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813Y - 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7813Y
CN2217813Y CN 94222323 CN94222323U CN2217813Y CN 2217813 Y CN2217813 Y CN 2217813Y CN 94222323 CN94222323 CN 94222323 CN 94222323 U CN94222323 U CN 94222323U CN 2217813 Y CN2217813 Y CN 22178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eat
control rod
road
adjustment
dis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2223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42223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78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78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78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包含具有通道的本体,可适时封闭通道的挡体,设于本体上并可适时推移挡体的击落装置,以及可调整挡体位置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含可支撑挡体的支撑座,可推移支撑座上下移位的控制棒,螺合于本体底端并可供控制棒底端穿过的封座,固结于控制棒底端的调整钮,支撑座的底面形成向下凸出的突物,同时控制棒的顶面环设有深浅不同的调整槽。

Description

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特别涉及一种操作便利的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所谓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就是一般市面上所通称的瓦斯防爆器,此种器具主要的功效就是在瓦斯的压力调整器失灵或管路破损而导致瓦斯大量外泄时,可以自动并立刻关闭瓦斯通路,达到防爆安全的功效。如图1所示的以往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的剖视图所示,所述控制器1包含具有通道10的本体11、可适时封堵通道10的挡体12,连接于本体11一侧的输入套管13,连接于本体11另一侧的输出套管14,置于本体11底部的底座15,螺套于底座15上并可控制通道10中的气体流通量的调整钮16,以及枢设于本体11顶端并可适时击落挡体12的击落装置17等构件。其中,调整钮16可以支撑挡体12定位于本体11的凹槽101中。
请再参阅图2,这是以往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的立体图,其中底座15的外缘面适当处设有多条标志线151,并于调整钮16的端面刻画一个箭头,当旋转调整钮16而使其上的箭头指向任一标只鬟151时,就表示控制器1的流量动作值设定在一个设定值上。但是,在所述控制器1安装于瓦斯器具的输送管路后,其底座15是朝下的,标志线151也位于本体11祷髀方,且被本体11遮挡,因此当调整操作人员或使用者要调整安全的瓦斯流量动作值或检视时,必须蹲下观看底座15外缘面的标志线151,因为一般置放瓦斯器具的空间相当小(如厨房),操作人员或使用者蹲下后空间更狭小,所以造成操作人员或使用者于检视或作业时相当不方便。另外,调整钮16是螺合于底座15上,并利用螺牙旋进或旋出的距离,以推移调整钮16上的挡体12作上下移动,进而改变挡体12与通道10的进入口间的距离,而达到无级式调整的目的。但是,当调整钮16的螺牙螺合配合度不好时,容易因震动而旋动,例如于换装瓦斯筒时,所述调整钮16虽已调整完毕,但是容易因为受到长期震动而使得调整钮16产生没有预期到的旋动,虽然此种旋动的角度很小,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挡体12与通道10的进入口间的距离还是会加长,因此丧失了安全流量控制的作用,甚至有失控而产生意外灾害的危险,所以以往此种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仍有待改进的缺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便于调整的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不易失控的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包含具有通道的本体,可适时封闭通道的挡体,设于本体上并可适时推移挡体的击落装置,以及可调整挡体位置的调整装置等主要构件。其中,所述调整装置包含有可支撑挡体的支撑座,可推移支撑座上下移位的控制棒,螺合于本体底端并可供控制棒底端穿过的封座,固结于控制棒底端的调整钮等元件。而于支撑座的底面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突物,同时于控制棒的顶面环设有深浅不同的调整槽,使所述调整装置可利用转动调整钮而带动控制棒一起转动,使支撑座的突物可滑入并定位于不同的调整槽中,再藉所述调整槽的不同深浅的设计,使支撑座可分段上下位移,而有分段调整挡体位置高度的作用,进而达到分段且准确控制气体安全流量的目的。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沿图3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棒的盘体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已封闭通道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棒与支撑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棒的盘体展开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包含具有通道30的本体3,可适时封堵通道30的挡体6,枢设于本体3底部并可控制通道30中气体流通量的调整装置7,以及枢设于本体3顶端并可适时推移挡体6的击落装置8等主要构件。其中,本体3的通道30下端设有一个控制道31,所述控制道31的直径是比通道30的直径大,同时再于所述控制道31祷髀端设有一个限制道32,所述限制道32的直径大于控制道31的直径,另外,通道30一侧的本体3上开设有一个输出孔道33,所述输出孔道33是与炉具或热水器(图中未显示)连通,又于本体3上开设有与瓦斯输出管路(图中也未显示)连通的输入孔道34,且输入孔道34与限制道32连通。所述击落装置8具有可下移的击落杆81,且所述击落杆81伸入本体3的通道30中,而当击落杆81下移时,其末端到达通道30与控制道31的连接处,击落阻塞通道30的进入口的挡体6,至于击落装置8的其它构件及其相互间的位置,因为不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且又是以往的技术,所以在此不再多加说明:
请参阅图4,这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并请配合图3所示,所述调整装置7包含可支撑挡体6的支撑座71,可推顶支撑座71上下移位的控制棒72,螺合于本体3底端并可供控制棒72末端穿透的封座73,固结于控制棒72底端的调整钮74等主要元件。其中,支撑座71的底部形成一个平面状的移动盘711,而其部份周缘被切除以形成一个止转面710,且于所述移动盘711的底面嵌设有球状的两突物712,所述两突物712是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其与移动盘712的中心点的距离相等。同时于支撑座71上套设一个弹性元件713,而所述弹性元件713的顶端触抵于控制道31的末端环壁,弹性元件713的底端触抵于移动盘711的端面上,也就是,支撑座71的顶端伸入控制道31中,并支撑挡体6,而其移动盘711置于限制道32中,且允许支撑座71在控制道31与限制道32中移动。所述控制棒72的顶部形成一个盘体721,并于所述盘体721的顶面环设有可供移动盘711的两突物712陷入的深浅不同的多个调整槽722~725,且支撑座71的移动盘711的底面利用弹性元件713的抵压力量,因此完全贴靠于盘体721的顶面。另外,封座73于中央处开设有一个可供控制棒72末端穿过的贯穿道731,并于所述贯穿道731顶端处的封座73上再形成一个环槽732,让套设在控制棒72上的垫圈730放置。所述封座73的端面上形成一个凸出的连结部733,而所述连结部733螺入于本体3的底面中,封闭本体3的底面,同时再于封座73的外环面上,标示数个调整标记(如图4所示的A、D、C等),而所述调整标记的数目是相等于控制棒72的调整槽722~725的数目。所述调整钮74的中央处开设有一个供控制棒72末端置入的凹槽741,并可利用一个固定梢742连结控制棒72与调整钮74,当调整钮74旋动时,控制棒72带着盘体721一起转动。而且调整钮74的外环面上标示有一个指示标记740。所述封座73与调整钮74具有相等的直径,且大于或等于本体3底面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所显示的本体3、封座73、调整钮74三者的直径均相同,如此,调整操作者或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检视与调整所述封座73与所述调整钮74上的调整标记及指示标记740。
图5是沿图3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由图可知,对应于移动盘711上的止转面710,所述限制道32的环壁上也成形有一个限制面321。当移动盘711置入所述限制道32中时,止转面710与限制道32祷鬓制面321相互对应。当控制棒72的调整盘721转动时,移动盘711虽然紧密地靠于调整盘721上,但是因为移动盘711的止转面710受到限制面321祷鬓制而无法一起转动,达到防止移动盘711转动的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6中的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棒的盘体展开示意图所示,并请配合回顾图3、4所示,所述控制棒72顶部的盘体721上所设置的多个调整槽722~725,皆是圆弧槽而且其深度是由最深逐渐至最浅,同时所述调整槽722~725是以盘体721的中心为中心而呈环形排列于盘体721上。在本实施例中有八个调整槽,而且位于同一直径上祷鬣对应两调整槽的深度是相同的,并且相对应的两调整槽中心点间的距离等于移动盘711底面的两突物712中心点的距离,因此两突物712可同时陷入任一相对且深度相同的两调整槽中。由图6所示可明显得知,所述调整槽722~725的深度由深而浅的排列顺序为722、723、724、725;因此,当移动盘711的两突物712陷入于对应的两调整槽722时,支撑座71的顶面是处于伸入控制道31中的最低位置,也就是挡体6与通道30进入口间的距离是在最长的状态中。当两突物712若是陷入于对应的另外两调整槽725时,则支撑座71的顶面伸入控制道31中的位置最高,造成挡体6与通道30进入口间的距离是在最短的状况中。所以藉由控制棒72带动其盘体721转动,可使移动盘711的两突物712分别陷入不同深度的调整槽722~725中,就可改变支撑座71伸入控制道31中的位置,进而调整挡体6与通道30进入口间的距离。
请再回顾图3所示,当本实施例于正常状态下使用时,瓦斯气体是依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向通过本体3,也就是可以经由输入孔道34流入限制道32与控制道31中,这个时候,挡体6未塞堵通道30的进入口,因此,瓦斯气体可以经过通道30而由输出孔道33输出,而所述输出孔道33是连通至炉具或热水器(图中未显示)中,所以瓦斯可以预设的流量值稳定且顺畅的输出使用。但是当瓦斯输出管路于任一处因破损而泄漏时,将造成高压的瓦斯气体大量向外流失,此时瓦斯气体也会迅速通过通道30,因此在通道30中形成一股吸力,此吸力将直接吸引控制道31中的挡体6,使挡体6被吸引上移而封堵于通道30进入口,如图7中通道已封闭的示意图所示,同时所述挡体6也可被由输入孔道34输入的瓦斯气体推抵,而更加强挡体6的封堵效果,当瓦斯输出管路有破损泄漏祷髦象时,本实施例所显示的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确实能达到阻绝瓦斯再持续输出的安全控制目的。当瓦斯输出管路破损处修补完毕后,可按压击落装置8顶部的击落杆81,以使击落杆81向下移动,使击落杆81的底端推碰封堵于通道30进入口的挡体6,使挡体6脱离通道30进入口而再掉落于支撑座71的顶端,又回复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使瓦斯气体回复正常的输出。
此外,因为使用者所使用的瓦斯炉具的种类与数量不是完全相同,所以每一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的动作流量值也有所不同,例如单口瓦斯炉的瓦斯安全动作流量值约为0.16kg/hr,双口瓦斯炉的瓦斯安全动作流量值为0.5kg/hr,瓦斯热水器的瓦斯安全动作流量值约为0.74kg/hr,而其瓦斯安全动作流量值愈小,则通道30进入口与挡体6间所需要的距离愈短,相反地,其动作流量值愈大,则通道30进入口与挡体6间所需要的距离愈长。目前常用的瓦斯炉具的使用状况中,一般家庭的使用情况约可归类为四种状态,就是单独使用单口瓦斯炉、双口瓦斯炉、瓦斯热水器或一并供用双口瓦斯炉与瓦斯热水器等状态,因此,本实施例就针对前述四类瓦斯炉具的使用状态,分别计算这些瓦斯安全流量的动作值,并换算为通道30进入口与挡体6间的距离,获得这些距离的差异,然后再利用所得的数据,在控制棒72的盘体721上形成两组深浅不同的八个调整槽,再配合支撑座71不能转动的设计,当调整钮74带动控制棒72转动时,控制棒72的盘体721可相对支撑座71的移动盘711转动,进而使移动盘711的两突物712可分别陷入相对的两调整槽中。藉所述调整槽深浅不同的差异,使支撑座71可作上下移动的位置调整,改变通道30进入口与挡体6间的距离,达到分段调整其动作值的作用与功效。另外,当转动调整钮74调整安全动作流量值时,控制棒72的盘体721将一起转动,使移动盘711下的两突物712会离开调整槽而于盘体721的顶面上滑动,同时使支撑座71上移而压缩弹性元件713,并使支撑座71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而当盘体721的另外两个调整槽转至两突物712的下方时,就能藉弹性元件713的回复力瞬间滑入两调整槽中,并能适时发出嵌入的声响,而表示已经到达次一个调整位置,可以提高使用者调整时的便利性。另外,所述封座73与调整钮74的外环面上皆显露于本体3外部,所以使用者无需弯下身体就能由上往下清楚看到封座73与调整钮74外环面的调整标记与指示标记740,更有助于进行调整操作。
请继续参阅图8与图9,它们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棒与支撑座的剖面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棒的盘体展开示意图,所述支撑座91与控制棒92的形状构造是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但是其移动体911下的两突物912与盘体921上的调整槽922~925的形状有所改变,也就是两突物912是齿状物,同时调整槽922~925也是齿状槽,且两突物912可陷入两对应的调整槽中,并且所述调整槽922~925也具有深浅不同的深度,同样可使控制棒92转动而带动支撑座91上下移动。
由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藉由独特设计的调整装置,可以利用突物滑入不同深浅的调整槽中的调整动作,改变挡体与通道进入口间的距离,达到轻易调整瓦斯安全流量动作值的作用。再配合封座的调整标记与调整钮的指示标记等的设置,更有助于进行调整操作。

Claims (5)

1.一种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包含一个具有通道的本体,一个可封闭通道的挡体,一个设于本体上并可推移挡体的击落装置,以及一个可调整挡体位置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装置包含一个可支撑挡体的支撑座,一个可推移支撑座上下移位的控制棒,一个螺合于本体底端并可供控制棒底端穿过的封座,一个固结于控制棒底端的调整钮;其中,支撑座的底面有向下凸出的突物,同时于控制棒的顶面环设有深浅不同的调整槽,调整钮与控制棒连接一起转动,支撑座的突物定位于不同的调整槽中。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本体的通道下端设有一个控制道,所述控制道的直径较通道的直径大,同时于所述控制道的下端再设有一个限制道,所述限制道的直径大于控制道的直径;支撑座的底面有一个平部状的移动盘,而其部分周缘被切除以形成一个止转面,且所述两突物是形成在支撑座的移动盘底面上,而所述两突物位于同一直径上,并且与移动盘的中心点的距离相等,同时于支撑座上套设有一个弹性元件,而所述弹性元件的顶端触抵于控制道的末端环壁,所述弹性元件的底端触抵于移动盘的端面上,而支撑座的顶端伸入控制道中,并且支撑挡体,而且所述移动盘是置于限制道中,且支撑座是在控制道与限制道中上下移动;另外,于相对移动盘的止转面处的限制道的环壁上也有一个相对应的限制面。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封座的外环面上标示有诸调整标记,而所述调整标记的数目相等于控制棒的调整槽的数目;调整钮的外环面上标示有一个指示标记;所述封座与所述调整钮的直径相等,且是大于或等于本体底面的直径。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支撑座的移动盘底面的两突物是球状体,同时于控制棒顶部有一个盘体,而且诸调整槽成形于所述盘体上,皆是圆弧槽,其深度是由最深逐渐至最浅,并且所述调整槽是以盘体的中心为中心而呈环形地排列于盘体上。
5.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支撑座的移动盘底面的两突物是齿状体,同时于控制棒顶部有一个盘体,而且诸调整槽成形于所述盘体上,皆是齿形槽,其深度是由最深逐渐至最浅,而且所述调整槽是以盘体的中心为中心而呈环形地排列于盘体上。
CN 94222323 1994-09-24 1994-09-24 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178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222323 CN2217813Y (zh) 1994-09-24 1994-09-24 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222323 CN2217813Y (zh) 1994-09-24 1994-09-24 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7813Y true CN2217813Y (zh) 1996-01-17

Family

ID=33836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2223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17813Y (zh) 1994-09-24 1994-09-24 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7813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24822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variable-play fountain sprays
US4723712A (en) Variable colorant blender
CN2217813Y (zh) 分段式气体安全流量控制器
CN208961111U (zh) 一种管道切割机
US3767118A (en) Oscillating water sprinkler
CN208719534U (zh) 一种远程切换阀
AU615498B2 (en) A device for displacing a submerged article
US3512543A (en) Flow control for sprinklers
Bisikalo et al. Evidence for the absence of a stream-disk shock interaction (hot spot) in semi-detached binary systems.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nd observations
US4092995A (en) Multiple valve with automatic sequential operation
CA2248259A1 (en) Diaphragm actuated air cycle valve
CN109323511A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冰箱
CN205824272U (zh) 一种三稳态切换阀
US107390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heat from a burner
CN207370556U (zh) 烹饪器具
CN207495526U (zh) 一种机械手指
US107247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heat from a burner
CA2579335A1 (en) A fluid diverter and method
US387008A (en) Revolving valve
CN216368470U (zh) 3d多功能双面双止水花洒
US3441222A (en) Garden hose nozzle positioner
CN208384861U (zh) 一种分布式变频泵热网水力工况实验台
CN114047114B (zh) 户外便携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CN102527530B (zh) 模拟下雨装置
CN204551184U (zh) 泡沫沥青发生喷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