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85278Y - 导线卷收盒 - Google Patents

导线卷收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85278Y
CN2485278Y CN 00227198 CN00227198U CN2485278Y CN 2485278 Y CN2485278 Y CN 2485278Y CN 00227198 CN00227198 CN 00227198 CN 00227198 U CN00227198 U CN 00227198U CN 2485278 Y CN2485278 Y CN 248527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plane
electric conductor
clockwork spring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2271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延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02271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8527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8527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8527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一种两电子器具间连线的卷收装置,包括发条,发条夹套,软质导线和可装入发条夹套的壳体,导线卷绕在“”形夹套的凹槽上,其外圈线端从壳体一扁口引出,内圈线端的线芯经夹套平面上的触头与壳体盖板上的圈状导电体滑动电连接后或经夹套平面和壳体盖板上的圈状导电体与滚珠滚动电连接后间接引出壳外,抑或是内圈导线的线端从盖板圆孔中直接引出壳外。使用时,将导线从壳体的扁口中拉出并定位即可。

Description

导线卷收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装载连接两电子器具导线的装置。该装置尤其适合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轻便电子器具如电子理疗仪、随身听、手机等与其附属终端(理疗头、耳机、麦克风等)的连接用。
电子器具的主机与终端信号的传递或电子器具与电源间一般都采用直接连线方式。这种方式对主机和终端均为固定放置时,使用起来一般无不便之感。但是,这种方式用在随身携带的电子器具上,就显得不那么方便了。主要表现为线长不易携带(不便收拾)、容易缠绕,以至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便携电子器具的使用者提供一种携带/使用方便、杜绝缠绕现象的连线卷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根据刚性卷尺卷收和滑/滚动电连接的原理,在一个有盖的硬性壳体内装入一卷带有夹套的发条,其中发条装在“H”形刚性夹套内,而夹套通过其中心圆孔套在壳体的一根圆柱体上,发条外圈的端头固定在夹套壁上,内圈的端头卡在壳体的那根用来支承夹套的圆柱体上,在发条夹套的一绝缘平面上固定一组从该夹套凹槽底穿过且互相绝缘的多芯软质导线,导线在夹套凹槽一边那部分除一小段线端外全部卷绕在凹槽上,且该小段线端从壳体的一个扁形预留口中引出,壳体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上,固定在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线线端的每一线芯分别与固定在该平面上的一个导电触头电连接,而壳体盖板内侧绝缘平面上则固定有数量与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电触头相等、大小与各导电触头绕其所在平面中心的回旋圆周相应的圈状导电体,这些圈状导电体分别与固定在盖板上的一组多芯软质导线线端的一线芯电连接,夹套平面上的每一导电触头分别与盖板上的一圈状导电体相接触,当发条夹套转动使导电触头转动时,导电触头始终能与与之对应的圈状导电体滑动电连接;或者固定在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线线端的每一线芯分别与固定在该平面上的一个以平面中心为圆心的圈状导电体电连接,而壳体盖板内侧绝缘平面上则固定有数量、形状、大小与固定在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一致的导电体,这些圈状导电体分别与固定在盖板上的一组多芯软质导线线端的一线芯电连接,在夹套绝缘平面和盖板内侧绝缘平面的圈状导电体间放置一个装有导电滚珠的滚珠夹,滚珠夹上的每一颗滚珠均落在与之对应的圈状导电体的圆周上,当发条夹套转动使其上面的圈状导电体转动时,则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与盖板内侧的圈状导电体通过它们之间的滚珠滚动电连接;抑或是在壳体盖板的中心开一个圆孔,在盖板与壳体相对固定前,将固定在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线的线端从盖板的中心圆孔中直接引出壳体。使用时,将卷绕在发条夹套凹糟上的导线从盒子的扁口中拉出并定位,使用完毕发条自动将导线卷在夹套凹槽上,从而达到携带、使用方便的目的。
上述所说的固定在发条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电触头具有一定的弹性,每一导电触头均沿该平面中心的各同心圆圆周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导电触头为一组且互相电连接,不在同一圆周上的导电触头互相绝缘,壳体盖板内侧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其截面具有“U”形凹槽结构。
上述所说的固定在发条夹套的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和固定在壳体盖板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其截面具有“U”形凹槽结构,每一圈状导电体均以其所在平面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置于两平面圈导电体之间的滚珠夹是一个由径向连接筋、圆形连接筋和滚珠座连成一体的塑料构件,其中圆形连接筋的大小、数量与圈状导电体相对应,且每一圆形连接筋上均匀分布3~4个滚珠座,各滚珠座是一个两边贯通的圆形空腔,在各空腔内分别压入一颗直径稍小于空腔直径的导电滚珠,滚珠既能在空腔内自由滚动又不至于掉出空腔。
上述所说的从发条夹套凹槽底穿到夹套绝缘平面上的软质导线,其固定点从穿线孔一直固定到该平面的中心,而壳体盖板平面中心的圆孔稍大于软质导线的线径。
以上三种方式均利用了机械原理,将电子器具原来散乱的连线卷收在一个便于携带的盒子里。其中前两种方式在发条夹套转动收线时,较短的一段线可以保持不动,所以该段线可以一直连在电子器具的主机上,这样它们既可以自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立的附件,又可以和主机装在一起;后一种方式结构较简单,但发条夹套转动收线时,较短的一段线会跟着转动,使用起来没有前两种方式灵活方便。最后,在本装置露在外面的导线的两端按需要装上插头、插座、接线柱或电子器具的终端(如耳机、麦克风、开关等),使用时将卷入盒内的导线拉出并定位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A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手机与耳机、麦克风及开关连接时的轴测图;
图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外观的轴测图;
图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外观的轴测图;
图D是本实用新型中柱形发条夹套(垂直其轴向)的主视图;
图E是本实用新型中图D的I向视图;
图F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线定位推杆的主视图;
图G是本实用新型中图F的II向视图;
图1-1至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其中: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壳体盖板揭开后的内部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壳体盖板反面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图1-2的III-III剖视图;
图2-1至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其中: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盖板揭开后的内部主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盖板反面的主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滚珠夹的主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图2-3的IV-IV剖视(放大)图;
图3-1至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其中: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壳体盖板揭开后的内部主视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壳体盖板反面的主视图。
实施例1:
按图B、1-1用塑料注出壳体的底座[1],底座[1]有一个可装入发条夹套[2]的空腔[3],空腔[3]的中心有一根支承发条夹套[2]的圆轴[4],轴[4]沿其轴向一分为二,其根部有一圈轴肩和一圆形弹性垫,在底座[1]的一侧面开有两个槽口,一个在该侧面的中间,用来安装推杆[5],一个在该侧面的一角,用来引出导线[6],壳体底座[1]的四角各有一个螺栓旋入位[7];按图D、E和1-1用足够强度的薄钢板或塑料做一个
Figure Y0022719800071
形发条夹套[2],其圆形凹槽用来卷收导线束[6],中间的柱形空间用来装入发条,发条的外圈固定在夹套[2]上,内圈按轴[4]的外径做成“S”形,以便装配时发条的内圈挂在已一分为二的轴[4]上,发条夹套[2]的两侧是两个圆形平面,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绝缘的,两平面的圆周呈锯齿[8]状,且两平面的中心开有稍大于轴[4]的圆孔,装配时轴[4]穿过两平面的圆孔并卡住发条的“S”形内圈,在一绝缘平面上开一个穿线孔[9],该孔应落在卷线凹槽上并与凹槽的槽底持平,然后按实际需要在该绝缘平面上固定一些有弹性的导电触头[10],触头[10]沿该平面中心的各同心圆的圆周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触头为一组且互相电连接,不在同一圆周上的触头彼此绝缘,每组触头与从穿线孔[9]穿过的一束软质导线[6]的一根的一端电连接,导线[6]的绝缘部分固定在穿线孔[9]附近的凹槽槽底上,固定时,从固定点到触头[10]的一段导线应保持松弛状态,以保证在拉动导线[6]的自由端时,不至于影响到触头[10];另外.为了使导线[6]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制作导线时可在导线的内部加入一些尼龙牵引芯,并使牵引芯与导线的绝缘层融为一体;按图F、G和1-1用塑料做一根推杆[5]。推杆[5]的一端装有用橡胶制成的阻尼块[11],另一端装有刚性阻挡爪[12],推杆[5]的中间有一突出的推钮[13],当推杆[5]按图1-1位置安装在底座[1]上,并向上推动推钮[13]时,阻尼块[11]在引线口附近压住导线束[6],而阻挡爪[12]则刚好卡住发条夹套[2]圆周的锯齿[8],这样保证了被拉出的导线[6]不会自动缩回壳体内,而制作挡爪[12]时可将其与一弹性垫片做成一体,该弹性垫片的作用是在装配时将推杆[5]与底座[1]紧密配合,使推杆[5]不至于过分松动;按图1-2和1-3用塑料注一个与壳体底座[1]相应的壳体盖板[14],在盖板[14]的内侧绝缘平面上固定一些与发条夹套[2]的绝缘平面触头组所在的圆周的大小和数量一致的圆圈状导电体[15],圆圈状导电体[15]的横截面是“U”形凹槽,该凹槽具有导向作用,固定时,各圆圈状导电体以盖板[14]的几何中心为其圆心,每一圆圈状导电体[15]与一束软质导线[16]的一根的一端电连接,软质导线[16]的另一端穿过盖板[14]露在外面,其绝缘部分固定在盖板[14]上,导线[16]跨过导电体[15]时,须从导电体[15]和盖板[14]之间穿过,以避免导线[16]与导电体[15]交叉,另外,在盖板[14]的四角各留有一个与底座[1]对应的螺孔[17],而在盖板[14]内侧的几何中心还有一圈凸起[18],装配时凸起[18]与套在轴[4]轴肩上的一弹性垫相配合,将发条夹套[2]定位,而由于装配后,应保证发条夹套[2]上的触头[10]与盖板[14]上的圆圈状导电体[15]有良好的电接触,所以凸起[18]又不能过高。在上述各部件备齐后即可进行装配,装配时首先将软质导线[6]逆着发条夹套[2]圆周的锯齿[8]的方向人工缠绕在夹套[2]的凹糟中,并将缠好线的夹套[2]按有触头的一面朝上,装在壳体底座[1]已套有弹性垫圈的圆轴[4]上,装入时要将夹套[2]内的发条的“S”形内圈卡在轴[4]的槽里,接着调整导线[6]在发条夹套[2]凹槽中的圈数,使导线[6]的自由端在发条夹套[2]处于自由状态时能刚好露在底座[1]的引线口的外面,然后,在壳体底座[1]的侧面预留槽口中装上推杆[5],最后,将盖板[14]有圆圈状导电体[15]的一面按装配关系紧扣在壳体底座[1]上,并用螺丝将它们固定即可。
实施例2:
按图B、D、E、F、G、2-1、2-2和实施例1的方法制作发条夹套[21]、推杆[22]、壳体底座[23]和盖板[24],在发条夹套[21]的一圆形绝缘平面上按需要固定一些彼此绝缘的圈状导电体[25],各圈状导电体[25]以该平面几何中心为圆心分布,导电体[25]的横截面为“U”形凹槽,每一导电体[25]与一束从发条夹套[21]的卷线凹槽穿过来的软质导线[26]的一根的一端电连接,导线[26]跨过导电体[25]时,须从导电体[25]和发条夹套[21]间穿过,导线[26]的绝缘部分固定在夹套[21]的凹槽上;在壳体盖板[24]的内侧面固定一些形状、大小和数量与发条夹套[21]平面一致的导电体[27],各导电体[27]以盖板[24]的几何中心为圆心,每一导电体[27]与一束软质导线[28]的一根的一端电连接,导线[28]的绝缘部分固定在盖板[24]上,导线[28]的自由端穿过盖板[24]露在盖板[24]的另一面;按图2-3和2-4用耐磨塑料制作一个滚珠夹[29],滚珠夹[29]的径向连接筋[30]和圆圈连接筋[31]将沿各圆圈连接筋[31]圆周均匀分布的滚珠座[32]连成一体,每一圆圈连接筋[31]上有3-4个滚珠座,各圆圈连接筋[31]的数量和其圆周的大小与发条夹套[21]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25]一致,滚珠座[32]是一个两边贯通的扁圆形空腔,根据滚珠座[32]空腔的大小和数量,选取具有良好导电性能且直径稍小于该空腔直径的滚珠[33],并将它们分别压入各滚珠座[32]的空腔内,由于滚珠[33]的直径稍小于空腔的直径,这样既能保证滚珠[33]在空腔内自由活动又不至于掉出空腔;另外,在制作滚珠夹[29]时,各塑料构件要尽量薄,以保证装入滚珠后各滚珠[33]能从滚珠座[32]空腔的两边开口中凸出并高过各塑料构件,这样装配后滚珠[33]才能起到连接圈状导电体[25]和[27]的作用。最后,按实施例1的装配方法先将缠有导线[26]的发条夹套[21]和推杆[22]装在壳体底座[23]上,然后在发条夹套[21]的圈状导电体[25]上放入滚珠夹[29]、盖上盖板[24]并用螺丝将盖板[24]固定在壳体底座[23]上即可。这里还要说明一点,由于发条夹套[21]平面和盖板[24]内侧面上的“U”形凹槽以及滚珠夹[29]的滚珠都没有弹性,所以,发条夹套[21]支承轴轴肩的弹性垫必不可少,且其弹性是保证该卷收装置在使用时上述三者间有良好接触的前提。当然,制作时也可以通过在发条夹套[21]或壳体盖板[24]和其“U”形凹槽之间加入弹性体(垫)来解决该问题。
实施例3:
按图C、D、E、F、G、3-1、3-2和实施例1或2方法制作发条夹套[41]、推杆[42]、壳体底座[43]和盖板[44],在发条夹套[41]的任一平面上固定从凹形卷线槽底部穿过的一束软质导线[45],固定时将导线[45]从穿线孔一直固定到该平面的几何中心,且导线[45]的固定点不在线端而在其中部并只涉及其保护表层,即导线[45]不必截断,而仅被固定点分隔为一长一短的两节,其中较长的一段在夹套[41]的凹形卷线槽的一边;在盖板[44]的几何中心开一个直径稍大于导线[45]线径的圆孔[46],并在盖板[44]内侧面留有一圈以该平面几何中心为圆心的凸起[47],凸起[47]的半径稍大于发条夹套[41]几何中心到穿线孔的距离,凸起[47]的高度取导线[45]线径的1.7倍为宜,这样装配时盖板[44]的凸起[47 ]和支承轴轴肩的弹性垫一起将发条夹套[41]定位,而凸起[47]又不会碰到固定在夹套[41]平面上的导线[45]。最后,按实施例1或2的装配方法先将缠有导线[45]的发条夹套[41]和推杆[42]装在壳体底座[43]上,然后将固定在夹套[41]平面上的导线[45]的剩余部分自盖板[44]的内侧面向外从其圆孔[46]中穿出,当盖板[44]紧扣在底座[43]上时用螺丝将它们固定即可。
在实际制作中,该卷线装置可以和主机做在一起(适用于实施例1或2),同时壳体底座可适当做得大一些,这样它除了装入发条夹套等配件外,还可以有一些空间装入导线两端的插头或小终端等,从而使该卷线盒更加紧凑和便于携带。图A是按上述方法制作并应用于主机(如手机等,图中未画出)经插头[01]与其耳机[02]、麦克风[03]和开关[04]连接的一个具体例子,壳体中还有一个可容纳上述小终端的空间[05]。另外,当导线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时,上述各实施例中可取消发条夹套圆形平面圆周的锯齿和推杆。此时,只要将壳体底座的扁形出线口做一些改动也能达到使拉出的导线定位。改动时,在该扁形出线口的适当处(一般在扁形口的两角)用弹性材料做成“V”形即可,使用时将拉出的导线挤入“V”形弹性体的细部,弹性体就会牢牢压住导线,从而完成将导线定位的目的。当然,也可以仅取消锯齿而保留推杆,则在不改动扁口的情况下,用推杆来定位导线。
而在应用上,该卷线装置不仅适用于便携电子器具,而且也很适合用在如电话与话筒、电脑与键盘/鼠标/光笔等一切在使用时需通过导线互相连接的固定电子设备上。

Claims (6)

1.一种两电子器具间连线的卷收装置,包括软质导线、发条、发条夹套、壳体盖板和可装入发条夹套的壳体,其中发条装在“H”形刚性夹套内,而发条夹套通过其中心圆孔套在壳体的一根圆柱体上,发条外圈的端头固定在夹套壁上,内圈的端头卡在壳体的那根用来支承夹套的圆柱体上,在发条夹套的一绝缘平面上固定一组从该夹套凹槽底穿过且互相绝缘的多芯软质导线,导线在夹套凹槽一边那部分除一小段线端外全部卷绕在凹槽上,且该小段线端从壳体的一个扁形预留口中引出,壳体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上,其特征是:固定在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线线端的每一线芯分别与固定在该平面上的一个导电触头电连接,而壳体盖板内侧绝缘平面上则固定有数量与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电触头相等、大小与各导电触头绕其所在平面中心的回旋圆周相应的圈状导电体,这些圈状导电体分别与固定在盖板上的一组多芯软质导线线端的一线芯电连接,夹套绝缘平面上的每一导电触头分别与盖板上的一圈状导电体滑动电连接;或者固定在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线线端的每一线芯分别与固定在该平面上的一个以平面中心为圆心的圈状导电体电连接,而壳体盖板内侧绝缘平面上则固定有数量、形状、大小与固定在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一致的导电体,这些圈状导电体分别与固定在盖板上的一组多芯软质导线线端的一线芯电连接,在夹套绝缘平面和盖板内侧绝缘平面的圈状导电体间放置一个装有导电滚珠的滚珠夹,滚珠夹上的每一颗滚珠均落在与之对应的圈状导电体的圆周上,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与盖板内侧的圈状导电体通过它们之间的滚珠滚动电连接;抑或是在壳体盖板的中心开一个圆孔,固定在夹套绝缘平面上的导线的另一线端从盖板中心的该圆孔中直接引出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线卷收装置,其特征是:固定在发条夹套[2]绝缘平面上的导电触头[10]具有一定的弹性,导电触头[10]沿该平面中心的各同心圆圆周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导电触头[10]为一组且互相电连接,不在同一圆周上的导电触头[10]互相绝缘,壳体盖板[14]内侧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15],其截面具有“U”形凹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线卷收装置,其特征是:固定在发条夹套[21]的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25]和固定在壳体盖板[24]绝缘平面上的圈状导电体[27],其截面具有“U”形凹槽结构,每一圈状导电体[25]、[27]均以其所在平面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置于圈导电体[25]、[27]之间的滚珠夹[29]是一个由径向连接筋[30]、圆形连接筋[31]和滚珠座[32]连成一体的塑料构件,其中圆形连接筋[31]的大小、数量与圈状导电体[25]相对应,且每一圆形连接筋[31]上均匀分布3~4个滚珠座[32],各滚珠座[32]是一个两边贯通的圆形空腔,在各空腔内分别压入一颗直径稍小于空腔直径的导电滚珠[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线卷收装置,其特征是:从发条夹套[41]凹槽底穿到夹套绝缘平面上的软质导线[45],其固定点从穿线孔一直固定到该平面的中心,而壳体盖板[44]平面中心的圆孔[46]稍大于软质导线[45]的线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连线卷收装置,其特征是:各软质导线上可以有一根以上与该导线融为一体的绝缘抗拉牵引线,发条夹套的两个圆形平面的圆周有连续的锯齿,壳体内靠扁形出线口一侧装有一推钮外露的推杆,推杆的两头分别有阻尼块和阻挡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连线卷收装置,其特征是:各软质导线上可以有一根以上与该导线融为一体的绝缘抗拉牵引线;壳体扁形预留出线口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具有“V”形结构。
CN 00227198 2000-01-25 2000-01-25 导线卷收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8527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27198 CN2485278Y (zh) 2000-01-25 2000-01-25 导线卷收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27198 CN2485278Y (zh) 2000-01-25 2000-01-25 导线卷收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85278Y true CN2485278Y (zh) 2002-04-10

Family

ID=33590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22719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85278Y (zh) 2000-01-25 2000-01-25 导线卷收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8527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384A (zh) * 2016-11-14 2017-03-15 栾敬钊 双绞线单向伸缩旋转连接装置
CN108761150A (zh) * 2018-04-23 2018-11-06 李树龙 一种针型绝缘表笔装置及操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384A (zh) * 2016-11-14 2017-03-15 栾敬钊 双绞线单向伸缩旋转连接装置
CN108761150A (zh) * 2018-04-23 2018-11-06 李树龙 一种针型绝缘表笔装置及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90749A (en) Electrical cord retraction device
US6702077B2 (en) Nested cables and reel assembly
US9499373B1 (en) Cable retraction unit assembly
US5797558A (en) Uni-directional cord take-up device
JPS6252531B2 (zh)
CN1391528A (zh) 可收放电缆卷盘用的无接缝扁圆电缆
US4062608A (en) Telephone handset cord storage apparatus
USRE38211E1 (en) Uni-directional cord take-up device
CN201252383Y (zh) 电线收放盒
CN2485278Y (zh) 导线卷收盒
US20110003503A1 (en) Power supply wire receiving structure
US6059080A (en) Wire wheel with continuous electrical connection
CN210326290U (zh) 一种电缆测试转接器
CN109559844B (zh) 一种电力传输电缆
CN208475143U (zh) 一种吊装长度可调的飞碟灯
CN217720163U (zh) 一种卷线盘的电源动定转换结构
CN217626965U (zh) 可连续收放线的线盘
CN219696840U (zh) 一种扁平式自动回弹usb数据线
CN108644688A (zh) 一种吊装长度可调的飞碟灯
CN215007667U (zh) 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电磁线铜线
CN208608495U (zh) 便于收纳的电源线
CN2285039Y (zh) 可收纳免持听筒的耳机和麦克风线的装置
CN217708303U (zh) 一种弱电安装用施工装置
CN209747846U (zh) 一种伸缩连接线
CN213366985U (zh) 一种耐磨磁性可伸缩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