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32764Y - 触控笔结构 - Google Patents

触控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32764Y
CN2632764Y CNU032670990U CN03267099U CN2632764Y CN 2632764 Y CN2632764 Y CN 2632764Y CN U032670990 U CNU032670990 U CN U032670990U CN 03267099 U CN03267099 U CN 03267099U CN 2632764 Y CN2632764 Y CN 263276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b
pen
utility
flange
socke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670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宗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ua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ua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U032670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3276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3276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3276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笔结构,包括有一笔身与一笔头,在笔身的一端设置承窝部,该承窝部底面设置一定位销,所述笔头为子弹形状,笔头的下端设有一直径略大于该承窝部内径的凸缘,凸缘的下端设置一与所述定位销互补的销孔;用以将笔头组合于所述承窝部内时,利用定位销与销孔的组合而获得定位,同时使凸缘迫紧于承窝部内,并且使笔头的锥形部突出承窝部,用来使笔头与笔身的结合不需要使用黏着剂,而且耐用性更佳。

Description

触控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于诸如PDA(个人数字行动助理,或称掌上型计算机)等信息产品的触控笔。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信息产业的发达,PDA的使用也愈来愈普遍;使用PDA的方便性在于其可以利用光笔来点选屏幕上的信息,或是进行编辑。一般触控笔的样式愈来愈多,但是触控笔的优劣与否则取决于一般的特性与专业的特性;一般的特性如:重量、握感、质感及外观长度等;专业的特性如:笔头拉力测试、寿命测试、电磁干扰(EMI)、数据加密标准(EDS)测试,以及笔头触控面板的接触测试等等。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的特性,目前的触控笔大都以金属笔身结合塑料笔头为主流,如此兼具了质感与美观。然而,金属笔身与塑料笔头如何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且又能兼顾到上述的特性却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重点。
如图1所示,目前公知的触控笔结构大体上包括有一笔身A与一笔头B,其中笔身A一端设置一圆形的凹部A1,笔头B的一端则设有对应该凹部A1的杆柱B1;组合时,将杆柱B1与凹部A1内均涂布黏着剂,然后将杆柱B1塞入凹部A1内,待黏着剂干后获得结合固定。
图1所示的传统触控笔结构,其缺点在于制作过程中,黏着剂涂抹过多时容易溢出而沾在笔身上,而这种黏着剂干固的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当作业人员疏忽或擦拭不干净时,便很容易在笔身上留下痕迹,而且不容易清除。
所述传统触控笔结构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笔头与笔身组装完成而进行包括45角压力测试、90角压力测试,以及笔头的拉力测试等一连串的压力测试时,常常因为垂直角的应力过于集中而造成接合处的不良与断裂,造成产品的优良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传统触控笔的笔头与笔身采用黏着剂结合时,容易造成黏着剂溢出而沾染笔身,作业人员疏忽或擦拭不及时会在笔身留下痕迹,进而形成不良率上升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传统触控笔的笔头与笔身采用黏着剂结合时,作业人员为了要避免黏着剂在笔身留下痕迹,在制作过程中必须采用各种预防措失的麻烦与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传统触控笔的笔头与笔身组装后进行一连串的压力测试时,容易因为笔头的应力过于集中而造成接合处的不良与断裂,以致于产品的优良率降低的缺失。
为了克服前述传统触控笔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手段,是采用物理原理直接将笔头嵌设固定在笔身的一端,而不采用黏着剂做为固定的接口,如此可以避免黏着剂溢出而沾染笔身,让产品的优良率获得提升;同时采用子弹形状的笔头直接嵌固于笔身一端的承窝部,让笔头更耐压、耐变形、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手段,是在笔身设置定位梢,而笔头则设置梢孔,使得笔头和笔身组合时,利用定位梢与梢孔相互导引组合而获得定位作用,进而使组合工作更为顺畅、方便。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笔结构,包括有一笔身与一笔头,在笔身的一端设置承窝部,该承窝部底面设置一定位梢,所述笔头为子弹形状,笔头的下端设有一直径略大于该承窝部内径的凸缘,凸缘的下端设置一与所述定位梢互补的梢孔;用来将笔头组合在所述承窝部内时,利用定位梢与梢孔的组合而获得定位,同时使凸缘迫紧于承窝部内,并且使笔头的锥形部突出承窝部,用来使笔头与笔身的结合不需要使用黏着剂,而且耐用性更佳。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点,在于笔头与笔身不需要使用黏着剂将两者结合,因此不需要担心会发生黏着剂沾染笔身而造成不良品的问题,作业员在组装时也较为容易,省时省力,制造成本得以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点,在于利用子弹形状的笔头嵌合于笔身的承窝部,得以使得笔头更耐压、耐变形,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公知触控笔结构的平面剖视分解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结构,其笔头与笔身的组合关系的平面剖视分解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笔头与笔身组合后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中
1    笔身      11  承窝部
12   定位梢    2   笔头
21   锥形部    22  圆形部
221  梢孔      A   笔身
A1   凹部      B   笔头
B1   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说明,相信能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包括有一笔身1与一笔头2;其中的笔身1一端设置一承窝部11,该承窝部11是断面呈圆形的凹孔,并且在承窝部11底面一体成型出一往承窝部11的开口方向垂直延伸的定位梢12。为了使触控笔具备质感,该笔身1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造。
所述笔头2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子弹形状,使得笔头2具备一锥形部21,在锥形部21的下端则一体成型出一凸缘20,该凸缘20的外径略大于所述承窝部11的内径,而且在凸缘20的下端也一体延设出一圆形部22,该圆形部22的外径几乎等于承窝部11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将笔头2和笔身1组合时,是将笔头2的圆形部直接放置于承窝部11内,在此过程中,利用定位梢12与梢孔221的导引而获得定位,最后使凸缘20挤迫进入承窝部11内而固定,组合完成时使得笔头2的锥形部21突出承窝部11,便能让笔头2嵌固于承窝部11内而不会掉出。
通过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由于笔头与笔身的组合不需要使用黏着剂,因此不会有黏着剂沾染笔身的问题,组装作业人员在制造过程也较为省时省力,也能提升笔头的耐压与耐变形强度,用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Claims (1)

1.一种触控笔结构,包括有一笔身与一笔头,其特征是:该笔头与笔身相互组合,所述笔身的一端设有承窝部,该承窝部的底面垂直地延伸一定位梢;所述笔头为一子弹形体而具有锥形部,该锥形部的下端设置一凸缘,而且该凸缘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承窝部的内径,该凸缘的下端则结合一圆形部,该圆形部的直径则几乎等于该承窝部的内径。
CNU032670990U 2003-07-10 2003-07-10 触控笔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63276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670990U CN2632764Y (zh) 2003-07-10 2003-07-10 触控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670990U CN2632764Y (zh) 2003-07-10 2003-07-10 触控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32764Y true CN2632764Y (zh) 2004-08-11

Family

ID=3429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6709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632764Y (zh) 2003-07-10 2003-07-10 触控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3276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3538A (zh) * 2016-12-29 2017-06-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手写电子装置及手写电子装置中断触发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3538A (zh) * 2016-12-29 2017-06-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手写电子装置及手写电子装置中断触发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32764Y (zh) 触控笔结构
CN2632763Y (zh) 触控笔的笔头与笔身组合结构
WO2004105082A3 (en) Thorium-free electrode with improved color stability
CN2630938Y (zh) 光学笔结构
CN2619317Y (zh) 光学笔结构
CN205991055U (zh) 用于音乐盒内的固定装置
CN1883960A (zh) 一种可单指使用的套管笔
CN2896975Y (zh) 一种宝石的钉镶装置
CN2854179Y (zh) 一种螺丝螺母结构
CN2843894Y (zh) 固体涂改笔芯及其笔头
CN2834246Y (zh) 徽章或标牌的连接机构
CN2880997Y (zh) 一种锁芯
CN201040456Y (zh) 一种新型手机吊饰笔
CN2765283Y (zh) 防滑琴座
CN2526178Y (zh) 多方位书写笔尖
CN2324835Y (zh) 钢木制太阳伞弹子式撑伞定位装置
CN1567169A (zh) 触控笔的制造方法
CN2783748Y (zh) 牲畜免疫标识牌
CN2772289Y (zh) 一种球形锁匙扣
CN1417039A (zh) 一种笔具
CN214491896U (zh) 一种采用金铜合金的镀层结构
CN2903729Y (zh) 用于打火机的压电陶瓷构件
CN2895480Y (zh) 一种便于寻找的针
CN206479673U (zh) 一种sc长17尾柄
CN206479672U (zh) 一种sc14长尾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