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88116Y -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88116Y
CN2788116Y CN 200420054018 CN200420054018U CN2788116Y CN 2788116 Y CN2788116 Y CN 2788116Y CN 200420054018 CN200420054018 CN 200420054018 CN 200420054018 U CN200420054018 U CN 200420054018U CN 2788116 Y CN2788116 Y CN 278811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backwash
shell
valve opening
valv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540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吉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Best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吉礼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吉礼 filed Critical 张吉礼
Priority to CN 2004200540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8811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8811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8811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换热器长时间运行后,将在换热器内淤积污物和结垢,这不仅增加了系统和设备的阻力,增加水泵的能耗,而且增加了换热器的污垢热阻,影响传热效果。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组成包括:列管式换热器,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一端装反冲洗封头18,所述的反冲洗封头18包括步进电动机1,装在所述的步进电动机1联动轴15上的旋转阀片3,所述的旋转阀片3装在所述的反冲洗封头中的右阀片2和左阀片4中间。本实用新型用于供热、空调、制冷、化工等领域。

Description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背景:壳管式换热器是供热、空调、制冷和化工等领域中经常使用的换热设备,一般地,在换热器的换热管内流动的介质是水,由于水中存在杂物,当水温较高时,还容易结垢,因此,在换热器长时间运行后,将在换热器内淤积污物和结垢,这不仅增加了系统和设备的阻力,增加水泵的能耗,而且增加了换热器的污垢热阻,影响传热效果。反冲洗是一种有效冲洗换热器中污物的方法,但常规的反冲洗方法需要增加反冲洗泵,无疑增加了设备的投资。因此,发明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改变换热管内部水流方向的壳管式换热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管内部水流方向可以改变、达到反冲洗目的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组成包括: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一端装反冲洗封头,所述的反冲洗封头包括步进电动机,装在所述的步进电动机联动轴上的旋转阀片,所述的旋转阀片装在所述的反冲洗封头中的右阀片和左阀片中间。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左阀片上具有横向隔断和静阀孔,所述的横向隔断将静阀孔分成上下两组,所述的右阀片上具有纵向隔断和静阀孔,所述的纵向隔断将静阀孔分成左右两组,所述的左阀片上的静阀孔和右阀片上的静阀孔正对。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旋转阀片上具有旋转阀孔。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轴上装有密封轴承。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右封头上具有入口和出口。
该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左阀片、旋转阀片和右阀片构成水流通道换向开关,当旋转阀片上的个旋转阀孔与左右阀片上个静阀孔中的个相通时,就构成一个一进一出的水流通道,此时水经过该通道进入换热器(假设此时换热器中的水流向为正常运行流向);转动旋转阀片,即可调节水流通道流通面积,调节水流量的大小;当旋转阀片转过90°角时,则旋转阀片上的2个旋转阀孔与左右阀片上的另2个静阀孔相通又构成新的水流通道,此时水流在换热器中处于反向流动,从而实现对换热器反向冲洗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利用步进电动机带动旋转阀片,控制调节方便,既可改变换热器内水流方向,又可调节水流量的大小,具有流量调节阀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利用左右阀片和旋转阀片,实现了水流换向调节过程,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和控制。
4.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部件采用密封轴承、旋转阀片与左右阀片之间密封等措施,可以防止水的泄露和径向流动。
5.本实用新型采用导流板,可以减小水流进入换热管时的入口角度。
6.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供热、空调、制冷、化工等领域,不需要外加反冲洗设备即可实现对换热器反冲洗过程,达到清除换热器内污物的目的。
7.本实用新型的右封头与右阀片之间构成右侧水流入口腔和右侧水流出口腔,二者被右阀片上的纵向隔断隔开。右封头上的水流入口和出口可以在换热器的同侧,也可以在换热器的两侧。
8.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阀片位于左右阀片中间,旋转阀片与左右阀片紧密接触,防止水流径向流动,旋转阀片由步进电机带动旋转。
9.本实用新型的步进电动机可以由手动转柄代替,实现手动控制。
10.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可以是光滑管,也可以是内螺纹管或外螺纹管。
11.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和左封头为钢制材料,其强度应满足相关压力容器设计要求。
12.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的个数根据实际水流设计要求确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左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旋转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右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右封头配管的示意图。
附图6是本产品的正向循环示意图。
附图7是本产品的正向循环时左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8是本产品的正向循环时旋转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9是本产品的正向循环时右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10是本产品的反向循环示意图。
附图11是本产品的反向循环时左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12是本产品的反向循环时旋转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13是本产品的反向循环时右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组成包括:列管式换热器,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一端装反冲洗封头18,所述的反冲洗封头18包括步进电动机1,装在所述的步进电动机1联动轴15上的旋转阀片3,所述的旋转阀片3装在所述的反冲洗封头中的右阀片2和左阀片4中间。所述的右阀片2与右封头14相连,所述的左阀片4与右端板8相连,所述的右端板8与壳体12相连,所述的壳体12另一端与左端板8相连,所述的左端板8与左封头11相连,所述的左右端板8上装有换热管9,所述的左端板8与导流板10相连。
实施例2: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左阀片4上具有横向隔断7和静阀孔6,所述的横向隔断7将静阀孔6分成上下两组,所述的右阀片2上具有纵向隔断7和静阀孔6,所述的纵向隔断7将静阀孔6分成左右两组,所述的左阀片4上的静阀孔6和右阀片2上的静阀孔16正对。
实施例3: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旋转阀片3上具有旋转阀孔13。
实施例4: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轴15上装有密封轴承5。
实施例5: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右封头14上具有入口16和出口17。
实施例6: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右封头14与其上下接管之间采用焊接或整体铸造实现。
实施例7: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左阀片4和右阀片2与其隔断之间采用焊接或整体铸造实现。
实施例8: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左右阀片上的静阀孔6在整个阀片上均匀分布,其相互之间夹角相等。
实施例9: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旋转阀片3上的旋转阀孔13以圆心为对称,旋转阀孔13大小与左右阀片上的静阀孔6尺寸大小相等。
实施例10: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旋转阀片3由步进电动机1通过密封轴承5带动。
实施例11:
上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所述的步进电动机1可以由手动转柄代替,实现手动控制。
工作过程描述:
将旋转阀片3旋转到图8位置时,此时,旋转阀孔①和②分别与左右阀片上的静阀孔①和③正对连通,而左右阀片上的静阀孔②和④被旋转阀片3所隔断,于是就形成如下的正向循环水流通道:
右封头14的入口→右阀片2的静阀孔①→旋转阀片3的旋转阀孔①→左阀片4的静阀孔①→换热器上部换热管9→导流板10→换热器下部换热管9→左阀片4的静阀孔③→旋转阀片3的旋转阀孔②→右阀片2的静阀孔③→右封头14的出口。
将旋转阀片3旋转到附图12位置时,此时,旋转阀孔①和②分别与左右阀片上的静阀孔②和④正对连通,而左右阀片上的静阀孔①和③被旋转阀片3所隔断,于是就形成如下的反向循环水流通道:
右封头14的入口→右阀片2的静阀孔②→旋转阀片3的旋转阀孔①→左阀片4的静阀孔②→换热器下部换热管9→导流板10→换热器上部换热管9→左阀片4的静阀孔④→旋转阀片3的旋转阀孔②→右阀片2的静阀孔④→右封头14的出口。
在上述换向工作过程中,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与外接循环泵的连接方式不变,而在换热器的换热管中水流方向改变。
上述反冲洗工作过程可以在刚刚启动换热器、或者即将关闭换热器时进行,实现换热器正常运行前后的反冲洗过程。
上述反冲洗工作过程也可以手动实现,其工作过程相同。

Claims (5)

1.一种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组成包括: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一端装反冲洗封头,所述的反冲洗封头包括步进电动机,装在所述的步进电动机联动轴上的旋转阀片,所述的旋转阀片装在所述的反冲洗封头中的右阀片和左阀片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阀片上具有横向隔断和静阀孔,所述的横向隔断将静阀孔分成上下两组,所述的右阀片上具有纵向隔断和静阀孔,所述的纵向隔断将静阀孔分成左右两组,所述的左阀片上的静阀孔和右阀片上的静阀孔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阀片上具有旋转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轴上装有密封轴承,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另一侧的封头内装有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右封头上具有入口和出口。
CN 200420054018 2004-12-21 2004-12-21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78811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54018 CN2788116Y (zh) 2004-12-21 2004-12-21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54018 CN2788116Y (zh) 2004-12-21 2004-12-21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8116Y true CN2788116Y (zh) 2006-06-14

Family

ID=3678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54018 Expired - Lifetime CN2788116Y (zh) 2004-12-21 2004-12-21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8811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923B (zh) * 2004-12-21 2010-05-26 张吉礼 内置滑动洁净器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CN102364292A (zh) * 2011-11-01 2012-02-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高压冲污的多管程壳管换热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923B (zh) * 2004-12-21 2010-05-26 张吉礼 内置滑动洁净器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CN102364292A (zh) * 2011-11-01 2012-02-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高压冲污的多管程壳管换热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8116Y (zh) 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CN1796923A (zh) 内置滑动洁净器反冲洗壳管式换热器
CN1854582A (zh) 旋转四通换向阀
CN117185447B (zh) 一种数控切削机床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2356813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除淤泥装置
CN201449087U (zh) 中央空调用自清洁冷凝器
CN217813859U (zh) 一种空压机的防尘装置
CN214115235U (zh) 一种环保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1292991C (zh) 太阳能反渗透净水器
CN2716251Y (zh) 一种带液压式节能机构的反渗透膜过滤器
CN208057398U (zh) 一种可调压式双进口电动高压清洗机泵
CN21017134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混合装置
CN210862326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平平直波纹板片
CN217265341U (zh) 一种工业废液净化装置
CN216191380U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CN1796918A (zh) 面积可调型翅片管换热器
CN216191362U (zh) 一种接触氧化池内部装置
CN220449901U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沉淀箱
CN220531247U (zh) 一种气液混合罐及纳米泡发生装置
CN219764652U (zh) 一种纯化水分配设备
CN217465446U (zh) 一种新型热换器
CN218077174U (zh) 一种可根据废气输送量而改变喷淋模式的吸收塔
CN214714566U (zh) 一种高效组合式斜板废水沉淀器
CN208829313U (zh) 废水处理用高效气浮设备
CN208776481U (zh) 一种具有高效净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UZHOU IBEST LOW 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NG JILI

Effective date: 201205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50090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515200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522

Address after: 51520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oneer Park, Wu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iBest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50090 No. 202 Haihe Road, Nangang District, Heilongjiang, Harbin

Patentee before: Zhang Jili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