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31775Y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31775Y CN2731775Y CNU2004200849091U CN200420084909U CN2731775Y CN 2731775 Y CN2731775 Y CN 2731775Y CN U2004200849091 U CNU2004200849091 U CN U2004200849091U CN 200420084909 U CN200420084909 U CN 200420084909U CN 2731775 Y CN2731775 Y CN 273177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card
- card coupler
- terminal group
- plant space
- barrier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第一挡止组件以及第二挡止组件;该绝缘本体内形成相叠设的第一插置空间和第二插置空间;该第一挡止组件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且具有第一顶推斜面和第一导引面;该第二挡止组件横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且具有第二顶推斜面和第二导引面,该第二顶推斜面和该第一顶推斜面相靠接,该第一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导引面横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借此,可确保使用时仅一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供多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所周知,电子卡储存数据和携带方便的特性,使其受到广泛的运用。电子卡的种类依厂商设计的不同而有SM(Smart Media)卡、XD(eXtreme Digital)卡、SD(SecuredDigital)卡和MS(Memory Stick)卡等多种规格的电子卡。不同规格的电子卡,需配合插置于相对应的电子卡连接器,才能达成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以顺利存取电子卡的数据。
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其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仅提供单一规格的电子卡的插置与读写,难以满足使用者欲使用不同规格的电子卡时的需求。若该电子装置内依各种电子卡而设置多个规格不同的电子卡连接器,将由于空间上的不足而难以实现。因此,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便因应而生。
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的相关技术,于其绝缘本体内形成如二相叠设的插置空间,同时,多组不同的端子组分别设于该绝缘本体内。该绝缘本体并设有插口连通于该二插置空间。各种不同规格的电子卡可经由该插口分别插设于相对应的该二插置空间内,各电子卡的电性接点并接触相对应的端子组,进而达成电性连接。
上述现有的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整合多组不同的端子组于一绝缘本体内的方式,能有效解决设置多个规格不同的电子卡连接器于一电子装置内所造成的空间问题。然而,由于此种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能同时插置不同规格的电子卡于其内,导致该二插置空间内会有同时存在二种电子卡的情形发生,该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因而无法判断读写的对象为哪一电子卡,使用者对于哪一电子卡才是数据的来源对象也会混淆不清,因此,将使该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的使用发生异常或不够方便。
所以,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点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发明创造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使其可供多种规格的电子卡的插置,并可避免同时插置多种规格的电子卡于其中,确保使用时仅一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于其中,以使该电子卡连接器能正常且明确地读写该一电子卡内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第一挡止组件以及第二挡止组件,其中,该绝缘本体内形成相叠设的第一插置空间和第二插置空间;该第一挡止组件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该第一挡止组件具有第一顶推斜面和第一导引面,该第一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挡止组件横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该第二挡止组件具有第二顶推斜面和第二导引面,该第二导引面横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第二顶推斜面和该第一顶推斜面相靠接。
其中,当一第一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内,该第一电子卡顶触该第一导引面退离该第一插置空间时,该第一顶推斜面推动该第二顶推斜面,使该第二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内;反之,当一第二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内,该第二电子卡顶触该第二导引面退离该第二插置空间时,该第二顶推斜面推动该第一顶推斜面,使该第一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内。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另一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挡止组件和第二挡止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挡止组件和第二挡止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推动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的立体组合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推动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推动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的平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推动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并滑设于第二壳体内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第一电子卡于第一插置空间内的前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推动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的立体组合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推动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推动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的平面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推动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并滑设于第二壳体内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第二电子卡于第二插置空间内的前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第三电子卡于第二插置空间内的前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第四电子卡于第二插置空间内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5、至少二组端子组、第一挡止组件8以及第二挡止组件9,其中:
绝缘本体5,其包括相盖合连接的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该第一壳体6内形成第一插置空间60,该第二壳体7内形成第二插置空间70、第一容槽71和第二容槽72。该第一壳体6和该第二壳体7可以超音波熔接,或以固定组件锁合等方式作连接,使该绝缘本体5内形成上下相叠设的该第一插置空间60和该第二插置空间70,以及左右相连通的该第一容槽71和该第二容槽72。该绝缘本体5的前端形成插口50,该插口50连通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和该第二插置空间70,该第一插置空间60的左右宽度大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的左右宽度。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容槽71和该第二容槽72接近于该插口50的左侧边,其中,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的前端左侧边具有前挡墙73,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内具有限位柱74、限位墙75和内挡墙76,该前挡墙73、该限位柱74和该限位墙75之间形成该第一容槽71,该前挡墙73和该内挡墙76之间形成该第二容槽72。该前挡墙73设有前导槽731,该内挡墙76设有后导槽761,该限位墙75设有下缺口751。该第一容槽71和该第二容槽72亦可接近于该插口50的右侧边。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包括四组端子组,分别为第一端子组1、第二端子组2、第三端子组3和第四端子组4。该第一端子组1设于该第一壳体6,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三端子组3和该第四端子组4设于该第二壳体7,且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三端子组3和该第四端子组4自该绝缘本体5的插口50依序向内平行排列。该第一端子组1与该绝缘本体5的第一壳体6之间,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三端子组3和该第四端子组4与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之间,可分别以置入式模铸法(insertmolding)一体成型,或以组装等方式作固定。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子组1为SM(SmartMedia)卡的规格,并包括写保护端子10,该第二端子组2为XD(eXtreme Digital)卡的规格,该第三端子组3为SD(Secured Digital)卡的规格,该第四端子组4为MS(Memory Stick)卡的规格。然而,本实用新型端子组的数量和规格,可依需求而作不同的设计,并不以上述的四组端子组以及上述规格为限。
此外,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导引板51,各导引板51组设于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用以导引相对应的电子卡的插置。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并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该第一挡止组件8和该第二挡止组件9的相关结构和配置情形。
第一挡止组件8,其容置于该第一容槽71,且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内。该第一挡止组件8具有第一顶推斜面80和第一导引面81。该第一顶推斜面80位于下方且朝向该第二容槽72,该第一顶推斜面80并具有第一弧形导角801。该第一导引面81位于上方且朝向该插口50外,以供一第一电子卡100(本实施例为SM卡,如图11所示)的顶触。该第一挡止组件8具有限位凸缘82和下钩部83,该限位凸缘82位于后方且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的限位柱74和限位墙75之间,该下钩部83位于后方且纵向滑设于该限位墙75的下缺口751中,使该第一导引面81纵向伸缩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该第一挡止组件8另具有纵向导柱84,该纵向导柱84位于右方且延伸向下。
第二挡止组件9,其容置于该第二容槽72,且横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内。该第二挡止组件9具有第二顶推斜面90和第二导引面92,该第二顶推斜面90并具有第二弧形导角901。该第二顶推斜面90位于左方且朝向该第一容槽71,且该第二顶推斜面90和该第一顶推斜面80相靠接。该第二导引面92位于右方且朝向该插口50外,以供一第二电子卡200(本实施例为XD卡,如图16所示)的顶触。该第二挡止组件9另具有第三导引面93,该第三导引面93位于该第二导引面92右上方且朝向该插口50外,以供一第三电子卡300(本实施例为SD卡,如图17所示)的顶触。该第二挡止组件9具有前导块94和后导块95,该前导块94横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的前导槽731中,该后导块95横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的后导槽761中,使该第二导引面92和该第三导引面93横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该第二挡止组件9另具有横向导孔91,该横向导孔91位于左方。
该第一挡止组件8和该第二挡止组件9的组装,先将该第二挡止组件9横向置入设有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三端子组3和该第四端子组4的该第二壳体7的第二容槽72中。接着,再将该第一挡止组件8纵向置入该第二壳体7的第一容槽71中,其中该第一挡止组件8的纵向导柱84穿设于该第二挡止组件9的横向导孔91内,以限制该第二挡止组件9的横向位移量,该第一挡止组件8的下钩部83迫入该限位墙75的下缺口751中,以限制该第一挡止组件8的纵向位移量,又,该第一挡止组件8的第一顶推斜面80和该第二挡止组件9的第二顶推斜面90相靠接。最后,再将该第二壳体7和设有该第一端子组1的该第一壳体6相连接。
请参阅图7至图11所示,当该第一电子卡100(本实施例为SM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内,以电性连接该第一端子组1,该第一电子卡100顶触该第一导引面81退离该第一插置空间60时,该第一顶推斜面80推动该第二顶推斜面90,使该第二导引面92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70,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内,同时,该第一顶推斜面80的第一弧形导角801和该第二顶推斜面90的第二弧形导角901呈切线相接触。
反之,请参阅图12至图16所示,当该第二电子卡200(本实施例为XD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内,以电性连接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二电子卡200顶触该第二导引面92退离该第二插置空间70时,该第二顶推斜面90推动该第一顶推斜面80,使该第一导引面81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60,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内。由于该第一弧形导角801和该第二弧形导角901呈切线相接触,使该第一挡止组件8和该第二挡止组件9之间的推动更为平顺。
请参阅图17所示,并同时请参阅图12至图15所示,当该第三电子卡300(本实施例为SD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内,以电性连接该第三端子组3,该第三电子卡300顶触该第三导引面93退离该第二插置空间70时,该第二顶推斜面90推动该第一顶推斜面80,使该第一导引面81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60,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内。
请参阅图18所示,当一第四电子卡400(本实施例为MS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内,以电性连接该第四端子组4,由于该第四电子卡400的高度已凸伸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因此,已可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内。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借由该第一挡止组件8和该第二挡止组件9的连动,可避免同时插置多种规格的电子卡于其中,确保使用时仅一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于其中,以使该电子卡连接器能正常且明确地读写该一电子卡内的数据。诚然,该第一挡止组件8和该第二挡止组件9可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的插口50的左侧边、右侧边、或可同时滑设于左右二侧边。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述的特点:
该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和该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的相互推动,使该第一挡止组件和该第二挡止组件分别作纵向和横向滑动,且使该第一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或该第二导引面和该第三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可确保使用时仅一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于其中,因此,使用能够正常且电子卡的插置明确。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所有熟悉该项技艺的人,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做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16)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其内形成相叠设的第一插置空间和第二插置空间;
第一挡止组件,其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该第一挡止组件具有第一顶推斜面和第一导引面,该第一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一插置空间;以及
第二挡止组件,其横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该第二挡止组件具有第二顶推斜面和第二导引面,该第二导引面横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第二顶推斜面和该第一顶推斜面相靠接;
其中,当该第一导引面退离该第一插置空间时,该第一顶推斜面推动该第二顶推斜面,使该第二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当该第二导引面退离该第二插置空间时,该第二顶推斜面推动该第一顶推斜面,使该第一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内形成相连通的第一容槽和第二容槽,该第一挡止组件容置于该第一容槽,该第二挡止组件容置于该第二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形成插口,该插口连通于该第一插置空间和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第一容槽和该第二容槽接近于该插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括相盖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内形成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壳体内形成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第一容槽和该第二容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具有前挡墙,该绝缘本体内具有限位柱、限位墙和内挡墙,该前挡墙、该限位柱和该限位墙之间形成该第一容槽,该前挡墙和该内挡墙之间形成该第二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挡止组件具有限位凸缘,该限位凸缘纵向滑设于该限位柱和该限位墙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挡止组件具有下钩部,该限位墙设有下缺口,该下钩部纵向滑设于该下缺口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挡止组件具有前导块,该绝缘本体的前挡墙设有前导槽,该前导块横向滑设于该前导槽中。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挡止组件具有后导块,该绝缘本体的内挡墙设有后导槽,该后导块横向滑设于该后导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挡止组件具有纵向导柱,该第二挡止组件具有横向导孔,该纵向导柱穿设于该横向导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挡止组件的第一顶推斜面具有第一弧形导角,该第二挡止组件的第二顶推斜面具有第二弧形导角,当该第一导引面退离该第一插置空间时,该第二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第一弧形导角和该第二弧形导角相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括相盖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内形成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壳体内形成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形成插口,该插口连通于该第一插置空间和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设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二端子组设于该第二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第三端子组,该第三端子组设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端子组和该第三端子组自该绝缘本体的插口依序向内平行排列,该第二挡止组件具有第三导引面,该第三导引面横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第四端子组,该第四端子组设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端子组、该第三端子组和该第四端子组自该绝缘本体的插口依序向内平行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为SM卡的规格,该第二端子组为XD卡的规格,该第三端子组为SD卡的规格,该第四端子组为MS卡的规格。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导引板,各导引板组设于该绝缘本体的第二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4200849091U CN2731775Y (zh) | 2004-07-27 | 2004-07-27 | 电子卡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4200849091U CN2731775Y (zh) | 2004-07-27 | 2004-07-27 | 电子卡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31775Y true CN2731775Y (zh) | 2005-10-05 |
Family
ID=3505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42008490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31775Y (zh) | 2004-07-27 | 2004-07-27 | 电子卡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31775Y (zh) |
-
2004
- 2004-07-27 CN CNU2004200849091U patent/CN273177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60209A (zh) | 卡式连接器 | |
CN2731775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4908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26739Y (zh) | 一种sim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 | |
CN2733668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US7568926B2 (en) | Card connector having ejecting mechanism | |
CN2865046Y (zh) | Usb卡的转接装置 | |
US7534119B2 (en) | Stacked card connector having ejecting mechanism | |
CN2802754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562416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838063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73796Y (zh) | 双面插接的ic智能卡读卡机 | |
CN2805123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874865Y (zh) | 一种复合型存储卡连接器 | |
CN2874845Y (zh) | 一种三合一存储卡连接器的防误插装置 | |
CN2802759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104191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48287Y (zh)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改进结构 | |
CN2676436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53004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874718Y (zh) | 一种存储卡连接器锁卡机构 | |
CN2716917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801170A (zh) | 双面插接的ic智能卡读卡机 | |
CN2805119Y (zh) | 记忆卡及用户识别模块连接器 | |
CN2802755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05 Termination date: 2009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