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51104Y - 高效节能煤灶 - Google Patents
高效节能煤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51104Y CN2251104Y CN 95202007 CN95202007U CN2251104Y CN 2251104 Y CN2251104 Y CN 2251104Y CN 95202007 CN95202007 CN 95202007 CN 95202007 U CN95202007 U CN 95202007U CN 2251104 Y CN2251104 Y CN 225110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ustion
- stove
- supporting gas
- fire bars
- a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效节能煤灶,由灶体、炉芯、水箱、支架、进出水管等构成,炉膛为三部分,下部安装炉芯,中部内壁上焊接了引导火焰形成环流的导热板,上部为聚集环流的高温室,外壁包围着一个产生助燃气的助燃气发生室,炉条下方安装了助燃气喷管,炉条上套装了除灰器。助燃气发生室能产生高温高压的气流,在导热板的作用下,同火焰结合,形成剧烈燃烧的环流,炉膛内温升快、温度高。特别适应农户和小型餐馆使用。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生活用燃煤灶,尤其适应广大农户和城镇小餐馆使用。
现在的炉灶很多,尤其在近年来,各类以节能和方便使用的多功能民用灶的技术很多,有的甚至形成产品进入市场。的确为一般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使一般灶从砖块砌筑变成了用金属材料分件制造,再组装成具有造型美观的和装饰效果的、可移动的商品,在功能上,普遍在灶芯的栖围加水箱,利用余热烧水,解决用户洗澡或其它洗涤用温水,解决普通土灶占空间大和对灶房环境污染严重,燃烧不好等问题。如申请号“91205251”和“88203875.3”均属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灶具。它们虽能为城镇居民的炊煮、洗澡等生活问题,提供了方便。但由于是从城镇居民使用考虑的,因而对广大农户使用就不太适用,其一:炉堂口部与锅底接触面积小,受热面小,不适于人口较多的农家使用,在炊煮人的食物后还要饮煮家畜的食物。其二:水箱大都设置在炉芯的四周,因炉灶的高温区不在炉堂中下部,而是在炉芯上口部至锅底部的空间,因而热水速度慢。其三:一般使用烟道的抽风作用,达到向炉堂内的补充氧气的目的,因而要提高燃烧质量和发火速度,增加炉堂温度就有困难。其四:通常的灶具的水箱和管道常因结垢,而降低使用寿命和影响功能的发挥。其五:一般煤炉灶,常因要先将炉口的炊具抬下,用火钳通火致使灰尘飞扬,污染室内环境。由于以上原因,这类炉为既不适应农户或小餐馆使用要求,如农民从田间劳动回来,总是希望发火快、燃烧好、火力强的灶,快速完成炊煮食物的工作,又能很快的烧好水箱中的热水,放出来洗脸、洗手,甚至洗澡,还得要迅速把家畜的食物也煮好。对于小餐馆来说,除正常炒菜煮饭,需要火力强、炉温高之外,对于温水的需求更为突出,随时都要用热水,这是现有灶具难于适应的。而且现在的一般餐馆均以焦炭为主要燃料,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与工业用焦造成矛盾。问题也是苦于不能使用一般烟煤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水箱位置在炉堂的高温区,可对水进行强磁化处理,向炉堂输送高压助燃气和炉堂内带有通火机构的适应于农户或小餐馆使用的升温快、火力强、水箱热水速度也快的节能煤灶。
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案如下:
高效节能煤灶,由灶体、炉条、炉芯、水箱、灰斗、支架、进出水管等构成,灶体、炉条、水箱、灰斗、支架、进出水管均用金属材料制作,灶体为圆形,其内腔的上段安装炉条、炉芯构成炉堂,炉芯上方为高温室,其上部的则壁上开烟道出口;内腔的下段安装灰斗、接灰盒,侧壁的一方开有作为接灰盒出入口的风门;灶体上截的炉壁为双层,其间填充保温材料,要点是炉条以上的炉堂为三部分,下部安装炉芯,中部的圆筒状内壁上焊接了引导火焰形成环流的导热板,上部为聚集环流的高温室,中部圆筒状外壁包围着一个产生助燃气的助燃气发生室,炉条的下方安装了从助燃气发生室引出的高压气流导管和与导管连为一体的位于炉条下方的高温助燃气喷管。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炉条上套装了可以在炉条上滑行的用于通火的除灰器;炉条下方的高温助燃气喷管制成同炉堂横断面形状相吻合的W形或U形的组合状;高温助燃气喷管的上方有可滑移的用于在通火除灰时防止煤灰下落而阻塞喷管气孔的挡灰器;在高温助燃气流导管与喷管的主管的接合处,安装了方便拆装的、其内垫有耐高温的防漏橡胶圈的活节。水箱安装在炉堂上部的外围,环绕在炉堂高温室的周围,其上安装了进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高温气室外壁分别开有用于安装高压助燃气流导管和用于添加助燃剂的带有开关的进料管的两个孔。炉堂中部内壁上的多块导热板的倾斜角呈一致的焊接在侧壁上,使来自下部炉芯的火焰在上升过程中形成旋转的环流形式,汇聚在炉堂上部燃烧。灶体内腔下部的灰斗焊接在灶体内壁上,呈倾斜状,使下口逐渐收缩,便于灰流畅地落入接灰盒中。接灰盒的尺寸与风门的大小和灶体内腔的深度相适应,使其装入后将风门封严,同时正处于灰斗下口。
炉条用多根平行且水平地卡在炉堂底部四围侧壁上。喷管通过一截总管与高压助燃气流导管用活节相连接,在喷管上,面对炉堂下口的管壁面,均匀的开有多个小气孔。挡灰器由一根位于中间、且一端伸出在灶体外的拉杆来操作,使其按需要来进行挡灰,在拉杆上平行排列固定挡灰板,挡灰板两端各有一根可在其滑动支杆上滑行的挡灰器总成连接,滑动支杆水平且平行地固定在助燃气喷管下方的灶体内壁上。除灰器由一根可套在中间位置的两根炉条上的总成和在其正对炉条间隙位置处固接的两根除灰杆以及固定在总成中间的、用于推拉达到通火除灰的拉杆构成。
为了减少水箱和进出水管的结垢,在进水管上加装一个市售的强磁化器,对进入灶中的水磁化处理。达到延长水箱和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热水的速度及其质量。
按上述方案将制好后的各部件组装起来,在位于灶体上部的下段的凸出部焊接上四根同规格的脚作为支架,灶体下部的腔壁上、对应于除灰器和挡灰器拉杆的位置,开有两个让其伸出的可滑行的孔;灶体上部同下部风门同方位处开有添加燃料的燃料添加孔。这样就构成一个高效节能煤灶。
使用时,在水箱内先装入水,下部风门打开,在炉芯中放入燃料并点燃,将炊具封住灶口,借烟道的抽吸作用,即可迅速燃烧起来。炉堂中部导热板部位迅速形成环流聚热,使位于此部位的灶壁内层和高温气室快速升温,让助燃剂水溶液流入其间,喷到灶体内壁上,形成高温水蒸气,顺高压助燃气流导管,从炉条下方的喷管的气孔喷入炉堂内,使炉堂内获得充裕的助燃气。提高了燃烧速度和温度;从燃料添加孔添加适量煤块,即可达到连续燃烧和保持炉堂内的高温状态;若需要除灰通火,则将挡灰器拉杆往外轻拉,其上的挡灰板即移到封住助燃气喷管的气孔位置。再反复推拉除灰器拉杆,其上的除灰杆使炉堂底部的灰烬在振动作用下,经下方的灰斗落到接灰盒中,结束后即可将挡灰器推回原位,则喷管的气孔也恢复助燃气的供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炉堂中部的倾斜形导热板,使来自炉芯内的上升火焰在其作用下,形成旋转环流,加之炉堂下方来自喷管的高压高温助燃气,在环流作用下,得到充分混合,进入炉堂上部获得更充分的燃烧,形成了对灶具的高温加热效果。使助燃剂气化的助燃剂发生室制作在炉堂中部装有导热板的部位,有利提高气室的温度,助燃剂的水溶液进入其内,能迅速充分气化,增大压力,提高温度,经导管和喷管向炉堂内高压喷入助燃气。改善了炉堂内燃料的燃烧质量。水箱位于炉堂内温度最高的上部,有利于快速加热其中的水。炉堂上部高温区面积大,增大炊具的受热面积,利益炊具加热。是一种热效率高的生活用煤灶,尤其适于农村居民和小型餐馆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炉条、除灰器、助燃气喷管挡灰器在炉堂下方的安装方式图;
图3、除灰器正视图;
图4、挡灰器侧视图;
图5、磁化器形状图。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5,本实用新型由灶体10、支架9、水箱25、进水管23、出水管1、烟道出口28、燃料添加孔29等构成。水箱25为环绕炉堂上部高温室32的圆环状箱体,其正面开有添加燃料的燃料添孔29,后面正对燃料添加孔的位置开有烟道出口28。水箱的下部分别安装了进水管23、出水管1及防止水箱气压增大的排气管22。在进水管上卡装一个强磁化器24,磁化器的卡口38制成半圆弧形,利用磁化器的磁力卡在进水管23上。灶体内腔的上部作为炉堂,下部正面侧壁开有风门14,作为通风和储装灰烬的机构,上部位于炉堂中部的外围为双层,其间填充保温材料4,灶体支架也焊接在外围为双层的凸出部。
炉堂为三部分,下部是炉芯5,用耐火材料制成,安装在炉条6上,中部的侧壁上焊装导热板31,其倾斜角以不小于15°为好,高出灶体内腔壁面为25mm即可。两板间隔不低于25mm为当。使得从下部炉芯5内上升的火焰,经导热板31的引向作用,形成环流,加之炉堂下方来的助燃气汇集炉堂上部形成了更好的燃烧效果。强化了炊具底部和围绕在周围的水箱25对火力的接受。
灶体内腔下部的侧壁上焊装漏斗形灰斗11,正对风门14的位置装一可推拉的接灰盒12,接灰盒推入其内时,刚好与灰斗下沿相接,可防止通火除灰时,灰尘外溢。
灶体内腔中部下沿焊接一圈安装炉芯5和炉条6的凸台17,炉条6以正对风门的方向平行排列,其靠中间的相邻两根,先套装上除灰器27,再安放到凸台17上,将其固定牢,并使除灰器能在上面灵活前后滑移。在炉条下方的灶体内腔壁上,平行的安装两根方向与炉条6摆放一致的挡灰器滑行支杆15,事先将档灰器总成35套卡在滑行支杆15上,再将两支杆固定。要求能使拉档灰器拉杆13,可灵活的在其上移行为当。由于挡灰器的作用是在通火除灰时,将位于其挡板8下的助燃气喷管16上的气孔34遮盖,挡住下落的灰烬,使助燃气喷管的气孔不会被堵塞。所以挡灰器的滑行距离是通过在滑行支杆15上焊接定位卡确定。
助燃气喷管16安装在与挡灰器滑行支杆15相垂直的方向上,使气孔34面对炉条6间隙,并使挡灰器的挡板8滑行后可遮盖住的各支管。助燃气喷管16的主管从灶体侧壁开孔穿出并固定稳固。在灶体10外,通过活节18与助燃气导管21连接,导管的上端与助燃气室2连通。
除灰器拉杆7、挡灰器拉杆13均通过灶体正面的各自所对的位置开孔穿出。便于推拉,达到通火除火和遮挡下落的灰烬不致堵塞喷管上的气孔。
助燃气发生室2焊装在位于炉堂中部焊接了导热板31的灶体内层19的外围,使其能获得足以使从进料管3入内的助燃剂溶液快速气化的温度。在助燃气发生室2的外壁上开两个孔,一个用于装接与下部喷管连通的助燃气导管21,另一个用于装接助燃剂进料管3。在灶体10的内层19和外层20间填充保温材料4,使助燃气发生室2置于保温材料4和炉体外层20的包围之中。保持了助燃气室内部始终有稳定的高温状态,保证了助燃剂溶液在使用的全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气化。
参照图2、3,挡灰器由两块平行的可以卡套在其下方的滑行支杆15上作滑行的总成35和平行焊接在两总成间的四条挡灰板8构成。相邻两板间的间距,与其在拉杆13的推拉作用下能将位于其前面的助燃气喷管遮盖来确定。挡灰板8做成“厂”字形,上昂的遮板26与水平面的夹角不低于15°。操作拉杆13固定在最前面的挡灰板8下部。安装时,挡灰器总成35位置在助燃气喷管16的下方,要保证其挡灰板上沿的遮板26处于喷管16与炉条6之间。
参照图2、4,除灰器27由一方形总成和安装在其上面的两根除灰杆33构成,总成上开有三个孔,中间一孔37用于安装其操作拉杆7,两侧的孔用于套装炉条36。将其装在炉堂内中间相邻两根炉条上,让拉杆穿出在灶体外即可。
按上述办法,即可制成一个高效节能煤灶,使用时,先向水箱内装好水,炉堂内加进燃料,点燃,从加煤孔29观察,视炉堂内充满火焰时,即可将助燃剂溶液(使用武汉科技管理局专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助燃剂)从进料管3放入,喷到灶体内层19上,立即被气化。产生的助燃气经导管21流到炉条6下方,从喷管16的气孔34中喷向炉堂内,加速炉堂内燃料的燃烧质量,提高炉堂上部的炉温,所以它能快速提高炉堂内的火力。又由于能用除灰器27通火除灰,且不必将炊具从灶口处抬下,因而方便,灰尘不往外飞扬,保证了室内环境卫生。通火除灰前,轻拉挡灰器拉杆13,即将喷管遮盖,灰尘不会阻塞气孔,通火结束,轻推挡灰器拉杆,喷管即正常工作。水箱位于上部的高温区外围,热水速度快。
若用于餐馆,通常单眼灶不能适应需要,采用本实用新型水箱以下的灶体两套,上面制一个环绕两个灶体上部炉堂的水箱,制成双眼灶,一则适应餐馆炊煮使用要求,二则可加快水箱内热水的速度,满足餐馆洗涤用水。
Claims (4)
1.一种高效节能煤灶,由灶体(10)、炉条(6)、炉芯(5)、水箱(25)、灰斗(11)、支架(9)、进出水管(1)、(23)等构成,灶体、炉条、水箱、灰斗、支架、进出水管均用金属材料制作,灶体(10)上部为圆形,内腔的上段安装炉条(6)、炉芯(5)构成炉堂,炉芯(5)上方为高温室(32),其上部侧壁上开烟道出口(28),内腔的下段安装灰斗(11)、接灰盒(12),侧壁的一方开有作为接灰盒出入口的风门(14),灶体(10)上截的炉壁为双层,其间填充保温材料(4),其特征在于炉条(6)以上的炉堂为三部分,下部安装炉芯(5),中部的圆筒状内壁上焊接了引导火焰形成环流的导热板(31),上部为聚集环流的高温室(32),中部圆筒状外壁包围着一个产生助燃气的助燃气发生室(2),炉条(6)的下方安装了从助燃气发生室(2)引出的高压气流导管(21)和与导管连为一体的位于炉条下方的高温助燃气喷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煤灶,其特征在于炉条(6)上套装了可以在炉条上滑移的用于通火除灰的除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煤灶,其特征在于炉条(6)下方的高温助燃气喷管(16)制成同炉堂横断面形状相吻合的W形或U形的组合状,高温助燃气喷管(16)的上方有可滑移的用于在通火除灰时防止煤灰下落而阻塞喷管气孔(34)的挡灰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效节能煤灶,其特征在于在高温助燃气流导管(21)与喷管(16)的主管的接合处,安装了方便拆装的、其内垫有耐高温的防漏橡胶圈的活节(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5202007 CN2251104Y (zh) | 1995-01-15 | 1995-01-15 | 高效节能煤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5202007 CN2251104Y (zh) | 1995-01-15 | 1995-01-15 | 高效节能煤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51104Y true CN2251104Y (zh) | 1997-04-02 |
Family
ID=33855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52020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51104Y (zh) | 1995-01-15 | 1995-01-15 | 高效节能煤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51104Y (zh) |
-
1995
- 1995-01-15 CN CN 95202007 patent/CN225110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46917U (zh) | 一种炊暖家用清洁煤锅炉 | |
CN2251104Y (zh) | 高效节能煤灶 | |
CN212362105U (zh) | 环保燃炉及燃炉系统 | |
CN2898652Y (zh) | 新型秸秆燃气多用取暖炉灶 | |
CN2350644Y (zh) | 一体双炉灶全水民用锅炉 | |
CN2292228Y (zh) | 多功能水暖炉 | |
CN2352834Y (zh) | 家用聚火反烧炊暖炉 | |
CN214064989U (zh) | 一种多功能锅炉灶装置 | |
CN2722068Y (zh) | 节能环保省柴灶 | |
CN2490454Y (zh) | 一种节能炉灶 | |
CN2761984Y (zh) |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燃炉 | |
CN2797917Y (zh) | 家用炊事采暖两用炉 | |
CN2594662Y (zh) | 双室燃煤高效节能多用环保热水采暖炉 | |
CN201093538Y (zh) | 取暖做饭两用锅炉 | |
CN86208420U (zh) | 节能多用生活锅灶 | |
CN2163319Y (zh) | 一种两用热水锅炉 | |
CN2387405Y (zh) | 多功能节煤采暖炉 | |
CN2553268Y (zh) | 小型家庭炊事采暖生活锅炉 | |
CN2245723Y (zh) | 一种蜂窝煤取暖炉 | |
CN2633890Y (zh) | 多功能燃煤气化炉 | |
CN2280877Y (zh) | 多层水套家用节煤采暖锅炉 | |
CN2854409Y (zh) | 一种多用高效采暖炉 | |
CN2695813Y (zh) | 高效节能柴煤多用炉 | |
CN2153720Y (zh) | 高效多功能暖气炉 | |
CN2184870Y (zh) | 多功能消烟除尘二氧节能水暖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