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导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器内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线性导引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性能的进步,以及网际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有关文件或图片的输入工作,均需由光学扫描器(OpticalScanner)来撷取文件或图片上的类比影像,并将之转换成数字影像档案。由于扫描器的制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使得扫描器逐渐成为一般个人电脑的标准周边配备。目前最常见的扫描器为平台式扫描器,平台式扫描器通常具有一个透光平板,用以放置欲扫描的文件或图片,并藉由扫描器内部的光学系统(chassis)来逐步扫描文件或图片的类比影像,并产生对应的数字讯号,进而产生影像档案,以便于使用者在电脑上进行影像档案的显示、辨识、编辑、储存及输出等等动作。
平台式扫描器的光学系统是由光源(light Source)、镜头(lens)、反射镜片(mirror)及光感测器(CCD Sensor)等光学及光电元件,同时装配于同一承载盒体所构成。由于光感测器为一维线性元件,因此在扫描过程中需要第二维的运动,才能完整地扫描文件上的影像图案,故公知的平台式扫描器是利用一组传动装置,并配合线性导引机构来线性平移上述的承载盒体,使光感测器得以逐步地接收文件上的影像图案。
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图1(a)所绘示为公知的一种平台式扫描器的线性导引机构的前视图;图1(b)所绘示为图1(a)的1B-1B截面的剖面图。公知的线性导引机构100至少包括轴套104与轴棒102(仅绘示部分结构)其中轴套104是配设于线性导引机构100的主体106,且主体106可以一体成形于承载盒体108上。承载盒体108是用以承载光学系统,并且承载盒体108是配设于一平台式扫描器的机壳内(未绘示),尚且,轴套104是套接于轴棒102,因此,当藉由未绘示的传动装置带动承载盒体108时,将使得承载盒体108能够藉由线性导引机构100在轴棒102的轴线方向上作线性往复平移。
上述线性导引机构100是由轴棒102与轴套104互相套合所构成,而且轴棒102与轴套104两者必须紧密的套合,以确保所带动的承载盒体108其行进方向的正确性,因此,对于一预定外径尺寸的轴棒102,必须配设于相对应内径大小的轴套104上。然而,对于不同的工作平台(扫描器),其中轴棒102的外径大小可能并不相同,因此必须依据轴棒102的外径大小更换相对应内径大小的轴套104,因此必须生产各种尺寸的轴套,从而造成无法有效地降低平台式扫描器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导引机构,能够以一个轴棒固定机构夹持固定不同外径的轴棒,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导引机构,能够以一个轴棒固定机构夹持固定不同外径的轴棒,而能够节省因生产不同尺寸的轴套所耗费的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性导引机构,该线性导引机构至少包括:
一轴棒;
一轴棒固定机构,适于沿该轴棒滑动,其中该轴棒固定机构至少包括:
一主体,该主体具有一V型承靠面,且该V型承靠面是对应该轴棒的轴线方向而是承接于该轴棒的外缘;
一调整构件,配设于该主体上;
一弹性构件,配设于该调整构件上;
其中该调整构件是适用于调整该弹性构件的位置,以使该弹性构件弹性接触该轴棒的外缘并与该V型承靠面共同夹持该轴捧,并使该弹性构件与该V型承靠面可共同夹持固定不同外径的该轴棒。
所述的线性导引机构,其中该弹性构件至少包括一垫片。
所述的线性导引机构,其中该弹性构件至少包括一弹簧。
所述的线性导引机构,其中该调整构件至少包括一螺丝。
所述的线性导引机构,其中该调整构件包括复数对定位槽,该些对定位槽是依序配设于该主体,且各该些对定位槽与该轴棒具有不同的间距,该弹性构件包括一簧片,其中该簧片的两端插入该些对定位槽其中之一,并以该簧片的一弯折面弹性接触该轴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轴棒固定机构,适于沿该轴棒滑动,其中该轴棒固定机构至少包括:
一主体,该主体具有一V型承靠面,且该V型承靠面是对应该轴棒的轴线方向而是承接于该轴棒的外缘;
一调整构件,配设于该土体上;
一弹性构件,配设于该调整构件上;
其中该调整构件是适用于调整该弹性构件的位置,以使该弹性构件弹性接触该轴棒的外缘并与该V型承靠面共同夹持该轴棒,并使该弹性构件与该V型承靠面可共同夹持固定不同外径的该轴棒。
所述的轴棒固定机构,其中该弹性构件至少包括一垫片。
所述的轴棒固定机构,其中该弹性构件至少包括一弹簧。
所述的轴棒固定机构,其中该调整构件至少包括一螺丝。
所述的轴棒固定机构,其中该调整构件包括复数对定位槽,该些对定位槽是依序配设于该主体,且各该些对定位槽与该轴棒具有不同的间距,该弹性构件包括一簧片,其中该簧片的两端插入该些对定位槽其中之一,并以该簧片的一弯折面弹性接触该轴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导引机构是藉由形成于本体的V型承靠面与弹性构件三点夹持轴棒,并且,弹性构件的位置能够藉由调整构件加以调整,使得V型承靠面与弹性构件的夹持空间与夹持力量能够随着轴棒外径的大小而调整,因此能够以一个轴棒固定机构夹持固定不同外径的轴棒,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上作平台。
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导引装置能够以一种尺寸的轴棒固定机构夹持固定不同外径的轴棒,因此仅需生产一种规格的轴棒固定机构即可套用于各种尺寸的轴棒,进而能够节省生产不同尺寸的轴套所需耗费的制造成本,并提高轴棒固定机构或是线性导引装置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a)所绘示为公知的一种平台式扫描器的线性导引机构的前视图;
图1(b)所绘示为图1(a)的1B-1B截面的剖面图;
图2(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的前视图;
图2(b)所绘示为图2(a)的2B-2B截面的剖面图;
图2(c)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装设与图2(a)、图2(b)不同外径轴棒的前视图;
图2(d)所绘示为图2(c)的2D-2D截面的剖面图;
图3(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的前视图;
图3(b)所绘示为图3(a)的3B-3B截面的剖面图;
图4(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的前视图;
图4(b)所绘示为图4(a)的4B-4B截面的剖面图;
图5(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的前视图;
图5(b)所绘示为图5(a)的5B-5B截面的剖面图;
图6(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的前视图;
图6(b)图所绘示为图6(a)的6B-6B截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同时参照图2(a)与图2(b),图2(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200的前视图,图2(b)所绘示为图2(a)的2B-2B截面的剖面图。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导引机构200至少是由轴棒202与轴棒固定机构204所构成。
轴棒202是对应承载盒体220的线性移动方向,配设于扫描器的机壳内,亦即是,轴棒202的轴线方向是平行于承载盒体220的线性移动方向,而配设于扫描器的机壳内。
轴棒固定机构204是配设于承载盒体220,适于沿轴棒202进行滑动,其中轴棒固定机构204是由主体206、弹性构件210与调整构件212所构成。
其中轴棒固定机构204是藉由主体206配设于承载盒体220上,而且,主体206能够一体成形于承载盒体220上。主体206内至少具有一V型承靠面208。此V型承靠面208是对应轴棒202的轴线方向配设于主体206内,其中V型承靠面208具有相对应的第一承靠面208a与第二承靠面208b,且第一承靠面208a与第二承靠面208a是承接于轴棒202的外缘。
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此V型承靠面208是由透孔214的内壁面所形成。亦即定,透孔214是对应轴棒202的轴线方向配设于主体206内,且透孔214的部分内壁面形成V型承靠面208(第一承靠面208a与第二承靠面208a),藉由透孔214与V型承靠面208,而得以将轴棒202插入通过主体206,并使轴棒202承接于第一承靠面208a与第二承靠面208b。此外,此透孔214的大小较佳为具有足够大的内径,以能够容纳外径尺寸为一定范围大小的轴棒。
弹性构件210是配设于主体206上,其中弹性构件210是弹性接触轴棒212的外缘,用以使弹性构件210与V型承靠面208能够共同夹持轴棒202。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弹性构件210例如是使用两条簧片,此两条簧片的一端是固设于主体206线性移动方向的两侧壁206a、206b上,且两簧片是个别向主体206外侧沿线性移动方向弯折,并以簧片的其中一表面接触轴棒202。因此,藉由V型承靠面208的第一承靠面208a、第二承靠面208b与簧片(弹性构件210)三点夹持轴棒202,轴棒固定机构204得以稳固的夹持轴棒202。尚且,此簧片与轴棒202的接触面是具有低摩擦系数,亦或是簧片本身即为低摩擦系数材料,以使轴棒固定机构204能够夹持轴棒202且滑顺的线性移动。
调整构件212是配设于主体206且接触于弹性构件210,用以调整弹性构件210的位置,并藉由对弹性构件210位置的调整,以使弹性构件210能够对不同外径的轴棒施以相同的正向力,而稳固夹持不同外径的轴棒。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调整构件212例如是调整螺丝,个别穿过簧片上的开口(未绘示)且锁固于主体206的两侧壁206a、206b上。
当调整螺丝个别向两侧壁206a、206b旋入时,则能够压迫簧片(弹性构件210)与轴棒的接触面往接近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210形之间成较小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小的轴棒。反之,当调整螺丝个别向两侧壁206a、206b旋出时,则能够藉由簧片本身的回复力,使簧片与轴棒的接触面往远离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210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大的轴棒。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2(c)、图2(d),图2(c)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种线性导引机构200,装设与图2(a)、图2(b)不同外径轴棒202的前视图,且图2(d)所绘示为图2(c)的2D-2D截面的剖面图。如图2(c)所示,轴棒216的外径大于轴棒202的外径,因此,当线性导引机构200要从轴棒202改装设于轴棒216时,首先将锁固于本体206上的调整螺丝(调整构件212)向外旋出,则簧片(弹性构件210)将会从原本夹持轴棒202的位置,如上所述的往远离V型承靠面208的位置移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210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因此,藉由适当的调节调整螺丝,而能够将外径较大的轴棒216夹持固定于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210之间。
除了上述的较佳实施例之外,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导引机构尚具有其他的实施型态。请同时参照图3(a)、图3(b),图3(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300的前视图,且图3(b)所绘示为图3(a)的3B-3B截面的剖面图。于第3A、3B图中,构件与图2(a)、图2(b)相同者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弹性构件310例如是使用两条簧片,此两条簧片的一端是固设于主体206线性移动方向的两侧壁206a、206b上,且两簧片个别是向主体206内侧沿线性移动方向弯折,亦即是,簧片弯折进入透孔214中,并以簧片的其中一表面接触轴棒202,尚且,此簧片与轴棒202的接触面是具有低摩擦系数,亦或是簧片本身即为低摩擦系数材料,以使轴棒固定机构204能够夹持轴棒202且顺畅的线性移动。
调整构件312例如是使用两个调整螺丝,此些调整螺丝是锁固于主体的底壁206c,其中调整螺丝的一端是突出进入透孔214中,并且接触于簧片的另一表面。
当调整螺丝个别向底壁206c旋入时,则能够藉由调整螺丝的一端压迫簧片(弹性构件310)的另一表面,使簧片与轴棒外缘的接触面往接近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而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310之间形成较小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小的轴棒。反之,当调整螺丝个别向底壁206c旋出时,则能够藉由簧片的回复力,使簧片与轴棒的接触面往远离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310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大的轴棒。
请同时参照图4(a)、图4(b),图4(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400的前视图,且图4(b)所绘示为图4(a)的4B-4B截面的剖面图。于图4(a)、图4(b)中,构件与图2(a)、图2(b)相同者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调整构件412例如是使用两个调整螺丝,此些调整螺丝是锁固于主体的底壁206c,其中调整螺丝的一端是突出进入透孔214中,且调整螺丝于透孔214中的端部例如是具有导孔(未图示)。弹性构件410例如是使用垫片414与弹簧416,垫片414的一端具有导杆,经由弹簧416插入调整螺丝的导孔中,以使垫片414的另一端得以弹性接触轴棒202的外缘。尚且,此垫片414与轴棒202的接触面是具有低摩擦系数,亦或是垫片本身即为低摩擦系数材质,以使轴棒固定机构204能够夹持轴棒202且滑顺的线性移动。
当调整螺丝个别向底壁206c旋入时,则能够使调整螺丝往接近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连带使弹性构件410(垫片414、弹簧416)往接近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410之间形成较小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小的轴棒。反之,当调整螺丝个别向底壁206c旋出时,则能够将调整螺丝往远离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连带使弹性构件410往远离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410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大的轴棒。
请同时参照图5(a)、图5(b),图5(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500的前视图,且图5(b)所绘示为图5(a)的5B-5B截面的剖面图。于图5(a)、图5(b)中,构件与图2(a)、图2(b)相同者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06的底壁206c具有开口520,其中于开口520中配设有螺杆514。而且,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弹性构件510例如是V型簧片,此V型簧片是经由两翼上相对应的开口(未绘示),以将此V型簧片穿入并配设于螺杆514上,并且藉由形成于两翼端部的弯折面弹性接触轴棒202的外缘,尚且,此V型簧片与轴棒202的接触面是具有低摩擦系数,亦或是簧片本身即为低摩擦系数材质,以使轴棒固定装置204能够夹持轴棒202且滑顺的线性移动。
调整构件512例如是两个螺帽,个别配设于V型簧片(弹性构件510)两侧的螺杆514上。
当两个螺帽个别/同时旋转接近彼此时,则能够压迫V型簧片与轴棒的两接触面往接近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510之间形成较小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小的轴棒。反之,当螺帽个别/同时旋转远离彼此时,则能够藉由V型簧片本身的回复力,使V型簧片与轴棒的两接触面往远离V型承靠面208的方向移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510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大的轴棒。
请同时参照图6(a)、图6(b),图6(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线性导引机构600的前视图,且图6(b)图所绘示为图6(a)的6B-6B截面的剖面图。于图6(a)、图6(b)中,构件与图2(a)、图2(b)相同者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06的底壁206c具有一开口620,并且本实施例的调整构件612例如是复数个定位槽612a、612b、612c,其中定位槽612a、612b、612c是以不同的高度成对的配设于开口620的两侧壁上。而且,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弹性构件610例如是簧片,其中此簧片的两端是插入其中一对定位槽中,并以簧片的一弯折面与轴棒202相接触,尚且,此簧片与轴棒202的接触面具有低摩擦系数,亦或是簧片本身即为低摩擦系数材质,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610能够夹持轴棒202且顺畅的线性移动。
当簧片(弹性构件610)插入较接近V型承靠面208的定位槽612a时,则簧片与轴棒的接触面较为接近V型承靠面208,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610之间形成较小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小的轴棒。反之,当簧片插入较远离V型承靠面208的定位槽612c时,则簧片与轴棒的接触面较为远离V型承靠面208,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610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问,适于夹持外径较大的轴棒。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亦可以于相同的定位槽中插入具有不同长度的簧片,当簧片的长度较长时,簧片与轴棒的接触面较为接近V型承靠面208,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610之间形成较小的空间,适于夹持外径较小的轴棒。反之,当簧片的长度较短时,簧片与轴棒的接触面较为远离V型承靠面208,以使V型承靠面208与弹性构件610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问,适于夹持外径较大的轴棒。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