的遮盖体被掀起后,同时带动帽体往上移动,进而使盖本体的贯穿孔导通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7为显示公知瓶盖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公知瓶盖结构的平面动作图。
图中
1......盖本体;11......筒体;111......外凸缘;12......中心轴;13......肋条;14......内螺纹;15......通道;151......通孔;16......凹缘;
2......帽体;21......中心孔;22......外环壁;221......端缘;222......内凸缘;23......内环壁;231......下端缘;24......顶盖;
3......瓶体;31......外螺纹;
4......遮盖体;41......套合部;42......凸部;43......凸环;44......条带;45......环圈;46......盖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盖本体1、一帽体2与一遮盖体4,并最好均以塑料材料制造,以使其具备良好的弹性。其中,遮盖体4可以藉由挠性条带44连结于一环圈45,再将该环圈45套合于用来盛装开水或饮料等液体的瓶体3;遮盖体4的内部中央设置一圆筒形的套合部41,该套合部41的内径壁面设有凸部42;该凸部42可以是圆环状的突出条体;遮盖体4的内侧壁还设有凸环43,以及在外侧壁设置盖檐46。盖本体1上面设有由一中心轴12与一筒体11同心设置所构成具有通道15的嘴部,该盖本体1具有内螺纹14(如图2所示)以供锁合于瓶体3开口外径的外螺纹31。帽体2则用于组合在盖体1的嘴部;在拉动或推动帽体2相对于筒体11轴向移动时,可以使该中心轴12迫塞或脱离该中心孔21。盖本体1的外侧壁还进一步设置有环绕其周围的凹缘16,且该凹缘16可以和遮盖体4的凸环43相互嵌合。
再请参阅图2与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盖本体1与帽体2更详细的实施例结构的立体与平面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盖本体1为一中空的圆盘形体,并且在上方可以设置数个阶级,于盖本体1的内径设有可和图1所示的瓶体3的外螺纹31螺合的内螺纹14;盖本体1的上面往上方延伸设置一嘴部,该嘴部系由一筒体11与一中心轴12所组成,该筒体11的上端外径形成有外凸缘111,该外凸缘111的较佳实施例为断面呈三角形的倒钩;所述中心轴12设置在筒体11内部的中心位置,其可以是实心,也可以是空心;中心轴12与筒体11之间,以数个肋条13连结于中心轴12下端与筒体11下端周边,使中心轴12与筒体11相互固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贯通的通道15,该通道15的下端则具有通孔151。
所述帽体2的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同心设置的外环壁22与内环壁23,该外环壁22与内环壁23上端共同结合一顶盖24,顶盖24中央则设置一对应前述中心轴12的中心孔21;所述内环壁23的下端缘231则对应前述盖本体1的通孔151;所述外环壁22的内径壁面适当高度位置设有内凸缘222,以及在顶盖24的外径形成突出的端缘221。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方式,将帽体2套合于盖本体1的嘴部,使得所述筒体11套入帽体2的外环壁22与内环壁23之间;在套合的过程中,通过帽体2本身的弹性而使内凸缘222越过筒体11的外凸缘111(如图4所示)。盖本体1则再通过其内螺纹14锁合于瓶体3的外螺纹31。当利用结合于瓶体3的遮盖体4覆罩于盖本体1的同时,将套合部41套于嘴部,且对遮盖体4施压时,同时将帽体2往下压制,让套合部41内的凸部42越过帽体2的端缘221,进而使帽体2的内环壁23的下端缘231迫塞于盖本体1的通孔151,同时中心轴12亦迫塞于中心孔21(如图5所示),以防止瓶体内的液体流出。此外,亦通过遮盖体4的凸环43卡合于盖本体1的凹缘16而使遮盖体4和盖本体1进一步固定,而条带44则可以方便使用者当做握把提取。
请参阅图6,当使用者需要饮用饮料时,则只要从盖檐46将遮盖体4掀启,便能使遮盖体的凸环43脱离盖本体1的凹缘16,同时通过遮盖体4的套合部41内的凸部42牵动帽体2的端缘221而将帽体2往上拉起,从而使内环壁23的下端缘231脱离对通孔151的阻塞,以及中心轴12对中心孔21的阻塞,因而在倾斜瓶体时,能让瓶内的液体经由通孔151及通道15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Claims (8)

1.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本体,包含有一筒体与一中心轴,所述筒体的外径设有外凸缘,该中心轴设在该筒体内,该中心轴底部与该筒体之间以数个肋条连接,该中心轴与筒体内径壁面之间保持一距离而形成通道,该通道的下端为贯穿的通孔;
—帽体,包含有一同心设置的外环壁与内环壁,该外环壁与内环壁上端共同结合一顶盖,该顶盖中央具有一对应该中心轴的中心孔,所述内环壁的下端缘对应该通孔,所述外环壁的内径壁面设有内凸缘,所述盖本体的筒体套置于该内环壁与外环壁之间,通过该外凸缘与内凸缘彼此卡合而防止所述帽体脱离盖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的顶盖外缘形成有突出的端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一遮盖体,该遮盖体具有一可将所述帽体套入其中的套合部,该套合部的内壁具有凸部,所述帽体套入该套合部后,该帽体的端缘位于该凸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盖体内径设有凸环,且所述盖本体外径设有可和该凸环相互嵌合的凹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盖体连结有一挠性条带,该条带的一端结合有可套设于瓶体的环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为实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为空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盖本体的外凸缘断面为三角形的倒钩。
CN 200520127248 2005-10-14 2005-10-14 瓶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3512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27248 CN2835129Y (zh) 2005-10-14 2005-10-14 瓶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27248 CN2835129Y (zh) 2005-10-14 2005-10-14 瓶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35129Y true CN2835129Y (zh) 2006-11-08

Family

ID=3729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2724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35129Y (zh) 2005-10-14 2005-10-14 瓶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3512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6301A (zh) * 2009-12-16 2012-09-12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用于眼用溶液的容器的封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6301A (zh) * 2009-12-16 2012-09-12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用于眼用溶液的容器的封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00602A1 (en) Travel mug
CN200971208Y (zh) 用于饮用容器的封闭装置
CN1736816A (zh) 保健吸液瓶
CN2835129Y (zh) 瓶盖装置
CN207444738U (zh) 一种水杯
CN201325706Y (zh) 一种蜂蜜包装瓶
KR101053388B1 (ko) 음료용기
CN205993836U (zh) 一种餐盒
TW201617272A (zh) 瓶子與瓶蓋的二段螺轉結構
CN204237001U (zh) 防撒漏药瓶
CN112493808A (zh) 双吸管上下组合式两用水杯
CN2797237Y (zh) 防渗漏瓶盖
CN208544615U (zh) 一种带存储结构的新型瓶盖
KR200457587Y1 (ko) 스트로우 투입구의 개폐가 가능한 병뚜껑
CN204394062U (zh) 一种饮水杯吸嘴结构
CN2284197Y (zh) 一种拉压式密封瓶盖
CN2515128Y (zh) 组合容器之改良结构
CN204750894U (zh) 一种带吸管的瓶盖
CN205433138U (zh) 一种可伸缩的吸管式水杯
US20080041891A1 (en) Bottle cap
CN219750530U (zh) 带储料仓的杯盖
CN2421261Y (zh) 一种内置吸管的瓶盖
CN217375573U (zh) 一种一体式悬挂结构的饮料瓶
CN213551003U (zh) 一种组合式茶具
CN219047673U (zh) 一种骑行饮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8

Termination date: 20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