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03444Y - 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 Google Patents

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03444Y
CN2803444Y CN 200520073664 CN200520073664U CN2803444Y CN 2803444 Y CN2803444 Y CN 2803444Y CN 200520073664 CN200520073664 CN 200520073664 CN 200520073664 U CN200520073664 U CN 200520073664U CN 2803444 Y CN2803444 Y CN 280344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ing
skeleton
vertical
stationary pipes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736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中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LEDU CHILDREN'S ARTICLE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LEDU CHILDREN'S ARTICLE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LEDU CHILDREN'S ARTICLE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LEDU CHILDREN'S ARTICLE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0736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0344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0344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0344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其有着可以整体折叠的立体化框架,其展开的使用状态下有着足够的固定强度。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与立方体的框架A、B1、B2、C的交点相对应的、各种指向形态的第1~4固定管接头J1~J4,各自插入形成该立方体框架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与垂直骨架管材Z的端部,成为一体;同样地将1种可以旋转的管接头分别插入竖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两端,成为一体。其各个旋转管接头用枢轴连接至第1~4固定管接头,通过垂直轴P只能旋转90度;随之,其防止转动用的垂直销19L、19R必能自由的插入并贯通上述第1~5的固定管接头中的一个和旋转管接头。

Description

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公报2001-340665号公开了一种作为幼儿在室内使用的折叠式爬梯,但是这个公报公开的折叠状态,通过其图7可以知道,主框架(10)全然不变形,保持立方体或立柱体的框架组合状态,其周围不过是被一对副框架(20)所包围,并且难以小型扁平化,难以放到集体住宅的狭小的阳台上。
另外,从公报所公开的图7的折叠状态变换到使用状态之际,位于主框架(10)的对角线上的一对连杆(13a)(13c)作为垂直轴,副框架(20)大约只能旋转90度,在副框架展开成从平面上看起来像L字型后,在各副框架(20)的尖端部介入铰链(2),将下垂的可动连杆(21c)提升到其铰链(2)的支点旋转处,通过接头(3)需要结合-脱开自如地与主框架(10)作螺合连接。另方面,由使用状态变换成折叠状态时,必须按照上述方法相反的程序进行,是非常麻烦的。
再则,由于主框架(100)与副框架(20)是自如的结合-脱开的,所以不但其装配的强度低下,而且,其一对副框架(20)从公报所公开的图6的使用状态可以明白,其成为平面视图中的L字形的最下段的连杆(21b)与连杆(23b),只有它们接地,平面视图的整体コ字形不接地,使用中容易歪斜变形,不能保障幼儿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试图对这些课题进行改良。因此,在结构上用了多根纵向水平骨架管材、多根横向水平骨架管材、以及多根垂直骨架管材,由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与其两侧相邻的平列对称的下段左右侧立方体框架、以及它们的下段立方体框架上堆积起来的至少1个上段立方体框架,组成立体化的室内用可折叠式儿童爬梯。
与上述立方体框架的交点相对应的、各种指向形态的第1~5固定管接头,分别插入形成其立方体框架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与垂直骨架管材的端部,成为一体。
制作同一立方体框架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的两个端部,分别插入一种可以旋转的管接头,成为一体。
上述各个旋转管接头用枢轴连接起来,它们对上述第1~5固定管接头,通过垂直轴只能旋转大约90度。
用于阻止旋转的垂直锁定销,必然能插入上述第1~5固定管接头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上述旋转接头,形成串刺状态,可以插拔自如地插入贯通。这是本方案的特点。
记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1中的上述结构,立方体框架(A)、(B1)(B2)、(C)、(C1)、(C2)的各个交点中,插入使之成型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与垂直骨架管材(Z)而成为一体化的固定管接头(J1)~(J5)、以及插入相同立方体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两端而成为一体化的旋转管接头(J),都通过垂直轴(P)只能旋转90度左右,因为是用枢轴连接的,所以整个儿童爬梯都通过这个垂直轴(P)的支点旋转。例如像图1~4那样,从展开使用状态经过图39的中间过程,转入图40~图43的折叠状态,以及其相反的过程,操作起来都非常方便。作为图40~图43的扁平折叠状态,放入集体住宅的狭窄的阳台,或者保管、收藏在小型的橱柜内都很方便。
而且,通过介入上述垂直轴(P)用枢轴连接的旋转管接头(J)、以及第1~5固定管接头(J10)~(J5)中的至少1个上,用于阻止旋转的垂直锁定销(19L)、(19R)、(34)能插拔自如地插入贯通,保持串刺状态,使得儿童爬梯的展开使用状态不再摇晃变形,非常稳固,也不需要担心其会自行折叠起来,显著地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性。
特别是如果使用了权利要求2的结构,上述用于阻止旋转的垂直锁定销(19L)、(19R),只需要使用最少的必要根数,就可以使儿童爬梯的展开使用状态得到最高效率的固定,而且,由于事先将罩子(K)插入了垂直骨架管材(Z),不会发生脱落和丢失。
再则,如果采用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的结构,通过从上方粘结到第5固定管接头(J5)的罩子(K1)上的锁定销(34),或通过从上方粘结到第1固定管接头(J1)上的接地盘(E)的锁定销(标号?),上述儿童爬梯的展开使用状态,能取得稳定良好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儿童爬梯的展开使用状态,用斜视图表示;
          [图2]图1的正面图;
          [图3]图1的平面图;
          [图4]图2的4-4线截面图;
          [图5]表示两个端部插入了旋转管接头,形成一体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的平面图;
          [图6]抽出旋转管接头,单独表示的斜面图;
        [图7]抽出第1固定管接头,单独表示的斜面图;
        [图8]抽出图2的倒立T字形交点,单独表示的部分扩大正面视图;
        [图9]图8的9-9线截面图;
        [图10]图8的10-10线截面图;
        [图11]由图10开始,将纵向水平骨架管材闭合到横向水平骨架管材上的折叠状态的截面图;
        [图12]抽出第2固定管接头,单独表示的斜面图;
        [图13]抽出图2的十字形交点,单独表示的部分扩大正面视图;
        [图14]图13的14-14线截面图;
        [图15]图13的15-15线截面图;
        [图16]由图15开始,将纵向水平骨架管材闭合到横向水平骨架管材上的折叠状态的截面图;
        [图17]抽出第3固定管接头,单独表示的斜面图;
        [图18]抽出第4固定管接头,单独表示的斜面图;
        [图19]抽出图2的L形交点,单独表示的部分扩大正面视图;
        [图20]图19的20-20线截面图;
        [图21]图19的21-21线截面图;
        [图22]从图21开始,将纵向水平骨架管材闭合到横向水平骨架管材上的折叠状态的截面图;
        [图23]沿着图2的23-23线,将其扩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24]图23的24-24线截面图;
        [图25]图24的25-25线截面图;
        [图26]抽出罩子单独表示的斜面图。
        [图27]图26的平面图。
        [图28]图27的正面视图。
        [图29]图27的29-29线截面图。
        [图30]图27的30-30线截面图。
        [图31]沿着图2的31-31线,将其扩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32]抽出着地支撑单独表示的平面图。
        [图33]图32的33-33线截面图。
        [图34]与图3相对应的平面图,表示着地支撑、滑板、阶梯以及顶板在儿童爬梯中的安装状态。
        [图35]抽出图34的踏板单独表示的底面图。
        [图36]沿着图34的36-36线,将其扩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37]表示罩子与着地支撑浮起状态,对应于图1的斜面图。
        [图38]图37的正面图。
        [图39]表示图4开始的折叠中间过程,是截面的平面图。
        [图40]表示儿童爬梯的折叠状态的斜面图。
        [图41]图40的侧面图。
        [图42]图41的平面图。
        [图43]图41的43-43线的截面图。
        [图44]与图1相对应的、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变形实施形态的截面平面图。
        [图45]与图1相对应的、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变形实施形态的截面平面图。
        [图46]介入了图44与图45的第5固定管接头以后,其交点部分的扩大截面图。
        [图47]抽出第5固定管接头单独表示的斜面图。
        [图48]抽出第5固定管接头的罩子单独表示的斜面图。
对符号的说明:
(1):插入脚筒
(2):连接板
(4):旋转容许面
(5a):垂直轴承装入孔
(5b)(11b)(31b):锁定销的插入孔
(6X)(6Z)(16X)(16Z)(26X)(26Z)(36X)(36Z):插入短管头
(7L)(7R)(17L)(17R)(27L)(27R)(37):连接双叉片
(9)(11a)(13)(31a):垂直轴承装入孔
(11a):垂直轴承装入孔
(14)(21)(32):安装短管头
(15L)(15R)(22L)(22R)(33):园弧状罩子
(18)(23)(35):横向水平骨架管材的避让凹槽
(19L)(19R)(34):锁定销
(23):横向水平骨架管材的避让凹槽
(24):突出的撑挡
(28):滑梯
(29):扶梯
(30):踏板
(A):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
(B1):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
(B2):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
(C):上段立方体框架
(C1):最上段立方体框架
(C2):上段立方体框架
(E):着地支撑件
(J):旋转管接头
(J1):第1固定管接头
(J2):第2固定管接头
(J3):第3固定管接头
(J4):第4固定管接头
(J5):第5固定管接头
(K)(K1):管罩
(P):垂直轴
(X):横向水平骨架管材
(Y):纵向水平骨架管材
(Z):垂直骨架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以附图为基础详细的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用儿童爬梯沿Y方向(左右方向)计算,合计共用多根平行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沿X方向的多根平行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沿Z方向(高度方向)竖立起来的多根平行的垂直骨架管材Z,以及附在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左右两端部的旋转管接头J、插在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以及各垂直骨架管材Z的交点上的第1~4固定管接头J1、J2、J3、J4,以及对于各固定管接头J1、J2、J3、J4来说能使各旋转管接头自如旋转的支枢垂直轴P,就形成了如图1~4所示的基本实施形态,这是向视图的整体凸形轮廓形状的框架装配立体化图案,从框架装配立体化的展开使用状态到图40~43的扁平折叠状态;同时也可以做相反的变换操作。
也就是说,像图1~4那样,框架装配立体化的展开使用状态中,A为儿童爬梯的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B1、B2为其相邻两侧的并列对称的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和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C为堆积在同一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上的1个上段立方体框架。它们都是平视正方形展开的使用状态,供幼儿们游戏的一种状态。
对于这样的儿童爬梯的结构部件来说,首先上述骨架管材X、Y、Z都用同样粗细(D)(例如30mm的直径)的硬质合成树脂管子构成的。其长度的限制,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与垂直骨架管材Z,例如约300mm的一定长度(L1),那末,剩余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长度例如就为230mm的定长(L2),相比之下要短一些。使用的就是这样两种不同的长短规格。
接着,旋转管接头J是硬质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的,如图5、图6所示,有水平插入脚筒1和从其向尖端侧突出延长的水平连接板2,在水平插入脚筒1和从其反向端侧突出延长的水平连接板2的交界处,伸出了与上述骨架管材X、Y、Z粗细(D)相同口径的、可限止插入深度相同的圆形法兰(3)。
在这种场合,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从平面看是正方形,但是只有其前侧或后侧的尖端角部使只容许向一个方向旋转的面4贯通到上述的连接板2的中央部上形成垂直轴承进入的孔5a,其按照一定半径描画的圆弧上作了倒角,使垂直轴P只能单向旋转90度左右。而且在偏心于同一连接片2的尖端侧的位置上,垂直打通了与垂直轴承进入的孔5a相平行的锁定销的进入孔5b。
这样,如此旋转的管接头J的插入脚筒1,以施拴状态插入上述短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左右两端,成为一体化;因此,包括一对旋转管接头J在内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整体长度,在尺寸上就与上述长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或垂直骨架管材Z的长度几乎一致(L1)。
其结果是:儿童爬梯的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以及上段立方体框架C,作为如文字叙述的那样的“立方体框架”,变化成图1~4的形状。而且,带有上述水平的连接板2的旋转管接头J,在使用上没有上下方向性的区别,可以插入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起固定作用。
进而,第1~4固定管接头J1、J2、J3、J4四个,它们也是用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作为与上述立方体框架A、B1、B2、C的各个交点相对应的指向形态,分别像图7、12、17、18那样一体成型。在图1~4的儿童爬梯的组合框架上,第1固定管接头J1共有4个,第2固定管接头J2共有4个,第3固定管接头J3共有6个,第4固定管接头J4共有6个。
也就是说,第1固定管接头J1是双向接头,在图7那样的侧视图的L形上,有着交叉的水平插入短管头6X与向上的垂直插入短管头6Z,从其交叉部向两侧伸出了一对水平连接板7L、7R,其大小与上述骨架X、Y、Z的粗细(D)相同。在图1、2、8的正面视图中,也使用于倒立的T字形的交叉点上。
从图8~11可以看出,第1固定管接头J1的水平插入短管头6X伸向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的一个端部,同样向上的垂直插入短管头6Z伸向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成为一体;另一方面,附在上述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从相反的左右两个方向,向两个连接钩板片7L、7R的间隙内,分别受到了它的作用。在这种场合,两个连接钩板片7L、7R,与上述旋转管接头J的圆形限止插入深度相同的圆形法兰3,弯曲形成了相同半径的圆弧。
8是从上述插入短管头6X的基部开始,各自伸出插入深度像上述骨架管材X、Y、Z粗细(D)那样的圆形法兰3,9是在两连接双叉片7L、7R的突出尖端部上贯通形成的左右一对垂直轴承的装入孔,与上述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上开口的垂直轴承装入孔5a一致并连通。
这样的第1固定管接头J1,在图例中,其垂直的插入短管头6Z是向上使用的,但是根据儿童爬梯的框架组合状况,也能作为向下倒立状态使用。
第2固定管接头J2是3向接头,如图12所示,侧面图上可以看到,配备了横向T字形交叉的水平插入短管头16X与上下一对垂直插入的短管头16Z,从其交叉部也向两侧配备了像上述骨架管材X、Y、Z粗细(D)那样的、伸出的左右一对水平连接双叉片17L、17R,如图1、2、13那样,插在正面视图的十字形交点上使用。
就是说,像图13~16那样,第2固定管接头J2的水平插入短管头16X与上述第1固定管接头J1相同,插入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的一个端部,成为一体。同时,同样向上的垂直插入的短管头16Z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部,剩下的向下垂直插入的短管头16Z插入别的垂直骨架管材Z的上端部而成为一体。但是,第2固定管接头J2没有上下的方向性区别,可以随便使用。
另一方面,两个连接双叉片17L、17R的间隙内,与上述第1固定管接头J1相同,附在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上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也从相反的左右两个方向插入管子。这时,两个连接双叉片17L、17R与上述第1固定管接头J1一样,与旋转管接头J的圆形插入深度规制法兰3弯曲变成相同直径的圆弧形状。
10是从上述插入短管头16X、16Y、16Z的基部开始,各自伸出插入深度像上述骨架管材X、Y、Z粗细(D)那样的圆形法兰,11a是在两连接双叉片17L、17R的突出尖端部上贯通形成的左右一对垂直轴承的装入孔,与上述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上开口的垂直轴承装入孔5a一致并连通。
这时,只有第2固定管接头J2,在同样的两个连接双叉片17L、17R的基端部上,其垂直轴承的装入孔11a、11a与平行的左右一对锁定销装入孔11b也相互贯通。它们与上述旋转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上开口的锁定销装入孔5b一致并连通。
第3、第4固定管接头J3、J4,是称为“左”、“右”的相互照应的成对双向接头。如图17、18所示,从侧面看,有着交叉成L形的水平插入短管头26X与向上的垂直插入短管头26Z,从交叉部开始有着只向左侧或右侧伸出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粗细(D)的1个水平连接钩板27L、27R,如图1、2、19那样,从正面视图上看,介入在L形的交点上。但是,这个垂直插入短管头26Z也可以向下,从正面视图上看介入在倒立的L形的交点上使用。
也就是说,从图19~22可以明白,第3、4固定管接头J3、J4的水平插入短管头26X,与上述第1、2固定管接头J1、J2一样,插入横向水平骨架管材的一个端部,成为一体化;同时,垂直插入短管头26Z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或上端,成为一体化;而在连接双叉片27L、27R的间隙内,附在上述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上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会在左右方向中的其中一个方向得到连接。各个连接双叉片27L、27R也与上述第1、2固定管接头J1、J2一样,与旋转管接头J的圆形限制插入深度的法兰3弯曲变成相同直径的圆弧形状。
这样,使第3、4固定管接头J3、J4成型的插入短管头26X、26Z的基部上,圆形限止插入深度法兰,12都各自伸出骨架管材X、Y、Z粗细(D),而且其连接双叉片27L、27R的突出尖端部上,上述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上开口的垂直轴承的装入孔5a以及相对应的垂直轴承装入孔13互相贯通。
而后,在第1~4的固定管接头J1、J2、J3、J4的连接双叉片7L、7R、17L、17R、27L、27R上,开口的垂直轴承装入孔9、11a、13,以及上述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上开口的垂直轴承的装入孔5a,通过垂直轴P穿刺贯通。上述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可以通过枢轴旋转自如地连接在第1~4的固定管接头J1、J2、J3、J4)上。
然而,在这样的枢轴连接状态中,第1~4的固定管接头J1、J2、J3、J4的连接双叉片7L、7R、17L、17R、27L、27R,以及旋转管接头J的限制插入深度法兰3,都以相同的直径保持完整的一面状态。
上述的垂直轴P可以用销钉,也可以用铆钉,或者螺钉与螺帽的配合拧紧。但是不管用哪一种,其上下两个端部都必须全部没入上述第1~4的固定管接头J1、J2、J3、J4的连接双叉件7L、7R、17L、17R、27L、27R的垂直轴承装入孔9、9、11a、11a、13、13,以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
由这样的部件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爬梯的框架组合立体化中,安装时将一对旋转管接头J插入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左右两个端部,要预先按照图5那样,将连接板2上倒角的圆弧状旋转容许面4,以前后相互反方向的状态插入,成为一体。
然后,将需要制作的像图1~4那样的下段立方体A、下段左侧立方体B1、下段右侧立方体B2以及上段立方体C,在它们的各个交点上插入对应的指向形态的第1~4固定管接头J1、J2、J3、J4,以及上述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上安装的旋转管接头J,用枢轴将垂直骨架管材Z和平行的垂直轴P连接起来,使之只能旋转90度左右。
就是说,在制作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的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部上,用共计4个第1固定管接头J1,将各个第1固定管接头J1的两个插入短管头6Z、6X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上;将同一第1固定管接头J1的相向联接双叉件7L、7R,以及安装在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上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用枢轴连接到各个垂直轴P上,使之只能旋转90度左右。由前后一对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与左右一对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构成平视为正方形的框架。
同样地,在制作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的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部上,用共计4个第2固定管接头J2,将各个第2固定管接头J2的两个插入短管头16Z、16X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上;将同一第2固定管接头J2的相向联接双叉件17L、17R,以及安装在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左右两端上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用枢轴连接到各个垂直轴P上,使之只能旋转90度左右。使得由前后一对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与左右一对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构成平视为正方形的框架。
另一方面,在制作上段立方体框架C的垂直骨架管材Z的上端部上,各用2个第3、4固定管接头J3、J4,将第3、4固定管接头J3、J4的两个插入短管头26Z、26X分别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而成为一体;同时将各个第3固定管接头J3与各个第4固定管接头J4的相向联接双叉件27L、27R,以及安装在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左右两端上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用枢轴连接到各个垂直轴P上,使之只能旋转90度左右,使得由前后一对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与左右一对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构成平视为正方形的框架。这样的组合框架的前后,将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部分别插入由上述第2固定管接头J2向上的垂直插入短管头16Z,成为一体,其上段立方体框架C插入下段中央立方体A,组合成堆积状态。
于是,在平视为正方形的上段立方体框架C与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就会像图39~43那样,以其4角的垂直轴P作为转动支点,整体闭合,其相邻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就平行地密切结合,成为扁平的折叠状态。
进而,制作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的垂直骨架管材Z的上下端部上,各用了4个第3、4固定管接头J3、J4,将第3、4固定管接头J3、J4的两个插入短管头26Z、26X分别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而成为一体;同时,安装在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一个端部上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用枢轴连接到其第3、第4固定管接头J3、J4的联接双叉件27L、27R上,通过各个垂直轴P上,使之只能旋转90度左右。在这个框架组合的前后,安装在同一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另一个端部上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通过枢轴连接到与上述第1、2固定管接头J1、J2对应的相向连接双叉件7L、7R、17L、17R上,由于各个垂直轴P,使之只能旋转90度左右。其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与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构成平列状态。
这样,不但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的垂直骨架管材Z,而且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也得到了兼用,制作平视上正方形的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通过图39~43可以明白,其4个角部的垂直轴P作为转动支点,分别闭合。其相邻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和横向水平骨架管接头X平行地密切结合,成为扁平的折叠状态。
但是,像图4所示的平面观看时,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与上段立方体框架C组成正方形的框架,对于其前后各有一对、合计3段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从安装在其左右两端部的旋转管接头J的一侧伸出的连接板2的圆弧状旋转许可表面4,位于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F1-F1上(图4中向右上方倾斜的对角线)的接插组件是指角部向内侧旋转的;而位于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R1-R1上(图4中向右下方倾斜的对角线)的接插件是从角部向外侧旋转的。因为有着这样的关系,所以在折叠闭合时预先规定了它的方向性。
对此,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 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构成正方形的框架。对其前后各有一对合计为2段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其左右两端部的旋转管接头J的一侧伸出的连接板2的圆弧状旋转许可表面4,由于上述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以及上段立方体框架C是相反朝向的,所以位于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F2-F2上(图4中向右上方倾斜的对角线)的接插组件是从角部向外侧旋转的;而位于正方形的另一条对角线R2-R2上(图4中向右下方倾斜的对角线)的接插组件是指角部向内侧旋转的,两者之间有着这样的反向关系。因此,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的任何一方,能够与已经折叠起来的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的前方面密切结合,折叠得扁扁的。
关于上述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配列方向性问题,插入其左右两个端部构成一体化的旋转管接头J侧的圆弧状旋转许可表面4,首先从图5那样的平面来看,将其前后反方向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按照图4所示的那样,在组成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与上段立方体框架C、以及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之际,其前后列的任何一列都是互为左右反方向的,而且在前列与后列之间也是互为左右反方向的,使用起来很方便。
图1、2中的符号K,表示上述框架组合成立体化的儿童爬梯的展开使用状态,为了要牢牢固定,防止出现摇晃或者歪斜变形,在正面视图为十字形的交点上横跨粘结了4个罩子。它们是用合成树脂制造的,像图23~30那样,是与第2固定管接头J2几乎对应的形态,使一体成型的。
就是说,罩子K如图26~30所示,为倒立的T字形。在上述垂直骨架管材Z上,有着预先插入镶嵌的垂直安装短管头14,从其下端部安装了与上述第2固定管接头J2的两个连接双叉件17L、17R几乎对应的、长度为L3的、连体突出的左右一对圆弧状罩子15L、15R,在罩子15L、15R中央部的前侧或后侧,有向下开放的、切成圆弧状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的避让凹槽18。
然后,将罩子K的安装鞘筒14沿着垂直骨架Z下降,将该罩子K的两个圆弧状罩子15L、15R,像图23~25那样,从上方罩到与上述第2固定管接头J2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双叉件17L、17R上。这样,通过各垂直轴P,连接到第2固定管接头J2的两个连接双叉件17L、17R上,形成枢轴连接状态。旋转管接头J就不能折叠闭合。
然而,从由罩子K中的安装短管头14与两个罩子15L、15R构成的角部出发,与上述垂直轴P相平行的、左右一对一体下垂。将这两个锁定销分别插入第2固定管接头J2的两个连接双叉件17L、17R上开好的锁定销装入孔11b、11b,以及两个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上开好的锁定销装入孔5b中,一举形成穿刺状态,自如的贯通在一起。
这样做的结果是:对于上述第2固定管接头J2来说,安装在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左右两端的两个旋转管接头J,就没有了围绕垂直轴P的旋转支点折叠闭合的担心。对这样的罩子K,使用时不需要考虑其前后的方向性。20为上述安装短管头14的开口缘部向内突出的、垂直的多条加强筋。
在这种场合,图示的实施形态中,上述锁定销19L、19R作为金属制的铆钉使用,其头部嵌入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罩片K中的安装短管头14、与两个罩子15L、15R构成的角部内,使一举同时插入成型的。锁定销19L、19R也用合成树脂制造,与罩子K一体成型也是可以的。
进而,省略上述罩子K的设置,只将止转锁定销19L、19R插入第2固定管接头J2的两个连接双叉件17L、17R上开好的锁定销装入孔11b、11b,以及两个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上开好的锁定销装入孔5b中,自如的贯通在一起。这样做也能保持住不脱出来的状态。
还有,图1、2中的符号E表示的是:儿童爬梯向视图倒立T字形的交点上,横跨粘结着的4个着地支撑。它们是用硬质合成树脂,像图31~33那样,以上述第1固定管接头J1几乎对应的形态一体成型的,其功效是能够提供突出的抵抗力,防止上述展开使用状态中的儿童爬梯向前后方向跌倒。
也就是说,着地支撑E也类似于上述罩子K,从正面看像倒立的T字形,有着预先向垂直骨架管材Z插入的垂直安装短管头21,从其下端部开始有着与上述第1固定管接头J1的两个连接双叉件7L、7R几乎对应的长度为L4的连续一体突出的左右一对圆弧状罩子22L、22R,以及在这两个罩子22L、22R的中央部的前侧或后侧有着向下开放的切割成圆弧状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的避让凹槽23。从该两片罩子22L、22R开始,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材的避让凹槽23相反的后方或前方,以一定的长度L5整体长出了宽幅的着地支撑。
于是,这样的着地支撑E的安装短管头21像上述罩子K一样,沿着垂直骨架Z下降,这个着地支撑E的两个圆弧状罩子22L、22R,插入上述第1固定管接头J1的对应两连接双叉件7L、7R,像图1、2、31那样从上方罩下;将各个垂直轴P介入到第1固定管接头J1的两个两连接双叉件7L、7R上,形成枢轴连接的状态,不用担心旋转管接头J会折叠闭合,除此以外,上述着地支撑E的长出部分24也保证了儿童爬梯向前后方向的稳定着地状态。
这样的着地支撑E也像上述罩子K一样,使用时不需要照顾前后的方向性。25为上述安装短管头21的开口缘部向内突出的、垂直的多条加强筋。
在这种场合,图示上是省略了,但是与上述第1固定管接头J1连接的两个连接双叉件7L、7R的突出部上,有贯通垂直轴P可装入的孔9、9,平行的左右一对锁定销插入孔;另方面,从着地支撑E中的安装短管头21与两个罩子22L、22R构成的角部,左右成对的止动锁定销也一体下垂,使着地支撑E的两个锁定销分别插入第1固定管接头J1的上述两个锁定销孔P、以及两个旋转管接头的连接板2上已经开好的锁定销孔,一举成为同时穿刺的状态,相互贯通。这样,这个接地盘E也与上述罩片K一样,发挥防止儿童爬梯折叠起来的功能。
通过图34可以明白,上述儿童爬梯的下端左侧立方体框架B1或者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中,滑版28、阶梯29以及顶板30是可以自由装卸的,这样就使儿童爬梯在使用上增加了兴趣变化与附加价值。
滑梯28是用硬质合成树脂制造的,截面近似于U字形。其上端部为弯曲成圆弧状的挂钩28a,可以装卸自如地挂在上述儿童爬梯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而且在这个挂钩上并列地设置了踏板的一对爪子的插孔28b。
扶梯29也是用硬质合成树脂制造的,其上端部为弯曲成圆弧状的挂钩29a,儿童爬梯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而且在这个挂钩上并列地设置了踏板的一对爪子的插孔29b。
踏板30如图35所示,可以抽出。上述儿童爬梯的下端左侧立方体框架B1,或者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可以从上方加盖,是一个大的正方形板,它也是用硬质合成树脂制造的。从它的周围连续一体地垂下二对钩爪30a,如图36所示,其爪端贯通了挂在儿童爬梯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上的滑梯28的爪子的插孔,以及挂在该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上的扶梯29的爪子的插孔29b,以便运用自如的挂住儿童爬梯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
因此,对于其纵横向的水平骨架管材Y、X来说,与钩爪30a的弹力相结合,通过踏板30,将滑梯28与扶梯29一举从上方盖到上述儿童爬梯的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上,维持固定状态。这是防止它的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被折叠压扁的一种措施。
将本新方案的儿童爬梯从图1~4的展开使用状态转到折叠状态之际,要先将附属的上述滑梯28、扶梯29、以及踏板30拆下,然后将正面视图中的十字形交点上连结着的4个上述罩子K、该正面视图中倒立T字形交点上连结着的4个上述着地支撑E,像图37、38那样,从对应的第2固定管接头J2与第1固定管接头J1上沿着各个垂直骨架Z上浮,待罩子K的两个锁定销19L、19R中的任何一个从上述第2固定管接头J2的两个连接双叉件17L、17R以及两个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中拔出后,将平面视图的正方形上的上段立方体框架C与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以分布在4个角部的垂直轴P为旋转支点,整体闭合起来。
这样的话,制作上段立方体框架C与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的邻接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经过图39的中间过程,就成为图40~43那样的平行密接折叠状态,随之,牵引变向的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整理中的任何一个(图例中是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就会倒向首先折叠起来的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的前面,剩下的一个(图例中是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倒向该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的后面,形成各自的接近位置关系。
因此,接下来继续将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按照图39到图42、43,以4个角部的垂直轴P作为旋转支点,分别地进行闭合,与他们邻接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与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就成为平行的密接状态。然而,折叠成扁平形就行,使上述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的前面和后面密切相接。
上述儿童爬梯的整体折叠状态如图40~43所示,从中可以看到,第1~4固定管接头J1~J4的连接板7L、7R、17L、17R、27L、27R,突出了纵向水平骨架Y的粗细(D),与此相配合,其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与上段立方体框架C、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全都形成平行密着得扁平折叠状态。
这样做的结果是,滑板28的作用长度与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和与上段立方体框架C的堆积高度相同,或者在尺寸上略微短一些,使得本新方案的儿童爬梯与其配件滑板28、阶梯29、以及顶板30能以扁平的长方体形态打包运输,也可以纳入集体住宅的狭小的阳台,或者小型的橱柜内保管。
上述罩片K与接地盘E上都设置了通往垂直骨架管材Z的安装短管头14、21,由于其事先插入了儿童爬梯的垂直骨架管材Z,所以绝不会丢失;而且,对于第2固定管接头J2来说,上述罩子K可以升上脱开降下固定的操作,对于对于第固定管接头J1来说,上述着地支撑E可以升上脱开降下固定的操作,而且都是沿着儿童爬梯的垂直骨架管材Z正确地动作,操作很方便。
首先,上段立方体框架C与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折叠以后,与此相连的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下段右侧立方体框架B2开始折叠起来,这是主要情况。但是,使用者可以自己适当地选择,与这个操作相反的顺序进行,可以一举同时折叠起来,而且,从上述展开使用状态到折叠状态的操作顺序如果是相反的话,那末从折叠状态变换到展开使用状态毫无疑问也是完全可以的。
图1~43为儿童爬梯的基本实施形态,由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及其相邻的、并列的下段左右侧立方体框架B1、B2,还有堆积在下段中央立方体框架A上的上段立方体框架C组成,形成了从正面看来的整体凸形轮廓的立体形状。在儿童爬梯的上下关系中,形成立方体框架A、C的垂直骨架管材Z,以及插入其中成为一体化的第1~4固定管接头J1~J4的垂直插入短管头6Z、16Z、26Z,构成了一体。
所以,例如,图44表示的第1变形实施形态的上段立方体框架C,再在其上面堆积一个最上段立方体框架C1,形成一个2段以上的儿童爬梯;再例如图45,表示第2变形实施形态,在下段左右侧立方体框架B1、B2的任何一方或者双方上,并列地再堆积一个上段立方体框架C2,形成一个2段的儿童爬梯。它们可以与上述基本形态实现完全相同的折叠操作,由此得到图39~43的整体扁平折叠状态,这也属于本新方案的范畴。
但是,与图1~43的上述基本实施形态不同,图44表示的第1变形实施形态的儿童爬梯,其上段立方体框架C与堆积在其上面的最上段立方体框架C1,它们的4个角部的交点,在正面视图上为T字形;图45表示的第2变形实施形态的儿童爬梯,其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与堆积在其上面的上段立方体框架C2,在它们形成的2角部的交点上,在正面视图上也为T字形。所以对上述基本实施形态的第2固定管接头J2中的2个连接板17L、17R,省略其中之一,制作图46、47那样的特别第5管接头J5,放在正面视图上T字形的交点上使用。
就是说,突出这样一个连接双叉件37的第5固定管接头J5,也能像上述第2固定管接头一样,使用时不需要考虑其上下的方向性。将这个第5固定管接头J5的水平插入短管头36X插入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成为一体的同时,将该上下一对垂直插入短管头36Z、36Z,像图44那样分别插入最上段立方体框架C1与上段立方体框架C的垂直骨架管材Z;或者像图45那样分别上段立方体框架C2与下段(左侧)立方体框架B1的垂直骨架管材Z,成为一体。
另一方面,在第5固定管接头J5的连接双叉件37上,与上述第2固定管接头相同,除了垂直轴装入孔31a之外,与之平行的锁定销插入孔31b也一起形成贯通,也就是将附在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上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插到第5固定管接头J5上的连接双叉件37的间隙内,如图46那样装入垂直轴P,形成旋转自如的枢轴连接。
与上述第5固定管接头J5几乎对应的、像图48那样的、正面视图L字形一体成型的罩子K1,其垂直安装的鞘筒32沿着垂直骨架管材下降,在罩子K1上的1个弧形状罩子33装到与上述第5固定管接头J5对应的连接双叉件37上,像图44~46那样从上面罩下。也就是在控制旋转管接头J的同时,将从该罩片K1上的安装短管头32与罩片33构成的角部一体下垂的1个止动锁定销34,插入到上述第5固定管接头J5的连接双叉件37、与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上,使其贯通,并插拔自如。这样做,就防止了这个旋转管接头J以上述垂直轴P的支点为中心旋转折叠起来。35为上述第5固定管接头J5的的罩片K1上切掉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的避让凹槽。
图44~48的第1、2变形实施形态中的其他结构,因为与图1~43的上述基本实施形态的实质相同,所以在图44~48中直接标出了图1~43的对应符号,省略了它的详细说明。

Claims (5)

1.一种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其特征在于:该儿童爬梯是用多根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与多根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以及多根垂直骨架管材(Z),由下段中央立方体框(A)与其两侧相邻的平列对称的下段左右侧立方体框(B1)、(B2)以及堆积在它们的下段立方体框(A)、(B1)、(B2)上的至少1个上段立方体框(C)、(C1)、(C2)组成;
对应于上述立方体框(A)、(B1)、(B2)、(C)、(C1)、(C2)的交点的、各种指向形态的第1~5固定管接头(J1)、(J2)、(J3)、(J4)、(J5),各自插入构成其立方体框(A)、(B1)、(B2)、(C)、(C1)、(C2)的横向水平骨架管材(X)与垂直骨架管材(Z)的端部;
将一种可以旋转的管接头(J)分别插入构成相同立方体框(A)、(B1)、(B2)、(C)、(C1)、(C2)的纵向水平骨架管材(Y)的两端,并将各个可以旋转的管接头(J)用旋转枢轴连接起来;
垂直锁定销(19L)(19R)(34),与上述第1~5固定管接头(J1)~(J5)中的至少1个以及上述旋转的管接头(J)形成串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骨架管材(Z)中预先插入垂直安装鞘筒(14),从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部左右连续伸出一对圆弧状罩子(15L)、(15R),该预先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的垂直安装鞘筒(14),以及从垂直骨架管材(Z)下端部左右连续伸出的一对圆弧状罩子(15L)、(15R),从正面看像一个倒立的T字形的单独的管罩(K),从上方骑跨似地附着在到从正面看处于十字形交点的第2固定管接头(J2)上;被管罩(K)罩上的上述安装鞘筒(14)与2个圆弧状罩子(15L)、(15R)构成的角部,成为一体而垂下的、左右成对的2个阻止旋转用锁定销(19L)、(19R),上述第2固定管接头(J2)中的、水平左右成1对的连接双叉件(17L)、(17R),以及与此两个连接双叉件(17L)、(17R)相垂直的轴(P)的介入,分别传到与各枢轴相连的两个回转管接头(J)的连接叉件(2),一举插入贯通,形成一种串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骨架管材(Z)中预先插入垂直安装鞘筒(32),从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部连续伸出一个圆弧状罩子(33),该预先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中的垂直安装鞘筒(32),以及从垂直骨架管材(Z)下端部连续伸出的一个圆弧状罩子(33),从正面看像一个L字型的单独的管罩子(K1),从上方粘结到第5固定管接头(J5)——从正面看起来像横着的T字型的交点上;由管罩(K1)上的上述安装鞘筒(32)与管罩(33)构成的角部,成为一体而垂下的、1个旋转制动锁定销(34),上述第5固定管接头(J5)中的、水平的1个连接双叉件(37),以及与此连接双叉件(37)相垂直的轴(P)的介入,传到与枢轴相连的旋转管接头(J)的连接板(2),形成串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骨架管材(Z)中预先插入垂直安装鞘筒(21),从垂直骨架管材(Z)的下端部左右连续伸出一对圆弧状罩子(22L)、(22R),该预先插入垂直骨架管材(Z)中的垂直安装鞘筒(21),以及从垂直骨架管材(Z)下端部左右连续伸出的一对圆弧状罩子(22L)、(22R),以及该两个罩片(22L)(22R)向前方或后方连续伸出的宽幅支撑(24),从正面看起来像一个倒立的T字;单独的着地支撑件(E),正面看起来像一个倒立的T字型的交点上,介入的第1固定管接头(J1),从上方横跨似的连结起来,接着地支撑件(E)中的上述安装鞘筒(21),与两个园弧状罩子(22L)、(22R)构成的角部,成为一体而垂下的、左右成1对的用于阻止旋转的锁定销;上述第1固定管接头(J1)中的、水平左右成1对的连接钩板(7L)、(7R),以及与此两个连接钩板(7L)、(7R)相垂直的轴(P)的介入,分别传到与各枢轴相连的两个管接头(J)的连接板(2),一举插入贯通,形成同时的串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销(19L)、(19R)、(34),其头部接到管罩(K)、(K1)或着地支撑件(E),一举同时插入成型。
CN 200520073664 2005-07-13 2005-07-13 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0344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73664 CN2803444Y (zh) 2005-07-13 2005-07-13 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73664 CN2803444Y (zh) 2005-07-13 2005-07-13 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03444Y true CN2803444Y (zh) 2006-08-09

Family

ID=3690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736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03444Y (zh) 2005-07-13 2005-07-13 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0344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7661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爬架用接头
CN105920776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爬架
CN10647466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攀玩架
EP3296000B1 (de) * 2016-08-30 2021-12-22 Holzpur AG Spielgerät mit raumelement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7661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爬架用接头
CN105920776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爬架
CN105927661B (zh) * 2015-02-26 2020-02-28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爬架用接头
CN105920776B (zh) * 2015-02-26 2020-11-27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爬架
CN10647466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攀玩架
CN106474660B (zh) * 2015-08-31 2020-02-28 株式会社阿我妻 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攀玩架
EP3296000B1 (de) * 2016-08-30 2021-12-22 Holzpur AG Spielgerät mit raumelem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03444Y (zh) 室内用折叠式儿童爬梯
CN1243897C (zh) 等代桁架结构
CN100346043C (zh) 向外翻转开启式可展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0344247C (zh) 支撑杆到桌腿和桌面的枢轴的连接
CN1530510A (zh) 装配式旅游房
CN1638675A (zh) 可以不需要机械扣件连接到桌面的框结构
CN1303922C (zh) 一种桌子
CN1652708A (zh) 便携式折叠桌
CN100337568C (zh) 桌腿的锁定装置
CN1636102A (zh) 屋面盖板
CN1802503A (zh) 垂直轴型风力发电装置及叶片的制造方法、风力发电装置的风车的安装构造及安装方法、以及防风用风力发电厂
CN101970062A (zh) 具有目标配重特征的高尔夫球杆头和高尔夫球杆
CN1646199A (zh) 具有多个由球窝关节连接的身体零件的玩具造型
CN104776625B (zh) 一种太阳能板安装框架
CN101066591A (zh) 仿真功能机器人
CN1625516A (zh) 用于可折叠集装箱板架的铰链
CN1175967C (zh) 加劲肋空心管成型工具
CN1715581A (zh) 径向可开启圆形板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880554A (zh) 滚筒洗衣机的搬运把手
TWM536462U (zh) 支撐架結構
CN1989879A (zh) 一种屏风及复合屏风板
CN1802483A (zh) 支柱支承部件
CN1944834A (zh) 隔断用接头及隔断
CN100338319C (zh) 可开启板式类椭圆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256777A (zh) 用于构成目视展示器具的一组器件、器具和所述器件组的包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