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09008Y - 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 Google Patents

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09008Y
CN2609008Y CN 03203431 CN03203431U CN2609008Y CN 2609008 Y CN2609008 Y CN 2609008Y CN 03203431 CN03203431 CN 03203431 CN 03203431 U CN03203431 U CN 03203431U CN 2609008 Y CN2609008 Y CN 260900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opacity
fluorescent tube
original text
flat board
electromagnetic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034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邬智杰
陈知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spacific I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pacific IP Ltd filed Critical Transpacific IP Ltd
Priority to CN 032034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0900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0900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0900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共用光源的扫描器,主要由一机体外壳、一扫描模组、一导光板、一搬移机构及一灯管所构成。其中,机体外壳具有一第一透光平板及一第二透光平板,其分别用以放置反射稿及透射稿,且导光板对应第二透光平板的位置,而枢设于机体外壳的壳壁。因此,当扫描模组欲扫描反射稿时,灯管在搬移机构的作动下将定位于扫描模组上,用以发出光线至第一透光平板。此外,当扫描模组欲扫描透射稿时,灯管在搬移机构的作动下将定位于导光板的侧缘下方,用以发出光线至第二透光平板。

Description

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扫描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扫描反射稿或透射稿时,可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背景技术
随著电脑性能的大幅进步,以及网际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使用者除可利用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直接撷取影像图案外,其他任何有关文件或图片的影像输入作业,均需透过光学扫描器(0ptical Scanner)来撷驭文件或图片上的文字或图案的模拟影像,并将其转换成数字影像,如此将有助于使用者在电脑或其他电子装置上,以进行影像档案的显示、辨识(OCR)、编辑、储存及输出等动作。
依照扫描文件影像的输入方式来作区分,光学扫描器约略可分为掌上型扫描器、馈纸式扫描器(Sheet Feed Scanner)、滚筒式扫描器(DrumScanner)及平台式扫描器(Flatbed Scanner)等。此外,若依照扫描文件影像的材质特性来作区分,光学扫描器则可分为反射式(Reflective)、透射式(Transparent)及二合一功能的区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平台式扫描器具有较稳定的影像扫描品质,并可设计用来扫描反射稿(纸张、相片等)、透射稿(底片、投影片等)或加装自动馈纸器(ADF),使得平台式扫描器已俨然成为目前最常见的光学扫描器。
此处以平台式扫描器为例,平台式扫描器通常具有一透光平板,其用以放置待扫描文件,且在透光平板的下方还配置一光学系统,用以撷取待扫描文件的表面所投射出的文字或图案,并将其转换成电子影像讯号,以输出至电脑系统。
图1显示为公知的一种平台式扫描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知的扫描器100主要由机体外壳102、透光平板104、扫描模组106、文件盖108、导光板110、第一灯管112及第二灯管114所构成。其中,透光平板104配置在机体外壳102的顶壁,而扫描模组106则配设于机体外壳102的内部,用以扫描反射稿116或透射搞118。
请参考图1,公知的扫描器100的文件盖108具有一背光模组,其主要由一第二灯管114及一导光板110所构成。其中,当第二灯管114发出光线时,光线将会直接进入导光板110,由于光线的全反射现象会被导光板110的光学结构设计面所破坏,所以光线会均匀的从导光板110朝透光平板104的方向射出,用以配合扫描器100扫描透射稿118时,光线必须从透光平板104的上方穿过透射稿118的要求。
请再参考图1,当扫描器100欲扫描反射稿116时,配设在扫描模组106的第一灯管112,将随著扫描模组106的移动而移动,并对应产生光线来照射反射稿116的底面,使得扫瞄模组106能够撷取来自反射稿116的表面的文字或图案。此外,当扫描器109欲扫描透射稿118时,文件盖108的第二灯管114将对应产生光线,并经由导光板110使得光线能够均匀散射至导光板110的下方,用以照射透射稿118,使得扫瞄模组106能够撷取来自透射稿118的表面的文字或图案。
就公知的同时具有透射及反射双重扫描功能的平台式扫描器而言,通常是利用双灯管来分别提供照射反射稿及透射稿的光线,同时每个灯管还分别连接至一变换器(Inverter)。因此,公知的双重扫描功能的平台式扫描器均具有二灯管及二变换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用光源的扫描器,适用于扫描反射稿及透射稿,不仅可以节省一根灯管及一个变换器,同时更可降低文件盖装设背光模组后的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共用光源的扫描器,适用于扫描一反射稿或一透射稿,该共用光源的扫描器至少包括:
一机体外壳,具有一第一透光平板及一第二透光平板,其分别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顶壁,且该第一透光平板可放置该反射稿,而该第二透光平板可放置该透射稿;
一扫描模组,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内部,用以扫描该反射稿及该透射稿其中之一;
一导光板,其中该导光板的一侧对应该第二透光平板的位置,而枢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壳壁,且该导光板可对应覆盖于该第二透光平板之上;
一对第一电磁力卡钩,配设于该扫描模组的顶部;
一对第二电磁力卡钩,对应该第二透光平板的位置,而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内部;以及
一灯管,该灯管的两端可受到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及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其中之一对所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引,使得该灯管的两端可定位于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及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其中的一对,
当该灯管定位于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时,该灯管可提供光线而照射放置于该第一透光平板的该反射稿,
当该灯管定位于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时,该灯管可提供光线至该导光板,并经由该导光板的散射,而照射放置于该第二透光平板的该透射稿。
所述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还包括一对第一电源电极,其分别配置于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上,且该灯管还具有一对灯管电极,其分别位于该灯管的两端,用以分别接触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的该对第一电源电极。
所述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还包括一对第二电源电极,其分别配置于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上,且该灯管还具有一对灯管电极,其分别位于该灯管的两端,用以分别接触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的该对第二电源电极。
所述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中该第一透光平板及该第二透光平板彼此相互连接。
该共用光源的扫描器还至少包括:
一机体外壳,具有一第一透光平板及一第二透光平板,其分别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顶壁,且该第一透光平板可放置该反射稿,而该第二透光平板可放置该透射稿;
一扫描模组,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内部,用以扫描该反射稿及该透射稿其中之一;
一导光板,其中该导光板的一侧对应该第二透光平板的位置,而枢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壳壁,且该导光板可对应覆盖于该第二透光平板之上;
一搬移机构,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内部;以及
一灯管,该灯管可受到该搬移机构的作动,而定位于该扫瞄模组上及邻近该导光板的侧缘下方其中之一;
当该灯管定位于该扫瞄模组上时,该灯管可提供光线而照射放置于该第一透光平板的该反射稿,
当该灯管定位于邻近该导光板的侧缘下方时,该灯管可提供光线至该导光板,并经由该导光板的散射,而照射放置于该第二透光平板的该透射稿。
所述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中该第一透光平板及该第二透光平板彼此相互连接。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是利用搬移机构来将灯管定位于扫瞄模组上或邻近该导光板的侧缘下方,于公知的二合一(反射扫瞄及透射扫瞄)功能的扫描器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节省一根灯管及一个变换器,还可降低文件盖装设背光模组后的厚度,进而降低扫描器的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显示为公知的一种平台式扫描器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灯管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扫描透射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共用光源的扫描器200主要由一机体外壳202、一扫描模组204、一导光板206、一对第一电磁力卡钩208、一对第二电磁力卡钩210及一灯管212所构成。其中,机体外壳202具有一第一透光平板214及一第二透光平板216,且两者分别配设于机体外壳202的顶壁,而第一透光平板214及第二透光平板216可由单一透光平板所构成,且扫描模组204配设于机体外壳202的内部。因此,当扫描器200欲扫描反射稿218时,则将反射稿218放置于第一透光平板214上,并经由扫瞄模组204来扫瞄此反射稿218。此外,当扫描器200欲扫描透射稿220时,则将透射稿件220放置于第二透光平板216上,并经由扫瞄模组204来扫瞄此透射稿220。
图3显示为图2灯管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扫描模组204的顶部配设有一对电磁力卡钩208,而灯管212的两端可分别受到此对电磁力卡钩208所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引,而定位于此对电磁力卡钩208上。此外,扫描器200还具有一对第一电源电极222,其分别配置于此对电磁力卡钩208上,用以对应接触位于灯管212两端的一对灯管电极224。因此,当扫描器200欲扫描反射稿218时,灯管212将可受到此对第一电磁力卡钩208所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引,使得灯管212两端将可分别定位于此对电磁力卡钩208上,且灯管212两端的两灯管电极224亦对应接触两第一电源电极222,所以灯管212将可定位在第一电磁力卡钩208上,并可经由此对电源电极222来供应电源,且同时随著扫描模组204的移动而移动,并对应产生光线以照射反射稿218。
请参考图4,其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扫描透射稿的示意图。扫描器200除具有上述的第一电磁力卡钩208之外,扫描器200还具有一对第二电磁力卡钩210,其分别对应于第二透光平板216位置,而配设于机体外壳202的内部,并可受到两支撑体226所支持。同样地,扫描器200还具有一对第二电源电极228,其分别配设于此对第二电磁力卡钩210上,用以分别对应接触灯管212两端的二个灯管电极224,并可经由此对电源电极228来供应电流,并对应产生光线至导光板206。此外,导光板206的一侧对应第二透光平板216的位置,而枢设于机体外壳202的壳壁,且可对应覆盖于第二透光平板216及其上的透射稿220。
请继续参考图4,当扫描器200欲扫描透射稿220时,则可将透射稿220放置于第二透光平板216上,再将导光板206翻转后覆盖于透射稿220的上方,同时扫描模组204将会对应移动至第二透光平板216的下方,并邻近第二电磁力卡钩210。因此,当灯管212定位于扫描模组204的此对第一电磁力卡钩208时,灯管212将可受到另一对第二电磁力卡钩210所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引,灯管212将从第一电磁力卡钩208移动至第二电磁力卡钩210上,且同时使灯管212两端的两灯管电极224分别接触两个第二电源电极228,并可经由此对第二电源电极228来供应电源,使所产生的光线直接射入导光板206,再经由导光板206的散射作用,而均匀地向下照射至放置于第二透光平板216的透射稿件220,此时扫描模组204将于第二透光平板216的下方移动以扫描透射稿220。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除可利用上述的两对电磁卡钩来移动灯管以外,尚可取代以其他类似的搬移机构,使得灯管能够受到搬移机构的作动,而相对定位于扫瞄模组上或邻近导光板的侧缘下方。同样地,当灯管定位于扫瞄于第二透光平板的透射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主要是利用搬移机构或电磁力卡钩来控制灯管的位置,使得具有透射及反射双重扫描功能的扫描器,可采用单一灯管来提供透射扫描时及反射扫描时所需的光源。值得注意的是,灯管必须连接至一变换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仅可使用单一灯管,故对应仅采用单一变换器,因而省略公知的两个变换器其中之一。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文件盖并未配设有背光模组,故可降低文件盖的厚度,进而减少扫描器的整体厚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术人士,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的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6)

1.一种共用光源的扫描器,适用于扫描一反射稿及一透射稿其中之一,其特征在于,该共用光源的扫描器至少包括:
一机体外壳,具有一第一透光平板及一第二透光平板,其分别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顶壁,且该第一透光平板放置该反射稿,而该第二透光平板放置该透射稿;
一扫描模组,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内部,以扫描该反射稿及该透射稿其中之一;
一导光板,其中该导光板的一侧对应该第二透光平板的位置,而枢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壳壁,且该导光板对应覆盖于该第二透光平板上;
一对第一电磁力卡钩,配设于该扫描模组的顶部;
一对第二电磁力卡钩,对应该第二透光平板的位置,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内部;以及
一灯管,该灯管的两端受到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及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其中之一对所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引,该灯管的两端定位于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及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其中的一对,
该灯管定位于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时,该灯管提供光线而照射放置于该第一透光平板的该反射稿,
该灯管定位于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时,该灯管提供光线至该导光板,并经由该导光板的散射,照射放置于该第二透光平板的该透射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一电源电极,其分别配置于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上,且该灯管还具有一对灯管电极,其分别位于该灯管的两端,用以分别接触该对第一电磁力卡钩的该对第一电源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二电源电极,其分别配置于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上,且该灯管还具有一对灯管电极,其分别位于该灯管的两端,分别接触该对第二电磁力卡钩的该对第二电源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光平板及该第二透光平板彼此相互连接。
5.一种共用光源的扫描器,适用于扫描一反射稿及一透射稿其中之一,其特征在于,该共用光源的扫描器至少包括:
一机体外壳,具有一第一透光平板及一第二透光平板,其分别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顶壁,且该第一透光平板放置该反射稿,而该第二透光平板放置该透射稿;
一扫描模组,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内部,扫描该反射稿及该透射稿其中之一;
一导光板,其中该导光板的一侧对应该第二透光平板的位置,而枢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壳壁,且该导光板对应覆盖于该第二透光平板之上;
一搬移机构,配设于该机体外壳的内部;以及
一灯管,定位于该扫瞄模组上及邻近该导光板的侧缘下方其中之一;
该灯管定位于该扫瞄模组上时,该灯管提供光线而照射放置于该第一透光平板的该反射稿,
该灯管定位于邻近该导光板的侧缘下方时,该灯管提供光线至该导光板,并经由该导光板的散射,照射放置于该第二透光平板的该透射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光源的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光平板及该第二透光平板彼此相互连接。
CN 03203431 2003-02-27 2003-02-27 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900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3431 CN2609008Y (zh) 2003-02-27 2003-02-27 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3431 CN2609008Y (zh) 2003-02-27 2003-02-27 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09008Y true CN2609008Y (zh) 2004-03-31

Family

ID=34158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0343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9008Y (zh) 2003-02-27 2003-02-27 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09008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19B (zh) * 2005-03-22 2010-09-29 宇幕科技有限公司 穿透式扫描装置
US7817316B2 (en) 2005-03-11 2010-10-19 Chih-Hsien Wei Scanning apparatus for transparent documents
CN105867552A (zh) * 2013-04-25 2016-08-17 高燕妮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6468939A (zh) * 2013-04-25 2017-03-01 滁州华尊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扫描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7316B2 (en) 2005-03-11 2010-10-19 Chih-Hsien Wei Scanning apparatus for transparent documents
US8004730B2 (en) 2005-03-11 2011-08-23 Muller Capital, Llc Scanning apparatus for transparent documents
CN1838719B (zh) * 2005-03-22 2010-09-29 宇幕科技有限公司 穿透式扫描装置
CN105867552A (zh) * 2013-04-25 2016-08-17 高燕妮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6468939A (zh) * 2013-04-25 2017-03-01 滁州华尊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扫描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CN106647933A (zh) * 2013-04-25 2017-05-10 滁州华尊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扫描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5667C (zh) 图象读取设备和照明装置
CN1220118C (zh) 图像读取设备
US6417937B1 (en) Integrate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active transparency adapter
CN1338665A (zh) 图象传感器和图象读取装置
CN1227615C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2609008Y (zh) 共用光源的扫描器
CN1572688A (zh)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527154A (zh) 成象装置和它的盖子
CN1324411C (zh) 与成像单元组装的记录材料单元
CN1584749A (zh)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885897A (zh)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及其感光基板
CN131081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170655B2 (en) Automatic scan sensor image processing
US7412199B2 (en) Image scanner having pivotal illuminantor plate
CN2562260Y (zh) 平台式扫描器
CN2556874Y (zh) 定位机构
CN1397905A (zh) 光源模块
CN2461026Y (zh) 高效率图文信息光敏传感器
CN1397910A (zh) 可检测文件稿的扫描方法
CN2622780Y (zh)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CN2609300Y (zh)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TW466866B (en) Light source device for scanner
CN2577304Y (zh) 具有导光效果的导引机构
CN2387589Y (zh) 扫描器的光程装置
RU41220U1 (ru) Скане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DO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JIE COMPU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510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1028

Address after: 14 floor, No. 168 North Dunhua Road, Taipei, Taiwan

Patentee after: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Patentee before: Lijie Computer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XI SCIEN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DO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8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821

Address after: Delaware, zip code:

Patentee after: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4, 168 North Dunhua Road, Taiwan, Taipei Province, China: 000000

Patentee before: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31

Termination date: 201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