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50003Y - 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50003Y
CN2750003Y CN 200420117677 CN200420117677U CN2750003Y CN 2750003 Y CN2750003 Y CN 2750003Y CN 200420117677 CN200420117677 CN 200420117677 CN 200420117677 U CN200420117677 U CN 200420117677U CN 2750003 Y CN2750003 Y CN 27500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central processing
un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1176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11767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500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500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500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钥匙终端,该终端包括: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该验证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的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现电子钥匙和电子锁之间的相互通信的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储存身份密钥和开锁密钥的密钥存储模块以及中央处理器CPU,其中,中央处理器,用于从密钥存储模块获得身份密钥,然后将该身份密钥与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匹配,则读取存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开锁密钥,并将该开锁密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给电子锁,最终实现电子锁的开启。通过利用该技术方案克服了人们出行时需要随身携带移动电话和电子钥匙的麻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和电子钥匙系统,特别是指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背景技术
尽管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和便利着人们的生活,但也平添了诸多烦恼,例如:移动通信业的发展,使得移动电话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必备的通讯工具,而钥匙作为安全防范措施的一部分,陪伴人类也由来已久。然而,尽管当前在包括通信、IT以及消费电子融合的趋势下,移动电话已经从简单的通讯工具演变成为集通信功能、计算功能、电子消费品功能、日用品功能、时尚装饰品功能的“私人助理”;尽管如今的钥匙也早已改头换面,变得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了许多融合了科技因素的、新型钥匙和锁装置,如利用无线信号作为开锁密钥,实现开启汽车、家门以及保险柜等的电子钥匙和电子锁装置等。但人们出行时,还是面临不得不随身携带移动电话和钥匙等多个装置出行的困扰,不仅携带不便,而且极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钥匙终端,使得人们日常使用的移动终端不仅具备通信的功能,还可以作为电子钥匙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钥匙终端,该终端包含:中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和密钥存储模块,其中:
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该验证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
密钥存储模块,用于储存身份密钥和开锁密钥;
中央处理器,用于从密钥存储模块获得身份密钥,然后将该身份密钥与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匹配,则读取存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开锁密钥,并将该开锁密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给电子锁。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密钥存储模块为闪存NAND FLASH。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身份验证信息后,将能使控制线NAND_CE_N的信号置为低电平,并将地址锁存控制线NAND_ALE的信号置为高电平,使闪存的数据线NAND_IO[7..0]传输访问的身份密钥地址,然后将读能使控制线NAND_RE_N和NAND_ALE的信号分别置为低电平,根据得到的身份密钥地址,通过数据线NAND_IO[7..0]读取存储于闪存中的身份密钥;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在读取到开锁密钥后,控制无线收发模块的I2C总线的时钟信号线SCLK以一定周期作高低电平交替翻转,将I2C地址通过无线收发模块的I2C总线SDA发送给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I2C地址后,将该地址与自身模块中设置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一致,则通过RXD信号线接收来自CPU的开锁密钥,并将该开锁密钥发送给电子锁,否则不作处理。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密钥存储模块存储有多个电子钥匙的开锁密钥;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验证身份密钥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通知用户选择要访问的开锁密钥,并且在接收到用户选择信息后,读取存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相应的开锁密钥。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为蓝牙芯片、或红外模块、或无线局域网WLAN。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为键盘连接器。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为指纹识别装置。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为脸型识别装置。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为虹膜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移动终端与电子钥匙相结合,使得该终端包括: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该验证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的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现电子钥匙和电子锁之间的相互通信的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储存身份密钥和开锁密钥的密钥存储模块以及中央处理器CPU,其中,中央处理器,用于从密钥存储模块获得身份密钥,然后将该身份密钥与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匹配,则读取存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开锁密钥,并将该开锁密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给电子锁,最终实现电子锁的开启。通过利用该技术方案克服了人们出行时需要随身携带移动电话和电子钥匙的麻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钥匙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在诸如移动电话或PDA或商务通等终端设备中加入电子钥匙功能模块,使得当终端切换至电子钥匙模式后,首先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当验证用户为合法用户之后,则读取存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开锁密钥,然后将该开锁密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给电子锁,从而最终实现电子锁的开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终端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为移动电话,该移动电话主要包括:键盘连接器、中央处理器(CPU)、密钥存储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其中:
键盘连接器,用于读取键盘事件值,并将读取到的键盘事件值发送给中央处理器。当然,此处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的装置,并不仅仅局限于键盘连接器,还可以包括诸如:指纹、脸型识别装置以及虹膜装置等。
密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密钥和电子钥匙的开锁密钥,可以是NAND FLASH等。
中央处理器在接收到来自键盘连接器的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后,将能使控制线(NAND_CE_N)的信号置为低电平,从而使得数据线上传输的数据为有效数据,并且,将地址锁存控制线(NAND_ALE)的信号置为高电平,从而使得数据线用于传输读写控制NAND FLASH单元的地址信息,其中,在该NAND FLASH单元中保存有身份密钥;在进行如上的电平设置后,通过该NAND FLASH的数据线(NAND_IO[7..0])传输要访问的身份密钥地址,然后,CPU将读能使控制线(NAND_RE_N)置为低电平,从而使得数据线用于传输读操作的数据,并且,将NAND_ALE信号置为低电平,使得数据线不再用于传输地址信息,进行该电平设置后,CPU根据得到的身份密钥地址,通过NAND FLASH的数据线NAND_IO[7..0]读取存储于NAND FLASH中的身份密钥,并将身份密钥与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匹配,则读取存储于该NAND FLASH的中的开锁密钥,然后控制无线收发模块的I2C总线的时钟信号线SCLK以一定周期作高低电平交替翻转,将I2C地址通过无线收发模块的I2C总线SDA信号线发送给无线收发模块,然后通过从ARM处理器向无线收发模块发送信号的信号线RXD发送开锁密钥给无线收发模块。
无线收发模块,用于收发无线信号,接收I2C地址信息,并将该I2C地址信息与无线收发模块中预先设定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一致,则通过RXD信号线接收来自CPU的开锁密钥,并通过无线信号将接收到的开锁密钥发送给电子锁,否则不作处理。该无线收发模块可以是蓝牙芯片、红外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基于图1所示的结构方框图,密钥存储模块可以包括多个电子钥匙的开锁密钥。
中央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由用户选择要访问的开锁密钥的过程,即,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在用户身份验证合法的情况下,通知用户选择要访问的开锁密钥,并在接收到来自键盘连接器的用户选择信息后,将NAND_CE_N信号置为低电平,NAND_ALE信号置为高电平,通过数据线NAND_IO[7..0]传输希望访问的开锁密钥地址信息。然后将NAND_RE_N信号置为低电平,NAND_ALE信号置为低电平,通过NAND_IO[7..0]信号线读取存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相应的开锁密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子钥匙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无线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和密钥存储模块,其中:
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该验证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
密钥存储模块,用于储存身份密钥和开锁密钥;
中央处理器,用于从密钥存储模块获得身份密钥,然后将该身份密钥与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匹配,则读取存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开锁密钥,并将该开锁密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给电子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钥匙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存储模块为闪存NAND FLAS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钥匙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身份验证信息后,将能使控制线NAND_CE_N的信号置为低电平,并将地址锁存控制线NAND_ALE的信号置为高电平,使闪存的数据线NAND_IO[7..0]传输访问的身份密钥地址,然后将读能使控制线NAND_RE_N和NAND_ALE的信号分别置为低电平,根据得到的身份密钥地址,通过数据线NAND_IO[7..0]读取存储于闪存中的身份密钥;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在读取到开锁密钥后,控制无线收发模块的I2C总线的时钟信号线SCLK以一定周期作高低电平交替翻转,将I2C地址通过无线收发模块的I2C总线SDA发送给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I2C地址后,将该地址与自身模块中设置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一致,则通过RXD信号线接收来自CPU的开锁密钥,并将该开锁密钥发送给电子锁,否则不作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钥匙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钥存储模块存储有多个电子钥匙的开锁密钥;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验证身份密钥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通知用户选择要访问的开锁密钥,并且在接收到用户选择信息后,读取存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相应的开锁密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钥匙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为蓝牙芯片、或红外模块、或无线局域网WLAN。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钥匙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为键盘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钥匙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为指纹识别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钥匙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为脸型识别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钥匙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获取模块为虹膜装置。
CN 200420117677 2004-11-01 2004-11-01 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7500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17677 CN2750003Y (zh) 2004-11-01 2004-11-01 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17677 CN2750003Y (zh) 2004-11-01 2004-11-01 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50003Y true CN2750003Y (zh) 2006-01-04

Family

ID=3582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117677 Expired - Lifetime CN2750003Y (zh) 2004-11-01 2004-11-01 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50003Y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1335A (zh) * 2011-03-07 2011-07-13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随机数开锁的蓝牙电子锁系统
CN102426715A (zh) * 2011-09-30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门锁开锁方法、电子门锁及电子门锁系统
CN102653999A (zh) * 2011-03-04 2012-09-05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密钥遥控电子锁
CN103106714A (zh) * 2012-12-31 2013-05-15 闵浩 基于手持终端设备pda和指纹识别技术的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1620750B (zh) * 2008-07-04 2013-10-16 李宏 智能锁
CN103425918A (zh) * 2013-08-05 2013-12-04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锁定系统及电子锁定方法
CN103473832A (zh) * 2012-06-06 2013-12-25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电子钥匙登录系统
CN106411532A (zh) * 2016-10-27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解锁方法及终端
CN106652106A (zh) * 2015-10-29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872423A (zh) * 2019-01-17 2019-06-11 深圳旦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750B (zh) * 2008-07-04 2013-10-16 李宏 智能锁
CN102653999A (zh) * 2011-03-04 2012-09-05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密钥遥控电子锁
CN102121335A (zh) * 2011-03-07 2011-07-13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随机数开锁的蓝牙电子锁系统
CN102426715A (zh) * 2011-09-30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门锁开锁方法、电子门锁及电子门锁系统
CN103473832A (zh) * 2012-06-06 2013-12-25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电子钥匙登录系统
CN103106714A (zh) * 2012-12-31 2013-05-15 闵浩 基于手持终端设备pda和指纹识别技术的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3106714B (zh) * 2012-12-31 2015-09-09 闵浩 基于手持终端设备pda和指纹识别技术的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3425918A (zh) * 2013-08-05 2013-12-04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锁定系统及电子锁定方法
WO2015018219A1 (zh) * 2013-08-05 2015-02-12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锁定系统及电子锁定方法
CN103425918B (zh) * 2013-08-05 2016-12-28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锁定系统及电子锁定方法
CN106652106A (zh) * 2015-10-29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411532A (zh) * 2016-10-27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解锁方法及终端
CN109872423A (zh) * 2019-01-17 2019-06-11 深圳旦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1134B2 (en) Proximity based security protocol for processor-based systems
CN2750003Y (zh) 一种电子钥匙终端
US7664961B2 (en)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 with loc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20090282247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US2012008052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employing enhanced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CN202731461U (zh) 多功能安全门锁
WO2007067958A2 (en) Virtual business card and method for sharing contact information electronically
WO2012088804A1 (zh) 基于rfid进行终端屏幕加锁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CN1773528A (zh) 带无线射频通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及配套的外围处理装置
CN105701386A (zh)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WO20030171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ata sharing
CN101727704A (zh) 移动银行终端专用掌上设备
EP1784798A2 (en) Short-range authentication
Govindraj et al. Smart door using biometric NFC band and OTP based methods
CN109955934A (zh) 电动车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US20060294394A1 (en)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used in handheld device having built-in camera module
CN111445601A (zh) 一种电子钥匙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56701U (zh) 一种行业终端的多功能装置
CN108763893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读写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060133436A (ko) 개인화된 정보 운용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무선단말기, 운용장치, 기록매체, 정보 저장매체
CN217420826U (zh) 带蓝牙配对开锁功能的电子锁
JP2001290778A (ja) 指紋認証システム及び指紋認証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100872987B1 (ko) 무선 키, 무선 잠금 장치, 및 상기 무선 키의 상기 무선잠금 장치 제어 방법
CN203950363U (zh) 无线智能云控制锁
CN212343812U (zh) 具有双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