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55847Y -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55847Y
CN2755847Y CN 200420082515 CN200420082515U CN2755847Y CN 2755847 Y CN2755847 Y CN 2755847Y CN 200420082515 CN200420082515 CN 200420082515 CN 200420082515 U CN200420082515 U CN 200420082515U CN 2755847 Y CN2755847 Y CN 275584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microprocessor
data
modu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825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春生
刘宇怀
王伟艺
常桂香
陈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ETONG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ETO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ETON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ETO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 20042008251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5584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5584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5584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振荡电路、看门狗电路、电源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振荡电路、看门狗电路双向连接,电源电路与模块中各电路相连接,该模块还包括一控制器局域网接口,所述的控制器局域网接口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器局域网接口的差分信号端并接在终端内部的控制器局域网上,与终端中的主控板控制器局域网接口双向传送数据和控制命令,电源电路与控制器局域网接口相连接并向其提供电源。脉冲遥信模块可与主控板高速,多主,抗干扰的数据通信,能快速、可靠的采集外部设备的数据,确保电网系统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该模块用于控制外部设备的状态。
背景技术
脉冲遥信模块是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之中,用于采集外部设备数据的一个模块,负责该系统内用户侧的数据采集任务。请参见图1所示,现有的设置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中的脉冲遥信模块包括微处理器MCU、模块专用电路A1、看门狗电路A2、外围控制电路A3、485接口A4及内部电源电路A5;微处理器MCU分别与模块专用电路A1、看门狗电路A2、外围控制电路A3及485接口A4双向连接;内部电源电路A5与脉冲遥信模块中的各电路电源端连接,提供电源。
模块专用电路A1与微处理器MCU之间通过8位数据总线D2和控制总线C2连接,模块专用电路A1可以接收微处理器的数据或向微处理器提供数据。模块专用电路A1是为了完成脉冲遥信功能而设计的。
微处理器MCU控制着脉冲遥信模块的工作,微处理器MCU通过控制线C3和复位线R与看门狗电路A2连接,微处理器MCU通过控制线C3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定期产生脉冲,清除看门狗电路A2的计数器,使看门狗电路A2没有复位信号输出;如果程序由于意外的情况进入一个死循环,在设定的时间内,控制线C3没有产生脉冲,看门狗电路A2将输出复位信号R,微处理器MCU复位,使得程序能够重新执行。
微处理器MCU通过8位数据总线D1和控制总线C1与外围控制电路A3连接;外围控制电路A3通过数据总线D1与微处理器双向传送数据,可以接收微处理器MCU发布的数据或向微处理器MCU提供状态信号,微处理器MCU通过控制总线C1单向输出信号给外围控制电路A3。
485接口A4通过TD线、RD线及485C线与微处理器MCU的串行接口TD端、RD端、I/O口相连接,485接口A4的输出端通过差分信号线485A和485B并接在485总线的电缆上。
目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内部采用485总线终端结构,由于485接口采用MAX485芯片,该类芯片内部没有寄存器,也没有仲裁机构,虽然是两线制通信,但由于模块间通信速率较低,通信方式不支持多主通信,实时性差,相邻两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只能通过主节点转发,占用总线的时间较长,当数据流量高时,会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同时通信方式不支持总线仲裁,并且不支持总线网络内模块的优先级;也不支持总线检错,发送节点无法确认通信的正确性,如果有一个节点出故障,会使整个系统瘫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传统的脉冲遥信模块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该模块能与终端中的主控板及各功能模块间高速,多主,实时,高可靠的数据通信,并可靠的控制外部设备的状态,确保电网系统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设置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中,其包括微处理器、振荡电路、看门狗电路、电源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振荡电路、看门狗电路双向连接,电源电路与模块中各电路相连接,
此外:
该模块还包括一控制器局域网接口,所述的控制器局域网接口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器局域网接口的差分信号端并接在终端内部的控制器局域网上,与终端中的主控板控制器局域网接口双向传送数据和控制命令,电源电路与控制器局域网接口相连接并向其提供电源。
该遥信模块还进一步包括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该采集电路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连接,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以读出外部设备数据信号。
所述的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还包括三态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所述三态门电路的数据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微处理器连接,三态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通过控制线与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态门电路的数据输入端与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的状态信号输入端与与外部设备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还包括隔离电源,隔离电源的输出接到光电隔离电路。
所述的光电隔离电路包括数组结构相同的光电隔离单元,每一光电隔离单元均为独立设置。
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脉冲遥信模块由于设有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能快速、可靠的采集外部设备的数据,确保电网系统正常运行。
2、多主通信,脉冲遥信模块可主动发起通信,与主控模块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提高数据交换的可靠性。
3、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速率,当传输速率为1Mbit/S,其传输距离可达40m;当传输距离为10Km时,传输速率仍可高达5Kbit/S。
4、极高的总线利用率,其CAN报文的接收判断,CAN帧的组织、收发及校验等工作均由CAN控制器和收发器自动完成,不需微处理器介入,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率。
5、总线仲裁,由于CAN帧结构的巧妙设计,总线仲裁是根据优先级(ID号越小优先级越高)自动进行的,不需占用额外的总线仲裁时间,不会发生总线竞争。
6、实时监控,由于CAN单帧报文极短,长度为8个字节,便于处理,因此其实时性很高;可节省大量总线冲突后的重发时间。
7、线路简洁,脉冲遥信模块通过CAN接口并接到终端的控制器局域网上,仅需两根线即可通信。
8、高抗干扰,该控制器局域网采用抗干扰性最好的差分工作方式,因此在通讯传送中可以达到很强的抗干扰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是现有技术的485结构脉冲遥信模块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的CAN总线的总体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的CAN总线初始化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的CAN控制器发送报文流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的CAN控制器接收报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脉冲遥信模块采用了控制器局域网(英文名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CAN总线)通信方式,该控制器局域网包括CAN接口及连接CAN接口的电缆,使得脉冲遥信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实现脉冲遥信模块与主控模块间的高速,多主,实时,抗干扰,高可靠的数据通信,通过模块中设有的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能快速、可靠的控制外部设备,确保电网系统正常运行。
请参见图2所示,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包括微处理器D1、振荡电路D11、看门狗电路D5、CAN接口1、电源电路3。微处理器D1可以采用任何公司的8位、16位、32位的单片微处理器。微处理器D1通过正弦波信号线OSC1、OSC2与振荡电路D11连接;微处理器D1通过复位信号线RES和控制线WDI与看门狗电路D5连接;CAN接口1通过数据线AD7至ADO与微处理器D1连接,CAN接口1通过控制线片选信号线CS、读信号线RD、写信号线WR、复位信号线CANRST、中断信号线INT与微处理器D1连接,CAN接口1的差分信号端并接在终端的主控板W1的CAN接口的电缆上,与终端中的主控板W1双向传送数据和控制命令。该遥信模块还进一步包括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2(此处的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2所采集的数据是是指外部设备开关量和电能表的电能量脉冲输出),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2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D1连接,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2的输入端与外部设备W2输出端连接,采集外部设备W2发出的数据和电能量脉冲输出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2包括:三态门电路D4、光电隔离电路21、隔离电源22。三态门电路D4的数据输出端通过数据线AD7至AD0与微处理器D1连接,三态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通过片选信号线CS1与微处理器D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态门电路D4的数据输入端与光电隔离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光电隔离电路21的状态信号输入端与与外部设备W2的数据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D1通过数据总线读取外部设备W2的状态数据。隔离电源22的输出与光电隔离电路21的输入端连接,以向其提供电源。电源电路3与脉冲遥信模块中各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提供电源。
请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包括微处理器D1(型号为89C52)、振荡电路D11、看门狗电路D5(型号为MAX706)、CAN接口1和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2、电源电路3。
微处理器D1的端6通过控制线WDI与看门狗电路D5的端6连接,由微处理器D1向看门狗电路D5输出控制信号WDI;微处理器D1的端9通过复位信号RESET线与看门狗电路D5的端7连接,看门狗电路D5输出复位信号RESET传送给微处理器D1;微处理器D1通过控制线WDI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定期产生脉冲,清除看门狗电路D5的计数器,使看门狗电路D5没有复位信号RESET输出;如果程序由于意外的情况进入一个死循环,在规定的时间内,控制线WDI没有产生脉冲,看门狗电路D5将输出复位信号RESET,微处理器D1复位,使得程序能够重新执行。看门狗电路D5的电源由电源电路通过“VCC”和“GND”线提供。
振荡电路D11是由晶振G1及分别连接晶振G1两端的电容C1、C2组成;振荡电路D11的由晶振G1两端分别与微处理器D1端18、端19连接,由振荡电路D11向微处理器D1的端19输入一个正弦波信号X1,微处理器D1依据这个时钟的节拍工作,微处理器D1的端18输出同样的信号X2,该信号可以驱动外围设备,振荡电路的电源由模块内的电源电路通过GND接地。
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2的光电隔离电路21由八组相同的光电隔离单元211、212、213、214、215、216、217、218组成;其中:光电隔离单元211由光电隔离器D6、分别连接在光电隔离器D6端1的限流电阻R1和端4的上拉电阻R2组成;光电隔离单元212由光电隔离器D7、分别连接在光电隔离器D7端1的限流电阻R3和端4的上拉电阻R4组成;光电隔离单元213由光电隔离器D8、分别连接在光电隔离器D8端1的限流电阻R5和端4的上拉电阻R6组成;光电隔离单元214由光电隔离器D9、分别连接在光电隔离器D9端1的限流电阻R7和端4的上拉电阻R8组成;光电隔离单元215由光电隔离器D10、分别连接在光电隔离器D10端1的限流电阻R9和端4的上拉电阻R10组成;光电隔离单元216由光电隔离器D11、分别连接在光电隔离器D11端1的限流电阻R11和端4的上拉电阻R12组成;光电隔离单元217由光电隔离器D12、分别连接在光电隔离器D12端1的限流电阻R13和端4的上拉电阻R14组成;光电隔离单元218由光电隔离器D13、分别连接在光电隔离器D13端1的限流电阻R15和端4的上拉电阻R16组成;光电隔离器D6、D7、D8、D9、D10、D11、D12、D13的型号为TLP181。
脉冲遥信模块采集到的外部设备数据信号不能直接与微处理器D1的数据总线相连(如果把外部设备信号直接挂在数据总线上,可能会把微处理器D1的数据总线吊死),因此,在设计该模块电路时增加设计了三态门电路D4,三态门电路D4的数据总线AD7-0(D4引脚19P-12P)输出数据到微处理器D1数据总线AD7-0(D1引脚的39P-32P);三态门电路D4的2P(MC1)由光电隔离器D6的4P(MC1)输入数据信号,三态门电路D4的3P(MC2)由光电隔离器D7的4P(MC2)输入数据信号,三态门电路D4的4P(MC3)由光电隔离器D8的4P(MC3)输入数据信号,三态门电路D4的5P(MC4)由光电隔离器D9的4P(MC4)输入数据信号;三态门电路D4的6P(YX1)由光电隔离器D10的4P(YX1)输入数据信号,三态门电路D4的7P(YX2)由光电隔离器D11的4P(YX2)输入数据信号,三态门电路D4的8P(YX3)由光电隔离器D12的4P(YX3)输入数据信号,三态门电路D4的9P(YX4)由光电隔离器D13的4P(YX4)输入数据信号;三态门电路D4的1P(CS1)时由微处理器D1的4P(CS1)输入的片选信号,是微处理器D1读取三态门电路D4数据的控制线;三态门电路D4的电源由模块内的电源电路通过“VCC”和“GND”提供。
外部设备W2可能会包含高电压的成份,信号不能直接引入到脉冲遥信模块内的逻辑电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而设计光电隔离电路21。光电隔离电路21的光电隔离器D6接外部设备W2的第一路(PI1+,PI1-),该路是外部设备W2输入到光电隔离电路21的数据信号;光电隔离电路21的光电隔离器D7接外部设备W2的第二路(PI2+,PI2-),该路是外部设备W2输入到光电隔离电路21的数据信号;光电隔离电路21的光电隔离器D8接外部设备W2的第三路(PI3+,PI3-),该路是外部设备W2输入到光电隔离电路21的数据信号;光电隔离电路21的光电隔离器D9接外部设备W2的第四路(PI4+,PI4-),该路是外部设备W2输入到光电隔离电路21的数据信号;光电隔离电路21的光是隔离器D10接外部设备W2的第五路(DI1+);该路是外部设备W2输入到光电隔离电路21的数据信号;光电隔离电路21的光电隔离器D11接外部设备W2的第六路(DI2+),该路DI2+是外部设备W2输入到光电隔离电路21的数据信号;光电隔离电路21的光电隔离器D12接外部设备W2的第七路(DI3+),该路是外部设备W2输入到光电隔离电路21的数据信号;光电隔离电路21的光电隔离器D13接外部设备W2的第八路(DI4+);该路是外部设备W2输入到光电隔离电路21的数据信号。
光电隔离电路21由两组电源提供,其中一组是隔离电源22为12V,另一组是脉冲遥信模块的内部电源为5V。
请继续参见图3所示,CAN接口1由控制器D2(型号为SJA1000)与收发器D3(型号为P82C250)组成;实现CAN接口的控制及收发。在CAN控制器D2的时钟信号端9、端10之间连接时钟电路D21,该时钟电路D21由晶振G2及晶振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3、C4构成;CAN控制器D2的端13与CAN收发器D3的端1相连接,由CAN控制器D2向CAN收发器D3发送数据TX0;CAN控制器D2的端19与CAN收发器D3的端4相连接,由CAN收发器D3输出数据RX0到CAN控制器D2。
此外,另有一种CAN接口(未示意图),将控制器集成在微处理器中,该CAN接口由微处理器与CAN收发器组成;微处理器与CAN收发器之间通过接收信号线和发送信号线连接,并双向传送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CAN收发器的差分信号端并接在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内部的控制器局域网的电缆上,通过控制器局域网双向传输差分信号。
微处理器D1的端39至端32与CAN控制器D2的端1、端2、端23至端28之间通过数据/地址总线AD0至AD8相连接,并双向传送数据;微处理器D1的端5、端30、端17、端16、端13、端7通过片选线CS、地址锁存线ALE、读允许线RD、写允许线WR、和中断允许线INT及复位信号CANRST线分别与CAN控制器D2的端4、端3、端5、端6、端16、端17对应连接;由微处理器D1向CAN控制器D2分别输出片选信号CS、地址锁存信号ALE、读允许信号RD、写允许信号WR、复位信号CANRST;由CAN控制器D2向微处理器D1输出中断允许信号INT;CAN收发器D3的差分信号CANL端6、差分信号CANH端7并接在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的控制器局域网的电缆上,通过控制器局域网双向传输差分信号CANH和CANL。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CAN控制器D2的电源端18和CAN收发器D3的端2连接,提供电源。
CAN接口1的结构较为简单,如果为了安全,可使用隔离总线,只需添加适当的隔离电路即可。当CAN控制器D2发送或接收了一帧报文后,CAN控制器D2会产生一个INT中断信号给微处理器D1,微处理器D1执行中断处理程序。CAN控制器D2通过TX0线输出数据给CAN收发器D3;收发器D3通过RX0线接收信号后传送给CAN控制器D2。CAN收发器D3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口CANH和CANL通过CAN总线双向传输差分信号。当微处理器D1写入一帧信息后,再写入发送允许命令后,CAN控制器D2立即发送该帧信息;当CAN控制器D2产生一个接收中断后,微处理器D1读取CAN控制器D2的接收缓冲器的内容。
CAN接口1的CAN数据帧的格式有两种,一种CAN标准帧在CAN协议的2.0A版本规定CAN控制器必须有11位字节的标志符;另一种CAN扩展帧在CAN协议的2.0B版本规定CAN控制器可以有11位或29字节的标志符。
                 CAN标准帧图表
  7   6   5   4   3   2   1   0
  字节1   FF   RTR   X   X   DLC(数据长度)
  字节2   (报文识别码)ID.10-ID.3
字节3 ID.2-ID.0 X X X X X
  字节4   数据1
  字节5   数据2
  字节6   数据3
  字节7   数据4
  字节8   数据5
  字节9   数据6
  字节10   数据7
  字节11   数据8
请参见CAN标准帧图表所示,CAN标准帧信息为11个字节,包括两部分:信息和数据部分。前3个字节为信息部分。字节1为帧信息。第7位(FF)表示帧格式,在标准帧中,FF=0;第6位(RTR)表示帧的类型,RTR=0表示为数据帧,RTR=1表示为远程帧;DLC表示在数据帧时实际的数据长度。字节2、3为报文识别码,11位有效。字节4~11为数据帧的实际数据,远程帧时无效。
                       CAN扩展帧图表
  7   6   5   4   3   2   1   0
  字节1   FF   RTR   X   X   DLC(数据长度)
  字节2   (报文识别码)ID.28-ID.21
  字节3   ID.20-ID.13
  字节4   ID.12-ID.5
  字节5   ID.4-ID.0   XXX
  字节6   数据1
  字节7   数据2
  字节8   数据3
  字节9   数据4
  字节10   数据5
  字节11   数据6
  字节12   数据7
  字节13   数据8
请参见CAN扩展帧图表所示,CAN扩展帧格式是CAN的标志符长度可达29位。在本实施例中CAN控制器D2支持CAN2.0B协议,即支持29位标识符的扩展格式报文结构。CAN扩展帧信息为13个字节,包括两部分,信息和数据部分。前5个字节为信息部分。字节1为帧信息。第7位(FF)表示帧格式,在扩展帧中,FF=1;第6位(RTR)表示帧的类型,RTR=0表示为数据帧,RTR=1表示为远程帧;DLC表示在数据帧时实际数据长度。字节2~5为报文识别码,其高29位有效。字节6~13为数据帧的实际数据,远程帧时无效。
CAN总线的仲裁机制,CSMA/CD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的缩写。当总线上有两个节点同时进行发送时,必须通过“无损的逐位仲裁”方法来使有最高优先权的的报文优先发送。在CAN总线上发送的每一条报文都具有唯一的一个11位或29位数字的ID。CAN总线状态取决于二进制数‘0而不是‘1’,所以ID号越小,则该报文拥有越高的优先权。因此一个为全‘0’标志符的报文具有总线上的最高级优先权。既在消息冲突的位置,第一个节点发送0而另外的节点发送1,那么发送0的节点将取得总线的控制权,并且能够成功的发送出它的信息。利用CSMA访问总线,可对总线上信号进行检测,只有当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时,才允许发送。利用这种方法,抄表模块通过CAN接口并接到CAN总线上,可与终端的主控板直接双向传送信息。
CAN传输线可使用多种物理介质,例如双绞线、光纤等。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双绞线,信号使用差分电压传送,两条信号线被称为“CAN_H”和“CAN_L”,静态时均是2.5V左右,此时状态表示为逻辑“1”,也可以叫做“隐性”。用CAN_H比CAN_L高表示逻辑“0”,称为“显性”,此时,通常电压值为:CAN_H=3.5V和CAN_L=1.5V。
本实用新型脉冲遥信模块通过CAN接口并接到终端的控制器局域网上,具有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速率:当传输速率为1Mbit/S,其传输距离可达40m;当传输距离为10Km时,传输速率仍可高达5Kbit/S;其报文的接收判断,帧的组织、收发及校验等工作均由CAN控制器和收发器自动完成,不需微处理器介入,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交换速率,并提高了总线利用率;脉冲遥信模块可主动发起通信,即可在某一时间段内成为主节点,实现多主通信;总线仲裁是根据优先级(ID号越小优先级越高)自动进行的,可节省大量总线冲突后的重发时间;因CAN单帧报文长度为8个字节,便于处理;线路简洁,采用差分工作方式,达到很强的抗干扰性;当在一个节点检测到不可恢复性错误时,其控制器可使该节点自动退出总线活动(这点很重要),不影响其它节点的正常通信,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压通过POWER线向模块内的其他电路提供电源。
请参见图4所示是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工作流程框图。该脉冲遥信模块在终端打开电源后开始“脉冲遥信模块初始化”程序;初始化完成后;脉冲遥信模块读取外部设备数据;读取数据后检查CAN接收报文标志位,如果已经接收报文,进行CAN接收报文处理,再进入下一步骤,如果CAN没有接收报文,直接进入下一步骤;检测要发送CAN报文标志位,如果需要发送报文,可以直接发送报文,发送报文时进入下一步骤,如果没有报文发送,则返回到“读取外部设备数据”;在发送报文开始后,检查报文发送完成标志位,如果没有发送完成一直等到发送完成,发送完成后返回到“读取外部设备数据”;重新开始一轮新的循环。
请配合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脉冲遥信模块的CAN软件总体流程由CAN控制器D2的复位处理、CAN控制器的硬件配置、CAN寄存器初始化、发送CAN报文,接收CAN报文和报文的处理程序组成。
请配合参见图6所示,是CAN控制器D2的初始化流程图,CAN控制器D2清除复位模式请求标志进入工作模式之前,必须先检查标志是否确实被清除,是否进入了工作模式,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通过循环读标志来实现,这个循环是不断尝试清除标志和检查是否成功离开复位模式。
请配合参见图7所示,报文的发送由脉冲遥信模块的CAN控制器D2独立完成,微处理器D1必须将要发送的报文信息写到发送缓冲器,然后将命令寄存器里的发送请求标志置位。正在发送报文时,发送缓冲器被写锁定,脉冲遥信模块向主控板发送数据,完成后可由CAN控制器D2的中断请求或主程序通过查询发送成功标志位的方式确认报文的发送结果。
请配合参见图8所示,脉冲遥信模块接收主控板的命令时,由CAN控制器D2独立完成报文的接收,CAN控制器D2收到的报文放在接收缓冲器,CAN控制器在这种接收类型下接收中断禁能(这里用查询的方式),微处理器D1常读CAN控制器D2的状态寄存器,检查接收缓冲状态标志RBS,看是否收到一个报文;微处理器D1继续当前的任务,直到收到检查接收缓冲器状态的新请求,接收缓冲器状态标志表示满也就是说收到一个或多个报文。CAN控制器D2从接收得到第一个报文然后,通过置位命令寄存器的相应位发送一个释放接收缓冲器命令,微出理器D1在检查更多信息报文前,可以处理每个收到的报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通过CAN接口并接到终端的控制器局域网上,通过CAN总线可与终端中的主控板及各与功能模块间高速,多主,实时,抗干扰,高可靠的数据通信;由于设有外部数据采集电路,并在该电路中设有抗干扰性强的光电隔离电路;使外部设备向微出理器D1可靠传送外部设备的状态信号,以提高终端监控的可靠性,确保电网系统正常运行。

Claims (5)

1.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该模块设置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中,其包括微处理器、振荡电路、看门狗电路、电源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振荡电路、看门狗电路双向连接,电源电路与模块中各电路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该模块还包括一控制器局域网接口,所述的控制器局域网接口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器局域网接口的差分信号端并接在终端内部的控制器局域网上,与终端中的主控板控制器局域网接口双向传送数据和控制命令,电源电路与控制器局域网接口相连接并向其提供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遥信模块还进一步包括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该采集电路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连接,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以读出外部设备的数据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还包括三态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所述三态门电路的数据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微处理器连接,三态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通过控制线与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态门电路的数据输入端与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的状态信号输入端与与外部设备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部设备数据采集电路还包括隔离电源,隔离电源的输出接到光电隔离电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光电隔离电路包括数组结构相同的光电隔离单元。
CN 200420082515 2004-09-03 2004-09-03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5584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82515 CN2755847Y (zh) 2004-09-03 2004-09-03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82515 CN2755847Y (zh) 2004-09-03 2004-09-03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55847Y true CN2755847Y (zh) 2006-02-01

Family

ID=3592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8251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55847Y (zh) 2004-09-03 2004-09-03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5584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3507A (zh) * 2022-06-08 2022-09-09 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控制器专用的遥信模组实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3507A (zh) * 2022-06-08 2022-09-09 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控制器专用的遥信模组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98894B1 (en)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bus for networking devices
EP0459753A2 (en) Network access controller having logical FIFO buffer
CN1894906A (zh) 串行以太网器件到器件互连
CN1178620A (zh) 用于令牌环网络的多端口局域网切换器
CN113093658A (zh) 一种基于EtherCAT的多轴伺服系统架构设计方法
CN106776436A (zh) 一种适用于多点互联的高速串行总线结构及其通信方法
CN1725693A (zh) 网络设备中的管理信息交互系统和专用的接口卡和主控卡
CN201114146Y (zh)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系统
CN102360204A (zh) 基于FlexRay的分布式飞行控制计算机通信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959935A (zh) 一种兼容i2c通信与ipmb通信的方法
US10996950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involving selective disablement of side effects caused by accessing register sets
CN102811152B (zh) 一种多主总线网络通讯实时交易数据交换实现方法
Y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AN and LIN bus in automobile network system
CN101106504A (zh)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自主机器人分布式通信系统
CN114039808B (zh) 基于can的多通道的can/lin/sent转发协议
CN2819315Y (zh) 基于arm7核微处理器的mvb四类设备
CN2755847Y (zh)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脉冲遥信模块
CN106302061A (zh) 一种基于FlexRay总线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747584Y (zh)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抄表模块
CN2735635Y (zh) 一种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用遥控模块
CN1798114A (zh) 一种can总线-以太网网桥
CN102868583B (zh) 一种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FlexRay总线节点
CN2749167Y (zh) 用控制器局域网的电力负荷监控管理系统终端
CN205195728U (zh) 一种控制器局域网板内通信电路
CN109802877A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系统设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