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54238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54238Y
CN2754238Y CN 200420109016 CN200420109016U CN2754238Y CN 2754238 Y CN2754238 Y CN 2754238Y CN 200420109016 CN200420109016 CN 200420109016 CN 200420109016 U CN200420109016 U CN 200420109016U CN 2754238 Y CN2754238 Y CN 275423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baffle
sheet
main body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1090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昭漳
陈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1090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5423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5423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5423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收容一电子组件。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遮蔽模组,绝缘本体包括前后、左右四个侧壁,遮蔽模组包括四片分别安装在绝缘本体四侧的遮蔽体,每一遮蔽体均包括一主体片,其中安装于绝缘本体左右侧及前侧的遮蔽体上自主体片上边缘向内弯折设置有一卡持部、位于卡持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接地片,安装于绝缘本体左右侧的遮蔽体在其接地片两侧还设有卡持片,安装在绝缘本体后侧的遮蔽体于主体片上边缘处设置有一缺口,缺口两侧对称设置有接地片,电子组件安装到电连接器上时,遮蔽模组的卡持部、接地片及卡持片均抵接在电子组件上。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应用于移动电话或其它电子设备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移动电话、PDA或其它通信电子设备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发展,功能也趋于丰富、多样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在移动电话、PDA上增设照相功能等,在这些电子设备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支持此功能的相关电连接器以电性连接相机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对应电路板。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068868号揭示了一种将相机模组连接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的方案。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和若干导电端子。绝缘壳体为中空四合式立体结构,其四周壁竖直对称地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收容于收容槽中,其包括位于绝缘本体的空腔内的接触部和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相机模组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空腔内,其四周壁上设有电性连接部分与导电端子的接触电性连接,焊接部焊接至电路板以完成相机模组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上述电连接器解决了将相机模组连接至电路板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外界信号的干扰,电连接器一般都需要金属遮蔽体以实现电磁屏蔽的作用。同时由于相机模组缺乏必要的固持装置,从而容易导致相机模组与导电端子不稳定的接触,影响整个产品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磁屏蔽装置且能将电子组件稳固固定于其中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组件与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遮蔽模组,绝缘本体包括前后、左右四个侧壁,遮蔽模组包括四片分别安装在绝缘本体四侧的遮蔽体,每一遮蔽体均包括一主体片,主体片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其中安装于绝缘本体左右侧及前侧的遮蔽体上自主体片上边缘向内弯折设置有一卡持部、位于卡持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接地片,安装于绝缘本体左右侧的遮蔽体在其接地片两侧还设有卡持片,安装在绝缘本体后侧的遮蔽体于主体片上边缘处设置有一缺口,缺口两侧对称设置有接地片,电子组件的安装到电连接器上时,遮蔽模组的卡持部、接地片及卡持片均抵接在电子组件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绝缘本体上安装一遮蔽模组,满足了电磁屏蔽的要求,且遮蔽模组设有卡持部及卡持片可将电子组件牢固的固持在电连接器上,从而保证电子组件与导电端子的稳定接触,确保整个产品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一相机模组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一相机模组组合后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一相机模组分解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安装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用以收容电子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组件为相机模组5),该电连接器100主要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遮蔽模组3及遮蔽座体4。
如图4及图5所示,绝缘本体1呈长方体结构,其包括上下表面10、12、前后侧壁11、13、左右侧壁14、16以及底壁17,绝缘本体1设有若干收容腔101用以收容导电端子2,这些收容腔101呈“鱼骨状”自上表面10向下凹设形成。在收容腔101与绝缘本体1的下表面12之间为绝缘本体的底壁17。底壁17上设有凹孔171与相应的收容腔101相连通,这些凹孔171贯穿绝缘本体1的底壁17。
绝缘本体1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11、13、14、16)上均设有凹槽18用于与遮蔽模组3相配合,在左右侧壁14、16上还设有自上表面10向下凹设形成的通道104及位于收容通道104正下方向外突设的凸块105,这些凸块105的上表面与相应的通道104的下表面共面。在前后侧壁11、12的上部也设有若干凸块19,在底壁17上设有凹槽176用于与遮蔽座体4相配合。另外,在绝缘本体1左右侧壁14、16的内侧与通道104相交处还设有卡持槽106与导电端子2干涉配合。
参照图4所示,导电端子2包括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纵长的主体部21、由该主体部21一端向上弯折倾斜延伸的弹性部22及设于该弹性部22自由端且位于主体部21上方的接触部23。该导电端子2还包括自主体部21的另一端竖直向上弯折设置的卡持部24、自卡持部24向外水平延伸的焊接脚26,其中卡持部24上设有若干倒刺28。
遮蔽模组3包括两个第一遮蔽体31、一个第二遮蔽体33及一个第三遮蔽体35。在此实施方式中,遮蔽体31、33、35分别由一金属片一体成型而成。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遮蔽体31、33、35也可由一金属片连续弯折一体成型而成。其中,第一遮蔽体31纵长设置,其包括一主体片318。主体片318具有内外两侧面310、311,在主体片318的上部位于纵长方向的中心处设有一向内弯曲设置的卡持部313,位于卡持部313两侧对称设置的接地片314,位于接地片314外侧相对于卡持部313对称分布的卡持片315。接地片314、卡持片315均为自主体片上边缘向内、向下弯曲延伸形成的弹性臂,且接抵片314的长度大于卡持片315的长度。在主体片318上设有若干大致呈矩形状的通孔319,其中,三个矩形状通孔319的上边缘的中央向外延设有焊接脚321,其延伸方向与主体片318垂直。在主体片318的下部向内垂直弯折有若干插入部316及固持部317用于与绝缘本体1的凹槽18干涉配合。插入部316沿主体片318的下边缘间隔排列,固持部317为两片,其是从主体片318的下部两端冲压及向内弯曲形成。固持部317上还设有倒刺(未标示)。
第二遮蔽体33的主体片338上部位于纵长方向的中心处为一防呆缺口333,缺口33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接地片334,左右各两片,且其长度与324的长度相同。第二遮蔽体33的插入部336、固持部337、通孔339、及焊接脚321与第一遮蔽体31的这些结构大致相同。考虑到受力平衡等因素,插入部、通孔及焊接脚的数量有所不同。另外,第二遮蔽体33位于纵向两端的焊接脚341是从对应通孔339的下边缘的中央处向外延设而成,这对焊接脚341与位于中间部位的焊接脚341处于同一平面上。
第三遮蔽体35与第二遮蔽体33结构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第三遮蔽体35在其与第二遮蔽体33的缺口333对应处设置有一向内弯曲设置的卡持部353,该卡持部353与第一遮蔽体31的卡持部313位置、形状及功效完全相同。
遮蔽体模组3的弹性臂(卡持片314、接地片315、335及355)的自由端附近均设有一可抵接在相机模组上的弹性抵接部,在本实施例中将这些弹性抵接部统一标示为322(见图4所示)。另外,遮蔽体模组3的弹性臂和卡持部313的上端与主体片318相接处均设有一弧形导引部,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将这些导引部统一标示为323。
如图4所示,遮蔽座体4包括一底壁41及自底壁41的四个侧边垂直向上延伸的前后侧壁42、左右侧壁43。于底壁41上靠近前后侧壁42处各开设有若干插入部411,插入部411为垂直于底壁41向上延伸,其边缘设有倒刺(未标示)。前后侧壁42及左右侧壁43的上边缘分别向外延设有若干焊接脚421、431,这些焊接脚421、431垂直于底壁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相机模组5包括一基部51、位于基部51上面的柱状部52及位于基部51下面的底部53。所述基部51包括上表面511、左侧面512、右侧面513及后侧面514。基部51的左右两侧面512、513上各设有一肋条516,与左右侧面512、513垂直的后侧面514上设有一凸块518。底部53的底面531上设有若干与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3相接触导通的导电路径532。
组装时,首先将导电端子2从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10自上而下插入到端子收容腔101内。所述导电端子2的主体部21与绝缘本体1的底壁17水平接触,卡持部24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卡持槽106内,该卡持部24的倒刺28与卡持槽106相卡持固定,而弹性部22及接触部23则向上延伸而突出于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10,又,所述焊接脚26通过绝缘本体1的左右侧壁14、16上凹设形成的通道104而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左右侧壁外,用以与电路板(未图示)或其它外接设备相焊接导通。并且位于收容通道104正下方向的凸块105与端子2的焊接脚26相接触,这样凸块105即可支撑焊接脚26,增强了其机械性能。
其次,第一、第二及第三遮蔽体31、33、35分别组装到绝缘本体1的四个侧壁上形成一收容空间30,这些遮蔽体与绝缘本体1配合的方式相同,下仅以第一遮蔽体31为例加以说明。第一遮蔽体31的插入部316及固持部317分别插入到绝缘本体1左、右侧壁14、16的收容槽18内,固持部317上的倒刺与收容槽132卡持固定。端子2的焊接脚26穿过第一遮蔽体31的通孔319与第一遮蔽体31的焊接脚321位于同一平面上,前后侧壁11、12的上的凸块19也伸入到相应的遮蔽体的通孔359、339内。遮蔽座体4包覆于绝缘本体1的下表面12上,插入部411收容于绝缘本体1底壁17的凹槽176内,且插入部411的倒刺与凹槽176卡持固定。此时,端子的焊接脚26、遮蔽模组的焊接脚321、341、361及遮蔽座体4的焊接脚421、431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同一侧的焊接脚的尾端相平齐。同时,端子的焊接脚26与第一遮蔽体31的焊接脚321及遮蔽座体4的焊接脚431相互间隔排列,第二、三遮蔽体33、35的焊接脚341、361也分别与遮蔽座体4的焊接脚421相互间隔排列,这样同一组件的焊接脚被间隔开来,焊接强度得以增强,电连接器可牢固地焊接导电路板上,且避免了端子间信号的干扰,保证整个产品的正常工作。
使用时,将相机模组5自上而下插入到电连接器100的收容空间30内。插入时,将相机模组5的凸块518对准第二遮蔽体33的防呆缺口333,相机模组5沿遮蔽体模组3的导引部323进入电连接器100的收容空间30,且与遮蔽体模组3的卡持片314、接地片315、335及355相接触抵接,因卡持片314、接地片315、335及355均为弹性臂,这些弹性臂受挤压而产生向遮蔽体模组3的内侧面310、330及350的弹性位移,从而令相机模组5收容于遮蔽体3内。插入后,遮蔽体模组3的弹性臂(卡持片314、接地片315、335及355)因弹性力的作用朝原来的位置恢复,从而使得其卡持片314的下缘正好抵接在相机模组5基部51的肋条516的上表面上,卡持部313、353卡持在相机模组5的柱状部52上,以防止外力作用下相机模组5从遮蔽体3中滑出及前后、左右方向的晃动,使得相机模组5无论在哪个方向都得以很好的固定。同时,接地片315、335及355与相机模组5的底部53相抵接而达到卡持与接地的目的。此时,相机模组5底面531上的导电路径532与设置在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3电性连接。另,导电端子2的弹性部22更可提供弹性力顶推相机模组5的底面531,从而使得相机模组5的肋条516的上表面与底面531均受抵持力而更加稳固的置于电连接器100内,达到理想的固持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模组包括四片遮蔽体,由上面的分析知,因两片第一遮蔽体31同时具有卡持在相机模组5的柱状部52上的卡持部313、卡持相机模组5基部51的肋条516上的卡持片314及接地片314,完全可以将相机模组5固持在电连接器100中。故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遮蔽模组3可为包括两片遮蔽体等方式,只要其具有类似第一遮蔽体31的结构可将相机模组5固持在电连接器100中即可。
参照图4所示,如前所述,遮蔽模组3包括第一遮蔽体31、第二遮蔽体32及第三遮蔽体35,其中两片第一遮蔽体31及第三遮蔽体35均具有伸入到收容空间30内的卡持部313、353,第二遮蔽体33对应位置处所设为防呆缺口333,这样一来,在相机模组5插入到电连接器100的收容空间30内时,只能是设有凸块518的一侧安装到第二遮蔽体33这一侧。如此,则保证了只允许相机模组5按照特定方位安装到电连接器100上,避免了误插情况的发生。
诚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电子组件并不局限为相机模组5,也可为各类与电连接器配接的插入模组或卡类组件等。相应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也不局限于长方体结构,也可为圆柱体等结构,遮蔽模组3及遮蔽座体4则与其相对应。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组件与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遮蔽模组,其中绝缘本体包括前后、左右四个侧壁,其特征在于:遮蔽模组至少包括两片对称地安装在绝缘本体左右两侧的遮蔽体,每遮蔽体均包括一主体片,主体片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自主体片上边缘向内向下弯折设置有两卡持片,这两片卡持片相对于主体片的纵向中心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体的主体片还设有自其上边缘向内向下弯折设置的接地片,接地片的长度大于卡持片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体的主体片还设有自其上边缘向内向下弯折设置的卡持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遮蔽体的卡持部位于其主体片的纵向中心处,接地片和卡持片位于卡持部的两侧且相对于卡持部对称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模组还包括两片安装在绝缘本体前后侧的遮蔽体,这两片遮蔽体均包括一主体片,安装在绝缘本体前侧的遮蔽体自其主体片上边缘向内弯折设置有一卡持部,安装在绝缘本体后侧的遮蔽体在其主体片上边缘处设置有一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绝缘本体前后侧的遮蔽体还包括若干自其主体片上边缘向内弯折设置的接地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遮蔽体的缺口及卡持部均位于其主体片的纵向中心处,接地片位于纵向中心的两侧且相对于卡持部对称分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体的卡持片和接地片的自由端均设有一弹性抵接部,该弹性抵接部可抵接在电子组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体的卡持片、接地片和卡持部的上端与主体片相接处均设有一导引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凹槽,遮蔽模组的主体片下部设有若干向内弯折设置的固持部与绝缘本体侧壁上的凹槽相配合。
CN 200420109016 2004-11-18 2004-11-18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5423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09016 CN2754238Y (zh) 2004-11-18 2004-11-1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09016 CN2754238Y (zh) 2004-11-18 2004-11-1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54238Y true CN2754238Y (zh) 2006-01-25

Family

ID=35926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10901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54238Y (zh) 2004-11-18 2004-11-1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54238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57364Y (zh) 电连接器
CN2703341Y (zh) 电连接器
CN2831478Y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安装该组件的电子设备
CN2462567Y (zh) 卡缘连接器
CN2638272Y (zh) 电连接器
CN2562408Y (zh) 电池连接器
CN2718838Y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93275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596616Y (zh) 模组连接器(十一)
CN2821935Y (zh) 电连接器
CN2754238Y (zh) 电连接器
CN100377434C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757360Y (zh) 电连接器
CN2754231Y (zh) 电连接器
CN101800371A (zh) 电气连接器
CN1870353A (zh) 电连接器
CN200956438Y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831509Y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687894Y (zh) 电连接器
CN200959393Y (zh) 电连接器
CN2766403Y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779657Y (zh) 电连接器
CN2791928Y (zh) 扬声器连接器
CN2731759Y (zh) 电连接器
CN2831529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25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