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46013Y - 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46013Y
CN2346013Y CN 98203883 CN98203883U CN2346013Y CN 2346013 Y CN2346013 Y CN 2346013Y CN 98203883 CN98203883 CN 98203883 CN 98203883 U CN98203883 U CN 98203883U CN 2346013 Y CN2346013 Y CN 23460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oop
user side
user terminal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2038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叔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mosa Electronic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陈叔赓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叔赓 filed Critical 陈叔赓
Priority to CN 982038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460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460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460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供联防保安系统使用的具有侦测/控制功能的用户终端装置,它由传感电路,用户端监控回路和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组成,其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包括有一RF接收模组,一编码电路,一中央处理单元,一输出电路,一存储器,一双音频信号接收回路,一拨号回路,一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一用户端监控模式切换电路。应用时,可多个用户终端装置并接,一远端网管监控装置通过公共通信网路把用户终端装置和通报网连成报警网络。

Description

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其中含有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的用户终端装置。
已知的户连式或通报式保安系统中,均必需使用实体布线及并联接续电路的布线方式,挨家挨户装设共用灯号、蜂鸣器、紧急按钮,并施予共用电源连结。此种系统架构常会因为线路的假性触发,而干扰整个系统内所有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停用。
再者,传统户连式的保安系统中,仅是单纯将各个用户以实体连线予以并联连接,实际上无法达到真正的联防保安、远端监测、远端控制、及时通报、群呼通报等的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联防保安系统用的含有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的用户终端装置,在一联防保安系统中各个用户端皆配置一个用户终端装置,用以侦测及控制该联防保安全系统中各个用户端的状况。各独立的用户端可在该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的控制之下,经由公共电信网路,与远端网管监控装置接通,以将用户端的各种状况传送至该远端网管监控装置。当远端网管监控装置解译出用户端送来的信息后,可直接主动控管用户端,同时,该远端网管监控装置又经电信网路将信息传送至通报网,以达即时通报及同时连线监控用户端直到状况解除为止。
为达到前述的目的,一种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由传感电路、用户端监控回路和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包括有:一RF接收模组,一编码电路,一中央处理单元,一输出电路,一存储器,一双音频信号接收回路,一拨号回路,一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的输入端是连接至公共电信网路的电话线接线端,一用户端监控模式切换电路;RF接收模组、编码电路、输出电路、存储器、双音频信号接收回路、拨号回路、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和用户端监控模式切换电路均用导线和中央处理单元直接相连。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连接输出电路的用户端监控回路中设置有一麦克风、喇叭;其中传感回路中并联连接有红外线感测器、烟雾侦测器、瓦斯侦测器、磁簧感测器、微动开关。其用户端监控回路设有警铃、喇叭、麦克风、视讯设备、对讲设备。一远端网管监控装置分别经由公共电信网路与每一个用户的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及通报网进行双向通信以构成一联防保安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联防保安架构下,当任一用户、住户发生事故时,能够即时通过中断方式,呼叫所有预设的相邻住户、警所、救灾单位、或村、里、邻长等。同时,住户更可根据需求各自增减选用的设备,以达到防灾、防护等措施,而无碍于整体系统运作,如此即可有效达到消除灾害、治匪拒盗、辅助社区治安的功效。
以下将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联防保安系统架构图;
图2是显示图1中的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的内部电路架构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号说明:
1传感回路                    11红外线感测器
12烟雾侦测器                 13瓦斯侦测器
14磁簧感测器                 15微动开关
1a无线式感测信号             1b有线式感测信号
2用户端监控回路              21警铃
22喇叭                       23麦克风
24视讯设备                   25对讲设备
4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
41RF接收模组                 42编码电路
43中央处理单元               44输出电路
45存储器                     46双音频信号接收回路
47拨号回路
48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
49用户端监控模式切换电路
5公共电信网路                6远端网管监控装置
7公共电信网路                8通报网
81巡守队                     82屋主行动通讯器材
83主要邻居                   84屋主办公室
85村里邻长办公室             86警察局勤务中心
如图1所示,其是显示用本实用新型构成的联防保安系统架构图,该系统中,包括有多个用户端(例如用户A、用户B、用户C),每一个用户端内乃包括有一传感回路1、一用户端监控回路2、一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
每一个用户中的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乃共同连接至一公共电信网路5。在整个联防保安系统中,尚包括有一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以及一通报网8,其中该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的双端是分别经由公共电信网路5、7(例如PSTN公众电信网路或INTERNET网路)与每一个用户的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与通报网8作信号的转接、传送,其间的通信主要经由编码组译的双音频信号(DTMF)作为双向通信、控制的依据,达到各项示警、群呼通报、保安遥控的目的。
因此,由附图所示的架构可知,就整体系统而言,用户端可方便地利用现有的电信网路而构成一联防保安系统。
再请参阅图1所示,其中传感回路1中,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侦测功能,而装设不同功能的侦测元件,例如红外线感测器11、烟雾侦测器12、瓦斯侦测器13、磁簧感测器14、微动开关15等。这些感测元件是根据其特性而布设在用户端的适当位置(例如大门、窗户、走道、厨房等),可侦测该处的状态,且这些感测元件所感测到的信号,可以无线或有线方式传送至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以将用户端的所有可能状态侦测出来并传送至主机。
用户端监控回路2是可在万一发生预定的状态时,在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或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的控制之下,在该用户端发出警示信号或其它应变措施。例如该用户端监控回路2可包括有警铃21、喇叭22、麦克风23、视讯设备24、对讲设备25等。
当该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接收到前述任一感测元件送来的信号后,即会通过公众电信网路5而送至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经过此一装置的解译、判别之后,由该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再经由公共电信网路7送至通报网8。该通报网8可包括有:巡守队81、屋主行动通讯器材82、主要邻居83、屋主办公室84、村、里、邻长办公室85、警察局勤务中心86等。图1中还可增设一遥控设定器,用来供用户设定或解除该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的状态。
图2显示图1中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的电路功能方块图,其电路架构主要包括有:一RF接收模组41、一编码电路42、一中央处理单元43、一输出电路44、一存储器45、一双音频信号接收回路46、一拨号回路47、一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48、一用户端监控模式切换电路49。
此电路架构的功能乃是用来接收该用户端的各个感测元件所侦测到的信号,并经由公共电信网路5,转接至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当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解译出用户端所送来的信息后,可直接经由该公共电信网路5送出控制信号至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中,再由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输出控制信号至用户端监控回路2中,以主动控管用户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兹配合图2及图3作一详细说明:
RF接收模组41接收传感回路1中的无线式感测信号1a,并予以检波整形交由中央处理单元43。
编码电路42(例如采用型号40147编码器)与中央处理单元43的位址端(AO-A3)连接,其可用以接收传感回路1中的有线式感测信号1b,当接收到有线式的感测信号时,则予以产生对应的BCD码,交由中央处理单元43作辨识。
中央处理单元43是用来控制该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4的动作。
输出电路44(例如可采用4028解码集成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43的位址端A4-A7相连接,可以已知的解码技术来产生相对应的输出信号,故当其接收到中央处理单元43的输出控制信号后,可经由继电器(RELAY)进一步驱动用户端监控回路2中的各个相对应装置。中央处理单元可用8088微处理器。
存储器45乃为一EEPROM元件,可用来储存系统在作信号传送时的通信代码、编码表及控制程式,以供中央处理单元组作译、判别、以及控制程序动作的依据。
双音频信号接收回路46可用来接收由电话线送来的双音频信号,其是经由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48将接收到的双音频信号予以解码后送至中央处理单元43中,由中央处理单元43做组译编码格式,相应控制中央处理单元输出或启闭通话回路。
拨号回路47是可接受中央处理单元43的控制,执行转接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及根据组译编码格式,发送双音频信号,而与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作通信交谈。
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48是连接至公共电信网路的电话线L1、L2,以侦测振铃信号、以及测试电话回路是否正常,当该电话线有振铃信号时,会经由一代表有振铃的信号线RING送一控制信号至中央处理单元43,而当检查出电话线正常时,会由一代表回路正常的信号线LOOP送一控制信号至中央处理单元43。
用户端监控模式切换电路49在中央处理单元43的控制之下,可用来作用户端录音、发出警示声、静音、或是对话的功能切换。该切换电路可采用已知的信号路线切换电路的技术来达成。亦即,用户端可设置有一麦克风MIC、以及一喇叭SPK,该中央处理单元43在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的控制之下,可送出一启动喇叭的信号SP,以由喇叭发出预定的声响;中央处理单元43亦可发出一静音信号MUTE,以使该喇叭不发出声响,而由麦克风监听用户端当地的状况;中央处理单元43亦可发出一视讯对话信号V1,此时,用户端可通过麦克风以及喇叭而与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进行视讯对话,以使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及时直接地掌握用户端的状况。
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的内部电路架构主要包括有解码电路、数字录音电路、视讯对话电路、自动语音拨号电路、功能切换电路、存储器等电路单元,然而该电路的设计非本案所欲请求的专利范围内,故不予详述。
在前述的系统架构下,各自独立端点用户可经由PSTN公共电信网路,拨接至网管监控装置,以将用户端的各种状况传送至该监控中心。再者,在传送信号时,除了采用传统的固定编码组译的技术之外,亦可采用变码的技术,以得到较高的信号传送安全性,例如将双音频信号(DTMF)以逐次变更组译的方式编码传送信号,以确保信息于传送过程不致遭受到破解、误导、蓄意破坏之虞。而其传送的信息格式,可包括例如信号确认、广播、监听对话、紧急求助、火灾、瓦斯泄漏、电源不足、门窗(前门,后门)开启、及视讯听控等。
当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解译出用户端所送来的信息后,可直接主动控管用户端监控回路装置2,施以例如广播监听、对话、摄影、警报声响控制、电器遥控、离线解除等。在此一同时,该远端网管监控装置6经公共电信网路以预设的内容拨叫各类电话、或行动通讯装置,如呼叫器(BBC)、行动电话、消除救灾单位、警所、村里邻长等。以达即时广播通报的目的,并同时连线监控远端直到状况解除为止。

Claims (4)

1、一种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由传感电路、用户端监控回路和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用户端侦测/控制主机电路包括有:一RF接收模组,一编码电路,一中央处理单元,一输出电路,一存储器,一双音频信号接收回路,一拨号回路,一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的输入端是连接至公共电信网路的电话线接线端,一用户端监控模式切换电路;RF接收模组、编码电路、输出电路、存储器、双音频信号接收回路、拨号回路、振铃侦测及回路测试电路和用户端监控模式切换电路均用导线和中央处理单元直接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输出电路的用户端监控回路中设置有一麦克风、喇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传感回路中并联连接有红外线感测器、烟雾侦测器、瓦斯侦测器、磁簧感测器、微动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用户端监控回路设有警铃、喇叭、麦克风、视讯设备、对讲设备。
CN 98203883 1998-04-27 1998-04-27 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460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03883 CN2346013Y (zh) 1998-04-27 1998-04-27 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03883 CN2346013Y (zh) 1998-04-27 1998-04-27 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46013Y true CN2346013Y (zh) 1999-10-27

Family

ID=33960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2038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46013Y (zh) 1998-04-27 1998-04-27 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4601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4669A1 (fr) * 2006-07-27 2008-02-07 Zhihao Wen Système de surveillance de la sécurité
CN104050789A (zh) * 2014-06-30 2014-09-17 钟初雷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一键式报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4669A1 (fr) * 2006-07-27 2008-02-07 Zhihao Wen Système de surveillance de la sécurité
CN104050789A (zh) * 2014-06-30 2014-09-17 钟初雷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一键式报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3803B2 (en) Alarm system providing wireless voice communication
CA2681543C (en) Alarm system providing multiple network routing, interface module and method
CN100561534C (zh) 远程监控报警系统
CN101695126B (zh) 家庭交互式图文语音信息和智能安防系统
CN203457250U (zh) 智能可视对讲安防系统
CN204791389U (zh) 基于无线接入点的火灾报警系统、无线接入点
CN1825879A (zh) 一种远程安全监控设备和方法
CN101727716B (zh) 对讲防盗系统及采用所述对讲防盗系统的对讲防盗方法
CN101673447A (zh)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家庭网关及安全防范报警方法
CN202939684U (zh) 无线可视化对讲门禁系统
CN1997142A (zh) 一种可视电话及实现安全监控的方法和系统
WO2001055992A1 (fr) Systeme d'informations utilisant un circuit telephonique, et un terminal de surveillance
CN201910894U (zh) 一种多功能可视楼宇对讲电话系统
CN2346013Y (zh) 联防保安系统的用户终端装置
JP2000299740A (ja) 転送機能付きインターホン
CN1118782C (zh) 整合式联防保全装置
KR20070010554A (ko) 실시간 비상벨 보안시스템 및 상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실시간보안감시방법
CN202523190U (zh) 基于以太网传输警讯事件的安防报警系统
JPH11234432A (ja) 警備システム
CN1120455C (zh) 家庭全方位电子保安报警方法及其系统
CN201430660Y (zh) 手机视频监控及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JPH06274782A (ja) 全自動防災監視システム
KR100582144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망을 이용한 방범방재 시스템
CN102075732A (zh) 一种多功能可视楼宇对讲电话系统
CN201805479U (zh) 一种报警真伪确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CHEN SHUGENG TO: TIANBA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aiwan City, Taipei County in the new road No. 502

Patentee after: Tianba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 floor, No. 24, Lane 15, Dunhuang Road, Taipei, Taiwan

Patentee before: Chen Shugen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IANYU INDUST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NBA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312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122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8, No. 130 Lane 5, Minquan Road, Taipei, Taiwan

Patentee after: Formosa Electronic Industries Inc.

Address before: Taiwan province Taipei City Xindian City Road No. 502

Patentee before: Tianba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