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19419Y - 便携式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19419Y
CN2619419Y CNU032633068U CN03263306U CN2619419Y CN 2619419 Y CN2619419 Y CN 2619419Y CN U032633068 U CNU032633068 U CN U032633068U CN 03263306 U CN03263306 U CN 03263306U CN 2619419 Y CN2619419 Y CN 26194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device
portable wireless
antenna assembly
parts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633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U032633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194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194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194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E),包括一壳体(H)、一显示单元(D)、一金属框架(1)及一天线装置(3),其中,该显示单元(D)通过该金属框架(1)而设置于该壳体(H)之中,并且该天线装置(3)是电连接于该框架(1)的一侧。该天线装置(3)为一似F型结构。在该框架(1)、该天线装置(3)所形成的一共同天线(A)的作用下,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可通过该共同天线(A)对于相关的信号进行传输。

Description

便携式无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与液晶屏幕金属框架结合且具有似F型结构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就PDA、移动电话等无线通过装置而言,小型化为目前设计的主要重点,同时也必须避开与其它装置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因此,内藏式天线除了要配置在狭小空间中之外,更必须同时具有理想的电磁波收发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结合液晶屏幕金属框架所设计的内藏式天线(例如为可适用于Bluetooth、WLAN802.11b、WLAN802.11g等系统的2.45GHz内藏式天线),通过该金属框架可发挥最大的电磁波收发效能,并且可缩小天线共振机制,同时增加天线内藏的可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液晶屏幕金属框架结合且具有似F型结构的天线装置,如此以达到最小占用体积、最大电磁波收发效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用以对于至少一信号进行传输,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框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以及一天线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天线装置具有:一第一部件;一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连接,用以调整所述天线装置的中心频率;一第三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的一侧连接;一第四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并连接于一第二参考电位;以及一第五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三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五部件与所述第四部件之间具有一可调整距离,用以调整所述天线装置的返回损失,所述第五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参考电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用以对于至少一信号进行传输,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框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一显示单元,由所述框架将所述显示单元设置所述壳体之中;以及一天线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天线装置具有:一频率调整部,配置于所述天线装置的一端,用以调整所述天线装置的中心频率;一信号传输部,配置于所述天线装置的一侧,用以传输经由所述天线装置收发的所述信号,并连接至一第一参考电位;以及一天线接地部,分别与所述天线装置的另一端及所述框架连接,且所述天线接地部与所述信号传输部之间具有一可调整距离,用以调整所述天线装置的返回损失,所述天线接地部并连接至一第二参考电位。
进一步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无线装置,通过该便携式无线装置对于至少一信号进行传输。该便携式无线装置主要包括一壳体、一显示单元、一框架、一天线装置及一调整装置。该壳体构成了该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外部结构,并且通过该框架将该显示单元设置于该壳体之中。该天线装置电连接于该框架的一侧,该天线装置与该框架用以做为便携式无线装置的一共同天线,如此该信号便可通过该共同天线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外部结构立体图,并通过一参考座标系统X-Y-Z限定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方向;
图2为图1的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区域Z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为图3中该电子便携式无线E的区域Z2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为图2的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上视图;以及
图6为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共同天线A的返回损失(return loss)测量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外部结构立体图,而图2是表示根据图1的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并通过一参考座标系统X-Y-Z以限定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例如可为一PDA、掌上型电脑(pocket PC)、笔记型电脑(notebook PC)、移动电话等装置,同时也可应用在其它具有天线的装置上。
由图2可知,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包括一壳体H、一显示单元D(例如:LCD面板)、一框架1、一天线装置3及一调整装置6。由该壳体H构成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外部结构(如图1所示),该显示单元D通过该框架1而设置于该壳体H之中(如图1所示),而该天线装置3邻接设置于该框架1的一侧面10之上,例如:该天线装置3可通过一导电板件4而配置于该框架1的侧面10。该调整装置6通过一电缆线5而电连接于该天线装置3之上。换言之,该框架1除了用以将该显示单元D定位设置在该壳体H中,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同时利用该框架1做为该天线装置3的延伸结构,如此便可利用此一天线对于一信号(例如:载波)进行传输,即,该天线装置3与该框架1形成了一共同天线A,且该共同天线A还可包括该导电板件4。
在本实施例中,该框架1可由金属材料或其它导电材料所制成,该导电板件4也可由金属材料或其它导电材料所制成,并且在该调整装置6中包括一调变器(modulator)61与一解调器(demodulator)62,该调变器61与该解调器62用以对于尚未经由该共同天线A进行发射的信号、经由该共同天线A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以下将针对上述各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提出说明。
请参阅图3、4、5。
图3是表示根据图2中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区域Z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4是表示根据图3中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区域Z2的局部放大立体图,而图5是根据图2的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上视图。在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中设定有一第一参考电位、该第二参考电位,举例而言,在此可以限定该第一参考电位为正电位、该第二参考电位为负电位。
由图3、图4可知,在该框架1的一侧面10上设置有一导电板件4,该天线装置3与该框架1可经由该导电板件4连接,而该电缆线5则是与该天线装置3及该框架1构成的该共同天线A电连接。其中,该电缆线5具有用以载送电磁波信号的一第一传导部50,以及与该第一传导部50相互电隔绝的一第二传导部51,该第一传导部50与该第二传导部51两者可以彼此直流电隔绝。该电缆线5例如为一同轴电缆线(coaxial cable),而该第一传导部50为同轴电缆线的外层导体(outer conductor),该第二传导部51则为同轴电缆线的内层导体(inner conductor)。
如图4所示,该导电板件4与该电缆线5的第一传导部50(例如为负极端)共同连接至该第二参考电位(例如:连接至接地电位或接地面),而该电缆线5的第二传导部51(例如为正极端)连接至该第一参考电位(例如:连接至信号源或射频电路)。实质上,该天线装置3可以是凸出于该框架1的一悬臂构件,通过该天线装置3可以对于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及返回损失(return loss)进行调整。
请同时参阅图5,图5是根据图2的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上视图。
该天线装置3在参考平面X-Y上的投影的几何形状呈现出一似F型结构,而该天线装置3可为一倒F型天线(inverse F antenna)装置。
如图3、图4所示,该天线装置3包括了一第一部件310、一第二部件320、一第三部件330、一第四部件340及一第五部件350,而这些部件可由金属材料或其它导电材料所制成。该第一部件310、该第二部件320、该第三部件330、该第四部件340与该第五部件350彼此相互连接,其中,该第二部件320与该第一部件310的一端连接形成一L型结构;该第三部件330的一端与该第一部件310的一侧连接形成一T型结构,该第一部件310、该第二部件320、该第三部件330所共同构成的形状近似F型。
在图3、图4中,该第四部件340、该第五部件350分别连接于该第一部件310、该第三部件330,该第四部件340与该第一部件310的另一端连接,而该第五部件350则与该第三部件330的另一端连接,该天线装置3通过该第四部件340、该第五部件350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参考电位、该第一参考电位,并且在该第四部件340、该第五部件350之间具有一可调整距离L。
该天线装置3可通过该第四部件340与该框架1连接,如图3、图4所示,该天线装置3的该第四部件340与该导电板件4连接,而该导电板件4则可设置于该框架1的该侧面10上。该天线装置3也可以经由该第四部件340直接与金属材料或其它导电材料所制成框架1连接,而将该导电板件4省略。
如图3所示,该第二部件320与该第一部件310的一端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夹角,当天线装置3进行电磁波信号收发时,此种构型会产生电容效应。因此,该第一部件310即为该天线装置3的天线本体部310,而该第二部件320即为频率调整部320,上述所提出的该共同天线A的中心频率可通过该第一部件310、该第二部件320进行调整。也就是可以通过调整该天线装置3的该频率调整部320,来达到调整该共同天线A中心频率的目的。详而言之,改变该第一部件310在X方向的长度,即可调整该天线装置3的中心频率;而改变该第一部件310在Z方向的宽度,即可调整该天线装置3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请参阅图4,该第五部件350经由该第三部件330与该第一部件310的一侧连接,并与该电缆线5的该第二传导部51连接,用以传送经由共同天线A收发的信号;该第四部件340与该第一部件310连接,且可通过该导电板件4、该框架1的该侧面10而与该电缆线5的该第一传导部50连接,使该天线装置3由此而被接地。因此,该第五部件350即为该天线装置3的信号传输部350,而该第四部件340即为该天线装置3的天线接地部340。
由于该第四部件340与该第五部件350之间具有该可调整距离L。通过调整该第四部件340与该第五部件350之间的该可调整距离L,可调整该共同天线A的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使该共同天线A的传输功率达到最大,并使其信号的反射降低,以达到调整上述该共同天线A的返回损失的目的。
如图5所示,当便携式无线装置E在进行信号收发时,可通过该调变器61对于一信号进行调变处理之后,该信号便可经由该共同天线A(该天线装置3及该框架1)而向外发送,而该共同天线A所接收的信号则可经由该调整装置6的解调器62进行解调处理。
请参阅表1且同时参阅图6。
表1表示该共同天线A于不同操作频率(2.40GHz,2.45GHz,2.50GHz)下,在各参考平面XY、YZ、XZ上的尖峰增益(Peak Gain)与平均增益(AverageGain)的测量结果。配合图3及图4所示,由实际测量结果可知,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共同天线A在参考平面YZ、XZ上的增益比在参考平面XY上的效果更佳,因此可以概括涵盖所有区域,故具有高度的实用性。
表1(单位:dBi)
相对座标点位置     P1     P2     P3
  所在平面     频率(GHz)     2.40     2.45     2.50
  XY平面     尖峰增益     -0.62     -0.96     -0.55
    平均增益     -3.47     -3.83     -3.76
  YZ平面     尖峰增益     0.77     0.47     -0.41
    平均增益     -2.36     -2.54     -3.43
  XZ平面     尖峰增益     2.54     2.06     2.85
    平均增益     -3.01     -2.96     -2.12
图6表示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该共同天线A的返回损失(return loss)测量结果,其中,位置标号P2显示该共同天线A操作于2.45GHz时的测量数据为-25.065dB,故其返回损失为25.065dB;位置标号P1显示其操作在2.40GHz时的测量数据为-14.097dB,故其返回损失为14.097dB;位置标号P3显示其操作于2.50GHz时的测量数据为-14.396dB,故其返回损失为14.396dB,因此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的该共同天线A的操作特性极为良好,使得该便携式无线装置E具有高度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利用似F型结构的天线装置、导电板件及显示面板的金属框架构成的内藏式共同天线,通过调整天线本体部与频率调整部、信号收发部及天线接地部之间的相对关系,使便携式无线装置得以发挥其最大的电磁波收发效能,并缩小其天线共振机制的体积,同时增加其天线内藏的可适性。

Claims (25)

1.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用以对于至少一信号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框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以及一天线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天线装置具有:一第一部件;一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连接,用以调整所述天线装置的中心频率;一第三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的一侧连接;一第四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并连接于一第二参考电位;以及一第五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三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五部件与所述第四部件之间具有一可调整距离,用以调整所述天线装置的返回损失,所述第五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参考电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装置为一倒F型天线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为凸出于所述框架的一悬臂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一导电板件,配置于所述框架的侧面,且所述天线装置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部件与所述导电板件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参考电位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一电缆线,所述电缆线具有:一第一传导部,与所述第四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以将所述天线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参考电位;以及一第二传导部,与所述第一传导部相互电隔绝,且与所述第五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以将所述天线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参考电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一调整装置,与所述天线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可于所述调整装置与所述天线装置之间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中设有一调变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中设有一解调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为导电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导电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一显示单元,由所述框架将所述显示单元设置所述壳体之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为一LCD面板。
14.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用以对于至少一信号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框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一显示单元,由所述框架将所述显示单元设置所述壳体之中;以及一天线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天线装置具有:一频率调整部,配置于所述天线装置的一端,用以调整所述天线装置的中心频率;一信号传输部,配置于所述天线装置的一侧,用以传输经由所述天线装置收发的所述信号,并连接至一第一参考电位;以及一天线接地部,分别与所述天线装置的另一端及所述框架连接,且所述天线接地部与所述信号传输部之间具有一可调整距离,用以调整所述天线装置的返回损失,所述天线接地部并连接至一第二参考电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为一倒F型天线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为凸出于所述框架的一悬臂构件。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一导电板件,配置于所述框架的侧面,且所述天线装置与所述导电板件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接地部与所述导电板件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参考电位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一电缆线,所述电缆线具有:一第一传导部,与所述天线接地部连接,用以将所述天线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参考电位;以及一第二传导部,与所述第一传导部相互电隔绝,且与所述信号传输部连接,用以将所述天线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参考电位。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一调整装置,与所述天线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可在所述调整装置与所述天线装置之间传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中设有一调变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中设有一解调器。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为导电材料。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导电材料。
2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为一LCD面板。
CNU032633068U 2003-05-28 2003-05-28 便携式无线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6194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633068U CN2619419Y (zh) 2003-05-28 2003-05-28 便携式无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633068U CN2619419Y (zh) 2003-05-28 2003-05-28 便携式无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19419Y true CN2619419Y (zh) 2004-06-02

Family

ID=3425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6330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619419Y (zh) 2003-05-28 2003-05-28 便携式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19419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438A (zh) * 2009-10-15 2011-05-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
CN102544726A (zh) * 2010-12-13 2012-07-04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模块
CN102956953A (zh) * 2011-08-17 2013-03-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US8427379B2 (en) 2010-08-19 2013-04-23 Apple Inc. Modular material antenna assembly
CN106848534A (zh) * 2017-02-13 2017-06-13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金属机壳的闭槽孔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438A (zh) * 2009-10-15 2011-05-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
CN102043438B (zh) * 2009-10-15 2012-1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
US8427379B2 (en) 2010-08-19 2013-04-23 Apple Inc. Modular material antenna assembly
CN102544726A (zh) * 2010-12-13 2012-07-04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模块
CN102956953A (zh) * 2011-08-17 2013-03-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2956953B (zh) * 2011-08-17 2015-07-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6848534A (zh) * 2017-02-13 2017-06-13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金属机壳的闭槽孔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39400B1 (en) Integrated antenna for laptop applications
US7242353B2 (en) Bracket-antenna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8081116B2 (en) Broadband antenna unit comprising a folded plate-shaped monopole antenna portion and an extending portion
US2004022767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tenna and transceiving apparatus
CN1578171A (zh) 用于降低折叠式通信手持机中接地效应的装置
CN2770115Y (zh) 平面倒f型天线
US8310406B2 (en) Antenna device
US8081120B2 (en) Broadband antenna unit comprising a folded plate-shaped monopole antenna portion and two conductive elements
CN1134855C (zh) 天线设备和使用这种天线设备的通信设备
CN201060926Y (zh) 具有寄生短路金属片的集成式多频天线
CN2619419Y (zh) 便携式无线装置
CN209913028U (zh) 一种小型化mimo天线系统
CN2593384Y (zh) 多频天线
CN1291522C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多频天线
CN1234191C (zh) 双频双偶极天线
CN1689193A (zh) 用于平面倒f天线的辐射装置
CN2706884Y (zh) 多频天线
CN100399625C (zh) 隐藏式天线
US20080094293A1 (en) Broadband antenna
US6480156B2 (en) Inverted-F dipole antenna
CN200994001Y (zh) 可调整阻抗匹配的天线
US7146201B2 (en) Portable wireless apparatus
CN2484653Y (zh) 微带型偶极天线结构
CN1521888A (zh) 天线及屏蔽罩的组合结构及其无线传输模块
CN2562384Y (zh) 微带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