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51183Y - 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51183Y
CN2551183Y CN 02267782 CN02267782U CN2551183Y CN 2551183 Y CN2551183 Y CN 2551183Y CN 02267782 CN02267782 CN 02267782 CN 02267782 U CN02267782 U CN 02267782U CN 2551183 Y CN2551183 Y CN 255118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push rod
detection pin
pin
lower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677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岩
葛玉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677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5118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5118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5118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主体为上层件和下层件构成的薄夹体,薄夹体内有一个用以内置注射检测针的长形针沟槽,上层件上有一个用于装置执行件的执行空隙,下层件上有一针孔隙,注射检测针是由短臂和长臂构成的“L”形拐臂状,针以长臂为弹性支撑臂固定在薄夹上,针的短臂前端为用以刺入作用对象的尖锐末端并处在针孔隙内,在上层件的执行空隙中有控制注射检测针短臂下移的装置,本装置内置具有注射或检测功能的应用单位。本装置具有用可伸出/回缩的针来执行刺入,隐藏以及执行其内置的应用单位的特点,避免了在医学和生物工程方面由于用针的过程中而产生的针的误刺污染和医源性污染。同时,由于方便操作,不仅可用于专业人员还可以用于病人自己本身。

Description

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用于医学和生物工程的检测和治疗中。
背景技术:
随着在医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关心在诊断和治疗过程相关连的危险,比如医用针头在注射和抽取过程中,由于存在针头,血样和体液引起的交叉感染的危险。包括针头的误刺、医务人员以及血样和体液引起的医源污染。这类危险将引起肝炎病毒和爱滋病毒等所致疾病的传播。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希望方便有效的得到自己与某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标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病人自己处置的诊断和治疗将成为时尚。
目前广泛应用的注射和抽取装置,一般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同时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例如传统的注射器以及现有各种安全注射器,由于注射器应用传统的注射抽取技术需要暴露注射针的尖端来执行注射或抽吸功能,这样仍然存在着针头误刺所致的危险。特别是在注射和抽吸部位,由于不具备立即保护刺入创口的功能,不管是创口周围的血样和体液还是针头上的血和体液,都是产生医源性感染——包括交叉感染和血源性污染等的潜在危险。另外,广泛应用的注射和抽取装置,有着复杂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技巧,卫生条件难以保证,不适合使用者自己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注射和抽取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使注射和抽取过程完全达到符合无误刺,无交叉感,无污染的标准。同时,由于该装置可以内置检测单位或注射单位,可以广泛用于医学和生物工程的检测和治疗中。特别值的一提的是:1、本发明具有简单和方便的操作,不仅适合于如医务人员等的专业人员应用,同时也适合如病人自己等非专业人员应用。2、本装置具有满意的安全性能,包括在防止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污染方面。对于全自动诊断和治疗系统,最难跨越的障碍是在全自动系统执行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特别是操作系统的污染。由于本装置具有的安全特性,用本装置与自动操作系统结合,为全自动诊断和治疗系统提供了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其主体为上层件和下层件构成的薄夹体,薄夹体内有一个用以内置注射检测针的长形针沟槽,上层件上有一个用于装置执行件的执行空隙,下层件上有一针孔隙,注射检测针是由短臂和长臂构成的“L”形拐臂状,针以长臂为弹性支撑臂固定在薄夹上,针的短臂前端为用以刺入作用对象的尖锐末端并处在针孔隙内,在上层件的执行空隙中有控制注射检测针短臂下移的装置。这是最基本的结构,主要完成隐藏的注射检测针的刺出动作。
为了使注射检测针顺利刺出,可以使长臂上有“U”形或“∽”形弯曲部分。
为了防止对检测注射针的污染,在下层件的针孔隙处封有一可穿透的密封膜,将检测注射针密封在下层件中。
在下层件的底部粘着含有抗菌素、杀菌剂和麻醉剂的粘着层,用于检测注射针刺入时作用于检测或注射部位。
控制注射检测针短臂下移的装置之一是在上层件的执行空隙中有一下端可以压下短臂的推压杆,通过直接按压推压杆使注射检测针刺出,撤去推压杆的外力后,注射检测针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弹,使检测注射针回缩到装置内部。
推动注射检测针短臂下移的结构可以是在下层件有一个内装执行推杆的执行沟槽,执行推杆上有运动时可以压下注射检测针的突起。通过执行推杆的移动将检测注射针刺出。如果是设备操作,就是由设备给执行推杆施加力。执行推杆前移时,首先其突起将注射检测针压出,等突起点过后,注射检测针回弹到装置内部。
配合执行推杆,控制注射检测针短臂下移的另一种装置是在上层件的执行空隙中装有控制卡子的按钮,执行推杆与下层件之间装有弹簧,卡子将执行推杆卡住并使弹簧处于受力状态。按动按钮后,执行推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移动,从而使检测注射针刺出和回缩。
在前基础上,增加注射功能的结构是:在薄夹内置由注射筒、活塞和注射推杆构成的注射泵,注射筒前端连接到中空的注射检测针长臂的尾端上,活塞在注射筒开口端内腔中,注射推杆为执行推杆或其上的一部分,执行推杆运行一段位移后,注射推杆逐渐压紧在活塞上并推动。这样可以先刺出注射针,然后注射药液,最后注射检测针回缩。
另一种带注射功能的结构为:在薄夹内置由注射筒、活塞和注射推杆构成的注射泵,注射筒前端为可穿透的膜密封,另一端由活塞密封,注射筒前端对应注射检测针长臂的尾端并有一段距离,活塞在注射筒开口端内腔中并套在注射推杆前端上,注射推杆为执行推杆或其上的一部分。执行推杆前移时,首先将注射检测针压出,注射泵跟随执行推杆移动,当接触到注射检测针的长臂尾端后,尾端刺入注射泵与药液连通,注射泵在薄夹体的作用下停止移动,执行推杆继续前移使活塞在注射筒内移动注射药液。
带自动吸附检测功能的结构为:在薄夹的下层件内有检测腔,检测腔内置检测物,上层件对应检测腔位置为透明材料组成的读出窗口,检测物上连接样本转送管道,其另一端与针孔隙的穿刺部位相连通,即可由转送管道直接连在针孔隙处或与空心的检测针连通。
主动抽取试样检测的结构为:在上层件的执行空隙中装有控制卡子的按钮,在下层件有一个内装执行推杆的执行沟槽,执行推杆与下层件之间装有弹簧,执行推杆上有运动时可以压下注射检测针的突起,卡子将执行推杆卡住并使弹簧处于受力状态,在下层件内装有筒体和活塞构成的吸气泵,活塞与执行推杆连接,吸气泵的进气口与检测腔上出气管连通。
本装置包括了内置的可伸缩针、内置的功能单位和处置一粘着层。内置功能单位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单位或用于注射的注射单位。该装置可以在作用对象上,完成执行过程。并粘着保留在作用对象上,保护刺入部位。这样就防止了血液和体液引起的医源性污染。由于医用针的可伸出性和可回缩性,只有在执行刺入时医用针的尖锐末端才离开发明装置主体,刺入作用对象内,在刺入前和刺入后都保持在发明装置内。这样就防止医用针的误刺发生。并且发明装置的执行过程,包括医用针的伸出刺入,功能单位的执行,和针的回缩入装置内都是由一个连续的过程来完成。这样的简单操作适合各种类型的使用者。同时针的自动回缩,使针对作用对象的作用部位的损伤减少到最低。在用于有生命的作用对象时,使用后该无针暴露的发明装置,还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该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的优点:装置的可伸、可缩针的特征防止针的误刺发生,内置性针结构和覆盖的刺出部位的特征防止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污染的发生。另外本发明装置内置检测单位或注射单位,使之针的穿刺功能和应用功能融合为一体。以独特的用一个连续运动来完成二种功能的结构,保证了安全、简单、卫生的操作,并且携带方便,极易于家庭保健、家庭治疗、野外、战争和紧急情况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装置,应用于检测和治疗目的。本装置直接与作用对象接触,比如皮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全新的、一次性安全和方便和治疗装置。另一方面,该发明装置与其它系统结合,提供了一个检测和治疗的方法。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薄型装置,以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特点。附图所示只为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本专利并不仅限于附图所示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伴有“穿刺单位”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伴有单个整合推杆和注射泵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伴有U型整合推杆和注射泵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伴有检测功能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参见附图1、图2所示,是发明装置的基本结构,其内只包含“穿刺单位”。即可伸出和可回缩的针和其它构件。该装置由上层件20和下层件10构成一个完整的薄夹。薄夹外观为长方形,但是并不局限于长方形,包括方形和圆形等多种形状。该薄夹内有一针沟槽13用于内置该可伸可回缩的注射检测针,用于医学和生物工程的检测和治疗,简称医用针40,针沟槽13的下层件上有一孔隙12以便于针伸出薄夹,刺入作用对象。针沟槽13一般为长方体的形状,但是本实用新型中,沟槽也适于其它形状,如圆柱形。针沟槽13的大小与医用针的大小相匹配,以便于医用针能够在针沟槽内上下移动,特别是医用针的短臂的上下运动。可伸出/可回缩医用针40由一长臂42和一短臂41构成。为7形针。医用针短臂41的末端为一尖锐未端43,用于刺入作用对象。医用针长臂是一弹力支撑臂用以实现短臂41支撑及回缩功能。因此医用针短臂垂直置于针沟槽13内,医用针长臂42置于针沟槽内并固定在薄夹上。换句话说医用针短臂的上下运动是由医用针长臂42的位置变化来实现的。为避免医用针的短臂41在执行刺入过程中折断发生,医用针的长臂42可比短臂41强壮宽大。另外,为了使医用针的短臂41更宜于实现上下运动,可以通过长臂42上具有一个有“U”形或“∽”形弯曲部分。该装置可伸出和回缩特性经由以下过程完成:该装置被应用之前,医用针受弹力支撑长臂42的作用,使医用针保持在与上层片20接触的位置。由于医用针短臂41稍微短于针沟槽13的厚度,因此,短臂的尖锐末端隐藏在薄夹的针沟槽内。该装置被应用时,医用针40受压迫力量作用被压迫下移,医用针短臂向下运动,通过下层件的孔隙12伸出到薄夹的外面,刺入到作用对象。然后执行检测或注射等的“应用单位”。当压迫力量消失后,医用针受来自长臂42的弹力作用,自动回复并隐藏短臂的尖锐末端于薄夹内,以防止尖锐末端43暴露,而产生针误刺发生。
本装置的下层件10有上下二个表面,上表面14用于结合上层片20,下表面11用于结合粘着层15并用于接触作用对象。关于作用对象本装置适于二类作用对象,其第一类为有生命的作用对象如人、狗、猫等;第二类为没生命的作用对象,如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等。对于第一类对象,在医用针刺入后,刺入部位有血液和体液流出,因此在本装置上有薄的吸收垫,用于吸收流出的血液或体液。一般说来吸收垫位于下层件的孔隙12周围。吸收垫包括有粘着层15或着没有粘着层。这根据本装置内置的“应用单位”而定。当然,对第一类对象也包括没有吸收垫的结构。不管怎样,这类对象,本装置只是粘合于作用对象上,暂时保护刺入部位。当粘着层件有吸收垫或着不伴有吸收垫为一单独的保护层时,其意义在于薄夹在作用对象上被去除后,该单独保护层可以独立保留在作用对象上,保护被刺部位。对于第二类作用对象,本装置不仅如与所述粘合到作用对象上,还可以融合到作用对象上,永久的覆盖在作用对象上。关于这类作用对象有一个特别说明,该类作用对象不仅仅是被刺入物,而用还包括包装刺入物可刺入性的容器和包装膜。例如,当检测生物类药品的活性时,本装置接触于生物类药品的容器,在容器上刺入,获取生物药品的样本,然后检测其活性。当检测食品的活性时,本装置接触于食品的外包装膜上,在其膜上工作,并执行检测功能。为了更有效方便使用该装置,本装置还可有以下特点:1、下层件10的孔隙12周围有一个环形部件,该环形部件环绕着医用针的短臂41。当短臂41向下运动时,其运行于环形部件的内表面。因此环形部件起到了指导短臂运动方面的目的。特别是针不是垂直刺入的时候和短臂特别细弱的时候,该环形部件起到了支持医用针短臂的作用。2、下层件上的孔隙12可以被一个薄的可穿透性的膜封密,封密的意义在于防止样本或它物注入本装置。3、薄夹30的侧表面上,有方便夹持的边缘31。
当本装置由实用者直接使用时,该边缘只是一个粗糙表面,方便实用者抓持本装置。当本装置由机械操作系统操作时,该边缘为一个接口,用来连接到操作系统上。该接口与操作系统上的接口相匹配。
医用针40是受水平推动压力或垂直推动压力的作用,向下移动而达到刺入目的。当水平推动时,薄夹30内有一个执行沟槽16用以内置执行推杆50。该执行沟槽16为一长方体的沟糟,但是并不仅限于长方体。执行沟槽与执行推杆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以便于执行推杆平滑的行于执行沟槽内。医用针在短臂、长臂相合部位称为推压部位。一般情况下推压部位上有一个突起物47用于执行推杆的接触和推压。医用针的推压部位也可以没有突起物47,由执行推杆直接推压长臂42来实现。比如当执行沟槽16和针沟糟13交叉时,执行推杆50运行于执行沟槽内,碰到医用针的长臂并推压长臂以达刺入短针的目的。在本装置内,针沟槽和执行沟槽常为平行关系,因此常常通过执行推杆50推压突起47而达到转变执行推杆水平运动为医用针短臂的垂直运动的目的。医用针的短臂随突起物47而运动。突起物47可以位于医用针的上面或着侧面。当突起物47在侧面时,执行沟槽在薄夹内的位置较低,例如,可以在下层件内,有一个缝隙17连接针沟槽13。侧面突起47通过缝隙17进入执行沟槽16。当突起物47在医用针的上面时,执行沟槽位于薄夹30内的较高位置,可以在上层件内。缝隙17通过上下关系连接针沟槽13。上面突起通过缝隙进入执行沟槽。执行推杆50上有至少一个缺口48。当突起物47位于侧面时,缺口48位于执行推杆的侧面;当突起物47位于上面时缺口48位于执行推杆的下面。缺口48用于使医用针40隐藏于薄夹内,因为此时医用针40没有受到执行推杆的压迫。缺口48可以是较短的,其目的在于允许突起物47回复,并且停止执行推杆50继续运行。缺口48可以是较长的,其目的在于允许突起物47回复后,即没有针尖锐末端43暴露时,执行推杆仍然继续运行。执行推杆50从使用前一位置到缺口48间距离由“应用单位”目的而决定。例如,医用针只是为了切割作用对象时,该距离非常的短。医用针目的是作注射时,该距离比较长以便于完成注射。为了使执行推杆50容易实现滑动推压突起物47的目的。执行推杆50和突起物接触的末端必须与突起物47相匹配。一般情况下,执行推杆接触末端为一光滑动滑动斜面而突起物47为一光滑的隆起,象圆柱体型半球型等。比如突起物在医用针侧面时为圆柱体型,突起物在医用针上面时为半球型或锥型。本装置内执行推杆50可被内置的弹性运动机制推动而工作。该弹性运动机制包括运动动力和锁样系统构成。运动动力为弹簧、弹片、橡胶拉片等。在该装置被应用之前,运动动力处于激发状态。比如弹簧被压缩或着被拉长。卡样系统便激发状态保持本装置内,直到该装置被激发。运动动力如弹簧连接到执行推杆上用以推动执行推杆50。卡样系统一般位于执行推杆50和薄夹之间,包括卡子和卡子槽。卡子上有一按柄和一卡块。卡块用以进入卡子槽。卡子块位于薄夹内而按柄通过上层件上的空隙21位于上层件的上方。当按柄向下按压时,卡子块离开卡子槽释放卡样系统,使处于激发状态的弹簧被释放,推动执行推杆在执行沟槽内运动,以达到执行该装置的目的。按柄可以由实用者手按压来完成。当本装置与操作机械相结合时,本装置由位于薄夹外表面上的接口31连接到操作机械上。操作机械执行按压该按柄。当然本发明装置可以无内置的弹性运动机制,那么执行推杆上有一把柄,该把柄通过上层件上的空隙21。沿着空隙21推行推杆,完成执行该装置的目的。该把柄可被实用者的手指或操作机械来推动。由于执行推杆50在执行沟槽16内是单方向运动。当该装置被执行后,医用针隐藏于薄夹内,不能再次实用。卡样系统位于可伸出/回缩针的突起物和执行推杆50间。突起物作为卡块位于执行推杆的接触前端上的卡槽内,并阻档执行推杆。当针被垂直向下推时,执行推杆被激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执行推杆在执行沟槽不同的位置反映薄型装置的执行状态,如执行前、执行中和执行后。当上层件上有执行窗口51和执行推杆有显示物时,显示物的意义是从执行窗口51反映执行推杆50在执行沟槽16的位置。比如在执行推杆50有不同的颜色段。绿色为执行前,黄色为执行中,而红色为执行后。
当垂直推动时,医用针被实用者的手指或结合物操作机械直接向下推压来完成。医用针40没有突起物47时,医用针的推压部位被直接推压而达到向下移动的目的。推压由一垂直通过上层件的空隙21的推压杆来完成,该推压杆可以位于操作机械上而实现。医用针40具有突起物时,突起物47被直接推压而实现向下移动。不管突起物47只是位于薄夹内,还是位于薄夹外,当突起物47由通过上层件的空隙21而暴露在装置表面时,以方便用手指直压推压。
本装置可以内置“应用单位”。如上所述的“穿刺单位”,用于执行医用针的功能,包括隐蔽医用针,插入医用针物和回缩保护医用针。而“应用单位”则随着“穿刺单位”执行其内置应用单位的功能,包括注射功能和检测功能。注射功能的意思是注射应用单位的内置的被注射物质到作用对象内,达到注射目的。检测功能的意思是从作用对象获取样本,然后样本与应用单位内的检测物反应,达到检测目的。一般说来,应用单位由上层件20和下层件10构成,但是本装置也包括应用单位为一独立构件而置入由上层件和下层件组成的空间内的情况。由于“应用单位”随“穿刺单位”而执行其内置功能,所以应用单位与“穿刺单位”结合而达到该目的。应用单位可以结合到构成“穿刺单位”的任一部件,包括可伸出/回缩医用针40、下层件上的针孔口以及下层件本身。
由于“应用单位”的多样化,医用针40和薄夹体均具有多样性以实现应用单位的注射和检测目的。可伸出/回缩医用针40包括中空针、刀样针、活检针和检测针。一般说来,中空针的尖锐末端用于进入作用对象,另一末端直接用于连接应用体。值得一提的是中空针包括具有二个尖锐末端,第一个尖锐末端用于进入作用对象,而第二尖锐插入封密的应用单位。第二尖锐末端包括在短臂上或着在长臂上。
刀样针的特征在于在短臂尖锐末端伴有锐利边缘用于切开作用对象或作用物的外包装,以便于从切开处获取样本的目的。活检针的特点在于短臂末端有螺纹结构,直接从作用对象上获取固体样本。检测针的特征在于该短臂有一尖锐末端,当检测针刺入作用对象时,该检测针直接在刺入部位获取液体样本。
参见图3、图4,应用单位内可为一类似注射器的微型注射泵。该微型泵由注射筒62、注射活塞63和注射推杆构成。该注射筒具有二个末端,一个末端与穿刺单位连接。一般与中空的医用针40的长臂连接,为了容易安排注射筒与医用针的长臂连接,薄夹内可以有一个微细的连接通道来连接起医用针和注射筒。另一个末端是开放末端用于置入注射活塞和注射推杆。注射推杆携带注射活塞63运动在注射筒62内以达到注射或着抽取样品的目的。因为整合注射推杆上具有以上执行推杆50描述特点和注射推杆的特点,所以整合注射推杆的运动可以起到刺入医用针到作用对象,执行注射泵功能和隐藏医用针到薄夹内。有二种整合注射推杆结构,第一种结构,整合推杆为U型推杆50-1。具有二个推杆,一个推杆是医用针执行推杆,用于执行医用针的功能,一个推杆是注射推杆,用于执行注射泵的功能。本整合推杆并不仅限于U型。并且,该装置可内置超过一个注射泵,例如整合推杆可为W型,用于推动二个注射泵。第二种结构,整合推杆为单一整合推杆50-2。该单一推杆同时具有执行推杆和注射泵注射推杆的特点。在这里注射筒的开放端直接开放于执行沟槽16上,单一整合推杆50-2在针沟槽的注射筒,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当单一整合推杆在装置内运动时,不仅执行医用针的刺入和隐藏功能,而且也执行注射泵的功能。
当注射泵用于注射贮存于注射筒内注射物进入作用对象时,注射推杆和活塞向注射筒注射末端运动。注射筒内为正压力,注射物被挤压出注射泵。所以一般情况下,注射泵连接的为中空医用针,注射物被注射入如人等的作用对象内。注射物是能够注射的物质,包括液态的、胶态的和微囊包装的物质。当注射泵用于获取样本时,注射推杆和注射活塞向注射筒的开放端运动。注射筒内为负压,该负压直接作用于作用对象并获取检测的样本。然后转送到检测单位完成检测。为适用该装置结构的注射泵内腔和注射活塞,不仅适合圆型外观,更适合椭圆型外观。
参见附图5,“应用单位”可为检测单位时,装置单位内置检测单位,或者检测单位和注射泵结合一起置入。一般情况,检测单位由下层件和上层件组成。当然检测单位也可为独立结构置入由下层件和上层件的组成的空间内。检测单位包括检测腔体71,读出窗口75和样本转送通道72。检测腔体71内部安置检测物,比如检测物包括检测条和检测晶片。但是检测物并不仅限于检测条和检测晶片。一般说来,一切用光学仪器可以读出结果的检测物都包含在检测物的定义之中。
读出窗口75是一个透明膜状物,位于检测腔体71的上表面,用以读出检测物73与样本反应后的变化。该变化可为有颜色的变化或着没有颜色的变化。一般说来,检测物与样本反应产生颜色改变。颜色改变,即可以用人肉眼读出,也可以用光学仪器读出。而无颜色的改变时,由于检测物和样本反应产生新的反应物,只能用光学仪器测量读出。样本转送管道72,一端开放于“穿刺单位”的组成部分,另一端开放于检测腔体71使之与检测物接触反应。换句话说,样本转送管道72建立起作用对象与检测单位之间的桥梁,把从作用对象处获取的检测样本转送到检测单位。在本装置内,样本转送管道72包括如下类型:第一种类型,样本转送管道72为微细管腔,通过微细管腔的虹吸现象达到转送样本的目的。由于虹吸现象需要大气压的作用,因此检测单位有一管道76与外界相通,使样本转管道内的微细管腔完成虹吸作用。第二种类型,样本转送管道72为内径较大的管腔。当检测单位与微型注射泵连接时,通过注射泵的抽吸作用,使样本通过该较大的管腔转送到检测腔。当检测单位独立置于装置时,样本转送管道的宽大管腔内置可转送样本的材料,以达到转送样本到检测体的目的。该材料如纤维素和纤维管样材料。由于样本转送管送72开放于“穿刺单位”,不同的组件,其结构有所不同。具有锐利边缘的刀针,直接切割作用对象,使切割的出现在作用对象表面的样本,通过下层件上的针孔隙12,转送管道72到检测腔体的检测物上。该转道管道72适合于以上二种管道类型。当转送管道72直接开放到下层件10时,由于转送管道的宽大的内腔内置转送材料的长度长于转送管道的长度,使转送材料直接与作用对象接触。当具有锐利边缘刀针切割作用对象时,转送材料直接从作用对象表面获取样本。然后经由转送材料转移到检测物上。当转送管道72开放,连接中空针时,检测单位位于中空针和产生负压的微型注射泵之间。通过中空针插入作用对象和微型注射泵的负压抽吸,获得样本,然后经中空针,转送管道送到检测单位的检测物上。
总之,本装置用于诊断和治疗目的,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其操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点步骤:1、应用本装置直接作用在作用对象将穿刺部位的表面,使之与作用对象接触。2、执行本装置,包括其内置的可伸出/回缩的工具针和其内置的应用单位。3、在装置被执行后,保留装置于作用对象上,使其保护覆盖穿刺部位。值得一提的是,保留装置于作用对象时,不仅包括整个装置,还包括装置的一部分,如粘着层。
为了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和方便性,该装置还包括以下特点:
1、本装置的上层件上有一条型码构件23,该构件提供有关本装置的信息。比如:本装置的标码,工具针或医用针的类型,刺入部位的类型,应用单位的类型,应用单位内应用物的名称,如内置的注射物的名称,检测物上检测项目的名称,以及所检测仪器所用的波长等。该系型码包括印刷条码和电子条码。
2、本装置与作用对象接触的粘着层,可由粘着剂,杀菌剂和抗生素混合组成。其目的在于,粘着层与作用对象接触时,即起到粘着到作用对象上的作用,又起到消毒作用对象接触面的作用。所以当本装置用于有生命的作用对象,使用无菌处理过该装置,能够在完全无菌状态下,执行该装置。
3、本装置可被描仪器扫描获取有关装置的信息。本装置上的条型码和检测物与样本反应后的结果,可被扫描仪获取并分析、处理。通过该扫描信息的分析、处理,以达到提供实用者所需要的信息。
4、本装置的薄夹上的处置接口31,可被操作机械系统嵌合。嵌合后本装置由操作机械来操作执行。以达到完全机械化目的。机械化包括嵌合本装置,执行本装置和释放该装置使之保留在作用对象上,以保护作用对象刺入部位。
5、本装置内置应用单位为微型注射泵时,该微型注射泵为一完全封密的注射泵。
封闭注射泵由微型注射筒,注射活塞及注射推杆构成。注射筒一端由可穿透的膜封密,另一端由微小活塞封密。可伸出/回缩针为中空的双头注射针其一端用于刺入作用对象,另一端用于刺入注射筒的可穿透膜与注射腔体交通。该中空的双头注射针尖锐末端即可以位于针的短臂和长臂上也可以位于双尖锐短臂上。当中空的双头针尖锐末端位于短臂和长臂上时,长臂的尖锐末端与封密式注射泵的可穿透膜的封密末端相对应。所以注射泵随注射推杆移动,而完成长臂尖锐末端插入注射泵的过程。当中空的双头针尖锐末端位于双短臂上时,一短臂较长,用以刺入作用对象内,另一短臂较短用于刺入封密注射泵内。随着刺入过程,短臂向下运动,完成该过程。即本装置执行时,执行二个刺入步骤,即刺入作用对象,又刺入封密注射泵。综上所述:本发明装置不仅具有覆盖,保护刺入部位的特点而且具有用可伸出/回缩的针来执行刺入,隐藏以及执行其内置的应用单位的特点。这样就避免了在医学和生物工程方面,由于用针的过程中而产生了的各种危险,包括针的误刺污染和医源性污染。同时,由于方便操作,不仅可用于专业人员还可以用于病人自己本身。更重要的是,该发明薄型装置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和注射方法,使自动化的检测系统和注射系统成为可能。

Claims (11)

1、一种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为上层件(20)和下层件(10)构成的薄夹体,薄夹体内有一个用以内置注射检测针的长形针沟槽(13),上层件(20)上有一个用于装置执行件的执行空隙(21),下层件(10)上有一针孔隙(12),注射检测针是由短臂(41)和长臂(42)构成的“L”形拐臂状,针以长臂(42)为弹性支撑臂固定在薄夹上,针的短臂(41)前端为用以刺入作用对象的尖锐末端并处在针孔隙(12)内,在上层件(20)的执行空隙(21)中有控制注射检测针短臂(41)下移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长臂(42)上有“U”形或“∽”形弯曲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件(10)的针孔隙(12)处封有一可穿透的密封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层件(10)的底部粘着含有抗菌素、杀菌剂和麻醉剂的粘着层(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注射检测针短臂(41)下移的装置是在上层件(20)的执行空隙(21)中有一下端可以压下短臂(41)的推压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层件(10)有一个内装执行推杆(50)的执行沟槽(16),执行推杆(50)上有运动时可以压下注射检测针的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注射检测针短臂(41)下移的装置是在上层件(20)的执行空隙(21)中装有控制卡子的按钮,执行推杆(50)与下层件(10)之间装有弹簧(39),卡子将执行推杆(50)卡住并使弹簧(39)处于受力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薄夹内置由注射筒、活塞和注射推杆构成的注射泵,注射筒前端端连接到中空的注射检测针长臂(42)的尾端上,活塞在注射筒开口端内腔中,注射推杆为执行推杆或其上的一部分,执行推杆运行一段位移后,注射推杆逐渐压紧在活塞上并推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薄夹内置由注射筒、活塞和注射推杆构成的注射泵,注射筒前端为可穿透的膜密封,另一端由活塞密封,注射筒前端对应注射检测针长臂(42)的尾端并有一段距离,活塞在注射筒开口端内腔中并套在注射推杆前端上,注射推杆为执行推杆或其上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薄夹的下层件(10)内有检测腔(71),检测腔(71)内置检测物,上层件(20)对应检测腔(71)位置为透明材料组成的读出窗口(75),检测物上连接样本转送管道,其另一端与针孔隙(12)的穿刺部位相连通,即可由转送管道直接连在针孔隙(12)处或与空心的检测针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层件(20)的执行空隙(21)中装有控制卡子的按钮,在下层件(10)有一个内装执行推杆(50)的执行沟槽(16),执行推杆(50)与下层件(10)之间装有弹簧(39),执行推杆(50)上有运动时可以压下注射检测针的突起,卡子将执行推杆(50)卡住并使弹簧(39)处于受力状态,在下层件(10)内装有筒体和活塞构成的吸气泵,活塞与执行推杆(50)连接,吸气泵的进气口与检测腔(71)上出气管(76)连通。
CN 02267782 2002-06-19 2002-06-19 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5118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67782 CN2551183Y (zh) 2002-06-19 2002-06-19 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67782 CN2551183Y (zh) 2002-06-19 2002-06-19 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51183Y true CN2551183Y (zh) 2003-05-21

Family

ID=33733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6778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51183Y (zh) 2002-06-19 2002-06-19 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51183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8287C (zh) 带有卫生针尖保护的刺血针
KR20190116979A (ko) 샘플 수집을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874460B (zh) 一种用于从受验者的皮肤接收血液或其它物质的装置
CN1119179C (zh) 药剂注射器
AU2004325202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dicament delivery
CN103370007B (zh) 用于采血的系统和界面
JP4970433B2 (ja) ランセッ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血液の注入方法
CN1216656C (zh) 具有可选择地收缩的针头的皮下注射器
CN1208097C (zh) 具有可选择地收缩的针头的皮下注射器及其组装方法
JP6113830B2 (ja) 皮下針挿入メカニズム
US20040102717A1 (en) Disposable automatic safety assembly means for test and/or delivery
US20130211289A1 (en) Handheld Device for Draw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odily Fluid
US20030023205A1 (en) Medical devices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US20160029937A1 (en) Fluid extraction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s using microneedles
WO2003105924A2 (en) Blood sampling apparatus
CN102811754A (zh) 流体的快速输送和/或抽出
EP0598055A1 (en) Medicament injector and method
NZ534915A (en) Injection apparatus
EP0746365A1 (en) Injection device
CN105722461A (zh) 采血装置
WO2017001922A1 (en) Biological sample collection device
CN1859944A (zh) 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
US20150246183A1 (en) Needle-free injec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2551183Y (zh) 一次性可伸缩注射检测针的装置
US2014007399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ally powered bodily fluid extra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