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56353Y - 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56353Y
CN2456353Y CN 00261963 CN00261963U CN2456353Y CN 2456353 Y CN2456353 Y CN 2456353Y CN 00261963 CN00261963 CN 00261963 CN 00261963 U CN00261963 U CN 00261963U CN 2456353 Y CN2456353 Y CN 24563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nects
voltage
zero
produ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2619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耀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02619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5635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563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563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外壳,外壳中有一个接受一相电流及电压信号的函数运算电路,函数运算电路与控制逻辑产生电路相接,控制逻辑产生电路有多路输出,各路输出分别接一识别逻辑电子门,各识别逻辑电子门分别与一个触发脉冲产生电路相连接,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再接一组可控硅模块,另有一三相同步电压电路与过零电压产生电路相连接,过零电压产生电路再与前述各识别逻辑电子门相连接。优点:实现了无触点运行,不对电网和电力电容器产生强大的冲击,运行噪声小,寿命长,动作可靠,安装调试方便,改善了电网的运行环境,提高了供用电质量。

Description

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配电技术,是一种交流供电系统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可控硅的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装置具有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等特点,已被广大用户广泛采用。但长期以来物功补偿装置均采用交流接触器投切电容,由于电力电容器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它在接通瞬间相当于短路,造成了对电网和电容器的强大冲击。因而使交流接触器触点因过载而烧损严重,同时对电容的频繁冲击而损坏电容器。可控硅作为一种无触点开关早就被广泛应用,但用可控硅代替交流接触器投切电容存在诸多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无噪声、无触点运行和无冲击投入、安全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外壳,外壳中有一个接受一相电流及电压信号的函数运算电路,函数运算电路与控制逻辑产生电路相接,控制逻辑产生电路有多路输出,各路输出分别接一识别逻辑电子门,各识别逻辑电子门分别与一个触发脉冲产生电路相连接,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再接一组可控硅模块,另有一三相同步电压电路与过零电压产生电路相连接,过零电压产生电路再与前述各识别逻辑电子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函数运算电路中包括一个一相线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经降压及稳压电路分别接二个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另有比较电压接上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二个比较器的输出分别接一门电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逻辑产生电路中有二个分别与前述门电路相接的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经电子开关电路接与非门电路,另有一个脉冲产生电路与上述与非门电路相连接,与非门电路接循环逻辑电路,循环逻辑电路经多个放大器输出多路控制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零电压产生电路中有二个分别与三相同步电压电路中的同步变压器相连接的比较器,一个比较器经反相器接一RS微分电路送出正过零脉冲A,另一比较器接一单稳态触发器并再经另一反相器后接另一微分电路送出换流脉冲A′。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中有分别输入前述过零脉冲A、A′的二个与非门,与非门共同接一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输出放大脉冲,同时反馈给一RS触发器,RS触发器的Q、Q端分别接上述与非门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可控硅模块作为交流开关,实现了无触点运行,不对电网和电力电容器产生强大的冲击,运行噪声小,寿命长。由于采用了特殊的触发电路,使可控硅在投入运行的瞬间无任何冲击电流,避免了对交流供电系统和电力电容器的冲击,实现了无冲击投入,直接延长了电力电容器的寿命。同时延长了电力电力变压器、开关等电网主接线的寿命。改善了电网的运行环境。提高了供用电质量。动作可靠,安装调试均十分方便。具有故障率低运行可靠的特点。其电容器的无功补偿量是目前电容器和可控硅星形接法无功补偿量的三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的电原理图中的无功检测控制板电路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的电原理图中的无功检测控制板电路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的电原理图中的电源、过零脉冲取样板电路;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的电原理图中的触发脉冲输出板电路;
图6为iLlR与iLlQ相量关系图;
图7为各参数瞬时值的波形图;
图8(a)、(b)、(c)、(d)为无功检测控制板电路波形图;
图9为可控硅三相电力电容器开关的等效电路:
图10为图9电路的波形图。
图1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有一个外壳1,外壳1中有一个接受一相电流及电压信号的函数运算电路2,函数运算电路2与控制逻辑产生电路3相接,控制逻辑产生电路3有多路输出,各路输出分别接一识别逻辑电子门4,各识别逻辑电子门4分别与一个触发脉冲产生电路5相连接,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5再接一组可控硅模块,另有一三相同步电压电路6与过零电压产生电路7相连接,过零电压产生电路7再与前述各识别逻辑电子门4相连接。图2、图3、图4、图5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电路。电路分布在三缺电路板上,包括集成电路IC1(324)、IC2(324)、IC3、IC4、IC5、IC6、IC7、IC8、IC9、IC10(4043)、IC11(4043)、IC12、IC13、IC101(324)、IC102(324)、IC103、IC104、IC105、IC6(7812)、IC201(4023)、IC202(4013)、IC203、IC204、IC205、IC206、IC207、晶体管BG1、BG2、BG3、BG101、BG102、BG103、BG104、BG105、BG106、BG107、BG108、BG109、BG110、BG111、BG112、BG113、BG114、BG115、BGI16、BGI117、BG118、BG119、BG201、BG202、BG203、BG204、BG205、BG206、BG207、BG208、BG209、BG210、二极管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01、D102、D103、D104、D105、D106、D107、D108、D109、D110、D111、D201、D202、D203、D204、D205、D206、D207、D208、D209、D210、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R39、R40、R41、R42、R43、R44、R45、R46、R47、R101、R102、R103、R104、R105、R106、R107、R108、R109、R110、R111、R112、R113、R114、R115、R116、R117、R118、R119、R120、R121、R122、R123、R124、R125、R126、R127、R128、R129、R130、R131、R132、 R133、R134、R135、R136、R137、R138、R139、R140、R141、R142、R143、R144、R145、R146、R147、R148、R149、R150、R201、R202、R203、R204、R205、R206、R207、R208、R209、R210、R211、R212、R213、R214、R215、R216、R217、R218、R219、R220、R221、电容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C30、C31、C32、C101、C102、C103、C104、C105、C106、C107、C108、C109、C110、C111、C112、C113、C114、C115、C116、C117、C118、C119、C120、C121、C122、C123、C124、C125、C201、C202、C203、C204、C205、C206、C207、C208、C209、C210、C211、C212、C213、C214等。
无功检测控制板上电路简介:
无功补偿装置性能优良的前提是控制目标参数--无功分量的检测既正确又简单。当负载所需的无功电流增量达到或超过一组电容器的电流值时,控制器做投入动作,以增加投入电容器的组数;当负载变化出现cosφ等于1(或微量超前)时,控制器做切除动作,以减少投入电容器的组数。这样使受控对象始终运行于欠补状态,欠补值为一组电容器的容量和零之间。
本装置采用三角函数图形本身具有的运算功能,不用微机手段,而只用一个比较器和与外门配合即达到此目的。
1、波形分解及函数关系:
设Ll相电流ILl滞后于Ll相电压ULl一个相位角φ,其相量关系见图6。电流ILl可分解为有功分量ILlR和无功分量ILlφ,ILlφ的函数表达式为: I Llφ = I Ll sin φ = 1 / 2 ( 2 I Ll ) sin φ = 1 / 2 I Llm sin φ - - - - - - ( 1 )
各参数瞬时值的波形见图7。令t=0时,相电压ULl的瞬时值uLl过零点,那么相电流ILl的瞬时值iLl比uLl滞后tφ秒。tφ=φ/2πT(2)φ=2πtφ/T(3)iLl波形可分解为与uLl同相的iLlR和比uLl滞后π/2的iLlφ两个波形分量。T/4时刻,这时iLl为最大值,iLlφ过零点,而T/2时刻状态恰好相反;iLlR过零点,iLlφ为最大值并与iLl曲线相交于a点。此时iLl的瞬时值记为iLla
iLla=ILlmsin(π-tφ2π/T)        (4)
将(3)代入式(4)得:
iLla=ILlmsin(π-φ)=ILlmsinφ    (5)
比较式(1)式(5)可得: I Llm = 1 / 2 i Lla - - - - - - ( 6 )
因此得出结论:Ll相电流有效值ILl中的无功分量有效值ILlQ,等于Ll相电压瞬时值uLl由正趋负过零点时Ll相电流的瞬时值(iLla)除于
Figure Y0026196300072
据此我们只要在L1相电压由E趋负过零点(uLl=0)时对Ll相电流的瞬时值iLl进行测量,即可方便地将ILlQ分离出来,而无须依赖于微机进行函数运算。从而可大幅度简化电路,又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2、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iLl由Ll相电流互感器提供,它比uLl滞后tφ秒,见图8(a),其中在T/2处的尖脉冲是判别脉冲。iLl在电阻R上产生的压降uLlR,其波形与电流成正比例,相位角不变。该电压由稳压管削去负半波后,加在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同时比较电压UK加在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当iLl(或iLlR)瞬时值大于IK(UK)时,比较器输出U0′为1,反之为0。
见图8(b)及(c)。输出U0′的波形为方波,方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在UK与iLlR曲线相交点的时刻t1和t2,而且在时间轴的位置将随着电流iLl的滞后角(tφ2π/T)而变化。
结论:电压uLl由正趋负过零时,若电流1Ll(或ILlR)的瞬时值等于或大于一组电容器的电流IK(或IKR),也就是说ILl中的无功分量等于可大于一组电容器的电流值(有效值),则比较器输出1,门电路判别器输出投入指令的负脉冲;反之则门电路无脉冲输出。
3、无功检测控制板。
该板电路原理见图2、图3所示:当负载电流的功率因素等于或微量超前时,装置输出切换指令。这时只要将过零脉冲设置在L1相电压由负趋正过零点的瞬间,其原理同前,不再赘述。
由以上原理可知,由于采用函数图形法分离无功分量,电路简单可靠,当欠补时只有投脉冲,过补时只有切脉冲,投切脉冲经过单稳态电路展宽,作为允许信号,经过电子开关电路转换,送至与非门电路,由脉冲产生电路产生cp脉冲送到循环逻辑电路,输出1-8路控制电信号,电子门电路由K1、 K2开关控制,主要用于调试机器而设立。
二、使用可控硅作为三相电力电容器开关的原理:
电力电容器是一种特殊的元件,在交流电源的作用下,对电容器交替地进行着充放电,电路中也就形成了交变电流,电容器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6所示。
i=CΔu/Δt    (7)
式7表明,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在电容器中引起了电流i,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C和电压的变化率/Δu/Δt。电流超前电压90°。
例如C≡320μf(xc=10Ω)R为导线电阻,R≤0.5Ω,可认为R≤Xc,VT1为可控硅,最坏的情况下,当uAC处于正峰值时触发VT1,瞬间电位为uACM/2R=2×380V/2×0.5=537A,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对电网和电力电容器造成多么严重的冲击。
以上说明,可控硅开通的合适时刻决定着开通电流的大小。
设触发时刻t=0,电源电压uAC=3UMsin(ωt+a),电容器初始电压为零,R≤Xc,并忽略可控硅正向压降,则2Ri+(2/c)iat=3uMsin(ωt+α)作拉氏变换解出,并反变换得; i ( t ) = 3 ( U M / 2 ) [ 1 / Z sin ( ωt + α + φ ) - cos ( α + φ ) / ZωtR e - t / RC ] 式中 Z = R 2 + ( 1 / ωc ) 2 φ=tg-1(1/ωcR)    (8)
要VT1开通无跃变电流,对式(8)令i(t)。
解得α=0°,即当电压uAC过零且为正的时刻(记作uAC=0+)触发VT 1则电流从零开始变化而无跃变,且di/dt最小,i经过短暂的过渡过程进入稳态, i = ( 3 u M / 2 Z ) sin ( ωt + φ ) , 如选取C=320μf Z=10ΩR=0.5ΩU=380V则 I M = 2 × 31 A
如图9、图10所示:
当uab在ωt0时刻发出第一个触发脉冲,则过渡过程平滑,几乎没有冲击电流,T12导通,电容器充电。在ωtl时刻,发出笫二个触发脉冲,T11导通,电容器放电,如此往复。
综上所述,第一个触发脉冲必须产生uab电压过零且为正时刻,而第二、第三个触发脉冲,应在电容器uab正负最大处产生。
图4为过零脉冲取样电路原理图。当同步变压器UAB电压,送至IC1时,因ICl的反向端,输出正半周方波,经反相器反相,RC微分电路送出正过零脉冲A。当同步电压uAB送到IC2同相端对,每个过零点均送出过零脉冲,经单稳电路展宽π/2方波,经反相器反相微分,送出换流脉冲A
其余uAB、uCA两相均相同。
图5为触发脉冲输出板上电路电原理图。
当过零脉冲A、A′分别送到IC1、IC2加电源瞬间,RS触发器清零,Q端为0。Q端为1。
当K1即第一路投入电信号送来时,过零脉冲A经ICl送单稳展宽,输出放大输出脉冲,同时反馈给RS触发器置I;Q端为1,Q端为0,关闭ICl、开放IC2,A′换流脉冲源源送出。当K1信号消失,也就是切除,则K1经反相微分,送出后沿微分脉冲,使RS触发器复原,也就是置零。
其它二相也如此同时工作,同时关闭,只是过零时刻相差120°而已。

Claims (5)

1、一种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外壳,外壳中有一个接受一相电流及电压信号的函数运算电路,函数运算电路与控制逻辑产生电路相接,控制逻辑产生电路有多路输出,各路输出分别接一识别逻辑电子门,各识别逻辑电子门分别与一个触发脉冲产生电路相连接,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再接一组可控硅模块,另有一三相同步电压电路与过零电压产生电路相连接,过零电压产生电路再与前述各识别逻辑电子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函数运算电路中包括一个一相线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经降压及稳压电路分别接二个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另有比较电压接上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二个比较器的输出分别接一门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逻辑产生电路中有二个分别与前述门电路相接的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经电子开关电路接与非门电路,另有一个脉冲产生电路与上述与非门电路相连接,与非门电路接循环逻辑电路,循环逻辑电路经多个放大器输出多路控制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过零电压产生电路中有二个分别与三相同步电压电路中的同步变压器相连接的比较器,一个比较器经反相器接一RS微分电路送出正过零脉冲A,另一比较器接一单稳态触发器并再经另一反相器后接另一微分电路送出换流脉冲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触发脉冲产生电路中有分别输入前述过零脉冲A、A′的二个与非门,与非门共同接一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输出放大脉冲,同时反馈给一RS触发器,RS触发器的Q、Q端分别接上述与非门的输入端。
CN 00261963 2000-12-13 2000-12-13 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5635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61963 CN2456353Y (zh) 2000-12-13 2000-12-13 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61963 CN2456353Y (zh) 2000-12-13 2000-12-13 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56353Y true CN2456353Y (zh) 2001-10-24

Family

ID=33617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2619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56353Y (zh) 2000-12-13 2000-12-13 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5635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3727A (zh) * 2011-12-26 2012-04-04 镇江博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网无功补偿智能逻辑控制装置
CN102593846A (zh) * 2012-03-14 2012-07-18 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电压投入的可控硅控制触发电路
CN105680457A (zh) * 2016-04-18 2016-06-15 山东德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的晶闸管开关投切电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3727A (zh) * 2011-12-26 2012-04-04 镇江博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网无功补偿智能逻辑控制装置
CN102593846A (zh) * 2012-03-14 2012-07-18 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电压投入的可控硅控制触发电路
CN105680457A (zh) * 2016-04-18 2016-06-15 山东德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的晶闸管开关投切电路
CN105680457B (zh) * 2016-04-18 2018-05-15 山东德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的晶闸管开关投切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4533B (zh) 一种微型能源网络系统
CN2456353Y (zh) 可控硅电容器快速补偿装置
CN104283219B (zh) 高频零序电压注入链式statcom电压波动抑制方法
CN106159951B (zh) 一种具有应急电源和有源滤波功能的复合电源
CN1917325A (zh) 具多段电压输出的电源储存装置
CN103515979A (zh) 低成本的单相一体化能量回馈系统
CN108767873A (zh) 一种大型新能源电站的高可靠阻尼重塑方法
Song et al. Power model free voltage ripple suppression method of three-phase PWM rectifier under unbalanced grid
CN101789745B (zh)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太阳能励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43714B (zh) 晶闸管的交流信号过零时序精密检测方法及装置
Zhou et al. A novel mitigation strategy of subsequent commutation failures in the hybrid cascaded LCC-MMC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941609A (zh) 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交流调速系统
CN2444222Y (zh) 旋转机械在线灵敏状态监测装置
CN216564937U (zh) 模块化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同步电路
CN20556586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变流器
CN111654053B (zh) 柔性直流系统的解锁启动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162145A (zh) 一种双向四象限充电模块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478918A (zh) 一种三相无中线输入的缺相检测系统
CN203827206U (zh) 九开关组mmc混合变换器
CN208955903U (zh) 一种能量双向流动的隔离充放电系统
CN206272247U (zh) 一种牵引供电系统光伏储能并网装置
CN111697586A (zh) 一种即插即用家庭能量路由器
CN113629741A (zh) 一种新型混合储能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1489048U (zh) 晶闸管的交流信号过零时序精密检测装置
CN205846723U (zh)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微电网电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