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28520U - 鱼竿后堵及鱼竿 - Google Patents

鱼竿后堵及鱼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28520U
CN221228520U CN202322987671.9U CN202322987671U CN221228520U CN 221228520 U CN221228520 U CN 221228520U CN 202322987671 U CN202322987671 U CN 202322987671U CN 221228520 U CN221228520 U CN 221228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ody
rod
hole
fishing rod
fron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876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28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28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竿后堵及鱼竿,包括可相对旋转的前段体和后段体,所述前段体用于与鱼竿的后端连接,所述后段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配合设置有一可伸缩运动的螺纹杆,螺纹杆后端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可与失手绳连接,转动所述后段体时所述螺纹杆可从所述后段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中伸出。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便捷,可方便旋出失手环结构;并且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垂钓者需求进行重心调节的构造。

Description

鱼竿后堵及鱼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为一种鱼竿后堵及鱼竿。
背景技术
垂钓是一种户外休闲娱乐活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常见的鱼竿尤其是台钓杆,主要包括竿体、前堵和后堵,根据鱼竿的长度不同,竿体由若干节拼接而成,在进行垂钓的时候,若干节鱼竿可依次抽出,在完成垂钓之后,若干节鱼竿可依次收缩,最后收拢在手把节中,然后前堵封闭在手把节的前元径端,后堵封闭在手把节的后元径端,从而实现竿体的封闭。在垂钓过程中,鱼竿存在滑入垂钓水域中的风险,特别是遇到大鱼的时候,鱼竿可能存在被拖入垂钓水域中央的风险,由此则会造成浮漂和鱼竿的丢失;因此,现有技术中常常会在鱼竿后堵尾部设置失手环,然后用失手绳连接失手环,从而防止鱼竿掉入水中或被鱼拖入水中造成丢失。然后常见的失手环往往是暴露在鱼竿尾部的圆环结构,圆环常见的为金属丝细环,裸露在外面的金属圆环造成鱼竿美观度大大降低,并且可能会膈手,甚至伤到手掌。
常见的还有另一种后堵结构,其具有所谓的“隐藏式”失手环,该种“隐藏式”失手环结构为嵌入后堵中的U型金属丝结构,需要用指甲抠出,体验感不佳,失手环的伸出不方便;而且由于是较细的金属丝结构可能会发生弹性变形,材料强度比较低。
进一步的,鱼竿的重心和重量是直接影响垂钓手感的重要参数,常见的鱼竿往往会在后堵中设置配重块或者通过控制后堵的壁厚来调整鱼竿的重心,后堵重量增加,则重心靠后,但是鱼竿总体重量增加,使得持感加重;后堵重量减小,则重心前移,可能会使鱼竿会有重头、塌腰的趋势。现有技术中的鱼竿往往都重心不可调,而且由于不同垂钓者自身的力量等因素的不同,对于鱼竿的重心以及重量等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此使得不同垂钓者对同一鱼竿的垂钓体验也会有褒贬不一的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鱼竿后堵及鱼竿。
一种鱼竿后堵,包括前段体和后段体,前段体与鱼竿的后端连接,前段体与后段体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后段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具有内螺纹或者在所述第一通孔向内延伸设置有一螺纹套筒结构,所述第一通孔中穿设有一杆状部件,所述杆状部件靠近后段体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通孔,或者所述杆状部件靠近后段体的端部上设置有一封闭件,所述封闭件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可与失手绳连接,所述杆状部件外侧具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一通孔上内螺纹或螺纹套筒的内螺纹配合,转动所述后段体时所述杆状部件可从所述后段体上的第一通孔中伸出。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后段体,即可使得杆状部件伸出,并通过杆状部件或封闭件上的孔等结构与失手绳连接,防止鱼竿在垂钓过程中不慎掉落水中,或被大鱼拉入水中。在使用完成后,同样可通过旋转所述后段体使得杆状部件由伸出状态转换成缩进状态,并将杆状部件的主体隐入后堵的尾部。与外露的金属细环式失手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更加美观,且不会膈手;与U型金属丝式失手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操作更加便捷,结构相对更加牢固,手感和垂钓体验也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杆状部件靠近所述前段体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前段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杆状部件靠近所述前段体的一端连接有一配重块,杆状部件在伸缩过程中能够带动配重块一起运动,由此造成配重块在鱼竿轴向位置的变化,如此可实现重心位置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一滑块/凹槽,所述后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之对应的凹槽/滑块,所述配重块上的滑块/凹槽可与所述后段体内壁上的凹槽/滑块滑动配合,使得所述配重块能够沿着轴向方向移动。如此,杆状部件能够平稳地进行伸缩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杆状部件在缩进状态下,所述杆状部件的后端部封闭所述第一通孔,此时所述杆状部件的端部轮廓与所述后段体的后端面平滑过渡;或者所述杆状部件靠近后段体的端部上设置有一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表面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中设有可取放的单独的配重件。如此,使用者可通过选择单独的配重件的数量和/或重量,来实现鱼竿重量和重心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件与所述凹陷槽为卡接配合或磁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槽为环绕配重块中心设置的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竿,包括鱼竿后堵,所述鱼竿后堵包括前段体和后段体,所述前段体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鱼竿后端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前段体与所述后段体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后段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具有内螺纹或者在所述第一通孔向内延伸设置有一螺纹套筒结构,所述第一通孔中穿设有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后段体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通孔,或者所述螺纹杆靠近后段体的端部上设置有一封闭件,所述封闭件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螺纹杆上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一通孔上内螺纹或所述螺纹套筒的内螺纹配合,转动所述后段体时所述螺纹杆可从所述后段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中伸出,此时可用失手绳连接所述第二通孔。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竿后堵,包括前段体和后段体,所述前段体用于与鱼竿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段体与所述后段体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后段体内部固定设置有一杆状部件,所述杆状部件外侧具有螺纹段,所述杆状部件外侧螺纹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形成为一配重块或者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配重件,所述连接件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一滑块/凹槽,所述前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之对应的凹槽/滑块,所述连接件上的滑块/凹槽可与所述前段体内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鱼竿后堵及鱼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鱼竿后堵设置为可相对旋转式的两段结构,利用螺杆的外螺纹结构与相应的内螺纹结构,实现了螺杆位置和/或配重件位置的轴向变化,提供了一种便捷美观的新型“失手环”结构,也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对鱼竿重心及手感进行调节的构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鱼竿后堵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优选实施例鱼竿后堵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一优选实施例的鱼竿后堵在杆状部件未伸出状态下沿中心线方向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一优选实施例的鱼竿后堵在杆状部件伸出状态下沿中心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种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鱼竿后堵的内部剖视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前段体,2、后段体,3、第一通孔,4、螺纹套筒结构,5、杆状部件,6、配重块,7、凹槽,8、第二通孔,9、配重件,10、滑块,21、前段体二,22、后段体二,25、杆状部件二,26、连接件二,27、凹槽二。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示例性的描述此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鱼竿后堵,包括前段体1和后段体2,所述前段体1用于与鱼竿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段体1与所述后段体2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后段体2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上具有内螺纹或者在所述第一通孔3向内延伸设置有一螺纹套筒结构4,所述第一通孔3中穿设有一杆状部件5,所述杆状部件5靠近后段体2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通孔8或者所述杆状部件5靠近后段体的端部上设置有一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可用于封闭后堵上的第二通孔8。当设置有单独封闭件时,所述封闭件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可与失手绳连接。所述杆状部件5外侧具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一通孔3上的内螺纹或所述螺纹套筒结构4的内螺纹配合,转动所述后段体2时所述杆状部件5可从所述后段体2上的所述第一通孔3中伸出。所述杆状部件5靠近所述前段体1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前段体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可形成为一配重块或者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配重块。
如图5所示,所述配重块6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一滑块10,所述前段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之对应的凹槽7;当然也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形式,换成所述配重块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前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之对应的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使得所述配重块能够沿着轴向方向移动,在轴向运动的过程中,鱼竿的重心位置发生变化,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身体情况以及对垂钓的理解对鱼竿重心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杆状部件5在缩进状态下,所述杆状部件5的后端部封闭所述第一通孔3,此时所述杆状部件5的端部轮廓与所述后段体的后端面平滑过渡;或者所述杆状部件5单独的后端部上设置有一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通孔3。通过杆状部件5或者杆状部件5后面连接的封闭件能够封闭后堵的尾部,防止泥沙、污垢或者水分轻易地进入后堵内部并进一步进入鱼竿竿体内部,导致鱼竿竿体表面在伸缩过程中磨伤或者腐蚀鱼竿。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表面设置有凹陷槽,凹陷槽中设有可取放的单独的配重件,所述配重件与所述凹陷槽为卡接配合或磁吸连接。所述凹陷槽为一个或者环绕配重块中心设置的多个。如此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配置配重件的数量甚至将配重件全部从凹陷槽中取下,或者提供不同重量的配重件供使用者选择,用于进一步调整鱼竿重量与重心参数,通过上述手段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细腻的垂钓体验。
如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竿后堵,包括前段体二21和后段体二22,所述前段体二21用于与鱼竿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段体二21与所述后段体二22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后段体二22内部固定设置有一杆状部件二25,所述杆状部件二25外侧具有螺纹段,所述杆状部件二25外侧螺纹连接有一连接件二26,所述连接件二26形成为一配重块或者在所述连接件二26上设置有配重件,所述连接件二26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一滑块/凹槽,所述前段体二21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之对应的凹槽/滑块,所述连接件二26上的滑块/凹槽可与所述前段体内壁上的凹槽/滑块滑动配合,转动所述后段体二21时所述连接件二26可沿着所述杆状部件二25的轴向移动。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鱼竿重心信息的调整。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二26同样可设置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单独的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可通过磁吸方式、卡接方式或者其它已知的固定方式连接至连接件二26,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配置配重件的数量甚至将配重件全部取下,或者提供不同重量的配重件供使用者选择。
进一步的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配重块的鱼竿。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体和后段体,所述前段体用于与鱼竿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段体与所述后段体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后段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具有内螺纹或者在所述第一通孔向内延伸设置有一螺纹套筒结构,所述第一通孔中穿设有一杆状部件,所述杆状部件靠近后段体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通孔或者所述杆状部件靠近后段体的端部上设置有一封闭件,所述封闭件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可与失手绳连接,所述杆状部件外侧具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一通孔上内螺纹或所述螺纹套筒结构的内螺纹配合,转动所述后段体时所述杆状部件可从所述后段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中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部件靠近所述前段体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前段体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部件靠近所述前段体的一端连接有一配重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一滑块/凹槽,所述前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之对应的凹槽/滑块,所述配重块上的滑块/凹槽可与所述前段体内壁上的凹槽/滑块滑动配合,使得所述配重块能够沿着轴向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表面设置有凹陷槽,凹陷槽中设有可取放的单独的配重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与所述凹陷槽为卡接配合或磁吸连接,所述凹陷槽为一个或者环绕配重块中心设置的多个。
7.一种鱼竿,包括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后堵包括前段体和后段体,所述前段体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鱼竿后端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前段体与所述后段体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后段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具有内螺纹或者在所述第一通孔向内延伸设置有一螺纹套筒结构,所述第一通孔中穿设有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后段体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螺纹杆上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一通孔上内螺纹或所述螺纹套筒结构的内螺纹配合,转动所述后段体时所述螺纹杆可从所述后段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中伸出,此时可用失手绳连接所述第二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前段体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前段体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形成为一配重块或者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配重块。
10.一种鱼竿后堵,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体和后段体,所述前段体用于与鱼竿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段体与所述后段体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后段体内部固定设置有一杆状部件,所述杆状部件外侧具有螺纹段,所述杆状部件外侧螺纹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形成为一配重块或者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配重件,所述连接件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一滑块/凹槽,所述前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之对应的凹槽/滑块,所述连接件上的滑块/凹槽可与所述前段体内壁上的凹槽/滑块滑动配合,转动所述后段体时所述连接件可沿着所述杆状部件的轴向移动。
CN202322987671.9U 2023-11-06 鱼竿后堵及鱼竿 Active CN221228520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28520U true CN221228520U (zh) 2024-06-28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25586A (en) Fishing lure apparatus
US4121369A (en) Hollow fishing rod with elastic line
CN221228520U (zh) 鱼竿后堵及鱼竿
CN210987805U (zh) 一种相邻竿节长度调节固定件
CN205884439U (zh) 一种新型抄网竿及抄网头的连接器
CN207355286U (zh) 一种导眼活动连接的伸缩鱼竿
CN201533543U (zh) 组合式鱼竿滑轮座
CN218959842U (zh) 一种避免乱线的渔线轮
CN211211058U (zh) 一种鱼竿握把以及鱼竿
CN208692120U (zh) 一种垂钓鱼竿用固定支撑架
CN219437974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鱼竿座的鱼竿
CN211153429U (zh) 一种带储存功能的鱼竿
CN211631447U (zh) 一种内置失手环鱼竿后堵
TW200415986A (en) Fishing rod
CN210698730U (zh) 一种带巧克粉的台球杆
CN219395985U (zh) 一种鱼竿
CN214962095U (zh) 一种利用鱼竿把手进行长度调整的鱼竿
CN209073288U (zh) 一种并继竿
CN220274641U (zh) 一种多功能前打竿
CN210538330U (zh) 一种鱼竿长度调节固定装置
CN216088400U (zh) 一种路亚竿延长用把手接头
CN220235778U (zh) 一种多规格小间距双头分股线
CN221152592U (zh) 抓鱼器调零结构
CN209152061U (zh) 第二代长度可调节的枪柄手竿
CN211861552U (zh) 一种长度可调钓鱼竿后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