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68337U - 一种幼苗移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幼苗移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468337U CN221468337U CN202420078936.5U CN202420078936U CN221468337U CN 221468337 U CN221468337 U CN 221468337U CN 202420078936 U CN202420078936 U CN 202420078936U CN 221468337 U CN221468337 U CN 2214683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vel
- rod
- pole
- iron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53 root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属于农业移植工具领域。包括:铁铲机构、持握传动机构、铲杆机构、多个把手固定杆和滑动机构;所述铲杆机构与所述铁铲机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把手固定杆绕设在所述铲杆机构侧壁上,所述持握传动机构滑动套设在所述铲杆机构上,且底端与所述滑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铁铲机构上。本实用新型有利于解决植物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因为工具导致的工作量大、繁琐、幼苗根部土壤疏松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移植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幼苗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移栽是农林作物培育生产的常见技术手段之一,幼苗在苗床生长一段时间后移栽到大田中时,带土移栽伤根少,可以缩短缓苗期,早活早发。传统的移栽方式主要借助铁铲等工具挖坑后,再进行放苗、覆土操作,但是这样容易伤根,且根系土壤容易松散,导致移栽后的成活率较低。同时,现有的移栽工具大多需要双手操作,在实际生产中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急需一种单手操作,且能将幼苗的根部土壤和周围土壤切除分离,最后连同幼苗根部周边的土壤整体取出的移栽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幼苗移栽装置,解决植物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因为工具导致的工作量大、繁琐、幼苗根部土壤疏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包括:铁铲机构、持握传动机构、铲杆机构、多个把手固定杆和滑动机构;所述铲杆机构与所述铁铲机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把手固定杆绕设在所述铲杆机构侧壁上,所述持握传动机构滑动套设在所述铲杆机构上,且底端与所述滑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铁铲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调节好铲杆机构的长度后,可以单手将持握传动机构上拉,将设置在铁铲机构上的滑动机构拉动,进而使铁铲机构内发生转动,实现铁铲的开合,大大提高了植物幼苗在移栽过程中操作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量,同时还有利于使植株根部附近的土壤与植株一起被移栽,避免了对植株根部的损伤,提高了植株移栽时的存活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铁铲机构包括:第一铁铲、第二铁铲和第三铁铲,所述第一铁铲与所述第二铁铲、所述第三铁铲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铁铲与所述第二铁铲、所述第三铁铲滑动形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或倒置的半圆锥形壳体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铁铲与第二铁铲、第三铁铲滑动形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有利于在移栽植株时将植株以及植株根部附近的土壤包裹住移栽;半圆锥形壳体结构则有利于在移栽前将铁铲机构插入植株根部附近。
进一步,所述铲杆机构包括:第一铲杆、螺纹杆和第二铲杆,所述螺纹杆顶端与所述第一铲杆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第二铲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铲杆为底端与所述第一铁铲顶端固定连接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铲杆和所述第二铲杆顶端设置有铲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纹杆有利于调节第一铲杆和第二铲杆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调节整个铲杆的长度,使铲杆长度与使用者相适配,铲把则方便使用者将初始状态下的铁铲机构插入植株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进一步,所述把手固定杆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铲杆侧壁固定连接的凸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使把手固定杆与第二铲杆侧壁之间形成一定间隙,为持握传动机构沿把手固定杆上下移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所述持握传动机构包括:把手套、连接杆和弹簧,所述把手套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铲杆和所述把手固定杆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铲杆平行设置,且顶端和底端一一对应与所述把手套和所述滑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且顶端和底端与所述连接杆侧壁和所述第一铁铲顶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套有利于操作者单手把持并上下位移,连接杆有利于将把手套的上下位移传递至滑动机构,使滑动机构发生相应的位移变化,弹簧则有利于在弹力的作用下将上移的把手套拉回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所述把手套为纵向截面是T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把手套的竖直段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铲杆和所述把手固定杆上,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把手套的水平段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套的结构有利于在方便操作者单手操作的同时将位移传递至滑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槽道、第一受力杆和第二受力杆,所述槽道为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铁铲内壁上的弧形凹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和所述第二受力杆均为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底端连接的杆状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和所述第二受力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槽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受力杆和所述第二受力杆与所述槽道滑动连接的一端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铁铲和所述第三铁铲的内壁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受力杆和第二受力杆在槽道中滑动,有利于带动第二铁铲和第三铁铲与第一铁铲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形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或倒置的半圆锥形壳体结构,为植株移栽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端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铁铲、第二铁铲和第三铁铲形成的倒置半圆锥形壳体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铁铲、第二铁铲和第三铁铲形成的倒置锥形壳体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铁铲机构;2、持握传动机构;3、铲杆机构;4、把手固定杆;5、滑动机构;11、第一铁铲;12、第二铁铲;13、第三铁铲;21、把手套;22、连接杆;23、弹簧;31、第一铲杆;32、螺纹杆;33、第二铲杆;51、槽道;52、第一受力杆;53、第二受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包括:铁铲机构1、持握传动机构2、铲杆机构3、多个把手固定杆4和滑动机构5;所述铲杆机构3与所述铁铲机构1顶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把手固定杆4绕设在所述铲杆机构3侧壁上,所述持握传动机构2滑动套设在所述铲杆机构3上,且底端与所述滑动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铁铲机构1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调节好铲杆机构的长度后,可以单手将持握传动机构上拉,将设置在铁铲机构上的滑动机构拉动,进而使铁铲机构内发生转动,实现铁铲的开合,大大提高了植物幼苗在移栽过程中操作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作量,同时还有利于使植株根部附近的土壤与植株一起被移栽,避免了对植株根部的损伤,提高了植株移栽时的存活率。
优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铁铲机构1包括:第一铁铲11、第二铁铲12和第三铁铲13,所述第一铁铲11与所述第二铁铲12、所述第三铁铲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铁铲11与所述第二铁铲12、所述第三铁铲13滑动形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或倒置的半圆锥形壳体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铁铲与第二铁铲、第三铁铲滑动形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有利于在移栽植株时将植株以及植株根部附近的土壤包裹住移栽;半圆锥形壳体结构则有利于在移栽前将铁铲机构插入植株根部附近。
优选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铲杆机构3包括:第一铲杆31、螺纹杆32和第二铲杆33,所述螺纹杆32顶端与所述第一铲杆31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第二铲杆3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铲杆33为底端与所述第一铁铲11顶端固定连接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铲杆31和所述第二铲杆33顶端设置有铲把。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纹杆有利于调节第一铲杆和第二铲杆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调节整个铲杆的长度,使铲杆长度与使用者相适配,铲把则方便使用者将初始状态下的铁铲机构插入植株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把手固定杆4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铲杆33侧壁固定连接的凸杆。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使把手固定杆与第二铲杆侧壁之间形成一定间隙,为持握传动机构沿把手固定杆上下移动进行导向。
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持握传动机构2包括:把手套21、连接杆22和弹簧23,所述把手套21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铲杆33和所述把手固定杆4上,所述连接杆22与所述第二铲杆33平行设置,且顶端和底端一一对应与所述把手套21和所述滑动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3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2上,且顶端和底端与所述连接杆22侧壁和所述第一铁铲11顶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套有利于操作者单手把持并上下位移,连接杆有利于将把手套的上下位移传递至滑动机构,使滑动机构发生相应的位移变化,弹簧则有利于在弹力的作用下将上移的把手套拉回至初始状态。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把手套21为纵向截面是T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把手套21的竖直段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铲杆33和所述把手固定杆4上,所述连接杆22的顶端与所述把手套21的水平段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套的结构有利于在方便操作者单手操作的同时将位移传递至滑动机构。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槽道51、第一受力杆52和第二受力杆53,所述槽道51为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铁铲11内壁上的弧形凹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52和所述第二受力杆53均为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底端连接的杆状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52和所述第二受力杆5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槽道5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受力杆52和所述第二受力杆53与所述槽道51滑动连接的一端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铁铲12和所述第三铁铲13的内壁连接。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铁铲11、所述第二铁铲12和所述第三铁铲13的内壁是指,当所述第一铁铲11、所述第二铁铲12、所述第三铁铲13滑动形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时的内壁;
在图2所示的视角中,所述第一受力杆52和所述第二受力杆53的前端与所述槽道51滑动连接,后端则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铁铲12和所述第三铁铲13的内壁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受力杆和第二受力杆在槽道中滑动,有利于带动第二铁铲和第三铁铲与第一铁铲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形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或倒置的半圆锥形壳体结构,为植株移栽提供便利。
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初始条件下,第二铁铲12和第三铁铲13与第一铁铲11之间滑动形成倒置的半圆锥形壳体结构,并将铁铲机构1插入待移栽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
操作者调整好第一铲杆31与第二铲杆33之间的相对高度,使铲杆机构3的高度与操作者单手操作时相适配后,单手握住把手套21,并将把手套21沿着把手固定杆4向上拉,带动连接杆22上拉,进而使第一受力杆52和第二受力杆53从初始的倾斜状态逐渐变成水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受力杆52和第二受力杆53远离连接杆22的一端在槽道51中滑动,进而带动第二铁铲12和第三铁铲13与第一铁铲11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铁铲机构1变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且弹簧23被拉伸。
此时,待移栽的植株以及植株根部附近的土壤均被包裹在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中,只需要向上将整个装置从土壤中取出即可完成植株的移取,既避免了伤害植株的根部,又保留了植株根部附近的土壤,大大提高了植株存活的概率,还降低了移栽操作的工作量。
移栽结束后,松开把手套21,在弹簧23的回弹力作用下,把手套21和连接杆22下移,第二铁铲12和第三铁铲13与第一铁铲11之间重新滑动形成倒置的半圆锥形壳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铲机构(1)、持握传动机构(2)、铲杆机构(3)、多个把手固定杆(4)和滑动机构(5);
所述铲杆机构(3)与所述铁铲机构(1)顶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把手固定杆(4)绕设在所述铲杆机构(3)侧壁上,所述持握传动机构(2)滑动套设在所述铲杆机构(3)上,且底端与所述滑动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铁铲机构(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铲机构(1)包括:第一铁铲(11)、第二铁铲(12)和第三铁铲(13),所述第一铁铲(11)与所述第二铁铲(12)、所述第三铁铲(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铁铲(11)与所述第二铁铲(12)、所述第三铁铲(13)滑动形成倒置的锥形壳体结构或倒置的半圆锥形壳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杆机构(3)包括:第一铲杆(31)、螺纹杆(32)和第二铲杆(33),所述螺纹杆(32)顶端与所述第一铲杆(31)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第二铲杆(3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铲杆(33)为底端与所述第一铁铲(11)顶端固定连接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铲杆(31)和所述第二铲杆(33)顶端设置有铲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固定杆(4)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铲杆(33)侧壁固定连接的凸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传动机构(2)包括:把手套(21)、连接杆(22)和弹簧(23),所述把手套(21)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铲杆(33)和所述把手固定杆(4)上,所述连接杆(22)与所述第二铲杆(33)平行设置,且顶端和底端一一对应与所述把手套(21)和所述滑动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3)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2)上,且顶端和底端与所述连接杆(22)侧壁和所述第一铁铲(11)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套(21)为纵向截面是T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把手套(21)的竖直段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铲杆(33)和所述把手固定杆(4)上,所述连接杆(22)的顶端与所述把手套(21)的水平段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槽道(51)、第一受力杆(52)和第二受力杆(53),所述槽道(51)为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铁铲(11)内壁上的弧形凹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52)和所述第二受力杆(53)均为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底端连接的杆状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52)和所述第二受力杆(5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槽道(5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受力杆(52)和所述第二受力杆(53)与所述槽道(51)滑动连接的一端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铁铲(12)和所述第三铁铲(13)的内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78936.5U CN221468337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幼苗移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78936.5U CN221468337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幼苗移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468337U true CN221468337U (zh) | 2024-08-06 |
Family
ID=9235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078936.5U Active CN221468337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幼苗移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468337U (zh) |
-
2024
- 2024-01-12 CN CN202420078936.5U patent/CN2214683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18923U (zh) | 便携式烤烟小苗移栽打孔机 | |
CN105850583A (zh) | 一种插板式育苗装置 | |
CN221468337U (zh) | 一种幼苗移栽装置 | |
CN208807069U (zh) | 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 | |
CN201018778Y (zh) | 排式移栽器 | |
CN211607460U (zh) | 一种葡萄压条繁殖装置 | |
CN212034748U (zh) | 一种手持式牧草幼苗移栽打窝机 | |
CN218587616U (zh) | 一种大粒种子播种器 | |
CN212588860U (zh) | 一种菠萝育苗用移栽机械 | |
CN210671559U (zh) | 一种红枫树苗移栽装置 | |
CN204682043U (zh) | 烤烟井窖式移栽简易破膜松土器 | |
CN211353268U (zh) | 一种林木育苗装置 | |
CN210406080U (zh) | 一种田间拔草工具 | |
CN208338437U (zh) | 一种红薯苗专用育苗装置 | |
CN212851758U (zh) | 一种高度可调的花卉移苗工具 | |
CN213755587U (zh) | 一种薰衣草种植用间苗装置 | |
CN221241132U (zh) | 一种移苗装置 | |
CN212588862U (zh) | 一种农用烟苗移栽装置 | |
CN205727279U (zh) | 一种插板式育苗装置 | |
CN213485965U (zh) | 一种便于搬运的园林种植箱 | |
CN211721051U (zh) | 一种用于苗木栽植的手提式挖坑装备 | |
CN214853219U (zh) | 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树木栽培架 | |
CN217064695U (zh) | 一种林业种植用树苗矫直装置 | |
CN216314250U (zh) | 用于蔬菜种子种植的可调式穴盘 | |
CN220586834U (zh) | 一种便携的小型移栽苗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