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4060Y -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84060Y
CN2684060Y CNU2004200211235U CN200420021123U CN2684060Y CN 2684060 Y CN2684060 Y CN 2684060Y CN U2004200211235 U CNU2004200211235 U CN U2004200211235U CN 200420021123 U CN200420021123 U CN 200420021123U CN 2684060 Y CN2684060 Y CN 26840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control valve
electric control
storage tan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211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兴杰
陈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HUAYU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UAYU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UAYU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UAYU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Priority to CNU2004200211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840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840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840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它是由制冷机、蓄冰槽、换热器、载冷剂泵、载冷剂定压装置、电动调节阀,电动开关阀构成的载冷剂回路和冷冻水泵、空调水定压装置、集水器、分水器、蓄冰槽、换热器、电动调节阀构成的空调水回路组成,或另加冰水泵、换热器、电动调节阀组成的冰水回路组成。载冷剂回路制冷机与蓄冰槽以串联方式连接;制冷机位于蓄冰槽的上游;可以实现制冷机、内、外融冰三者单独供冷和任意两者联合供冷以及三者联合供冷模式。内融冰与外融冰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蓄冰槽的融冰速率,能够更好的满足低温送风的要求和空调系统制冷机避高峰运行。从而提高空调品质、节省空调系统初投资、节省蓄冰空调系统运行费用。

Description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能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冰蓄冷空调是利用电网低负荷期的廉价电力通过制冷机制冷,将冷量以潜热的形式储藏于冰中,在电价昂贵的用电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出冷量来满足空调冷负荷的要求,冰蓄冷空调一方面可以平衡电网负荷,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节省空调运行费用,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冰蓄冷空调的迅速发展,由于融冰能够提高较低的出水温度,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大温差低温送风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小水管、风管的尺寸,减小水泵、风机的功率,可以减小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还可以提高空调品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有的盘管系统基本都采用内融冰方式,即载冷剂在盘管内流动,将热量通过盘管壁传给蓄冰槽内的冰(水),由于蓄冰槽内的(冰)水基本保持静止状态,传热效率较差,导致融冰速率较小,难以提供温度很低的载冷剂;其次,系统还需要一个换热器将载冷剂的冷量才能传给空调冷冻水,使得冷冻水的温度很难低于5℃,而低温送风系统往往要求冷冻水温度在5℃以下,甚至3℃以下。
由于内融冰融冰速率低且还需要一个换热器将冷量由载冷剂传给冷冻水,因此在电价高昂的高峰用电期间,即使蓄冰槽内还有大量的冰,单靠融冰也不能满足冷负荷的要求,因此不得不开启制冷机联合供冷,不能充分发挥冰蓄冷空调电网移峰填谷和节省运行费用的优点。
现有少量系统也采用外融冰,包括使用闭式蓄冰槽的外融冰系统,和内部带有外融冰翅片盘管的开式蓄冰槽外融冰系统以及开式蓄冰槽外融冰系统,三者尽管能够提供比内融冰更低的出水温度,但在负荷较大时,仍然会出现融冰速率不够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盘管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蓄冰槽的融冰速率,能够更好的满足低温送风的要求和空调系统制冷机避高峰运行。从而提高空调品质、节省空调系统初投资、节省蓄冰空调系统运行费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方案1
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水定压装置、集水器、冷冻水泵、换热器、分水器、载冷剂定压装置、载冷剂泵、制冷机、蓄冰槽。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和载冷剂泵,载冷剂泵接制冷机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空调回水、冷冻水泵,冷冻水泵出口通过换热器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另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6后与蓄冰槽出口汇合接分水器。
所说的蓄冰槽为闭式蓄冰槽或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
方案2
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水定压装置、集水器、冷冻水泵、第一换热器、分水器、载冷剂定压装置、载冷剂泵、制冷机、蓄冰槽、冰水泵、第二换热器。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第一换热器,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和载冷剂泵,载冷剂泵接制冷机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空调回水、冷冻水泵,冷冻水泵出口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接分水器;
3)冰水回路:冰水泵接第二换热器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7接蓄冰槽,另一路经过电动调节阀V8与蓄冰槽出口汇合后,接冰水泵。
方案3
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水定压装置、集水器、冷冻水泵、换热器、分水器、载冷剂定压装置、载冷剂泵、制冷机、蓄冰槽。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和载冷剂泵,载冷剂泵接制冷机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空调回水、冷冻水泵,冷冻水泵出口分成两路,一路接换热器、电动调节阀V9,另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10再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另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6与蓄冰槽出口汇合后,再与电动调节阀V9出口汇合接分水器;
所说的蓄冰槽为闭式蓄冰槽或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
方案4
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水定压装置、集水器、冷冻水泵、第一换热器、分水器、载冷剂定压装置、载冷剂泵、制冷机、蓄冰槽、冰水泵、第二换热器。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第一换热器,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和载冷剂泵,载冷剂泵接制冷机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空调回水、冷冻水泵,冷冻水泵出口分成两路,一路接第一换热器、电动调节阀V5,另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6接第二换热器与电动调节阀V5出口汇合接分水器;
3)冰水回路:冰水泵接第二换热器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7进入蓄冰槽,另一路经过电动调节阀V8与蓄冰槽出口汇合后接冰水泵。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它将内融冰与外融冰结合起来,蓄冰槽内的冰可以同时以内融和外融的方式提供冷量,大大提高蓄冰槽的供冷能力,完全可以满足低温送风对冷冻水温度的要求和满足空调避峰运行的要求,更好的发挥冰蓄冷移峰填谷、节省运行费用与提高空调品质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闭式蓄冰槽串联系统;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串联系统;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式蓄冰槽串联系统;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闭式蓄冰槽并联系统;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并联系统;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开式蓄冰槽并联系统。
图中:1.空调水定压装置,2.集水器,3.冷冻水泵,4.换热器,5.分水器,6.载冷剂定压装置,7.载冷剂泵,8.制冷机,9.蓄冰槽,10.冰水泵,11.换热器,V1、V2、V5、V6、V7、V8、V9、V10.电动调节阀,V3、V4电动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闭式蓄冰槽串联系统包括: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图中为闭式蓄冰槽)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出口通过换热器4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另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6后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接分水器5。
以闭式蓄冰槽串联系统为例,它可以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九种运行模式:
1、当系统运行在制冰模式时,载冷剂回路中,制冷机8与载冷剂泵7运行,电动调节阀V1与电动开关阀V4关闭,电动调节阀V2与电动开关阀V3打开;空调水回路停止工作,即冷冻水泵[3]停止运行。在载冷剂回路中,载冷剂经载冷剂泵[7]进入制冷机[8]被制冷后进入蓄冰槽[9]盘管内,将冷量传给蓄冰槽9内的水使其在盘管外结冰,温度升高后的载冷剂经电动调节阀V2、电动开关阀V3返回载冷剂泵7,进入下一循环。
2、当系统运行在制冷机制冰兼供冷循环时,载冷剂回路中,制冷机8与载冷剂泵7运行,电动调节阀V1与电动开关阀V4关闭,电动调节阀V2与电动开关阀V3打开,载冷剂经载冷剂泵7进入制冷机8被制冷后进入蓄冰槽9盘管内,将冷量传给蓄冰槽9内的水使其在盘管外结冰,温度升高后的载冷剂经电动调节阀V2、电动开关阀V3返回载冷剂泵7,进入下一循环。空调冷冻水回路中,冷冻水泵3运行,来自空调末端装置的高温水进入集水器2,然后进入冷冻水泵3,再经换热器4、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在蓄冰槽9内高温的冷冻水将热量传给蓄冰槽9内的冰,使冰融化,降温后的空调冷冻水进入分水器5,由分水器5将低温冷冻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进入下一循环。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V5、V6来改变融冰速率以满足负荷的变化。
3、当系统运行在单内融冰模式时,载冷剂回路中,载冷剂泵7运行,制冷机8停止运行,电动开关阀V3关闭,电动开关阀V4打开,载冷剂经载冷剂泵7进入制冷机8再进入蓄冰槽9盘管内,蓄冰槽9将冷量传给载冷剂后盘管外冰融化,温度降低后的载冷剂经电动调节阀V2、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将冷量传给冷冻水再返回载冷剂泵7,进入下一循环。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V1和V2来改变融冰速率以满足负荷的变化。空调冷冻水回路中,冷冻水泵3运行,电动调节阀V5关闭,电动调节阀V6打开,来自空调末端装置的高温水进入集水器2,然后进入冷冻水泵3,经过换热器4时,将热量传给载冷剂,冷冻水降温后经电动调节阀V6进入分水器5,由分水器5将低温冷冻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进入下一循环。
4、当系统运行在单外融冰模式时,载冷剂回路停止运行,即载冷剂泵7与制冷机8停止运行。空调冷冻水回路中,冷冻水泵3运行,来自空调末端装置的高温水进入集水器2,然后进入冷冻水泵3,再经换热器4、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在蓄冰槽9内高温的冷冻水将热量传给蓄冰槽9内的冰,使冰融化,降温后的空调冷冻水进入分水器5,由分水器5将低温冷冻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进入下一循环。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V5、V6来改变融冰速率以满足负荷的变化。
5、当系统运行在单制冷机供冷模式时,载冷剂回路中,载冷剂泵7与制冷机8运行,电动调节阀V2、电动开关阀V3关闭,电动调节阀V1、电动开关阀V4打开,载冷剂经载冷剂泵7进入制冷机8降温后通过电动调节阀V1、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将冷量传给冷冻水再返回载冷剂泵7,进入下一循环。空调冷冻水回路中,冷冻水泵3运行,电动调节阀V5关闭,电动调节阀V6打开,来自空调末端装置的高温水进入集水器2,然后进入冷冻水泵3,经过换热器4时,将热量传给载冷剂,冷冻水降温后经电动调节阀V6进入分水器5,由分水器5将低温冷冻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进入下一循环,通过调节制冷机的制冷量来满足负荷的变化。
6、当系统运行在制冷机与内融冰联合供冷模式时,载冷剂回路中,载冷剂泵7与制冷机[8]运行,电动开关阀V3关闭,电动开关阀V4打开,载冷剂经载冷剂泵7进入制冷机[8]降温然后通过蓄冰槽9内盘管再次降温后再通过电动调节阀V2、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将冷量传给冷冻水再返回载冷剂泵7,进入下一循环。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V1和V2来改变融冰速率以满足负荷的变化。空调冷冻水回路中,冷冻水泵3运行,电动调节阀V5关闭,电动调节阀V6打开,来自空调末端装置的高温水进入集水器2,然后进入冷冻水泵3,经过换热器4时,将热量传给载冷剂,冷冻水降温后经电动调节阀V6进入分水器5,由分水器5将低温冷冻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进入下一循环。
7、当系统运行在制冷机与外融冰联合供冷模式时,载冷剂回路中,载冷剂泵7与制冷机8运行,电动调节阀V2、电动开关阀V3关闭,电动调节阀V1、电动开关阀V4打开,载冷剂经载冷剂泵[7]进入制冷机8降温后通过电动调节阀V1、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将冷量传给冷冻水再返回载冷剂泵7,进入下一循环。空调冷冻水回路中,冷冻水泵3运行,来自空调末端装置的高温水进入集水器2,然后进入冷冻水泵3,经过换热器4时,将热量传给载冷剂,冷冻水降温后经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盘管再次降温后进入分水器5,由分水器5将低温冷冻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进入下一循环。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V5、V6来改变融冰速率以满足负荷的变化。
8、当系统运行在内融冰与外融冰联合供冷模式时,载冷剂回路中,载冷剂泵7运行,制冷机8停止运行,电动开关阀V3关闭,电动开关阀V4打开,载冷剂经载冷剂泵7进入制冷机8再进入蓄冰槽9盘管内,蓄冰槽9将冷量传给载冷剂后盘管外冰融化,温度降低后的载冷剂经电动调节阀V2、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将冷量传给冷冻水再返回载冷剂泵7,进入下一循环。空调冷冻水回路中,冷冻水泵3运行,来自空调末端装置的高温水进入集水器2,然后进入冷冻水泵3,经过换热器4时,将热量传给载冷剂,冷冻水降温后经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再次降温后进入分水器5,由分水器5将低温冷冻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进入下一循环。可以调节电动调节阀V1、V2改变内融冰速率或调节电动调节阀V5、V6改变外融冰速率来满足负荷的变化。
9、当系统运行在制冷机、内、外融冰三者联合供冷模式时,载冷剂回路中,载冷剂泵7与制冷机8运行,电动开关阀V3关闭,电动开关阀V4打开,载冷剂经载冷剂泵7进入制冷机8降温后进入蓄冰槽9盘管内再次降温,蓄冰槽9将冷量传给载冷剂后盘管外冰融化,温度降低后的载冷剂经电动调节阀V2、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将冷量传给冷冻水再返回载冷剂泵7,进入下一循环。空调冷冻水回路中,冷冻水泵3运行,来自空调末端装置的高温水进入集水器2,然后进入冷冻水泵3,经过换热器4时,将热量传给载冷剂,冷冻水降温后经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再次降温后进入分水器5,由分水器5将低温冷冻水送至空调末端装置,进入下一循环。可以调节电动调节阀V1、V2改变内融冰速率或调节电动调节阀V5、V6改变外融冰速率来满足负荷的变化。
为了清楚的说明闭式蓄冰槽串联系统各设备运行状况,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串联系统,包括: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图中为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出口通过换热器4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另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6后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接分水器5。
为了清楚的说明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串联系统各设备运行状况,如表2所示。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开式蓄冰槽串联系统,包括: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3出口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11接分水器5;
3)冰水回路:冰水泵10接第二换热器11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7接蓄冰槽9,另一路经过电动调节阀V8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后,接冰水泵10。
为了清楚的说明开式蓄冰槽串联系统各设备运行状况,如表3所示。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闭式蓄冰槽并联系统,包括: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图中为闭式蓄冰槽)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3出口分成两路,一路接换热器4、电动调节阀V9,另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10再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另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6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后,再与电动调节阀V9出口汇合接分水器5。
为了清楚的说明闭式蓄冰槽并联系统各设备运行状况,如表4所示。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并联系统,包括: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图中为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3出口分成两路,一路接换热器4、电动调节阀V9,另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10再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另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6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后,再与电动调节阀V9出口汇合接分水器5。
为了清楚的说明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并联系统各设备运行状况,如表5所示。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开式蓄冰槽并联系统,包括: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3出口分成两路,一路接第一换热器4、电动调节阀V5,另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6接第二换热器11与电动调节阀V5出口汇合接分水器5;
3)冰水回路:冰水泵10接第二换热器11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7进入蓄冰槽9,另一路经过电动调节阀V8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后接冰水泵10。
为了清楚的说明开式蓄冰槽并联系统各设备运行状况,如表6所示。
表1:闭式蓄冰槽串联系统运行控制表(如图1所示)
 序号 运行模式 开启设备 开启阀门 关闭阀门 调节阀门
  1 制冰 制冷机、载冷剂泵 V2、V3 V1、V4
  2 制冰兼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2、V3 V1、V4 V5、V6
  3 单内融冰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6 V3、V5 V1、V2
  4 单外融冰 冷冻水泵 V5、V6
  5 单制冷机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V6 V2、V3、V5
  6 制冷机与内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6 V3、V5 V1、V2
  7 制冷机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 V2、V3 V5、V6
  8 内融冰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V5、V6
  9 制冷机、内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V5、V6
表2: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串联系统运行控制表(如图2所示)
 序号 运行模式 开启设备 开启阀门 关闭阀门 调节阀门
  1 制冰 制冷机、载冷剂泵 V2、V3 V1、V4
  2 制冰兼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2、V3 V1、V4 V5、V6
  3 单内融冰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6 V3、V5 V1、V2
  4 单外融冰 冷冻水泵 V5、V6
  5 单制冷机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V6 V2、V3、V5
  6 制冷机与内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6 V3、V5 V1、V2
  7 制冷机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 V2、V3 V5、V6
  8 内融冰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V5、V6
  9 制冷机、内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V5、V6
表3:开式蓄冰槽串联系统运行控制表(如图3所示)
 序号 运行模式 开启设备 开启阀门 关闭阀门 调节阀门
  1 制冰 制冷机、载冷剂泵 V2、V3 V1、V4
  2 制冰兼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冰水泵 V2、V3 V1、V4 V7、V8
  3 单内融冰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
  4 单外融冰 冷冻水泵、冰水泵 V7、V8
  5 单制冷机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 V2、V3
  6 制冷机与内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
  7 制冷机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冰水泵 V1、V4 V2、V3 V7、V8
  8 内融冰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冰水泵 V4 V3 V1、V2、V7、V8
  9 制冷机、内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冰水泵 V4 V3 V1、V2、V7、V8
表4:闭式蓄冰槽并联系统运行控制表(如图4所示)
 序号 运行模式 开启设备 开启阀门 关闭阀门 调节阀门
  1 制冰 制冷机、载冷剂泵 V2、V3 V1、V4
  2 制冰兼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2、V3、V10 V1、V4、V9 V5、V6
  3 单内融冰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9 V3、V10 V1、V2
  4 单外融冰 冷冻水泵 V10 V9 V5、V6
  5 单制冷机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V9 V2、V3、V10
  6 制冷机与内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9 V3、V10 V1、V2
  7 制冷机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V10 V2、V3、V9 V5、V6
  8 内融冰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V5、V6、V9、V10
  9 制冷机、内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V5、V6、V9、V10
表5: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并联系统运行控制表(如图5所示)
 序号 运行模式 开启设备 开启阀门 关闭阀门 调节阀门
  1 制冰 制冷机、载冷剂泵 V2、V3 V1、V4
  2 制冰兼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2、V3、V10 V1、V4、V9 V5、V6
  3 单内融冰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9 V3、V10 V1、V2
  4 单外融冰 冷冻水泵 V10 V9 V5、V6
  5 单制冷机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V9 V2、V3、V10
  6 制冷机与内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9 V3、V10 V1、V2
  7 制冷机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V10 V2、V3、V9 V5、V6
  8 内融冰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V5、V6、V9、V10
  9 制冷机、内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 V3 V1、V2、V5、V6、V9、V10
表6:开式蓄冰槽并联系统运行控制表(如图6所示)
 序号 运行模式 开启设备 开启阀门 关闭阀门 调节阀门
  1 制冰 制冷机、载冷剂泵 V2、V3 V1、V4
  2 制冰兼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冰水泵 V2、V3、V6 V1、V4、V5 V7、V8
  3 单内融冰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5 V3、V6 V1、V2
  4 单外融冰 冷冻水泵、冰水泵 V6 V5 V7、V8
  5 单制冷机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1、V4、V5 V2、V3、V6
  6 制冷机与内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 V4、V5 V3、V6 V1、V2
  7 制冷机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冰水泵 V1、V4 V2、V3 V5、V6、V7、V8
  8 内融冰与外融冰联合供冷 载冷剂泵、冷冻水泵、冰水泵 V4 V3 V1、V2、V5、V6、V7、V8
  9 制冷机、内外融冰联合供冷 制冷机、载冷剂泵、冷冻水泵、冰水泵 V4 V3 V1、V2、V5、V6、V7、V8

Claims (6)

1、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水定压装置(1)、集水器(2)、冷冻水泵(3)、换热器(4)、分水器(5)、载冷剂定压装置(6)、载冷剂泵(7)、制冷机(8)、蓄冰槽(9);其特征在于: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出口通过换热器(4)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另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6后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接分水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冰槽(9)为闭式蓄冰槽或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
3、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水定压装置(1)、集水器(2)、冷冻水泵(3)、第一换热器(4)、分水器(5)、载冷剂定压装置(6)、载冷剂泵(7)、制冷机(8)、蓄冰槽(9)、冰水泵(10)、第二换热器(11);其特征在于: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3)出口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11)接分水器(5);
3)冰水回路:冰水泵(10)接第二换热器(11)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7接蓄冰槽(9),另一路经过电动调节阀V8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后,接冰水泵(10)。
4、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水定压装置(1)、集水器(2)、冷冻水泵(3)、换热器(4)、分水器(5)、载冷剂定压装置(6)、载冷剂泵(7)、制冷机(8)、蓄冰槽(9);其特征在于: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3)出口分成两路,一路接换热器(4)、电动调节阀V9,另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10再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5进入蓄冰槽(9),另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6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后,再与电动调节阀V9出口汇合接分水器(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冰槽(9)为闭式蓄冰槽或带融冰翅片盘管开式蓄冰槽。
6、一种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水定压装置(1)、集水器(2)、冷冻水泵(3)、第一换热器(4)、分水器(5)、载冷剂定压装置(6)、载冷剂泵(7)、制冷机(8)、蓄冰槽(9)、冰水泵(10)、第二换热器(11);其特征在于:
1)载冷剂回路:制冷机(8)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蓄冰槽(9)和电动调节阀V2,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1旁通,汇合后再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4进入第一换热器(4),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3,汇合后分别接载冷剂定压装置(6)和载冷剂泵(7),载冷剂泵(7)接制冷机(8)的入口端;
2)空调水回路:集水器(2)分别接空调水定压装置(1)、空调回水、冷冻水泵(3),冷冻水泵(3)出口分成两路,一路接第一换热器(4)、电动调节阀V5,另一路经电动调节阀V6接第二换热器(11)与电动调节阀V5出口汇合接分水器(5);
3)冰水回路:冰水泵(10)接第二换热器(11)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7进入蓄冰槽(9),另一路经过电动调节阀V8与蓄冰槽(9)出口汇合后接冰水泵(10)。
CNU2004200211235U 2004-03-16 2004-03-16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6840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211235U CN2684060Y (zh) 2004-03-16 2004-03-16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211235U CN2684060Y (zh) 2004-03-16 2004-03-16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84060Y true CN2684060Y (zh) 2005-03-09

Family

ID=34606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2112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684060Y (zh) 2004-03-16 2004-03-16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8406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0327A (zh) * 2015-03-24 2018-03-27 艾威普科公司 蓄冷冰破断设备
CN109798717A (zh) * 2019-01-25 2019-05-24 东南大学 一种实现高精度控温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0327A (zh) * 2015-03-24 2018-03-27 艾威普科公司 蓄冷冰破断设备
CN109798717A (zh) * 2019-01-25 2019-05-24 东南大学 一种实现高精度控温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16208U (zh) 数据机房用外冷式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
CN108621832A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CN110595013A (zh) 数据中心的空调制冷方法、空调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
CN112254236B (zh) 一种结合机械制冷的间接蒸发冷却冷水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05910458B (zh) 三维高效蒸发换热系统
CN204730381U (zh) 双蒸发器动态冰蓄冷系统
CN103104954A (zh) 双冷源联合运行回收室内排风冷热量的空调系统
CN105115079A (zh) 一种中央空调水蓄冷系统
CN202119028U (zh) 以机械制冷为辅助冷源的蒸发冷却闭式高温冷水机组
CN1247940C (zh)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CN2684060Y (zh)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CN102345920A (zh) 一种分体式热回收蒸发冷凝新风空调
CN109990412B (zh) 机械制冷结合自然冷却方式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101713579B (zh) 一种开放式低温热源制冷系统
CN206317647U (zh) 一种基于纯电动热泵空调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830985Y (zh) 蓄冰空调系统
CN216636080U (zh) 一种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02155767A (zh) 一种多级蒸发冷却制冷的方法
CN201803434U (zh) 节能空调主机
CN208236473U (zh) 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
CN202109600U (zh) 一种具有高制冷效率的半导体空调器
CN203177367U (zh) 电子吸附式汽车空调
CN202709544U (zh) 一种多级冷凝综合节能高效换热器
CN202303723U (zh) 蒸发式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CN201764594U (zh) 一种节能中央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6032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