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97804U -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97804U
CN221597804U CN202322953803.6U CN202322953803U CN221597804U CN 221597804 U CN221597804 U CN 221597804U CN 202322953803 U CN202322953803 U CN 202322953803U CN 221597804 U CN221597804 U CN 221597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frame
bezel
laminate
open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538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官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x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x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x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x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538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97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97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97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光伏边框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框体,框体包括承载面、压接部及伸出于承载面的伸出部,压接部连接于伸出部,且与承载面间隔相对;其中:至少一个框体在设有压接部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贯通伸出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边框,可提高层压件在光伏边框上的安装稳定性,拓展光伏组件的使用场景,且层压件受光面积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开口顺利排出层压件,不会在层压件的受光面造成积水、积灰等不良现象,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且有效避免光伏组件出现热斑现象。

Description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光伏组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光伏组件主要包括光伏层压件及用于安装层压件的光伏边框。其中,光伏边框是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固定及密封层压件、便于光伏组件运输及安装等作用,光伏边框结构对光伏组件的安装与使用寿命具有较大影响。
目前,常规的光伏边框(01)为三面固定层压件的C型构件,如图1所示,光伏边框普遍具有A面(011)结构。当层压件安装于此种光伏边框上时,A面会高于层压件的受光面,由于A面的阻挡,层压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积聚较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洗后,灰尘会被冲刷至层压件靠近A面的区域,在层压件的受光面造成积水、积灰等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层压件安装于光伏边框上时,层压件的受光面易造成积水、积灰等不良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一种光伏边框,所述光伏边框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承载面、压接部及伸出于所述承载面的伸出部,所述压接部连接于所述伸出部,且与所述承载面间隔相对;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框体在设有所述压接部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贯通所述伸出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为多个,其中:多个所述开口沿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或,
至少一个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框体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边框包括四个所述框体,四个所述框体依次首尾相连,且形成有收容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所述框体上均开设有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框体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开口时,相邻两个所述框体的所述开口相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开口时,相邻两个所述开口在所述框体长度方向的间距为5mm-1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同时贯通所述伸出部及所述压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光伏边框安装有层压件时,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上,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开口底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层压件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还包括底板、支撑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压接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所述承载面;
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承载面以形成所述伸出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围设形成空腔;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
层压件;以及
如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所述层压件安装于所述光伏边框上。
上述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通过承载面支撑层压件的背光面,且伸出部邻接层压件的侧面,可将层压件通过搁、搭等方式预固定于光伏边框上,同时压接部抵压于层压件的受光面,以将层压件压设于光伏边框上,并对层压件的受光面进行支撑,以提高层压件在光伏边框上的安装稳定性,使得光伏组件能够用于坡度较大、凹凸不平等自然环境下,拓展光伏组件的使用场景。本申请提供的光伏边框,由于框体在设有压接部的一侧开设有贯通伸出部的开口,层压件受光面积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开口顺利排出层压件,不会在层压件的受光面造成积水、积灰等不良现象,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且有效避免光伏组件出现热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部分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光伏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光伏边框;
110、框体;111、承载面;112、压接部;1121、溢胶槽;113、伸出部;114、开口;115、收容腔;116、底板;117、支撑板;118、第一侧板;119、第二侧板;1191、空腔;
200、光伏组件;210、层压件;211、受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阅图1所示,常规的光伏边框(01)为三面固定层压件的C型构件,光伏边框普遍具有A面(011)结构。当层压件安装于此种光伏边框上时,A面会高于层压件的受光面,由于A面的阻挡,层压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积聚较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洗后,灰尘会被冲刷至层压件靠近A面的区域,在层压件的受光面造成积水、积灰等不良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参阅图2-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边框100,光伏边框100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框体110,使得层压件210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框体110上,以将层压件210通过搁、搭等方式预固定于光伏边框100上。具体地,框体110包括承载面111、压接部112以及伸出于承载面111的伸出部113,其中,承载面111和伸出部113均构造为沿光伏边框100的长度方向纵长地延伸,换言之,参阅图2所示,承载面111和伸出部113均朝向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延伸。承载面111用于支撑层压件210的背光面(底面),伸出部113用于邻接层压件210的侧面,压接部112连接于伸出部113,并且压接部112与承载面111间隔相对,以在承载面111、伸出部113及压接部112之间形成有供层压件210放置的承载空间,压接部112用于抵压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顶面)。当需将层压件210预固定于光伏边框100上时,通过承载面111支撑层压件210的背光面,且伸出部113邻接层压件210的侧面,可将层压件210通过搁、搭等方式预固定于光伏边框100上,同时压接部112抵压于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以将层压件210压设于光伏边框100上,并对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进行支撑,以提高层压件210在光伏边框100上的安装稳定性,使得光伏组件200能够用于坡度较大、凹凸不平等自然环境下,拓展光伏组件200的使用场景。
并且,至少一个框体110在设有压接部11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14,换言之,可以仅在一个框体110上开设有开口114,也可以是同时在多个框体110上均对应开设有多个开口114。优选地,开口114通过铸造、挤压等方式一体成型于框体110上,以简化在框体110上开设开口114的成型方式。并且开口114贯通伸出部113,优选地,开口114同时贯通伸出部113及压接部112,参阅图2所示,开口114既贯通伸出部113的左侧侧面,又贯通压接部112的顶面,开口114用于灰尘、雨水等的排泄。由于框体110在设有压接部112的一侧开设有贯通伸出部113的开口114,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积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开口114顺利排出层压件210,不会在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造成积水、积灰等不良现象,可提高光伏组件200的发电效率,且有效避免光伏组件200出现热斑现象。
为了提高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的排污效果,开口114为多个,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积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多个开口114顺利排出层压件210,以提高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的排污效果。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4所示,多个开口114沿框体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即在一个框体110上,可沿框体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114,即框体110在设有压接部112的一侧呈锯齿状,使得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聚集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多个开口114顺利排出层压件210。如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框体110上的相邻两个开口114在框体110长度方向之间的间距为5mm-100mm,参阅图4所示,L为5mm-100mm。
在具体设置时,同一框体110上的相邻两个开口114之间的间距L可以为5mm、10mm、30mm、50mm、70mm、90mm、100mm中的任意一种。当然,同一框体110上的相邻两个开口114之间的间距L不局限于上述提供的具体数值,还可以为5mm-100mm这一范围内的其他数值。若是相邻两个开口114之间的间距过小,压接部112的结构强度过小,压接部112对于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抵压支撑效果不佳;若是相邻两个开口114之间的间距过大,框体110上的开口114开设数量有限,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的排污效果不佳。将相邻两个开口114之间的间距L设置为5mm-100mm,在保证压接部112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使得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的排污效果较好。
为了提高光伏边框100对于层压件210的固定效果,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3与图5所示,光伏边框100包括四个框体110,四个框体110依次首尾相连,并且四个框体110内部形成有收容腔115,收容腔115可供层压件210的收容固定。当层压件210收容固定于收容腔115内时,四个框体110均能够对层压件210进行承载,且四个框体110的压接部112能够抵压于层压件210的四个边缘处,以提高光伏边框100对于层压件210的固定效果,增加层压件210在光伏边框100上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拓展光伏组件200的使用场景。
进一步地,参阅图3-图6所示,四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开口114,使得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积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四个边框上的开口114顺利排出层压件210,以提高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的排污顺畅性与排污效果。当光伏组件200安装于坡度、建筑物等场景下时,光伏组件200一般呈倾斜式安装,由于四个框体110上均开设有开口114,在光伏组件200的安装过程中,可将四个框体110的任一侧安装于低处,无需特地对光伏组件200的安装方向进行识别,提高光伏组件200在任意环境下的安装便捷性。
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5与图6所示,开口114为多个,且至少一个开口114设于框体110的端部,相邻两个框体110的开口114相互连通。换言之,参阅图6所示,四个边框依次首尾相连后,相邻两个框体110端部的开口114相互连通以组成排污口,排污口的空间较大,可使得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聚集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相邻两个框体110端部的排污口顺利排出层压件210,增加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聚集灰尘、积水等的排污顺畅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的排污效果,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4与图6所示,当光伏边框100安装有层压件210时,在垂直于承载面111的方向上(图2所示X方向),承载面111与开口114底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层压件210的厚度。上述光伏边框100,当光伏边框100安装有层压件210时,开口114的底部低于或者齐平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即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不低于开口114的底部,伸出部113与压接部112在开设有开口114的部位不会对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造成阻挡,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积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开口114顺利排出层压件210,不会在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造成积水、积灰等不良现象,进一步提高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的排污效果。
并且,参阅图2所示,压接部112靠近承载面111的侧面上设置有溢胶槽1121。由于层压件210是通过硅胶粘接于伸出部113与承载面111上,溢胶槽1121可供硅胶的注填及控制溢胶,可朝向溢胶槽1121中注填硅胶,硅胶将层压件210的侧面粘接于伸出部113的侧面,将层压件210的背光面粘接于承载面111上,以及将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粘接于压接部112,且通过承载面111对层压件210进行支撑,以实现层压件210于光伏边框100上的安装固定。另外,由于硅胶具有流动性,在层压件210的重力作用下,硅胶被挤压并均匀涂覆于层压件210与承载面111、伸出部113及压接部112之间的间隙处,溢胶槽1121可对过量硅胶进行收容,防止过量硅胶溢出至层压件210表面,避免硅胶对层压件210表面造成遮挡,进而保证层压件210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框体110包括底板116、支撑板117、第一侧板118以及第二侧板119。底板116、支撑板117以及压接部112沿第一方向(图2所示X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板117背离底板116的一侧设有承载面111,第一侧板118与第二侧板119沿第二方向(图2所示Y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还可以为其他夹角。
其中,第一侧板118连接于底板116与支撑板117,并且第一侧板118的端部沿第一方向伸出于承载面111以形成伸出部113,第二侧板119连接于底板116与支撑板117之间,即底板116、支撑板117、第一侧板118以及第二侧板119围设形成框架式结构,当层压件210安装于光伏边框100上时,支撑板117、第一侧板118以及第二侧板119可对层压件210进行支撑,压接部112可对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进行抵压压设,保证层压件210于光伏边框100上的安装可靠性,底板116可与其他结构进行安装连接,以将层压件210连接于其他结构上。并且底板116、支撑板117、第一侧板118以及第二侧板119围设形成空腔1191,由于底板116、支撑板117、第一侧板118以及第二侧板119通过角码连接为一体,空腔1191可供角码的锁紧操作,便于底板116、支撑板117、第一侧板118以及第二侧板119之间的固定连接。
另外,参阅图2-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200,光伏组件200包括层压件210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的光伏边框100,层压件210安装于光伏边框100上。具体地,首先可将层压件210通过搁、搭等方式预固定于光伏边框100,然后通过硅胶将层压件210粘接固定于光伏边框100,即可实现层压件210于光伏边框100上的安装固定。
上述光伏组件200,通过承载面111支撑层压件210的背光面,且伸出部113邻接层压件210的侧面,可将层压件210通过搁、搭等方式预固定于光伏边框100上,同时压接部112抵压于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以将层压件210压设于光伏边框100上,并对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进行支撑,以提高层压件210在光伏边框100上的安装稳定性,使得光伏组件200能够用于坡度较大、凹凸不平等自然环境下,拓展光伏组件200的使用场景。并且,由于框体110在设有压接部112的一侧开设有贯通伸出部113的开口114,层压件210受光面211积聚的灰尘在雨水、露水等的自然冲刷作用下,能够通过开口114顺利排出层压件210,不会在层压件210的受光面211造成积水、积灰等不良现象,提高光伏组件200的发电效率,且有效避免光伏组件200出现热斑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承载面、压接部及伸出于所述承载面的伸出部,所述压接部连接于所述伸出部,且与所述承载面间隔相对;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框体在设有所述压接部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贯通所述伸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多个,其中:多个所述开口沿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或,
至少一个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框体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包括四个所述框体,四个所述框体依次首尾相连,且形成有收容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框体上均开设有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体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开口时,相邻两个所述框体的所述开口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开口时,相邻两个所述开口在所述框体长度方向的间距为5mm-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同时贯通所述伸出部及所述压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边框安装有层压件时,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上,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开口底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层压件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括底板、支撑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压接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所述承载面;
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承载面以形成所述伸出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围设形成空腔;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
层压件;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所述层压件安装于所述光伏边框上。
CN202322953803.6U 2023-11-01 2023-11-01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21597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3803.6U CN221597804U (zh) 2023-11-01 2023-11-01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3803.6U CN221597804U (zh) 2023-11-01 2023-11-01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97804U true CN221597804U (zh) 2024-08-23

Family

ID=9241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53803.6U Active CN221597804U (zh) 2023-11-01 2023-11-01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97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597804U (zh)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CN118100766A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组
CN214995367U (zh) 光伏组件边框、固定装置、安装结构以及光伏系统
CN107965095B (zh) 玻璃屋面结构
CN209389981U (zh) 一种光伏组件卧式安装系统
CN216774699U (zh) 一种型材、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116208083A (zh) 光伏边框、光伏组件及光伏建筑屋顶结构
JP2001152631A (ja) 光熱ハイブリッド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建物
CN114362644A (zh) 用于无边框光伏组件的导水支撑系统
CN220318894U (zh) 光伏幕墙的安装结构及光伏幕墙
CN218264492U (zh) 一种隐框玻璃幕墙拼接缝防渗漏结构
CN220190703U (zh) 一种防水檀条及光伏板安装支架
CN216699925U (zh) 光伏装置
CN212811601U (zh) 一种双玻组件结构
CN216699926U (zh) 光伏装置
CN218292382U (zh) 一种层间光伏幕墙及建筑物
CN219499309U (zh) 边框组件和光伏系统
CN216751630U (zh) 隔热效果好的光伏铝边框
CN218301344U (zh) 一种光伏单元、层间光伏幕墙及建筑物
CN221408777U (zh) 连接结构及光伏设备
CN218374614U (zh) 一种双边框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CN218771881U (zh) 一种边框组件及一种边框组件与彩钢瓦的安装结构
CN221193877U (zh) 一种新型金属幕墙夹芯板
CN211850286U (zh) 建筑物房顶的排水系统及建筑物
CN216904744U (zh) 具有防排水功能的光伏面板支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