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96207Y - 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96207Y
CN2696207Y CN 200420027158 CN200420027158U CN2696207Y CN 2696207 Y CN2696207 Y CN 2696207Y CN 200420027158 CN200420027158 CN 200420027158 CN 200420027158 U CN200420027158 U CN 200420027158U CN 2696207 Y CN2696207 Y CN 269620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ound
integrated circuit
resistanc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271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伟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aoji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aoji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aoji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aoji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271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9620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9620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9620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电路、通道处理转换集成电路1D1、AV前置控制集成电路1D2和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单片机I/O接口分别与集成电路1D1、1D2的通讯接口,六个声道音源信号和二声道音源分别经RC耦合电路加在集成电路1D1的六个声道输入端和AUX端,将二声道信号混音处理转换为模拟六声道信号输出至集成电路1D2相应的输入端,过对其音域频率点增益的控制,模拟出不同场合的声场效果,输出至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放大并输出。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电路实现声道切换和声场处理,并由单片机统一控制,器件的离散性较小,一致性好,操作方便,能达到更佳的听觉效果。

Description

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率放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两声道和六声道音源兼容输入,并将二声道转换成模拟2.1声道和六声道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音响行业的发展,从传统的磁带卡座,VCD及FM收音两声道立体声输出到目前的DVD的六声道输出,但DVD用六声道的音源时可直接播放六声道,而无法将两声道立体声音源转换成模拟六声道,而磁带卡座、VCD及FM收音两声道立体声都只能用两声道输出。虽然可以通用的数字电路和运放电路搭建一个模拟的2-6声道转换电路,但由于外围器件较多,器件的离散性较大,对声场的时域和空域的处理效果较差,在实际的使用中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专用通道处理转换集成电路和AV前置控制集成电路,对声道切换和声场处理,并由单片机统一控制,器件的离散性较小,一致性好,操作方便,能达到更好听觉效果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电路、通道处理转换电路、AV前置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上述各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单片机、连接在单片机I/O接口上的多功能编码器、红外线摇控接收器以及与外围电路组成的矩阵键码和显示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的通道处理转换电路和AV前置控制电路为通道处理转换集成电路1D1和AV前置控制集成电路1D2,功率放大电路为功率放大集成电路1N1、1N2和1N3,单片机I/O接口分别与集成电路1D1、1D2的通讯接口连接,单片机I/O接口通过静音控制电路分别接集成电路1N1、1N2、1N3的静音控制端;六个声道音源信号分别经RC耦合电路加在集成电路1D1的六个声道输入端,二声道音源的左、右声道信号经RC耦合电路分别加在集成电路1D1的AUX输入端,将二声道信号混音处理转换为模拟六声道信,通过输出端输出至集成电路1D2相应的输入端;集成电路1D2的左后声道、右后声道输出端经电容耦合加在集成电路1N3的两个输入端,信号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接扬声器,副低频声道输出端接低通滤波器及电容耦合加在集成电路1N1的一个输入端,中置声道输出端经电容耦合加在其另一个输入端,信号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接扬声接口,左前声道、右前声道输出端经电容耦合加在集成电路1N2的两个输入端,信号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接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专用的通道处理转换集成电路1D1对二声道信号进行自动转换模拟2.1(主声道和副低频声道)或六声道输出,而对六声道音源信号不经处理直接输出,实现二声道音源和六声道音源兼容输入,并通过单片机专用的预定程序,分别对通道处理转换集成电路、AV前置控制集成电路以及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进行控制,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合成,混音处理转化为模拟的2.1或六声道信号,并通过对其音域频率点增益的控制,模拟出不同场合的声场效果并放大输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的外围器件较少,器件的离散性较小,故一致性好,并由单片机统一控制,操作方便,能达到更好的听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包括电源电路4、控制电路1、通道处理转换电路2、AV前置控制电路3和功率放大电路5,电源电路4的输出分别与上述各电路的电源端连接。
见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1由单片机1-1和连接在单片机I/O接口上的多功能编码器1-3、红外线摇控接收器1-4以及与外围电路组成的矩阵键码和显示驱动控制电路1-2构成,其中单片机I/O接口的28脚接5V电源电压,1、2脚外接4MHZ晶体振荡器2X1和两个负载电容2C2、2C3,产生单片机1-1工作所需的时钟信号。27脚外接二级管2VD24、电阻2R1和电容2C1组成的复位电路。25、26脚接多功能编码器4-3,以调节相关功能的状态。24脚接红外线摇控接收器1-4,作为摇控控制通讯口,执行相应的功能操作。4~11脚、19~23脚外接的电阻2R8~2R23、2R24~2R26、2R29~2R32、2R34~2R39、三极管2V10~2V18以及显示各功能的发光二极管2DV6~2DV23及数码管2D2、功能开关按键2SW1~2SW5构成矩阵键码和显示驱动控制电路1-2。17脚为电源开关控制脚。16、15脚分别接通道处理转换电路2、AV前置控制电路3的通讯端口,对通道处理转换电路2、AV前置控制电路3进行控制。18脚设定为静音控制输,静音控制输经电阻1R39、1R61以及三极管1V1、1V2构成静音控制电路8分别接三功率放大电路5的静音控制端,见图2,三极管1V1的基极连有电阻1R65,基极与发射极跨接电阻1R39,三极管1V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1V2的基极之间接有电阻1R61,当18脚输出高电压时,三极管1V1、1V2饱和导通,三极管1V2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输至功率放大电路5的静音控制脚,实现静音动作;当18脚输出低电压时,三极管1V1、1V2截止,三极管1V2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取消静音动作。
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4由变压器1T1、整流二极管1VD3~1VD6、滤波电容1C1~1C6、整流桥1Z1、三端稳压器1N5、1N6组成,提供±24V、9V、5V的电压,变压器1T1的次级有两组绕组,其中一组绕组产生的交流电压经整流二极管1VD3~1VD6、滤波电容1C3~1C6后形成±24V的电压供功率放大电路5,另一组产生的交流电压经滤波电容1C1、1C2、整流桥1Z1以及三端稳压器1N5、1N6一路输出9V稳定的直流电压供给通道处理转换电路2和AV前置控制电路3,另一路输出5V稳定的直流电压给单片机。整流桥1Z1采用2W08型,三端稳压器1N5、1N6采用L7809、L7805型号。
见图2所示的通道处理转换电路2为通道处理转换集成电路1D1,其型号为PT2323,可提供4组AUX输入端及一组六个声道输入端,六个声道输出端,内建二声道和六声道转换器,单片机1-1的I/O接口15、16脚接1D1的16、15脚形成I2C控制介面,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六个声道音源信号分别经电阻1R48~1R52、电容1C38~1C43形成的RC耦合电路加在集成电路1D1六个声道输入端的4~9脚上,二声道音源的左、右声道信号经电阻1R46、1R47、电容1C44、1C45形成的RC耦合电路分别加在集成电路1D1的左、右声道输入端的1、28脚上,集成电路1D1内部的混音处理模块将二声道信号转换为模拟六声道信号并通过输出端输出,而对于六声道输入信号则不经处理直接输出至集成电路1D2相应输入端4、5、6、9、10、11脚,集成电路1D1的23、24脚连接有由电阻1R74、电容1C84、1C85构成集成电路1D1的低通滤波器,通过单片机1-1对转换后的各通道输出端的静音控制,实现二声道、2.1声道、六声道切换,并送至AV前置控制电路3内进一步处理。
本实用新型AV前置控制电路30为AV前置控制集成电路1D2,型号为PT2322,具有六声道输入端,六声道独立输出音量调控器以及高、中、低音三段音调节控制器,内含静音开关及3D音效,音调控制启动开关,通过单片机程序对音域频率点增益控制,可模拟出不同场合的声场效果。见图2所示单片机1-1I/O接口的15、16脚接集成电路1 D2的24、25脚形成I2C控制介面,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集成电路1 D2的信号输入端4、5、6、9、10、11脚接六声道,右声道中音控制器的1、2脚外接电容1C52、1C53、电阻1R64,右声道高音控制器的3脚外接电容1C51,左声道高音控制器12脚外接1C67,左声道中音控制器的13、14脚外接电容1C68、1C69、电阻1R80,左声道低音控制器的15、16脚外接电容1C71、1C72、电阻1R81,右声道低音控制器的27、28脚外接电容1C49、1C50、电阻1R63,上述的外围电阻和电容构成音调补偿网络,通过单片机1-1对其音频信号控制,达到更佳的输出效果。
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电路5为功率放大集成电路1N1、1N2、1N3,型号为LM1876,单片机I/O1-1接口的18脚经静音控制电路8分别接集成电路1N1、1N2、1N3的11脚上,±24V电压加在集成电路1N1、1N2、1N3的2、4脚上提供工作电源。经集成电路1D2左后声道、右后声道输出端18、22脚经耦合电容1C63、1C57加在集成电路1N3的两个输入端13和8脚上,13和8脚分别接有分压电阻1R33、1R30和1R34、1R36,信号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1、3脚接扬声器,7、12脚上分别接有电阻1R29、1R31和1R35、1R32,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增益进行调整。副低频声道输出端脚21接低通滤波器6、电容1C59耦合加在集成电路1N1的一个输入端8脚上,低通滤波器6由运放芯片IN4和外接电阻1R2~1R4、电容1C8、1C11构成,电阻1R4、1R5和信号输入口接IN4的1、2、3脚,对输入信号正向放大,电阻1R3、1R和电容1C8接IN4的5脚,电容1C11接在电阻1R3、1R接点和6脚之间,7脚与6脚连接,选通150HZ以下的超重低音信号,进一步改善音源的低频特性。中置声道输出端19脚经电容1C61耦合加在其另一个输入端13脚上,8和13脚分别接有分压电阻1R10、1R18和1R9、1R14,信号经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1、3脚接扬声器,7、12脚分别接有电阻1R16、1R12和1R17、1R13,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增益进行调整。集成电路1 D2左前声道和右前声道输出端17、23经电容1C73、1C56耦合加在集成电路1N2的两个输入端13和8脚,13和8脚分别接有电阻1R21、1R25和1R22、1R1,信号经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1、3脚接扬声器,7、12脚上分别接有电阻1R19、1R20和1R24、1R26,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增益进行调整。
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电源电路4与功率放大电路5之间还接有开、关机消噪电路7,开、关机消噪电路7由二极管1VD1、1VD9、1VD10、VD7,电阻1R79、1R42~1R45、1R60,电容1C78、1C31、1C32和三极管1V3构成,二极管1VD1、1VD10、电阻1R43、电容1C31接三极管1V3的发射极,三极管1V3的基极接二极管1VD9和电阻1R42与电容1C32构成的积分电路,二极管1VD9的负极接二极管1VD1的负极,电阻1R44跨接三极管1V3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二极管1VD9的正极接放电电阻1R79和1R45,二极管1VD10的正极接电容1C78,三极管1V3的集电极接电阻1R60和二极管VD7,在开机瞬间上电时,电压通过电阻1R43加在三极管1V3的发射极,并对电容1C31和1C32充电,由于电阻1R42与电容1C32的积为常数,充电较慢,使三极管1V3导通,其集电极处于高电平,使功率放大电路进入静音状态,从而清除开机噪声;充电完毕后,三极管1V3基极和发射极等电位,三极管1V3截止,功率放大电路恢复工作状态;关机时,由于二极管1VD9的单向性,使1C32通过电阻1R45、1R79加快放电,使电容1C32瞬间保持高电平,其集电极输出高电平,消除关机噪声。

Claims (7)

1、一种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包括电源电路(4)、控制电路(1)、通道处理转换电路(2)、AV前置控制电路(3)和功率放大电路(5),电源电路(4)的输出端分别与上述各电路的电源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1)由单片机(1-1)、连接在单片机I/O接口上的多功能编码器(1-3)、红外线摇控接收器(1-4)以及与外围电路组成的矩阵键码和显示驱动控制电路(1-2),所述的通道处理转换电路(2)和AV前置控制电路(3)为通道处理转换集成电路1D1和AV前置控制集成电路1D2,功率放大电路(5)为功率放大集成电路1N1、1N2和1N3,单片机(1-1)I/O接口分别与集成电路1D1、1D2的通讯接口连接,单片机(1-1)I/O接口通过静音控制电路(8)分别接集成电路1N1、1N2、1N3的静音控制端;六个声道音源信号分别经RC耦合电路加在集成电路1D1的六个声道输入端,二声道音源的左、右声道信号经RC耦合电路分别加在集成电路1D1的AUX输入端,将二声道信号混音处理转换为模拟六声道信,通过输出端输出至集成电路1D2相应的输入端;集成电路1D2的左后声道、右后声道输出端经电容耦合加在集成电路1N3的两个输入端,信号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接扬声器,副低频声道输出端接低通滤波器(6)及电容耦合加在集成电路1N1的一个输入端,中置声道输出端经电容耦合加在其另一个输入端,信号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接扬声接口,左前声道、右前声道输出端经电容耦合加在集成电路1N2的两个输入端,信号放大后从两个输出端接扬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1D1的型号为PT2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1D2的型号为PT23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1N1、1N2、1N的型号为LM187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控制电路(8)由电阻1R39、1R61以及三极管1V1、1V2构成,三极管1V1的基极连有电阻1R65,基极与发射极跨接电阻1R39,三极管1V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1V2的基极之间接有电阻1R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通滤波器(6)由运放芯片IN4和外接电阻1R2~1R4、电容1C8、1C11构成,电阻1R4、1R5和信号输入口接功放管IN4的1、2、3脚,对输入信号正向放大,电阻1R3、1R2和电容1C8接IN4的5脚,电容1C11跨接在电阻1R3、1R2结点和6脚之间,7脚与6脚连接,对设定频率进行选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电源电路(4)与功率放大电路(5)之间还接有开、关机消噪电路(7),开、关机消噪电路(7)由二极管1VD1、1VD9、1VD10、VD7,电阻1R79、1R45、1R43、1R42、1R44、1R60,电容1C78、1C31、1C32和三极管1V3构成,二极管1VD1、1VD10、电阻1R43、电容1C31接三极管1V3的发射极,三极管1V3的基极接二极管1VD9和电阻1R42与电容1C32构成的积分电路,二极管1VD9的负极接二极管1VD1的负极,电阻1R44跨接三极管1V3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二极管1VD9的正极接放电电阻1R79、1R45,三极管1V3的集电极接电阻1R60和二极管VD7。
CN 200420027158 2004-05-19 2004-05-19 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69620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27158 CN2696207Y (zh) 2004-05-19 2004-05-19 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27158 CN2696207Y (zh) 2004-05-19 2004-05-19 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96207Y true CN2696207Y (zh) 2005-04-27

Family

ID=34771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27158 Expired - Lifetime CN2696207Y (zh) 2004-05-19 2004-05-19 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9620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4436A (zh) * 2016-05-06 2016-07-06 梁镇杰 一种新型音箱
CN110677778A (zh) * 2019-10-10 2020-01-10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静音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4436A (zh) * 2016-05-06 2016-07-06 梁镇杰 一种新型音箱
CN110677778A (zh) * 2019-10-10 2020-01-10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静音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677778B (zh) * 2019-10-10 2020-12-18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静音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9620B (zh) 一种音频输出功率大范围可调的声学产品
CN204190934U (zh) 一种输出功率大范围可调的音频电路及声学产品
CN204305327U (zh) 便携式无线音响
CN2696207Y (zh) 多声道功率放大装置
CN203015092U (zh) 一种音源输出分配系统
CN205081902U (zh) 一种多通道数字解码家庭影院系统
CN204376842U (zh) 多通道数字解码功率放大器
CN212259318U (zh) 一种带无线麦克风的蓝牙桌面音箱
CN212013043U (zh) 一种蓝牙音响控制系统
CN20618135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影院功放
CN111510803B (zh) 一种音箱及音箱系统
CN209375900U (zh) 一种智能家用蓝牙音箱
CN201134803Y (zh) 蓝牙无线麦克风
CN210609073U (zh) 电源电压动态调整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4377082U (zh) 无线控制多媒体音响
CN214281585U (zh) 一种条形音箱的控制电路结构
CN202841486U (zh) 基于数字音频信号的音频设备自动开关机装置
CN207321519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音箱
CN202496002U (zh) 一种音频信号输出处理电路及电视机
CN208522977U (zh) 一种具有抢线功能的功放电路
CN205160766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音响
CN207123941U (zh) 一种具有语音识别控制电视机和空调功能的遥控器
CN205946083U (zh) 带有遥控功能的话筒
CN204090151U (zh) 一种智能听觉辅助设备
CN217509016U (zh) 一种板载天线远距离通讯蓝牙音响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