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78085Y - 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 Google Patents

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78085Y
CN2278085Y CN 96204942 CN96204942U CN2278085Y CN 2278085 Y CN2278085 Y CN 2278085Y CN 96204942 CN96204942 CN 96204942 CN 96204942 U CN96204942 U CN 96204942U CN 2278085 Y CN2278085 Y CN 227808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water
water pump
generato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2049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辉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62049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7808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7808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7808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包括机箱、引擎、发电机、水泵及热交换箱,机箱设有进气孔、轮子及电源座;引擎设在箱内一侧;发电机与水泵设在引擎输出轴一侧与引擎同轴运转;热交换箱中央设有热交换管,一端与引擎排气管连接另端接废气管,箱顶设进水口,底部设出水口,接合导流管与水泵进水口导接,水泵出水口接出水管;引擎运转产生高热废气经热交换箱将冷水加温,同时带动发动机及水泵,发电机产生电能,水泵将热水流量加压导出供使用;其可使引擎能量充分利用,具有节省能源的功效。

Description

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与加热领域中供热系统的热量产生和利用的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主要是指一种以单机运作的能量而可同时产生电能及将冷水加热的机械装置,其设计依据主要是源自于传统的发电机而来。一般传统的发电机,是利用柴油马达带动其运转而产生电能,以供缺电时使用,此种发电机在运转时因为其柴油燃烧而产生的废气及热气为直接排放,故造成耗费大量的能源,且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而传统的热水机,一般均是采用电加热或煤气等燃料对冷水进行加热,由于加热后的余热均散布于空气之中,而亦存在有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水及电能产生机,使其利用引擎所产生的功能的同时带动发动机及水泵运转,具有产生电能及加压导水的功能,而引擎运转所产生的高热即废汽热及机体高温经由热交换箱而将冷水加温形成热水,可达到充分利用引擎能量,具有节省能源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水及电能产生机,设有引擎、发电机及水泵,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机箱、引擎、发电机、水泵及热交换箱构件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中所述的:机箱,其为封闭结构设计,在箱体的适当处设有进气孔,其底部设有若干轮子,而箱外适当处设有一与发电机导接的电源座;引擎,其设在机箱内的一侧;发电机与水泵,依序设在引擎输出轴的一侧,并与引擎成同轴运转结构;热交换箱,其设在发电机与水泵的顶部位置,其为一大容量的桶状体,箱内的中央设有一热交换管,其一端与该引擎的排气管相连接导通,另一端则导接一废气管至机箱外,该热交换箱在其顶部的一端设有进水口,而其底部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接合一导流管而与水泵的进水口相导接,而该水泵的出水口则接设一出水管至机箱外。借由上述构件相组合,使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引擎的动能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而利用引擎运转所产生的高热进行冷水加温,可充分发挥能源的利用效率。
前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中所述的热交换箱其内底部设有一与发电机导接的加热器,而箱内顶部设有一具有蒸汽口的独立小空间蒸汽产生室,并设有一与发电机导接的加热器。
前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中所述的热交换管由复数的细管所组成。
前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中所述的:机箱,其为封闭结构设计,在箱体的适当处设有进气孔,其底部设有若干轮子,而箱外适当处设有一与发电机导接的电源座;引擎,为水冷式引擎,其内设有冷却水管,流经引擎润滑油箱及引擎的主体壁,其设在机箱内的一侧;发电机与水泵,依序设在引擎输出轴的一侧,并与引擎成同轴运转结构;热交换箱,设在发电机与水泵的顶部位置,其为一大容量的桶状体,箱内中央设有一热交换管,其一端与引擎的排气管连接导通,另一端则导接一废气管至机箱外,该热交换箱在其顶部的一端设有进水口,而其底部一端设有出水口,以管路与水冷式引擎的冷却水管导接后,再接合一导流管,而与水泵的进水口相导接,而该水泵的出水口则接设有一出水管至机箱外;水冷式引擎,由排气管、引擎主体及润滑油箱形成三段式冷水加温结构。借由上述构件相组合,使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引擎的动能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而利用水冷式引擎的运转,由排气管、引擎主体及润滑油箱所产生的高热进行三段式的冷水加温,可充分发挥能源的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为以单机运作的能量而可同时产生电能及将冷水加热的机械装置,其利用同样会产生废气及热气的汽车引擎作为运转装置,并利用引擎运转时所产生的比马达更高温的废气及机身热量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箱,使引擎所产生的热能可将冷水加温形成热水,令热水的取得不需再耗费大量的电能便可完成;其利用引擎所产生的功能的同时带动发动机及水泵运转,具有产生电能及加压导水的功能,而引擎运转所产生的高热即废气热及机体高温经由热交换箱而将冷水加温形成热水,可达到充分利用引擎能量,而具有可充分发挥能源利用率、节省能源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引擎的运转所产生的高热废气经热交换箱将冷水加温,引擎运转的同时带动发动机及水泵运转,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以供使用,而水泵的运转可将热机交换箱内的热水流量加压导出,以供使用;借此结构设计可使引擎的能量充分利用,可达到充分利用能源、节省能源的功效。借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利用引擎运转的发电机,可同时产生电能,并且利用其热能进行冷水加温,可充分地将能源完全利用,提高其经济效益,从而更加具有实用价值,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大幅改进,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水及电能产生机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配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配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水冷式引擎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主要是由机箱10、引擎20、发电机30、水泵40及热交换箱50等构件所组成,其中:机箱10,是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在箱体适当处设有空气进气孔101,底部设有若干轮子11,以方便推移,机箱10外的适当处设有与发电机30导接的电源座12,供外接电源线导接,而机箱10的内部则分别固设有引擎20、发电机30、水泵4及热交换箱50;该引擎20,可采用汽车用引擎或工业用引擎,其是以油料(通常是柴油或汽油)为动能,如同一般现有传统技术中的结构(此不赘述)形态,其上半部为油箱而下半部为引擎主体,该发电机30及水泵40,则依序设置在引擎20输出轴的一侧,令引擎20、发电机30及水泵40成同轴运转;其次,该热交换箱50,设置在发电机30及水泵40的顶部位置,其为一大容量的桶状体,箱内中央设有一由复数细管组成的热交换管51,该热交换管51一端与引擎20的排气管21相接导通,另一端则导接一废气管56至机箱10外,该热交换箱50的顶部一端设有一进水口52,可由机箱10外引水进入热交换箱50内,而其底部的一端则设有一出水口53,该出水口53设有双通管,并配设有一转换阀531,可直接与导流管54接合,再与水泵40的进水口相导接,或外接导管与水冷式引擎的冷却水管201导接后,再在冷却水管201的出水口与导流管54相接合(如图3、图4所示),该导流管54亦设有转换阀541,以调整进水管路,而该水泵40的出水口则设有一出水管55至机箱10之外,形成一热水导出口551,可供外接水管接合使用;另外,在热交换箱50的内底侧,设有一加热器60,并以电源线与发电机30导接,以取用电能进行加热,借此可配合热交换管51进行冷水加温,其次,在热交换箱50外侧,设有一独立小空间的蒸汽产生室70,其内设有一加热器71,借此小空间的水容量可迅速地加热产生蒸汽,并在顶部设有一蒸汽口72至机箱10之外,可外接管路以提供热蒸汽进行使用;热交换箱50内设有浮筒阀57,并在进水口52内设有切换阀58,借此与浮筒阀57相互配合,可在箱内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自动关闭进水口52;另在箱顶部设有一蒸汽孔59,以释放当水温超过100℃时所产生的压力蒸汽。
请再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运作是从引擎20开始,如同现有产品结构一般,引擎20的油箱内必须加有燃油,而由人工启动引擎进行运转,运转中的引擎20同时带动发电机30及水泵40动作,使发电机30产生电能,而水泵40则使热交换箱50内的储水产生流动,又,引擎20产生的高热废气由排气管21进入热交换箱50内的热交换管51,而与箱内的冷水产生冷热交换,使冷水加温,再由废气管56将降温后的废气排出;另外,因发电机30产生电能,因此热交换箱50内的加热器60亦可导电发热,借此可配合热交换管51进行冷水加热,随即,热交换箱50内的储水因水泵40的抽水运作,而由箱底的出水口53经导流管54流至水泵40内加压后,由出水管55导出热水以供使用。
请另再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配设有水冷式引擎(如图4所示),则此时热交换箱50的出水口53的管路可先行与该水冷式引擎的冷却水管201相导接,此时由热交换箱50流出的水则分别分流至各冷却水管201,利用引擎20运转时,引擎主体及润滑油箱(此为该种引擎的一般常规结构设计,故图未祥示,此亦不赘述)所产生的高热,再一次对管路内的水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冷热交换,此时引擎及润滑油箱亦可同时达到冷却的效果,又经冷却水管201的出水口再与导流管54相导接而流至于水泵40内,由该水泵40加压后从出水管55导出热水以供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与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热水及电能产生机,设有引擎、发电机及水泵,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机箱、引擎、发电机、水泵及热交换箱构件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机箱,其为封闭结构设计,在箱体的适当处设有进气孔,其底部设有若干轮子,而箱外适当处设有一与发电机导接的电源座;
引擎,其设在机箱内的一侧;
发电机与水泵,依序设在引擎输出轴的一侧,并与引擎成同轴运转结构;
热交换箱,其设在发电机与水泵的顶部位置,其为一大容量的桶状体,箱内中央设有一热交换管,其一端与引擎的排气管连接导通,另一端则导接一废气管至机箱外,该热交换箱在其顶部的一端设有进水口,而其底部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接合一导流管而与水泵的进水口相导接,而该水泵的出水口则接设一出水管至机箱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箱其内底部设有一与发电机导接的加热器,而箱内顶部设有一具有蒸汽口的独立小空间蒸汽产生室,并设有一与发电机导接的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由复数的细管所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及电能产生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机箱,其为封闭结构设计,在箱体的适当处设有进气孔,其底部设有若干轮子,而箱外适当处设有一与发电机导接的电源座;
引擎,为水冷式引擎,其内设有冷却水管,流经引擎润滑油箱及引擎的主体壁,其设在机箱内的一侧;
发电机与水泵,依序设在引擎输出轴的一侧,并与引擎成同轴运转结构;
热交换箱,设在发电机与水泵的顶部位置,其为一大容量的桶状体,箱内中央设有一热交换管,其一端与引擎的排气管连接导通,另一端则导接一废气管至机箱外,该热交换箱在其顶部的一端设有进水口,而其底部一端设有出水口,以管路与水冷式引擎的冷却水管导接后,再接合一导流管,而与水泵的进水口相导接,而该水泵的出水口则接设一出水管至机箱外;
水冷式引擎,由排气管、引擎主体及润滑油箱形成三段式冷水加温结构。
CN 96204942 1996-03-20 1996-03-20 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7808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04942 CN2278085Y (zh) 1996-03-20 1996-03-20 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04942 CN2278085Y (zh) 1996-03-20 1996-03-20 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78085Y true CN2278085Y (zh) 1998-04-08

Family

ID=3389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20494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78085Y (zh) 1996-03-20 1996-03-20 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7808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878A (zh) * 2018-07-19 2018-12-11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机械的多功能抑尘系统以及移动机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878A (zh) * 2018-07-19 2018-12-11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机械的多功能抑尘系统以及移动机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0938B (zh) 双缸同轴联合循环供热汽轮机
CN111219769A (zh) 一种双模式供能系统
CN103114912B (zh) 结合冷冻法的冷热水电四联产系统
CN103807009A (zh) 太阳能与替代燃料互补的分布式内燃机冷热电系统及方法
CN104153953A (zh) 多模式槽式太阳能布雷顿热发电装置
CN2278085Y (zh) 热水及电能产生机
CN205243745U (zh) 一种耦合太阳能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8831160U (zh) 一种多能互补综合发电系统
CN214366402U (zh) 一种燃气轮机储能系统
CN208294641U (zh) 与太阳能互补的燃气内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
CN208831161U (zh) 一种光热发电系统
CN114382560A (zh) 一种光伏发电与压缩空气储能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
CN107415638A (zh) 一种用于公交车的三加热源水暖装置
CN2585130Y (zh) 太阳能有机热载体炉
CN209587654U (zh) 太阳能光热锅炉用于燃气加热系统
CN113236499A (zh) 一种风能驱动热电联供系统
CN2793618Y (zh) 太阳能-空气源全自动热水供应系统
CN202647700U (zh) 一种热力蒸发装置
CN101839224B (zh) 一种太阳能热力发电装置
CN207393261U (zh) 新能源汽车联合循环发电电池
CN106382161B (zh) 一种采用富氢燃料的多能级高效气轮机装置
CN214366403U (zh) 微型燃气轮机和蒸汽换热器联合系统
CN218348728U (zh) 一种一体化烟气余热回收机组
CN204113408U (zh) 双子星尾气热发电汽车空调
CN204024935U (zh) 塔式太阳能与燃煤锅炉光热联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