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231Y -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6231Y
CN2226231Y CN 95221098 CN95221098U CN2226231Y CN 2226231 Y CN2226231 Y CN 2226231Y CN 95221098 CN95221098 CN 95221098 CN 95221098 U CN95221098 U CN 95221098U CN 2226231 Y CN2226231 Y CN 222623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air conditioner
space
air
inst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2210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良
丁印深
弋岷生
王建帮
唐遇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52210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623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623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623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由铜等高导热材料构成的一个加热端1和一个冷却端2;所述加热端及冷却端之间的连通管道3,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传热回路;配置在加热端或冷却端的至少一个单向阀4,以及充填入该传热回路内的可相变介质,工作中所述加热端1在垂直方向位于所述冷却端2的下方,以保证有液态介质不断补充流入加热端1,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应用这种传热装置的三种设备:主副空调机,多头空调机,以及车用空调机。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 该装置的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传热装置,特别涉及传热管内介质发生相变的传热装置,以及应用这种装置的空调机。
众所周知,热传递过程中传热介质如有相变,则由于潜热的放出或吸收会使热量大大增加,人们常将这种装置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制冷领域。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这种传热管内有相变的传热装置通常都有压缩机,使装置变得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带压缩机的高效传热装置,其传热管内介质在传热过程中不断发生相变,从而达到极高的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应用这一传热装置的三种设备:主副空调机、多头空调机、以及车用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所述高效传热装置的构造为:由铜管等高导热材料管构成的一个加热端及一个冷却端;所述加热端及冷却端之间的连通管道;配置在加热端或冷却端的至少一个单向流动装置,以及充填入装置内的相变介质,工作中所述加热端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冷却端的下方,以保证有液体介质不断补充流入加热端。
所述主副空调机的构成为:将上述高效传热装置的冷却端适配到现有空调机(主机)的液态压力管道;将其加热端安置在待冷却房间,配以现有空调的室内机,构成一套新的副空调机;与市场出售的现有空调机一起,构成主副空调机。
所述多头空调机的构成为:将上述多个高效传热装置的冷却端并行或串行地适配到同一个室外机组送出高压相变介质的蒸发器的(冷却)腔内;将其加热端安置在不同的待冷却房间,配以现有空调的室内机,构成一个室外机带多个室内机的多头空调机。
所述车用空调器的构成为:将多片半导体致冷片安置在其冷、热面被隔开在二个空间的盒子中,发热面所在的空间同车外相通,冷却面所在的空间同车内相通,在二个空间各装有风扇和上述高效传热装置,并将上述传热装置的冷、热端分别适配在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热端面上,风扇能使空气分别通过上述高效传热装置冷却端和加热端,实现车外、车内的独立空气循环,辅之控制电路,构成车用(电子)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是明显的。在上述高效传热装置中只要冷热端存在温差,则会产生传热介质的相变,伴随着潜热转换,造成极高的传热效率。并且该装置不需要电机、压缩机等动力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安装,运行可靠,并且传热效率极高。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传热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向阀放大的剖面图;
图3为应用该传热装置的主副空调器机示意图;
图4为应用该传热装置的多头空调机示意图;
图5为应用该传热装置的车用空调器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部件以相同标号表示。
图1中标号10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整个高效传热装置。标号1、2、分别表示传热装置的加热端及冷却端,其形式可以是盘绕的光管或翘片管,3为连接加热端1、冷却端2的中间输送管,一般为直的光管。上述管道1—3共同构成一个封闭回路,它们可由铜管等高导热性压力管构成。
在加热端1及中间输送管3的交接处,提供有两个单向阀4。图2为其放大的剖视图。其构成为,在一圆柱形铜块21上提供两个不同直径的通孔22、23,一个钢球24置于其间,“坐”在两个孔22、23之间的台肩25上,台肩25为弧形面,其下部与钢球接触部分形成密封面,该密封面可通过钢球挤压铜柱的台肩25形成。钢球24的上方装有一限位销26,在另一实施例中26也可作成限位凸的形式,即相当于把销26中间部分切断,只留下两个凸出端部,以限定钢球24的位移。
值得说明的是,钢球24的大小及其与限位销之间的距离,需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经试验确定,一般而言,钢球尺寸小于30mm,其与限位销之间距离小于10mm。在安装中,需要使阀4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5°—45°角,以使阀4的钢球24在启动前处于关闭状态。
传热回路1—3中充入适量流动性好、可相变的介质,如氟利昂、酒精、水、戊烷、共沸溶液(R501、R502、R503、R504)等。本传热装置中根据工作条件、应用场合,常温下充液比一般对氟利昂而言为20—80%,即在常温下,充液完成后,回路中的传热介质的液体所占比例为20~80%,其余以汽态形式存在。
传热装置的加热端在垂直方向上宜安装于冷却端的下方,在工作时,装置加热端1受热,其中的液态介质会吸收热量汽化,体积膨胀,压力升高,从而冲开图1中的上方单向阀4,经上方中间管3到达冷却端2。由于冷却端2温度低于介质的相变点,故介质将变为液态,放出潜热,同时体积减小,压力下降,由前述压力升高的气体推动和借助于液柱的重力作用,经下方中间管3、单向阀4,返流至加热端1的下端盘管中,形成液—汽—液的变化及循环流动,在冷、热端相变,伴随着潜热的发生,产生极高的传热效率,理论上说,只要加热端1和冷却端2之间存在着温差,就会有上述传热循环过程。
在上述例子中,加热端提供有两个单向阀,但在应用中也可视情况在冷却端设置单向阀,其数目和位置可以变化,但至少要有一个单向阀。
上述实施例中,阀4的台肩25为弧形面,显然,它也可作成锥形面等,其下部挤压出密封面;球24也可作成锥体形式。阀4与管道1—3,2—3之间的连接可通过焊接实现;亦可通过将铜柱21放入管道中,挤压邻近铜柱21两端的铜管,使阀4定位。
另外,由于加热端1及冷却端2为工作区(传热区),中间管3起传输作用,故应用中管3常覆以隔热材料。
下面说明上述高效传热装置的三种应用设备。
参见图3,其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副空调机,其整体以标号30代表。市场现有空调机(主机)中,其室外机31中的压缩机33将高压冷却介质由冷却器经管路34同室内机35的蒸发器36相联通,高压介质经管路34完成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主副空调机按如下方式构成:将上述高效传热装置10的冷却端2盘绕在压缩机出口管路34附近,构成一扩大的蒸发冷却空间37;高效传热装置10的加热端构成为一蒸发器32,经单向阀4、管路3与蒸发冷却空间37相联通,控制电路等配套设备38同蒸发器32(即装置10的加热端)及阀4共同构成一个室内机,即为副机39。安装中,要使副机39在垂直方向低于蒸发冷却空间37。在室外机31工作时,室内主机35和室内副机39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分别独立工作,完成各自房间的制冷、除湿等功能。它们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共同构成主副空调机30。
在蒸发冷却空间37中,管2从管34吸取冷量,而二者互相隔离,并不连通。因此,主副机装置无介质交换,副机39同主机装置是附加关系,其消耗的冷量来自主机剩余冷量及分出的一部分冷量,在主副机同时工作时,压缩机33处于间歇工作状态中,其工作时间将被延长,而维持停机时不受影响。这样就使得低成本地增加了一个冷却房间,同时又不增加耗电的功率,即不增加电表的容量,为现在供电线路缓解了矛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头空调机,其整体以标号40代表。其中,室外机组41通过管路42将高压冷凝介质串行送入多个蒸发冷却空间43中,它们沿管线42串行排列,组成冷凝蒸发器组,实现带动多个室内机A1、A2、…An的目的。安装中,要使室内机A1、A2、…An在垂直方向上低于蒸发冷却空间43。在蒸发冷却空间43中套装有高效传热装置10的冷却端2和储能循环装置45的冷(热)端44。压缩机送出的高压冷凝介质在蒸发冷却空间43中同时冷却2和44中的介质。高效传热装置10的冷却端2中被冷却介质经管路3和阀4同一台室内机的蒸发器1相连,蒸发器1作为高效传热装置10的加热端从流动的空气吸取热量,推动介质循环流动,同时冷却了空气,实现了空调机的降温功能。
附加储能装置45由冷(热)端44、单向阀46和管路47组成闭环装置。当室内机全部工作时,该装置温度平衡,不工作;当一部分室内机工作时,工作的室内机中流动介质在该冷(热)端44中即起了加热作用,该端即为加热端,而未工作的端只被主管路介质冷却,成为冷却端,储存冷量。辅助储能装置45中,介质受冷、热端温差的推动开始循环流动,即等于把未工作的室内机所剩余未用的冷量带给工作的冷端,从而起到将剩余部分的能量储存起来,传给工作点。尤其是只有1—2个房间开启了室内机时,该储能装置不仅加速了开机房间的制冷速度,在维持时,室外压缩机停止工作期间还可以不断地循环流动,将储存的冷量(液化的未汽化部分的潜能)供给工作点,从而大大地延长室外机的停机时间,减小启动频度,节能、降低设备损耗。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空调器,其整体以50表示,图中半导体致冷片56在通电后二个面分别升温和降温,无负载温差可达60℃。
车内空间51由二个通风口同冷却室55相通,隔板53将机箱分割为二个相互隔开的空间54和55,半导体致冷片56的热面和冷面被隔在空间54和55中,空间54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直接与车外空间相通。在空间54中,半导体的热面上适配着高效传热装置10的加热端1,经阀4同冷却端2相连。在冷却端,为增加散热效果,利用增大弯曲度或加装翅片57扩大了热交换面积。风扇58加强了空气经过冷却部分2和57的速度,保证散热所需的通风量。在空间55中,另一套高效传热装置10的冷却端2适配在半导体致冷片56的冷面上,并经阀4和管路3与加热端1相通,车内空气受风扇59的作用,通过二个通风口,吹过加热端1,受半导体致冷片56冷面所产生冷量的作用,空气被冷却、降温,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安装中要使装置10的加热端1在垂直方向低于冷却端2。
多个半导体片并联成组排列,每片功率约为60W,一般车用发电机最小功率为300W,在向天行驶时,原用于大灯等灯光的电供给此空调装置使用,最多可带5片,制冷已达到可接受程度。夜间行驶,空调功率可减半使用,既能保证灯光,又可实现制冷需要。
车辆在行驶中,空气相对运动高速通过空间54中的散热片,大大提高了半导体热端的散热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例,但还可有其它形式及变化,均体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主副空调机(30),其特征在于,其由现有空调机(主机)及高效传热装置(10)组合构成:将装置(10)的加热端(1)配以现有空调的室内机构成副机(39),装于另一待冷却房间;将冷却端(2)紧邻主机压缩机(33)出口管路(34)安装,形成一蒸发冷却空间(37),安装中使室内机(39)在垂直方向低于冷却空间(37)。
2.一种多头空调机(40),其特征在于,其由室外机的压缩冷却装置(41)及室内管路(42)及多个高效传热装置(10)组合构成:将装置(10)的热端配以现有空调的室内机,分别装于多个待冷却房间;将装置(10)的冷端(2)紧邻管路(42)安装,构成多个蒸发冷却空间(43),安装中,使各室内机A1、A2…An在垂直方向上低于相应的蒸发冷却空间(43)。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多头空调机(40),其特征在于,将另一附加储能装置(45)紧邻装置(10)的冷却端(2)、管路(42)的蒸发冷却空间(43)安装,以利于整个装置(40)冷量的存储转移。
4.一种车用空调器(50),其特征在于,其由半导体制冷器件(56)及高效传热装置(10)组合物成:将装置(10)的加热端(1)紧邻半导体热端安装,将其冷端暴露于车外空间(54);将另一传热装置(10)的冷却端(2)紧邻半导体冷端安装,将其热端(1)暴露于车内空间(55),安装中使各装置(10)的加热端(1)在垂直方向上低于冷却端(2)。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车用空调器(5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装置(10)的冷却端(2)、加热端(1)加装有散热片,并在相应空间(54、55)装有排风扇(58、59)。
CN 95221098 1995-09-26 1995-09-26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2623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221098 CN2226231Y (zh) 1995-09-26 1995-09-26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221098 CN2226231Y (zh) 1995-09-26 1995-09-26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211508 Division CN2220627Y (zh) 1995-06-01 1995-06-01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6231Y true CN2226231Y (zh) 1996-05-01

Family

ID=3386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22109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26231Y (zh) 1995-09-26 1995-09-26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623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85757C (en) Thermo-siphon chiller refrigerator for use in cold district
CN109028413A (zh) 一种组合多源一体化的多联式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66314A (zh) 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628963B (zh) 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及运行控制的方法
CN104315668A (zh) 一种光伏驱动热管复合型机房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1457509B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
CN109341138B (zh) 机房和热水系统的组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76115A (zh) 热管及蒸汽压缩复合式基站节能空调
CN109340960B (zh) 机房和房间的组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633039U (zh) 空调机组
CN109357426B (zh) 用于机房和房间的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45122A (zh) 一种超低温双回路热泵空调热水机
CN102080896A (zh) 采用vrv系统的电动车空调
CN2220627Y (zh)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设备
CN211953115U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
CN104329758A (zh) 一种光伏驱动热管复合型机房空调机组
CN210951940U (zh) 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
CN104697247A (zh) 一种壳管式多功能换热器
CN109357427B (zh) 用于机房和热水系统的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35815U (zh) 一种组合多源一体化的多联式机组
CN203633038U (zh) 空调机组
CN2226231Y (zh) 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机
CN217236132U (zh) 变频空调系统
CN203413886U (zh) 热管辅助动力节能空调
CN204494920U (zh) 一种壳管式多功能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