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43264U - 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43264U
CN221243264U CN202322366743.8U CN202322366743U CN221243264U CN 221243264 U CN221243264 U CN 221243264U CN 202322366743 U CN202322366743 U CN 202322366743U CN 221243264 U CN221243264 U CN 221243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uide rod
sliding
ro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67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qihar Qisan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Qisan Machine Tool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Qisan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qihar Qisan Machine Too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43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43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一侧设置有起背侧推机构,且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中段设置有气杆,起背侧推机构靠近气杆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中段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背板,且背板的两侧外壁分别铰接有防滑侧板,所述起背侧推机构包括推板、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滑孔、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缺口和滑块,推板转动连接于底板的一端,滑孔分别开于底板和推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病人在坐起时,背板在起推的过程中,其两侧的防滑侧板向内保护病人,不会因为身体倾斜而出现侧翻或侧倒的问题,起到了保护病人安全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床背撑防侧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
背景技术
多功能护理用床是为具有长期卧床需求的患者设计的护理床。
然而,目前使用的护理床存在以下缺陷:病人在坐起时,由于背部床板整体抬起,护栏不能起到阻挡作用,病人容易向一侧倾斜,造成病人侧翻、倾倒,对病人造成进一步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一侧设置有起背侧推机构,且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中段设置有气杆,起背侧推机构靠近气杆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中段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背板,且背板的两侧外壁分别铰接有防滑侧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起背侧推机构包括推板、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滑孔、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缺口和滑块;
推板转动连接于底板的一端;
滑孔分别开于底板和推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底板和推板的滑孔内,两个滑块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底端分别限位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端部圆周上,第一导杆顶部一侧与第一连接杆形成转动配合,且第二导杆的顶部一侧与推板一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开于防滑侧板的背面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杆顶端与第一滑槽形成滑动配合,第二导杆顶端与第二滑槽形成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缺口开于推板靠近滑孔底部的一侧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通过气杆带动起背侧推机构倾斜将背板推气,同时,将背板两侧的防滑侧板向背板内侧进行侧推,进而,实现了病人在坐起时,背板在起推的过程中,其两侧的防滑侧板向内保护病人,不会因为身体倾斜而出现侧翻或侧倒的问题,起到了保护病人安全的作用。
2.该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通过在推板靠近滑孔下方设置缺口,可使得推板在下降时,与底板重叠,方便背板处于水平状态,实现背板与床板齐平。
3.该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当气杆推动第二连接杆向前运动时,带动了底板内的滑块在其滑孔内滑动,并拉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顶部将推板拉起,而推板内的滑块也同步在其滑孔内滑动,而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在顶起过程中,第一导杆顶部和第二导杆的顶部则分别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向上滑动,由此,使得背板在被顶起的过程中,其两侧的防滑侧板也随之向内侧翻,实现了背板背撑的同时,防滑侧板对病人进行保护,提高了实用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中起背侧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防滑侧板;3、底板;4、推板;5、第一滑槽;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气杆;9、第二滑槽;10、连接板;11、滑孔;12、第一导杆;13、第二导杆;14、缺口;1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相对一侧设置有起背侧推机构,且底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的中段通过螺纹连接有气杆8,起背侧推机构靠近气杆8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中段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背板1,且背板1的两侧外壁分别铰接有防滑侧板2;
工作时,启动气杆8,气杆8带动起背侧推机构倾斜将背板1推气,同时,将背板1两侧的防滑侧板2向背板1内侧进行侧推,进而,实现了病人在坐起时,背板1在起推的过程中,其两侧的防滑侧板2向内保护病人,不会因为身体倾斜而出现侧翻或侧倒的问题,起到了保护病人安全的作用。
为了实现背板1和防滑侧板2同步工作,如图1-3所示,所述起背侧推机构包括推板4、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9、滑孔11、第一导杆12、第二导杆13、缺口14和滑块15;
推板4,推板4转动连接于底板3的一端;
滑孔11,滑孔11分别开于底板3和推板4的一侧;
滑块15,滑块15分别滑动连接于底板3和推板4的滑孔11内,两个滑块15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
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3,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3底端分别限位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7端部圆周上;
第一导杆12顶部一侧与第一连接杆6形成转动配合,且第二导杆13的顶部一侧与推板4一侧转动连接;
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9,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9分别开于防滑侧板2的背面一侧,且第一导杆12顶端与第一滑槽5形成滑动配合,第二导杆13顶端与第二滑槽9形成滑动配合;
缺口14开于推板4靠近滑孔11底部的一侧外壁;
当气杆8推动第二连接杆7向前运动时,带动了底板3内的滑块15在其滑孔11内滑动,并拉动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3顶部将推板4拉起,而推板4内的滑块15也同步在其滑孔11内滑动,而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3在顶起过程中,第一导杆12顶部和第二导杆13的顶部则分别在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9内向上滑动,由此,使得背板1在被顶起的过程中,其两侧的防滑侧板2也随之向内侧翻,实现了背板1背撑的同时,防滑侧板2对病人进行保护,提高了实用性。
工作原理:将底板3安装与病床的内侧,并启动气杆8,当气杆8推动第二连接杆7向前运动时,带动了底板3内的滑块15在其滑孔11内滑动,并拉动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3顶部将推板4拉起,而推板4内的滑块15也同步在其滑孔11内滑动,而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3在顶起过程中,第一导杆12顶部和第二导杆13的顶部则分别在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9内向上滑动,由此,使得背板1在被顶起的过程中,其两侧的防滑侧板2也随之向内侧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相对一侧设置有起背侧推机构,且底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的中段设置有气杆(8),起背侧推机构靠近气杆(8)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中段设置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一侧设置有背板(1),且背板(1)的两侧外壁分别铰接有防滑侧板(2);
所述起背侧推机构包括推板(4)、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9)、滑孔(11)、第一导杆(12)、第二导杆(13)、缺口(14)和滑块(15);
推板(4)转动连接于底板(3)的一端;
滑孔(11)分别开于底板(3)和推板(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分别滑动连接于底板(3)和推板(4)的滑孔(11)内,两个滑块(15)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3)底端分别限位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7)端部圆周上,第一导杆(12)顶部一侧与第一连接杆(6)形成转动配合,且第二导杆(13)的顶部一侧与推板(4)一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9)分别开于防滑侧板(2)的背面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12)顶端与第一滑槽(5)形成滑动配合,第二导杆(13)顶端与第二滑槽(9)形成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4)开于推板(4)靠近滑孔(11)底部的一侧外壁。
CN202322366743.8U 2023-09-01 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 Active CN221243264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43264U true CN221243264U (zh) 2024-07-0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7496A (en) Therapeutic bed
CN109806099B (zh) 一种骨科手术腿部支撑装置
CN212346952U (zh) 一种防坠落的儿科病床
WO2023040098A1 (zh) 一种组合式护理床
CN221243264U (zh) 一种病床背撑防侧滑机构
CN214679239U (zh) 一种泌尿外科专用护理床
CN21263110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卧床患者翻身床
CN211797413U (zh) 一种用于病床间转移病人的装置
CN112472960A (zh) 一种麻醉科手术用麻醉机螺纹管调节装置
CN112076046A (zh) 一种便捷式医护人员使用的协助患者翻身的设备
CN215081558U (zh) 新型骨科康复检测装置
CN219579272U (zh) 一种可升降护理床
CN220877128U (zh) 一种护理床的侧翻辅助结构
CN220778573U (zh) 一种儿童重症病床用侧防护栏
CN219896188U (zh) 一种便于转运的医疗床
CN219501388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CN215994568U (zh) 一种背板可调式多功能护理床体
CN219516920U (zh) 一种骨科腿部可调节支撑结构
CN217162503U (zh) 一种辅助患者起卧的辅助装置
CN211986009U (zh) 一种便捷的老年患者用护理装置
CN215193148U (zh) 一种用于医疗床上的升降护栏
CN214679236U (zh) 一种谵妄患者的安全专用床
CN113975020B (zh) 一种具有辅助侧向翻身功能的护理床
CN210408831U (zh) 一种多功能普外科用护理床
CN212997090U (zh) 扶手升降结构与应用于椅架的扶手升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