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30140Y -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30140Y
CN2530140Y CN 01279452 CN01279452U CN2530140Y CN 2530140 Y CN2530140 Y CN 2530140Y CN 01279452 CN01279452 CN 01279452 CN 01279452 U CN01279452 U CN 01279452U CN 2530140 Y CN2530140 Y CN 253014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 shell
battery
optical element
lampshade
swit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794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文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2794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3014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3014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3014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主要是于一内壁为金属导体且设有电池的筒身前端设有一灯罩,灯罩内侧设有一灯座模组,灯座模组的两电极是分别与电池一极及筒身的金属内壁接触,又筒身尾端设有一开关底盖,用以控制筒身的金属内壁与电池另极是否构成回路;以前述设计可使用筒身尾端的开关底盖控制灯座模组的电源回路,以提供操作简便的开关装置,且可令手电筒的构造更臻简化。

Description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尤指一种方便开关且具有较佳水密性的手电筒开关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早年的手电筒,其开关是一推键形式,以外接形式附设于筒身的外壁上,利用该推键控制筒身内电源回路的通断。但随着消费者对手电筒的要求日益提高,防水性成为手电筒必要的特性之一,因而无法再以外附推键方式控制手电筒的开关。
如图6所示,是美国第4656565号发明专利案,其为一种具有开关及可调整焦距的手电筒,其构造包括有:
一筒身70,其内壁是由金属导体701构成,其内部设有电池71,以提供工作电源;一底盖72,是以螺合方式与筒身70尾端结合,并据以使筒身70内壁的金属导体701与电池71负极构成电性连接;一转换座73,是设于筒身70前端,其中央形成有两插槽,供插设一灯泡74的两接脚分别插入,又两插槽内分设有一导电极片731732,而分别与灯泡74的两接脚构成电性连接;其中一导电极片731是延伸至转换座73底部,并与电池71正极构成电性连接,又另一导电极片732是延伸至转换座73上端,常态下,是与筒身70内壁的金属导体701上端处呈开路状;一灯罩75,其尾端是以螺合方式螺设于筒身70前端,其前端仍以螺合方式组设有一罩盖750,而灯罩75前、尾端与罩盖750及筒身70的螺接处分设有止水垫圈751752;再者,灯罩75内设有一反光罩753,利用反射方式增强灯泡74的亮度;一压制件76,其设于前述转换座73上方,其中央形成有穿孔,供灯泡74两接脚穿经后插入转换座73,又压制件76是随灯罩75连动而升降,以对其下方的转换座73产生压制或释放动作。
常态下,因灯罩75是在旋紧状态,压制件76下压转换座73由底盖72上的簧圈提供伸缩弹性,使其上的导电极片732与金属导体701脱离,故电源回路断开,灯泡74不点亮;当灯罩75向旋开方向转动,而向前端移动,此时压制件76将释放转换座73,故转换座73利用底盖72上所设簧圈的恢复弹性而上顶,此时转换座73上的导电极片732与筒身70内壁的金属导体701接触而构成电源回路,故将点亮灯泡74。
以前述的手电筒虽可利用灯罩75的旋转动作而控制灯泡74的明灭与焦距。惟构造上仍有若干可待检讨之处,如前述手电筒为使灯罩75利用旋转动作控制灯泡74的明灭,故手电筒前端为明显的多段式构造,如灯罩75本身即分别在前后端处分设接合端,其接合端虽设有防水垫圈,惟根据一般常识,接点愈多,其影响水密状态的变数的相对愈多,故对防水要求日益提高的手电筒而言,其开关设计确有未尽周延严密的处。
由此可知,既有手电筒利用旋转灯罩以开关灯泡的设计仍未尽理想,有待进一步检讨,并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手电筒开关结构装置,其是一方便开关且具有较佳水密性的优点。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手电筒开关结构装置包括有:
一筒身,其内壁是由金属导体构成,其内部设有电池;一灯罩,是一体固设于筒身前端,其前端以螺合方式设有一罩盖,其内侧有反光罩;一灯座模组,是设于筒身前端处,并位于灯罩内侧,其具有两电极,是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及筒身的金属导体内壁构成电性连接;一开关底盖,是由金属导体构成,其内侧中央形成有相同材质的环座,环座内设有一金属簧圈,供与电池的负极接触;又前述环座外套设有一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螺柱,供与筒身尾端的内螺纹螺接。
以前述设计,是将手电筒的开关设施改由尾端的开关底盖控制,由于不利用前端灯罩的旋转动作为开关的用,故其与筒身的间可采一体成型或永久性的固结方式,而可有效减少接点,提高水密效果。
前述的灯座模组是于一电路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元件,该光元件的其中一极是透过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集中于底面中央处构成一中央电极;又光元件的另极则透过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与其底面周边处的环状电极构成电性连接;其中:该中央电极是与电池的正极接触,环状电极则与筒身内壁顶端接触。
前述的光元件是由灯泡构成。
前述的光元件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该开关底盖的绝缘螺柱底端套设有一止水垫圈。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进一步了解前述目的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剖视暨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剖视暨动作示意图。
图6是美国第4656565号发明专利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部分,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有:
一筒身10,其内壁是由金属导体构成,其内部设有电池11;
一灯罩12,是一体固设于筒身10前端,其前端以螺合方式设有一罩盖13,其内侧依序设有一反光罩14、透明镜片15及一垫圈16;其中,反光罩14概呈碗状,其上形成有若干穿孔;当罩盖13与灯罩12结合后,其二者可维持水密状态;
一灯座模组20,是设于筒身10前端处,并位于灯罩12内侧,主要是于一电路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元件21,并分别由反光罩14上的穿孔穿出;于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上设有三颗发光二极管亦可为灯泡。又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各光元件21的其中一极是透过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与其底面中央处的中央电极22连接;又各光元件21的另极则透过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与形成于其底面周边处的环状电极23构成电性连接;其中:该中央电极22是与电池11的正极接触,环状电极23则与筒身10内壁的顶端接触;
一开关底盖30,仍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由金属导体构成的圆柱体,其外径配合筒身10外径,又其内侧中央一体形成有环座31,环座31内设有一金属簧圈32,供与电池11的负极接触;又前述环座31外套设有一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螺柱33,供与筒身10尾端的内螺纹螺接;该绝缘螺柱33外径恒小于开关底盖30,其底端设有一防水垫圈34,以维持开关底盖30与筒身10间的水密状态。
由上述说明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型态,其组合后的外观图是如图3所示,至于其开关方式详如以下所述: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该灯座模组20上的光元件21是利用电路板上的中央电极22及环状电极23采固定型态与电池11正极及筒身10内壁顶端上缘接触,故手电筒上半段是构成一固定的回路,又请参阅图4所示,由于开关底盖30上的绝缘螺柱33具有相当的螺距,故可与筒身10尾端间维持稳定的螺合状态,惟一般状态指未点灯前下,该开关底盖30是呈未完全旋紧状态,意即此状态下,其仅透过绝缘绝缘螺柱33与筒身10接合,惟并未构成电气回路,故灯座模组20上的光元件21并未点亮。
如有照明需要时,则令前述开关底盖30朝旋紧方向转动,使其直接与筒身10底缘接触如第五图所示,此时电源回路将被接通,故灯座模组20随即被点亮。
由上述说明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与操作方式,以该等设计是将手电筒的开关设施由前端改由尾端的开关底盖执行,由于不利用前端灯罩的旋转动作为开关之用,故灯罩与筒身之间可采一体成型或永久性的固结方式,而可有效减少接点,提高水密效果。其相较于现有的前端旋转开关设计已具备显著增进功效,故已兼具实用性与进步性,并符合新型专利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5)

1.一种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筒身,其内壁是由金属导体构成,其内部设有电池;
一灯罩,是一体固设于筒身前端,其前端以螺合方式设有一罩盖,其内侧有反光罩;
一灯座模组,是设于筒身前端处,并位于灯罩内侧,其具有两电极,是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及筒身的金属导体内壁构成电性连接;
一开关底盖,是由金属导体构成,其内侧中央形成有相同材质的环座,环座内设有一金属簧圈,供与电池的负极接触;又前述环座外套设有一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螺柱,供与筒身尾端形成的内螺纹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模组是于一电路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元件,该光元件的其中一极是透过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与其底面中央处的中央电极连结;又光元件的另极则透过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与其底面周边处的环状电极构成电性连接;其中:该中央电极是与电池的正极接触,环状电极则与筒身内壁顶端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光元件是由灯泡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光元件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底盖的绝缘螺柱底端套设有一止水垫圈。
CN 01279452 2001-12-26 2001-12-26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3014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79452 CN2530140Y (zh) 2001-12-26 2001-12-26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79452 CN2530140Y (zh) 2001-12-26 2001-12-26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30140Y true CN2530140Y (zh) 2003-01-08

Family

ID=33682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794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30140Y (zh) 2001-12-26 2001-12-26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3014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655A (zh) * 2015-05-26 2015-09-02 蚌埠市舒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高度防水手电筒
USD876693S1 (en) 2017-08-03 2020-02-25 E. Mishan & Sons, Inc. Flashlight baton with crenulate sliding beze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655A (zh) * 2015-05-26 2015-09-02 蚌埠市舒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高度防水手电筒
USD876693S1 (en) 2017-08-03 2020-02-25 E. Mishan & Sons, Inc. Flashlight baton with crenulate sliding bezel
USD927032S1 (en) 2017-08-03 2021-08-03 E. Mishan & Sons, Inc. Flashlight bat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93991A1 (en) Led lamp and led holder cap thereof
CN2530140Y (zh)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CN201575354U (zh) 发光二极管模组
CN201330977Y (zh) 防爆视孔灯
CN2839804Y (zh) 一种充电式手电筒
CN211506743U (zh) 一种用于交通灯的聚光板
CN2294375Y (zh) 手电筒
CN212156684U (zh) 一种高密封防水led灯珠
CN208998042U (zh) 一种led灯具的防水结构
CN206754842U (zh) 一种可级联的led灯
CN2451875Y (zh) 随身小型手电筒
CN2862354Y (zh) 一种电筒式充电器
CN2413153Y (zh) 一种灯串
CN2709785Y (zh) 双光源防水工作灯
CN207034824U (zh) 一种夜灯
CN2852380Y (zh) 新型长寿节能灯管
CN212565373U (zh) 一种铝合金手电筒
CN205480395U (zh) 一种高亮度贴片led柔性霓虹灯
CN208764791U (zh) 一种灯头与灯臂的连接结构及应用其的灯具
CN218721129U (zh) 可拆卸灯珠的led灯
CN215215912U (zh) 一种筒灯
CN200952653Y (zh) 具有信号灯和开关的手电筒尾盖及其手电筒
CN2179966Y (zh) 多功能警棒
CN218095829U (zh) 可调节led灯照射角度的旋转运动结构
CN208457622U (zh) 一种新型led强光手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