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34507Y - 电加热的采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的采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34507Y
CN2534507Y CN 02205211 CN02205211U CN2534507Y CN 2534507 Y CN2534507 Y CN 2534507Y CN 02205211 CN02205211 CN 02205211 CN 02205211 U CN02205211 U CN 02205211U CN 2534507 Y CN2534507 Y CN 253450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hip
output
circui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052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戎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052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3450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3450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3450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属于采暖装置,尤其涉及以电加热基板为发热材料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器(M)的输出接加热基板(D)的电极;主控器(M)的输入接温度传感器(A)的输出,并通过红外接收电路(M4)接收红外发射器(B)对主控器设定的输出。设计有风机,使室内的温度能迅速达到一致。可用于房屋、浴室的采暖。本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Description

电加热的采暖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一种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属于采暖装置,尤其涉及以电加热基板为发热材料的采暖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以电加热基板为发热材料采暖装置已有一定普及,一般是将电加热基板放于墙板中,或做成装饰画,用家用的市电直接接到电加热基板的电极上进行室内采暖,屋内的人根据室内温度对加热基板通断电来调节室温。这样,室温的调节需要人的实时观测,但是人们往往感觉到冷或热才去观测和调节,造成误差大,调节滞后,且牵扯人的精力,给维持室温的恒定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人为设定温度,具有自动测温、自动调节的功能,并可使室内的温度能迅速达到一致的采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主控器(M)的输出接加热基板(D)的电极;主控器(M)的输入接温度传感器(A)的输出,并通过红外接收电路(M4)接收红外发射器(B)对主控器设定的输出。
所述的电源(F)提供5V的直流电源和220V的交流电源。
所述的主控器(M)含有控制芯片(AT89C51)U5、时钟电路(M1)、复位电路(M2)、存储电路(M3)、红外接收电路(M4)、四反相驱动芯片(74LS04)U3、带有控制输入端和220V的交流电输入、输出端的驱动电路(M5)、LED数码管L1、风机控制电路(M6);其中控制芯片U5的19、18脚分别接时钟电路(M1)的两输入端,9脚接复位电路(M2)的输入端,2、4脚分别接两组温度传感器(A)的串行输出端,控制芯片U5的6~8、13脚分别经反相器U3接红外接收电路(M4)的四个输出端,控制芯片U5的23、24脚分别接存储电路(M3)的读/写端、控制端,并经电阻R18、R19后接+5V电源,控制芯片U5的32~39脚分别经电阻R4~R11接LED数码管L1的七段显示的输入端及PD端,22、21脚分别接LED数码管L1的PG1端和PG2端,控制芯片U5的32脚经电阻R3后接驱动电路(M5)的控制输入端,控制芯片U5的12脚作为风机控制输出端接风机控制电路(M6)中作为风机开关的继电器(V1)的控制端。所述的存储电路(M3)采用1、2、3、7脚接地,5、6脚分别为读/写端、控制端的芯片(AT24C02)U6。所述的驱动电路(M5)含有可控硅驱动芯片(moc3061)U4和可控硅(TRIAC)T3及其相应的外围电路;可控硅驱动芯片U4的1脚作为控制输入端串接电阻R3后接控制芯片U5的32脚,2脚接地,6、4脚分别串接电阻R12、R13后接可控硅T3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可控硅T3的控制端接可控硅驱动芯片U4的4脚,在可控硅T3输出端、输入端间串接有滤波作用的电阻R14和电容C1,可控硅T3的输入端接交流~220V的一极,可控硅T3的输出端串接保护电阻R15后通过接口插件J1的1脚接加热基板(D)的一个电极,交流~220V的另一极通过接口插件J1的2脚接加热基板(D)的另一个电极。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M4)含有红外线接收编码芯片(PT2249AL)U7、接收模块(TSOP1738)T5、驱动放大器(M4A)、以及震荡器(M4B);红外线接收编码芯片U7的2脚作为输入端接驱动放大器(M4A)的输出端,13、14脚接地,15脚作为时钟输入接由电容C1和电阻R2并联构成的震荡器(M4B)的输出端,3~6脚作为编码后红外接收电路(M4)的四个输出端;接收模块T2的1脚接地,2脚接+5V电源、3脚输出端接驱动放大器(M4A)的输入;驱动放大器(M4A)由三极管(S8050)T1构成,三极管T1的基极作为输入端接接收模块T2的3脚,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为输出端且串接电阻R1后接+5V电源。
所述的红外发射器(B)包括由红外编码芯片(PT2248)U8以及外围元件构成的编码发射电路和4个分别用于温度高低设定、电源开/关、电机启/停的按键,4个按键分别与红外编码芯片U8的6、5、4、10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人为设定好温度时,控制系统将自动调节加热基板维持室温在设定的温度,设计的风机将室内温度迅速达到均匀状态,且可通过遥控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主控器、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3是红外发射器的电路图。
图4是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本装置的结构,图中A为温度传感器,B为红外发射器,M为主控器(虚框内),D为加热基板,F为电源;主控器(M)内包括:时钟电路(M1),复位电路(M2),存储电路(M3),红外接收电路(M4),驱动电路(M5),控制芯片U5,以及LED数码管L1。电源(F)提供+5V的直流电源给温度传感器(A),红外发射器(B),主控器(M),还提供交流220V电源在主控器(M)的控制芯片U5的控制下通过驱动电路(M5)给加热基板(D)以及通过风机控制电路(M6)给风机;温度传感器(A)检测室内的温度,并转化为数字量输入给主控器(M)中的控制芯片U5;红外发射器(B)在人工控制下发射红外线信号给主控器(M)的红外接收电路(M4),经四反相器U3反相对控制芯片U5进行设定。时钟电路(M1)向控制芯片U5提供时钟信号;复位电路(M2)向控制芯片U5提供复位信号;存储电路(M3)给控制芯片U5存/取信息;LED数码管L1作为控制芯片U5的显示输出,显示装置的状态。
本采暖装置的加热基板D采用中间为含碳的纤维布作为加热层,两面是无碱平纹玻璃布作为绝缘层,电极固定在加热层里的平板型加热基板。
图2中“M”所在的点划线虚框表示了本装置的主控器(M)的电路原理:控制芯片U5采用单片机AT89C51。时钟电路(M1)(“M1”所在虚框)中的晶振采用CRI11M,晶振的两输出端接控制芯片U5的19、18脚,并且分别接30p的电容C2、C3后接地。复位电路(M2)(“M2”所在虚框)依次由+5V电源、复位开关(S1)串联电阻R17后与电容C4并联、电阻R16后与电容C5并联串接后接地而成,在C4、C5的接点处接控制芯片U5的9脚,作为给控制芯片U5的复位信号。存储电路(M3)(“M3”所在虚框)中的存储芯片U6采用AT24C02,芯片的1、2、3、7脚接地,5、6脚分别接主控器(M)的控制芯片U5的23、24脚。红外接收电路(M4)(“M4”所在虚框)中的红外线接收编码芯片U7采用PT2249AL;接收模块T5采用芯片TSOP1738;震荡器(M4B)(“M4B”所在双点划线虚框)由1000p的电容C1和39M的电阻R2并联构成,其中一个并联接点作为输出端接控制芯片U7的15脚,另一个并联接点接地;驱动放大器(M4A)(“M4A”所在双点划线虚框)中的三极管T4采用S8050,T4的基极接接收模块T2的3脚,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接收编码芯片U7的2脚,且串联100M电阻R22后接+5V电源。驱动电路(M5)(“M5”所在虚框)中的可控硅驱动芯片U4采用MOC3061;可控硅T3采用双向可控硅TRIAC;可控硅T3输入端与输出端间的电阻R14的阻值为39Ω、功率为2w,电容C1采用600V、0.1F的电容;220V交流电经驱动电路控制通过接口插件J1接到加热基板(D)进行电加热;图中的保护电阻采用TCO-G5。风机控制电路(M6)(“M6”所在虚框)中使用继电器(V1)作为风机(S2)的电源开关,继电器的控制端,一端接控制芯片U5的9脚,另一端接地。U3采用四反相器74LS04芯片。主控器的其余外围电路如图2所示。
本装置采用两组温度传感器(如图2中“A”所在的点划线虚框),温度传感器中的A/D转换器U1、U2采用0831,U1、U2的2脚作为输入接传感头(S5)、(S6)的2脚,U1、U2的6脚作为串行输出接主控器U5中控制芯片的2、4脚;传感头(S6)、(S6)的1脚接地,3脚接+5V电源;标准电压(S3)、(S4)(“S3”、“S4”所在虚框)中的稳压二极管T1、T2采用LM385B1.2,限流电阻R1、R2的阻值为3K。
本装置的红外发射器(B)是由4个按键及红外编码芯片(PT2248)U8和外围元件构成的编码发射电路组成的遥控器。编码发射电路中的红外编码芯片U8采用PT2248,PT2248所要求的外围电路如图3:U8的10、13脚间接一个二极管(IN4148)D1,二极管D1的正极接U8的10脚,负极接U8的13脚;U8的15脚串接电阻R18后接三极管(S8550)的基极;U8的14脚接+3V电源,并串接电容C11后接地;U8的3、2脚间接晶振(455M)X1,并各自串接电容C9、C10后接地;三极管T6的发射极接+3V电源,集电极依次串接光敏二极管(IR)D2和电阻R24后接地。这里的+3V电源由干电池提供。遥控器上的4个分别用于温度高低设定、电源开/关、电机启/停的按键通过接口插件JP1分别接U8的6脚(温度高)、5脚(温度低)、4脚(电源开/关)、10脚(电机启/停)。
本装置的电源(F)采用电源模块(HAS1.5-5NED)P1,使用交流220V的市电,电源模块P1的1脚接交流220V的火线,2脚串接15Ω、0.5W的电阻Rf1后接交流220V的零线;在电源模块P1的1、2脚间接有可调电阻Rv1;电源模块P1的3、4脚间为+5V电源的输出,3脚为地,4脚5V的正极;在电源模块P1的3、4脚间并有电容C6和电解电容C7,电解电容C7的正极接5V的正极,负极接地。本电源还将交流220V的市电作为交流220V电源输出。(如图4)
本采暖装置可设计成装饰画挂于墙上。加热基板前面覆盖装饰画,主控器(M)、温度传感器(A)、风机(S2)、电源(F)放置于加热基板的背面,两个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头,一个放于装饰画的上部,一个放于装饰画的下部,风机使气流从装饰画下部进,上部出。
本装置也可以利用于浴室,可以将发热基板安装在浴室地板,包括主控器(M)、温度传感器(A)、红外发射器(B)、风机(S2)、电源(F)在内的控制部分可以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其中红外发射器(B)可以制成是防水封装的遥控器,也可以不用遥控,而把红外发射器(B)和主控器(M)中的红外接收电路(M4)去掉,直接将4个按键与主控器(M)中的控制芯片连接,4个按键作成防水按键来对主控器(M)进行设定。
本装置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是今后采暖装置的发展方向。

Claims (7)

1.一种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它包括带有电极的加热基板(D)、带有红外接收电路(M4)的主控器(M)、温度传感器(A)、红外发射器(B)、电源(F),其特征在于:主控器(M)的输出接加热基板(D)的电极;主控器(M)的输入接温度传感器(A)的输出,并通过红外接收电路(M4)接收红外发射器(B)对主控器设定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F)提供5V的直流电源和220V的交流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器(M)含有控制芯片(AT89C51)U5、时钟电路(M1)、复位电路(M2)、存储电路(M3)、红外接收电路(M4)、四反相驱动芯片(74LS04)U3、带有控制输入端和220V的交流电输入、输出端的驱动电路(M5)、LED数码管L1、风机控制电路(M6);其中控制芯片U5的19、18脚分别接时钟电路(M1)的两输入端,9脚接复位电路(M2)的输入端,2、4脚分别接两组温度传感器(A)的串行输出端,控制芯片U5的6~8、13脚分别经反相器U3接红外接收电路(M4)的四个输出端,控制芯片U5的23、24脚分别接存储电路(M3)的读/写端、控制端,并经电阻R18、R19后接+5V电源,控制芯片U5的32~39脚分别经电阻R4~R11接LED数码管L1的七段显示的输入端及PD端,22、21脚分别接LED数码管L1的PG1端和PG2端,控制芯片U5的32脚经电阻R3后接驱动电路(M5)的控制输入端,控制芯片U5的12脚作为风机控制输出端接风机控制电路(M6)中作为风机开关的继电器(V1)的控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电路(M3)采用1、2、3、7脚接地,5、6脚分别为读/写端、控制端的芯片(AT24C02)U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M5)含有可控硅驱动芯片(moc3061)U4和可控硅(TRIAC)T3及其相应的外围电路;可控硅驱动芯片U4的1脚作为控制输入端串接电阻R3后接控制芯片U5的32脚,2脚接地,6、4脚分别串接电阻R12、R13后接可控硅T3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可控硅T3的控制端接可控硅驱动芯片U4的4脚,在可控硅T3输出端、输入端间串接有滤波作用的电阻R14和电容C1,可控硅T3的输入端接交流~220V的一极,可控硅T3的输出端串接保护电阻R15后通过接口插件J1的1脚接加热基板(D)的一个电极,交流~220V的另一极通过接口插件J1的2脚接加热基板(D)的另一个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M4)含有红外线接收编码芯片(PT2249AL)U7、接收模块(TSOP1738)T5、驱动放大器(M4A)、以及震荡器(M4B);红外线接收编码芯片U7的2脚作为输入端接驱动放大器(M4A)的输出端,13、14脚接地,15脚作为时钟输入接由电容C1和电阻R2并联构成的震荡器(M4B)的输出端,3~6脚作为编码后红外接收电路(M4)的四个输出端;接收模块T2的1脚接地,2脚接+5V电源、3脚输出端接驱动放大器(M4A)的输入;驱动放大器(M4A)由三极管(S8050)T1构成,三极管T1的基极作为输入端接接收模块T2的3脚,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为输出端且串接电阻R1后接+5V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发射器(B)包括由红外编码芯片(PT2248)U8以及外围元件构成的编码发射电路和4个分别用于温度高低设定、电源开/关、电机启/停的按键,4个按键分别与红外编码芯片U8的6、5、4、10脚相连。
CN 02205211 2002-03-07 2002-03-07 电加热的采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3450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05211 CN2534507Y (zh) 2002-03-07 2002-03-07 电加热的采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05211 CN2534507Y (zh) 2002-03-07 2002-03-07 电加热的采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34507Y true CN2534507Y (zh) 2003-02-05

Family

ID=3368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0521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34507Y (zh) 2002-03-07 2002-03-07 电加热的采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3450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469A (zh) * 2012-06-07 2012-09-1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机车热风机控制器
CN105116530A (zh) * 2015-07-30 2015-12-02 苏州欧可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智能加热式显微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469A (zh) * 2012-06-07 2012-09-1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机车热风机控制器
CN105116530A (zh) * 2015-07-30 2015-12-02 苏州欧可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智能加热式显微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88045U (zh)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控制器
CN103929098B (zh) 投饲机的智能数显无级调速控制器
CN103576861A (zh) 非接触手势控制系统
CN204511147U (zh) 自动开关窗控制装置
CN201074606Y (zh) 一种感应摇头的家用电器
CN2534507Y (zh) 电加热的采暖装置
CN110471301A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家居服务推荐系统及方法
CN105240304B (zh) 智能控制器
CN207410288U (zh) 室外智能空气质量态势感知设备
CN101729006B (zh) 一种微风吊扇调速器
CN20692985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功能的蓄能式电暖器
CN212132660U (zh) 一种冷暖气片控制器
CN201680554U (zh) 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楼宇空调控制系统
CN108196604A (zh) 光能供电无线温度控制系统
CN210323853U (zh) 一种智能晾衣架控制器
CN210891888U (zh) 一种具有变频控制功能的取暖器
CN214148192U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微气候调节系统的温控器电路结构
CN213338463U (zh) 一种输出电压可调的无线温控面板
CN212515416U (zh) 自动控制单元及基于lora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CN216868641U (zh) 一种完全基于低谷电的电地板辐射集中供暖系统
CN211669518U (zh) 基于csi定位的室内电器控制系统
CN2557845Y (zh) 柔性电加热器用数字程序控制器
CN208207632U (zh) 温湿度测控装置
CN108695951A (zh) 一种智能低功耗电池供电的窗帘电机
Gabriel Design of an Advanced Piezoelectric Footstep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 Case Study of Must–Basement Ro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