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29380U - 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 Google Patents

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29380U
CN221229380U CN202322648856.7U CN202322648856U CN221229380U CN 221229380 U CN221229380 U CN 221229380U CN 202322648856 U CN202322648856 U CN 202322648856U CN 221229380 U CN221229380 U CN 221229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hole
pin hole
power handl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88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军
王刚
何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88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29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29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29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和固定件,所述第一轴的一端沿轴向设置有插接孔,沿所述插接孔的径向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轴的一端沿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同轴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并且插入所述插接孔内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轴与轴之间采用插接结构,并利用固定件对接实现轴与轴的同轴连接,这种方式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时,磨钻动力手柄将动力传递给磨削刀具,控制刀具旋转实现磨削;在磨钻动力手柄内部,动力从一根轴同轴传递给另一根轴。
目前,这种轴与轴之间的动力传递通常采用螺纹拧紧或者增加转接机构的方式实现。螺纹拧紧时,在螺纹连接处配合使用螺纹胶加固,但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特别是在高温灭菌、温度交变的应用环境中,螺纹胶容易失效,导致轴与轴之间的连接不够可靠,可能会给手术带来极大风险;而在转轴上增加转接机构(譬如:联轴器)将使转轴转动惯量增加,动平衡效果较差,对转动噪音影响较大,同时,增加转接机构将大幅增加制造成本,装配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以在确保轴与轴之间连接可靠性的同时,控制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包括:
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一端沿轴向设置有插接孔,沿所述插接孔的径向设置有第一销孔;
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一端沿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同轴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并且插入所述插接孔内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轴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销孔的位置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在径向上限位所述固定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位于所述第一销孔的外围,所述阻挡件为设置于所述环形卡槽内的挡圈,所述挡圈将所述固定件挡在相应销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销孔沿所述第一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销孔沿所述第二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二轴,所述挡圈同时挡在所述固定件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销孔沿所述第一轴的径向方向从所述第一轴的外壁延伸至所述插接孔的内壁,所述挡圈挡在所述固定件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销孔为沿所述第二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二轴的通孔,或所述第二销孔为沿所述第二轴的径向方向开设的盲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插接孔为开设在第一端的盲孔,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端面齿。
可选的,所述第一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插接孔为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通孔。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磨钻动力手柄,包括支撑套组件和上述的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支撑套组件内部。
可选的,支撑套组件包括主支撑套、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内套于所述主支撑套内;其中,所述第二轴的两端分别内套于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内,且所述第二轴的至少一端套设有所述轴承并与对应的衬套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轴具有伸出所述支撑套组件一端的伸出段,所述伸出段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其中一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伸出段上,所述轴承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轴的端面,所述轴承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套组件上的第一端面。
本实用新型中,轴与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并利用固定件对接实现轴与轴的同轴连接,这种方式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磨钻动力手柄的一示例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动力手柄中显示的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传动结构拆除固定件、挡圈和轴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动结构另一示例性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传动结构拆除固定件、挡圈和轴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传动结构又一示例性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传动结构拆除固定件、挡圈和轴承后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0-第一轴、101-插接孔、102-第一销孔、103-环形卡槽、104-端面齿、A-第一端、B-第二端;
200-第二轴、201-第二销孔、210-伸出段;
300-固定件;
400-挡圈。
500-支撑套组件、510-主支撑套、520-第一衬套、530-第二衬套;
600-轴承、610-第一轴承、620-第二轴承、630-第三轴承、631-第一端面、632-第二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各实施例的传动结构应用于动力手柄,尤其可以应用与磨钻动力手柄。
参见图1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轴100、第二轴200和固定件300,其中,第一轴100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101,第一轴100上沿自身的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销孔102;第二轴200沿自身的轴向方向同轴插入所述插接孔101内,并且第二轴200插入插接孔101内的一端上沿径向设置有第二销孔201;所述第一销孔102和第二销孔201内设置所述固定件300,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所述固定件300连接。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该固定件300可以是销轴,销轴同时穿设于第一销孔102和第二销孔201内,实现第一销轴102和第二销轴201的连接,具体的,可以是圆柱销、圆锥销等。
本实用新型中,轴与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并利用固定件300对接实现轴与轴的同轴连接,这种方式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8,所述第一轴100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销孔101的位置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在径向上限位所述固定件300,譬如,附图中的挡圈400就是一种阻挡件。此种结构,利用阻挡件对固定件300限位,防止固定件300脱出,这种方式可靠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阻挡件的主要作用是将固定件300限位在第一销孔102和第二销孔201内,防止固定件300窜动,使得固定件300始终连接第一轴100和第二轴200的状态。
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100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103,所述环形卡槽103位于所述第一销孔102的外围,所述阻挡件为设置于所述环形卡槽103内的挡圈400,所述挡圈400将所述固定件300挡在相应销孔内。此种结构制造成本低,且装配简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圈400为钢丝卡圈,相比其他类型的挡圈400,钢丝卡圈沿径向方向无凸出部分,因此沿径向方向占用的空间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卡槽103的横截面可以为半圆弧形,与钢丝卡圈更为匹配;该环形卡槽103的横截面也可以为方形,更易于加工;当然,该环形卡槽103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他能够配合容纳钢丝卡圈的形状。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第一销孔102和第二销孔201有多种设置方式,以下将详细说明:
譬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4,所述第一销孔102沿所述第一轴100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一轴100,所述第二销孔201沿所述第二轴200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二轴200,所述挡圈400同时挡在所述固定件300的两端。
再譬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图6,所述第一销孔102沿所述第一轴100的径向方向从所述第一轴100的外壁延伸至所述插接孔101的内壁,所述挡圈400挡在所述固定件300的一端;所述第二销孔201为沿所述第二轴200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二轴200的通孔。
又譬如,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图8,所述第一销孔102沿所述第一轴100的径向方向从所述第一轴100的外壁延伸至所述插接孔101的内壁,所述挡圈400挡在所述固定件300的一端;所述第二销孔201为沿所述第二轴200的径向方向开设的盲孔。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插接孔101既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以下将详细说明:
譬如,参见图3、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100具有第一端A和第二端B,所述插接孔101为开设在第一端A的盲孔,所述第二端B上设置有端面齿104。
又譬如,参见图5、图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100具有第一端A和第二端B,所述插接孔101为从所述第一端A延伸至第二端B的通孔。
相应的,结合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磨钻动力手柄,包括支撑套组件500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轴200通过轴承600被支撑在所述支撑套组件500内部。结合图1、图2,该支撑套组件500包括主支撑套510、第一衬套520和第二衬套530,所述第一衬套520和第二衬套530都内套在主支撑套510内,所述第二轴200的两端分别内套于所述第一衬套520和第二衬套530内,且所述第二轴200的至少一端套设有所述轴承并与对应的衬套相抵。
譬如,图2中,第一衬套520与第二轴200之间具有第一轴承610,第二衬套530与第二轴200之间具有第二轴承620和第三轴承630,第一轴承610和第二轴承620共同实现第二轴200对支撑套组件500的轴向定位,第三轴承630对第二轴200具有辅助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述第二轴200具有伸出所述支撑套组件500一端的伸出段210,所述伸出段210插入所述插接孔101内;其中一个所述轴承600套设在所述伸出段210上,且套在所述伸出段210上的所述轴承的一端抵靠第一轴的端面,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套组件上的第一端面632上。图3中,也就是第三轴承630具有抵靠在支撑套组件500上的第一端面631和供第一轴100贴靠的第二端面632。此时,第二端面632能够在安装过程中实现对第一轴100轴向的定位,第一销孔102和第二销孔201能够在轴向方向快速被定位,有利于快速拆卸。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一端沿轴向设置有插接孔,沿所述插接孔的径向设置有第一销孔;
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一端沿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同轴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并且插入所述插接孔内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销孔的位置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在径向上限位所述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位于所述第一销孔的外围,所述阻挡件为设置于所述环形卡槽内的挡圈,所述挡圈将所述固定件挡在相应销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孔沿所述第一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销孔沿所述第二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二轴,所述挡圈同时挡在所述固定件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孔沿所述第一轴的径向方向从所述第一轴的外壁延伸至所述插接孔的内壁,所述挡圈挡在所述固定件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销孔为沿所述第二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整个所述第二轴的通孔,或所述第二销孔为沿所述第二轴的径向方向开设的盲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插接孔为开设在第一端的盲孔,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端面齿。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插接孔为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通孔。
8.一种磨钻动力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套组件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支撑套组件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钻动力手柄,其特征在于:支撑套组件包括主支撑套、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内套于所述主支撑套内;其中,所述第二轴的两端分别内套于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内,且所述第二轴的至少一端套设有所述轴承并与对应的衬套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钻动力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具有伸出所述支撑套组件一端的伸出段,所述伸出段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其中一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伸出段上,所述轴承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轴的端面,所述轴承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套组件上的第一端面。
CN202322648856.7U 2023-09-27 2023-09-27 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Active CN221229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8856.7U CN221229380U (zh) 2023-09-27 2023-09-27 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8856.7U CN221229380U (zh) 2023-09-27 2023-09-27 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29380U true CN221229380U (zh) 2024-06-28

Family

ID=9159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8856.7U Active CN221229380U (zh) 2023-09-27 2023-09-27 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29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327790C (en) Rotor adapter
US8342970B2 (en) Drive shaft universal joint assembly with radial elliptical projections
BR9712427A (pt) Dispisitivo de mandril.
KR20040047727A (ko) 코어 드릴링 비트용 공구 고정부
CN221229380U (zh) 动力手柄的传动结构及磨钻动力手柄
JP2017500502A (ja) 遊星シャフトの固定及び/又は予圧装置
EP1314904A1 (en) A method for mounting a sleeve on a shaft and a sleeve device for such mounting
CN101336144B (zh) 热嵌式工具单元、以及在该热嵌式工具单元中使用的工具保持器和旋转工具
CA2934355C (en) Locking nut with a directional coupling mechanism
JP2015523521A (ja) 恒久的な視覚的インジケータおよび直径方向−軸線方向リレーションゲージ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US7309187B2 (en) Releasable keyless bushing assembly
WO2019067260A1 (en) INTEGRATED SCAN DRIVE
US20190366447A1 (en) Tool holder with coiled springs
CN103335028A (zh) 三球销总成
US3030784A (en) Universal joint
CN215698261U (zh) 一种管道开孔机的钻头快速连接套和钻头快速连接机构
GB2604282A (en) Integrated bearing section and method
US20170328414A1 (en) Connection for Transmitting Torque and Axial Forces
RU88724U1 (ru) Карданный вал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ротора винтовой героторной гидромашины со шпинделем
CN112572784B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动力装置及输出机构
CN220687877U (zh) 连接电机和泵头的多爪联轴装置及其油气回收泵
CN203822795U (zh) 一种孔轴用组合挡圈
KR100412378B1 (ko) 수동변속기용 베어링 고정구조
CN216803018U (zh) 一种传动轴、传动装置及挤光机床
RU2053053C1 (ru) Режущ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