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72863Y - 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72863Y
CN2672863Y CN 200320103941 CN200320103941U CN2672863Y CN 2672863 Y CN2672863 Y CN 2672863Y CN 200320103941 CN200320103941 CN 200320103941 CN 200320103941 U CN200320103941 U CN 200320103941U CN 2672863 Y CN2672863 Y CN 267286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fins group
radiating module
frame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201039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3201039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7286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7286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7286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尤指一种将散热鳍片、热管、热板以及双风扇予以模块化设置、以加强其散热效率的散热模块。其包括:具有多数散热鳍片且彼此堆栈在一起的鳍片组;分别设置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且各具多个螺孔的第一、二架设构件;及,分别被设置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且各具孔体的第一、二风扇,所述孔体对应于前述第一、二架设构件的螺孔,该第一、二风扇利用第一、二架设构件而被架设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

Description

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特别是指一种模块化且在鳍片组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风扇,该两风扇又为同向设置且同向吹送,使能以加强对流的方式来分别对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予以吸入冷空气与吸出热空气,藉以达到加强散热效率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电子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零件(如芯片)或电子产品的发热量也愈来愈高,甚至于还会因为机壳等的封闭,而相对使得热量过于密集。
而为了将此密集热量有效散发于系统外的环境,以维持电子零件或电子产品于许可温度下运作,通常会以具有较大面积的散热装置来附设于电子零件或电子产品表面上,藉以协助散热,并有效掌握电子零件或电子产品的执行及延长使用寿命。
但是,目前使用的散热装置均非为模块化的构造,造成其风扇的架设较为不便,或须以额外的复杂构造来架设,成本较高,且其亦因无法模块化而只能在其一侧单设置一风扇,造成其所吹送的空气必然无法顺利通过该散热装置的另侧,甚或根本无法通过该散热装置的另侧,而衍生出散热效率不佳的缺失。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的第一目的,在于能够使其有效的模块化,并藉以设置双风扇,而能以加强对流的方式来达到加强其散热效率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的第二目的,在于利用特殊的热管(HEAT PIPE)配置方式、以及搭配于该热管而使用的热板(例如:金属散热板HEAT SPREADER METAL PLATE),藉以更进一步地加强其散热效率至完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其包括:
具有多个散热鳍片且彼此堆栈在一起的鳍片组;分别设置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且各具多个螺孔的第一、二架设构件;及,分别被设置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且各具孔体的第一、二风扇,所述孔体是对应于所述第一、二架设构件的螺孔,该第一、二风扇利用第一、二架设构件而被架设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如下:
一、模块化设计:本实用新型藉由所述的特殊构造而能达到模块化的要求,因此其风扇的架设或设置均极为方便,完全无须额外的构造来架设或设置,且还能针对各种散热要求,而选择设置单风扇或选择设置双风扇,甚至于更能将成本降低。
二、散热效率达于完善:由于能藉由双风扇而以加强对流的方式来加强散热(第一重加强),并再搭配热板2以及具有特殊配置方式的热管12来加强散热(第二重加强),而本实用新型散热模块即藉由此等双重加强散热的作用,而使其散热效率能达于完善。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确可解决先前技术无法模块化、无法轻易设置风扇、成本无法降低、以及散热效率无法有效提升等诸多缺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于局部组合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仅使用任一单侧风扇、或使用两风扇来“相向吹送”而散热的温度场分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同时让双风扇一起“同向吹送”而散热的温度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其包括:一鳍片组1、第一、二架设构件3、4与第一、二风扇5、6。
该鳍片组1,其包括多个彼此堆栈在一起的散热鳍片11、多支大致呈U状并排的热管(HEAT PIPE)12、以及一热板2。各热管12具有同向凸伸的两自由端以及位于该两自由端之间且未穿套散热鳍片11的未穿套部分121,各该热管12的两自由端同向地穿套于该鳍片组1的每一散热鳍片11,而藉以定位各该散热鳍片11。该热板2,则设置于各该热管12的未穿套部分121,藉以将图中未画出的电子零件或电子产品的热迅速地予以传导给本实用新型散热模块。
前述该热板2可为任意型式,如图所示的则为其中一种,其包括一朝内而邻近于鳍片组1的盖板21、以及一朝外而用以接触于电子零件或电子产品的座板22,该盖板21与该座板22能彼此对合,且所述每一热管12的该未穿套部分121,均穿套于该盖板21与座板22之间,而藉以将来自于电子零件或电子产品的热,予以迅速地传导至每一散热鳍片11。
该第一、二架设构件3、4,分别被以任何可行的固定方式来设置于该鳍片组1的相对两侧,该第一、二架设构件3、4还各设置有多数的螺孔31、41,藉以将所述的第一、二风扇5、6予以设置于该鳍片组1的同一相对两侧或另一相对两侧,而达到加强对流的功效。
所述的第一、二架设构件3、4,以框状的第一、二架设框30、40为佳,且该第一、二架设框30、40所彼此相对的一边32、42与另一边33、43,各具有多个螺孔31、41。该第一、二架设框30、40分别固定地框围于前述鳍片组1的相对两侧(前、后侧)的各侧周缘处(如图2所示),使该第一、二架设框30、40上螺孔31、41的螺入方向,垂直于该鳍片组1的左、右侧。
该第一、二风扇5、6,其周边设置有多个孔体51、61,且该第一、二风扇5、6分别被设置于该鳍片组1的另一相对两侧(左、右侧),使该第一风扇5跨接于该第一、二架设框30、40的一边32、42之间,并使该第二风扇6跨接于该第一、二架设框30、40的另一边33、43之间,另藉由多数螺接组件的螺入于各风扇孔体51、61、与各架设框的相对应螺孔31、41内,而将该第一、二风扇5、6分别设置于该鳍片组1的另一相对两侧(左、右侧)。
请参阅图4至5所示,由于该第一、二风扇5、6分别设置于该鳍片组1的所述另一相对两侧(左、右侧),且该两风扇不但是“同向设置”、又是“同向吹送”(同为吸风、或同为排风),使能以加强对流的方式来分别对该鳍片组1进行吸入冷空气与吸出热空气的动作,藉以达到加强本实用新型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6至7所示的温度场分布图,当本实用新型仅激活(turn on)所述第一、二风扇5、6中的任一风扇时,由于其所吹送的空气必然无法顺利通过该鳍片组1的另侧,甚或根本无法通过该鳍片组1的另侧,因此其散热效率较差;或者,当本实用新型同时激活该两同向设置的第一、二风扇5、6,且为一风扇“吸入”冷空气于该鳍片组1内、而另一风扇“排入”冷空气于该鳍片组1内时,由于所吸入与所排入的冷空气相对撞,因此其散热效率亦较差。如图6所示,此两种方式均衍生出:仍然有不少的中温区域或中高温区域的状态,换而言之,在单风扇吹送状态下、或双风扇相向吹送的散热效率较差。
而如图7所示,当同时激活该同向设置的第一、二风扇5、6且为同向吹送时,由于能以加强对流的方式来分别对该鳍片组1进行吸入冷空气与吸出热空气的动作,因此,如图7的温度场显示图所示,除了接近于热板2的小部分处的温度为中温区域以外,其它则全部是属于低温区域,也就是在双风扇同时且同向吹送、并再搭配热板2以及具有特殊配置方式的热管12的情况下,其散热效率将达于完善。
以上所述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包括鳍片组,其具有多个彼此堆栈在一起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二架设构件,其分别被设置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二架设构件各具多个螺孔;及
第一、二风扇,其分别被设置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二风扇各具对应于前述第一、二架设构件的螺孔的孔体,该第一、二风扇利用所述的第一、二架设构件而被架设于该鳍片组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二架设构件是各为框状的第一、二架设框,且该第一、二架设框并各具有所述的多个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二架设框是分别固定地予以框围于所述鳍片组的相对两侧的各侧周缘处,所述第一、二风扇则分别被设置于该鳍片组的另一相对两侧,该第一风扇跨接于该第一、二架设框的一边之间,该第二风扇则跨接于该第一、二架设框的另一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二风扇为同向设置且吹送方向为同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鳍片组设有多个热管,该大致呈U形的热管两自由端同向地穿套于该鳍片组的每一散热鳍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鳍片组设有一热板,该热板设置于各该热管的两自由端之间的未穿套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热板包括一朝内而邻近于鳍片组的盖板及一朝外的座板,该盖板、座板彼此对合,且所述每一热管的该等未穿套部分,均穿套于该盖板与座板之间。
CN 200320103941 2003-10-24 2003-10-24 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7286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03941 CN2672863Y (zh) 2003-10-24 2003-10-24 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03941 CN2672863Y (zh) 2003-10-24 2003-10-24 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72863Y true CN2672863Y (zh) 2005-01-19

Family

ID=34474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201039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72863Y (zh) 2003-10-24 2003-10-24 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72863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0984B (zh) * 2005-12-08 2010-06-02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器
CN101287348B (zh) * 2007-04-11 2011-07-27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
CN102339106A (zh) * 2010-07-20 2012-02-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固定装置
CN105263296A (zh) * 2015-10-26 2016-01-20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热密度大功率固态发射模块散热装置
CN106558562A (zh) * 2016-11-21 2017-04-05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负载mos管散热装置
CN110876250A (zh) * 2018-08-29 2020-03-10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10943058A (zh) * 2019-10-30 2020-03-3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散热器
CN117320419A (zh) * 2023-11-28 2023-12-29 东莞市富其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相流电器元件散热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0984B (zh) * 2005-12-08 2010-06-02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器
CN101287348B (zh) * 2007-04-11 2011-07-27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
CN102339106A (zh) * 2010-07-20 2012-02-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固定装置
CN105263296A (zh) * 2015-10-26 2016-01-20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热密度大功率固态发射模块散热装置
CN106558562A (zh) * 2016-11-21 2017-04-05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负载mos管散热装置
CN110876250A (zh) * 2018-08-29 2020-03-10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10876250B (zh) * 2018-08-29 2022-07-19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10943058A (zh) * 2019-10-30 2020-03-3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散热器
CN110943058B (zh) * 2019-10-30 2021-11-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散热器
CN117320419A (zh) * 2023-11-28 2023-12-29 东莞市富其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相流电器元件散热器
CN117320419B (zh) * 2023-11-28 2024-02-20 东莞市富其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相流电器元件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72863Y (zh) 具有双风扇的散热模块
CN101534626B (zh) 散热模组组合及其散热器组合
CN1095318C (zh) 由相对连接的散热片构成风道的散热器和鼓风机对多个微处理器进行冷却的系统
CN1797278A (zh) 控制台的底部散热片附件
CN1967440A (zh) 散热装置
CN1620243A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电子设备
US11224142B2 (en) Cooling fan module having functionality of blocking reverse flow of hot air and a host electronic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2762348Y (zh) 散热器
CN101111143A (zh) 复合节能型散热装置
CN2708372Y (zh) 散热装置
CN2682580Y (zh) 散热装置的固定结构
CN2773902Y (zh) 具热管的对称式散热模块结构
CN2865210Y (zh) 面板型散热系统
CN2817070Y (zh) 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结构
CN2724201Y (zh) 散热器结构
CN2857218Y (zh) 具有较薄鳍片的散热装置
CN1681113A (zh) 热管式散热器
CN2687904Y (zh) 改进的微型计算机主机的转接电路板
CN2566350Y (zh) Cpu多功能散热器
CN2697714Y (zh) 具有多重散热组件的散热系统
CN2750368Y (zh) 改进的散热鳍片
CN1291296C (zh) Cpu散热器风扇的变径支架
CN2339963Y (zh) 片合式散热器
CN2674650Y (zh) 鳍片组合式散热器
CN2689453Y (zh) 空调式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