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80904Y - 一种新颖的鼠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颖的鼠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80904Y
CN2480904Y CN 01208957 CN01208957U CN2480904Y CN 2480904 Y CN2480904 Y CN 2480904Y CN 01208957 CN01208957 CN 01208957 CN 01208957 U CN01208957 U CN 01208957U CN 2480904 Y CN2480904 Y CN 248090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d
genius mouse
button
user
m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089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YI INTERNAT
Original Assignee
SHIYI INTERNA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I INTERNAT filed Critical SHIYI INTERNAT
Priority to CN 012089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8090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8090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8090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触摸板和鼠标器集成为一体的输入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触摸板,用户可以通过所述触摸板控制光标或输入其它指令;所述中央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各个部件和将从按键和触摸板上传来的指令编码后送到计算机主机。它只使用一根接口线与计算机主机相连,不会占用额外的插槽。而且用户在使用时,用户的手只需要放在一个装置上,不需要来回地移动,简化了输入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颖的鼠标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触摸板的鼠标器装置,所述触摸板可以和鼠标器的按键协同工作或用于提供手写的中英文输入。
鼠标和触摸板都是常见的计算机外围设备,都是可以向计算机输入用户指令的接口装置。普通的双键或三键鼠标在作为输入装置时的功能非常有限,只能是用于移动光标在显示器上的位置或通过点击来拉开菜单以前进到下一步的操作。这对于完成复杂的操作或找到分级很多的菜单中的一个选项就很不方便了。触摸板通常是一个单独的装置,用户用手指或专用的笔按压在板上以控制显示器上的光标或输入手写的文字。当触摸板也作为一个单独的外围设备时,它和设备通常有用户的同一只手操作,例如对于右利的人是右手,这使用户在工作时需不时地将手在两种装置之间来回移动,极不方便。另外,触摸板作为外围设备也占用了一个串行接口插槽,造成资源紧张。
因此需要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输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触摸板和鼠标器集成为一体的输入装置。它只使用一根接口线与计算机主机相连,不会占用额外的插槽。而且用户在使用时,用户的手只需要放在一个装置上,不需要来回地移动,简化了输入操作,通过了操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鼠标器包括一个与计算机主机相连的接口线;一个外壳;多个按键;一个移动检测装置,例如滚动球;一个中央控制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触摸板,用户可以通过所述触摸板控制光标或输入其它指令;所述中央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各个部件和将从按键和触摸板上传来的指令编码后送到计算机主机。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板可以为电容式,热感式或压力式。但优选地所述触摸板是电容式的,触摸板通过电容感应检测用户的手指或专用的笔。当用户的手指或笔尖接触到板面,便成为板表面附近的电场。触摸板感应器是一个在顶端表面有传导矩阵的电路板。在板表面的后面有一块芯片持续地测量电容轨迹,因此确定手指或笔尖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和计算机的接口可以是电缆连接或是红外接口(无线接口),或是无线电(RF)式或使用蓝牙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还可以包括一个金属手写笔,用于代替用户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指点,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和保护触摸板。这时鼠标器的外壳中有一个凹槽,用于存放上述手写金属笔。
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还可以包括一个盖子,盖子的一端接在外壳上,用于在不使用触摸板时盖在触摸板上。在使用触摸板时,可以将盖子掀起来,露出触模板和鼠标器的按键。盖子盖上后,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和普通的鼠标器看起来几乎没有差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触摸板可以分为多个区,用户可以自行定义各个区和各个按键的作用。例如将触摸板的四个角落定义为不同的按键,轻敲板面产生与按键同样的效果。这样四个角落和中央区域和两个原有的按键,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这时变成一个七按键的鼠标器,极大地扩展了鼠标器的功能。或者,通过软件的设置赋予按键与角落区域许多不同的功能。例如,在触摸板上定义菜单区和输入区,通过点击菜单区的一个地方,选择一个菜单选项。而在输入区则可以输入指令或者输入手写的中文或英文。
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还可以包括一个开关,当开关在第一位置时,只有按键或触摸板可以使用;而当开关在第二位置时,按键和触摸板都可以使用。
通过结合附图和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上述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的优选实施例在盖子打开状态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的优选实施例在盖子关闭状态的图;
图3A和图3B是示意本实用新型鼠标器的触摸板的操作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鼠标器的中央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参照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的优选实施例在盖子打开状态的图。如图所示,鼠标器包括盖子1,两个按键2和3,触摸板4,手写笔凹槽5,电缆6和外壳7。盖子1与外壳7是由绝缘材料如塑料制成的,可以具有各种颜色,它的形状也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形状,可以采用普通鼠标器的所有可能的形状。这里鼠标器的按键是两个,按键的数目也可以为三个,或者在两个按键中间还有一个浏览用的滚珠。在鼠标器的侧面还有一个开关(图中未示出),当开关在第一位置时,只有按键或触摸板可以使用;而当开关在第二位置时,按键和触摸板都可以用于输入用户的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触摸板4是电容型的,触摸板通过电容感应检测用户的手指或专用的笔。当用户的手指或笔尖接触到板面,便成为板表面附近的电场。触摸板感应器是一个在顶端表面有传导矩阵的电路板。在板表面的后面有一块芯片持续地测量电容轨迹,因此确定手指或笔尖的位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的优选实施例在盖子关闭状态的图。这时它和普通的鼠标器看起来几乎相同,能作为普通鼠标器使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除了能制成普通鼠标的功能之外,比传统的鼠标具有更多的特性和功能。轻敲板面可以产生与按鼠标左键或主键同样的效果。而轻敲的动作通常要比按键更快更方便。轻敲两次等于按键二次。如图3A所示。
此外,触摸板可以用来拖曳光标,窗口或者其它物件,这比在移动光标时需要同时按住鼠标的按键才能拖曳要方便得多。如图3B所示,将光标移动到物件上,轻敲两次,下-上-下,在第二次轻敲时将手指留在触摸板上,这个动作叫做轻敲一次半。然后在触摸板上滑动手指即可移动选择的物件。
如果在拖曳物件时碰到触摸板的边缘,触摸板有一个锁定拖曳的功能让用户在提起手指后仍处在拖曳状态中。用户可以拖曳多次来横跨整个屏幕,再轻敲一次退出锁定拖曳。另外触摸板还有一个边缘动作功能来帮助用户实现长距离移动光标。当用户移动光标到达触摸板边缘,按在边缘上,光标会继续往相同方向移动直到用户提起手指和移开手指。当用户的手指按在边缘上时,光标的移动速度可以是定速的,也可以随着压力而改变,压力越大,光标或物件的移动速度约快。
触摸板可以分为多个区,用户可以自行定义各个区和各个按键的作用。例如将触摸板的四个角落定义为不同的按键,轻敲板面产生与按键同样的效果。这样四个角落和中央区域和两个原有的按键,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这时变成一个七按键的鼠标器,极大地扩展了鼠标器的功能。例如,一个区定义为“跳至开始按键”,它能使光标移动到当前窗口的最开始处并打开开始功能表;一个区定义为“跳至当前窗口的文件表(File)”,使光标跳至当前窗口的文件表控件;第三区定义为“使当前的应用程序最小化”,使当前的窗口缩小;第四区定义为“使当前的应用程序最大化”,扩大当前的窗口;第五区定义为“执行用户指定的程序”,可以作为让用户指定常用的程序的快捷键;另外两个按键为鼠标原有的物理按键。
或者,通过软件的设置赋予按键与角落区域许多不同的功能。例如,在触摸板上定义菜单区和输入区,通过点击菜单区的一个地方,选择一个菜单选项。而在输入区则可以输入指令或者输入手写的中文或英文。再例如,触摸板的虚拟卷动可以让用户卷动文件而无须移开光标。将手指在触摸板下方左右移动可以水平卷动文件,将手指在触摸板右边上下移动可以垂直卷动文件。用户在卷动文件时不用考虑光标的位置,也不需要费力地将光标移动到卷动轴的小方块图标上。使卷动文件更平滑和更便利,且在文件卷动时仍显示内容。
此外可以通过调节触摸板的触感灵敏度来控制指压。还可以通过调节手掌侦测滑竿防止在打字时手掌意外地碰到触摸板引起光标移动或造成不想要的轻敲结果。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的中央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中SW1和SW2按键分别对应鼠标器的物理按键。PS/2 connector对应鼠标器和计算机主机的连接电缆。T1004是48管脚的控制模块,它检测按键和触摸板上的检测信号并在编码后通过电缆接口传送到计算机主机上,和接收计算机主机的指令调节触摸板的设置以实现各种具体的功能。XS0-XS14和YS0-YS11是行列矩阵检测单元,分别检测触摸板的横向和纵向的感应信号以检测触摸板上物体的存在和该物体的移动。
尽管上面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作出一些修改和改动,这些修改和改动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鼠标器,包括:一个与计算机主机相连的接口线;一个外壳;多个按键;一个移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鼠标的移动;一个中央控制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触摸板,用户可以通过所述触摸板控制光标或输入其它指令;其所述中央控制电路模块控制各个部件的操作和将从按键和触摸板上传来的指令编码后送到计算机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板为电容式的,触摸板通过电容感应器检测用户的手指或专用的笔在触摸板上的动作,触摸板感应器是一个在顶端表面有传导矩阵的电路板,在板表面的后面有一块芯片持续地测量当用户的手指或笔尖接触到板面而引起的电场的电容轨迹,由此确定手指或笔尖的位置,将测定的信号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电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鼠标器和计算机的接口可以是电缆连接或是红外接口(无线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鼠标器,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金属的手写笔,用于代替用户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指点,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和保护触摸板;而且鼠标器的外壳中有一个凹槽,用于存放上述金属手写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鼠标器,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盖子,盖子的一端接在外壳上,用于在不使用触摸板时盖在触摸板上;在使用触模板时,可以将盖子掀起来,露出触摸板和鼠标器的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鼠标器,特征在于触摸板可以分为多个区,用户可以自行定义各个区和各个按键的作用,轻敲板面将产生与按键同样的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鼠标器,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开关,当开关在第一位置时,只有按键或触摸板可以使用;而当开关在第二位置时,按键和触摸板都可以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鼠标器,特征在于所示触摸板的边缘被设置为卷动控件,将手指在触摸板下方左右移动可以水平卷动文件,将手指在触摸板右边上下移动可以垂直卷动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鼠标器,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检测装置是滚动球。
CN 01208957 2001-03-19 2001-03-19 一种新颖的鼠标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48090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08957 CN2480904Y (zh) 2001-03-19 2001-03-19 一种新颖的鼠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08957 CN2480904Y (zh) 2001-03-19 2001-03-19 一种新颖的鼠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80904Y true CN2480904Y (zh) 2002-03-06

Family

ID=3362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08957 Expired - Lifetime CN2480904Y (zh) 2001-03-19 2001-03-19 一种新颖的鼠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8090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1990C (zh) * 2004-04-22 2008-04-16 油昌E&S株式会社 鼠标
CN104166471A (zh) * 2013-05-20 2014-11-26 李永贵 增强触控板
CN108170299A (zh) * 2013-12-24 2018-06-15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1990C (zh) * 2004-04-22 2008-04-16 油昌E&S株式会社 鼠标
CN104166471A (zh) * 2013-05-20 2014-11-26 李永贵 增强触控板
CN108170299A (zh) * 2013-12-24 2018-06-15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CN108170299B (zh) * 2013-12-24 2022-05-03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9673B2 (en) Gesturing with a multipoint sensing device
US9292111B2 (en) Gesturing with a multipoint sensing device
CN101410781B (zh) 利用多点感测设备进行的手势操作
US703086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ing multi-touch gestures onto a hand
TWI413922B (zh) 觸控板之控制方法與應用該方法之觸控裝置
WO1998000775A9 (en) Touchpad with scroll and pan regions
CN103218044B (zh) 一种基于物理回馈的触摸装置及其触摸处理方法
CN2480904Y (zh) 一种新颖的鼠标器
WO2014043275A1 (en) Gesturing with a multipoint sensing device
CN206674011U (zh) 一种后壳具有触摸板操作功能的智能手机
CN104063046B (zh) 输入装置及切换输入方式的方法
CN104423644A (zh) 多功能鼠标装置
AU2016238971B2 (en) Gesturing with a multipoint sensing device
AU2014201419B2 (en) Gesturing with a multipoint sensing device
Suzuki Interaction Technique Distinguishing Fingers and Its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3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