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10290Y - 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10290Y
CN2410290Y CN 00206350 CN00206350U CN2410290Y CN 2410290 Y CN2410290 Y CN 2410290Y CN 00206350 CN00206350 CN 00206350 CN 00206350 U CN00206350 U CN 00206350U CN 2410290 Y CN2410290 Y CN 24102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water
valve
connects
ozone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2063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富年
李在海
马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Science & Techon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KE INDUSTRY APPLIED TECHNOLOGY INST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KE INDUSTRY APPLIED TECHNOLOGY INST BEIJING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KE INDUSTRY APPLIED TECHNOLOGY INST BEIJING
Priority to CN 002063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102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102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102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包括水处理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控制装置;水处理装置由微孔过滤机构、水射器、气水分离机构、活性炭净化柱、转换阀组成;臭氧发生装置由干燥塔、臭氧发生器、水压换向阀、逆止阀、气水分离阱、小气泵组成;尾气处理装置由阻湿阀、逆止阀、气水分离阱、尾气净化柱组成。水处理装置与臭氧发生装置连接,其后端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控制元件分别与各装置连接。其可彻底消毒并可消毒、净化二合一。

Description

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水的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提供臭氧消毒水及利用臭氧消毒后的优质净化水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在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物质丰富,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也给世界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空气、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农副产品如粮食、蔬菜、水果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化肥和农药的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水及生活饮用水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现有的生活用自来水不能同时满足对生活常见的食物及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和直接饮用的功能。现有的常见的消毒方式多化学消毒及物理消毒形式,物理方式使用比较烦琐、化学方式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生活饮用水多为纯净瓶装水或桶装水,价格较贵,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饮水机存在的弊端,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水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使其具有可以彻底消毒对人体、物品等不必要的化学物质的功能,例如农药等。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使其具有能够彻底刹毒、灭菌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意使用消毒水或净化水。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使其根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价格低廉,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包括:水处理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控制装置;其中水处理装置与臭氧发生装置相连接,水处理装置的后端与尾气处理装置相连接,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元件分别与水处理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相连接。
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有水射器、气水分离机构、活性炭净化柱、换向阀;其中水射器的一端与臭氧发生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水射器的另一端与气水分离机构相连接,在机器内部出水口前端连接有活性炭净化柱,分离后的臭氧水自气水分离机构出水口流出连接进入转换阀。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气水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室本体、阀座、阀盖、浮子、挂钩、销轴和阀芯封头;其中分离室本体的底部一体形成有进水管头、出水管头的中空圆柱体,在分离室本体内设有一偏心的离心分离筒,在分离室本体上部设有一偏心阀座与分离室本体嵌接,在阀座上嵌接一阀盖,在阀盖下部设有一挂钩用销轴与阀盖连接并在挂钩一侧悬挂一浮子,在挂钩中间装嵌有一阀芯封头。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活性炭净化柱,其包括净化柱本体、上筛板、下筛板、端盖,其中净化柱本体为底部侧向带有出水嘴的筒体,在净化柱本体下部嵌设有多孔下筛板,中间为活性炭填装腔,上部嵌设有多孔上筛板,净化柱本体顶端设有入水口的端盖,其与净化柱本体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转换阀其包括阀体、阀杆、阀套、锥帽、套、旋帽,其中阀体为带有接头的筒体,在内筒上部设有螺纹与阀套连接固定,阀套为两端设有密封结构中部设有通孔的筒体,在阀套内部上端设有螺纹与阀杆连接,阀杆为一端带有硅胶的突出的平面端头,在阀杆的中间设有螺纹与阀套内螺纹配合,并通过螺纹的旋转来调节阀杆端头的位置来变换进出水导通方向,在阀套与阀杆连接处即阀套上端部设有一内部带有螺纹的六方套,将阀杆固定在阀套内,在阀杆上端设有一外六方形锥帽通过内齿与阀杆连接,锥帽上部套有头部有旋柄的旋帽,旋帽内部为内六方形,与锥帽紧密配合,便于旋转阀杆。在阀体上部位置圆片带有固定孔,整个阀体通过螺栓与外壳固定。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有微孔过滤机构,微孔过滤机构由外壳、滤芯、端盖所组成,其中外壳为倒杯型中空壳体,在外壳底端一体形成有圆柱形进水管,进水管端部设有外管螺纹与外部进水管连接;在外壳上部一体形成有一出水管,出水管与上部水压开关嵌接;滤芯为杯型中空壳体,镶嵌于外壳内部;端盖与外壳通过螺纹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一端与水压换向阀的出气嘴相连接,另一端与气水分离阱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还包括干燥塔,干燥塔由加热杆、外筒、加热杆定位套管、硅胶承托网上盖;其中外筒为底部侧向位置焊接有出气嘴的不锈钢薄壁圆筒,外筒的底板设有一与外筒同心的圆孔,在底板圆孔位置焊接有加热杆定位套管,在加热杆定位套管上部的位置焊接有承托网,整个底板与外筒焊接,加热杆的下端引出加热元件连接线,加热杆固定在定位套管内;上盖与外筒的顶端相互卡接,上盖的中心设有通孔,上盖的上端压设有一挡网。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还包括水压换向阀、小气泵,水压换向阀的水嘴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接,水压换向阀的进气嘴与干燥塔的出气嘴相连接,水压换向阀的出气嘴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水压换向阀的小气泵进气嘴与小气泵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还包括逆止阀、气水分离阱,其中逆止阀由阀体、锥盖、阀芯、弹簧所组成,其中阀体为一端带接头的壳体,锥盖一端带接头另一端带有内锥面,阀芯为一端带导向柱的锥体,阀体与锥盖嵌接,弹簧和阀芯依次安装在阀体内;气水分离阱由端盖、筒体、逆止阀所组成,其中端盖带有两个接头,筒体为细长形圆筒,下部嵌接逆止阀。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尾气净化柱,尾气净化柱由净化柱本体、上筛板、下筛板、端盖所组成;其中净化柱本体为底部带有出气嘴的筒体,在净化柱本体下部嵌有多孔下筛板,中间为催化剂填装腔,上部嵌有多孔上筛板,顶端有一带短管接头的端盖与净化柱本体螺接。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有阻湿阀、逆止阀、气水分离阱,其中阻湿阀包括本体、阀盖、过滤网,本体为一端带接头的壳体与带接头的阀盖螺纹连接,在本体内装有过滤网,过滤网依靠本体与阀盖螺纹连接压紧固定。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包括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由水压开关、CPU控制电路、高压脉冲电源所组成。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控制装置还包括有流量传感器、气泵、干燥器、风扇。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水压开关包括水压开关座、水压开关架、导向柱、弹簧、传感片、密封垫和微动开关,其中水压开关座上部为弯形两端带有镶嵌装置的管道;水腔一端设有传感片,传感片上部设有导向柱,导向柱内镶嵌弹簧,弹簧上部与水压开关架压紧紧固,并在水压开关架上固定微动开关。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CPU控制电路中包括有I/O驱动电路、低压直流电源、时钟控制电路、看门狗、实时钟输入电路、键盘、显示器;所述高压脉冲电源包括有直流电源、调整开关、蓄能电容、高压脉冲变压器、开路保护反馈电路、可控硅及触发电路。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低压直流电源由电网电压经RT、电容C17、C18、电感L1滤波后再经变压器T1,转变为低压,再经REC1、C8、C9组成的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再经L2接到由C13、C14、U7、C15、C16组成的低压稳压电路,输出VCC。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控制电路为在X1和X2两端跨接石英晶体(QUA1)及两个电容C1、C2,电容C1、C2串联后与QUA1并联,C1、C2中间接地。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I/O驱动电路,为CPU(IC1)的管脚21经电阻R20接TR5的脚1,脚2接D1的正极,D1的负极及TR5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并联在D1两端的PL6接风扇;CPU的管脚22经电阻R21接TR6的脚1,C10并联在TR6的脚1与脚3之间,TR6的脚2分别接U8的脚2与LED1的负极,LED1的正极接R27,R27的另一端与TR6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8的脚3接PL4的脚3,R22串接在REC1的脚3与U8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3经电阻R23接TR7的脚1,C11并联在TR7的脚1与脚3之间,TR7的脚2分别接U9的脚2与LED2的负极,LED2的正极接R28,R28的另一端与TR7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9的脚3接PL3的脚3,R24串接在REC1的脚3与U9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4经电阻R25接TR8的脚1。C12并联在TR8的脚1与脚3之间,R8的脚2分别接U10的脚2与LED3的负极,LED3的正级接R29,R29的另一端与TR8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V10的脚3接PL5的脚3,R26串接在REC1的脚3与U10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4经电阻R25接TR8的脚1,C12并联在TR8的脚1与脚3之间,TR8的脚2分别接U10的脚2与LED3的负极,LED3的正极接R29,R29的另一端与TR8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10的脚3接PL5的脚3,R26串接在REC1的脚3与U10的脚1之间;PL3、PL4、PL5的脚1并联后接PL1的脚3,PL3、PL4、PL5分别接干燥器、气泵、高压电源板,U8、U9、U10的脚4并联后接PL1的脚1,TR5、TR6、TR7、TR8的脚3并联后接地。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实时钟输入电路,其为QUA2跨接在时钟芯片U2的X1与X2两端,X1与X2又分别经C3、C4接地,V2由电池E1供电,其RST、I/O,SCLK分别接CPU的PX1,PX2、PX3。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看门“狗”,其为芯片U11的VCC与GND之间跨接电容C7,其REST与WDI分别与CPU的REST与PX4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显示器,其为CPU的PX5、PX6、PX7、PX8分别经R16、R17、R18、R19分别接TR1、TR2、TR3、TR4的脚1,它们的脚3并联后接VCC,TR1、TR2、TR3、TR4的脚2分别接U3,U6、U5、U4的脚1;CPU的PX9、PX10、PX11、PX12、PX13、PX14、PX15、PX16分别经R8、R9、R10、R11、R12、R13、R14、R15接U3、U4、U5、U6的D0、D1、D2、D4、D5、D6、D7。
前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中所述高压脉冲电源,其为由CPU控制电路过来的220V变流电经C20连接到REC2的输入端,其输出端的脚1与脚2并联C21,R30的脚1、TR9的脚2、TR10的脚2、TR11的脚2、D3的脚2共同连接于REC2的脚1输出端,R30的脚2与R31一端及S1的脚1相连,R31另一端经D4连接到D7的脚2及S2的脚1,S1的脚3经DAC1到D10的脚2,D10的脚1与R36的脚2及R37的脚1连接,R36的脚1与高压脉冲变压器脚6相连,R31的另一端与TR9的脚2之间串联R32,TR9的脚3连TR10的脚1,TR10的脚3连TR11的脚1,TR11的脚3与D3的脚1、D5的脚1相连,D5的脚2与REC2的脚2之间串联D6,D5经L3分别连到D7的脚1、R35的脚1、D9的脚2及C23的一端,C23的另一端接T2的脚1,R35的脚2分别接C22、R34、RAC2,DAC2的另一端接S2的脚3,S1的脚2、S2的脚2、T2的脚2、R37的脚2、C22的另一端及R34的另一端均连接到REC2的脚2输出端,R33与D8并联在S2的脚2与脚3之间,在D10的脚2与REC2的脚2之间并联C24,T2的脚4与脚5串接后接地,并在地与REC2的脚2之间分别并联R38及C2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可根据不同地域的自来水的具体指标,利用本工艺流程的组合,提供出水浓度达到标准的臭氧消毒水。其特点为体积小、能耗低、使用方便、符合国家净化水标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随意选择消毒水或净化水,十分适合家庭及公共场所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孔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水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塔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压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逆止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水分离阱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阻湿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净化柱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压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整体控制装置工作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CPU控制电路工作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高压脉冲电源工作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整体控制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高压脉冲电源的电路连接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的活性炭净化柱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是由水处理装置1、臭氧发生装置2、尾气处理装置3、控制装置4组成。其中:
请参阅图4、图5所示,水处理装置1包括:微孔过滤机构11、水射器12、气水分离机构13、活性炭净化柱14、换向阀15。其中:
请参阅图4所示,微孔过滤机构11,其包括外壳111、滤芯112、端盖113,其中外壳111为倒杯型中空壳体,在外壳底端一体形成有圆柱形进水管1112,进水管1112端部设有外管螺纹与外部进水管连接;在外壳111上部一体形成有一出水管1113,出水管1113与上部水压开关41嵌接;滤芯112为杯型中空壳体,镶嵌于外壳内部;端盖113与外壳通过螺纹连接。
水射器12,其一端与水压开关41相连接,另一端与气水分离机构13相连接,因其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所示,气水分离机构13,其包括分离室本体131、阀座132、阀盖133、浮子134、挂钩135、销轴136和阀芯封头137;其中分离室本体131的底部一体形成有进出水管头的中空圆柱体1311,在分离室本体131内有一偏心的离心分离筒1312,进水管头以切线方向进入离心分离筒1312,出水管头以切线方向与分离室本体131外壳相连,在分离室本体131上部有一圆偏心筒状阀座132与分离室本体131嵌接并用螺栓紧固,在阀座132上嵌接一圆形阀盖133并用螺栓紧固,在圆形阀盖133下部设有一条形挂钩135用销轴136与阀盖133连接并在挂钩135一侧悬挂一圆柱形浮子134,在挂钩135中间装嵌有一圆片状橡胶阀芯封头137。
请参阅图18所示,活性炭净化柱14,其包括净化柱本体141、上筛板142、下筛板143、端盖144等几个部分,其中净化柱本体141为底部侧向带有出水嘴1411的圆柱形筒体,在净化柱本体141下部嵌有圆形片状多孔下筛板143,中间为活性炭填装腔,上部嵌有圆形片状多孔上筛板142,净化柱本体141顶端设有一带短管接头的入水口1441的端盖144,其与净化柱本体141螺纹连接。
请参阅图19所示,转换阀15其包括阀体151、阀杆152、阀套153锥帽154、六方套155、旋帽156等几个部分,其中阀体151为带有三个接头的筒体,在内筒上部设有螺纹与阀套153连接固定,阀套153为两端设有密封结构中部有四个通孔的筒体,在阀套153内部上端设有梯形螺纹与阀杆152连接,阀杆152为一端带有硅胶的突出的平面端头,在阀杆152的中间设有突出的梯形螺纹与阀套153内螺纹配合,并通过螺纹的旋转来调节阀杆152端头的位置来变换进出水导通方向,在阀套153与阀杆152连接处即阀套上端部设有一内部带有螺纹的六方套155,将阀杆152固定在阀套153内,在阀杆152上端设有一外六方形锥帽154通过内齿与阀杆152连接,锥帽154上部套有头部有旋柄的旋帽156,旋帽156内部为内六方形,与锥帽154紧密配合,便于旋转阀杆152。在阀体151上部位置圆片带有固定孔,整个阀体151通过螺栓与外壳固定。
请参阅图6、图7、图8、图9所示,臭氧发生装置2,其包括:干燥塔21、臭氧发生器22、水压换向阀23、逆止阀24、气水分离阱25、小气泵26。其中:
请参阅图6所示,干燥塔21,其包括加热杆211、外筒212、加热杆定位套管213、硅胶承托网214、上盖215,其中外筒212为底部侧向位置焊接有出气嘴2121的不锈钢薄壁圆筒,外筒212的底板2122有一与外筒212同心的圆孔2123,在底板圆孔2123位置焊接有加热杆定位套管213,在加热杆定位套管213上部的位置焊接有硅胶承托网214,整个底板2122与外筒212焊接,加热杆211为高度略小于外筒212的细长形陶瓷加热棒,其下端引出加热元件连接线,加热杆211固定在加热筒内的加热杆定位套管213内。上盖215与外筒212的顶端相互卡接,上盖215的中心设有通孔2151,上盖215的上端压设有一挡网2152。空气从上盖215的通孔2151中流入进入到干燥塔21中。
臭氧发生器22,其由空气过滤器和发生器组合而成一体,因其已有在先申请,申请号为:98208325.4,故在此不在赘述。
请参阅图7所示,水压换向阀23,其由进水座231、传感膜片232、阀体233、阀芯233、阀体234、阀盖235、弹簧236所组成。进水座231与传感膜片232形成水腔,水腔与阀体234密封隔开。在有水压时,水压作用于传感膜片232,推动阀芯233上移,使阀芯233接口相通,当无水压时,靠弹簧236的弹力推动阀芯233下行,使阀芯233与另一接口相接通。该水压换向阀23另有专利申请,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所示,逆止阀24,其包括阀体241、锥盖242、阀芯243、弹簧244等几个部分,其中阀体241为一端带接头的壳体,锥盖242为圆柱形一端带接头另一端带有内锥面,阀芯243为一端带导向柱的锥体,阀体241与锥盖242嵌接并用螺栓紧固,弹簧244和阀芯243依次安装在阀体241内。
请参阅图9所示,气水分离阱25,其包括端盖251、筒体252、和逆止阀(253)等几个部分,其中端盖251带有两个接头2511、2512,筒体252为细长形圆筒,下部嵌接逆止阀。
小气泵26,因其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尾气处理装置3,其包括阻湿阀31、逆止阀32、气水分离阱33、尾气净化柱34。其中:
请参阅图10所示,阻湿阀31,其包括本体311、阀盖312、过滤网313,其中本体311为一端带接头3111的圆形壳体与带接头3121的六角形阀盖312螺纹连接,在本体311内装有圆片形过滤网313,过滤网313依靠本体311与阀盖312螺纹连接压紧固定。
请参阅图11所示,尾气净化柱34,其包括净化柱本体341、上筛板342、下筛板343、端盖344等,其中净化柱本体341为底部带有出气嘴3411的圆柱形筒体,在净化柱本体341下部嵌有圆形片状多孔下筛板343,中间为催化剂填装腔,上部嵌有圆形片状多孔上筛板342,顶端有一带短管接头3441的端盖344与净化柱本体341螺纹连接。
逆止阀32、气水分离阱33的结构与逆止阀24、气水分离阱25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所示,控制装置4,其包括水压开关47、CPU控制电路41、高压脉冲电源42、流量传感器(43)、气泵(44)、干燥器(45)、风扇(46)等。其中:
请参阅图12所示,水压开关47,其包括水压开关座471、水压开关架472、导向柱473、弹簧474、传感片475、密封垫476和微动开关477等,其中水压开关座471为上部为90弯形两端带有镶嵌装置的管道,在直管中部有一出水孔与圆柱传感水腔相连;水腔一端装有碗形传感片475,传感片475上部装有导向柱473,导向柱473内镶嵌弹簧474,弹簧474上部用水压开关架472压紧并用螺栓与水压开关座紧固,并在水压开关架472上固定长方形微动开关477。
请参阅图14所示,CPU控制电路41包括有I/O驱动电路411、低压直流电源412、时钟控制电路413、看门狗414、实时钟输入电路415、键盘416及显示器417;
请参阅图15所示,高压脉冲电源42中含有直流电源421、调整开关422、蓄能电容423、高压脉冲变压器424、开路保护反馈电路425、可控硅426及触发电路427等。
请参阅图16所示,低压直流电源412,其电网电压经RT、电容C17、C18、电感L1滤波后再经变压器T1,转变为低压,再经REC1、C8、C9组成的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再经L2接到由C13、C14、U7、C15、C16组成的低压稳压电路,输出VCC。
时钟控制电路413,其为在X1和X2两端跨接石英晶体(QUA1)及两个电容C1、C2,电容C1、C2串联后与QUA1并联,C1、C2中间接地。
I/O驱动电路411,其为CPU(IC1)的管脚21经电阻R20接TR5的脚1,脚2接D1的正极,D1的负极及TR5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并联在D1两端的PL6接风扇;CPU的管脚22经电阻R21接TR6的脚1,C10并联在TR6的脚1与脚3之间,TR6的脚2分别接U8的脚2与LED1的负极,LED1的正极接R27,R27的另一端与TR6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8的脚3接PL4的脚3,R22串接在REC1的脚3与U8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3经电阻R23接TR7的脚1,C11并联在TR7的脚1与脚3之间,TR7的脚2分别接U9的脚2与LED2的负极,LED2的正极接R28,R28的另一端与TR7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9的脚3接PL3的脚3,R24串接在REC1的脚3与U9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4经电阻R25接TR8的脚1。C12并联在TR8的脚1与脚3之间,R8的脚2分别接U10的脚2与LED3的负极,LED3的正级接R29,R29的另一端与TR8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V10的脚3接PL5的脚3,R26串接在REC1的脚3与U10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4经电阻R25接TR8的脚1,C12并联在TR8的脚1与脚3之间,TR8的脚2分别接U10的脚2与LED3的负极,LED3的正极接R29,R29的另一端与TR8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10的脚3接PL5的脚3,R26串接在REC1的脚3与U10的脚1之间;PL3、PL4、PL5的脚1并联后接PL1的脚3,PL3、PL4、PL5分别接干燥器、气泵、高压电源板,U8、U9、U10的脚4并联后接PL1的脚1,TR5、TR6、TR7、TR8的脚3并联后接地。
实时钟输入电路415,其为QUA2跨接在时钟芯片U2的X1与X2两端,X1与X2又分别经C3、C4接地,V2由电池E1供电,其RST、I/O,SCLK分别接CPU的PX1,PX2、PX3。
看门“狗”414,其为芯片U11的VCC与GND之间跨接电容C7,其REST与WDI分别与CPU的REST与PX4连接。
流量传感器43,其为CPU的中断源,接PL7,PL7的脚1经R5接VCC,PL7的脚2与脚3并联接地,PL7的脚4分别接C5、R6及CPU的T0,C5与R6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
显示器417,其为CPU的PX5、PX6、PX7、PX8分别经R16、R17、R18、R19分别接TR1、TR2、TR3、TR4的脚1,它们的脚3并联后接VCC,TR1、TR2、TR3、TR4的脚2分别接U3,U6、U5、U4的脚1;CPU的PX9、PX10、PX11、PX12、PX13、PX14、PX15、PX16分别经R8、R9、R10、R11、R12、R13、R14、R15接U3、U4、U5、U6的D0、D1、D2、D4、D5、D6、D7。
请参阅图17所示,高压脉冲电源42为由CPU控制电路过来的220V变流电经C20连接到REC2的输入端,其输出端的脚1与脚2并联C21,R30的脚1、TR9的脚2、TR10的脚2、TR11的脚2、D3的脚2共同连接于REC2的脚1输出端,R30的脚2与R31一端及S1的脚1相连,R31另一端经D4连接到D7的脚2及S2的脚1,S1的脚3经DAC1到D10的脚2,D10的脚1与R36的脚2及R37的脚1连接,R36的脚1与高压脉冲变压器脚6相连,R31的另一端与TR9的脚2之间串联R32,TR9的脚3连TR10的脚1,TR10的脚3连TR11的脚1,TR11的脚3与D3的脚1、D5的脚1相连,D5的脚2与REC2的脚2之间串联D6,D5经L3分别连到D7的脚1、R35的脚1、D9的脚2及C23的一端,C23的另一端接T2的脚1,R35的脚2分别接C22、R34、RAC2,DAC2的另一端接S2的脚3,S1的脚2、S2的脚2、T2的脚2、R37的脚2、C22的另一端及R34的另一端均连接到REC2的脚2输出端,R33与D8并联在S2的脚2与脚3之间,在D10的脚2与REC2的脚2之间并联C24,T2的脚4与脚5串接后接地,并在地与REC2的脚2之间分别并联R38及C25。
再请参阅图2所示,当自来水接入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进水管1112,经微孔过滤机构11的滤芯112过滤后除去自来水中的铁锈、污泥、藻类及其大于5μm的固体沉淀物和杂质;在微孔过滤机构11后连接水压开关41,微孔过滤机构11与水压开关41用O型硅橡胶密封圈及紧固卡连接和密封,水压开关41的作用是当进水压力大于0.06MPa时,传感片415推动导向柱413压紧弹簧414使微动开关417接通,控制系统根据微动开关417的接通信号使发生器电源工作,当进水压力小于0.06MPa时,弹簧414复位使微动开关417断开,控制系统根据微动开关417的断开信号使发生器电源停止工作;经过水压开关后,水流进入射流器12,根据射流原理形成负压并将臭氧发生器22产生的臭氧吸入并与水进行充分混合,利用臭氧的氧化性高的特性进行消毒灭菌,并使水中的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氧化、分解并去除。混合后水流经过硅胶管进入旋转增压的气水分离机构13,水流自切线方向进入旋转增压的气水分离器机构13的中心分离筒1312,分离后的臭氧水自气水分离机构13出水口流出进入转换阀15的入口1511,当阀杆152旋进时封闭出水口1512臭氧水经出水口1513流出至水机臭氧水出口,可以作为消毒水使用;当阀杆152旋出时封闭出水口1513臭氧水经出水口1512流出至活性炭净化柱14的入水口1441后进入活性炭净化柱14,在净化柱本体141内装有颗粒状活性炭,臭氧水经过活性炭的吸附后,去除了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及剩余臭氧,生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并经净化水出水口流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未溶解的气体与水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尾气经排气孔排入尾气净化柱34,旋转浮筒式增压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未溶解臭氧及其它气体需进行处理后方可排出,但为了防止气体带水进入尾气催化装置,第一步在排气管路上设置逆止阀、气水分离阱和阻湿阀等部件,保证进入尾气催化装置内的气体不含水分。
第二步尾气进入催化装置后与以活性炭为载体的催化剂充分接触后,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为氧气,排入周围大气中。
当分离器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增压室浮子134上升,挂钩135上的密封垫与出气嘴密封,分离器内部气压增加,尾气在压力增加条件下进一步溶于水中,增加了臭氧的溶解量,产生符合浓度要求的臭氧消毒水;臭氧水经过硅胶管进入出水嘴供给用户。
其中臭氧发生装置2是空气经过干燥塔21,对空气进行干燥,在干燥塔内装有粒状硅胶干燥剂,空气经过干燥剂后,其水分被干燥剂吸收同时部分大颗粒杂质被截留,有利于臭氧发生器的正常工作,因干燥塔内装有加热杆211,在硅胶吸湿一定时间后,系统启动加热程序,加热杆211工作,对硅胶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的空气经出气嘴2121通过硅胶管进入水压换向阀23的进气嘴,由于有压力水进入,传感片232受力变形推动阀芯233运动,使进气嘴2341与出气嘴2342接通;空气从出气嘴2342流出后经硅胶管进入臭氧发生器22,在高频高压电源的作用下产生高浓度的臭氧气体,在水射器12内的负压吸引下经气水分离阱25和逆止阀24后与水充分混合溶解。
经过气水分离装置13工作后被分离出来的未溶解臭氧和其他气体,通过逆止阀32、气水分离阱33及阻湿阀31后进入尾气净化柱34,在活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迅速分解并排出。
在本实例中干燥塔的硅胶加热干燥过程为当系统停止进水时,由于水压换向阀23内的水嘴2351没有压力水进入,传感片232受力处于正常状态,弹簧236推动阀芯233恢复至原有位置,使小气泵进气嘴2351与水压换向阀的进气嘴2341接通;在加热干燥时,小气泵26工作,从小气泵26鼓出的气体经水压换向阀的小气泵进气嘴2351进入,并从水压换向阀的进气嘴2341流出后经硅胶管进入干燥塔21。空气从干燥塔的上端的通孔2151中流入,干燥塔的另一端出气嘴2121与水压换向阀的进气嘴234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控制过程为:接入电源,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通电,通电后在内部程序的运行控制下进行自检,检验完成后,需手动按当地时间进行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内部时间设置并储存,当自来水进入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后,水压大于0.06MPa时,水压开关41自动接通,臭氧发生器22的电源提供高频高压电,通过臭氧发生器22放电工作产生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处于工作状态,当进水关闭后,水压开关41自动断开,臭氧发生器22停止工作,系统恢复到时间显示状态,为保证干燥剂始终具有良好的性能,系统程序设定每日3:00-4:00为自动干燥时间,此时气泵开始向干燥塔21加热送气,加热杆211通电加热干燥剂,使其失去水分恢复干燥能力,同时为防止水分在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内凝结,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内设有小风扇在工作,向机器外排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与本实用新型等同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处理装置(1)、臭氧发生装置(2)、尾气处理装置(3)、控制装置(4);其中水处理装置(1)与臭氧发生装置(2)相连接,水处理装置(1)的后端与尾气处理装置(3)相连接,控制装置(4)中的控制元件分别与水处理装置(1)、臭氧发生装置(2)、尾气处理装置(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处理装置(1)包括有水射器(12)、气水分离机构(13)、活性炭净化柱(14)、换向阀(15);其中水射器(12)的一端与臭氧发生装置(2)的一端相连接,水射器(12)的另一端与气水分离机构(13)相连接,在机器内部出水口前端连接有活性炭净化柱(14),分离后的臭氧水自气水分离机构(13)出水口流出连接进入转换阀(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离机构(13)包括分离室本体(131)、阀座(132)、阀盖(133)、浮子(134)、挂钩(135)、销轴(136)和阀芯封头(137);其中分离室本体(131)的底部一体形成有进水管头(1313)、出水管头(1314)的中空圆柱体(1311),在分离室本体(131)内设有一偏心的离心分离筒(1312),在分离室本体(131)上部设有一偏心阀座(132)与分离室本体(131)嵌接,在阀座(132)上嵌接一阀盖(133),在阀盖(133)下部设有一挂钩(135)用销轴(136)与阀盖(133)连接并在挂钩(135)一侧悬挂一浮子(134),在挂钩(135)中间装嵌有一阀芯封头(13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净化柱(14),其包括净化柱本体(141)、上筛板(142)、下筛板(143)、端盖(144),其中净化柱本体(141)为底部侧向带有出水嘴(1411)的筒体,在净化柱本体(141)下部嵌设有多孔下筛板(143),中间为活性炭填装腔,上部嵌设有多孔上筛板(142),净化柱本体(141)顶端设有入水口(1441)的端盖(144),其与净化柱本体(14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15)其包括阀体(151)、阀杆(152)、阀套(153〕、锥帽(154)、套(155)、旋帽(156),其中阀体(151)为带有接头的筒体,在内筒上部设有螺纹与阀套(153)连接固定,阀套(153)为两端设有密封结构中部设有通孔的筒体,在阀套(153)内部上端设有螺纹与阀杆(152)连接,阀杆(152)为一端带有硅胶的平面端头,在阀杆(152)的中间设有螺纹与阀套(153)配合,在阀套(153)与阀杆(152)连接处设有套(155),将阀杆(152)固定在阀套(153)内,在阀杆(152)上端设有(154)通过内齿与阀杆(152)连接,锥帽(154)上部套有头部有旋柄的旋帽(156),其与锥帽(154)紧密配合,在阀体(151)上部设有固定孔,整个阀体(151)通过紧固件与外壳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1)还包括有微孔过滤机构(11),微孔过滤机构(11)由外壳(111)、滤芯(112)、端盖(113)所组成,其中外壳(111)为倒杯型中空壳体,在外壳(111)底端一体形成有圆柱形进水管(1112),进水管(1112)端部设有外管螺纹与外部进水管连接;在外壳(111)上部一体形成有一出水管(1113),出水管(1113)与上部水压开关(41)嵌接;滤芯(112)为杯型中空壳体,镶嵌于外壳内部;端盖(113)与外壳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2)包括臭氧发生器(22),臭氧发生器(22)的一端与水压换向阀(23)的出气嘴(2342)相连接,另一端与气水分离阱(2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2)还包括干燥塔(21),干燥塔(21)由加热杆(211)、外筒(212)、加热杆定位套管(213)、硅胶承托网(214)、上盖(215);其中外筒(212)为底部侧向位置焊接有出气嘴(2121)的不锈钢薄壁圆筒,外筒(212)的底板(2122)设有一与外筒(212)同心的圆孔(2123),在底板圆孔(2123)位置焊接有加热杆定位套管(213),在加热杆定位套管(213)上部的位置焊接有承托网(214),整个底板(2122)与外筒(212)焊接,加热杆(211)的下端引出加热元件连接线,加热杆(211)固定在定位套管(213)内;上盖(215)与外筒(212)的顶端相互卡接,上盖(215)的中心设有通孔(2151),上盖(215)的上端压设有一挡网(215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2)还包括水压换向阀(23)、小气泵(26),水压换向阀(23)的水嘴(2311)与水处理装置(1)相连接,水压换向阀(23)的进气嘴(2341)与干燥塔(21)的出气嘴(2121)相连接,水压换向阀(23)的出气嘴(2342)与臭氧发生器(22)相连接,水压换向阀(23)的小气泵进气嘴(2351)与小气泵(26)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2)还包括逆止阀(24)、气水分离阱(25),其中逆止阀(24)由阀体(241)、锥盖(242)、阀芯(243)、弹簧(244)所组成,其中阀体(241)为一端带接头的壳体,锥盖(242)一端带接头另一端带有内锥面,阀芯(243)为一端带导向柱的锥体,阀体(241)与锥盖(242)嵌接,弹簧(244)和阀芯(243)依次安装在阀体(241)内;
气水分离阱(25)由端盖(251)、筒体(252)、逆止阀(24)所组成,其中端盖(251)带有两个接头(2511)、(2522),筒体(252)为细长形圆筒,下部嵌接逆止阀(2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包括有尾气净化柱(34),尾气净化柱(34)由净化柱本体(341)、上筛板(342)、下筛板(343)、端盖(344)所组成;其中净化柱本体(341)为底部带有出气嘴(3411)的筒体,在净化柱本体(341)下部嵌有多孔下筛板(343),中间为催化剂填装腔,上部嵌有多孔上筛板(342),顶端有一带短管接头(3441)的端盖(344)与净化柱本体(341)螺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还包括有阻湿阀(31)、逆止阀(32)、气水分离阱(33),其中阻湿阀(31)包括本体(311)、阀盖(312)、过滤网(313),本体(311)为一端带接头(3111)的壳体与带接头(3121)的阀盖(312)螺纹连接,在本体(311)内装有过滤网(313),过滤网(313)依靠本体(311)与阀盖(312)螺纹连接压紧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4),其由水压开关(47)、CPU控制电路(41)、高压脉冲电源(42)所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4)还包括有流量传感器(3)、气泵(4)、干燥器(5)、风扇(6)。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开关(47),其包括水压开关座(471)、水压开关架(472)、导向柱(473)、弹簧(474)、传感片(475)、密封垫(476)和微动开关(477),其中水压开关座(471)上部为弯形两端带有镶嵌装置的管道;水腔一端设有传感片(475),传感片(475)上部设有导向柱(473),导向柱(473)内镶嵌弹簧(474),弹簧(474)上部与水压开关架(472)压紧紧固,并在水压开关架(472)上固定微动开关(476)。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控制电路(41)中包括有I/O驱动电路(411)、低压直流电源(412)、时钟控制电路(413)、看门狗(414)、实时钟输入电路(415)、键盘(416)、显示器(417);所述高压脉冲电源(42)包括有直流电源(421)、调整开关(422)、蓄能电容(423)、高压脉冲变压器(424)、开路保护反馈电路(425)、可控硅(426)及触发电路(427)。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直流电源(412)由电网电压经RT、电容C17、C18、电感L1滤波后再经变压器T1,转变为低压,再经REC1、C8、C9组成的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再经L2接到由C13、C14、U7、C15、C16组成的低压稳压电路,输出VCC。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控制电路(413)为在X1和X2两端跨接石英晶体(QUA1)及两个电容C1、C2,电容C1、C2串联后与QUA1并联,C1、C2中间接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I/O驱动电路(411),为CPU(IC1)的管脚21经电阻R20接TR5的脚1,脚2接D1的正极,D1的负极及TR5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并联在D1两端的PL6接风扇;CPU的管脚22经电阻R21接TR6的脚1,C10并联在TR6的脚1与脚3之间,TR6的脚2分别接U8的脚2与LED1的负极,LED1的正极接R27,R27的另一端与TR6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8的脚3接PL4的脚3,R22串接在REC1的脚3与U8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3经电阻R23接TR7的脚1,C11并联在TR7的脚1与脚3之间,TR7的脚2分别接U9的脚2与LED2的负极,LED2的正极接R28,R28的另一端与TR7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9的脚3接PL3的脚3,R24串接在REC1的脚3与U9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4经电阻R25接TR8的脚1。C12并联在TR8的脚1与脚3之间,R8的脚2分别接U10的脚2与LED3的负极,LED3的正级接R29,R29的另一端与TR8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V10的脚3接PL5的脚3,R26串接在REC1的脚3与U10的脚1之间;CPU的管脚24经电阻R25接TR8的脚1,C12并联在TR8的脚1与脚3之间,TR8的脚2分别接U10的脚2与LED3的负极,LED3的正极接R29,R29的另一端与TR8的脚3分别接REC1的脚3和脚4,U10的脚3接PL5的脚3,R26串接在REC1的脚3与U10的脚1之间;PL3、PL4、PL5的脚1并联后接PL1的脚3,PL3、PL4、PL5分别接干燥器、气泵、高压电源板,U8、U9、U10的脚4并联后接PL1的脚1,TR5、TR6、TR7、TR8的脚3并联后接地。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钟输入电路(415),其为QUA2跨接在时钟芯片U2的X1与X2两端,X1与X2又分别经C3、C4接地,V2由电池E1供电,其RST、I/O,SCLK分别接CPU的PX1,PX2、PX3。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看门“狗”(414),其为芯片U11的VCC与GND之间跨接电容C7,其REST与WDI分别与CPU的REST与PX4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417),其为CPU的PX5、PX6、PX7、PX8分别经R16、R17、R18、R19分别接TR1、TR2、TR3、TR4的脚1,它们的脚3并联后接VCC,TR1、TR2、TR3、TR4的脚2分别接U3,U6、U5、U4的脚1;CPU的PX9、PX10、PX11、PX12、PX13、PX14、PX15、PX16分别经R8、R9、R10、R11、R12、R13、R14、R15接U3、U4、U5、U6的D0、D1、D2、D4、D5、D6、D7。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脉冲电源(42),其为由CPU控制电路过来的220V变流电经C20连接到REC2的输入端,其输出端的脚1与脚2并联C21,R30的脚1、TR9的脚2、TR10的脚2、TR11的脚2、D3的脚2共同连接于REC2的脚1输出端,R30的脚2与R31一端及S1的脚1相连,R31另一端经D4连接到D7的脚2及S2的脚1,S1的脚3经DAC1到D10的脚2,D10的脚1与R36的脚2及R37的脚1连接,R36的脚1与高压脉冲变压器脚6相连,R31的另一端与TR9的脚2之间串联R32,TR9的脚3连TR10的脚1,TR10的脚3连TR11的脚1,TR11的脚3与D3的脚1、D5的脚1相连,D5的脚2与REC2的脚2之间串联D6,D5经L3分别连到D7的脚1、R35的脚1、D9的脚2及C23的一端,C23的另一端接T2的脚1,R35的脚2分别接C22、R34、RAC2,DAC2的另一端接S2的脚3,S1的脚2、S2的脚2、T2的脚2、R37的脚2、C22的另一端及R34的另一端均连接到REC2的脚2输出端,R33与D8并联在S2的脚2与脚3之间,在D10的脚2与REC2的脚2之间并联C24,T2的脚4与脚5串接后接地,并在地与REC2的脚2之间分别并联R38及C25。
CN 00206350 2000-03-17 2000-03-17 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102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06350 CN2410290Y (zh) 2000-03-17 2000-03-17 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06350 CN2410290Y (zh) 2000-03-17 2000-03-17 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10290Y true CN2410290Y (zh) 2000-12-13

Family

ID=3357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2063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10290Y (zh) 2000-03-17 2000-03-17 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10290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9310A1 (fr) * 2005-07-20 2007-01-25 Yantai United Ozonetec Corporation Dispositif générateur d’eau enrichie en oxygène/d’eau d’ozone
CN101575138B (zh) * 2009-06-04 2012-03-21 蒋仁甫 给水用臭氧接触处理塔
CN104591469A (zh) * 2015-01-21 2015-05-06 宁波惠士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直饮水机
CN105384226A (zh) * 2015-11-02 2016-03-09 南方科技大学 水处理系统
CN106419648A (zh) * 2016-10-19 2017-02-22 郏玉菊 一种家用果蔬消毒装置
CN106620770A (zh) * 2013-08-19 2017-05-10 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消毒机
CN106729845A (zh) * 2013-08-19 2017-05-31 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0753504A (zh) * 2017-06-22 2020-02-04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具有带流量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泵的饮料制备机器
CN114305204A (zh) * 2022-01-28 2022-04-12 蔡亮 反吹清灰式吸尘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9310A1 (fr) * 2005-07-20 2007-01-25 Yantai United Ozonetec Corporation Dispositif générateur d’eau enrichie en oxygène/d’eau d’ozone
CN101575138B (zh) * 2009-06-04 2012-03-21 蒋仁甫 给水用臭氧接触处理塔
CN106620770A (zh) * 2013-08-19 2017-05-10 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消毒机
CN106729845A (zh) * 2013-08-19 2017-05-31 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6822953A (zh) * 2013-08-19 2017-06-13 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管道消毒机
CN106880856A (zh) * 2013-08-19 2017-06-23 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管道消毒机
CN104591469A (zh) * 2015-01-21 2015-05-06 宁波惠士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直饮水机
CN105384226A (zh) * 2015-11-02 2016-03-09 南方科技大学 水处理系统
CN105384226B (zh) * 2015-11-02 2018-01-30 南方科技大学 水处理系统
CN106419648A (zh) * 2016-10-19 2017-02-22 郏玉菊 一种家用果蔬消毒装置
CN110753504A (zh) * 2017-06-22 2020-02-04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具有带流量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泵的饮料制备机器
CN114305204A (zh) * 2022-01-28 2022-04-12 蔡亮 反吹清灰式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410290Y (zh) 多功能臭氧净化/消毒二合一水机
CN207537299U (zh) 量子活化净水器
CN2410291Y (zh) 多功能臭氧净化水机
CN207986920U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
CN201433098Y (zh) 新型臭氧气水机
CN102826683A (zh) 污水回用处理器
CN2410292Y (zh) 多功能臭氧消毒水机
CN109970159B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处理污水设备
CN207792888U (zh) 新型臭氧净水机
CN209137482U (zh) 一种除菌式空气净化器
CN106396236A (zh) 一种便携式四化水壶及其滤芯
CN201433097Y (zh) 新型臭氧机
CN201737751U (zh) 一种电触媒水处理装置
CN109133271A (zh) 便携式电过滤应急净水器
CN2373574Y (zh) 废气净化装置
CN200958065Y (zh) 安装有带杀菌功能水龙头的净水杀菌装置
CN208200675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排污及处理一体装置
CN208907062U (zh) 净水器
CN203411407U (zh) 一种便携式净水器
CN212450958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异味处理装置
CN209778533U (zh) 一种一体化纯净水处理装置
CN201678508U (zh) 移动式催化臭氧化水处理装置
CN214115288U (zh)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CN209039246U (zh) 基于臭氧净化耦合膜过滤的净水器
CN109081466A (zh) 便携式臭氧净化耦合膜过滤应急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ZHONG 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TECHNOLOG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ZHONGYUANKE INDUSTRY APPLIED TECHNOLOGY INST.,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4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No. 16 Building No. 6 room 2207 guoxingjiayuan

Patentee after: Zhong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Science & Techon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rth Paci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No. 52 Haidian Road, Beijing, Zhongguancun

Patentee before: Zhongyuanke Industry Applied Technology Inst., Beijing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