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21661Y - 一种改进型触控荧幕用点选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触控荧幕用点选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21661Y CN2521661Y CN02200729U CN02200729U CN2521661Y CN 2521661 Y CN2521661 Y CN 2521661Y CN 02200729 U CN02200729 U CN 02200729U CN 02200729 U CN02200729 U CN 02200729U CN 2521661 Y CN2521661 Y CN 252166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
- motion bar
- pedestal
- pen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触控荧幕用点选笔,它有一内部装有发光装置并具有透明笔头的笔管,杆状电池正极与大弹簧套设而负极与小弹簧相对应悬置,另有一与笔帽相连动的开关装设在杆状电池上部并通过笔帽的旋拧方向不同而使杆状电池下压与负极弹簧触离,其特征在于:开关是由与笔头相旋固的基座,插设在基座中的活动杆及与活动杆套设并与基座旋拧的帽盖组成,活动杆有一顶部为斜面的杆头,该斜面的一半设为由高至低的螺旋导压面,而另一半形成一侧挡,在螺旋导压面与侧挡间的上下端各形成嵌槽,帽盖内孔上半段的凸块在旋动中分别与活动杆的螺旋导压面相触滑和与上、下嵌槽相卡扣定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特别是一种改进型触控萤幕用点选笔。
背景技术
在电脑科技进步的今天,有许多电子产品外观都变得越来越轻、越薄、越短小,而其功能也随之增加,在各种电子应用产品上,已有许多直接将按键功能设计在萤幕上,并利用萤幕上的感应薄膜达到指令的功能,且此技术现在已由电脑大萤幕转移到目前流行的液晶萤幕上,例如:电子字典、个人数位助理装置(PDA)等,通过一支点选笔来操作点选萤幕视窗的功能项,也可以手写输入方式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请参见图1所示,其为现有点选笔的结构分解图,如图所示,点选笔10,主要由笔管1、透明头2、发光装置3及开关4所构成,其中:笔管1为一中空管体,其前端固设一透明笔头2,而内部设有一发光装置3,在后端设有内螺纹11,可供一开关4旋锁固定;透明笔头2为一具有钝尖端21的锥形体,可供笔管1内部的发光装置3在发光时透光;发光装置3在一导通电路板31上接设一发光器32(指发光二极体),其电源输入端的正极接有一大弹簧33,其内部中心设有一连接负极的小弹簧34,由大、小弹簧33、34的组合,可供一前端外围为正电、而外围中内则凸设负电杆的电池35对应插置,若取用特殊发光二极体,如白光二极体,因其所需电压较一般发光二极体高,故必须在导通电路板31上增设一升压电路36,使低电压升为高电压,提供特殊发光二极体正常的工作电压;开关4是由固定座41、活动杆42及盖体43所组成,固定座41为一中空管状,其下半段的顶部环设一对应笔管1直径的凸阶411,而凸阶411下方设有可对应旋锁笔管1内螺纹11的外螺纹412、在上半段顶部则设有可供活动杆42上、下转动的内螺纹413,活动杆42在上半段底部设有对应固定座41内螺纹413的外螺纹421,而外螺纹421上方环设有一直径稍小的齿轮422,并在齿轮422顶面中心设一轴榫423,盖体43在底面设有一直通内部的开口,而其内部分别设有供固定座41及活动杆42置入的凹槽431、齿轮432及凸榫槽433。
借由上述结构设计,可在笔管1内置入发光装置3,其发光器32朝下并与透明笔头2相接,而大、小弹簧33、34向上并对应电池35的正负极,但因大弹簧33以其弹性力支撑电池35,故小弹簧34并未与电池35的负电杆相导接,再将开关4的固定座41锁固于笔管1的末端,而其活动杆42底面抵贴于电池35顶面,由此组合成一可发光的点选笔10,如图2的使用状态侧剖图所示。
再请参见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剖图二,如图所示,若要使该点选笔10发光,只需向左或右旋转盖体43,利用其内部的齿轮槽432带动齿轮422,使活动杆42的外螺纹421顺着固定座41的内螺纹413而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电池35而压挤大弹簧33,并逐渐使电池35的负电杆与小弹簧34接触,达到令发光器32导通发光的功效,而反向旋转即可再使活动杆42上升,进而关闭发光器32,如图2所示。
综合上述的结构设计与操作过程,在经整合后发现有如下的缺点:
1、上述的开关结构,我们可以得知,在盖体内部分设有三阶层内圆直径不一的凹槽,而其中一阶层又为内齿槽,使得这些元件在制造上相当耗时而且复杂。
2、由于开关的各元件在制造上相当复杂而且耗时,相对的提高了制造成本。
3、开关是以左右旋锁方式来达到开关发光装置的目的,但由于该内、外螺纹制作得相当精致,使其在旋转时,常因彼此的支撑压力不足,而造成滑牙以致于无法使用。
4、开关是以左右旋锁方式来达到开关发光装置的目的,但究竟要旋转多少,并没有做一个确切的段落设计,所以就会造成过度旋转而滑牙,如,在不知电池没电时,一直旋转开关就会造成崩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造价低而且不易误旋、过旋的改进型触控萤幕用点选笔。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型触控萤幕用点选笔,它有一内部装有发光装置并具有透明笔头的笔管,而发光装置又由最下端的发光器、与发光器相接设的电路板及与电源输出正极相接的大弹簧和与负极相连接的小弹簧构成,杆状电池正极与大弹簧套设而负极与小弹簧相对应悬置,另有一与笔帽相连动的开关装设在杆状电池上部并通过笔帽的旋拧方向不同而使杆状电池下压与负极弹簧触离,其特征在于:开关是由与笔头相旋固的基座,插设在基座中的活动杆及与活动杆套设并与基座旋拧的帽盖组成,活动杆有一顶部为斜面的杆头,该斜面的一半设为由高至低的螺旋导压面,而另一半形成一侧挡,在螺旋导压面与侧挡间的上下端各形成嵌槽,帽盖内孔上半段的凸块在旋动中分别与活动杆的螺旋导压面相触滑和与上、下嵌槽相卡扣定位。参见图4至图6所示。
与基座上段的所设的若干凸环相卡扣的帽盖内圆孔下段设有凹环,凸块设置在帽盖内孔的上半段的周侧并沿径向内凸。参见图4至图6所示。
活动杆的上部的斜面部的螺旋导压面呈U形,而螺旋导压面与另一半的侧挡之间呈一顶端豁开的U形豁槽状,斜面部下段为带有两对称凸条的杆身,带有对称凸条的杆身与基座的插孔相插设并沿插孔轴向升降,杆身的下端与杆状电池的上端相触压。参见图4至图7所示。
活动杆斜面部下段杆身上的对称凸条沿杆身纵向设置并与基座插孔中对应导向定位部份滑动插设,并通过帽盖的旋拧触压活动杆沿基座插孔上、下移动而顶触杆状电池下端与负极导通或截止。参见图4、图5、图7所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点选笔的分解图。
图2为现有点选笔的使用状态侧剖图之一。
图3为现有点选笔的使用状态侧剖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侧剖图之一。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侧剖图之二。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4至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祥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如图所示,点选笔10主要由笔管1、透明笔头2、发光装置3及开关5所构成,其中:笔管1为一中空管体,其前端固设一透明笔头2,内部设有一发光装置3,在后端则设有内螺纹11,可供一开关5旋锁固定。
透明笔头2为一具有钝尖端21的锥形体,可供笔管1内部的发光装置3在发光时透光。
发光装置3由在一导通电路板31上接设一发光器32(指发光二极体),其电源输入端的正极接有一大弹簧33,而其内部中心则设有一连接负极的小弹簧34,借由大、小弹簧33、34的组合,可供一前端外围为正电、而外围中央则凸设负电杆的电池35对应插置,若取用特殊发光二极体,如白光二极体,因其所需电压较一般发光二极体高,故必须在导通电路板31上增设一升压电路36,使低电压升为高电压,提供特殊发光二极体正常的工作电压。
上述构件均与现有技术相同,而主要改进的部件为开关5,开关5由基座51、活动杆52及帽盖53所组成,其中:基座51为一中空的管体,其身部环设一对应笔管1直径的凸阶511,而凸阶511下方设有可对应旋锁笔管1内螺纹11的外螺纹512,在凸阶511的上方则设有若干可供卡扣帽盖53的凸环513,并可套设一垫圈514,基座51中空的插孔515除了可供物体作圆周转动的圆形设计外,其他形状也可以。
活动杆52具有一顶部为斜面的杆头521,该斜面其中的一半面顺着由高至低的倾斜角度切设一螺旋导面522,而另一半面则形成一侧挡523,并在螺旋导面522与侧挡523之间的上、下端各形成一嵌槽5231、5232,其杆身524外形对应基座51的插孔515,借由该插孔515提供活动杆52无法作圆周转动的定位插置,并使其具有上、下位移的功能。
帽盖53可套盖于基座51上,而其内部上半段设有一凸块531,在其下半段则设有若干可供基座51凸环513卡扣的凹环532,由此使帽盖53可在基座51上作圆周方式转动,而其内部的凸块531则可上、下滑动于活动杆52的螺旋导面522上,并可卡扣于上、下端的嵌槽5231、5231中。
借由上述结构设计,可在笔管1内置入发光装置3,其发光器32朝下且与透明笔头2相接,而大、小弹簧33、34向上并对应电池35的正负极,但因大弹簧33以其弹性力支撑电池35,故小弹簧34并未与电池35的负电杆相导接,再将开关5的因定座51锁固于笔管1的末端,此时活动杆52的底面抵贴于电池35顶面,而由于电池35受大弹簧34的顶撑,使得活动杆52也连带的被向上顶撑,而其顶部杆头521的下端嵌槽5232则与帽盖53的凸块531相卡扣,由此组合成一可发光,但尚未启动的点选笔10,如图5的使用状态侧剖图之一及图6所示。
再请参见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剖图之二,如图所示,若要使点选笔10发光,只需向左旋动帽盖53,使其内部的凸块531自螺旋导面522的下端嵌槽5232中脱出,并向上顺着帽盖53旋转的速度在螺旋导面522上滑动,而活动杆52的杆头521就会逐渐被凸块531所下压,进而推动电池35而压挤大弹簧33,当凸块531卡扣于螺旋导面522的上端后便会被侧挡523挡住,凸块531也就会落入其上端的嵌槽5231中加以固定,使电池35及活动杆52不受大、小弹簧33、34的反弹力影响,在电池35的负电杆与小弹簧34接触后,便可达到令发光器32导通发光的功效,而反向旋转帽盖53,便可使凸块531脱离上端嵌槽5231,同时电池35及活动杆52也会受到大、小弹簧33、34的反弹力影响而上升,进而关闭发光器32。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虽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更动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所函盖。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萤幕用点选笔构造创新,且具有实用与利用价值,具有进步性与改良性,应符合专利法的要求,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恳请审查并批准实用新型专利权。
Claims (4)
1、一种改进型触控萤幕用点选笔,它有一内部装有发光装置并具有透明笔头的笔管,而发光装置又由最下端的发光器、与发光器相接设的电路板及与电源输出正极相接的大弹簧和与负极相连接的小弹簧构成,杆状电池正极与大弹簧套设而负极与小弹簧相对应悬置,另有一与笔帽相连动的开关装设在杆状电池上部并通过笔帽的旋拧方向不同而使杆状电池下压与负极弹簧触离,其特征在于:开关是由与笔头相旋固的基座,插设在基座中的活动杆及与活动杆套设并与基座旋拧的帽盖组成,活动杆有一顶部为斜面的杆头,该斜面的一半设为由高至低的螺旋导压面,而另一半形成一侧挡,在螺旋导压面与侧挡间的上下端各形成嵌槽,帽盖内孔上半段的凸块在旋动中分别与活动杆的螺旋导压面相触滑和与上、下嵌槽相卡扣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触控萤幕用点选笔,其特征在于:与基座上段的所设的若干凸环相卡扣的帽盖内圆孔下段设有凹环,凸块设置在帽盖内孔的上半段的周侧并沿径向内凸。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改进型触控萤幕用点选笔,其特征在于:活动杆的上部的斜面部的螺旋导压面呈U形,而螺旋导压面与另一半的侧挡之间呈一顶端豁开的U形豁槽状,斜面部下段为带有两对称凸条的杆身,带有对称凸条的杆身与基座的插孔相插设并沿插孔轴向升降,杆身的下端与杆状电池的上端相触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触控萤幕用点选笔,其特征在于:活动杆斜面部下段杆身上的对称凸条沿杆身纵向设置并与基座插孔中对应导向定位部份滑动插设,并通过帽盖的旋拧触压活动杆沿基座插孔上、下移动而顶触杆状电池下端与负极导通或截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00729U CN2521661Y (zh) | 2002-01-14 | 2002-01-14 | 一种改进型触控荧幕用点选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00729U CN2521661Y (zh) | 2002-01-14 | 2002-01-14 | 一种改进型触控荧幕用点选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21661Y true CN2521661Y (zh) | 2002-11-20 |
Family
ID=3368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2007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21661Y (zh) | 2002-01-14 | 2002-01-14 | 一种改进型触控荧幕用点选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21661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09991A1 (zh) * | 2010-03-07 | 2011-09-15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笔 |
TWI756127B (zh) * | 2021-05-12 | 2022-02-21 |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筆裝置 |
-
2002
- 2002-01-14 CN CN02200729U patent/CN252166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09991A1 (zh) * | 2010-03-07 | 2011-09-15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笔 |
TWI756127B (zh) * | 2021-05-12 | 2022-02-21 |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筆裝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77169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 |
CN1932629A (zh) | 显示装置、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 |
CN200956064Y (zh) | 镜头调整装置 | |
CN1661536A (zh) | 非线性非树状选单方式 | |
CN100594042C (zh) | 一种粉针剂自动混药装置 | |
CN205606106U (zh) | 一种调节屏幕的电视机座及其电视机 | |
CN2521661Y (zh) | 一种改进型触控荧幕用点选笔 | |
CN2847441Y (zh) | 基于视觉暂留效应的线阵发光led运动成像装置 | |
US20070183021A1 (en) | Device with electrically alterable appearance | |
CN215801159U (zh) | 一种新型可以改变道路标线 | |
CN2513164Y (zh) | 触控屏幕用点选笔 | |
Zeng | Key Matrix Design Based on OLED Display Technology | |
CN101214767A (zh) | 一种旋转式led发光笔 | |
CN221541046U (zh) | 一种可以提供随机答案的笔 | |
CN105260039A (zh) | 一种滚轮发光强度与dpi切换速度对应的鼠标 | |
CN201154612Y (zh) | 一种旋转式led发光笔 | |
CN219958207U (zh) | 一种一体式电容触控电子白板 | |
CN2758919Y (zh) | 用于家电和电脑主机的led驱动电路 | |
CN2541200Y (zh) | 具扭转开关的照明触控笔具 | |
CN217730092U (zh) | 一种笔芯可定时缩回的笔 | |
CN217821594U (zh) | 一种双屏显示模组及翻译设备 | |
CN212460839U (zh) | 一种具有展台的电子黑板 | |
CN214700381U (zh) | 一款多功能红船台灯 | |
CN214535795U (zh) | 一种屏幕可旋转的学习台灯 | |
CN206639194U (zh) | 一种多功能触控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