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66175Y - 排气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排气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66175Y
CN2766175Y CN 200520113379 CN200520113379U CN2766175Y CN 2766175 Y CN2766175 Y CN 2766175Y CN 200520113379 CN200520113379 CN 200520113379 CN 200520113379 U CN200520113379 U CN 200520113379U CN 2766175 Y CN2766175 Y CN 276617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air
vent
fin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133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叶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1133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6617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6617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6617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排气冷凝器,属于空调制冷技术领域。该排气冷凝器,包括机箱、位于机箱内部的冷凝管和位于冷凝管一侧的风机,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侧或/和出风侧设有风管,所述风管连通空调室内外,并藉由风机使空调室内空气流经冷凝管排向室外。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具有室内排气、冷凝双重功能。藉由风管和风机的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可以对空调室内排气,而且充分利用空调室内排气,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也为冷凝器创造了大大低于室外温度的冷凝环境,冷凝来自蒸发器、压缩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

Description

排气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属于空调制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冷凝器,主要有水冷式、蒸发式和风冷式。水冷式冷凝器,其冷凝效果取决于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而现在的冷却塔出水温度还是比较高。蒸发式冷凝器和风冷式冷凝器,其冷凝效果,与外气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在夏季,由于外气环境温度较高,要将来自压缩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效果不是很好。此时冷凝温度、冷凝压力都较高,这就需要压缩机有较大的功率。
空调的大部分用电为压缩机所消耗,而冷凝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压缩机的功率消耗大小,也关系到空调能效比的大小。要提高空调能效比,降低压缩机的功率消耗应是个重要方向(相对一定的制冷量),而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另外,不少场所及家庭的空调房间大都处于封闭状态,室内空气不清新。有的空调场所则安装排气系统,可冷气有一定的损失,没有得到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效果很好的冷凝器,同时该冷凝器具有排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空调制冷的排气冷凝器,包括机箱,位于机箱内部的冷凝管,和位于冷凝管一侧的风机,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侧或/和出风侧设有风管,所述风管连通空调室内外,并藉由风机使空调室内空气流经冷凝管排向室外。
上述的排气冷凝器,为提高冷凝效果,所述冷凝管的上方或侧面设置有喷水装置,该喷水装置通过一水泵与一个蓄水的水箱连通。所述水箱外接水管蓄水,或者可以同时通过一根管道收集来自空调室内蒸发器的冷凝水。喷水装置有间歇喷水功能,向冷凝管喷水。
上述的排气冷凝器,冷凝管为金属圆管,其形状也可以是椭圆管、扁管、方管。为提高冷凝效果,所述冷凝管的管径较大,或是前一部分的管径(或容积)比后一部分的管径(或容积)大,较大的管径(或容积)有助于缓解来自压缩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在多级冷凝中,大管径(或容积)作为第一级冷凝。所述冷凝管的材质为亲水金属,或者其表面包覆吸水材料。
上述的排气冷凝器,为提高冷凝效果,所述冷凝管上套设肋片。所述肋片之间冷凝管外壁可以是裸露的,也可以包覆吸水材料,这样可增加蒸发面积。所述肋片可以是单面或双面复合有吸水材料的复合肋片,也可以是亲水金属肋片,或是吸水材料肋片,或者是前述不同肋片相间设置在冷凝管上,如在复合肋片之间间隔设置有亲水金属肋片,或亲水金属肋片和吸水材料肋片的相间使用,在缺水的情况下仍能够通过亲水金属肋片散热。肋片面积可以较大,以增大蒸发面积,形状可以为平面肋片,或是波浪形状的非平面肋片。吸水材料为纺织材料、纸质材料等吸水性好的材料。
上述的排气冷凝器,所述排气冷凝器为一级冷凝或两级以上的多级冷凝。采用一级冷凝时,包括一个冷凝管。采用多级冷凝时,由多个冷凝管分体组成,或是一个整体分为多个冷凝区,可以是每级配一只风机,也可以是几级或多级配一只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在其进风侧或出风侧有一风管,或是进风侧及出风侧都有风管,利用对空调室内排气(低温气体),与肋片、冷凝管进行热交换而冷凝。风管位于进风侧时,其作用为引导空调室内的排气,与肋片、冷凝管进行热交换。风管位于出风侧时,其作用为引导经过热交换的气体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具有室内排气、冷凝双重功能。藉由风管和风机的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可以对空调室内排气,而且充分利用空调室内排气,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也为冷凝器创造了大大低于室外温度的冷凝环境,冷凝来自蒸发器、压缩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亦属于蒸发式冷凝器。水冷式和风冷式是利用冷却介质的显热,即水或空气温度升高,而蒸发式同时利用水温降低的显热和水蒸发的潜热。本排气冷凝器工作时,喷水装置间歇向肋片、冷凝管喷水,在风机的作用下,吸入的空调室内空气,加快肋片、冷凝管表面水份的蒸发,并带走热量,排出室外。当来自蒸发器、压缩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管时,热量的传递过程为:高温气体——冷凝管壁——肋片金属材料——肋片吸水材料中的水、来自空调室内低温空气,同时肋片之间的冷凝管外壁与低温空气也有部分的热交换;或者:高温气体——冷凝管壁——冷凝管壁所包覆的吸水材料中的水、来自空调室内低温空气。
由于冷凝环境温度相对低,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可迅速将来自蒸发器、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凝成液体,同时也较大降低冷凝温度、冷凝压力,从而减轻压缩机的负荷,也就使空调机以较小的消耗功率,获得较大的制冷量,较大提高空调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中的肋片、冷凝管组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采用的一种单面复合吸水材料的复合肋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采用的一种双面复合吸水材料的复合肋片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采用多级冷凝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采用的冷凝管结构示意图,该冷凝管的前一部分的管径(或容积)比后一部分的管径(或容积)大。
图7、图8、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位于室外时的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镶嵌于墙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图13、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位于室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适用于大、中、小型空调制冷设备。对于中、小型空调制冷设备,本实用新型还可与压缩机一起构成一分体机,分体机可置于室内、室外,或镶嵌于墙体。本发明也可以与蒸发器、压缩机一起构成整体机。
参照图7至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所采用的7种具体结构和安装位置。
在结构上,图7至图14所示的排气冷凝器都是一致的,包括机箱9,位于机箱9内部的冷凝管2,和位于冷凝管2一侧的风机5,风机5可以是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采用吸风式或吹风式。冷凝器的进风侧设有风管7a,或者在出风侧设有风管7b,或者两侧都有风管。风管连通空调室内外,在风机5的作用下,空调室内排出的低温气体由风管7a或/和7b引导,并与肋片1、冷凝管2进行热交换。在冷凝管2的上方或侧面还设置有喷水装置6,该喷水装置6通过水泵(图中未示出)与蓄水水箱8连通,水箱8外接水管蓄水,并且同时通过一根管道收集来自空调室内蒸发器的冷凝水(图中未示出)。喷水装置6具有间歇喷水功能,间歇地向肋片1、冷凝管2喷水。
冷凝管2为金属圆管,其形状也可以是椭圆管、扁管、方管等,冷凝管2的材质为亲水金属,或者其表面包覆吸水材料。亲水金属材料可以选用铝合金等,吸水材料可以选用纺织材料或纸质材料等吸水性好的材料。进一步,为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2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结构,即冷凝管2的前一部分的管径或容积比后一部分的管径或容积大,较大的管径或容积有助于缓解来自压缩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的压力。
如图1所示,冷凝管2上套设肋片1,肋片1和冷凝管2形成过盈配合而紧固在一起。肋片1之间冷凝管2的外壁可以是裸露的,也可以包覆吸水材料,这样可增加蒸发面积。肋片1可以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单面或双面复合有吸水材料的复合肋片,图2所示的肋片是在金属材料3的单面覆盖有吸水材料4,图3所示的肋片是在金属材料3的双面覆盖有吸水材料4。肋片1也可以是亲水金属肋片,或是吸水材料肋片,或者是前述不同肋片相间设置在冷凝管2上,如在复合肋片之间间隔设置有亲水金属肋片。
如图8所示,在冷凝管2体积较大时,更采用了两个风机5。
图7至图14所示的排气冷凝器,均为包括一个冷凝管的一级冷凝。更进一步,还可以采用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两级以上的多级冷凝,在图4中,包括三组冷凝管分体,三组共用一只风机;在图5中,每组配备一只风机。
图7、图8、图9均为置于室外的排气冷凝器,可与压缩机构成一室外分体机,图7所示的排气冷凝器适用于小型空调制冷设备,图8、图9所示的冷凝器适用于大、中型空调制冷设备;在图7、图8、图9中,在冷凝器的进风侧设有风管7a,在风机5的作用下,空调室内排出的低温气体由风管7a引导,并与肋片1、冷凝管2进行热交换,然后排出空调室外。
图10是镶嵌于墙体的排气冷凝器,适用于小型空调制冷设备,可与压缩机构成一分体机,由于镶嵌于墙上,机箱9即可相当于风管,此时进风侧或出风侧的风管可以省却。
图11、图12、图13、图14是置于室外的四种排气冷凝器,图11、图12、图13所示的排气冷凝器适用于大、中型空调制冷设备,图14所示的排气冷凝器适用于小型空调制冷设备。此时,在冷凝器的出风侧设有风管7b,在风机5的作用下,空调室内气体被吸入,并与肋片1、冷凝管2进行热交换,然后从出风侧的风管7b排出室外。其中图12和图13所示的排气冷凝器并且在进风侧也设有风管7a,来自空调室内的气体,由进风侧的风管7a进入,与肋片1、冷凝管2进行热交换后从出风侧的风管7b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凝器,在空调压缩机启动之前,还可以让喷水装置6及风机5提前工作,先冷却肋片1和冷凝管2,这样将更有助于冷凝来自蒸发器、压缩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的排气冷凝器,包括机箱,位于机箱内部的冷凝管,和位于冷凝管一侧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机箱的进风侧或/和出风侧设有风管,所述风管连通空调室内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的上方或侧面设置有喷水装置,该喷水装置通过一水泵与一个蓄水的水箱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并通过一根管道收集来自空调室内蒸发器的冷凝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上套设肋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之间的冷凝管外壁包覆吸水材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的单面或双面复合有吸水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之间间隔设置有亲水金属肋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前一部分的管径或容积比后一部分的管径或容积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的表面包覆吸水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即相当于风管。
CN 200520113379 2004-08-01 2005-07-13 排气冷凝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617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3379 CN2766175Y (zh) 2004-08-01 2005-07-13 排气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20087438.X 2004-08-01
CN200420087438 2004-08-01
CN 200520113379 CN2766175Y (zh) 2004-08-01 2005-07-13 排气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66175Y true CN2766175Y (zh) 2006-03-22

Family

ID=3660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133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6175Y (zh) 2004-08-01 2005-07-13 排气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6617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195A (zh) * 2015-11-30 2016-04-20 桃江县湘益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木板制造厂用散热通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195A (zh) * 2015-11-30 2016-04-20 桃江县湘益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木板制造厂用散热通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2342U (zh) 湿帘蒸发降温风冷冷凝机组
CN2715029Y (zh) 全热回收空调机组
CN101514829B (zh)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729570Y (zh) 全热回收冷水机组
CN109373480B (zh) 一种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结合的节能净化空调系统
CN209782878U (zh) 一种热管蒸发冷却式屋顶空调机组
CN209763378U (zh)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空调机组
CN202254137U (zh) 一种分体式热回收蒸发冷凝新风空调
CN204329216U (zh)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一体化空调机组
CN2713359Y (zh) 全热回收新风空调机
CN210267598U (zh) 一种蒸发冷却冷风冷水双利用的节能空调
CN102345920A (zh) 一种分体式热回收蒸发冷凝新风空调
CN109915968B (zh) 一种防堵塞的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的空调机组
CN2766175Y (zh) 排气冷凝器
CN2793634Y (zh) 排气冷凝器
CN1737471A (zh) 排气冷凝器
CN201917008U (zh) 一种复合式除湿机
CN202002228U (zh) 分体式空调器
CN111811041A (zh)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01738014A (zh) 蒸发式冷凝器型全新风水冷除湿机
CN201819316U (zh) 一种无风扇超静音分体式空调机
CN110701815A (zh) 一种蒸发式热泵机组
CN2335072Y (zh) 家用中央空调机
CN220453980U (zh) 一种蒸发冷凝热管空调机组
CN215723772U (zh) 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获取能量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及机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