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66559U - 冷却模块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冷却模块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66559U CN221366559U CN202323586337.9U CN202323586337U CN221366559U CN 221366559 U CN221366559 U CN 221366559U CN 202323586337 U CN202323586337 U CN 202323586337U CN 221366559 U CN221366559 U CN 2213665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cooling device
- notch
- ai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KXGFMDJXCMQABM-UHFFFAOYSA-N 2-methoxy-6-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H]OC1=CC=CC([CH])=C1O KXGFMDJXCMQAB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807 Urea-formaldehy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ZCGUPFRVQAUEE-SLPGGIOYSA-N aldehydo-D-glucose Chemical compound OC[C@@H](O)[C@@H](O)[C@H](O)[C@@H](O)C=O GZCGUPFRVQAUEE-SLPGGI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68 pheno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模块和车辆,属于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冷却模块,应用于车辆,冷却模块包括:冷却装置;导风罩,导风罩限定出冷却通道和与冷却通道连通的缺口,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环境和冷却装置连通,缺口沿横向贯穿导风罩,且缺口与冷却装置沿纵向间隔设置,缺口用于安装车辆的防撞梁。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冷却模块,通过在导风罩上设置与冷却通道连通的缺口,并将防撞梁安装于缺口上,可增大防撞梁与冷却装置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可增大冷却通道的进气面积,减小进气阻力,并可增大进风量,进而提高冷却装置的散热效果,降低冷却装置对车辆动力性和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可减少导风罩的使用材料,降低导风罩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模块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冷却模块中的导风罩是外界环境中自认空气进入冷却装置的导流通道,通过外界环境的冷空气进入冷却装置中,并对冷却装置的水路及空调冷媒进行冷却,但是在部分车型中,导风罩与车辆防撞梁的位置发生冲突,通常需要将导风罩避让防撞梁,这样则导致导风罩中导流通道的面积减小,前端进气阻力增大,影响导风罩的进气量,从而导致冷却能力不足,影响车辆动力性及热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冷却模块和车辆,可增大防撞梁与冷却装置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可增大冷却通道的进气面积,减小进气阻力,并可增大进风量,进而提高冷却装置的散热效果,降低冷却装置对车辆动力性和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可减少导风罩的使用材料,降低导风罩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模块,应用于车辆,所述冷却模块包括:
冷却装置;
导风罩,所述导风罩限定出冷却通道和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缺口,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环境和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缺口沿横向贯穿所述导风罩,且所述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缺口用于安装所述车辆的防撞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模块,通过在导风罩上设置与冷却通道连通的缺口,并将防撞梁安装于缺口上,可增大防撞梁与冷却装置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可增大冷却通道的进气面积,减小进气阻力,并可增大进风量,进而提高冷却装置的散热效果,降低冷却装置对车辆动力性和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可减少导风罩的使用材料,降低导风罩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缺口的至少部分沿纵向贯穿所述导风罩。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安装于所述缺口的壁面与所述防撞梁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胶体,所述密封件通过所述胶体与所述缺口的壁面相连,且所述胶体用于连接所述密封件和所述防撞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罩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口的外周设有向外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用于与车辆的进气格栅密封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导风罩靠近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且所述冷却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导风罩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安装支架密封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
如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冷却模块;
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安装于所述冷却模块;
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与所述冷却模块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冷却模块,可增大防撞梁与冷却装置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可增大冷却通道的进气面积,减小进气阻力,并可增大进风量,进而提高冷却装置的散热效果,降低冷却装置对车辆动力性和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可减少导风罩的使用材料,降低导风罩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撞梁的后侧与所述冷却模块的冷却装置的前侧之间沿纵向的距离d,满足:35mm≤d≤55mm。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模块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导风罩100、冷却通道110、进风口111、出风口112、缺口120、密封件130、翻边140、安装支架150、导流通道160;
冷却装置200、防撞梁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却模块和车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模块,应用于车辆,如图1-图3所示,该冷却模块包括冷却装置200和导风罩100。
其中,如图2所示,冷却装置200可以为多个,多个冷却装置200沿车辆的纵向排列设置,冷却装置200可以包括散热器、换热器或者其他用于冷却的装置,比如,冷却装置200包括散热器,散热器上设有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风机。
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罩100可以为梯形结构、棱柱结构或者其他的形状结构,比如,导风罩100为矩形结构。
如图2所示,导风罩100限定出冷却通道110和与冷却通道110连通的缺口120,导风罩10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即,导风罩100的中空部分为冷却通道110。
如图2所示,冷却通道110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环境和冷却装置200连通,冷却通道110与冷却装置200之间可以通过管道连通,也可以不设置管道,进入冷却通道110的空气直接进入冷却装置200中。
当冷却装置200为散热器时,散热器的多个翅片之间形成风道,导风罩100的冷却通道110与散热器的风道连通;当冷却装置200为换热器时,导风罩100的冷却通道110可以与换热器中的其中一个换热通道连通。
如图2所示,冷却通道110沿车辆的纵向延伸,且冷却装置200安装于导风罩100的后侧,此时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从冷却通道110的前侧流入,并从冷却通道110的后侧流出并进入位于导风罩100后侧的冷却装置200中。
如图1和图3所示,缺口120沿横向贯穿导风罩100,即,缺口120沿车辆的左右方向贯穿导风罩100,缺口120用于安装车辆的防撞梁300,由于防撞梁300在车辆上的位置相对固定,且沿横向安装于车辆上,因此防撞梁300在经过导风罩100时可穿过缺口120并安装在导风罩100上。
如图1和图3所示,缺口120与冷却装置200沿纵向间隔设置,缺口120可以设于导风罩100的前壁上,冷却装置200位于导风罩100的后侧,此时冷却装置200与安装于缺口120处的防撞梁300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为冷却通道110的一部分,将缺口120设于导风罩100的前壁,可减小防撞梁300对空气在冷却通道110中流动时的阻力,缺口120也可以设于导风罩100的其他位置。
由于缺口120与冷却通道110连通,因此缺口120可以理解为导风罩100的内壁面设有向外侧凹陷的凹槽,此时凹槽的槽口与冷却通道110连通,比如,导风罩100位于冷却装置200的前侧,导风罩100前壁的内侧设有向前侧凹陷的缺口120,缺口120的开口朝向后侧,此时防撞梁300安装于缺口120,防撞梁300的背面从缺口120处露出,防撞梁300的背面与冷却装置200之间的间隙形成冷却通道110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导风罩100的上端还可以设有导流通道160,导流通道160的两端分别与车辆的发动机和导风罩100的冷却通道110连通,以将冷却通道110中的部分空气导流至发动机中,实现发动机的运行。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装配冷却模块和防撞梁300时,将防撞梁300沿横向穿过导风罩100的缺口120,并安装于导风罩100,外界环境的冷空气从冷却通道110的前侧流入,部分冷空气可以直接流出冷却通道110并进入冷却装置200中,另一部分冷空气需经过防撞梁300和冷却装置200之间的间隙后流出冷却通道110并进入冷却装置200中,从而利用进入冷却装置200的冷空气与冷却装置200中的水路或冷媒进行换热,以使水路和冷媒的温度降低,换热后的空气经过冷却装置200的风机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若防撞梁300安装于缺口120处,且缺口120与冷却通道110未连通,则防撞梁300的背面需设置有导风罩100的壁面,通过导风罩100的壁面将防撞梁300与冷却通道110隔开,此时防撞梁300与冷却装置200之间增加导风罩100壁面的厚度,即,两者之间的间隙距离减小,导致冷却通道110的面积减小,进气阻力增大,进风量减小。
因此通过在导风罩100上设置与冷却通道110连通的缺口120,并将防撞梁300安装于缺口120上,可使防撞梁300在缺口120处露出于冷却通道110,即,防撞梁300与冷却装置200之间无导风罩100的壁面,可增大防撞梁300与冷却装置200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可增大冷却通道110的进气面积,减小进气阻力,并可增大进风量,进而提高冷却装置200的散热效果,降低对车辆动力性和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可减少导风罩100的使用材料,降低导风罩100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模块,通过在导风罩100上设置与冷却通道110连通的缺口120,并将防撞梁300安装于缺口120上,可增大防撞梁300与冷却装置200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可增大冷却通道110的进气面积,减小进气阻力,并可增大进风量,进而提高冷却装置200的散热效果,降低冷却装置200对车辆动力性和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可减少导风罩100的使用材料,降低导风罩100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缺口120的至少部分沿纵向贯穿导风罩100。
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缺口120除横向的两端外的部分均沿纵向贯穿导风罩100,即,防撞梁300在导风罩100横向侧壁内的部分,其前侧和后侧均未设有导风罩100的壁面,防撞梁30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可以从缺口120处露出。
缺口120也可以全部沿纵向贯穿导风罩100,此时导风罩100被缺口120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个部分可以通过沿其他方向设置的连接件相连。
通过将缺口120的至少部分设置为沿纵向贯穿导风罩100,无需在防撞梁300前侧的位置设置导风罩100的壁面,从而进一步减少导风罩100的使用材料,降低导风罩100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冷却模块还包括密封件130,密封件130用于安装于缺口120的壁面与防撞梁300之间。
其中,密封件130可以为密封条、密封圈或者其他结构形式的密封件130,防撞梁300与缺口120对应的各个表面和缺口120的内壁面之间均设有密封件130,比如,防撞梁300的上表面、下表面和背面均与对应的缺口120内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30。
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件130的厚度可以小于或等于防撞梁300与缺口120之间的间距,比如,密封件130的厚度小于防撞梁300与缺口120之间的间距,以提高密封件130的密封效果。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装配导风罩100和防撞梁300时,将防撞梁300沿横向贯穿导风罩100的缺口120,并在防撞梁300和缺口120之间设置密封件130,此时密封件130在防撞梁300和缺口120之间受到挤压变形,密封件130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贴合且接触面积在挤压变形的作用下增大,从而实现防撞梁300和导风罩100之间的密封。
通过上述密封件130的设置,可提高防撞梁300与导风罩100之间的密封效果,减少冷却通道110中从防撞梁300与导风罩100之间的缝隙流出的冷空气量,进一步提高冷却装置200的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冷却装置200对车辆动力性和热舒适性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模块还包括胶体,密封件130通过胶体与缺口120的壁面相连,且胶体用于连接密封件130和防撞梁300。
其中,胶体例如为双面胶、液体固化后形成的胶等胶体。胶体可以采用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胺酯等材料制成。
可以在密封件130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接触的表面均设置胶体,也可以在密封件130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接触的部分表面设置胶体。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装配导风罩100和防撞梁300时,将防撞梁300沿横向贯穿导风罩100的缺口120,并在防撞梁300和缺口120之间设置密封件130,密封件130通过表面的胶体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粘接配合,且密封件130在防撞梁300和缺口120之间受到挤压变形,密封件130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的接触面积增大,设于密封件130表面的胶体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的接触面积同样增大,从而可提高密封件130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的粘接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若密封件130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之间不通过胶体相连,则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密封件130可能会因车辆碰撞、晃动或者其他原因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之间脱落,导致冷却通道110漏气。
因此通过上述胶体的设置,可提高密封件130与防撞梁300和缺口1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降低因密封件130脱落导致漏气的概率,提高防撞梁300和缺口120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风罩100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均与冷却通道110连通,冷却装置200安装于出风口112。
其中,如图2所示,导风罩100沿纵向的前端设有进风口111,导风罩100沿纵向的后端设有出风口112,进风口111适于朝向车辆的进气格栅设置,冷却装置200安装于出风口112处。
进风口111可以为圆形结构、梯形结构或者其他的形状结构,比如,如图2所示,进风口111为矩形结构;出风口112可以为圆形结构、梯形结构或者其他的形状结构,比如,如图2所示,出风口112为矩形结构。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车辆行驶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冷空气从车辆前端的进气格栅进入车辆内部,并通过导风罩100的进风口111进入冷却通道110中,流经冷却通道110后流至出风口112处,并在出风口112处直接进入冷却装置200中与冷却装置200换热。
通过将冷却装置200安装于出风口112处,可使外界环境的冷空气在出风口112处直接与进入冷却装置200,无需经过管道或者其他构件,可缩短冷空气进入冷却装置200前的流道长度,降低因流道长度过长导致冷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受到车辆内其他部件的热量影响的概率,提高冷空气与冷却装置200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风口111的外周设有向外翻折的翻边140,翻边140用于与车辆的进气格栅密封连接。
其中,如图1所示,进风口111的四周均设有向外翻折的翻边140,翻边140沿纵向背离进风口111的一侧用于与车辆的进气格栅密封连接,翻边140与进气格栅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设置密封圈或者其他的方式实现密封连接。
如图1所示,翻边140沿纵向背离进风口111一侧的形状结构可以与进气格栅背面的形状结构仿形设置,以提高翻边140与进气格栅的连接效果。
通过在进风口111的外周设置翻边140,可通过翻边140沿纵向向前凸出,并与进气格栅密封连接,无需增加导风罩100整体沿纵向的厚度,从而进一步减少导风罩100的使用材料,进一步降低导风罩100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冷却模块还包括安装支架150,导风罩100靠近冷却装置200的一侧安装于安装支架150,且冷却装置200安装于安装支架150靠近导风罩100的一侧。
其中,导风罩100的出风口112的侧壁与安装支架150相连,安装支架150可以为梯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或者其他结构,比如,如图4所示,安装支架150为矩形结构。
如图4所示,安装支架150可以为中空结构,冷却装置200安装于安装支架150上,并封堵安装支架150的中空部位,当安装支架150和导风罩100相连时,导风罩100的出风口112被冷却装置200和安装支架150封闭,以使冷却装置200能够在出风口112处充分散热。
冷却装置200与安装支架150之间可以设置有弹簧、橡胶或者其他类型的弹性连接件,通过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于冷却装置200和安装支架150之间,可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或震动对冷却装置200产生的影响,提高冷却装置200和安装支架150之间的减震性能。
冷却装置200的风机可以安装于安装支架150上,通过风机向冷却装置200内吸风使换热后的空气流出至安装支架150外部。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装配导风罩100、安装支架150和冷却装置200时,将冷却装置200安装于安装支架150上,再将将安装支架150与导风罩100相连,在安装支架150与导风罩100相连的过程中,冷却装置200随安装支架150靠近导风罩100,并最终位于与防撞梁300保持合适间距的位置。
通过上述安装支架150的设置,可通过安装支架150对冷却装置200进行定位,以使冷却装置200与防撞梁300之间保持合适的间距,同时将冷却装置200安装于安装支架150上,可减少冷却装置200安装的零部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罩100与安装支架150密封连接。
其中,导风罩100与安装支架15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设置密封圈或者其他方式实现密封连接。
通过将导风罩100与安装支架150设置为密封连接,可减少冷却通道110中从导风罩100和安装支架150之间流出的冷空气,同时降低因位于导风罩100和安装支架150外部的热空气进入冷却装置200中的概率,提高冷却装置200的冷却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防撞梁300、进气格栅和如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模块,防撞梁300安装于冷却模块,进气格栅与冷却模块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冷却模块,可增大防撞梁300与冷却装置200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可增大冷却通道110的进气面积,减小进气阻力,并可增大进风量,进而提高冷却装置200的散热效果,降低冷却装置200对车辆动力性和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可减少导风罩100的使用材料,降低导风罩100的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撞梁300的后侧与冷却模块的冷却装置200的前侧之间沿纵向的距离d,满足:35mm≤d≤55mm。
其中,如图2所示,d的取值范围是[35mm,55mm],d的具体取值可以为35mm、37mm、40mm、42mm、45mm、50mm、55mm或者35mm-55mm之间的其他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将防撞梁300的后侧与冷却模块的冷却装置200的前侧之间沿纵向的距离d设置为满足35mm≤d≤55mm,可降低因间距过小导致进风阻力大、进风量少的概率,同时可降低因间距过大导致冷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吸收其他热量的概率,以进一步提高冷却装置200的冷却效果。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冷却模块,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包括:
冷却装置;
导风罩,所述导风罩限定出冷却通道和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缺口,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界环境和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缺口沿横向贯穿所述导风罩,且所述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缺口用于安装所述车辆的防撞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至少部分沿纵向贯穿所述导风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安装于所述缺口的壁面与所述防撞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胶体,所述密封件通过所述胶体与所述缺口的壁面相连,且所述胶体用于连接所述密封件和所述防撞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外周设有向外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用于与车辆的进气格栅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导风罩靠近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且所述冷却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导风罩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安装支架密封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
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安装于所述冷却模块;
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与所述冷却模块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后侧与所述冷却模块的冷却装置的前侧之间沿纵向的距离d,满足:35mm≤d≤5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86337.9U CN221366559U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冷却模块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86337.9U CN221366559U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冷却模块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66559U true CN221366559U (zh) | 2024-07-19 |
Family
ID=9185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86337.9U Active CN221366559U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冷却模块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66559U (zh) |
-
2023
- 2023-12-27 CN CN202323586337.9U patent/CN2213665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51844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 |
KR101116844B1 (ko) | 열교환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자동차용 수냉식 인터쿨러 | |
US6883589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 |
US7150335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6520681B2 (ja) | 熱交換器 | |
US6508506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221366559U (zh) | 冷却模块和车辆 | |
KR100844506B1 (ko) | 자동차 인터쿨러의 모듈화 장착구조 | |
KR102650727B1 (ko) | 차량용 열교환기 | |
KR102630134B1 (ko) | 차량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 |
CN212637713U (zh) | 一种汽车导风板结构 | |
US6408940B1 (en) | Heating, ventilation and/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 including a thermal loop equipped with an evaporator | |
JP2008281325A (ja) | クーリングモジュール | |
CN203783710U (zh) | 冷却模块 | |
JP6907914B2 (ja) |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のエアガイド構造 | |
LU102213B1 (en) | Cooling modul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209921437U (zh) | 汽车前舱导风结构 | |
CN217435504U (zh) | 汽车油冷器安装结构 | |
CN220914538U (zh) | 底护板、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7623451U (zh) | 一种前保险杠下护板挡风结构 | |
US20220144077A1 (en) | Shutter device for vehicle | |
CN218228646U (zh) | 一种车辆发动机进气和散热的导风结构 | |
CN221649283U (zh) | 一种具有旁通导流结构的换热器 | |
CN220185220U (zh) | 一种密封型导风罩、散热装置和农用机械 | |
CN220594641U (zh) | 导流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